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延至2024年,這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印度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延至2024年,這說明印度的航空航天技術還不夠成熟,說明需要進一步的研製。印度同我們一樣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屬於亞洲第二大國家,和我國西藏地區接壤。
當然我也希望和我們一樣的發展中國家快點進步,才可以讓世界秩序越來越安定。
2. 印度12年前就要登月,結果中國早已完成登月,他們為何還在研發呢
咱們有句老話叫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的去做,誰也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在科學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就拿我國的載人登月工程來說吧,我國首先發射了月球探測器,然後才在月球上登陸,最後一步才是真的把人送上月球,到這一步保守估計要到2030年!不過剛剛用導彈打下衛星的印度卻不耐煩了,要成為繼中國之後第四個登月的國家!
就在印度宣布發射登月探測器沒多久,以色列耗費了1億美元研製的「創世紀」號飛船打算登月,一旦以色列完成月球著陸,將會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不過以色列的飛船在距離月球一步之遙的時候卻墜毀了,這不但告訴世界登月沒那麼簡單,同時也給印度人破了一盆冷水!就算他們能夠此次能夠按時發射,這個開飛機都能經常墜毀的國家,真的能夠實現登月嗎?
3. 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登月是在哪一年
人類就1次次登上月球,第一次是在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這一歷史時刻時。
登月發現:沒有發現可生存的月球有機物,也無古微生物的證據;在某些月岩中有微弱的剩餘磁性;月球樣品中存在許多太陽活動事件蹤跡;根據樣品的同位素分析,得出月球年齡約46億年。
(3)印度首次登月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開始於1961年5月,預計1969年7月2 0至21日首次實現登月。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飛船,其中5次成功,總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整個工程歷時約11年,到1972年12月結束,耗資255億美元。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它是那時人類最宏偉的工程之一。首次載人登月是由「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的。當時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當飛船與「土星5」火箭第三級分離,且阿波羅11號搭載登月艙飛船沿過渡軌道飛行2.5天後,便開始接近月球,此時飛船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
4. 印度登月探測器的失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月船」2號探測器的任務是印度深空探測領域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探測任務。「月船」2號由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擬一次性執行「繞、落、巡」等多項探測任務,以探索人類從未觸及的月球南極地區。
該任務的工程目標是驗證月面軟著陸能力及相關技術,其科學目標是通過研究月面地形、月球礦物及月球大氣成分,加深人們對月球起源和演化的了解。
「月船」2號探測任務總成本為 97.8 億盧比(8.6億人民幣),其中探測器成本為 60.3億盧比(5.3億人民幣),發射成本為 37.5 億盧比(3.3億人民幣)。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僅為2000多美元,而印度航天部2019-20年度的預算僅為1247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24億元)。「月船2號」完全由印度自主研發,但只花費了1.44億美元,在燒錢無數的太空競賽里,屬於相當低成本的工程。
五十年前,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總成本為254億美元,根據美國NGO組織行星學會(The Planetary Society)的計算,這筆錢折算成今天的美元價值,高達2600多億美元。如果登月飛船的花費仍像幾十年前那樣巨大的話,印度是無力進行月球探測工程的。所以說,印度是真省錢。
與 2008年印度首次執行的月球探測任務相比,印度自主實施的「月船」2號探測任務更為復雜,其目標是下降與著陸技術、熱控技術、原位探測技術、月面移動技術、巡視器導航與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有所突破。此次著陸任務雖然失敗,但為印度後續月球、火星乃至其他天體探測技術突破積累了寶貴經驗。
印度很久以來一直想在太空佔有一席之地。印度的太空計劃在60年代早期就已經開始,今天發射的「月船2號」也已經是印度第二次嘗試探測月球。2008年,印度發射了「月船1號」繞月人造衛星,並在月球上發現了水分子。
莫迪曾經為印度載人航天制定了時間表,計劃在2022年首次用載人飛船將印度航天員送上太空,最終將實現載人登陸月球的目標,但是這個牛估計再得等很多年。
5. 印度月船2號已找到並正常工作,印度這次登月是否算成功了
發展至今,人們的發展逐漸伸向太空,成功登月,也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於是印度在精心准備之後,在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月船2號」( 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可在最後關頭,探測器與地面失去聯系,就在印度人民萬分悲痛之時,忽然傳來喜訊,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探測器,那麼這次的登月活動准確的來說因該是不完全成功。
包括印度總理莫迪也在安慰科研人員之後,奇跡發生了。印度失聯的月船2號探測器又被找到了,而且印度對外稱已經拍攝到了墜毀月船2號的照片,當然如果月球車被喚醒,而且可以正常工作的話,那麼印度此此登陸月球就可視為是一次成功的登陸。至於後續的發展呢,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6. 為什麼印度登月會失敗月船二號為何會砸在月球上
登月是人類邁向宇宙的第一步。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也就距離地球最近的地外星球,人類要去往更為遙遠的宇宙空間就必然要以月球作為跳板。所以各個國家很自然地將登月視為航天事業的首個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59年前蘇聯發射的“月球一號”探測器拉開了人類探索月球的帷幕。
在人類的登月史上,備受矚目的就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了,終於,人類在1969年首次踏足月球,乘坐阿波羅11號登月艙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了首個登陸月球的人類宇航員。而在2019年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為了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從此為人類的探月歷程樹立了一座新的豐碑。在人類的整個探月史上,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每一次都是值得紀念的。
月船二號的登陸設想是這個樣子的,讓五台發動機依次啟動以實現平穩著陸。
這樣的五台推力固定且不對稱的發動機一旦啟動會是什麼樣呢?其實很多人都能夠想到,那就是翻跟頭。不過畢竟是高精密的航天工程,並不是我們用一點點物理常識就可以品評的,所以這種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
遺憾的是事實與我們所想的完全相同,當第一台發動機啟動後,月船二號就失控了,整個登陸艙開始翻跟頭,而又沒有任何辦法可以使月船二號從翻跟頭的狀態之中恢復過來,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月船二號先是失聯,之後便翻過著砸在了月球上。其實,在人類的航天事業中,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夠充分吸取教訓,就是另外的一種成功。現在印度已經著手准備月船三號登月計劃了,新的計劃最令人揪心的一點就在於,他們試圖在不改變設計的情況下實現月球三號的成功登月。
7. 印度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延至2024年,目前印度航天器研發發展如何
印度航天器的研發發展並不理想,並且還存在嚴重依賴國外技術支持的問題,除此之外,印度航天器還存在研發速度過於緩慢的問題。
在看到印度推遲載人航天發射計劃後,很多人也對印度的航天器研發水平有了一些了解,雖然印度這些年大力發展航天事業,但是卻並沒有取得過太多明顯的效果。
由於印度的基礎工業發展非常脆弱,這使得印度在航天器的研發發展上,也並不可能取得太理想的水平。因為航天器的水平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的集中體現,正是由於印度的基礎工業水平較為薄弱,所以才導致印度的航天器總是出現問題。
8.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載人飛船是什麼國的哪號
到目前為止,只有蘇聯、美國、日本和歐洲航天局發射過探月衛星。最早發起探月活動的是蘇聯。1959年1月4日,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月球軌道,成為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並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1969年7月21日,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其復雜程度比任何衛星探月活動都大。此外,美國於1961年到1967年間還發射了7個「勘測者」月球探測器。第三個發射探月衛星的國家是日本。1990年1月,日本發射了一顆「飛天」探測衛星,並多次掠過月球進行探測。而今年9月14日發射的「月亮女神」衛星是日本首次發射繞月衛星。此外,歐洲航天局也在2003年9月27日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智能一號」,該探測器順利進入繞月軌道,最終在月球表面著陸,完成歐洲大陸的探月夢想。
探月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它泛指所有針對月球的空間探測活動。細分起來,包括繞月探測、掠月探測和登月。繞月是指通過向月球軌道發射航天器,使其成為月球衛星繞月球運行,它也是登月的基礎。繞月飛行的航天器可對月球進行全方位的觀測。掠月探測是對月球進行近距離探測但不進入月球衛星軌道的活動,日本發射的「飛天」衛星則是一例。登月則需要航天器軟著陸(自身不受到損失)到月球表面,需要經受較大沖擊,技術上更復雜。它通常是由繞月飛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釋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蘇聯、美國、日本、歐洲航天局都有過類似活動。我國發射的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主要實施繞月飛行。而印度也擁有探月所需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和遠程測控網技術。
9. 印度「月船2號」失聯,月球探測器的著陸都有什麼技術難點
首先會存在著月球表面登陸的困難。比如說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月球探測器是否能軟著陸。當然更重要的是登月上去是否會因為月球上的灰塵,使得航天器出現故障。這些都是非常難以預測的困難。所以印度這種並不具備非常出色的核心科技的國家,貿然的進行月球探測,註定是會失敗的。主要是因為印度並沒有掌握自己的核心科技。
其實這也給了我們很多的警示,就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在自己的科技水平不允許的情況下,貿然進行登陸探測這種操作。因為這樣註定會失敗的,如果是載人登月的話,那麼就會造成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10. 印度首次登月失敗,月球2號的殘骸卻神秘消失,是被誰拖走了
據俄羅斯通訊社9月20日報道,中國「玉兔二號」在月球表面的一個小隕石坑周圍拍攝了一系列新照片,一發射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登月是最近世界上的一個熱點事件。印度探月飛船「越川二號」失敗兩周後,中國的「玉兔二號」在月球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並在月球表面發布了一組最新照片。通過這樣的比較,兩國在月球探測技術上的差距非常明顯。
麥當娜大學(Madonna University)的科學家尼爾(Neal)形容,在中國玉兔2號中發現的這種物質是一種由礦物碎片和黑色閃光玻璃製成的黑色、連貫、凝膠狀物體。這種材料可能在高速撞擊月球表面後存在,這往往會使岩石通過它們所形成的火山口熔化和重新分布,並可能產生玻璃狀、火成岩狀和晶體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