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艘退役的軍艦需要多少錢 比較差的 懂得的說一下哈 要不要上千萬
要看什麼船,船況如何,你買過去幹嘛了。
如果是報廢的船買回去拆掉賣廢鐵,有的公司往往1美元就能買到一條舊軍艦,但是拆船的成本往往抵不過廢舊鋼鐵的利潤,甚至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就像法國的克列蒙梭號航母,海上漂了N年沒人敢拆,給印度說試試,拆到一半再也不敢拆下去了,因為污染太大。
如果是當旅遊景點和公園的話可能比較貴,還真需要上千萬美元。上世紀60年代,美國企業號航母退役,老兵們想保留這條航母,國防部說行,但是要在規定期限內籌集兩千萬美元的費用,結果到期差了幾百萬,航母被拆成廢鐵了。60年代的兩千萬美元估計比現在值錢10被左右吧……
⑵ 印度的LAC戰機造價大概是多少錢
造價大約是1000-2000萬美金,看具體配置,進口的東西很多。所以非常貴。中國比LCA性能稍差的L-15教練機售價1000萬美金。瑞典的鷹獅售價才3000萬美金,LCA售價是3100萬美金。目前的LCA沒有升級,造價大約在2000萬美金左右,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⑶ 近年來印度共花了多少錢購買武器
根據著名的智庫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報告,從2007年至2011年,印度是世界上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總額高達126億美元,佔到了世界同階段武器進口總額的約10%。
⑷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被坑了嗎
印度從俄羅斯收購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肯定是被坑了呀,因為這個航母已經是屬於俄羅斯的退役航母,現在印度買過去,光是維修費用就高達3億美元,而且還不算這個航母的保養和維護。
我們再來說說這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的前身是俄羅斯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它算基輔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排水量高達4.5萬噸,最早服役的時間是1987年12月。但是由於鍋爐爆炸所以就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服役計劃,本來也是想要按照原計劃修復繼續服役,可是當時的蘇聯解體初期的俄羅斯自己都窮的開不了鍋,所以就打算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掛出銷售的牌子,不再繼續修復和服役。
⑸ 印度從俄羅斯買了3艘航母,我們為什麼也不多買
印度只在俄羅斯買了一艘航母,就是戈爾什克夫號,更瓦良格是一個級別的,到現在還在改造,不知道被坑了多少錢,工程還遙遙無期,瓦良格都服役了他也不一定下水,最主要是現在俄羅斯的造船工業實在說不準,十幾年沒造過過萬噸的軍用水面艦,突然來個實在有些麻煩,庫茲涅佐夫就是個先例,每次出來轉一圈就要回屋返修半年。據說該艦將會使用米格29的某個比F15最新型號隱形鷹還貴的玩意,中型機,出了名的短腿,還是實驗機型(米高揚15年沉寂突然推出米格29艦載版和米格35,。。。) 載機數差不多但其戰鬥力肯定不如我們的瓦良格(如果真的有傳說中的殲15,應該有蘇27SKM/蘇30MKK的戰鬥力,但是航母的問題半油半載,戰鬥力如何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比米格29強,先天優勢)
一艘維拉號,就是姊妹艦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被潛艇擊沉的航母在香港回歸前退役了
目前現役有「維拉特」號小型航母(Viraat)R22
原英國航母「競技神」號,建於1944年,1955年服役,曾參 加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1986年5月英國將它以6000萬英鎊賣給 印度,並進行了改裝大修,1987年5月編入印度海軍並改名。 排水量23900噸(標准)28700噸(滿載),長226.9米,寬 48.8米。裝備8架英制「海鷂」式垂 直/短距起降戰斗機和8架「海王」式反潛/反艦式直升機。 沒幾年奔頭
自己還在造藍天衛士,2萬噸的貨。人美國船塢攻擊艦都3.75萬噸,更不要說那些直通甲板兩棲攻擊鍵,再出來沒什麼用,運氣好個位數的F35,打海戰就跟撓癢似的。
還有買航母的問題。一個是沒貨一個是沒市場。現在還再造航母的只有美國和英國。英國打腫臉充胖子沒錢沒技術還要造航母,造到一半就不知下文了,連個殼子都沒造好賣給誰去,再說那英國人的什麼思想怎麼可能把比自用還先進的裝備賣,就連那狗屁的45型驅逐艦看他賣不賣。美國那航母個殼子就60萬,就是國會同意能接盤的國家大概也就印度一個(200億每年的軍費)人印度死活都不會買,除非西孟加拉宣布改旗易織擁護毛派,跟著X國大哥走。
就是我們拿出100億美元,壓根就沒賣中型重型航母的,直升機航母我們自己造像要多少有多少
⑹ 印度花費了多少錢建造航母
29億美元,這比當時的要價15億美元翻了將近一倍!而交付時間卻一再推遲!在與俄羅斯打了十多年太極拳之後,印度自行製造航母的工程正式上馬。
早在1989年,印度就打算在國內自行建造兩艘航母,並與法國艦艇建造局簽訂了設計合同。但因自身科技水平有限,最終不了了之。
20年來,印度的造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盡管印度國產航母設計方案一變再變,但科欽造船廠已經具備了建造5萬噸級大艦的能力。
2004年11月底,印度政府宣布撥款300億盧比,開始自主建造一艘標准排水量為3.75萬噸的航母。這艘航母與國產核潛艇一起,被看做是印度海軍未來發展的核心項目。
航母原計劃於2005年鋪設龍骨,2010年到2012年正式服役。但印度國產航母也遇到了工期拖延的問題,直到上個月才鋪設龍骨,所以下水和服役的時間也相應推遲。但無論如何,印度國產航母建造計劃經歷20年波折後終於塵埃落定。
航母是一項復雜的作戰平台。受技術水平、地緣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印度航母還未出世就面臨著諸多先天性不足:比如主力艦載機嚴重依賴進口、缺乏配套護衛艦艇以及與其軍事戰略需求不相吻合等等。印度自製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還有待檢驗。
而人們更關心的問題是,印度航母將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印度扼守著印度洋要沖,加強海軍力量無疑將提升其整體軍事實力。我們希望,各種軍事手段的目的都是維護和平、遠離戰爭。
裝備資料
「維克蘭特」號航母設計排水量4萬噸,艦長260米,寬60米,高度相當於14層建築,最高航速28節。最多可搭載30架艦載機,配備的機型包括印度國產的LCA戰斗機、俄制米格-29K戰斗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其中米格-29K戰斗機性能先進,最遠可以打擊1600公里左右的目標;其打擊范圍超過英國海軍的「海鷂」艦載機,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海軍艦載機。這艘航母的造價為326億盧比,約合6.6億美元。
⑺ 為什麼軍艦造價貴,為什麼軍艦造價貴知識
首先,按軍艦種類分
按軍艦種類分,潛艇的建造成本最高,一般都在幾億美元一艘到十幾億美元一艘;水面艦艇次之,一般在幾百萬到幾億美元之間,超過十幾億美元的較少。而在潛艇中,又數核潛艇的花銷最大。核潛艇分為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一般攻擊核潛艇的造價是戰略核潛艇的65%~75%。例如,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造價約22億美元,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造價高達28億美元,俄羅斯最新型的北風級戰略核潛艇,造價也到達27.4億美元。
其次,按軍艦用途分
按軍艦用途分,戰斗艦艇要比和輔助艦艇的成本高。戰斗艦艇由於作戰需要,通常需要加裝更多的武器,成本自然會大幅提升。像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唯一一型攜帶宙斯盾系統的主力驅逐艦,在役數量62艘,美國在它上面的投入自然要多,其單艦成本達到14.63億美元。與之同類型的日本金剛級驅逐艦也是如此,其單艦建造成本達到13.75億美元。
第三,按軍艦排水量分
按軍艦排水量分,排水量越大,成本越高,這叫「大肚能容」。美國海軍的現役航母動輒數萬噸,其造價相當於幾十艘排水量幾百噸的導彈艇的價格。
此外,設計的繁與簡、建造工期的長與短、建造數量的多與寡,對軍艦的成本也有一定影響。一般情況下,設計越復雜,成本越高;工期越長,成本越高;建造數量越少,成本越高。典型的例子當屬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該艦原為俄羅斯海軍基輔級航母末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1999年1月,印度就購買協議與俄羅斯開始交涉。5年後的2004年,俄羅斯同意賣給印度並展開改造工程,此後一直過了近10年,該艦才正式交付給印度海軍,目前還處於海試階段。
在長達15年的繁瑣的馬拉松改造中,「維克拉瑪蒂亞」號先後改裝了鍋爐,加寬了飛行甲板,去除了多種艦面武器,費用也從最先的9.8億美元初始報價年年加碼。到正式交付時,印度已經為此付出了13.5億美元。由於世界僅此一艘,印度自然不能討價還加,只得忍痛接受。當然,上述只是一般規律。
軍艦家族無奇不有,當然總有些例外。比如,美國最新型的朱姆沃爾特級艦,號稱「海上武器庫」。由於該艦技術含量高,採用了許多全新研發的尖端科技成果,雖然噸位僅相當於驅逐艦,但戰鬥力卻絲毫不遜於航母。
一艘軍艦的成本構成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軍艦的構造。我們知道,無論哪類軍艦,其構造無外乎包括艦體、動力系統、導航系統、武器系統、指揮控制系統以及輔助設備等幾部分。了解了軍艦的大體構造,再來理解軍艦成本的組成就不難了。
組成之一:艦體材料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軍艦的艦體採用耐腐蝕鋼板,因為鋼材長期處於海洋環境中,會因海水和氧氣而形成腐蝕效應,這種鋼板經過煉鋼廠特製加工的,程序復雜,因而價格也比較高。但鋼結構的艦體也有弱點,笨重,阻力大,耐腐蝕能力弱。目前,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的世界海軍強國正在研究艦船建造所用的新型材料,像鋁、鈦以及復合材料,都是未來極有可能的艦體材料。而全鋁艦船已經既成事實,美國海軍第二艘瀕海戰斗艦「獨立」號以及新的聯合高速船都是全鋁質艦船。
組成之二:硬設備
所謂「硬設備」,就是有形設備,包括艦載武器、導航系統、雷達系統、輔助設備等,這些是軍艦成本構成的核心。造軍艦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武備裝備必不可少,軍艦無論大小,都遵從這一原則。比較典型的武器裝備包括導彈發射裝置、艦炮、近程防禦系統、魚雷、艦載機等。這里以美軍伯克級驅逐艦為例。該艦安裝了首尾兩組導彈發射裝置,為64單元,能發射「標准」艦空導彈、激光半主動導彈、「戰斧」巡航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等;艦艏裝有1座MK45型艦炮,能發射增程制導炮彈;裝有2座MK15型六管「密集陣」;安裝了2座三聯裝MK32型魚雷發射管;搭載「海鷹」直升機;裝有4部不同功能的雷達。如此全副武裝,成本自然就高了。
組成之三:軟設備
所謂「軟設備」,就是表面看就幾台電腦,實際上其戰鬥力是無形的,但不可或缺。這部分往往是各種先進技術的集成,其造價也不菲,在軍艦成本中佔比也較高,如指揮控制系統等。仍以伯克級驅逐艦為例。該艦的指揮中樞是1套「宙斯盾」系統,它能與美軍各種數據終端進行數據互聯、共享和互操作,具有反應速度快、抗干擾性能好、作戰火力猛、編隊防空能力強、系統可靠性高等優點。除此之外,軍艦的設計研發費用、施工費用、試驗試航費用、維護保養費用等人工費用,也是軍艦成本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
為什麼軍艦的成本總是隨著時間的退役逐步增加呢?我們還得從它的成本組成著手分析。首先,新艦體材料的應用,自然抬高了軍艦的價格,這好比「黃金甲」總是貴於「鐵甲」,是同樣道理。據悉,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了復合材料艦體,重量輕,穩定性高,相比同類艦艇,該級艦航速快、燃油效率高、耐用、不易爆裂或腐蝕,壽命周期費用會大量減少。擁有如此多優點,美國海軍當然不會錯過,這自然推高了成本。其次,新技術新裝備的加裝,進一步推高了成本。在軍艦進入全電力推進時代後,各種高耗能武器如電磁軌道炮、激光炮等接連被應用,而這些裝備都不是省錢的主兒。第三,人工成本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軍艦的成本。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由於通貨膨脹和人工工資的增加,造艦成本正在逐步增長。
⑻ 歷史上戰艦的造價
「維拉特」號小型航母(Viraat)R22
原英國航母「競技神」號,建於1944年,1955年服役,曾參 加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1986年5月英國將它以6000萬英鎊賣給 印度,並進行了改裝大修,1987年5月編入印度海軍並改名。 排水量23900噸(標准)28700噸(滿載),長226.9米,寬 48.8米,7.6萬匹馬力,航速28節,編制1350人。裝備有艦對 空導彈系統,各種防空反潛裝置。裝備8架英制「海鷂」式垂 直/短距起降戰斗機和8架「海王」式反潛/反艦式直升機。 據報道,該航母將在孟買的海軍船塢進行為期兩年的整修。整 修工作包括安裝遠程監視雷達和便於進行保密通信和增強通信 能力的先進計算機裝置。同時,還將增大航母上的飛機庫容量 及航母的載重量。
據報道,印度政府在98年7月份已表示同意由本國建造一艘20000噸的防空戰艦,該艦可配載20架作戰飛 機。造價約7.5億美元,10年後開始服役。這將是印度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將在南印度的柯欽(Cochin)造 船有限公司建造。
1996年開始,印度與俄羅斯進行了買賣俄3.5萬噸級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中型航母的談判,以 填補印度因老齡航母「維克蘭特」號的退役而留下的空缺。有消息說,俄已決定將該艦以廢鋼價格(150 美元/噸)賣給印度。但也有消息說,印度方面最後表示無力購買該艦。
維克蘭特」號小型航母
原英國「尊嚴」級航母,1943年開工,中途停工十年之久,直至1957年印度購入方繼續建造,1961年服 役。是亞洲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79、1983年兩度改造後,1987-88年再度改裝,加裝了滑翹式甲板。
滿 載排水量1.98萬噸。參加過1971年的印巴戰爭。可搭載6架英制「海鷂」式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9架 「西風」式反潛直升機、「海王」式反潛/反艦式直升機。已於1997年1月退役。
「維拉特」號小型航母(Viraat)R22
原英國航母「競技神」號,建於1944年,1955年服役,曾參 加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1986年5月英國將它以6000萬英鎊賣給 印度,並進行了改裝大修,1987年5月編入印度海軍並改名。 排水量23900噸(標准)28700噸(滿載),長226.9米,寬 48.8米,7.6萬匹馬力,航速28節,編制1350人。裝備有艦對 空導彈系統,各種防空反潛裝置。裝備8架英制「海鷂」式垂 直/短距起降戰斗機和8架「海王」式反潛/反艦式直升機。 據ǖ潰 煤僥附 諉下虻暮> 虢 形 諏僥甑惱 蕖U?修工作包括安裝遠程監視雷達和便於進行保密通信和增強通信 能力的先進計算機裝置。同時,還將增大航母上的飛機庫容量 及航母的載重量。
據報道,印度政府在98年7月份已表示同意由本國建造一艘20000噸的防空戰艦,該艦可配載20架作戰飛 機。造價約7.5億美元,10年後開始服役。這將是印度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將在南印度的柯欽(Cochin)造 船有限公司建造。
1996年開始,印度與俄羅斯進行了買賣俄3.5萬噸級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中型航母的談判,以 填補印度因老齡航母「維克蘭特」號的退役而留下的空缺。有消息說,俄已決定將該艦以廢鋼價格(150 美元/噸)賣給印度。但也有消息說,印度方面最後表示無力購買該艦。
⑼ 印度是窮國嗎
錢不是問題啊,隨便一個國家不管人民死活玩命壓榨都有錢的。。。。。而且印度窮也是相對。GDP高達中國的5分之1.這些錢不搞基建不搞科研的話還是很多的哦。。。再來對於印度這個炮彈擊中炮口的奇葩國家來說。基建垃圾,工業像一坨屎。而且有覺得自己好厲害想在世界面前裝逼,讓各國大佬高看一眼。捅婁子了要打架咋辦?不買不行啊!這個就像大米漲價了窮人也要買,是剛需啊剛需啊。人窮不能不吃飯。國窮不能沒軍隊啊?印度要是不買的話連巴基斯坦都打不過哦
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買武器總是大手筆,動輒幾十億美元購買飛機軍艦;與此同時,好像印度又很窮、很落後。於是有人會問,印度到底窮不窮?
首先要說,印度在軍購上確實大手大腳,但是並不意味著印度的軍費開支很多。根據2016年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統計,印度的軍費開支為484億美元,低於美國、中國、英國、俄羅斯和沙特,只相當於美國的7.8%,中國的四分之一。那麼為何印度給人留下窮兵黷武的印象呢?因為印度自己的軍工產業非常落後(相對於其他大國而言),軍事裝備的自主供應能力非常弱小,為了趕上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發展速度,只能依靠大量進口西方和俄羅斯的武器。
即使如此,印度也不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在冷戰結束後的很多年裡,中國的武器進口金額一直高於印度,只是近幾年,隨著我國武器研發水平的迅速提高、新型裝備井噴式裝備部隊,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帽子才被印度搶走。那麼,為什麼大家總覺得印度進口武器力度更大呢?原因是,我國進口武器集中於若干尖端裝備,其他武器都能自產。而印度進口武器的范圍非常廣泛,小到子彈、輕兵器,中到坦克、裝甲車,大到戰斗機、預警機、運輸機,乃至航母和核潛艇,都需要進口。這就給了印度大量出鏡機會,讓讀者覺得印度瘋狂軍購,顯得非常有錢。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印度到底有沒有錢呢?首先,從上文可以知道,從軍費上看,印度其實並不算很有錢。其次,從經濟實力看,印度2016年的GDP為2.26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而中國是11萬億美元,印度是中國的五分之一。由於中印人口規模相當,因此印度人均GDP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大概是1709美元。而2016年中國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為甘肅省,也達到了4106美元。換言之,中國最落後省份的人均GDP都是印度的2.4倍。因此,印度沒錢,而且很窮。
總之一句話,印度很窮,軍費開支也不多。印度成為軍購狂人,其實是無奈之舉。
印度是大國,大國再窮(人均),總量都是世界前十,實際上印度gdp已經超過英國,排在美中日德之後,gdp總量在這,轉化為財政收入的自然也不少,拿出gdp的1%采購軍備,還是買得起的。即使沒有那麼多,可以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集資,人口眾多,在這個時候優勢就體現出來
問題是武器要拿外匯買啊!首先是印度政府稅收效率極低,導致稅收佔gdp的比重也極低,而且印度的外債已達1.2萬億美元,每年利息就要佔財政的四分之一,最重要的是印度外儲只有3000多億美元,現在還保持著大幾百億逆差,而且敢在美聯儲縮表的時候降息,作死!
買武器有錢不代表就有錢了 關鍵是看這個國家在國防上的需求有多大 不可否認現在印度的角度上來看 他們國防上的需求還是挺大的 西邊有巴基斯坦要搞 北邊還有尼泊爾要威懾 還有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在上面壓著 還有印度洋想控制著 雖然GDP遠不如中國 但是在國防上的需求其實不比我們少多少 印度建國之初就說了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正是這種所謂的大國情懷 讓印度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印度現在應該學中國進行韜光養晦 對內大力的深化改革 把人口紅利真正的轉化為生產力 把製造業發展起來 把一些拖累印度印度經濟發展的老問題解決掉 這些才是印度現在要做的 但是現實正好相反 國內一團糟的時候竟然來挑戰中國 不知道是為了轉嫁國內矛盾還是中國的發展讓印度神經失常了 而且美國可能也有在背後的工作
在不少國人眼中印度是一個臟亂差俱全的國家。但在不少專業人士看來,印度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新興經濟體。2019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88萬億美元,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和英國。而據一份2018年發布的資料顯示,從2007年至2017年,印度財富總額由3165億美元增加到了8230億美元,目前印度有千萬富翁20730位,有億萬富翁119位。這些富翁中名氣最大的是信實工業公司的「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514億美元,據稱超過了馬雲先生和馬化騰先生的財富總和。
據《2018胡潤印度富豪榜》顯示,印度的831位頂級富豪擁有的財富數量為4.9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印度GDP的1/4。印度頂級富豪中主營業務在醫葯行業的佔13.7%,主營業務為軟體服務業的富豪佔7.9%,以快速消費品業為主要業務的富豪佔6.4%。除了穆克什·安巴尼外,印度還擁有高塔姆·阿達尼(財富量157億美元)、欣杜賈兄弟(財富量156億美元)和帕朗吉·密斯特里(財富量150億美元)等頂級富豪。
在2020年全球企業500強榜單上,印度有7家企業「金榜題名」。其中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實工業公司2019年營收額為862.7億美元,比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GDP(839億美元)還多。一同上榜的印度石油公司的營收有692.46億美元、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的營收為571.71億美元、印度國家銀行實現營收510.91億美元、巴拉特石油公司實現營收404.1億美元、著名的塔塔 汽車 公司營收有372.42億美元、從事黃金業務並擁有完整價值鏈的拉加什出口公司的營收為275.9億美元。有這么些大公司來支撐印度經濟,印度怎麼可能算是個窮國呢?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仿製葯生產和出口國,不久前國內某電影就反映了國內不少患者需要購買印度仿製葯來治病。僅2019財年印度仿製葯出口額就達到了191億美元,有報道稱全球近50%的疫苗由印度生產。仿製葯出口成為印度繼軟體產品出口外的又一重要發財門道。另外,印度有大量勞動力在海外務工,每年從國外匯回國的僑匯收入數量非常大,例如2019年印度的僑匯收入為795億美元,同年中國的僑匯收入為674億美元。僑匯收入增加能夠極大地拉動印度GDP的增長。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印度還是比較有錢的,但不可否認印度仍然有數億真正的窮人,而且現在印度的貧富差距還非常大。例如印度的頂級富豪中有233人居住在孟買,但就在這座所謂「領先上海30年」的城市裡卻擁有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貧民窟,裡面居住著100萬貧民。這些貧民的居住空間狹窄簡陋、垃圾遍地、缺乏水電供應,甚至連廁所都嚴重不足。除了孟買,印度還有很多地方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嚴重。據統計印度約有2.7億人口的生活水平處於貧困線以下,絕對貧困人口有7300萬人。因此對於有錢人來說印度是天堂,但對於窮人來說印度只能算是噩夢之地。
看過一篇,不知道真假;就是印度的采購,有玩數字嫌疑,虛晃一槍,最終落實的是采購報道中的十分之一而已。中間過程充斥腐敗貪污回扣等等;然後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10幾億人口養活幾萬人,印度口號喊的響,但是解決貧困問題好像越來越糟糕。
印度按理不窮,但印度財富99%在1%人手上,而99%人手中只有1%財富所以看上去很窮,而1%富人精英地產商企業家權貴,通過口號宣傳各種概念洗腦,窮人一天吃2歺飯,現吃一歺那一歺省下來,被政府各種稅收收去,買武器,
印度這個國家,不求發展,國內工業體系落後,製造業更上不去。印度當局不是把心思用在國家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上,而是一門心思與周邊國家對抗,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印度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68億,國內年經濟GDP總量2.9萬億美元,在世界經濟GDP排名第七。人均佔有GDP2100美元,是中國人均GDP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個人GDP在世界排名130位。還屬於貧困線上。而軍費開支達到了484億美元,已達到了中國軍費預算的4分之一。
印度國內的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發展不平衡,窮的窮、富的富。特別是在農村更窮,人均年收入不到五、六百美元,一家人的溫飽問題也難解決,村裡甚至連個象樣的廁所都沒有。小孩有病也看不起醫生,只有在家硬扛等死,遍地都是死嬰。少年兒童上不起學,至如今印度國內文盲一堆,數不勝數。己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就這印度當局還擴軍備戰,每年拿出上千億美元進口武器裝備,進口武器不會操作,造成飛機頻繁墜毀,戰艦失火等事故頻發。究其原因是印軍人員素質差、文化知識淺薄造成的。因為國人太窮,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的結果。
印度要想改變國內現狀,必須把製造業上去,然後象中國兔費十二年義務教育,使人人上的起學。少年強則國家強。沒有人才怎能崛起,怎能有大國地位。這就叫 科技 興國。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自己產品幾乎沒有在世界上很少見,印度在購買武器和黃金在世界上富國但在文教生活水平上最貧窮國家,人口和中國差不多但六億人口沒有自己住房。
⑽ 歸納印度主要船廠的分布特點
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果阿造船有限公司和印度斯坦造船有限公司
據印度船運部數據,印度共有27家造船廠,其中中央企業6家,邦企業2家,私人企業19家。科欽造船廠和印度斯坦造船廠是印度最大的兩家造船廠。前者有2個船塢,可建造最大噸位為11萬噸的船舶,並已實際建造過2艘9.5萬噸位的油輪。2006-07財年該船廠完成船舶噸位18萬噸,全年凈收入達到76億盧比(比上年增長84%),凈利潤為5.8億盧比(比上年增長3倍)。同時,該船廠每年可培訓140名工程師。近些年,憑借自身高速發展,該船廠已經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後者共有1個船塢、1個裝配碼頭,可以建造最大8萬噸的船舶,2006-07財年完成噸位4.7萬噸,造船收入為40億盧比,其中凈利潤達到30億盧比。
隨著印度貨物貿易迅速增長,印度海運業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發展,對船舶的需求也在增加。據印度船運部的數據,到2006年12月31日,印度船舶總噸位僅為842萬噸。2006-07財年,印度船舶進口金額為10億美元。進口來源前三名分別是日本(3億美元)、新加坡(2億美元)和法國(1.5億美元)。但2007年,印度造船廠已經承接新船訂單合計金額達1500萬盧比(約合37.5億美元)。今後商船訂造量將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印度政府努力發展船舶業,不僅在研發上投入巨資,還出台許多行業發展政策,包括在東、西海岸各建設一個具有國際規模的造船廠,總投資為50億美元。印度船舶設計研究中心就是在印度船運部領導下建立的,主要為船舶行業提供船舶設計、船塢管理等方面的服務。目前,印度造船業對GDP的貢獻只有0.1%,但預計經過大力發展和政府扶持後,到2020年印度造船業將佔GDP的1.1%,約220億美元。2008年3月,印度航運部提交草案,建議延長2007年到期的造船補貼,開始重新給予造船為期10年的船價30%的補貼。有公司也向政府建議將造船業列為免稅補貼行業。
總的來講,印度船舶業還未成規模,但潛力巨大。印度擁有廣闊海岸線,發展船舶業是大勢所趨。隨著政府的巨額投資,船舶業的發展面臨良好機遇。可以預見,印度造船業將在未來繼續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造船市場上重要的一員。
除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外,印度還有兩家隸屬於軍事運輸部的大型軍用造船廠,即建造國產航母的科欽造船廠和建造國產核潛艇的印度斯坦造船廠。位於加爾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則是印度首艘出口軍艦的生產商。2014年12月,由該廠建造的1300噸的梭魚 號近海巡邏艦正式交付模里西斯。印度國內總共有28家造船廠,其中包括8家國有船廠和20家民營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