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評價蒙古

印度人怎麼評價蒙古

發布時間:2022-09-18 12:26:00

❶ 歷史上打仗最不歷史的印度人憑的是什麼三次擊敗蒙古

阿三都是騎大象,蒙古騎兵夠不著。

❷ 蒙古突闕人征服印度,他們地位有沒有婆羅門剎帝利高莫卧爾王朝

莫卧爾王朝是外來民族建立的王朝,這些蒙古突闕人是伊斯蘭教徒,而伊斯蘭教是嚴格禁止有種族階級的,所以 ,作為統治者進入印度的蒙古突闕人,無疑享受著統治者的特權,可是畢竟作為統治者的突厥人人數較少,隨著與當地的印度人聯姻混血,慢慢就被民族融合了,形成了印度穆斯林而已,雖然伊斯蘭教不允許有種姓階級,但是印度的穆斯林長期受印度教種姓制度的影響,在印度的穆斯林也衍生出了自己的種姓制度,分三大種姓,阿什拉夫,阿吉拉夫,阿賈爾,阿什拉夫又分為 四個種姓 ,分別是賽義德、謝赫 、莫卧兒 和帕坦;印度教徒在自己的圈子裡面分貴賤種姓,而穆斯林則又在自己的圈子裡面分貴賤種姓,相互之間並不在一起比較,而蒙古突闕人種群則隨時間推移被民族融合掉了;

❸ 現在蒙古國怎麼樣了

蒙古帝國席捲歐亞大陸,元朝僅僅是其殖民地之一
至於說元朝是中國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滿清,蒙古史是世界級的歷史,不像滿清歷史一樣容易纂改。

宋帝國末年,戰亂四起,北方的蒙古金帳汗國勢力不斷擴大,東至太平洋,西至多瑙河畔,南到中國南海,北到西伯利亞,華夏民族也在蒙古人的鐵蹄下亡國了,對於強悍的侵略者--蒙古,我國人民無力抵抗,淪為亡國奴。

有人說了: 「中國有個蒙古族,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蒙古人的鐵蹄曾經踏遍歐亞大陸,許多國家都有蒙古後裔。 蒙古族,俄羅斯有,烏克蘭有,芬蘭有,伊朗有,土耳其有,匈牙利有,印度有,其他很多國家都有,並非只是中國有。如果中國人要拿蒙古帝國吹牛的話,那麼烏克蘭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這么說。中國還有俄羅斯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這又怎麼解釋?難道俄羅斯,哈薩克和朝鮮的歷史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同樣道理, 漢族( Китай )也是俄羅斯的少數民族之一,按中國人的邏輯,中國歷史豈不是俄羅斯歷史的一部分?我們的歷史人物如漢武帝,秦始皇等都是俄羅斯國籍?荒唐程度可想而知

又 有人說了:「今天內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的歷史。」
我只能說,這種說法非常無知。今天在俄羅斯聯邦中,有布里亞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這些共和國都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國才一個蒙古自治區,俄羅斯人是否比我們更有資格說蒙古是俄羅斯的?
而且,蒙古民族的發源地中亞和西伯利亞大草原,歷史上也從不在中國境內。
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斡難河 (Онон гол)位於今天蒙古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

還有很多人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單單是漢族的國家。」
那我請問世界上有幾個國家不是多民族國家?俄羅斯170多個民族,俄羅斯被蒙古統治的時候,蒙古征服中國,算不算俄羅斯人的榮耀?算不算俄羅斯統治中國?
如果按照這些人的邏輯,那麼俄羅斯族也是今日「中華民族」56個成員之一(而且歷史上曾經屬於蒙古),與蒙古族、滿族應該是完全平等的,那麼俄羅斯與清帝國的領土爭端和戰爭應該是「中華民族」內部矛盾和內戰了,那又為什麼說俄羅斯是侵略者?難道俄羅斯族比蒙古族、滿族要低賤?這豈非與「中華民族大家庭」相矛盾么?還有,既然俄羅斯族也是中國人,那麼伊凡大帝、彼得大帝等俄羅斯族的大英雄也應該也是中國的民族英雄了。由此又可以延伸到,歷史上蒙古人與俄羅斯人之間的恩怨也都是中華民族內部事務了。當然,中國有收復俄羅斯的義務,也是很容易推想到的。。。。
其實所謂的「中華民族」只是一個政治詞彙罷了,實際根本不存在這個民族,美國幾乎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假如「中華民族」 都能成立的話,那麼「美利堅民族」也能成立。美國幾乎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那麼按中國的邏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歷史都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本拉登是美國人,薩達姆也是美國人。呵呵,千萬別笑,這就是現在中國官方和大部分人的歷史邏輯

說到這里,我相信仍然有人不肯罷休,甚至還有人會說:「蒙古是從中國獨立出去的,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以至於現在很多人嚷著說要 「收復蒙古」。
但事實上,歷史上根本就沒有蒙古屬於中國領土的說法, 恰恰相反,是蒙古統治中國97年(1271-1368),經歷十二代皇帝,加上清帝國296年(滿蒙共治),歷史上蒙古總共統治中國近400年。所以按中國的邏輯,應該是蒙古說「中國自古是蒙古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中國北邊都有一個國家, 各位應該記得昭君出塞和蘇武牧羊的故事吧. 顯然的中國歷代從未佔領過蒙古, 蒙古卻完全征服過中國. 明朝時兩國依然交戰, 明英宗皇帝被蒙古人抓走。在清國時代, 滿蒙共治中國 , 滿蒙貴族相互通婚,滿清皇室有一半蒙古血統,當時已沒有中國了。進入民國以後, 雖然北洋軍閥徐樹錚曾短暫的佔領過庫倫 (1919年11月-1920年10月,總共不到1年) , 但很快的被驅逐出去, 蒙古也趁機收復了一些失土 (以國民政府的觀點那是失地)。二戰結束那年, 蒙古軍隊曾進入張家口, 直逼北京。因此, 近百年來蒙古雖積弱不振, 但中國也處於下風。因此說蒙古是中國領土, 即使以中國的觀點來看, 也很牽強, 還很帝國主義。簡單地說,蒙古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按中國的邏輯來看,蒙古曾經征服歐亞大陸,那麼歐亞大陸自古以來都是蒙古不可分割的領土,應該回歸蒙古才對

更有甚者說:「蒙古人今天已經被中國文化同化了,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對於這個觀點我本來不想多作解釋,因為它實在是荒唐得有點可愛。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現在抱著這句話的人居然不在少數。
說蒙古被中國文化同化的人,請問今天的蒙古人都說中文嗎?為什麼蒙古國和俄羅斯的蒙古人仍然說著蒙古語?
蒙古人在統治俄羅斯時期大規模興建東正教堂。然而他們對待中國文化從來都是持鄙視的態度。元帝國制度: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家人士比妓女低一等,比乞丐高一等。
引用袁騰飛的一段話:忽必烈有一點漢化,但也只是粗通漢語,自從蒙古入主中原之後,後面的蒙古皇帝基本上連漢語都不會說,整個是外國人統治中國。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鎮守的這些達魯花赤們也不會說漢語。 蒙古的史書上一舉例子就是波斯怎麼著,亞歷山大大帝怎麼著,因為他在征服中國之前,已經接觸了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文明,所以就不會被儒家文明徵服。因為蒙古人什麼都見過,什麼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因此他們就抱著這樣一種態度,覺得你中國文化也不過如此,也沒比別人強。蒙古跟我們不是一個國家,蒙古的貨幣上印的是成吉思汗,我們沒必要把他當作祖宗,更沒必要把他的所謂西征看做是中國人的驕傲。假如當初日本人征服了中國,我們還要歌頌日本?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亡國滅種,沒有什麼可值得紀念的,更不能把它當做驕傲。你被別人滅了,還說真好,這屬於恬不知恥。
至於「大元」這個詞也是蒙古人弄出來忽悠中國人的。在蒙古佔領中國,中國成為蒙古的一部分之後,為了愚弄中國人的正統觀念,就取了一個「大元」的別名來忽悠中國人。但在蒙古人內部,依然稱其為「拖雷汗國」,正如其他的察合台汗國等。蒙古人真是英明,忽悠一群蠢人居然忽悠了700年。。。。

2004年蒙古烏蘭巴託大學教授額日德雷根在訪問日本時接受日本NHK電視台采訪時針對當年亞洲杯足球賽上中國球迷的抗議日本活動說到:「中國人把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偉大英雄,征服過他們的帖木貞當作他們的祖先和英雄,把我們對他們的殖民歷史當作他們最強大的歷史,這樣一群擁有白痴一樣邏輯的民族,又有什麼資格去抗議你們國家民族的歷史觀呢?又有什麼資格去抗議你們民族的英雄,當年侵略過他們的所謂『甲級戰犯』呢?我認為他們沒有那個資格。」

蒙古人建立的是大蒙古帝國(THE GREAT MONGOL EMPIRE),這是全世界皆知的,當時的中國只是在蒙古人鐵蹄下滅亡的無數國家之一,只是一塊殖民地,僅此而已。蒙古帝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系,就好像大英帝國和印度的關系,成吉思汗和中國人的關系,就好像維多利亞女王和印度人的關系,大英帝國曾經佔領過印度,印度成了它的殖民地。中國人把蒙古帝國說成是中國的一個朝代,把成吉思汗說成中國人,這種行為就好比印度人說大英帝國是印度歷史上的最強朝代,維多利亞女王是印度人一樣的荒唐。。。如果中國人要說成吉思汗是中國人,那麼蒙古四大汗國的所在地,俄羅斯(金帳汗國)要說成吉思汗是俄羅斯人?伊朗(伊兒汗國)要說成吉思汗是波斯人?中亞諸國(察合台汗國)要說成吉思汗是他們國家的人?
那麼忽必烈算中國人嗎?忽必烈第一次在中國建立起蒙古人的政權,在成為中國的統治者之前,他不是中國人,也就是如果他是中國人,他便是在元朝建立的那一瞬間成了中國人的。因為成了中國的統治者,他就成了中國人。這個邏輯成不成立?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我們可以得出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俄羅斯人、阿拉伯人……這成立嗎?顯然不成立,所以我們上面的邏輯也就不成立,所以即使忽必烈都算不上中國人。如果說忽必烈是中國人的話,拔都就是俄國人了,旭烈兀就成了波斯人了。成吉思汗更是不知道其實哪國人了。各位覺得這些想法荒謬嗎?為何用到自己身上就如何正確了?

魯迅在《隨便翻翻》中說過 : 「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辟天地』之後,有三皇五帝..... 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 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

蒙古國和俄羅斯是蒙古帝國傳承者,中國不是

蒙古統治俄羅斯250年,在之後長達400多年的時間里,和俄羅斯人大量混血,歐洲國家至今還稱俄羅斯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歐洲有句俗語「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意思是剝開一個俄羅斯人,就會看見一個韃靼人(蒙古人)。俄羅斯人彪悍尚武的民風就是深受蒙古的影響,直到19世紀西方還畏懼的將俄羅斯稱為「白色蒙古」。

莫斯科和克里姆林都是蒙古人的傑作。韃靼蒙古統治之前的俄羅斯中心在基輔,當時的莫斯科只是一片田野和森林。在蒙古的統治下,莫斯科漸漸掌握了它在俄羅斯的地位及財力,成為俄羅斯的新興勢力,克里姆林也隨之擴張,成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中心。「克里姆林」的字源來自蒙古語,意為「要塞」。「烏克蘭」一詞也是由蒙古語而來,意指「邊境」。
卡爾·馬克司說:「莫斯科的興盛是由於韃靼枷鎖,而現在的俄羅斯,就是莫斯科的延伸。」
俄羅斯帝王,對西方稱為「沙皇」,對東方稱為「紮根汗」(蒙古語,意為「白色大汗」),邊利用蒙古帝國的權勢,開拓中亞和西伯利亞的疆土。
喀山汗國,阿斯特拉汗,西伯利亞汗,克里米亞汗,諾蓋汗的蒙古韃靼貴族們後來都供職於俄羅斯公國,成為很多大公,王,貴族的姓氏起源。沙皇家族有蒙古血統,伊凡大帝的母親椰列娜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一直到彼得大帝臉上還有明顯的蒙古特徵。列寧有著四分之一卡爾梅克蒙古血統。蒙古韃靼人不僅把血統形式傳給了俄羅斯人,而且把政治制度,稅收制度,海關制度和軍事制度也傳給了俄羅斯人,蒙古人為俄羅斯貢獻了鮑里斯和費德爾戈杜諾夫兩位沙皇。六位皇後:所羅門尼婭·薩布洛娃;椰列娜·格林斯卡娃;伊琳娜·戈杜諾娃;納塔利婭·納雷什金娜馬爾法·阿普拉克希娜;葉夫多基婭·薩布羅娃。蒙古韃靼人還把驛站和軍事戰略戰術傳給了俄羅斯人。如著名的尤里·梅謝爾斯基汗將軍,安德烈·謝爾基佐夫,葉爾莫洛夫,多赫圖洛夫,馬秋什金,莫爾德維諾夫,葉潘欽,比里列夫,日林斯基,謝爾巴切夫等將軍們以及科學巨匠們如門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里亞澤夫,歷史學家坎捷米爾,卡拉姆津以及極地學家切柳斯金,奇里科夫等人都有蒙古韃靼血統。俄羅斯諺語說,如果深究俄羅斯人,就會出現韃靼(蒙古)人。」德邁斯特也說過:「抓傷一個俄羅斯人,就等於抓傷一個韃靼人。」 蒙古韃靼人對於俄羅斯民族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以至於形成了這樣的觀點:俄羅斯人是西方的東方人,是東方的西方人。此外蒙古韃靼人對於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在俄羅斯文學方面三位最偉大的小說家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就有蒙古血統,也只有蒙古血統的屠格涅夫才能寫下《白凈草原》這樣舉世無雙的對草原的深刻理解和體驗的小說。舞蹈家有烏蘭諾娃;安娜·巴浦洛娃都擁有蒙古韃靼血統。 ------摘自《游牧文明史》

俄羅斯才有資格說蒙古,中國人連吹牛的資格都沒有。

還歷史真相

成吉思汗和努爾哈赤不是中國人,他們與中國人確實也有血緣關系,因為他們和他們的後人,弓雖女干,殺害,侮辱過我們的祖先,我們身上還流著他們的血。蒙古帝國在中國境內的種族滅絕,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受害者的人數,被作為世界記錄,放在《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1985年版。綜觀中 國歷史,就是屈辱史,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是處於事實,但也是一種羞辱,不過不要為了逃避這樣的羞辱,就認蒙古人和滿人為祖宗,這樣更加可恥。不要因為歷史上中國長期被虐,心裡被打擊,看見書上寫著某人曾經出去打仗多麼的牛B,連對方是哪裡人都沒搞清楚,就跑過去往他大腿上抱。
假若當年抗戰失敗,日本人在中國建立了"和朝",那我們豈不是要拜東條英機為統一「中華民族」的大英雄?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內戰?抗日軍隊是阻礙民族統一的漢奸?認為元朝是中國的人們,你們整天喊著要日本向中國道歉謝罪,那你們怎麼不先為元朝侵略日本而向日本人民道歉謝罪呢?
馬克司哲學告訴我們:意識能夠正確的反映事物。也就是說,盡管某些時期人類的意識是錯誤的,但最終,真理將被人類認識到,中國人終將認識到元清侵略者的事實,還歷史以客觀。

❹ 莫卧兒王朝統治印度很長的時間,為什麼印度人幾乎看不到蒙古血統

莫卧兒王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封建專制王朝。突厥化,就是已經帶了許多中東人血統,還是後裔,那就更不用說了。幾千年的進化,那幾個蒙古人先是去了中東,在那兒血統已經只剩下幾分之一,又去印度,早就稀釋的快沒了。(摘自網路)

❺ 印度人怎麼看待莫卧兒帝國

1,印度處於南亞次大陸,與其他地區相對隔離(東方是森林,南方是大海,北方是高山,西北是沙漠),具有獨特的文明。但印度在實在太大了,地理上沒有一個適合的中心,以在文化政治經濟上統治整個印度。因此印度在古代多數時期是大分裂狀態,類似歐洲,只有東漢時期阿育王短暫的統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因此,古代的印度人沒有統一的概念,更沒有統一的印度國家概念。
2,在商朝甚至更早的時候,印度受到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文明因此中斷。雅利安人實行種族隔離制度和種族歧視制度,被稱為「種姓制度」。(一般來說,膚色偏白的是雅利安人的後裔,膚色偏黑的是古印度本地人的後裔。)種姓制度一直延續到現在,這極大的加深了印度人的奴性,這種奴性進入骨髓。使得印度人對待一切都逆來順受。所以,印度在歷史上被很多國家侵略。如波斯人(宋朝時期)、蒙古人(明朝)、英國人(民國之前)等。經過多次輪番被外國侵略,多數印度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忍受亡國奴的待遇。
3,印度人和回教徒有世仇。原因就是回教徒多次入侵印度,莫卧兒帝國在他們看來就是外國佔領時期。因此有的印度人發誓不趕走回教徒就不刮鬍子,這些人後來漸漸演化為「錫克人」。在英國消滅莫卧兒帝國後,印度人對回教徒進行了報復,而回教徒也不斷回擊印度人。印度因此分裂。二戰後,在英國人的安排下,印度分為以印度人為主的印度聯邦和以回教徒為主的巴基斯坦國。到現在,兩國成立後,存在大量的爭端,並多次爆發戰爭。印度甚至肢解了巴基斯坦國(東部是印度扶植的孟加拉國,西部還是巴基斯坦國)。一直到現在,很多爭端還沒有解決。
4,在解放前,中華民族就是漢族,漢族就是中華民族。其他民族都是異族,都不屬於中華民族。在民國建立之前,中國人專指漢族。其他民族不屬於中國人。例如,滿洲人屬於清國人。蒙古人也僅僅在民國成立後才成為中國公民。(但當時很多蒙古人不願意當中國公民,而傾向獨立,因此在沙俄和蘇聯的扶植下才有了後來的蒙古國和內蒙古自治區。)宋朝時期,蒙古人是外國人,是侵略者。它們建立的「元朝」是外國政權在中國建立的殖民地。中國那時候是徹底的亡國。至少在當時,沒有一個中國人(包括幫助蒙古人的漢奸)認為元朝是中國人自己的朝廷。蒙古帝國不說中國話,不寫中國字,不尊重中國的習俗,甚至把中國人當作第三等第四等人歧視奴役。因此即使到現在,也有相當多的人不認同蒙古帝國的「元朝」,認為那是中國被外國佔領時期,是亡國時期。

❻ 橫掃亞歐的蒙古騎兵,為什麼會被印度人的長

1:氣候原因,濕熱的氣候是蒙古騎兵的大敵。
2:遇上了戰象部隊,雖然不是決定性作用,但也佔了很大比重。
3:戰線拖得太長,加上當地的氣候環境也不適合蒙古騎兵保障後勤。

❼ 蒙古國和印度,哪個文化習俗和中國差別更大

你好!從歷史學上來說,蒙古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印度的文化習俗和中國差別更大。
蒙古國,在元朝統一了中國的時候,蒙古就劃進了中國的版圖,明朝以後,雖說是蒙古國統一了,但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又將蒙古國收回來了,一直到1946年蒙古國的獨立。從上述這些事情來說,蒙古國的文化習俗和中國差別不大。
印度、中國、埃及、巴比倫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這四大文明古國,各有各的文明文化、各有各的風俗習慣,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傳承。所以說,印度相比蒙古國來說,和中國的文化習俗差別更大。

❽ 印度人怎麼看待莫卧兒帝國的

Mowo』er Wangchao
莫卧兒王朝
Mughal dynasty

1526~1858年統治南亞次大陸絕大部分地區的伊斯
蘭教封建王朝。
王朝的興衰 1526年,中亞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後
裔巴布爾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戰役中戰勝洛迪
蘇丹,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標志著莫卧兒王朝統治印度
的開始。之後,巴布爾又經過1527年的坎努戰役和1529
年的戈格拉戰役,統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馬雍繼位
(1530~1556)。1540年,胡馬雍在曲女城戰役中為比哈
爾阿富□酋長舍爾沙擊敗,流亡波斯和阿富□,莫卧兒
王朝在印度的統治暫告中斷。1555年,胡馬雍重征印度
平原,佔領德里和亞格拉,恢復了莫卧兒王朝在印度的
統治。1556年,阿克巴繼位,實行了進步的內政改革,采
取寬容的宗教政策,擴大了莫卧兒王朝統治印度的社會、
政治基礎。他建立中央集權制,開疆拓土,統一了次大
陸廣大地區,推動了印度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到查罕
傑(1605~1627在位)和沙·賈漢(1628~1658在位)
時代,莫卧兒王朝國勢日盛。文化藝術亦進入一個新的
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的藝術特點,是民族傳統與中亞及
波斯藝術相結合,舉世聞名的泰吉·瑪哈爾陵,可以作
其典型代表。(見彩圖泰吉·瑪哈爾陵)
奧朗則布統治時期,向南印度進行軍事擴張,王朝
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南亞次大陸。但他強制推行政教合
一的政治體制,並恢復對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
引起拉傑普特封建主、錫克教徒及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
奧朗則布死後,各省總督紛紛獨立割據,莫卧兒帝國陷
於四分五裂。1740~1761年期間,德里的莫卧兒皇帝先
後成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人及馬拉特封建王公
的傀儡,莫卧兒王朝名存實亡。1764年,莫卧兒皇帝阿
拉姆沙在布克薩爾戰役中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莫卧兒
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
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莫卧兒王朝通過阿克巴的內政
改革,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軍事官僚政治體制。
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由 4名重要的大臣輔助。他們是
掌握軍事的「米爾·巴克希」,主管宗教、司法的「薩
德爾-烏斯-蘇杜爾」,掌握財政、稅務的「迪萬」,管
理工廠、倉庫的「米爾·薩曼」。此外,還有私人秘書
等重要官員。仍保留宰相「瓦齊爾」的職位,但無實權。
全國劃分為15個「蘇巴」(即省,奧朗則布時擴大
到21個)。主管省政府的省督稱「蘇巴達爾」或「納瓦
布」,有 4名重要官員協助工作。各省的財政、稅務和
民事審判官「迪萬」名義上由省督管轄,實際上起中央
政府監視省督的作用。「帕爾迦納」(縣)是農村行政
的核心,其行政首長為「阿米勒」。省與縣之間設置管
轄若干縣的「薩爾卡爾」(專區),由執行軍事、行政、
司法和警備任務的長官「福吉達爾」主管,他在賈吉爾
達爾徵收田賦時提供軍事支持,鎮壓農民。(見彩圖莫卧
兒王朝)
莫卧兒王朝的行政制度實行軍事化。從阿克巴開始,
將所有文武官吏分為38級,按軍事方式編制,其俸祿按
品級高低領有大小不等的賈吉爾——軍事封建領地。
封建土地制度的發展 莫卧兒時期有 3種土地佔有
形式,即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賈吉爾達爾的非世襲領
地——賈吉爾和柴明達爾制度的世襲領地。直屬國王的
封建領地約佔全國耕地的1/2,主要在德里和亞格拉地區。
其收入主要用於維持皇室、宮廷官員和衛隊。
賈吉爾制度早在德里蘇丹國家時期就已實施,那時
稱「伊克塔」。16~17世紀中葉,賈吉爾成為莫卧兒印
度土地佔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傑統治時,賈吉爾約占
全國耕地的70%,賈吉爾的持有者稱賈吉爾達爾。17世
紀中葉,莫卧兒印度共有8210個賈吉爾達爾,分上中下
三層,分布全國各地,上層68個,由王子和貴族組成,中
層 587個,下層7555個。他們彼此之間無隸屬關系。賈
吉爾達爾對其賈吉爾沒有所有權,只有徵收規定的田賦
和名義上非法實際上合法的各種雜稅的權利。賈吉爾達
爾持有賈吉爾必須以服軍役為條件。賈吉爾是非世襲的,
甚至是非終身的。但是到奧朗則布統治時期,賈吉爾同
柴明達爾制領地漸趨一致。
社會經濟的發展 莫卧兒社會仍以農業經濟為主,
農業中商品生產擴大,出現商品糧和棉花、生絲、藍靛、
煙草等經濟作物的專業化產區,產品遠銷歐亞市場。
莫卧兒時期的手工業十分發達,主要手工業生產的
技術水平超過當時歐洲先進國家。手工業生產的主要形
式是封建制經濟的作坊和家庭手工業,大型官營作坊的
優質產品主要為滿足宮廷和貴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
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買商通過預付款項、提
供原料並收購其產品等手段來控制手工業者的小型作坊
的生產,但尚未出現先進的工場手工業。
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商業和外貿的發展。16~18世
紀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雖仍是封建統治的政治中心和貴
族的消費基地,但已開始起著工商業中心的作用。德里、
亞格拉、拉合爾、阿默達巴德的城市規模可與當時北京、
巴黎、倫敦相比。活躍的商業貿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區的
閉塞隔絕狀態。沿著陸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許多區域性的
國內市場。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則是對外貿易最發達的地
區,商船往來歐亞非各地及中國。
商品經濟和貨幣交換的發展促使商人資本的興起。
擁有雄厚貨幣資本的錢商在各大城市開設錢庄、銀行,經
營存放款業務。發行期票和匯票。財力雄厚的班尼亞商
人種姓充當皇室、貴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財政金融經
紀人。但印度這時期的商業資本尚未轉化為資本主義性
質的產業資本。

❾ 印度很長的時間,為什麼印度人幾乎看不到蒙古血統

不能這么說,印度的莫卧兒王朝就是蒙古後裔建立的朝代。
只是這些蒙古後裔的血統幾乎被同化了

❿ 很長的時間,為什麼印度人幾乎看不到蒙古血統

是您不知道而已。成吉思汗確實沒有打下印度。但印度歷史上重要的國家莫卧爾帝國是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兒,又稱蒙兀兒,是波斯語「 蒙古 」的轉音。

莫卧兒帝國(波斯語: Shāhān-e Gūrkānī;烏爾都語: ;英文:Mughal Empire,1526年-1858年),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國。「莫卧兒」意即「蒙古」。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的阿富汗等地。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但是統治者是信奉伊斯蘭教、有察合台汗國貴族血統的突厥化蒙古人。

泰姬陵就是這個帝國後來的國王沙爾賈汗(shahjahan)建立的。

東北七邦和中國藏南接壤,再包括後來印度侵佔的錫金,通過一條狹長的西里古里走廊與印度本土連接,走廊最窄處只有約20公里。印度東北部與中國、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接壤。在人種、語言、文化等方面都與印度本土部分有著顯著區別,古代從未與印度本土統一,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被並入印度。在印度東北,生活著約200多個不同民族群體,有基督徒、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原始宗教信徒等。除了蒙古還有歷史上包括西藏等中國或雅利安人等逐漸進入印度的各種人種。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這里成為印度民族和宗教沖突最激烈的地區。特別是1992年以來,這里每年幾乎都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民族與種族沖突,已經有1.4萬多名平民、安全人員和「武裝分子」喪生。

現在印度北部還有大約3000萬蒙古後裔。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評價蒙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高鐵如何使世界驚嘆 瀏覽:166
伊朗總統每年工資多少 瀏覽:439
在越南住酒店多少錢 瀏覽:582
英國簽證有效期過了怎麼辦 瀏覽:223
中國的富二代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為什麼禁止臉譜網 瀏覽:808
伊朗包機為啥什麼要直飛甘肅蘭州呢 瀏覽:419
蘇聯為什麼打中國 瀏覽:866
美國為什麼解凍伊朗油 瀏覽:718
英國二手車一年多少錢啊 瀏覽:120
中國海洋大學疫情期間如何出入 瀏覽:394
錫金是怎麼從印度獨立出去的 瀏覽:552
伊朗與什麼國家接壤 瀏覽:700
為什麼美國要去打伊朗 瀏覽:236
為什麼印尼海嘯破壞極其慘重 瀏覽:310
一元硬幣是多少越南盾 瀏覽:406
義大利的皮鞋是什麼皮 瀏覽:100
去印尼玩不會說印尼話怎麼辦 瀏覽:328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4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