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篩選印度BIS機構MCM邦禾檢測有優勢嗎
MCM 為客戶取得全球第一張電池的BIS注冊證書。好像除了他們家還真沒有哪家機構能做這個了。MCM 可以提供從樣品寄樣、清關、測試、注冊資料准備和注冊全套服務。MCM在印度成立公司,行使代理的角色,減少中間過程,縮短注冊周期。MCM與當地機構合作建立實驗室,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服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接著問
⑵ ccic是什麼
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經國務院批准,並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目前,它是中國唯一一傢具有「中國」稱號的跨國檢驗認證機構,是「檢驗、鑒定、認證、檢測」的主營業務。
它的建立是為了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下,實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體制改革。改革決策的主要舉措。
(2)印度回國指定的檢測機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CCIC的經營范圍
從2008年末到2009年初,中國的商品檢驗與肯亞、印度尼西亞等簽訂了檢驗合同。這些國家出口的中國產品在裝船前由中國商品檢驗局檢查。檢驗合格後,可以通過目的國的海關。
2009年初,根據中國和埃及雙邊協議,中國的出口必須持有中國進出口境檢疫局發行的防止擴散安全檢查證明書,進口商使用該證明書辦理報關。這次檢查分為質量檢查和檢查兩個部分。由於向埃及出口的貨物數量眾多,有些監管業務將在中國商品檢驗中按要求完成。
從2013年4月開始,奈及利亞標准局(SON)已被中國檢驗認證公司(CCIC)批准,在全球開展SONCAP業務。奈及利亞合格評定計劃(SONCAP)標准組織。作為評定合格的業務要素,SONCAP包括工廠出廠前的物理檢查、合格實驗室的抽樣、測試和分析、產品生產過程和系統審查、文件審查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CIC
⑶ 印度客戶要做SGS認證,我對SGS不了解,想問....
呃,SGS可以做產品檢測,也可以做裝船前驗貨。成分分析就是產品檢測,提供樣品給SGS做下化學檢測分析;檢貨,就是檢驗貨物的。客戶指定了SGS,那你只能找SGS幫做了,驗貨費用是高些,畢竟是針對一大批貨物。常規是不用送紅包的,SGS的管理還是挺嚴的。
⑷ 境外回國最新政策
所有回國的人都必須強制隔離14天,隔離費用自理。
全面實施集中隔離措施。最大限度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集中觀察點將配置專業醫護和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健康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回國人員更安全、家人更放心。有特殊情況的,經嚴格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集中隔離觀察期間,隔離人員費用需要自理。
對各口岸集中隔離期滿14天,再次核酸檢測陰性來返我市的人員,各區縣、各開發區指揮部要逐一排查並納入社區健康管理,落實健康服務和監測措施,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
⑸ 第三方驗貨的公司有哪些
第三方驗貨大公司有很多,例如SGS,Intertek,Tuv等傳統第三方檢測公司.如果你要選擇一個的話,我都不建議選擇傳統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你可以考慮「測庫」平台,驗貨效率價格性價比比傳統機構好些,測庫可能因為互聯網+檢測的模式,也積累了很多驗貨員資源。
⑹ 國際六大紡織檢測機構是哪幾個
目前,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中存在著眾多的檢測機構,按照機構是否由政府設立,可以分為官方檢驗機構和獨立檢驗機構。 官方檢驗機構是由政府設立的監督檢驗機構,主要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對有關進出口商品進行嚴格的檢驗管理。 獨立檢驗機構是由商會、協會、同業公會或私人設立的半官方或民間商品檢驗機構,擔負著國際貿易貨物的檢驗和鑒定工作。由於獨立檢驗機構承擔的民事責任有別於官方商品檢驗機構承擔的行政責任,所以在國際貿易中更易被買賣雙方接受。獨立檢驗機構根據委託人的要求,以自己的技術、信譽及對國際貿易的熟悉,為貿易當事人提供靈活、及時、公正的檢驗鑒定服務,受到對外貿易關系人的共同信任,已經成為檢測市場的主流力量。
官方檢驗機構—
美國的官方檢驗機構
在美國,習慣上很少說「商品檢驗」,而稱「產品檢驗」。除產品檢驗外,還有「服務項目」檢驗。聯邦政府設立的產品檢驗機構基本上都是進口、出口、內銷產品檢驗三位一體的主管機關。
日本的官方檢驗機構
根據日本國家行政體制,政府各部門在自己分工許可權范圍內,對有關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實行分工管理。通商產業省(分管全國所有工業生產和商業、外貿等事務)負責進出口工業品的檢驗管理;農林水產省(分管全國農林牧漁和食品等的生產)負責全國進出口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檢驗和檢疫管理;厚生省(分管全國醫療衛生事務)負責進出口食品、醫葯品等衛生方面的檢驗和管理;運輸省(分管海、陸、空客貨運輸事務)負責進出口商品雲在計量和安全方面的檢驗管理。
歐盟的官方檢驗機構
歐盟的官方檢驗機構,其組織形式與美國類似,也是按商品類別,由政府各部門分管,按有關法律授權或政府認可實施檢驗和監督管理。如德國技術檢驗代理機構網(TUV)獲得官方承認並主管市場的商品質量;英國標准協會(BSI)負責制定標准和實施檢驗、認證等工作;荷蘭衛生部主管葯品和食品,經濟部主管電器和計量器具,農漁部主管水產品和農產品,環保部主管建材、化工品和危險品,運輸部主管車輛和飛機,社會安全部主管核能的檢驗和監督管理。各部下設相應的檢驗機構,如衛生部下設食品檢驗局,肉品檢驗局;農漁部下設農產品檢驗局等。歐盟為監控所有的技術法規而建立了一個官方/私人機構聯合體系。官方機構負責制定法規,並按產品類別丁以其標准及樣品審查制度。私人或半官方機構負責制定強制性及非強制性標准,並執行大部分測試、檢驗、管理任務。法定范圍的活動主要有測試、檢驗及認證、認可。
獨立檢驗機構—
瑞士通用公證行(SGS)
瑞士通用公證行(SOCIETE GENERALE DESURVEILLANCE S.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專門從事國際商品檢驗、測試和認證的集團公司,是一個在國際貿易中有影響的民間獨立檢驗機構。SGS創建於1878年,其總部設在日內瓦,距1994年資料稱,SGS在世界上142個國家設有274個分支機構、1150多個辦事處及291個實驗室,僱用了近3萬名員工,年商品檢驗業務量佔世界貿易總量的5%。SGS是一個綜合性的檢驗機構,可進行各種物理、化學和冶金分析,包括進行破壞性和非破壞性試驗,向委託人提供一套完整的數量和質量檢驗以及有關的技術服務,提供裝運前的檢驗服務,提供各種與國際貿易有關的諸如商品技術、運輸、倉儲等方面的服務,監督跟購銷、貿易、原材料、工業設備、消費品前已有關聯的全部或任何一部分的商業貿易及操作過程。在SGS內部,按照商品分類,設立了農業服務部,礦物化工和冶金服務部,非破壞性實驗科,國家政府合同服務部,運輸和倉庫部,工業工程產品服務科,風險和保險服務部等部門。SGS在中國的業務由香港SGS中國事務部承擔。SGS與我國國家技術監督局各自開辦「通標檢驗公司」,主要辦理CISS業務。
ITS
ITS是一個國際性的商品檢驗組織,總部在倫敦。為了加強其在世界貿易領域中的競爭地位,ITS通過購買世界上有名望、有實力的檢驗機構,組建自己的檢驗集團。ITS集團中包括嘉碧集團、天祥國際公司、安娜實驗室、英之傑勞埃德代理公司(漢基國際集團、馬休斯丹尼爾公司)、英特泰克服務公司及英特泰克國際服務有限公司等。這些附屬機構獨立經營,各機構均有自己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設備,以自身名義提供服務。
日本海事檢定協會(NKKK)
日本海事檢定協會(NIPPON KAIJI KENTEI KYOKAI,英文名JAPAN MARINE SURVEYORS &SWORN MEASURERS ASSOCIATION)創立於1913年,是一個社團法人檢驗協會,主要是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NKKK總部設在東京,除在本國各港口設有檢驗所外,還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過設有海外事務所。目前,NKKK在國內外設立的分支機構有70多個,業務范圍很廣,主要檢驗項目有:艙口檢視、積載鑒定、狀態檢驗、殘損鑒定、水尺計重、液體計量、衡重衡量及理化檢驗等,還接受從廠家到裝船或從卸貨到擁護之間的連續檢驗。NKKK與中國商品檢驗機構簽訂長期委託檢驗協議,多年來,雙方有著密切的相互委託檢驗業務和頻繁的技術交流。
新日本鑒定協會(SK)
新日本鑒定協會(SHIN NIHOM KENTEI KYOKAI,英文名NEW JAPAN SURVRYORS AND SWORN MEASURERS ASSOCIATION)創立於1948年,是日本的一個財團法人檢驗協會,為財團的經濟利益服務。其主要業務是海事檢定、一般檢驗、集裝箱檢查、理化分析和一般貨物檢量等。SK總部設在東京,在全國各地設有9個分支機構、22個辦事處、2個實驗室,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有其營業所、辦事處或代理。SK與韓國、美國、巴基斯坦等國客戶簽有代理合同,與中國商品檢驗機構有良好的委託業務關系。
日本海外貨物檢查株式會杜(OMIC)
日本海外貨物檢查株式會社(JAPAN OVSEASMERCHANDISE INSPECTION COMPANY)是經日本運輸省、農林省、厚生省注冊登記認可的、具有比較完善的檢驗技術和設備的國際性股份有限檢驗公司。其主要檢驗業務是工業品檢驗,化肥、化學品、醫葯品檢驗,礦產品檢驗和農作物土特產品檢驗,此外,OMIC還接受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外檢驗業務。OMIC成立於1954年,總部設在東京。公司內部設總務部、業務部、財務部、檢查部、咨詢部、糧食部、油脂飼料食品部、鋼材部、機械成套設備部等九個部和一個中央研究所。國內在大阪、福山、廣島、北九州、名古屋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國外在泰國、波蘭、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加拿大設有分支機構。OMIC與世界上70多個國家的檢驗機構或貿易企業簽署業務合作協議,與中國商品檢驗總公司(CCIC)簽訂合作協議,由CCIC代其辦理中國對奈及利亞、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出口商品的裝船前檢驗業務,代其簽發進口國商人通關用的清潔報告書(CRF)。
美國安全試驗所(UL)
美國安全試驗所(UNDERWRITERS LABORA TO-RIES INC.)始建於1894年,總部設在伊利諾斯州的諾斯布魯克,在紐約長島、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加利福尼亞州的桑塔克萊拉等地設有分支機構。UL公司是美國最有權威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對各類電器產品進行檢驗、測試和鑒定的民間檢驗機構。美國許多州的法律明文規定,沒有UL標志的家電產品不準在市場上銷售。在美國,無論個人、家庭、學校、機關,在市場上選購電風扇、電熨斗、電褥子、電吹風、電烤箱、微波爐、電熱水器、電按摩器等家用電器時,只要看到貼有UL標志,便覺得放心,用起來有一種安全感,這是由於UL公司90多年來長期從事機電產品安全性能鑒定樹立起良好信譽的結果。
UL工程檢驗分為六個部門:防盜和信號,災害和化學危害,電氣,防火,供暖、空調和冷凍,船舶用品。UL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按照UL標准提供對建築材料、防火設備、機械電器設備、海事設備、石油天然氣設備等產品設計的安全性能審核、測試、鑒定和對工廠生產過程中跟蹤測試檢驗,並加貼UL標志。
UL產品標准自成體系。測試鑒定重點專注於產品安全性能,如對大小電器的開關、變壓器、導線等產品都要作多項試驗,經鑒定符合UL標准規定的,方予認可,准許列名、投產和加貼UL標志。UL人員可在事先不作通知的情況下到2E/-進行檢查,以確定使用UL標志的產品是否真正符合UL的安全標准。
UL公司除在美國本土設有分支機構外,還與加拿大、德國、瑞典、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檢驗機構建立了業務關系。UL在中國的業務由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公司(CCIC)及其下屬分公司承辦。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美國材料與試驗學會(AMER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成立於1896年,總部設在費城,是美國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的學術團體之一,是從事工業原材料標准化的一個非官方組織。ASTM從事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涉及冶金、機械、化工、紡織、建築,交通、動力等領域所生產或所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ASTM所制訂的標准范圍廣、影響大、數量多,其中大部分被美國國家標准學會(ANSI)直接納入國家標准。美國的一些專業學會,如鋼鐵、紡織、機械工程等,都與ASTM有合作關系。ASTM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它所制訂的標准被國際上很多貿易雙方採用為供貨合同的品質條款,我國進口的原材料檢驗也常用ASTM標准。ASTM制訂的分析、測試方法,被世界各國許多實驗室用來作為方法標准。
國際羊毛局(IWS)
國際羊毛局(International Wool Secretariat)成立於1937年,是一個非牟利性機構。其宗旨是為各成員國的養羊人士建立羊毛製品在全球的長期需求。成員國中最大的羊毛出口國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南半球一些國家,他們出口的原毛佔全球年成交量的80%左右。國際羊毛局總部設在倫敦,其產品開發和市場服務中心設在倫敦的依其利。國際羊毛局在世界上34個最重要的羊毛市場上設有分支機構,組成了一個國際性的服務網。
國際羊毛局本身並不製造和銷售羊毛製品,但它在建立羊毛需求岣過程中,經常與紡織工業各層次的單位保持密切的聯系,包括為零售商和羊毛紡織工業生產單位提供原毛挑選、加工工藝、產品開發、款式設計、品質控制、產品推廣等方面的協助和支持,並與他們聯合進行宣傳活動,如推行世界知名的純羊毛標志。
國際羊毛局中國分局設在香港九龍,其主要活動是:推廣純羊毛標志,利用電視、雜志等媒介,向消費者宣傳純羊毛標志的意義,利用每季度的《國際羊毛局通訊》,傳遞各種活動情況及其他資料;搜集和分析經濟及市場資料,向國內有關單位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審批純羊毛標志掛牌工廠,向其提供技術和品質控制的協助,保證掛牌產品的質量;利用培訓班、時裝表演等形式,提供國際最新的時裝和潮流信息,協助有關企業提高產品設計和質量水平。
⑺ 最新境外回國流程
在各類政策頻繁變動之下,目前政策下的歸國流程如下:
1、根據我國官方要求,回國人員需持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2、拿到檢測報告後,回國人員需申請「防疫健康碼國際版」;
3、飛機落地後,會有機場工作人員指導乘客分批下飛機。最好把健康碼和海關申報碼截圖保存,因為之後層層檢查時還會用到;
4、入境人員需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按照指定路線領取檢測試劑物品、辦理入境、核酸檢測(鼻、口、血清均需采樣)以及等待酒店分配;
5、到達酒店後,工作人員將對所有行李進行集體消毒,然後一個個辦理入住,隔離時間一般為飛機落地後的14天;
5、地方隔離政策實行「14+14」,或「14+7+7」政策。
因為疫情情況是動態發展的,所以回國政策和流程可能也會有變,具體的還是以回國時最新要求為准,做好相關准備。
測一測你的抗風險指數,專家為你免費解讀!
⑻ 國內最新境外回國政策
摘要 新政策要求,赴華航班的乘客需要在大使館指定的兩家檢測機構分別出具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血清抗體檢測陰性報告;申請人在兩家檢測機構進行鼻咽拭子采樣時拍攝的照片,要求面部無覆蓋、雙眼睜開。
⑼ 誰有詳細一點的國際珠寶檢測機構列表.最好清楚一點越細越好 就20分了.懸賞了。
現在世界上最頂尖的鑒定機構是IGI和GIA,也許有人會提起HRD,但隨著HRD近年來市佔率的不斷下滑,與之前的兩家已經沒有可比性了。所以下面就主要介紹下IGI和GIA。
IGI國際寶石學院——成立於比利時安特衛普,剛開始的時候只為比利時的少數鑽石世家做私人鑽石鑒定。後來一些高品質的大鑽被銷往了歐洲的各個的王室,IGI的名字漸漸在王室之間傳開來IGI也漸漸從只做鑽石鑒定發展為專門為鑽石和高端首飾提供鑒定的全球寶石學機構。由於服務人群的特殊性,IGI在提供寶石學信息的同時,每張證書沿用了奢侈品的手工製作程序,為的是保證各方面品質都與珠寶相匹配。基於在鑽石切工領域的權威研究,IGI制定了世界第一張完整全面的鑽石切工評級表(Cut Grade Chart),成為了現代鑽石切工體系評定標準的雛形。2007年,IGI首席鑒定師被比利時王室任命為比利時外交部鑽石顧問。
現代商業時代的到來也讓IGI的服務擴展開來,IGI證書也從原先的高端珠寶圈傳播被珠寶商介紹給越來越多的消費人群。但是,IGI證書至今仍然保留了歐洲的bespoke定製,手工製作,並提供激光刻字照片、精美的首飾照片。如今,在很多Dior, Montblanc等著名品牌的高端珠寶系列都可以看到IGI定製證書,一些明星像Paris Hilton也請IGI為她的粉鑽表做證書。這一切都和IGI一直流傳下來的歷史淵源有關。IGI就像歐洲的定製服裝師,為高級客戶提供能體現產品特色的定製證書。
GIA美國寶石學院——成立於美國,從全球的規模上和IGI不相伯仲,最早成立於30年代的美國。但真正大規模發展是在50年代,這一段正好是美國工業、消費大發展的時期。於是亟需一個統一的、可以大規模復制的標准來滿足人們對鑽石的大量需求。因此,GIA前瞻性地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將之前行業裡面商人們用來選石頭的「凈度」「顏色」的概念系統的提了出來,並於50年代正式提出了4C的說法,為今後珠寶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並且在之後的時間里,也推出了很多分析寶石的儀器,方便了業內人士更高效率的進行寶石的鑒定。可以說,美國寶石學院是珠寶行業標准化,並向大眾普及較早的推動者。其的定位也一直忠於服務最有消費信心和人數最為龐大的中產階級上的,因此GIA在美國的粉絲眾多,相對而言歐洲的高級珠寶使用的少。大家所不知道的是,GIA雖然是非贏利機構,其經費大部分卻由美國各大珠寶公司贊助,其證書的出現也符合了美國珠寶商的發展利益,同時它也為很多面向大眾人群的消費品牌提供鑒定證書。如主打主流中產階級男性的著名美國網店「藍色尼羅河」,基本上都用的GIA和AGS的證書。Tiffany原來在走中產階級路線的時期也用大量美國寶石學院的證書,現在隨著自身定位和品牌營銷走高端路線和GIA的大眾人群定位發生了偏移,也開始使用自己的證書了。
GIA證書強調統一。有一種流水線般的標准化之感。從證書的頁面來看,明星的珠寶和街邊小店的貨品都統一使用同樣的製版和設計。GIA印度和GIA美國、GIA香港的證書是無法分辨各自不同的出具地點的。就像美國的麥當勞、GAP,是給全世界的每一個警察、老師、漁夫、工人的證書。因此可以說,美國寶石學院滿足了現代工業化大部分民眾的消費需求。同時在中國,隨著改革開放,90年代,GIA證書也隨大量湧入的美國鑽石進入了中國市場,成為了國內認知度最高的國際證書之一。
⑽ 印度海關對閥們進出口的規定等
印度進出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一、印度進出口產品的結構
下面列出四張表,從中可初步了解印度進出口產品的結構,它們分別是印度進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印度出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印度自中國進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印度向中國出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
二、印度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一)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主管部門
印度消費者事務及公共分配部下屬的印度標准局(BIS)是印度負責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主管部門。印度標准局的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印度標准學會(ISI)。1986年,印度設立印度標准局(BIS),1987年4月1日,印度標准局正式取代印度標准學會成為印度法定的進口產品質量檢驗主管部門。
印度標准局總部設在首都新德里,下轄5個地區辦公室、33個分支辦公室、5個檢查辦公室及8個實驗室。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印度標准局工作人員總數為1900人。
(二)涉及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
涉及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包括:《1986年印度標准局法》,該法規定了印度標准局的設立、機構設置及職能;《1987年印度標准局規則》,該法規定了進口產品質量檢驗標準的制定和管理;《1988 年印度標准局(認證)規則》,該法對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具體程序做了規定;印度商工部外貿總局2004年發布的第29號通告規定了進口產品的強制質量檢驗。
(三)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印度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包括兩種:強制檢驗制度和自願檢驗制度。
1. 強制檢驗制度
早在2000年11月24日,印度商工部外貿總局就發布了44號通告,對進口產品的強制檢驗做了具體規定。隨後,商工部又通過2001年9月3日的第26號通告、2003年4月7日的第5號通告以及2004年1月28日的第29號通告對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目前,規范強制檢驗制度的法律依據就是商工部第29號通告。29號通告規定,凡是進口屬於印度標准局109種強制進口認證產品范圍內的產品,外國生產商或印度進口商必須事先向印度標准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並獲得認證證書,海關依據認證證書對進口產品予以放行。
(1)強制進口認證產品清單
列入強制進口認證產品清單的109種產品主要涉及大宗消費品或關繫到能源保護及消費者安全和健康的產品(見表5)。
(2)外國生產商申請的進口產品質量檢驗
對於外國生產商申請的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外國生產商首先應向印度儲備銀行申請在印度設立一個聯絡處或辦事處,再由聯絡處或辦事處向印度標准局申請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申請費用為1000盧比。標准局接到申請後將派出一個不超過2人的檢驗組赴外國生產商工廠實地檢驗,外國生產商承擔檢驗組的所有旅途費用(包括交通、食宿及簽證費用等)及300美元的檢驗費。如果產品檢驗符合印度相關標准,則外國生產商與印度標准局簽訂協議,取得進口產品認證證書。外國生產商每年需再繳納1000盧比的認證費及不少於2000美元的認證標志使用費。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一年,期滿可申請延期,申請費用為500盧比。
(3)印度進口商申請的進口質量檢驗
下列三種情況下可由印度進口商申請進口產品質量檢驗:
A.該進口產品的消費是必須的;
B.該進口產品的需求是持續的;
C.該進口產品從預先確認的渠道獲得。
印度進口商必須首先建立一個檢驗設備符合印度標准局要求的實驗室,申請進口產品質量檢驗時需隨申請表附上進口商對進口樣品的檢驗報告。申請費用為1000盧比。為保證進口產品符合印度標准,印度標准局認為必要時也可派出一個不超過2人的檢驗組赴進口產品的生產廠進行實地檢驗,進口商承擔檢驗組的所有旅途費用(包括交通、食宿及簽證費用等)。獲得進口認證證書後,進口商需繳納每年1000盧比的認證費及規定數量的認證標志使用費。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一年,期滿可申請延期,申請費用為500盧比。
(4)例外規定
經印度中央政府或邦政府批準的慈善機構、宗教組織或教育機構因接受國外捐贈而進口屬於強制進口認證產品范圍內的產品,不需強制產品質量檢驗就可直接進口。
經在馬哈拉斯特拉邦那格浦爾市主管爆炸品控制的最高官員的批准,鋼瓶及鋼瓶閥門或閥門配件可以不經強制產品質量檢驗就直接進口。
2.進口自願檢驗制度
凡是進口屬於強制進口認證產品范圍之外的產品,是否檢驗由外國生產商或印度進口商自願決定,政府不加干預。
三、印度出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一)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主管部門
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印度出口檢驗委員會(以下簡稱「EIC」)是印度政府依據《1963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法》第三條規定設立的印度出口產品質量控制及裝船前檢驗的主管機構。
1.機構設置
EIC總部設在新德里,主要由行政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兩部分組成,兩個委員會分別管理行政事務和檢驗技術事務。委員會成員由1名主席、1名秘書及17名委員組成,上述成員均由中央政府任命。根據《1963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法》第七條規定,EIC通過其下屬的5個出口檢驗機構(見表6)以及遍布全國的42個出口檢驗機構辦事處及實驗室來具體實施出口產品質量的現場檢驗職能。
2.管理職能
(1)出口檢驗委員會的職能
EIC的職能包括:發布需要納入質量控制或需要出口前檢驗的產品名單;為名單內產品制定出口的質量標准;詳細說明名單內產品的質量控制或檢驗類型。(2)出口檢驗機構的職能
A.通過頒發出口產品質量證書,在出口企業實施質量保證制度(包括批批檢、過程質量控制及自我認證等);
B.通過頒發食品質量證書,在食品加工企業實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C.管理多項優惠關稅項目下的原產地證書,截至2004年12月31日,已頒發596158項原產地證書。
(二)涉及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
涉及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包括:
1.《1963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法》
該法是印度管理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基本法律,規定了出口檢驗委員會的設立和職能、質量控制及檢驗機制、獲取出口商相關信息及相關處罰細則等內容。 2.《1964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規則》
該規則規定了委員會的活動程序、質量控制及檢驗的具體程序、專家委員會的組成、檢驗機構的委託及批准等內容。
(三)出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1.批批檢制度(CWI)
在批批檢制度下,每一批出口貨物均需要經過檢驗,檢驗依照統計學抽樣方法在出口檢驗機構或其認可的檢驗機構進行,貨物只有符合規定的出口質量標准才能取得檢驗證書方可獲准出口。由於各種貨物的特性不同,每種貨物的檢驗證書有效期也不相同。一旦超過檢驗證書的有效期,出口貨物必須重新申請檢驗。目前,列入批批檢制度管理的產品主要包括陶瓷製品、水泥混凝土、部分無機鹽、油布、部分無機顏料、部分礦產品及礦砂(包括鐵礦砂、錳礦砂、鋁土礦砂等)、部分有機化學品、雙殼類軟體動物、魚及水產品、干魚、蛋製品、奶製品、蜂蜜、Basmati大米、黑胡椒、禽肉及禽肉製品、寵物食品以及非供人類食用的動物副產品。
2.過程質量控制制度(IPQC)
過程質量控制制度強調生產商在製造過程的每個階段(從原料采購、生產、包裝到最終檢測)均有控制質量的責任。出口檢驗機構將成立一個由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評估小組,評估生產商的各個具體部門在生產中是否採取了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如果評估合格,則生產商將獲得出口質量證書,出口貨物也不需再進行檢驗。
3.自我認證制度
自我認證制度是在過程質量控制制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檢驗制度。除了對生產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外,自我認證制度強調生產商在設計研發、質量審核、售後服務、倉儲等四個方面應制定和實施嚴格的質量要求。經過出口檢驗機構評估合格,生產商將獲發出口榮譽質量證書。該證書有效期一年,期滿後出口檢驗機構將依據生產商的業績考慮是否延期。自我認證制度最初只在工程項目企業實行,現逐漸推廣至其它行業。
4.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世界各國對進口食品在衛生和安全指標方面的日益關注,食品領域的一些國際性衛生標准如危害分析及關鍵點控制(HACCP)、良好製造規范(GMP)、良好衛生規范(GHP)受到廣泛接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就是採取上述衛生標准對出口食品質量進行控制的一種管理制度。該制度的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歐盟國家對進口食品的衛生要求。目前,列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的產品主要是水產品、蛋製品、奶製品等。
四、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的評議
(一)我國受印度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影響的主要產品
從表3可以看出,列入印度強制進口認證產品清單的109種產品中,油壓爐、液化氣瓶及閥門配件、醫用X射線診斷設備、浸沒式電熱水器、電熨斗、電爐、電熱器、家用開關、漏電斷路器、過電保護裝置、絕緣電纜、交流電度表以及交流靜電變壓器等均屬於印度自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
(二)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的評議
鑒於印度進口強制檢驗制度對中印貿易的影響,2005年6月22日,我國駐印度大使館經商參處向印度商工部貿易政策司主管WTO/TBT事務的官員提出:印度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下外國生產商申請進口產品認證證書的程序復雜、費用昂貴、申請時間長,給包括中國生產商在內的外國生產商帶來了不合理的負擔,並與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不相一致。
印度商工部貿易政策司主管WTO/TBT事務的官員稱,印度商工部的相關通告並未違反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印度官員認為,印度發布相關通告的原因是為了保護國內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即為了保護公共安全和健康,符合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的規定;同時,列入印度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的109種產品在印度國內也屬於強制認證產品,這109種產品的印度生產商也需向印度標准局申請產品強制認證;此外,印商工部通告並非針對某一國家,而是適用於所有外國生產商,並未構成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