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看待印度導彈發射失敗

如何看待印度導彈發射失敗

發布時間:2022-09-21 22:24:45

『壹』 印度首個地球觀測衛星發射失敗什麼原因

印度地球觀測衛星發射失敗,印度產上面級液氫/液氧低溫發動機因技術異常未能點火

印度標准時間8月12日5時43分, 51.7米高的GSLV-F10火箭搭載地球觀測衛星EOS-03從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一二級成功點火,第三級未按計劃飛行,衛星丟失。

當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ISRO)宣布,火箭一二級表現正常,由於技術異常,低溫上面級未能點火,發射任務未能如期完成。

ISRO主席K Sivan也證實,「(任務)無法完全完成,主要是因為在低溫級觀測到技術異常。」據SpaceNews報道,上面級搭載了印度產的液氫/液氧低溫發動機。

首次衛星發射失敗的影響:

美國有美國宇航局,印度有ISRO,這是國家航天局英文的簡稱。雖然印度的ISRO過去並不輝煌,但它已經取得了進步。不可否認,GSLV Mk.2運載火箭未能成功將地球靜止衛星EOS-03送入軌道,在此過程中確實遭遇了災難性的失敗。低溫燃料級才點火6分鍾,這樣的技術故障對於火箭發射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發射任務失敗,EOS-03地球觀測衛星與GSLV火箭一起「失蹤」。最初,它備受期待,是ISRO迄今為止研究地球使用的最先進的工具,預計將持續工作十多年。可以說,過去一年左右對印度航天計劃來說是非常艱難的。

今天發射失敗的EOS-03,原本是在EOS-02發射後發射的。至於2021年剩餘的幾個月,ISRO也計劃了至少四次發射任務,但有必要找出EOS-03發射失敗的原因。

因此,之前計劃的任務很可能會被擱置,這不僅涉及時間和成本問題,還會打亂計劃的計劃,但如果找不到原因,下次可能還會失敗,那就得不償失了。

以上內容參考 澎湃新聞-印度地球觀測衛星發射失敗,印度產上面級氫氧發動機技術異常

『貳』 全球人為什麼怕印度的導彈

發射不準。印度導彈部隊於2022年4月27號晚7時許,再度成功試射了一枚烈火5洲際彈道導彈,作為印度首款洲際彈道導彈,烈火5最大射程可以達到5000公里,但發射出去無法准確命中目標,印度自己也不知道會飛到哪去,全球各國也攔截不了,使人害怕。

『叄』 全球人為什麼怕印度的導彈

發射不準。印度雖然是人口數量較大的國家,但是其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一直處於落後狀態,印度自主製造的導彈雖然可以成功發射,但是其發射往往不能准確擊中目標。

『肆』 全球人為什麼怕印度的導彈

全球人怕印度的導彈的原因是因為導彈殺傷力大,對於精準度要求是非常高的,不然很容易會出現誤傷打偏的情況,而印度曾經發射的一個導彈偏離了目的地200公里。導彈是「導向性飛彈」的簡稱,是一種依靠制導系統來控制飛行軌跡的可以指定攻擊目標,甚至追蹤目標動向的無人駕駛武器,其任務是把戰斗部裝葯在打擊目標附近引爆並毀傷目標或在沒有戰斗部的情況下依靠自身動能直接撞擊目標以達到毀傷效果。簡言之,導彈是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其飛行路線,並導向目標的武器。

『伍』 印度就「導彈誤射」事件革職3名軍官,巴方拒接受,為何不能令人信服

因為印度針對於“導彈誤射”這件事,就簡單的革職3名軍官,並沒有說對此有什麼其它的防護措施。

總的來說,印度的這個處理方式之所以不能令人信服,是因為印度沒有對此事時間進行深層次的處理,也就是出台相應的預防措施,盡量避免下次再次出現此類事故。

『陸』 為什麼印度導彈總是發射失敗

設計導彈,需要100名優秀的專家,
製造導彈,需要100名優秀的工人,
發射導彈,需要100名優秀的軍人,
很可惜,現在他們只有150人,這就是原因。

『柒』 為什麼說印度導彈是布朗運動

印度的導彈試射總是失敗,而且經常是射出去了就找不到了,不知道掉哪去了,等找到導彈殘骸發現離目標差了老遠,要不就是一級火箭脫離後二級火箭點不著火,掉進海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經常會看到有人調侃印度的導彈能做布朗運動。

『捌』 印度新型火箭首秀失利,印度的航天科研都遇到過哪些挫折

本月早些時候,EOS-03偵察衛星的發射失敗,因為GSLV Mk-II火箭的三級低溫發動機未能點火,無法將衛星置於正確的軌道。在2017年,PSLV-C39任務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故障,未能星箭分離,導致IRNSS-1H衛星在整流罩內出不來。調查後來發現,在負責彈出整流罩的兩個開關中,水平拋射系統按預期工作,而垂直系統沒有。

『玖』 印度發射衛星火箭失敗主要原因是什麼

印度火箭的製造工藝不過硬,是造成火箭爆炸的主要原因。

當地時間25日16時05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從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達發射場發射這顆衛星,但執行發射任務的GSLV-F06型運載火箭在升空後不久突然爆炸。新華社/路透

12月25日,當世界沉浸在聖誕節的歡愉中時,印度人的心情卻極為沉重。承載著印度航天大國夢的GSLV大推力火箭再次出師不利,在升空45秒後出現故障,火箭連同上面搭載的重達2.3噸的國產通訊衛星GSAT-5P轟然爆炸,化為碎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全體工作人員以及數以億計的印度電視觀眾,親眼目睹了這灰色的一幕。

GSLV是印度在引進俄羅斯等國裝備的基礎上,自行研製的一種具有地球同步運載能力的大推力火箭。然而自2001年初次發射以來,這種火箭迄今只有兩次完全成功地實現了發射任務。有關分析認為,印度火箭的製造工藝不過硬,是造成火箭爆炸的主要原因。

過度依賴外國技術裝備

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位官員透露,印度專家對GSAT-5P通信衛星發射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後認為,此次發射的GSLV-F06型運載火箭升空後不久,由於火箭上的一個硬體出現問題,導致火箭飛行控制系統出現故障,隨後418噸重的運載火箭出現了軌道偏離等失控現象。地面控制中心發現後,隨即下達了火箭自毀指令,目的是使火箭和衛星的碎片能夠落入孟加拉灣海域。

自從2001年4月以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總共發射了7次GSLV地球同步軌道運載火箭,但其中只有2003年5月和2004年9月的兩次發射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其他幾次或者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或者火箭發射後不久即失去控制導致發射失敗。從前六次的發射經驗來看,有幾次發射失敗問題都出在印度自製的低溫燃料發動機上。

GSLV是一種傳統設計型的三級火箭。第一級是重139噸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二級是常溫液體火箭燃料段;第三級是攜帶15.2噸液氫液氧的低溫燃料發動機。該型火箭的低溫燃料助推段,部分採用了俄羅斯的技術,部分是印度的自主技術。一些印度研究人員認為,此次發射失敗的GSLV-F06型運載火箭,採用的是俄羅斯的低溫燃料助推段,故障很可能就出在這里,反映出印度對外國技術裝備的過分依賴。

研究人員認為,一枚地球同步軌道運載火箭包括幾十萬個零部件,使用大批各種材質的部件,每一個部件的質量都直接關繫到火箭發射的成功。就拿GSLV火箭的三級分離系統來說,每一個系統如果發生微小的差錯,就會給整個火箭帶來毀滅性災難。此外,印度火箭為了加大推力,以便達到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必須使用溫度在攝氏零下250度以下的液態氫和液態氧低溫燃料。然而,這兩種燃料從生產、運輸、加註直到發射,對於火箭的材料和質量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也正是在這個問題上,印度火箭發射失敗,顯露出了其基礎製造業系統的薄弱環節。

製造業薄弱是最大短板

印度火箭發動機製造上的缺憾,同該國製造業整體薄弱是一脈相承的,而這一直都是印度邁向現代化道路上的一塊短板。印度近年來的經濟崛起,走的是一條依靠研發、引進來實現自有品牌的道路。因為印度在設計思想、與西方接軌的財會體制等方面具有優勢,該國近十幾年來在服務業、軟體產業等方面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但其製造業卻一直沒有較大提升,硬體產品的製造顯得十分薄弱。

目前,印度整個製造業對GDP的貢獻只有17%,主要表現在,印度的大部分產品質地粗糙,不夠精良。以電子產品為例,目前印度市場上的電子產品,大部分是西方以及日本和韓國的品牌,印度的本土製造在設計上並不落伍,產品質量也還說的過去,但在製造上卻總是顯得不夠精緻,因而價格也就低於進口產品。

另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印度市場上的手機,不論是國際知名品牌還是印度自創品牌,其內部零件大部分來自中國,離開中國組件,印度本國手機根本無法上市。印度大城市最新建成的幾個航站樓和地鐵系統,也都是大批引進中國產品和技術服務。以至於一些印度人士在媒體上驚呼,印度與中國在製造業上的差距越拉越大,印度將在未來的現代化競爭中徹底輸給中國。

印度的軍工製造能力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遠程導彈等尖端技術領域,印度曾提出多個龐大計劃,但鑒於經驗和技術方面的欠缺,讓自己吃了不少苦頭。

以印度引以為傲的「烈火」導彈為例,為了在短時間內提升其射程,印度在「烈火-2」的基礎上提出了「烈火-3」甚至是「烈火-5」等更為先進的型號。但就在本月初,「烈火-2」改進型導彈的試射失敗,再次暴露出印度「烈火」家族技術不穩定的弊病。更有甚者,印度海軍還曾直接將陸軍的「大地」彈道導彈豎立在老式護衛艦的直升機甲板上充當遠程威懾手段,這種「趕鴨子上架」的行為令外國同行大跌眼鏡。

目標與現實存在脫節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工藝水平不足外,印度航天的研發基礎與宏大的戰略目標存在「脫節」,也是造成火箭發射屢屢失敗的一個原因。

為了振奮民族信心,印度政府制定了龐大的航天計劃。1975年,印度依靠前蘇聯火箭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80年,印度首個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SLV-3成功地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進行了一系列的衛星和火箭發射任務,於2008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首顆探月衛星「月船一號」。在此基礎之上,印度宣布要在本世紀20年內實現宇航員登月計劃。

然而,與宏大的航天計劃相對應的是,印度航天業的基礎設施較差,經費也緊緊巴巴。為了在節約經費上另闢蹊徑,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正在積極研製新型火箭發動機。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科學家目前正在研製的「艾瓦塔」火箭發動機,在重量和燃料需要量上都不同於美國傳統的火箭,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太空探測。

但是一些航天業界專家認為,太空探索計劃是世界許多國家長期開展的一項工程,有關的工藝技術和技術創新都已經過各國幾代科學家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印度航天專家不可能離開現有的理論實現技術創新。此外,據曾經考察過印度航天研發基地的一些西方專家指出,印度航天專家在理論科學和數學上具有獨到的優勢,但並不能掩蓋印度航天工業研發基礎薄弱的事實。印度火箭發射所需要的許多關鍵部件,目前還都依賴進口,特別是在低溫火箭發動機及其相關技術上,印度仍不能實現自給自足。就火箭發射這樣的高端產業而言,一個國家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實現技術創新,是非常必要的。

相關鏈接:

印度人驚嘆中國「手工活」

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但印度人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更多地展現的是其精神層面的創造力。例如,印度是印度教、佛教、錫克教、耆那教等古老宗教的發源地,同時在古代哲學、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一些研究印度宗教的外國學者,窮其一生都無法完全弄明白印度極為龐雜的神話傳說體系,而印度人復雜深奧的邏輯思維方式更是令外國同行自嘆弗如。

然而這樣一個文明古國,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卻沒有流傳下來精美的古代工藝品,或者令人嘆為觀止的手工器物。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印度現代製造業「先天不足」的一個例證。

《世界新聞報》駐印度記者經常能在該國市場上看到一些傳統特色的手工藝品,這些作品大都具有古樸雋永的特色,但在做工上卻顯得韻味有餘,精美不足。記者有時會從中國帶來一些蘇綉和漆畫送給印度友人,其精美絕倫的做工常常會令收到禮物的印度人拍案叫絕,驚呼這樣精緻的東西印度人絕對做不出來。雖然不乏溢美之詞,但也些許透露出中印兩國工匠「動手」能力的差異。

『拾』 怎麼看待印度「烈火3」核導彈夜間失敗呢

在我看來,這個事情是非常正常的,畢竟武器的發展總會伴隨著失敗,不是所以的研究都是一帆風順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印度導彈發射失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古代有哪些巨艦 瀏覽:582
柳州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37
越南教師年薪多少 瀏覽:816
印度黑公交什麼原因 瀏覽:888
印尼煙有黃點是什麼 瀏覽:725
印度歌得呀得是什麼歌 瀏覽:781
義大利人游中國哪裡最方便 瀏覽:794
印度製造業崩潰對全球有什麼影響 瀏覽:658
二戰義大利做了什麼名字 瀏覽:408
娶英國女人什麼體驗 瀏覽:88
印度最大謊言是什麼 瀏覽:503
英國在中國殖民了多少 瀏覽:200
印尼鱷魚輪胎怎麼樣 瀏覽:246
印度媳婦說印度真名叫什麼 瀏覽:578
越南沙巴有哪些民族 瀏覽:79
印尼語嘎嘎嘎什麼意思 瀏覽:492
伊朗疫情怎麼傳入最新通報 瀏覽:137
英國使團有多少人來中國 瀏覽:40
義大利發生火災是什麼時候 瀏覽:955
義大利金頂獎是什麼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