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茶葉怎麼生產

印度茶葉怎麼生產

發布時間:2022-09-19 04:00:46

① 茶葉的生產工藝需要哪些步驟

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茗不僅可以止渴、養生,還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制茶作為茶文化的一部分,也已經超越了其自身的含義。古往今來,以制茶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更是數不勝數,例如各地風格迥異的採茶舞,因而,從這一層面來說,制茶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藝術。那麼制茶過程大致是這樣的流程: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機械化制茶也愈加普及。從機械化程度來看,目前的主要的制茶工藝有三類:手工制茶、半機械半手工制茶和機械制茶。

這里大概介紹了我國綠茶、白茶、黃茶和紅茶的制茶方法,當然要注意的是,不同種類的茶,不僅步驟不一樣,選取的茶葉也有所不同,以上只介紹了制茶步驟罷了。除此以外,還有花茶以及茶飲料的製作。

② 印度茶葉的種植歷史是怎樣的

178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主從廣 州運少量中國茶籽至加爾各答,印度總督 哈斯丁斯寄了一部分給東北部不丹包格爾 栽植,其餘茶籽栽植於英軍官凱特私人的 加爾各答植物園中,這是印度最早的栽植茶 樹的紀錄。1788年,英國自然科學家班克斯最早提 倡由中國引種至印度;並應東印度公司之 約,寫小冊子介紹中國的種茶方法。同時指 出比哈爾、蘭格普爾和可茨比哈爾等地適宜種茶。1834年,印度總督本廷克成立茶葉委員 會,研究中國茶樹究竟有無可能在印度繁殖。 該會秘書戈登來中國調查栽茶制茶方法。中 國制茶工人和技師亦於1837年到達阿薩姆。 1838年製成第一批茶葉約250公斤,東印度 公司董事會認為質量很好,並以高價公開出 售。次年即有95箱印度茶葉運抵倫敦。與此 同時,在印度公司董事會還批准了英國商人 立即組織職權薩姆茶葉公司」的請求,這家 公司於1839後在上阿薩姆正式成立,投資為 50萬英鎊。從總的情況來看,19世紀50年代以前印度植茶業還處於萌芽時期,但到19世紀60年 代以後,英國許多資本家在印度紛紛投資興 建茶園,掀起了第一次種茶高潮。印度的第一個茶葉公司成立於19世紀40 年代,英屬印度政府把除了查布瓦茶園以外 的所有茶園出售給該公司(查布瓦茶園為一 個中國人購買經營)。該公司在1852年售茶獲 利,第一次向股東分紅,消息傳開,引起轟 動,私人資本躍躍欲試。1857年英國鎮壓印 度民族大起義後,改組印度政府,把印度置 於英王的直接管轄之下,英國資本大規模進 入印度,相當大一部分投人種茶業,各種茶 葉公司紛紛涌現,1881年在加爾各答成立印 度茶業聯合會。成立之初,聯合會的成員擁 有10.3萬英畝茶園。聯合會在茶的種植、加 工、運輸、銷售等方面協調成員的利益,交 流情報、技術,採取共同措施,搶占國際市 場,打擊排斥中國茶。19世紀60年代後期,歐洲到印度的海底 電纜鋪設完成,印度各主要城市電訊業務迅 速發展起來,了解歐美的市場信息、聯系供 銷訂貨業務在頃刻之間就可以完成。英國資本憑借其雄厚的實力,組成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的龐大公司,大大提高了印度茶的國際競爭能力。例如,1892年成立的馬丁公司擁有鐵路、煤礦、船塢、茶葉種植園、錳礦、水泥廠、電力公司、保險公司等,其競爭實力,中國的單家獨戶的茶農和行商坐賈難以望其項背。19世紀70年代以後,印度茶出口逐年上升。1875年印度茶銷往倫敦2950萬磅,1881年為4575萬鎊,1886年增加至7650萬磅。1893年英國從印度進口 10814萬磅茶,從斯里蘭卡進口 640.8萬磅,從中國只進口了 3206萬鎊,僅佔15.6%。印度茶園經營走專業化、企業化道路,相對集中,規模較大,茶葉種植園(場)是印度茶葉生產的基本單位,多屬大公司或私人經營。

③ 印度產茶葉量多的原因

印度的耕地面積比中國幾乎大了一半,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且氣候條件比中國的土地優越得多,全部處在季風區。而且生產的品種不同,印度是產茶磚為主,對茶葉質量要求低,差不多是茶樹葉子就能加工。中國多數是散茶,只要嫩葉才能加工。當然產量就上不去了。

④ 印度加工茉莉花茶葉技術特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7

⑤ 茶葉是如何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茶葉的巨大的利潤,直接導致了引狼入室。當年的英國強盜直接用槍炮裹挾著鴉片轟開中國的貿易大門,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英國派遣「經濟特務」福鈞盜取了中國的茶葉種植技術,轉而在當時殖民地種植、加工。

1848年12月,福鈞弄到了大量茶種和茶樹苗,為了盡量減少損失,他將發往印度的每批茶種和茶樹苗都是分三隻船裝運。然而,要想把中國的種茶和制茶技術傳到印度,僅僅靠福鈞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因此在回印度前,福鈞招聘了8名中國工人(6名種茶和制茶工人,2名製作茶葉罐的工人)。

至此,中國的茶葉傳入了印度。

⑥ 紅茶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萎凋
萎凋分為室內加溫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萎凋程度,要求鮮葉尖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脈呈透明狀態即可。
揉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使用雙腳揉茶。50年代採用鐵木結構雙桷水力揉捻茶機。至60年代,揉捻這一工序又加以改進,採用了鐵制55型電動揉捻機,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時要使茶汁外流,葉捲成條即可。
發酵
發酵,俗稱「發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指將揉捻好的茶胚裝在籃子里,稍加壓緊後,蓋上溫水浸過的發酵布,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濕度,促進酵素活動,縮短發酵時間,一般在5~6小時後,葉脈呈紅褐色,即可上焙烘乾。發酵的目的,在於使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在酶的促進作用下發生氧化作用,使綠色的茶坯產生紅變。
發酵是形成紅茶色、香、味品質特徵的關鍵性工序。一般是將揉捻葉放在發酵框或發酵車里,進入發酵室發酵。發酵要掌握滿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應所需的適宜溫度、濕度和氧氣量。
烘焙
把發酵適度的茶葉均勻搜集放在水篩上,每篩大約攤放2~2.5公斤左右,然後把水篩放置吊架上,下用純松柴(濕的較好)燃燒,故小種紅茶具有獨特的純松煙香味。剛上焙時,要求火溫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溫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動而造成發酵過度,葉底暗而不開展。烘焙一般採用一次乾燥法,不宜翻動以免影響到干度不均勻,造成外干內濕,一般在6小時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觸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達到,而後攤涼。
復焙
茶葉是一種易吸收水分的物質,在出售前必須進行復火,才能留其內質,含水量不超過8%。
祁門紅茶-中國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中國傳統功夫紅茶的珍品,為歷史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譽。祁門紅茶依其品質高低分為1~7級,主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主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事禮茶。 [6]
大吉嶺紅茶-印度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大吉嶺紅茶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為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擁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的OP,二號茶為金黃顯露的FOP。其湯色橙黃,氣味芬芳高雅,上品大吉嶺紅茶尤其帶有葡萄香,口感細致柔和,適合春秋季飲用,也適合做成奶茶,冰茶及各種花式茶。其工藝是當時正山小種的工藝者帶過去,並加以改造形成的。
烏巴-斯里蘭卡
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著名,產於斯里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斯里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彌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所以以7~9月所獲得的茶品質最優。西側則因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所產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獲的最佳。
阿薩姆紅茶-印度
阿薩姆紅茶,產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 [7]
價值功能編輯
營養成分
紅茶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A、鈣、磷、鎂、鉀、咖啡鹼、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門冬氨酸等多種營養元素。紅茶在發酵過程中多酚類物質的化學反應使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會產生茶黃素、茶紅素等成分,其香氣比鮮葉明顯增加,形成紅茶特有的色、香、味。

⑦ 印度種植茶葉嗎,

印度茶葉產量非常高,印度紅茶占據市場很大份額

⑧ 茶的生產過程

不同的茶生產過程是不同的:
茶樹的裁培
集約式的茶園耕種是先行育苗再行移植,育苗方法已從過去的播種法(有性繁殖)改為扦插育苗法(無性繁殖),以維護品種的純正。茶樹成行種植,以利人工或機械耕種與採收。
茶苗種植三年以後方可採摘茶青,太早採收將影響以後的收成。茶樹枝芽被採摘後,會從側腋再行長出新芽,就是下次採摘的對象。為使採摘面整齊,而且控制茶樹高度,每季採摘後會修剪採摘面。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採摘與修剪,枝芽長得愈來愈密,葉子長得愈來愈小,質量就下降,這時補救的辦法就是從根部離地不遠的地(如二十公分)給予砍除(即所謂之台刈),使茶樹從基部重新長出新枝,這樣就有如新種的茶種一般,又可採收好長的一個周期。茶樹從種植到一年左右可達盛產期,待產量衰退後可用台刈讓其恢復,幾次後茶樹若已老化,就得挖掉重新種植。
茶樹是長年深根作物,善加照顧是可以陪伴我們一輩子的。所謂善加照顧包括盡量不要使用化學肥料除草與農葯,也就是推行所謂的永續農法,這樣茶樹的有效壽命才會增長,茶青質量才會良好。
茶樹品種
茶樹有數百品種,台灣常看到的也有三、四十種,理論上是各種品種都可製成各類茶,只要製造的方法不同即可。但什麼品種比較適宜製造成那一類茶是有經驗可供參考的。有些品種的特質非常明顯,我們就特別為它製做成一種茶,而且就以茶樹品種的名稱作為製成茶的商品名稱,如鐵觀音、水仙、佛手等。
茶樹品種有些是傳統性品種,有些是新近改良的品種,如在台灣常聽到的青心烏龍、青心大冇、硬枝紅心、鐵觀音、水仙、佛手等,都是移植自大陸的品種,阿薩姆則是移植自印度的品種。另外為了增產、耐害、早采、質優等理由,也自行培育新品種,如金萱(或說台茶十二號)、翠玉(或說台茶十三號)等。這些新品種可以製成凍頂,也可以製成清茶,所以不能向茶行老闆說:「我要買金萱!」,除非他知道您喝那類茶,否則老闆還要問您:「您要是金萱制的凍頂還是清茶?」
有些茶樹品種的葉子特別大,大到像小嬰兒的手掌,我們就稱它為大葉種,如阿薩姆。相對地,有些茶樹品種的葉子比較小,就稱為小葉種。有些茶樹品種可以長得很高,屬喬木型。有些品種不會長得太高,屬灌木型。但一般我們看到的茶園,茶樹都只長到膝蓋的高度,那是我們故意將之修剪成的,因為這樣的高度比較方便採收,如果不加以修剪,一般可以長成一樓的高度。
茶樹發源於中國的西南一帶,雲南至今尚有千年的老茶樹,喬木型的原始茶林分布甚廣,但至今量產的茶園也都已經改成矮欉型。

茶樹產期的調節
在台灣氣候環境下,茶葉生產期可分為春茶、夏茶、六月白茶、秋茶、冬茶等五茶季。目前本省飲茶消費者普遍嗜好滋味甘醇且有香氣之包種茶,然而包種茶質量易受氣候、品種、土壤及肥培管理等環境因子所左右,其中尤以氣候環境因子影響最大。
茶葉生產期中,由於春、冬茶季氣溫低,日照強度弱,使茶葉中總多元酚類含量較低,所產制的包種茶質量佳,為茶葉消費者所喜愛,常有供不應求之情形。秋茶質量雖遜於春、冬茶,但尚能為消費者所接受;至於夏茶、六月白兩季茶,由於氣溫高、日照強、雨水多,總多元酚類含量亦高,所產制的包種茶帶有苦澀味,質量遠不如秋茶,故不為消費者所喜愛,且茶葉售價偏低,往往造成茶葉滯銷,影響茶農收益。夏茶和六月白兩茶季不採收,留養枝條後再給予適當修剪,藉以促進秋冬茶季茶葉生長發育良好,及提高制茶質量。春、冬茶兩季氣溫低,病蟲害少,茶園容易管理,可減少成本支出。另由於春、冬茶質量佳,茶葉售價高,茶農利潤所得亦多。

以下就種植後續工序分別介紹幾種主要茶種的加工過程

綠茶:

鮮葉>殺青>揉捻>乾燥>綠茶

殺青方式:1.加熱殺青

2.蒸氣殺青

乾燥方式:

1.炒干(炒青):長炒青——長條形的炒青綠茶

扁炒青——外形扁平光滑

圓炒青——外形呈圓形顆粒狀

特種炒青(細嫩炒青)

2.烘乾(烘青):普通烘青——通常用來熏制花茶

細嫩烘青

3.曬干(曬青):加工成緊壓茶

紅茶:

鮮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紅茶

發酵:

發酵是製造紅茶的關鍵,又稱『渥紅』,因葉片中含有生物催化劑『多酚氧化霉』,這種霉在高溫下會失去活性,所以紅茶不經過殺青,所以霉保持了高度的活性。另外茶葉中含有一類叫做『茶多酚』的無色物質,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霉的催化下,很容易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份溶於水,變成紅色的湯,一部份不溶於水,累積在葉片中變成紅色,紅茶的紅湯紅葉即如此形成的。

分類:1.小種紅茶:紅湯紅葉,有松煙香,為似桂圓湯。

熏焙:茶葉薄攤於竹篩中,地上堆松材,以明火燃燒,使茶葉吸收大量松煙香味。

2.功夫紅茶:發酵至葉色變銅紅才能烘乾,掌握火溫烘至甜香濃郁才是優質產品。(1875年後才有此製法)

3.紅碎茶:揉捻時用機器將葉片切碎,成顆粒形碎片。

紅茶製法於綠茶之後,約1650年前後才有。

青茶(烏龍茶):

鮮葉>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初揉>初烘>包揉>復烘>乾燥>青茶(烏龍茶)

屬半發酵茶,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的茶類。1855年前後才有此種製法。

白茶:

鮮葉>曬干(或用文火烘乾)>白茶

採摘細嫩茶葉,葉背多白茸毛的茶葉,加工時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保存下來。

1.銀針:又稱白毫銀針。

2.白牡丹:採摘一芽二葉,萎雕後直接烘乾,葉背呈白色,葉面銀色,形似牡丹而得名。

3.貢眉:採摘一芽二三葉。

4.壽眉:製造時先經抽針,抽摘出之茶芽做銀針,其它葉片制貢眉,製造時使葉緣微捲曲,完整的保留葉背的白茸毛,葉片似老壽星的眉毛而得名。

白茶性涼,具退熱降火之功

黃茶:

鮮葉>殺青>揉捻>悶堆>乾燥>黃茶

黑茶:

鮮葉>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黑茶

黑茶由於原料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一段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多呈暗褐色,故稱黑茶。

以上各種茶,因品質特徵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變萬化,一般有初加工與精加工之分;初加工的產品一般稱為毛茶(或初制茶),將毛茶加工成為精製茶或成品茶。

將各種毛茶或精製茶,用香花熏制後得到的產品稱為花茶。

毛茶經蒸汽處理,在模中壓成各種形狀,稱為緊壓茶。

花茶:

將毛茶與花一層層的堆放,經過幾個小時,待茶葉吸收了花香之後,將茶葉與花分開,分別烘乾之後,再將花朵加到茶葉中即是花茶。以茉莉花為例:50公斤茶葉,大約配15~40公斤的茉莉花。

茶譜中記載,茉莉、玫瑰、薔薇、蕙蘭、蓮、桔、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⑨ 印度馬薩拉茶怎麼做

馬薩拉茶是印度獨有的一種香料茶,香氣強烈而刺激,茶湯中充滿了香料伴著紅茶的奇妙香味,體現了獨特的異國風情。在初春陰冷潮濕的季節飲用,可以起到開胃、通氣、祛濕寒、提神醒腦、預防感冒的作用。 用料沖調量為2人份阿薩姆紅茶葉 1茶匙(5g)小豆蔻 3枚桂皮 1根老薑 1塊(約5g)丁香 2粒八角 1枚全脂牛奶 250ml 水 250ml 白砂糖 4茶匙(20g)做法 老薑洗凈,帶皮用刀背拍幾下至拍散。小豆蔻稍稍壓碎。 將水倒入小湯鍋中燒沸,加入綠色小豆蔻、桂皮、老薑、丁香和八角。 大火燒沸後轉小火加蓋繼續煮制約5分鍾。 將阿薩姆紅茶葉放入小湯鍋中,用大火煮制約4分鍾。 最後把全脂牛奶和白砂糖倒入鍋中,再次燒沸混合均勻後,用小篩網濾掉老薑、阿薩姆紅茶葉和各種香料渣,趁熱飲用即可。 小貼士阿薩姆紅茶葉,產於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這種紅茶葉泡出的茶湯顏色深紅中帶有稍稍的褐色。茶香中帶有淡淡的麥芽香和玫瑰香,通常用於泡煮奶茶。 小豆蔻又稱豆蔻籽,起源於印度。其綠色的外殼內包裹著許多黑色小顆粒種子,味道辛辣,很像胡椒味。印度奶茶中的獨特香氣也是源自於此。 桂皮是桂樹的樹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等,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也是一味常用中葯材。桂皮大多呈捲筒狀,表皮為灰褐色,內面為紅褐色。桂皮因含有揮發油而甘甜微辣,有濃郁香味。

閱讀全文

與印度茶葉怎麼生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有什麼直播軟體 瀏覽:455
印尼沐浴露什麼牌子 瀏覽:819
印度為什麼撤僑 瀏覽:162
江津義大利留學怎麼選 瀏覽:9
從中國坐船去英國最快要多久 瀏覽:933
印尼軍導彈多少枚2019 瀏覽:834
安卓怎麼看越南抖音 瀏覽:83
琅勃拉邦在越南哪個省 瀏覽:663
越南10000元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580
印度的邊界有多少兵 瀏覽:700
印度洗衣液加工廠投資多少錢 瀏覽:572
udor義大利柱塞泵怎麼樣 瀏覽:544
越南人在中國的居留證可以簽多久 瀏覽:142
美國為什麼打伊朗將領 瀏覽:128
中國哪個省去義大利支援 瀏覽:984
中國銀行公對私美金結匯多久到賬 瀏覽:154
世界有多少國家援助中國疫情 瀏覽:774
中國有多少名星不是中國國籍 瀏覽:767
印尼西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711
伊朗國吃石餅叫什麼名字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