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 古印度搏擊術有哪些
印度南部省份的喀拉拉邦有種叫『卡拉里帕亞特』的武術,據說也是傳承兩千多年了。
❷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武術
Pencak Silat(班卡蘇拉) 或 Silat (使用自衛技術的格鬥)
它是是一種東南亞的武術,源於馬來世界的文化。這種藝術不但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和新加坡廣為人知,並且在諸如泰國和菲律賓一類的國家之中也可以發現它的不同程度的變化形式。
這種藝術已經發展到歐洲,在荷蘭特別流行-就像空手道在美國那麼流行。估計有數百種流派和上千所學校。
這些流派大都發現他們的武藝起源於對野獸搏鬥的觀察。"Harimau" (虎) 和 "Helang" (鷹) 就是例子。
❸ 要想練武先學跳舞:印度錫克人的蓋撻武術
蓋撻是印度尚武的錫克民族的武術,盛行於信奉錫克教的旁遮普邦。蓋撻的錫克語字面的意思是「真知的武器」,是一種武技與信仰兼修的武術。事實上,蓋撻其實就是為捍衛錫克教而產生的。今天它仍是錫克青年喜愛的運動,在各種錫克教節日里,總能看到錫克青年演練蓋撻。
▲盾配劍是真正具有實戰意義的劍術,也是錫克劍術的高級階段,據此可迎戰多種武器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魏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❹ 印度武術的訓練場所
卡拉里帕亞特的訓練是在一個特殊的場所進行的,這個場所就是卡拉里。在喀拉拉,有許多卡拉里在訓練年輕人。卡拉里就好像中國的武術館,經驗豐富的師傅按學生的資質和悟性因材施教。
卡拉里建築的樣式各不相同,但內部結構卻有一定之規。訓練場所是一間半地下的東西向大廳,長35英尺,寬17.5英尺,高17.5英尺,四面封閉,東面開有一扇小門可出入,訓練大廳的地面比外面低4英尺。喀拉拉位於印度南端沿海,氣候炎熱潮濕,這種半地下式建築可以起到防止濕熱侵入的作用,使修煉者不至於太過不適。
大廳里供奉著印度教的許多大神,每天訓練開始前要舉行宗教儀式,學生向古魯卡爾行觸腳禮。儀式庄嚴肅穆,這種氛圍可以使修煉者全身心地投入,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觀念。一般來說,小孩從8歲起就可以開始接受訓練了。進入卡拉里先向古魯卡爾拜師,舉行一個儀式。
❺ 誰知道印度有什麼武術嗎哪些流派 發網頁也行
印度武術,卡拉里帕亞特主要流行在喀拉拉北部的卡利卡特、卡努爾、維舒爾,南部的特里凡得琅、甘耐庫馬利,以及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馬德拉斯。歷史上的印度,長期王國林立,戰亂頻繁。在這種環境里,造就了種類繁多的武術。但真正具有價值能夠令全世界為之矚目的武術,乃是卡拉里帕亞特。
http://ke..com/view/348059.htm
❻ 請介紹一下,外國著名的武術有什麼
外國著名的武術有泰國泰拳、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蒙古搏克、巴西柔術、日本合氣道等。
1、泰國泰拳。泰國拳術,殺傷力大。泰拳是一門傳奇的格鬥技藝,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立技最強搏擊術之稱。
❼ 功夫都出自少林,但佛教傳自印度,是不是可以說功夫都出自印度呢
1 佛教傳自印度,但功夫未必傳自佛教,因此不見得功夫出自印度。
2 雖然佛陀生為古印度凈飯王子,聰明利根,文武齊才,但單就武術而言,暫未見佛教大藏經和高僧大德指出「武術為佛陀所傳」,而佛陀問世之前,也照樣有人習文練武。說暫未見的意思,是說自己還沒有通讀完大藏經,見識不夠,無法做結論。
3 作為武術愛好者,我也曾經非常喜歡達摩易筋經和洗髓經,視為至寶,了解過心意六合拳和形意拳的朋友,往往對此更有傾向。但是對佛法有所了解之後,會較為明顯地感覺更像是託名之作。就像我們不願意相信《黃帝內經》是假託黃帝之名一樣,武術愛好者也不願相信易筋經和洗髓經是假託達摩祖師之名。
4 曾經在武術論壇,見過網友貼出的印度武術照片,與中國功夫酷似,不知來歷,但當時不由得引起很多猜測和遐想。
❽ 印度武術的溯源
卡拉里帕亞特從理論上說源於「特努爾吠陀」。「特努爾吠陀」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最根本的經典吠陀中「夜柔吠陀」的一部分,是記載搏擊術的經典。
卡拉里帕亞特的發祥地是南印度喀拉拉邦,並主要在該邦流傳。「卡拉里帕亞特」意為在卡拉里或訓練場進行的搏擊訓練。「卡拉里」一詞源於梵文「卡路里卡」,即軍事訓練場地。 1500年,葡萄牙人打破了馬拉巴的平靜。17世紀,葡萄牙殖民地落入荷蘭人手中。18世紀中葉,英國人趕走荷蘭人,接管了馬拉巴地區。
殖民者在當地實行殘暴的統治,英國人的統治尤其暴虐。為了防止人民反抗,統治者關閉了卡拉里,並明令禁止民間練習卡拉里帕亞特,遂使卡拉里帕亞特逐漸衰落,瀕臨消亡。19世紀末,古魯卡爾柯達哈爾·卡那蘭和他的徒弟及其他一些古魯卡爾立志振興卡拉里帕亞特。他們在喀拉拉各地開設卡拉里,集各個流派所長,廣納學生,推廣卡拉里帕亞特。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喀拉拉的卡拉里帕亞特恢復了生機。全邦各地共有120多間卡拉里,每間卡拉里一般有學生二三十人。卡拉里帕亞特主要流行在喀拉拉北部的卡利卡特、卡努爾、維舒爾,南部的特里凡得琅、甘耐庫馬利,以及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馬德拉斯。
卡拉里帕亞特有三個流派。各流派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訓練方式和風格有所不同。
❾ 印度有武術嗎如果有,請詳細說明。
印度武術當中,最有名的是卡拉里帕亞特,裡面含有徒手搏擊和器械格鬥內容!
http://ke..com/view/1374111.htm
❿ 印度武術的簡介
印度武術在印度南部省份喀拉拉邦,卡拉里帕亞特已經傳承兩千多年。9~12世紀時卡拉里帕亞特已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年男性的必修課程。那時經常舉行比武,能參加比武被看成是一種榮譽。18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為了防止人民反抗,禁止民間練習卡拉里帕亞特,致使其逐漸衰落,瀕臨消亡。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在喀拉拉全邦各地已經有120多間卡拉里(卡拉里帕亞特訓練場)。喀拉拉農村,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齡,便加入卡拉里接受啟蒙訓練。卡拉里就像中國的武館,被稱作古魯卡爾的經驗豐富的導師按學生的資質和悟性因材施教。
卡拉里是一間半地下的大廳,四面封閉,開有一扇小門可出入,訓練大廳的地面比外面低1米左右。喀拉拉位於印度南部沿海,氣候炎熱潮濕,這種半地下式建築可以起到防止濕熱侵入的作用。訓練時修煉者身穿一種叫「卡恰」的特殊服裝。身上塗滿芝麻油,據說可以散發訓練時體內產生的熱。修煉卡拉里帕亞特不但是身體技巧的訓練和提高,修煉者更要注重其對自身心靈的凈化,他們必須經過嚴格的拜師儀式方能被允許修煉卡拉里帕亞特,而每天的訓練也在一種近乎神聖的庄嚴儀式中開始。初級階段主要進行身體素質訓練。修煉者做各種活動伸展肢體、進行靈敏訓練、增強體能和平衡能力,最高階段是達到這個水平的修煉者開始學習使用金屬器械技術,包括短斧、短劍、長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