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虎類動物的地理分布
老虎的分布范圍可按棲息地及獵物的分布情況而不同,以印度的分布地為例,面積只有五百至一千平方公里,范圍最大的分布地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約有一萬零五百平方公里。
虎原本有8個亞種,已被人類滅掉3個:
P.t.balica:巴厘虎,印尼巴厘島,1940年代滅絕;
P.t.sondaica:爪哇虎,印尼爪哇島,1980年代滅絕;
P.t.virgata:裏海虎,裏海地區,1970 年代滅絕。
剩下的5種虎分布在印度、東南亞、我國以及我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總的來說虎是林棲動物,只要不遠離水源,它們在林地邊緣的沼澤、草原也能適應。在我國,虎有4個亞種生存,即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雲南西部;印支虎,主要分布雲南西雙版納、廣西西南部;華南虎,我國特有亞種,因此又被稱為中國虎,分布於我國南方地區,經過20世紀50-60年代驚天地泣鬼神的打虎運動以後,基本等同滅絕;東北虎,吉林省琿春縣。
㈡ 老虎的領地范圍一般是多少,請告知您所提供答案的詳細出處
長期以來,我們似乎有一個誤區,以為老虎的領地很大,動輒在100平方公里以上.事實上,老虎的領地大少完全取決於裡面獵物的豐富程度.而且我們通常說的是雄虎的領地,其實老虎雌雄的領地是重疊的.雄虎的領地里通常包括幾只雌虎的領地.在印度的老虎保護區里,常常100平方公里的范圍里就有14隻老虎.這樣算來,平均每隻虎只佔7平方公里.獅子的領地更少,如印度吉爾亞洲獅保護區,1412平方公里的范圍里有350頭獅子.平均每頭才佔4平方公里! 在獵物的豐富程度方面,我國華南地區的生態條件要優於印度的大多數地區.眾所周知,印度一年明顯分為雨季和旱季,一年中90%的降雨分布在4個月的雨季里.在乾旱的季節里,汽溫高達40度以上.草木乾枯,地表開裂,動物連飲水都困難.而我國華南地區就好得太多了.所以若無人類干擾,華南地區的動物分布密度是很高的.在我的家鄉,一片10平方公里左右的山地,野豬成災,幾乎每年都有捕獲. 這樣算來,只需有一個完整的,完全不受人類干擾的1000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就可以容納100隻以上的華南虎.而我們國家裡接近1000平方公里甚至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保護區有很多.比如神農架保護區是704平方公里.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是1900平方公里.不過南方的保護區面積普遍較小,這是個問題.但印度不少著名的老虎保護區面積也不大,比如班達伽(Bandhavgarh)保護區面積是448平方公里.
㈢ 老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
老虎主要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 地區性滅絕、爪哇 - 地區性滅絕、蘇門答臘)、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西馬)、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不會爬樹。
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3)印度老虎分布有多少面積擴展閱讀:
虎的體態雄偉,毛色綺麗,頭圓,吻寬,眼大,嘴邊長著白色間有黑色的硬須,長達15厘米左右。頸部粗而短,幾乎與肩部同寬,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較窄,呈側扁狀,四肢強健,犬齒和爪極為鋒利,嘴上長有長而硬的虎須。
全身底色橙黃,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背面有雙行的黑色縱紋,尾上約有10個黑環,眼上方有一個白色區,故有「吊睛白額虎」之稱,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王」字,更顯得異常威武,因此被譽為「山中之王」或「獸中之王」。
虎強壯高大,毛色從北而南呈黃色到紅色漸變,有深色條紋。不同於獅子吻長所以臉廓狹長的特點,老虎吻部較短,顯得頭大而圓。
雌虎開始懷孕,生活仍舊孤獨,只是多了懷孕,不過,單調的獨居生活因為懷孕而有了某種寄託。發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發情期間,虎的叫聲特別響亮,能達2千米遠。懷孕期105天左右,每產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約1千克,哺乳期5-6個月。
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小老虎跟隨母親生活兩年左右,它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服從,然後是訓練爬樹、追蹤、撲殺、搏擊,這是它們日後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在此期間雌虎不發情交配,故在自然條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齡時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壽命一般20-25年。
㈣ 老虎的分布區域
虎是大型貓科動物,目前存活的老虎有5個亞種。分別是印度的孟加拉虎、印尼蘇門答臘島的蘇門答臘虎、東南大陸的印支虎、我國黑龍江省的東北虎和長江中下游的華南虎
㈤ 孟加拉虎的分布范圍
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它也是這兩個國家的代表動物。其次分布在尼泊爾。
當前,全球野生孟加拉虎總共有3000多隻,中國有30多隻野生孟加拉虎,全部分布在西南部。相反,動物園、馬戲團、繁育中心、歐美國家私人飼養的孟加拉虎,總計加起來卻達到了約32000多隻。
估計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數量大約3159-4715頭,還有大約333頭被籠養主要是在印度的動物園,但是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旅遊業的發展、偷獵等原因使野生孟加拉虎的數量減至不足2500隻。孟加拉虎擁有非常強悍的捕獵技能和威懾力,如孟加拉虎王查吉爾會攻擊一切它眼前的活物,它進食時即使是成年亞洲象也會繞道,孟加拉虎擁有貓科動物當中最強悍的捕獵技能,如老虎RAJA捕食世界上最大的白肢野牛,母虎瑪奇麗獵殺澤鱷,DALE為懶熊殺手,還有很多孟加拉虎捕殺亞洲岩蟒、花豹、母印度犀牛和亞成年母象的事件。
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孟加拉和印度。在尼泊爾、不丹、中國和緬甸也有孟加拉虎的分布。它們的棲息地較廣,主要活動於孟加拉和印度的孫德爾本斯三角洲的紅樹林。
白虎只是孟加拉虎的一個變種,顏色與普通孟加拉虎不同,是單純的白色加深褐色或黑色條紋,野生白虎極為罕見,幾乎見不到。雄性孟加拉虎從頭至尾平均身長2.9米,體重180-260公斤;雌性略小,測得身長2.6米,體重110-180公斤。孟加拉虎的獵物主要是花鹿、水鹿、野牛、野豬。生活在尼泊爾的三個保護區里,還有50-240隻老虎生活在不丹的四個保護區內,大約360老虎生活在孟加拉國的三個保護區。通過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數量可以說明印度與其它亞洲國家比起來給老虎更多的保護,也可以說明偷獵和中毒是野生數量變化的潛在因素。孟加拉國政府日前決定對博拉河、阿魯爾博爾河和霍姆拉河等3條河流清淤,使河水流暢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區——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形成對世界瀕危動物孟加拉皇家虎的天然保護屏障,同時也防止老虎進入人類居住區,傷及百姓及牲畜。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佔地近1萬平方公里,位於孟加拉灣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克納河三角洲。它跨越孟印邊界,毗鄰孟加拉灣,中13為濕地,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林區。該國家公園內遍布潮汐河道、泥灘和耐鹽的紅樹林,也是孟加拉虎的主要棲息地,198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
孟加拉虎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等一些國家的珍貴野生動物。它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全長可達10英尺,雄性體重180-260公斤。在這里的自然保護區,遊人能一睹百獸之王的風采,還可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乘吉普車或是乾脆騎坐大象,與孟加拉虎進行「親密接觸」。孫德爾本斯有田園詩歌般的風景,那裡有蜿蜒的河流和茂密紅樹林,在孟加拉語中意思是「美麗的森林」。
但因為人類的破壞,孟加拉虎的活動范圍和食物大大減少,導致孟加拉虎吃人事件頻繁出現,不少孟加拉虎因此被關進「管理所」。
㈥ 世界上老虎有幾個種 哪分布最多
八種,現存五種。 東北虎:野生150-400 華南虎:野生約30-50;人工飼養約60 孟加拉虎:約3000-4600 印度支那虎:不詳 蘇門答臘虎:人工飼養400+ 巴厘虎:已滅絕 爪哇虎:已滅絕 裏海虎:已滅絕 來源:維基網路 1.東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東北虎也叫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黑龍江的俄語名稱為阿穆爾河)、烏蘇里虎、滿洲虎、朝鮮虎,生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體形最大的虎,達3米長,300公斤重,可以輕易地博殺一頭壯牛,毛色淺黃,毛厚,不畏寒冷。據統計目前野生的只有150-400隻。 2.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生活在中國從山東半島到嶺南的廣大地區,由於中國人口稠密,華南虎和人接觸比較多,中國歷史上描寫的虎人斗爭的故事都是說的華南虎,華南虎體形較小。最後一隻確認的野生華南虎是在1994年射殺的一隻,之後再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野生種群的存在。1990年代以來江西、湖南、福建和貴州都有華南虎蹤跡的報道,但缺乏科學的目擊證據,有關專家估計野生種群的數量僅為30-50隻。分布在中國各地動物園中飼養的華南虎,大約有60隻,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隻華南虎,其基因組合的變化不足以維持此亞種,普遍相信此亞種最後會滅絕。 3.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 巴厘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是身上條紋最多最密的一種虎,條紋細密多達100條以上,最後一隻巴厘虎據報導是在1937年被獵殺的,於1930年代滅絕。 4.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 印度支那虎,也稱作馬來亞虎,體形較孟加拉虎小,大約有2.30-2.85米長,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的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和馬來西亞一帶,由於當地多年的戰爭,數量大幅減少,僅存的多分布在馬來西亞境內(即馬來半島上)。 5.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 爪哇虎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普遍認為自從1980年代起已經絕滅。 6.蘇門答臘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蘇門答臘虎是體形最小的一種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顏色深,接近紅色,毛短,因此肌肉輪廓明顯。目前蘇門答臘虎大約還有400多隻,都生活在5個國家公園內,偷獵是對它們的一大威脅。 7.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孟加拉虎是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種虎,生活在印度森林中,可能有3000-4600隻,當年曾是英國殖民者最喜愛的捕獵對象,英國的蒙巴特勛爵一生曾獵殺180多隻老虎。目前印度政府在國際組織的協助下,對老虎及其棲息地給予了保護。孟加拉虎在漆黑的熱帶森林中有稀少的黑色變種。 只有孟加拉虎才有白虎變種,多在人工飼養條件出現,十分稀少,底色變白條紋棕色的叫「白虎」,連條紋也變淺,幾乎無法分辨的叫「雪虎」。 8.裏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 裏海虎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前蘇聯中亞地區和伊拉克一帶,適應荒漠地帶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獵食領地范圍,據報導最後一隻裏海虎被發現是在1968年,此後再沒有出現過,已於1970年代末滅絕。
㈦ 老虎生存的狀況( )
中國是世界上14個產虎國中虎種最多的國家,印度則是世界上現存老虎數量最多的國家,盡管只有一種孟加拉虎。20世紀中葉,由於森林砍伐和過度獵殺,印度老虎的數量一度減少到數百隻。1970年,印度成為立法保護老虎的第一個國家。
1973年印度總理英.甘地提倡保虎計劃,將虎立為國獸,劃定了十餘個虎保護區,到1984年野生虎的數量,已經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1872隻,增加到4000隻,到1989年,又上升到4334隻,但是,在這個貧富懸殊、人慾橫流的世界,保護終難抵禦盜獵。
(7)印度老虎分布有多少面積擴展閱讀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隻虎都有自己的領地。當雄虎和雌虎巡視領地時,會舉起尾巴將有強烈氣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噴在樹幹上或灌木叢中,界定自己的勢力范圍。有時也會用銳利的爪在樹幹上抓出痕跡,或在地上打滾,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勢力范圍。盡管虎是獨居動物,並有著自己的領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們待在一起。
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間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未知是否長期性)相互協作,共享收獲。一個公虎的領地內可能有不止一隻雌虎,不過雌虎之間的領地未必交疊。公虎對自己的領地嚴格捍衛,領地面積過大,就難免有人想佔便宜。
面對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滅殺政策,而且這樣也能減少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雌虎一般沒這么無聊,即便它們的鄰居死了,它也未必會去開拓疆域。
㈧ 野生老虎是怎樣分布的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野生老虎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黑龍江、雲南、吉林、西藏)、印度、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和泰國。
拓展資料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是哺乳綱的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身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
形態特徵:虎的體態雄偉強壯高大,毛色綺麗,從北而南呈黃色到紅色漸變,有深色條紋。頭圓,吻寬,眼大,嘴邊長著白色間有黑色的硬須,長達15厘米左右。頸部粗而短,幾乎與肩部同寬,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較窄,呈側扁狀,四肢強健,犬齒和爪極為鋒利,嘴上長有長而硬的虎須,全身底色橙黃,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背面有雙行的黑色縱紋,尾上約有10個黑環,眼上方有一個白色區,故有「吊睛白額虎」之稱,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王」字,更顯得異常威武,因此被譽為「山中之王」或「獸中之王」。
棲息環境: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
生活習性: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隻虎都有自己的領地。當雄虎和雌虎巡視領地時,會舉起尾巴將有強烈氣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噴在樹幹上或灌木叢中,界定自己的勢力范圍。有時也會用銳利的爪在樹幹上抓出痕跡,或在地上打滾,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勢力范圍。盡管虎是獨居動物,並有著自己的領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們待在一起。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間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未知是否長期性)相互協作,共享收獲。一個公虎的領地內可能有不止一隻雌虎,不過雌虎之間的領地未必交疊。公虎對自己的領地嚴格捍衛,領地面積過大,就難免有人想佔便宜。面對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滅殺政策,而且這樣也能減少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雌虎一般沒這么無聊,即便它們的鄰居死了,它也未必會去開拓疆域。
㈨ 印支虎是怎樣分布的,有哪些特點
插圖號:00000019.jpg" />
印支虎又名東南亞虎印支虎全稱為印度支那虎,又名東南亞虎,分布在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和馬來西亞和中國雲南南部。印支虎比孟加拉虎小,雄性平均體長為2.7米,體重約180千克。雌性印支虎更小,估計身長大約為2.4米,體重接近115千克。印支虎體毛比華南虎短,身體顏色比華南虎淺,但比孟加拉虎深,黑色條紋又短又窄。印支虎的食物是野豬、野鹿和野牛。這種虎的地盤大小並不是太清楚,不過在理想的棲息地中一般是每100平方千米有4~5隻成虎。
印支虎生活在偏僻的山地和山區的森林中,這些地區往往在兩個國家的邊境交界處。進入這些地區是受限制的,只有生物學家才被允許進入考察。結果人們對於這一地區野生虎的生存狀況了解得比較少。目前大約有800~2000隻野生的印支虎,還有大約60隻生活在亞洲和美洲的動物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