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媽媽們都有哪些產後恢復身材的方法
我在生完大寶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地進行收腹訓練,二寶生完之後被瑜伽館的廣告吸引,進行了費用高昂的腹直肌恢復訓練。那麼,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在這兩次產後恢復中的感受與經驗總結,希望對產後媽媽有所啟發與幫助。
最後總結一下經驗:
1、綁腹帶的效果並沒有宣傳的那樣神奇。我兩次用的都是長紗布條進行纏繞,可以說嚴格按照宣傳的要求來的。我對這種行為進行了一些探討,包括查找文獻找到它的依據與出處。其實,在醫院生產之後,醫生也會給產婦進行腹部的固定包紮,目的是為了固定生產後的子宮。因為人體內固定子宮的韌帶都在孕期被撐的過長,生產完後無法迅速恢復彈性,這時用外力固定子宮,會促進子宮復原。同時,固定孕期被過度擠壓的內臟,幫助它們盡快歸位,避免因為腹部空間的釋放,而下垂和移位。
但是,這樣做,僅僅是幫助內臟復原,對於想像出來的綁出來的腰比孕前還細,就是沒什麼用處的,更不會把多餘的脂肪「綁」到別的地方去。那麼對於腹直肌的恢復,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有很多媽媽覺得綁得緊一點,就會恢復得更好、腰更細,其實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導致血液循環不通暢,影響子宮復舊,甚至發生靜脈血栓。
所以,使用綁腹帶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沒那麼神奇,只能說綁一下,在產婦下床走路活動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舒適。還要強調一下,就是綁得時候與身體服帖就行,不要拉緊,避免血液循環受阻。(具體操作自行搜索視頻吧)
2、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食物。可有效避免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過久,導致胃部下垂,形成大腹便便的感覺。
3、尋找比較靠譜的產後恢復私教。但是不要一次交太多的課時費,最最重要的是學會兩個動作要領,一是收緊盆底肌,二是學會用3D呼吸法收緊腹直肌。這兩個動作的感覺一定要找對,並勤加練習。後續即使沒有私教陪練,也可以自行練習各種瑜伽或者產後恢復動作,但是所有的動作練習開始前,請記住,先收縮盆底肌,再收緊腹直肌,之後再做其他運動。否則,做很多鍛煉腹部或者是需要腹部發力的動作時,會加重盆底肌的鬆弛及腹直肌的分離。
希望我的總結對你有所幫助,覺得有用的話記得獎勵我一個小小的贊吧!
以上。
思維解綁,小兒好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芭菲小鹿。育兒原來如此有趣。
B. 生產後如何快速恢復子宮
1、堅持母乳喂養
想要子宮恢復更快,產後媽媽最好是親自給寶寶餵奶。寶寶在吮吸的過程中,不僅能促使媽媽大腦垂體分泌更多的催乳素,給寶寶提供充足的奶水,還能刺激寶寶媽媽子宮的收縮,加速子宮的恢復。但是要注意,媽媽每次喂完寶寶之後,一定要及時排空乳房中殘留的乳汁,這樣能避免乳汁堵塞乳腺,產生乳腺炎。如果媽媽嫌手動擠乳汁麻煩的話,可以使用電動吸奶器,媽媽可以自動調節吸奶的力度,不會對乳房產生不適感,從而更好的排空乳房。
C. 產後媽媽子宮脫垂該怎麼辦什麼方法最有效
很多產後媽媽,或者體力勞動的婦女,很容易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那子宮脫垂到底是什麼呢?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的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月陰道口以外。
產婦一但出現產後子宮脫垂的現象,會覺得腹部下墜,腰酸,走路及下蹲時,不舒服。輕度的子宮脫垂可以在屏幕休息後自行還納。如果嚴重的情況下,會影響行動的。而且會造成白帶增多,並伴有膿血或者發生月經紊亂,經血過多。
1、利用子宮托進行輔助治療。
這種一般是使用輕度的子宮脫垂症狀,早上勞動錢放拖晚上的時候取出來清洗。月經期間最好不要用。一般上托之後症狀會消失,可以進行各項的勞動。
2、盆底肌鍛煉 。
現在有很多產後的盆底肌鍛煉,就是可以幫助預防子宮脫垂的。用力收縮肛門,盆底肌肉收縮三秒以上後放鬆。每次連續進行十到15分鍾,每日兩到三次。第一次鍛煉應該在起床前進行。
3、手術治療。
一般需要手術治療的話,就說明產後子宮脫垂情況比較嚴重,因為這個手術對再次陰道分娩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般用於不再生育的婦女。
一般情況下,我們遇到的子宮脫垂都是輕度的,通過一定的鍛煉,就可以恢復的。所以媽媽也不要過度的擔心。
從懷孕開始,逐漸增大的子宮就承受著胎兒和胎盤,羊水等造成的壓力,如果在分娩的過程中造成了盆底肌的損傷,或者子宮韌帶的鬆弛,就有可能會導致子宮脫垂。
我們可以根據宮頸距離陰道口的距離,來判斷子宮脫垂的程度:
如果並不能在陰道口看到宮頸口,僅僅是做b超發現了子宮位置的下移,那麼這個脫垂程度是輕度。
如果宮頸口已經脫出陰道外,或者宮頸和部分子宮體脫出陰道外,那麼就是二度子宮脫垂。如果宮頸宮體已經全部脫出陰道外,那麼就是三度,也就是重度子宮脫垂了。
子宮脫垂往往伴隨有陰道壁的膨出,輕度的沒有明顯症狀的子宮脫垂,可以通過平時多注意休息,多練習凱格爾運動,幫助盆底肌修復來緩解,而重度的子宮脫垂,往往最好的方式就是手術。
對於因為子宮脫垂而嚴重影響到生活的年輕媽媽們來說,可以考慮曼氏手術,在治療子宮脫垂的同時,同時也可以進行陰道壁的修補。而對於年齡比較大,沒有生物要求的子宮脫垂女性,可以考慮根治手術切除子宮。
對產婦來說,剛剛經歷過艱難的生產又遇到子宮脫垂,是非常影響產後心情的,但是,如果我們知道造成子宮脫垂的原因,提前預防一下,盡最大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子宮能保持在膀胱和直腸之間的正常位置,是因為骨盆底部肌肉和子宮韌帶的共同支持,如果這些組織在分娩時發生了損傷,子宮可能就會發生移位。
分娩造成的子宮支撐損傷是造成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一般難產的產婦出現子宮脫垂的機率較大。懷孕時一定要堅持定期做好產檢,合理控制體重。
產後恢復不當也會造成子宮脫垂,比如經常性的咳嗽、便秘、腹壓增加。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常長時間仰卧,這樣很容易造成慢性尿瀦留,就是排尿不暢、尿頻、有排尿不盡的感覺,有時還會出現尿失禁,這種情況會增加腹壓,讓生產後容易後移的子宮,順著陰道向下移,造成脫垂現象。
知道了原因,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針對子宮脫垂的程度,進行針對性的恢復和治療。
骨盆的抬起和肌肉的鍛煉
做法:保持仰卧體態,雙膝彎曲並攏,兩腳放平,慢慢吸氣,讓肚子鼓起來,然後一邊呼氣一邊收緊腹部肌肉,過程中保持背部平貼地面,持續5秒鍾,再放鬆,然後重復10-15次。
收縮盆底肌,可以用任何姿勢任何場合做,只要你想做,收緊肚子和肚子下方的盆底肌,也就是小便時用到的肌肉,持續收縮5秒,然後放鬆,一直重復到你不想再做就可以了。
腹部收縮和強化
做法:可以站立,盤腿,也可以採取其它姿勢,深呼吸,在往外呼氣的同時,用手按緊腹部肌肉,堅持到呼氣完全結束後幾秒鍾,注意讓背部伸直,不要鬆弛,每天重復10-15次。
保持仰卧體態,雙膝彎曲並攏,兩腿放平,把一隻手或兩只手放在肚子上,提醒自己要讓背部脊柱平貼在地面上,避免過分壓迫腹部肌肉。深吸一口氣,然後呼氣,抬頭,接下來吸氣,慢慢放下你的頭部。每天把頭多抬高一點,保持兩眼看著天花板,這樣能讓你的下巴遠離胸脯,避免肌肉因彎曲過度而扭傷,等一兩個月後腹肌日漸加強,把手從肚子上移開,手臂舉起伸直。從抬頭到抬肩,到最後完全坐起來,完成完整的仰卧起坐。每天重復10-15次。
1: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到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的一種疾病。
2:「漏尿」「漏屎」「子宮暴露」; 患者在站立或勞作時,腰酸及腹部下墜感; 走路時、體力勞動時感覺有球形物自陰道內脫出,輕者可恢復,重者無法恢復,行走困難,甚至長期卧床;
3:脫出子宮在外的長期暴露和摩擦,會出現脫出物發炎、糜爛、潰瘍和繼發感染等;
4'當患者大笑、劇烈咳嗽及用力時,因腹腔壓力增大可引起尿失禁。少數患者也會出現尿瀦留。
1:盆底肌肉鍛煉及根據生物反饋信息指導盆底肌肉鍛煉。
2:電刺激療法,陰道內放置電極片、刺激受損的盆底肌肉收縮。
3:子宮托,以斜位緩緩推入陰道內,最終使托的前端卡在恥骨弓內側的一種理療器具。
4:雌激素補充治療。
5:產後42天去復查。醫生都會要求去做盆底肌測試。就是第一條。如果不通過就會推薦去做盆底肌修復。很多姐妹都有去做,一個療程好像3000多。
用一個縮陰球放進陰到里,然後讓病人收縮,通過電腦生物反饋儀幫助你找到用力的點,以此鍛煉。聽說做三個療程就恢復了。
所以不用太擔心,我閨蜜生第一胎也是漏尿,就是用縮陰球來鍛煉的。差不多兩個月恢復了。
還有一個縮陰術,是整形科的手術,也有效果,但去的人比較少。
解決產後子宮脫垂,從來都是女性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因為凡是有生育行為的,基本上都逃脫不了子宮脫垂這個情況。
為什麼?懷孕使子宮增大,而增大的過程中,會另子宮附近的各種韌帶牽扯至最大值,甚至是超過最大值,我們已知我們用力拉扯橡皮筋都會使其失去彈性,更何況韌帶呢?即使生育之後,子宮恢復大小,韌帶也恢復不了多少韌性,且隨著年齡增大,機體老化,亦一樣會出現韌帶鬆弛,子宮脫垂的現象。
那麼我們知道之後,能做的確實沒多少,懷孕之前,多積極鍛煉,使身體活起來,那韌帶自然也會比不運動的時候有韌性,產後在恢復期內不要做壓力性的重活,同時多做凱格爾運動,鍛煉會陰周邊的肌肉群,使其盡快恢復活性。等以後也沒鬆弛得那麼快。
那麼之後發現了開始鬆弛脫垂了怎麼辦?一般子宮脫垂分輕中重三度,輕度和某些中度,可以用子宮托頂住,使自身的韌帶沒拉得這么長,但你想要恢復原來的韌性,那基本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是有中重度以上的甚至整個宮頸都能掉下來的,那基本上只能手術治療的了。手術有懸吊術和子宮切除這2個大方向可以走。
那為什麼輕度用子宮托而不直接手術呢?可以,但是不建議,因為雖然說韌帶會鬆弛,但也不是說一下子就垮下去的,有可能是達到某一個點,它就不鬆弛下去了。當然,也有恢復得好好的,那隻能說,這韌帶體質不錯,學不來。
3個恢復動作
1、進行按摩
主要就是對腹部的穴位進行按摩,首先就是要平躺著,再用手掌重復多次的按摩腹部,而且是要向上推揉,不用太大的力氣,只要有感到向上提即可。按摩的時候,最好多對氣海穴、中極穴、關元穴等位置進行按揉,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2、提收肛門
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可以是平躺著、坐著或是站著,最重要的是要全身放鬆,然後把舌尖抵到胯牙和頒交界處,嘴巴閉上,之後在吸氣的同時向上提收肛門,提肛的時候收縮肛門即可。需要一緊一松的交換進行,收縮時吸氣,放鬆則呼氣。建議每天進行1-2次,每次可堅持做15分鍾。
3、仰卧起坐
首先需要平躺好,雙手放在兩側,這一種仰卧起坐不需要用手,只需要用到腹直肌等肌肉的收縮力讓自己坐立起來,建議每組做10次,一天兩組即可。
子宮脫垂的調理方法
如果出現了子宮脫垂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去進行緩解調理:
1、首先是需要調整飲食,盡量的多吃一些可以補氣、富含營養的是的食物,補氣的食物包括有人參、山葯、土豆、蜂蜜等。
2、需要進行適當的 體育 運動,有助於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3、如果是在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最好把臀部抬高,可以拿一個枕頭墊高,有助於減少子宮的負擔,這也是個不錯的護理方法。
4、一定不要長時間的站著或下蹲,否則可能會加劇腹部壓力,從而是子宮脫垂的情況加重。
5、在發生這個疾病的時候,不要過度的同房。
如果子宮脫垂的情況比較輕,通常可以通過鍛煉來恢復,但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可能就要進行手術了。
D. 怎麼有效保養子宮
子宮是女人體內的重要器官,也是重要的生殖系統,女人的健康與子宮密切關相,日常保養很重要!那麼,怎麼有效保養子宮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快走30分鍾,改善子宮血液循環
每天快步走30分鍾,子宮血液循環速度可提高10%。
2、每周遊泳1次,提高宮縮能力
每周遊泳2小時,可使宮縮能力提高一成以上。養成游泳習慣,能提高宮縮能力,保持子宮內溫度。
3、每周做3-4次“暖宮操”
做“暖宮操”的方法是:雙膝自然分開,跪在墊子上,挺直腰部,向前彎腰,讓胸部盡量接近墊面,保持5分鍾。接著平躺在墊子上,做收腹提臀運動,臀部在空中盡量保持3—5分鍾,感覺子宮隨身體一起收縮。
4、科學避孕
避孕套既能有效避孕,還能防止性傳播性疾病感染子宮,讓子宮青春常在。一款優秀的“口服避孕葯”不光能避孕,還能調節月經周期。不過,連續長時間服用同一種長效避孕葯,會讓調節體溫的神經中樞產生鈍化反應,因此應每年更換一種。
5、在排卵期親熱,溫暖子宮一整月
性高潮時出現的子宮痙攣對子宮有良性的刺激作用,它相當於一次針對子宮的按摩。規律的性生活不僅能夠使男女雙方更加濃情蜜意,還能增加子宮血液循環。
1、游泳
在眾多的運動中,游泳是對子宮最有好處的一種運動。有運動醫學上的專家說,要想鍛煉女性的子宮,游泳是最好的一種運動方法。一般來說,只要女性朋友每個星期都進行兩個小時的游泳,就令讓宮縮的力量提高百分之十。
2、適當吃些深海魚
另外,女性朋友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深海魚,也能夠對女性朋友身體裡面的前列腺素分泌量起到抑制效果,而前列腺素能夠讓子宮得到收縮,令肌肉痙攣。因為只要前列腺素分泌越來越少,等到女性四十歲之後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幾率降低。
3、更換避孕方法
其次,若是女性連續服用8年以上的避孕葯,就會讓女性身體裡面的荷爾蒙不斷鈍化,造成內分泌紊亂的纖細,令子宮肌瘤的危險上升。所以,女性在生活中千萬不要連續服用八年以上的避孕葯,必須要適時的改變避孕的方式,從而保護女性的子宮內膜。
4、定期婦檢
除產前檢查外,一般可每半年或1年,到正規醫院進行婦檢,尤其是檢查生殖器部位的病兆,不必害羞迴避,應如實回答醫生詢問。有人稱子宮是“多事之秋”,是許多婦科病發源地之一,如子宮肌瘤、宮體癌、宮頸癌、宮脫、糜爛、子宮內膜移位等等。一旦發現都必須系統徹底治療,萬萬不可大意。
5、少吃生冷食物
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能夠吃太多的冷飲,也要少吃一些寒性瓜果的食物。若是從冰箱裡面取出食物一定要放一段時間之後再吃。在吃涼的食物最好先吃一些熱食來墊一墊。另外,在生活中還需要多吃一些能夠補氣暖身的食物,比如花生和核桃以及紅棗等食物。在月經結束之後還可以適當的吃一些阿膠和鹿角膠來進行補血,也可以吃一些當歸生薑羊肉來調理。
1、潔身自愛,防止性亂
有的女性不能正確對待性生活,甚至有的性生活放縱,尤其是與多個男子發生兩性關系,或不注意性生活衛生,子宮則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不潔的性交,最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炎、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者,子宮癌的發病率比非糜爛者高7倍以上。性交後陰道出血或少量不規則的流血,常是宮頸癌的早期徵兆。
女人該如何保養子宮?女性必須明確,性生活放縱或未婚先孕、早孕,將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常是宮內感染、宮頸糜爛以及子宮癌發病的直接原因。
不潔的性生活,還包括男性龜頭包皮垢對宮頸的刺激,也是導致子宮損害的因素之一。妊娠期,在初期三個月和臨產兩個月,最好禁止性生活,否則會引起流產或早產,對子宮有很大的損害。
2、圍產保健,預防宮脫
女人該如何保養子宮?懷孕後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母子平安的重要保障。如果忽視產前檢查,就不能及時發現胎兒的異常,往往易出現難產或子宮破裂等嚴重後果。
如難產、多胎、過期分娩時產程過長,用力過猛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子宮周圍韌帶損傷、嚴重者子宮破裂等。也有產後不注意休息,經常下蹲勞動或乾重活,使腹壓增加,子宮就會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向下移位,醫學上稱為子宮脫出,簡稱“宮脫”。
病人有下腹、陰道和會陰下墜感,出現腰酸背痛、局部腫脹、潰瘍、白帶增多等,嚴重者可終日脫在外面,須用手托方能回納,非常之痛苦。
3、堅持避孕,計劃生育
女人該如何保養子宮?科學研究發現,女性以24~29歲生育為最佳年齡。計劃生育對保護母嬰健康及優生優育大有裨益。但是,有的育齡婦女,既不採取避孕措施,也不作絕育手術,認為懷了孕沒關系,反正有人工流產補救。也有的女青年在戀愛期間,草率行事,未婚先孕,只得做“人流”。
如此反復多次人工流產,很容易造成宮腔感染、宮頸或宮腔粘連,導致繼發性不孕。人流術一般不能直視宮腔,往往有少數因術前未查清楚子宮位置、大小,手術時器械進入方向與子宮曲度不一致,或用力過猛等而造成子宮損傷,甚至穿孔。 因此,必須明確多次妊娠每增加1次,子宮就增加一分風險。據調查,懷孕3次以上,子宮患病及發生危險顯著增加。如果反復人工流產,特別是短期內重復進行,對子宮損害最大,千萬不要認為人工流產是一樁小事。
4、嚴禁“三不”,保護子宮
子宮這塊聖地的受損與分娩不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必須要做到“三不”:
女人該如何保養子宮?即一不要私自墮胎,有些人出於種種原因,私自墮胎或找江湖醫生進行手術,這樣做的嚴重後果是,子宮破損或繼發感染甚多;
二是不要濫用催產素葯,在一些偏遠農村,當孕婦分娩發生困難時,濫用催產素的時有發生,這相當危險,可導致子宮破裂等;
三是不要用舊法接生,少數農村仍沿用舊法接生,包括在家自接,這對產婦和胎兒是一種嚴重威脅。
5、定期婦檢,有病早治
女人該如何保養子宮?除產前檢查外,一般可每半年或1年,到正規醫院進行婦檢,尤其是檢查生殖器部位的病兆,不必害羞迴避,應如實回答醫生詢問。
有人稱子宮是“多事之秋”,是許多婦科病發源地之一,如子宮肌瘤、宮體癌、宮頸癌、宮脫、糜爛、子宮內膜移位等等。一旦發現都必須系統徹底治療,萬萬不可大意。
E. 生產後如何快速恢復子宮
產後子宮恢復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在生產後給子宮部位做個按摩,按順時針方向環形按摩,可以幫助子宮收縮;第二,分娩後可以在第一時間給寶寶吸允,不僅有利於乳汁的分泌,還有利於刺激子宮收縮;第三,產後要注意多休息,不能過於勞累,可以在床上抬腿、提臀或是胸膝卧式運動,能夠有利於子宮的收縮和復原;第四,盡早做提肛運動,就是收縮肛門後憋住幾十秒,然後放鬆,反復幾次有利於子宮的恢復。
F. 有哪些產後恢復全攻略
產後恢復是諸多生完了寶寶的新媽媽,最關心的事情之一。作為一個經歷過兩次產後恢復的媽媽,我也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才總結出一些恢復的個人心得。在這里,我會著重講一下如何恢復腹部平坦。
最後總結一下經驗:
1、綁腹帶的效果並沒有宣傳的那樣神奇。我對這種行為進行了一些探討,包括查找文獻找到它的依據與出處。其實,在醫院生產之後,醫生也會給產婦進行腹部的固定包紮,目的是為了固定生產後的子宮。因為人體內固定子宮的韌帶都在孕期被撐的過長,生產完後無法迅速恢復彈性,這時用外力固定子宮,會促進子宮復原。同時,固定孕期被過度擠壓的內臟,幫助它們盡快歸位,避免因為腹部空間的釋放,而下垂和移位。
但是,這樣做,僅僅是幫助內臟復原,對於想像出來的綁出來的腰比孕前還細,就是無稽之談,更不會把多餘的脂肪「綁」到別的地方去。那麼對於腹直肌的恢復,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有很多媽媽覺得綁得緊一點,就會恢復得更好、腰更細,其實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導致血液循環不通暢,影響子宮復舊,甚至發生靜脈血栓。
所以,使用綁腹帶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沒那麼神奇,只能說綁一下,在產婦下床走路活動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舒適。還要強調一下,就是綁得時候與身體服帖就行,不要拉緊,避免血液循環受阻。(具體操作自行搜索視頻吧)
2、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食物。可有效避免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過久,導致胃部下垂,形成大腹便便的感覺。
3、尋找比較靠譜的產後恢復私教。但是不要一次交太多的課時費,最最重要的是學會兩個動作要領,一是收緊盆底肌,二是學會用3D呼吸法收緊腹直肌。這兩個動作的感覺一定要找對,並勤加練習。後續即使沒有私教陪練,也可以自行練習各種瑜伽或者產後恢復動作,但是所有的動作練習開始前,請記住,先收縮盆底肌,再收緊腹直肌,之後再做其他運動。否則,做很多鍛煉腹部或者是需要腹部發力的動作時,會加重盆底肌的鬆弛及腹直肌的分離。
希望我的總結對你有所幫助,覺得有用的話記得獎勵我一個小小的贊吧!
以上。
思維解綁,小兒好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芭菲小鹿。育兒原來如此有趣。
G. 產後揉子宮的正確方法
產後揉子宮的正確方法
產後揉子宮的正確方法,子宮是我們女性非常愛好的事情,對於子宮的愛護是對我們生活中必要的一種常見的方式。因為子宮對於我們女性來說是健康的代表性,那麼產後揉子宮的正確方法,下面一起看看吧。
腹部的子宮穴
提到子宮穴,我想很多女性朋友就已經明白了很多,子宮穴可謂是女性朋友的「福穴」,經常對其進行按摩能很好的對子宮產生極好的保護作用。
其中對於剛生完孩子的孕婦而言,此時的子宮處於相對虛弱的狀態,而通過對子宮穴進行按摩能很好的促進子宮的正常收縮。
既能很好的減少子宮不良出血的症狀,更好的促進子宮進行恢復,使得子宮內的惡露更好快速的排出體外,對於維護女性子宮健康發揮十分關鍵的作用。
子宮穴位於下腹部肚臍中心處大約4個手指的部位,對其按摩的方法也很簡單易行。在對子宮穴進行按摩的時候,雙手相互交叉然後疊放在小腹中間的位置,緊緊按壓在腹部並進行按摩,手部的力度不能過重,以免對腹部內的臟器產生不良損傷,此外以腹部有熱力的感覺為宜。
並且,經常對子宮穴進行按摩也是調理宮寒的主要手段,所以說,對於一些患有宮寒的女性也可以試著對子宮穴進行適當的按摩哦!
腰部的命門穴
中醫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而女性只有先保證腰部的氣血充盈,便可以有效保證子宮溫暖,從而使得子宮和盆腔得到血液的充足滋養,便可以有效防止氣滯血瘀的產生,這也是滋養子宮的有效形式。
其中,腰部便是命門穴所在的重要部位,且此穴屬於督脈上的重要穴位,所以對於女性因為痛經而出現的腰部酸痛等不適症狀,便可以對命門穴進行按摩進行舒緩,這對於防治卵巢囊腫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對腰部命門穴進行按摩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將手心對著搓熱乎,然後緊按壓在命門穴上,稍微用點力對其進行按揉,能有效的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使得氣血更好的滋養全身,進而在腰部間形成一股暖流,對子宮產生很好的溫煦作用。
本文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按摩的方式來讓子宮產生收縮。如果你是以為產後需要收縮子宮的女性,你一定要認真參考一下本文這些按摩方法,可以讓你的子宮盡快的收縮,可以讓你的子宮盡快恢復到產前的水平,可以讓你的身體盡快的復原。
合谷穴緩解痛經好幫手
穴位功效:月經來時疼痛、月經不規則或連續3個月未來,按壓合谷穴可以幫助舒緩疼痛,改善月經不調及失眠現象。
按摩手法:先取得左手上的合谷穴後,以右手拇指在左手合谷穴上加壓,一緊一松,需有局部酸脹感。按完左手後再按右手,每兩秒鍾按壓1次,即可松開,再行按壓。
血海穴活血化瘀最給力
穴位功效:血海是活血化瘀的主要穴位,與血相關的病症都可以調理,按壓穴位可以緩解月事的痛經程度、產後婦女出現的各種酸痛症狀,還具有美化皮膚,改善臉上斑點的作用。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壓,要用感覺得到痛的力量,沒2秒啊那樣1次,即可松開,再行按壓,可反復按壓5分鍾。
命門穴人體重要采氣穴
穴位功效:命門穴屬於奇經八脈之一的督脈,是人體重要的采氣穴之一,對於痛經劇烈所引起的腰部酸痛,按摩命門穴有舒緩效果。對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也有效果。
按摩手法:手心對搓發熱,緊貼命門穴部位,上下用力摩擦,每次50下,再將手心搓熱繼續摩擦,共計200下。
H. 產後子宮恢復不好,怎麼辦
進一步調理呀!產後子宮都要有個恢復的過程,恢復好壞,全靠調理的程度了。如果你還感覺恢復不如孕前狀態,那就需要適當的葯物調理了。這方面建議你還是使用中草葯為佳。
I. 月子該怎麼補
坐月子十問(上) 常聽到人們說可以利用坐月子期間調理體質,真的是這樣嗎?如何調理?如何坐月子?如何根據不同體質進補?這些問題經常困擾著產婦們,我們特地列出十大坐月子問題,由專業中醫師為您解答。 一 為什麼產後要坐月子?目的是什麼?可以改變體質嗎? 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期間內作適度的運動與休養、恰當的食補與食療,能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氣血經過調理也都能恢復,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 二 坐月子的基本原則為何? 1 慎寒溫 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應做好適當的調整,室內溫度約25~26攝氏度,濕度約50%~60%,穿著長袖、長褲、襪子,避免著涼、感冒,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2 適勞逸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後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3 勤清潔 頭發、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4 調飲食 前面三項每一個人都沒有差別,飲食方面就有個人體質的差異性,應該有所不同;再者,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膚癢、胃痛等等疾病發生,飲食與葯物就必須改變。古代由於環境簡陋,生活條件差,又沒有電器設備,因此規定較嚴,而有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的限制,現代人不必如此辛苦,但是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 三 坐月子的料理一定要加酒嗎? 坐月子的料理應該加薑片同煮,同為生薑有溫暖子宮、活絡關節的作用;酒的作用是活血,有助於排惡露,若惡露已經干凈,食物仍然用酒烹調,可能導致子宮不收縮、淋瀝不盡。 四 人參大補元氣,為什麼坐月子期間禁止服用? 人參補氣止血,剛生產完的住院期間,正在開始排惡露,若服人參(高麗紅參)會使得血暈變少,惡露就難以排出,導致血塊淤滯子宮,引起腹痛,嚴重的還會有胎盤剝落不完全,引起大出血的案例。因此,必須等到產後第二三星期左右,血塊沒有了,才能服用人參茶。 五 季節對產婦進補的影響 春夏秋冬四季由於溫度差異大,因此產婦的飲食必須有所調整,否則會有副作用發生。一般傳統的坐月子飲食,性質溫熱,適用於冬季,春秋時節生薑和酒都可稍稍減少,若是夏天盛熱之際,可不用酒烹調食物,但是薑片仍不可完全不用,每次約用2~3片。(轉下文) 坐月子十問(下) 六 不同體質的產婦其坐月子原則為何? 依女性體質屬性及其適用食物分析如下: 1 寒性體質 特性 面色蒼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軟,頻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適用食物 這種體質的產婦腸胃虛寒、手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應吃較為溫補的食物,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四物雞或十全大補湯等,原則上不能太油,以免腹瀉。食用溫補的食物或葯補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腰背也較不會酸痛。 忌食 寒涼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楊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龍眼、蘋果、草莓、櫻桃、葡萄。 2 熱性體質 特性 面紅目赤,怕熱,四肢或手足心熱,口乾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黃稠,尿量少色黃赤味臭,舌苔黃或干,舌質紅赤,易口破,皮膚易長痘瘡或痔瘡等症。 適用食物 不宜多吃麻油雞;煮麻油雞時,姜及麻油用量要減少,酒也少用。宜用食物來滋補,例如山葯雞、黑糯米、魚湯、排骨湯等,蔬菜類可選絲瓜、冬瓜、蓮藕等較為降火,或吃青菜豆腐湯,以降低火氣。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錢煮豬腰湯即可,才不會上火。 不宜多吃 荔枝、龍眼、蘋果。 少量吃些 柳橙、草莓、櫻桃、葡萄。 3 中性體質 特性 不熱不寒,不特別口乾,無特殊常發作之疾病。 適用食物 飲食上較容易選擇,可以食補與葯補交叉食用,沒有什麼特別問題。如果補了之後口乾、口苦或長痘子,就停一下葯補,吃些上述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純柳丁汁或純葡萄汁。 七 產後常見並發症有哪些? 產後貧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宮炎、筋骨疼痛、腰酸、頭痛、腹瀉、便秘等。貧血產婦可多吃高鐵質食物,包括肉類、黑糯米粥、紅豆湯等。若是漲奶,可用1兩麥芽糖、3錢蒲公英、3錢王不留行,共同燉煮食物吃,可促進排乳。便秘則可吃香蕉、芝麻糊(煮開加蜂蜜調味),可促進排便。若因乳腺炎、子宮炎而有發燒現象,或有極度不適症狀時,必須立即就醫治療。 八 產後筋骨酸痛的原因為何? 由於產後嬰兒邊吸奶邊睡,餵奶時間長,媽媽維持坐姿太久,且許多嬰兒有日夜顛倒的狀況,晚上哭鬧不休,嚴重的,要父母親一整夜抱著走來走去,因此一個月下來腰背部、手肘及手腕疼痛不堪。要避免這些筋骨酸痛的現象產生,媽媽抱孩子要注意姿勢,腰背要有依靠的地方;多休息,少走動,下床時間勿超過1小時。可燉煮杜仲豬腰湯,惡露干凈後可吃十全大補湯(內含杜仲、續斷),對解除筋骨酸痛都有不錯的效果。 采訪撰文/張玉櫻 采訪咨詢/婦科主任醫師 林君玉 摘自《嬰兒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