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一座大樓多少小時完工

印度一座大樓多少小時完工

發布時間:2022-09-21 19:56:22

A. 印度48層高樓一夜崩塌,印度群眾為何要求中國全款賠償

我國的古建築,是世界六大古建築派系之一,建築業在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國的標志性建築是木質結構的。古代建築中的榫卯結構,是一種特別科學的建築結構,它的承重能力,防震能力也是一流,這種架構體繫到現今仍有其意義所在。如此高超的建築技術也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中國本著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態度與印度方聯合進行探查,最終結果真是狠狠的打了印度的臉。探查結果為中方給出的方案沒有任何問題,大樓坍塌的原因,是印度工程隊在施工的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一項如此之大的工程頃刻之間覆滅。偷工減料又耗費不少物力人力的結果,換來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也算是他們咎由自取。而且印度方最為人不齒的,便是將責任推給別人,絲毫不考慮自身的原因。

B. 印度48層高樓瞬間倒塌,3億當地人直呼中國全權負責,後來怎樣了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相當無語,看到其他答主的回答,更加無語。題主問得糊塗,答主回答得很不用心。題主問事情後來怎樣,如果題主和答主稍微用點心去辨別一下,就會發現,這事根本沒有後來的。

這事之所以沒有後來,是因為這事根本就子虛烏有。是的,真相就是印度就沒有發生過48層高樓倒塌事件,更加不存在3億當地人直呼中國全權負責之事。題主被誤導了,進行提問可以理解,答主不進行辨別,直接參照假新聞答題,太過不用心。

這一次,突然冒出印度48層高樓倒塌的假新聞,印度火葬場坍塌致25人死亡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印度國內確實有很多豆腐渣工程。印度塌樓的新聞不少,例如孟買大樓倒塌事件,導致72人死亡(有25名兒童),62人受傷;例如11.15新德里居民樓坍塌事件,60多人死亡,80多人受傷等等。

自媒體編造關於印度的假新聞,和民族自豪感也有關系。一般而言販賣民族情緒,都能獲得不少流量。類似的新聞,肯定很多人喜見樂聞。有句話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之亦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感和自豪感。不可否認,網上有很多網友,經常會從印度身上獲得民族自豪感,原因是印度在許多方面實在太差了,我們有吊打它的實力。

C. 世界最高的大樓是哪裡的什麼嘍

http://www.91video.com/Article/shijie/200509/25.html
http://house.focus.cn/group/photoshow.php?photo_id=756854&group_id=772
http://house.focus.cn/group/photoshow.php?photo_id=756849&group_id=772
http://campus.sohu.com/20041214/n223493257.shtml
迪拜市政府消息,位於迪拜Jumeirah 區的Burj Du已於當日剪綵,破土動工。該大樓計劃投資100億迪拉姆,其中20億用於建造一個文化城,70億建一個購物中心。根據大樓設計師透露,其主體設計高度95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 樓。這個大樓將在50%的部分租給國際大財團、大企業。這個建築的誕生將成為迪拜人的自豪。

吉隆坡「雙蜂塔」——世界上最高的辦公建築

如果算上72米的塔尖,吉隆坡「雙峰塔」的總高度為444.6米,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定是世界上最高的辦公建築。而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是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其高度為544.5米。

這幢88層的建築是由馬來西亞國營石油公司出資,建築師塞薩爾·佩利設計的。整個大樓於1996年完工,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 這座世界建築中的「巨無霸」由兩棟相對獨立的塔樓組成,但在第41和42層有一個雙層的廊橋將兩棟塔樓巧妙地連接在一起。

目前,「雙峰塔」的1號塔樓屬於國營石油公司和其子公司,2號塔樓主要是用於出租的寫字樓。

壯觀的「雙峰塔」已經成為馬來西亞整個國家的驕傲,它還曾經在好萊塢大片《偷天陷阱》中「亮過相」。難怪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自豪地說,馬來西亞有一個「豪氣沖天」的目標,那就是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雙峰塔」正是這一遠大志向的代表。

「雙峰塔」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分兩個時段供遊客參觀游覽,上午從10時到12時45分,下午則從3時到4時45分。

由於位於第42層的廊橋有人租用,為了避免打擾客戶辦公,「雙峰塔」的管理者一次只允許20名遊客上樓參觀。而在此之前,每位參觀者還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包括金屬探測和搜身。但這絲毫沒有降低遊客參觀的熱情。一名叫陳盛昌的當地居民說,自己以前曾3次申請上樓參觀,但沒有一次得到允許。為此,他今天特意同妻子一起來「先睹為快」。而一名來自荷蘭的遊客在參觀後興奮地表示,他是第一次來馬來西亞旅遊,在廊橋上看到的風景簡直是太美了。

http://www.yunnan.cn/282/2003/09/05/[email protected]

1931年5月1日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紐約帝國大廈剪綵
http://www.wst.net.cn/history/5.1/6.htm

世界最高的旅館「迪拜塔」將落成

世界最高旅館「迪拜塔」即將拔地而起

迪拜所有的阿聯酋航空公司表示,它將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旅館,以容納海灣國家阿聯酋日益增長的觀光客。

竣工後的「迪拜塔」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連553米高的多倫多電視塔和它一比都會變成「小矮人」,上海和紐約正在籌劃中的超高層建築也將相形見絀。

這座將居住和購物集於一身的綜合性大廈至少將有700米高,內有1000套豪華公寓。為修建這座旅館共調用了大約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機。

大樓的確切高度目前仍然保密,一方面是因為投資方擔心競爭對手將這個「最高獨立建築物」的名頭搶走,另外,修築更高樓層的技術也許到了2008年就已成熟。

來自迪拜的建築師說,他們希望迪拜塔至少有800米高,光是修建這座塔就至少耗資10億美元,還不包括修築大型購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樓群的費用。

「這一設計將觸及技術所能達到的顛峰,在此之前沒有一座建築能修那麼高。人們不得不開發能適應這種高度的新型電梯。」迪拜塔的所有者埃馬公司的銷售經理納曼·阿塔拉在參觀該建築工地時對記者說。

迪拜塔是由美國的一家顧問公司設計的,基座周圍採用了富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幾何圖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這些設計方案展示了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單式結構,由聯為一體的管狀多塔組成,具有太空時代風格的外形。這種形象曾在70年代的現代搖滾樂隊中常見的具有新世紀音樂風格的專輯封面上出現過。

迪拜,這個富產石油的阿聯酋成員國2004年間接待了超過540萬名遊客,比2003年上漲了9%,到本世紀第10年,預計遊客數字將增長三倍。

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建築

——山西應縣木塔

考古研究所 楊鴻勛

距今九百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應縣城裡。應縣原是遼國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應州。塔是當時崇信佛教的統治者遼興宗耶律宗真(1016—1055)命令修建的,遼道宗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國古代匠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才能。木塔是佛宮寺(原名寶宮寺)的主要建築物,本名「釋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層副階(外廊)前檐柱對邊約二十五米。塔身外觀是五層六檐(最下層是重檐),二、三、四層都有平座夾層,所以全塔實際上是九層。塔高,從地面到塔尖達六七·三一米,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構建築。這座木塔經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風雨雪以及嚴重地震的考驗,至今還巍然屹立,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

佛宮寺原位於遼應州城的中部。現在看到的城牆是經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到1398年)改動過的,西、北兩面城牆向城裡移動一里許,寺的位置已偏處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說明當時它作為精神統治的工具,受到統治階級的高度重視。在城市的立體輪廓線上,土紅色的釋迦塔高高聳立於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構成了當時應州城的特殊面貌。

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傳統特色的樓閣形制的塔。自漢末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出現了佛寺建築。佛教寺院其實和傳統的宅第、衙署沒有多大區別,具有明顯佛教特徵的建築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國固有的樓閣的基礎上吸取印度佛塔特點而創作的。初期木塔比較低矮,如《洛陽伽藍記》所載三國時期建造的浮圖祠,就是在漢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樓上安裝塔剎構成的。南北朝時期,隨著高層木構技術的發展和佛教的興盛,木塔也越來越加高大。著名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高達幾十米,就是這一時期樓閣式木塔的代表作。

現在應縣木塔是永寧寺塔的進一步發展。這座木塔改變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應力分布比較均勻;同時改變了中心柱的做法,採用連結內外槽柱所構成的筒型框架的結構方式,這既爭取了中部空間,便於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彎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這是古代木結構發展中的一個巨大的進步。

木塔的結構、構造概況是:全塔建築在一個夯土心的磚石基座上,基座分兩層,下層方形,上層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內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階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連結成一個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層的內槽和外檐角柱都用雙柱,並砌在一米厚的土坯牆里。牆的下部是磚砌裙牆,裙牆和土坯牆體交接處墊木枋一層以防潮。轉角增設一柱,既可減小梁枋和柱頭鋪作(斗栱)交接處的剪力,也增加了構架的穩定性。柱間用厚牆填充,可以防止構架的扭曲,提高了堅固性,保證了結構的穩定。

底層以上設平座夾層,再上是二層,二層上又設平座夾層,這樣重疊直到五層。各層柱子都銜接而上,每層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層柱同一軸線,而比下層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約半柱徑。平座層外柱立在下層斗栱所挑承的草袱(梁)上。這樣既造成塔身美麗的曲線,又不超過結構的合理限度。從整體上講,下大上小,也正是結構的穩定性所要求的。至於內槽柱,既沒有外輪廓的問題,因此只是根據力學的要求,把上下各層柱都放在同一軸線上,並使八根軸線都略向塔心傾斜。這座塔是把結構、構造和建築造型統一起來的一個典範,可以給我們今天建築設計以寶貴的啟示。

我國木結構技術的發展,從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帶有榫卯的干闌長屋遺構算起,至少已有將近七千年的歷史。通過歷代匠師的辛勤、智慧的營造實踐,逐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若干木結構的規律性。到遼宋時期,高層木構的設計和施工已經相當成熟。對於高層木構的設計來說,風力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水平活荷載。對於這一點,遼宋匠師是有明確認識的。和應縣木塔時代相近的宋汴京(今河南開封)開寶寺木塔,是當時傑出工匠喻皓設計、督造的。他考慮到西北風比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傾斜,以增強它抵抗相應方向彎矩的能力。像應縣木塔這樣一個高大的建築物,特別是建造在蒙古風常年吹過的開闊地帶,更不能忽視風力這項荷載因素。這座木塔在結構、構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決了水平荷載的問題,使它能夠經得起這樣長時間的自然力侵襲的考驗。為了抵制風力以及地震橫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動,卓越的古代匠師使用了大批斜撐固定復梁。這撐桿和復梁的組合體,從性能上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使平座內槽系統和外檐系統各自加大它們的穩定性;另一類是使內外兩層系統保持它們的相對位置。由於這些撐桿的連結,構成了整體空間系統,一經受力,各構件就可以聯合作用。

平座夾層的結構,就是用斜撐和梁、柱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樑。在這個圈樑的內環上,又疊置由四層枋子組成的一道井乾式的圈樑。整個夾層,實際是一個牢固的剛性的箍,在五層塔身中,間隔均布了這樣四道剛性箍。在外觀上,夾層巧妙地處理成為各層平座腰檐。

結合建築處理,在塔的五個正式樓層上,內槽柱里的中央空間供奉佛像,內槽和外檐柱之間是供人通行的空間,因此不設斜撐。塔壁的四個正方向每面三開間,中間辟門。壁外平座設欄干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憑眺。在四個斜方向上,兩次間的柱間原有剪刀撐,封上荊笆抹泥牆。這既是出於結構的需要,同時在建築構圖上和四個正方向的門、窗、隔扇形成虛實的對比,也頗為得體。可惜後世維修時拆改為門、窗、隔扇,嚴重地損害了塔的結構,以致塔身發生了向東北歪扭的現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慮垂直交通的實用要求、又兼顧結構的合理而設計的。因為樓層比較高,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層都分作兩折而上,利用平座夾層做休息板。夾層中每在樓梯處都不能安置斜撐,因而造成結構上的弱點。為使弱點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採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辦法。

全塔的細部構造處理,諸如構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現的優秀手法,也是值得稱道的。僅以斗栱來說,由於作了因地制宜的變化處理,全塔採用了六十多種式樣,看來極其豐富多彩。這表現了古代匠師的技巧的純熟,也使我們從中學到了正確的創作方法。他們沒有機械搬用前人的成規,而是按照各種不同的結構,構造要求和材料的經濟使用,靈活設計和製作的,使這些斗栱不但擔負了結構任務,而且也起了裝飾美化建築的作用。

這座塔各層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層並有壁畫。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氣氛,底層厚牆僅在南北兩面開口。內圈牆的中央,安置一尊高約十一米的釋迦佛坐像。由於塔的進深比較大,自然光線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間接光隱約顯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爍爍發光。上面各層四面採光,所以比底層亮些。各層中部都設有佛像群,在內槽柱間設欄干劃分空間,當年信徒、遊人可以在欄干外巡迴禮佛。所有佛像大概是遼代原作,但經後世屢次粉妝,表面色彩粗俗,已經面目全非了。

總的來說,應縣木塔不愧為古典高層木構的傑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遺產,可供我們建築設計借鑒。我國是使用木材建築歷時最久的國家,在木材的運用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座高大的古代木構,在九百多年荷載作用下木材反應的情況,實在是難得的材料力學方面的資料。因此,它也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一件珍貴的標本。

解放以來,按照黨的文物政策,已經把這座不朽傑作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專門機構負責保管。

D. 印度效仿中國快速建樓,2天建10層高樓,最後建的如何

中國素來有「基建狂魔」的稱號,中國各個城市的很多建築都成為了當地的地標性建築。對於「基建狂魔」的稱號。印度覬覦已久,一直都想找個機會超越中國。



那麼,對於印度模範中國快速建樓的結果,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小編認為,印度在攀比的過程中,好歹講求一下質量問題,不然既丟臉又丟錢,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E. 印度48層高樓「瞬間」崩塌,後來怎樣

建築行業一向都把安全視為最為重要的事情,不管是施工過程中工人們的安全,還是建築修建好後對於建築的安全保障,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但是往往也會有一些建築商偷工減料,對建造使用的原材料進行偷梁換柱,雖然單從外表上看不出差距,結果內部就和豆腐一樣,十分脆弱。這些建築往往也能住人,只不過承受能力會小很多,也更容易受到損傷,如果在面對相同強度的大風以及地震的情況下,那麼這些脆弱的建築則更容易發生危險。

而調查結果一出,所有叫囂的印度人都無地自容起來,他們以為這棟高樓從設計到施工都全權有中國負責,才要求中國方面全負責。但他們也沒有想到,原來是自己的團隊出了問題,幸虧倒塌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通過這件事,印度人民也從中吸取了教訓,在往後的建築修建中,也會更加小心謹慎,多獲取樓房建設經驗,以免發生此類事件。

F. 印度面積只有中國的31%,為何國內很少建高樓大廈

我們都知道印度地處北半球,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印度的人口數量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而印度的面積只有中國的31%,國內也很少建築高樓大廈,卻容納了和中國旗鼓相當的人口數量。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印度不將建築高樓大廈作為其主流建築,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印度目前還是屬於經濟比較貧困的國家雖然印度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經濟發展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家之一,但由於印度人口基數大,人口總量多,導致國民平均生產總值處於很低的水平,並且全國依舊有四分之一的人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高樓大廈普及了,但是卻有很多人根本無法負擔得起買房子的費用。

最後一點,光建造出高樓大廈是遠遠不夠的,城市公共設施建設也要跟得上。不管是公共交通方面還是生活垃圾處理方面,都需要政府出資來建設相關公共設施。而印度是聯邦制的國家,政府擁有相對獨立的財政權。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能夠出資來為社會服務、謀求福利的可能性會小很多。

G. 世界未來第一高樓

世界十大高樓
如今隨著人口的密集,建築也開始隨著高度發展,從單層民居到摩天大樓。從世界第一巨星大廈哈利法塔(迪拜塔),以2,722英尺(828米)取得世界第一。如今,人們將要再創一個傳奇。從未來世界十大高樓排行榜 ,中國霸佔7座,創下驚人記錄。
中國樽
NO.10 【中國樽 @中國北京】高度:1,732英尺,樓層: 108層,預計竣工時間:2018年。這座大樓的名字取自一種古老的中國盛酒的容器——「樽」——,它同時也是其設計靈感所在。竣工之後,這座所謂的「中國樽」將會成為中國北方地區第二高的建築。
周大福商業中心
NO.9【周大福商業中心 @中國廣州】高度:1,739英尺,樓層: 111層,預計竣工時間:2016年。周大福商業中心是中國廣州一座在建綜合型大廈。落成之後,它將擁有世界上最快的電梯,時速可達到每小時45英里。根據BBC報道,屆時只需43秒便可從第一層到達第九十五層。
NO.8 【Nordstrom Tower @美國紐約】高度:1,775英尺,樓層: 92層,預計竣工時間:2018年。這個由Extell地產開發公司(Extell Development Company)開發的住宅項目位於紐約/西第57街225號。竣工後這座大廈會成為紐約市,同時也美國的第二高建築。
樂天世界大廈
NO.7 【樂天世界大廈 @韓國首爾】高度:1,819英尺,樓層: 123層,預計竣工時間:2016年。樂天世界大廈(Lotte World Tower)預計造價為12.5億美元,高度將超過首爾的最高建築。歷經十三年的規劃和場地准備,這座摩天大廈於2010年終於被批准動工。
北方明珠大廈
NO.6 【北方明珠大廈 @中國沈陽】高度:1,863英尺,樓層: 113層,預計竣工時間:2018 年。北方明珠大廈預計造價16億美元,將會成為中國沈陽的一座綜合型大廈。根據《建築師周刊》(Architects Journal)介紹,大廈將包含34層的辦公樓層以及一個有著320間客房的星級酒店。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王國大廈
NO.1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王國大廈】高度:3,281英尺,樓層: 167層預計竣工時間:2018年。預計造價高達12億美元的王國大廈(Kingdom Tower)將成為一座集豪華酒店、辦公空間、酒店式公寓、奢華公寓以及全世界最高瞭望台於一體的綜合型建築。這座摩天大廈將立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比阿聯酋的哈利法塔(迪拜塔)還要高出550英尺。王國大廈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全世界最為復雜的電梯系統的支持,電梯總數將達到59台電梯。竣工之後,它將成為世界最高建築——但誰又知道它保持世界之巔的名號多久呢。

H. 印度的基建能力如何,該怎樣做一個中肯的評價

不敢說印度的基建能力非常差,起碼比起發達國家來說肯定是不行的,比起中國來說也是不行的。

印度是沒有辦法,在兼顧動工時間的同時也能夠保證質量做到好的。因為當初印度宣稱兩天就能蓋10層樓,並揚言其基建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中國,可是沒過幾天就被打臉了,當時印度所建造成的10層大樓可是對外放出,能夠屹立600年不倒,可是在建成後不久就已經出現了傾斜現象,你說這樣一棟高危大樓誰敢搬進去住,即使你建的再快又有什麼用呢?


而中國這幾年的工業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連世界都承認中國工人是基建狂魔。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基建能力肯定遠遠超過日本,中國在對建築物的要求中,不僅要求質量也要求時間,並且還想要形成一種自己獨有的特色,所以印度的基建能力你們可以自行評判。

I. 500年都不會倒,印度工人用48小時建造的30米大樓是怎麼回事

印度作為全球人口排名第二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想要超越我們中國,無論在哪方面都想和我們做對比,在之前我們湖南省修建了一座30層的高樓,僅花費了20天,印度知道以後便想要超越我們,於是他們在兩天內修建了一座30米的大樓,但是他們修建的方法其實非常不靠譜,在修建完成的第2天大樓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傾斜,這種明顯的豆腐渣工程和他們自己所說500年都不會倒的大樓完全不一樣。

而他們修建的這座大樓,雖然號稱500年都不會倒,但是在第2天人們就發現大樓已經有了傾斜的痕跡。所以印度工人花費48小時修建的這座大樓和他們當初花費是42年的大壩有了同樣一個稱號--“豆腐渣工程”。無論花的時間長或者短,印度現在的修建水平始終超越不了中國,這是印度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J. 關於印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與印度市場比較的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盡管兩個市場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改革方面,兩國均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中國是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學人》雜志這份「印度和中國專題調查」的作者西蒙·朗(Simon Long)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勝於印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起步較早,此外,在為貧窮階層提供教育和衛生保健,以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比印度作出更多的努力。兩者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更多,因此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失業、地區差異和農民貧困都是首要的經濟問題。兩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如何防止環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課題。西蒙·朗在調查報告中認為,印度需要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

印度經濟發展被超越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超過印度。此後,兩國經濟均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GDP每年平均增長5.6%,在1991至2003年每年平均增長5.8%。中國的增長幅度相當,但其起點更高,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GDP增長平均每年為9.3%,在1991至2003年則為9.7%。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較快,兩國的人均GDP差距便更大。在1990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8.5%,而印度為4%。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1,100美元,而印度僅為530美元,換算為人均購買力後,中國比印度富裕70%。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印的差別更加明顯。1990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分別為1.9%和1.6%。到2003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增至5.8%和5.3%。去年,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然而,印度的雙向貿易額還不到世界總額的1%。

由於經濟迅速增長,中國的貧困水平顯著下降。在1981至2001年期間,中國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數大約減少4億。在1977和2000年期間,印度貧困人數減少6,900萬。現在,35%的印度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而17%的中國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

導致中印兩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別的主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600億美元,是印度的12倍。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有兩大吸引力:巨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和便利的出口環境。

據一家跨國公司估算,中國可支配消費收入的人口達3億人,這遠遠多於印度的5,000萬人。此外,中國擁有優越的基礎設施,例如它的高速公路總長3萬公里,是印度的10倍。同時,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移動和固線電話數量是印度的6倍。

印度的優勢仍然是其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和法律、機構和金融市場等「軟基礎設施」。在高端市場上,印度有大量英語流利的技術人才,而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方面,中國工人則在基礎教育方面有很大優勢。

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青睞中國,有利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日益增長,中國加入WTO也令其經濟活動自由化進程比印度快得多。

工業和農業

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並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佔印度GDP的4%。西蒙·朗認為,印度製造業增長速度遠低於服務業,而且提供很少就業機會,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2002年,印度製造業只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中國製造業卻有1.6億名從業人員,中國已經成功地變成了世界工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為新的鄉鎮企業輸送數千萬員工。印度不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但是它仍需努力令農民從農場轉往工廠工作。

目前,印度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而中國農村人口佔60%。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農業問題:生產率低、農場規模小、農民在改進生產方面作投入的能力有限。

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印度可能以中國為標准衡量其經濟增長和國際影響,但中國是以美國為比較對象。另外,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正在變化。目前,兩國外交關系十分友好,並且雙邊貿易繁榮。西蒙·朗估計印度和中國將成為「競爭性合作夥伴」。印度擔心中國可能取代它在IT服務和外包輸出方面的領先地位,只需幾年,中國就能夠造就與印度數量相當的軟體工程師和會說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鑒於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巨大影響,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這項毋容置疑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在出口型勞動密集製造業方面與中國分庭抗爭。這是印度經濟增長趕上中國在過去20年達到的水平的唯一途徑。印度希望成為出口大國,但在發生重大變革之前,它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在今後幾年,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解決地區差別的巨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決定它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高增長率。對印度來講,這也將決定著它是否能夠提高目前的增長速度。西蒙·朗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它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並非絕不會發生。

資料:《經濟學人》雜志

與印度一座大樓多少小時完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煙有黃點是什麼 瀏覽:725
印度歌得呀得是什麼歌 瀏覽:781
義大利人游中國哪裡最方便 瀏覽:794
印度製造業崩潰對全球有什麼影響 瀏覽:658
二戰義大利做了什麼名字 瀏覽:408
娶英國女人什麼體驗 瀏覽:88
印度最大謊言是什麼 瀏覽:503
英國在中國殖民了多少 瀏覽:200
印尼鱷魚輪胎怎麼樣 瀏覽:246
印度媳婦說印度真名叫什麼 瀏覽:578
越南沙巴有哪些民族 瀏覽:79
印尼語嘎嘎嘎什麼意思 瀏覽:492
伊朗疫情怎麼傳入最新通報 瀏覽:137
英國使團有多少人來中國 瀏覽:40
義大利發生火災是什麼時候 瀏覽:955
義大利金頂獎是什麼 瀏覽:645
同志在中國有多少 瀏覽:180
義大利的衣服店是什麼樣 瀏覽:843
如何養中國海棠 瀏覽:630
義大利滑板車補助怎麼申請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