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尼西亞空軍的介紹
印尼空軍負責空中作戰、運輸以及訓練任務。盡管印尼陸軍和海軍都配有獨立的空中部隊,但空軍仍要執行陸軍近距離空中支援、海軍遠程偵察以及巡邏任務。印尼武裝部隊所有的飛行員都由印尼空軍進行培訓。以雅加達為界,印尼空中作戰指揮中心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最大的作戰司令部是KOOPSAU II,總部設在蘇拉威西·Selatan省的烏戌潘當,負責雅加達以東所有的空軍作戰任務。總部設在雅加達的KOOPSAU I負責雅加達以西的空中作戰任務。總部設在雅加達的國家防空司令部,指揮國內所有的戰斗機和反暴亂飛機。下屬有訓練司令部和物資司令部。
❷ 擁有百多萬軍隊的印度,為何還奈何不了弱小的巴基斯坦
有句老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盡管從大局角度講,三哥的軍事“實力”確實要比巴基斯坦強上不少。畢竟,客觀來看的話我們的巴鐵不論是軍事力量、武器裝備還是兵力,同三哥相比根本就不能比較。但話說會來,盡管這兩個國家素來有不少摩擦,但相對於我們看到的情況而言,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根本不會爆發舉國戰爭。
第三點,即便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開戰,就這種只會刷雜技的軍隊,你確定的的作戰能力真的會強於巴基斯坦?我看不然,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巴鐵即便是人數少不佔優勢,也能將印度打趴下。對此,不知你怎麼看呢?
❸ 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印度空軍飛行員的待遇如何
在世界上,現在最危險的職業就算是飛行員了。雖然飛機墜落的幾率非常的小,但是你天天在天上飛,那麼幾率就大得多了。因為飛機一旦出現故障,能安全存活下來的幾率非常的小,所以飛行員這個職業是非常的危險的。在印度也是一樣的,但是印度空軍飛行員的待遇並不是很好,還不如民航飛行員。
所以,有很多空軍飛行員都選擇轉行去民航,在民航中生命得以保障,工資也比做飛行員高上很多。
❹ 印度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近年來,印度明顯加快了空間技術研究與發展的步伐,在航天領域取得許多成就,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和日本之後的第六個航天大國。印度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發展航天技術,70年代前主要是興建探空火箭發射場並研製自己的探空火箭,為研製運載火箭打下基礎;70年代後主要是發展應用衛星、遙感技術和運載火箭。1975年第一顆人造衛星「阿里亞巴塔」號研製成功,印度開始逐步掌握了衛星設計、研製、測控等方面的技術。1980年7月18日,印度使用自行研製的第二枚SLV—3運載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成功地將一顆「羅西尼」試驗衛星送入400公里高的軌道,從而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能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
❺ 陸基飛行員成為航母飛行員要訓練多長時間
人們關心中國航母的進程,蘇式艦載戰斗機的購買和航母飛行員的訓練等。但航母飛行員究竟要經過什麼訓練才能達到合格呢?下面是一段印度海軍飛行員在美國海軍接受合格訓練的一個短文,或許能大概了解一下航母飛行員的訓練內幕。
從2006年開始,總共將有32名印度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在美國海軍接受航空母艦戰斗機飛行訓練。每期有數量不等的印度海軍飛行員接受為期一年的訓練。印度飛行員不是單獨進行訓練,而是與美國海軍飛行員一同進行。完成該項目共需要4年時間。
訓練的第一階段包括預備飛行知識訓練,飛行理論學習,游泳和實踐訓練,飛行生理和生存訓練。
在完成以上的訓練後,學員將抵達佛羅里達懷庭海軍基地進行T-34螺旋槳式教練機飛行訓練。在訓練結束後,學員將到德克薩斯州德金斯威爾海軍航空兵基地進行噴氣式飛機訓練。但飛行千還有進行長達三個月的課堂和模擬器的訓練。最後學員進入T-45噴氣式教練機訓練階段。但前兩個星期的飛行學員不能向座艙外張望,只能依靠儀錶板的各種顯示器操縱飛機飛行,這種飛行稱為「蓋被子飛行」。目的是訓練飛行員相信儀錶板超過相信任何東西,訓練的主題就是如此。至此六個月的第一階段訓練結束。
第二階段才是真刀真槍的日子。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的戰術戰斗隊形訓練,空戰機動訓練和空地進攻訓練,投擲炸彈和發射空地導彈訓練。最後,學員期盼的日子終於到來了,在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上進行飛行訓練。航母起降訓練要求又持續成功性,就是在一個階段要連續成功起飛著陸才能通過合格證章。
第一個通過航空母艦飛行訓練的是印度海軍飛行員阿胡加上尉,他在2007年5月一個月中連續十次在美國海軍「企業號」上起降。成為印度海軍具有航母飛行證章的第一人。
❻ 空軍飛行員平時日常都做什麼
空軍除了航空兵要進行訓練之外,還有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戰略導彈部隊和空降兵的訓練,公共科目訓練肯定是每天必須的,而且每個兵種都有特色訓練!空軍還有地勤兵,主要負責裝備的維護和日常的戰備任務!
❼ 為什麼印度選戰機都是要大部分的雙座的,非要兩個人的幹嘛
對於這個問題,兵器知識雜志曾經撰文進行過探討,當時客座專家的意見是:印度的空軍裝備思想較為幼稚。
但我的看法有幾個方面:
首先是印度過去空中攻擊能力不夠,現在迫切需要這方面的能力。在獲得蘇30之前,印度的主要空中對地攻擊力量來自米格27和美洲虎,但它們的數量不夠,載彈能力弱,缺乏防區外攻擊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特別是戰略打擊能力基本為零。
其次,受到了中國發展進攻型空軍的刺激。印度軍隊是按照美國,蘇聯等大國空軍的模式進行建設的。在海灣戰爭之後,印度和中國一樣受到了空中打擊力量的巨大沖擊和啟發。但是,印度很快就發現中國已經走在了前面。中國空中攻擊力量的發展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強化由轟-6,殲轟-7,蘇30MKK構成的重型專業空中打擊力量;另一方面利用越來越豐富的精確制導武器庫,強化現有殲擊機的對地攻擊能力。逐漸發展出由輕到重,由近到遠,由戰術到戰略的空中打擊力量。因此,技術能力不足的印度就需要一種「重量級」的殺手鐧,來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
第三,貪大求全的思想作祟。雙座型戰機基本上都是多用途型戰機,表面上看既能制空又能攻擊。但實際上對於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有沉重防空壓力的國家來說,大部分戰斗機在大部分時間內都不會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多用途戰斗機的飛行員也不可能同時完成全面的格鬥和對地攻擊訓練,總有某一個方面會差一點。多用途戰斗機在同一次戰斗中也不可能同時完成制空和對地攻擊任務,除非對手極弱。
打個比方說,如果印度與中國開戰,那麼就必須讓一部分蘇30作為純粹的對地攻擊機執行戰術和戰略轟炸任務,讓大部分蘇30作為純制空戰斗機奪取制空權和掩護對地攻擊。而如果對巴基斯坦開戰,則必須保留足夠的蘇30作為純制空戰斗機防禦中國方向。
因此說,印度如果購買一定數量的蘇27和蘇30MKK搭配,而不是用純粹的蘇30MKI機群,其戰鬥力會更強而且更便宜。而且這兩種戰機都具備一定的多用性能,必要時可以互為補充。
事實上在世界主要大國的空軍中都會保留大量的單座型戰斗機充當制空作戰的主力,像印度這樣以雙座型多功能戰斗機作為主力來進行空軍建設的可以說絕無僅有。而諷刺的是印度購買蘇30MKI後十幾年來一直是拿它們當純制空戰斗機用的。
第四,就是被俄羅斯忽悠了。印度空軍的建設方向受到蘇30MKI的影響很大。印度人看到蘇30MKI的三翼面布局和矢量推進發動機之後錯誤的認為飛機的性能這就算到頂了,能和五代機相提並論了,對於制空作戰來講已經夠了。這幾乎是普通軍迷才會犯的錯誤了。對於這一點,我只能說,印度對於戰斗機的研製,使用和未來作戰環境的認識都有缺陷。
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內,戰斗機單改雙之後的性能都是下降的。這裡面固然有空氣阻力上升,推重比下降這樣的表面因素。也同時存在前機身強度和剛度下降,重心改變這樣的結構性因素。還存在兩個飛行員的座位位置不一致,導致總有一個飛行員的受力比另一個更大的問題,例如橫滾運動時,後座飛行員由於位置更高,受到的離心力更大,因此更容易發生紅視。蘇30mki的橫滾能力下降就非常厲害。
在超視距導彈橫行的時代,戰斗機的敏捷性和超音速機動性要求越來越高。中國試飛員對殲10有一個經典的評價:拉桿即仰,推桿即俯,擺桿即滾。這就叫做敏捷性。而在導彈和飛機「格鬥」的時代,如果戰斗機能夠在1.5馬赫拉出一個3.5g的過載,那麼絕對就比「眼鏡蛇機動」管用一百倍。在F22和殲20的身上都強烈的貫徹了這種趨勢。而蘇27在這方面本來就差,改成蘇30後就更差。
實際上我們從俄羅斯空軍自己的選擇上就能看到雙座型和單座型在性能上的差別:只要把蘇30MKI身上的設備拿到單座型蘇27身上,那差不多也就是蘇35了。哪怕是早期型的蘇35,打蘇30MKI那也是玩兒啊。因此說雙座型打制空,那性能和成本是肯定不如單座型的。
❽ 為什麼說印度的飛行員是最慘的,看完這些你就會明白
印度空軍總司令:「我寧可在訓練中犧牲飛行員,也不願意在戰爭中犧牲他們。」呵······呵
資料💾
印度空軍40年墜毀了1000多架飛機,平均每個月墜毀2架。2003年達到頂峰,損失52架飛機,平均每周一架。而在印度墜機事故中,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充當著關鍵先生的角色,因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經過修理過的飛機可謂非死即傷,是印度飛行員的噩夢。
但是這不是一家小企業,而是印度國防部直屬國營企業,是印度唯一的航空製造公司,已生產了3300架飛機,3400台航空發動機和檢修過7700架飛機和26000台發動機。
印度墜毀的1000多架戰機中,有近500架是米格-21戰機,被印度斯坦航空維修過的米格-21戰斗機全部墜毀。
購買和自己組裝生產的幻影-2000戰斗機,一共149架,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大修過4架,4架全部墜毀。
望採納
如果您還有問題可以追問
❾ 印度空軍戰鬥力到底怎麼樣
印度空軍幾項能力坐上世界“頭把交椅”,實力不可小覷 。
第一條,印度空軍采購武器的價格之高,世界排名第一,二零一六年印度和法國達成了一項采購合同,印度出資八十七億美元,從法國采購陣風戰斗機三十六架,其中二十八架是單座機,八架是雙座機,雙座機主要用於教練或改裝,單機價格二點二億美元。
二點二億美元,我不知道美軍的F35一架八千萬美元,也就是說印度從法國買的陣風戰斗機,是美軍采購的F35的價格的二點七五倍,那麼還有人知道印度從法國采購陣風戰斗機的價格,一架,2.2億美元,購買三架中國的殲20。
所以啊印度空軍已經膨脹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所以他才不知道地有多大,不知道天有多高,不知道海有多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們中國空軍的一名副司令員訪印,是個中將,印度空軍的一名上校拍著這位我們這位中將副司令的肩膀說,你們中國空軍這幾年發展很快啊,再過二十年你就能趕上我們印度空軍呢?請允許我大笑一番哈哈。夜郎自大到這樣的程度,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對吧?我相信到底印度空軍它的真正的作戰能力是怎麼樣,各位網友心裡應該有數,我們等待著時間的檢驗!讓實踐說話,讓實踐來讓印度空軍的狂妄好戰分子閉嘴。
❿ 印度空軍戰鬥力究竟實力如何
印度空軍可以說是僅次於中美俄三國空軍的第四世界空軍力量,完整的作戰體系和上百架性能優越的戰機構成了今天的第四空軍力量。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了1300多架各式戰機,除了裝備多款西方標準的四代機,印度空軍還裝備有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運輸機、無人機等特種飛機,機型種類基本齊全,體系作戰能力比較完善,全球第四大空中力量的名稱還真是實至名歸的。
加上印度空軍還經常和美俄英等國展開演習,學習到不少「真傳」,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擁有規模龐大,機型完善的機隊,印度飛行員也可以經常和國際一流飛行員進行切磋,所以,印度空軍的作戰實力還真是不容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