『壹』 印度坐擁十幾億人口,竟能實現全民免費教育,印度學生的文化水平如何
一想到印度,那肯定要麼是火車上掛滿了人,要麼就是父母爬牆給孩子遞小抄,總之很奇葩。這些都是我們對於印度的固化思維,其實印度已經實現了全民免費教育,而且普通的大學學費一年才200人民幣。有一句古語,那就是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這句話放在這正合適,印度走的時候精英路線,也就是說那些普通人印度政府就沒打算指望他們,那麼教育也不是很好,所以很便宜很普及。
這就使得印度老百姓就安貧樂道,換句話講就是不思進取。整個人生狀態上都不思進取。在基礎教育上,印度走的是低水平的免費教育,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能實現全民教育。
『貳』 印度受教育程度是多少
印度的教育感覺和中國以前比較相似,偏重數理化而不重視文科。並且我個人的觀察是,印度大學最熱門的系就是工程系。商科、法律、醫學、人文學科等,並沒有英美國家的熱門。印度的大學也是通過高考入學,而且中國人有的所有抱怨印度也有,包括應試教育,毀滅創造力,腦力外流,有錢人出國留學。
由於印度的聯邦體制,地區和地區的教育都不太一樣。但是大概的模型都是差不多的。區別在於,印度有很多私立學校,學費非常貴,而且一般比政府學校的設施要好很多。而且,有很多 IB 和英國系統的國際學校。
印度的三級教育入學率(不是畢業率)大約是 18%。 其中男性 21%, 女性 15%。
相比之下,中國是 26%, 男性 25%, 女性27%。
我比較熟悉的(由於高中同學去了那裡)是印度最有名的大學,「印度理工大學」,既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或 「IIT」。「三個傻瓜」的 「Imperi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就是影射 IIT。實際 IIT 是十幾所學校,分老IIT 和 新IIT,老的比較有權威,而新的是最近幾年才轉化為 IIT的。這個大學系列無疑不能代表印度大學的平均水平,但是代表著印度大學的頂尖水平。
IIT 有自己獨立的入學考試 ( IIT-JEE ),並不在印度的普通聯考系統中(有多個平行的考試)。所以有志於 IIT 的學生要經歷聯考,之後(似乎是兩個月後)再考 IIT-JEE。 由於 JEE 的課程比起聯考更深,所以學校不會學完所有 JEE 上出現的知識。因此,印度的補習班是非常有名的。
IIT-JEE 考試分兩部分,初試 JEE (Main) 和復試 JEE (Advanced),兩次都是 3 小時,只考物理、數學、化學三科,全部為選擇題或有客觀答案的解答題。初試是淘汰,最後只看復試成績,得到的成績排名稱為 「AIR」 或 「All India Rank」。2011年,有 500,000 人參加入學考試。最後大約 10,000 入學,錄取率大約 2%,在 IIT 擴建之前更低。每年的狀元都會上媒體。
IIT-JEE 的數學程度應該是比中國高。包括了微積分等。物理和化學我就不清楚了。
『叄』 你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教育現狀如何么
教育一直都是各個國家看重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明白教育興國,教育強國。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有些教育措施實行起來也會比較難。中國的教育模式,大家都清清楚楚,畢竟都是經歷過教育的。但是,我想說的並不是中國的教育,而是印度的教育,現在印度這個國家的教育現狀是怎樣的?
雖然印度的教育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很多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特別是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這種精神,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這種能力吧!我們也要吸取國外優秀的資源來強大自己!
『肆』 印度青少年教育普及狀況
印度獨立四十多年來,基礎教育的發展嚴重滯後,高等教育畸形發展,技術教育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尚有很大差距,成人教育對不斷擴大的文盲隊伍束手無策,各種形式的教育機會不均等現象十分普遍。這些教育問題是制約印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諸多因素中的重要方面。1986年頒布的《國家教育政策》已實施近十年,上述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緩解的跡象,印度的教育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
『伍』 印度的教育水平怎麼樣呢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相當神奇。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它的小學毛入學率達到99%,但是中途輟學的卻有很多。它的國民識字率七歲以上的不過73%,而15歲以上的更是不到70%。印度從國土面積和人口上來看,真真切切是一個大國的模樣,但是其教育水平完全比不上同等級的國家,更是比不上發達國家。但是呢,印度的大學確實不算少,光高等學府就有760所。
而作為印度最底層的首陀羅,他們雖然也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但是通常,有些家庭會讓孩子中途輟學來賺錢補貼家用。至於那個連種姓制度的排行都沒有資格進入的賤民階層,他們是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的。如果是個女孩子,那麼不僅僅是不能受教育這么簡單,還有可能會被自己父母當做物品販賣出去。不過,近些年,印度政府似乎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正在整改,不過收效甚微。
『陸』 印度的教育和科技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度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此外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全國現有350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德里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加爾各答大學、馬德拉斯大學、巴拉蒂爾大學等。
太空技術
經過多年發展,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9,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發展火箭和衛星技術的同時,還謀求有更大的作為。例如,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此外,印度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時間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繼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中國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並一箭十星成為第一。
『柒』 印度民眾受教育程度如何
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報告中披露,女性文盲率為34%,是男性一倍之多。
在人口數量上,印度也漸漸與中國接近,在未來5-10年內也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是從人口受教育基本素質來看,印度離現代化工業強國距離也是比較遠的,大國走到強國這一條路子也是很漫長。
印度的高等教育如同建國初中國高校教育的特點,重理工科輕文科。印度大學最熱門的專業是工程系、商科、法律與醫學、人文學科。在印度有很多私立學校學費很貴卻比一般政府學校設施還要好。
印度現在國內一共有550多所中層技術學院與1100多所科學技術學院。在全世界主要國家(G20),大部分國家識字率基本也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印度的識字率卻在70%之上。可以看到,印度的識字率是比發達國家低百分之二十。這也是在G20國家中,識字率最低的。印度近年來經濟飛速增長,與軟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是緊密相聯系的。由於高等教育的發展使軟體行業發達,軟體出口佔世界之頂尖,也刺激印度經濟的發展。
『捌』 中國和印度高等教育孰強孰弱
印度作為我國的鄰國,與我國同樣都是發展中國家,當然其中就會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在很多人的眼中,印度是一個臟亂差的國家,其實往往是由於很多人看印度比較片面。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在很多方面的研究甚者超過了很多的發達國家,就拿大學來說吧,據一位北大教授指出:有這幾點就比我們強。
其五,國際性出類拔萃的人才。因為印度培養出的國際化人才說實話比我國的水平要高,他們可以與美國的企業實現很好的對接,就是因為這一個優點,可以使他們在國際化的跨國公司里如履平地,如魚得水。
舉個例子:大家還記得前幾批去美國的人才嗎?我國過去美國矽谷的很多人才幹了這么長時間還是坐著又苦又累的技術工作,而印度的精英呢?大部分都成為了矽谷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員。
綜上比較:對於歷來看不起印度的中國來說,值得反思。我們是不是對印度的形象有所改變呢?
『玖』 印度的教育現狀如何
1、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國,據2004年數據統計,其人口已接近11億, 迅速增長的人口給包括教育在內的印度社會各方面帶來相當大的壓力。
2、 其次,印度經濟基礎較為薄弱,雖然印度政府為消除貧困付出了巨大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印度貧困線以下的人口仍呈增加趨勢。從1973年到 1997年,印度貧困人口的絕對數字始終保持在3億以上,至1998年仍有43% 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3、種姓制度長期存在,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印度社會的政治、經濟、文 化和教育等諸多領域。
4 教育體制 ,精英政治國家 , 重視高等教育 , 忽視低等教育(中小學教育) ,倒錐型人才結構,義務教育階段與 高等教育的脫節,使得高等教育難以擴 張,面對印度經濟的高速擴張彈性很小 義務教育(低等教育)。
『拾』 印度的教育究竟怎麼樣
這其實並不能說印度的教育水平有多好,其實美國人對中國人是有偏見的。
印度大致上分兩種人,高種姓,低種姓。
在印度能出國的當然就是高種姓人口,這些人口在印度13億人中才不過僅僅兩億多人而已,他們受教育的水平當然也很高,畢竟印度高種姓不但象徵財富也象徵權利。
當然,我們這里先不說印度的問題。其實,印度在科技這方面,只能說是『打工仔』的水平,別看整天說印度在某某科技方面比中國厲害,其實這些東西只不過是外國公司建立在印度的企業而已,核心技術並不掌握在印度人自己手裡,說白了就是外國人把東西造好了,拿到印度進行組裝而已。
而在美國很多公司之所以僱傭印度人,其實倒不是說印度人多厲害,而是印度人相比國人來說勞動力很便宜,因為這些公司的基層員工大部分都是印度人,這點上來說讓印度人自己管自己,至少不會出現大亂。美國人對中國人其實也存在偏見,美國害怕中國學會。
拿軍備為例,美國就能肆無忌憚的出售武器給印度,為什麼不肯賣中國,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