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消除印度在尼泊爾影響力

如何消除印度在尼泊爾影響力

發布時間:2022-09-22 11:15:12

① 什麼原因,導致尼泊爾一直沒有被還算強大的印度滅掉

在如今的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各國之間的發展路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走的「互利共贏」的合作道路。但也有個別國家,依舊在走侵略擴張的老路,例如印度。

而在近代,中尼兩國的來往仍十分密切,2009年,尼泊爾總理尼帕爾訪華,並與中方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決定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此外,尼泊爾與我國西藏相連,若是尼泊爾被印度入侵,我國豈會坐視不管,要知道「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而中國作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早已今非昔比,印度在這種情況下,若還對尼泊爾有所想法,無疑是痴人說夢。

② 揭秘:尼泊爾為什麼突然跟印度翻臉全面倒向中國

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西藏隔山相望;東西南三面則被印度包圍。面積14.7萬平方公里,人口2600多萬。從地形上看,國家由北到南,依次為山脈、河谷丘陵和平原草場,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小國。

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如果印度的大規模工業化不能見效,其與中國的國力差距將不斷拉大。這種差距懸殊到一定程度,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將不可避免。屆時,縱然印度心有不滿,亦只有徒喚奈何。尼泊爾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努力,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③ 尼泊爾官員擔心印度悲劇在尼重演,如何有效化解這種情況呢

我認為尼泊爾的官員只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就能夠很好的緩解這種情況:禁止印度人員進入國家、製造大量的氧氣以及建造方艙醫院,這三個措施缺一不可。

我認為尼泊爾的官員在防控疫情的過程當中最好是向中國學習,因為中國和印度已經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中國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才擁有了現在的成績,但是印度一直注重經濟的發展,最後導致經濟已經淪陷了。

一、禁止印度人員進入國家。

西方的很多國家其實早就已經禁止印度人員進入他們的國家了,而且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所做出來的措施是更狠的,他們不僅僅禁止了印度人員進入澳大利亞,而且也禁止了很多和印度相關人員的澳大利亞人進入國家,這個時候只有下定決心才能夠徹底的防範疫情。

我認為以上三個措施對應急部俺的官員來說是非常急迫的,因為目前印度的疫情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尼泊爾的疫情。從印度目前的狀況也可以看出來,製造氧氣以及建造方艙醫院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目前這兩大危機已經成為了印度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④ 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何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呢

印度和尼泊爾是南亞的兩個國家。尼泊爾位於印度的北部,三面被印度包圍,簡直就是印度的囊中之物。但有趣的是,作為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度這個長期以南亞霸主自居的強國,卻一直對尼泊爾這個囊中之物無動於衷,容忍了尼泊爾的存在。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何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

第三,為了防止印度吞並尼泊爾,尼泊爾一直和印度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系。尼泊爾在經濟、貿易等方面對印度依賴非常嚴重,所以還是很給印度面子的,雖然說不上言聽計從,但還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協。而印度為了拉攏尼泊爾,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雖然無法吞並尼泊爾,但印度對尼泊爾擁有一定的影響力。直到現在印度仍然在不斷向尼泊爾滲透,試圖通過鯨吞蠶食的方式慢慢控制尼泊爾。不過目前來看,印度想吞並尼泊爾並不現實,當然尼泊爾想要擺脫印度的影響也不容易,所以兩國只能保持現狀。

⑤ 尼泊爾為什麼和中國越走越近

其實自打元朝將西藏劃為宣政院轄地開始,中尼兩國就已成為鄰居。清朝乾隆皇帝時,清軍還曾兩度征討廓爾喀,成為乾隆「十全武功」之一。不過農耕時代的人類文明發展水平,決定了中原王朝哪怕是對西藏的影響力,都是極其脆弱的,再想穿越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那更是非常困難——兩征廓爾喀的虎頭蛇尾,證明即便農耕文明發展到最高階段,中國也沒有在向南亞施加影響的能力。所以,這種鄰居關系只不過是名義上的,中國對尼泊爾沒有太多影響力。

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勢才慢慢出現改變。

此時人類已經進入現代文明階段。工業技術的進步和交通工具、設施的發展,使中國第一次有能力直接對青藏高原進行管理;甚至有了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亞投射地緣影響力的技術可能。

而中印邊境戰爭,則成為尼泊爾開始「親華」的轉折點。在中印戰爭中,印度以精銳主力對陣中國邊防軍,卻不料大敗虧輸。雖然地緣格局的限制,使中國在戰場上得勝後仍不得退出藏南。但這場軍事勝利,卻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而這場中國的勝利,也讓尼泊爾發現了擺脫印度鉗制的機會:

由於現代文明條件下,青藏高原的地緣阻斷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已經具備向南亞施加影響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尼泊爾的適當親華,可以有效的對沖來自印度的壓力。

而對中國來說,雖然邊境戰爭已經結束,但中印之間的結構性地緣矛盾卻始終存在。雖然西藏的存在,使自己在地緣格局上對印度形成壓制,但如果能與尼泊爾深度合作,則可以進一步強化自己對喜馬拉雅南麓的影響,進而增強對印度的遏制。

中尼的想法一拍即合,二者關系迅速升溫,反應到現實中:就是趁著印度戰場失敗,引發政治動盪之機,中尼公路於1963年7月破土動工,並於1967年正式建成。

中尼公路的建成,使中國獲得了進入南亞的現代通道,其對尼泊爾、乃至南亞板塊的影響力大大增加。

當然,地緣格局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控制尼泊爾——也正是因為如此,尼泊爾才敢放心大膽的和中國合作。但中尼戰略通道的建成,使尼泊爾再面對印度的壓迫時,有了討價還價的本錢。

1969年,尼泊爾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來就派駐加德滿都陸軍總部的印度軍事代表團和北部邊境哨所的印度軍事人員——這在中尼公路貫通以前,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只不過,相較於尼印之間緊密的地緣關系,一條公路能起到的作用還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徹底顛覆尼泊爾受印鉗制的格局。而在經濟上,這種表現更為明顯。被激怒的印度隨即發動經濟制裁——1970年,印尼貿易與過境條約到期,印度卻拒絕續約——這對國土被印度三麵包圍的尼泊爾來說簡直是致命的打擊。在隨後的歲月中,經濟制裁更成為印度屢試不爽的打壓尼泊爾的手段。

作為一個內陸山地國家,尼泊爾的對外交通必須經過中印兩國。雖然中國實力遠超印度,但與尼泊爾接壤的卻是最為邊緣、經濟價值最低、交通也最不方便的西藏高原。這種限制,決定了中尼公路的作用更多集中在政治和軍事層面,具體到經濟層面,中尼公路對尼泊爾的拉動作用並不大。

經濟上受制於人,再加上中尼公路畢竟只是一條通道,在連接彼此上的作用遠不能印尼之間的天然地緣關系相比,所以尼泊爾仍然不能擺脫印度控制。

但進入新世紀後,形勢又發生了變化。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尼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而論證中的中尼鐵路如果付諸現實,尼泊爾的真正獨立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鐵路的建成,對尼泊爾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它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對南亞的政治軍事影響力。雖然尼泊爾不可能讓中國軍事力量進入,但只要這條通道存在,尼泊爾在與印度的政治博弈中就更有底氣——如果印度還敢對其欺壓太甚,尼泊爾隨時可以引華為援。這種形勢下,印度免不了投鼠忌器,尼泊爾政治獨立性會更有保障。

而經濟上,中尼鐵路的建成,更會極大減少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程度。相對於公路,鐵路運輸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更小;而現在中國的經濟實力,也遠非20世紀60年代可比。

基於這兩點因素。這條新的中尼戰略通道,其經濟價值將遠遠超過之前的中尼公路:第一,尼泊爾的部分高價值自然資源可以通過鐵路運到中國中東部工業區;第二,由鐵路而來的中國遊客,也會較之前大幅增長(2014年中國赴尼旅遊人數已突破10萬,鐵路的暢通,更將使該數字倍數級增加),對尼泊爾這種人均GDP只有七百美元的內陸小國來說,中國遊客的經濟拉動作用相當明顯。隨著中尼雙邊經濟活動的增長,印度對尼泊爾的經貿壟斷地位會被進一步打破。

當然,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決定了不管是鐵路還是公路,都不可能使中尼之間的聯系達到尼印之間那樣的高度。但它們依然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使尼泊爾的附庸地位大為改觀。再考慮到中國遠勝於印度的國力,這不但可以在經濟交往中彌補中尼地緣疏離帶來的局限(中尼地緣關系雖不如尼印,但中國經濟的能量卻比印度強大的多),也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在政治上對尼泊爾提供超越地緣限制的支持。

綜上所述,只要中國對印度的巨大規模優勢持續存在,那它對尼泊爾的影響力有可能會達到跟印度接近等量齊觀的程度——直白點說,中印在尼泊爾有可能會形成均勢。

一旦這種均勢狀態形成,尼泊爾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它的政治態度,將可以決定該國的走向和歸屬(在印度一家獨大時,尼泊爾是法決定自身命運的)。

當然,如果不想因中印地緣沖突而引火燒身,尼泊爾是不可能向任何一方一邊倒的。中立的原則下,在該區域內部助弱遏強,維持均勢狀態,會是尼泊爾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好選擇。

由於尼泊爾本就是南亞國家,地緣的限制決定了中國無法對它實現掌控。能將其從印度的附庸,轉變為中印之間的戰略緩沖,這已經是現有條件下的最好結果,對這樣的局面,中國當然是願意接受的。

但印度就悲劇了。好端端的自家後院,變成了兩家人之間的市政園林,這換誰都得憋屈死。

但打鐵還的自身硬。印度的大規模工業化遲遲無法開展,它與中國的國力差距不斷拉大。(印度為什麼無法工業化,可參見雲石《地緣政治15:印度為什麼成不了第二個中國》)

當這種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屆時,就算印度不情不願,也只能徒喚奈何。尼泊爾一直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努力,也就可以宣告達成了。

下一節,雲石君將繼續南亞系列,主講斯里蘭卡,看這個北印度洋島國,在面對印度壓力時,是如何應對的。

⑥ 向來以「兩個民族,一個社會」,著稱的印度和尼泊爾,為何突然翻臉

2020年6月,一支印軍嘗試進到爭議地區卡拉帕尼地域,尼泊爾部隊在警示失效的狀況下,向印軍開槍。大戰之後,彼此都有死傷。尼印兩國素來以「2個中華民族,一個社會發展」而出名,現如今彼此忽然撕破臉皮,令全球啞然。

尼泊爾一瞥

尼泊爾坐落於東亞內地北邊,北京首都加德滿都,全國各地佔地面積147181平方千米,與遼寧省面積非常,尼泊爾除北邊以喜馬拉雅山為中尼純天然邊界外,東、西、南三面與印度交界。地形北高南低,全球十大高峰有八座坐落於中尼邊境線,故有「山鷹之國」的美名。

2016年,尼泊爾出口貿易總金額8522.9億盧比,摺合80.14億美金,在其中對印出入口總金額711.4億盧比,從印進口總金額4875.97億盧比,占出口貿易總金額的65.56%。從這組數據信息能夠看得出,尼泊爾在經濟發展比較嚴重依靠印度,貿易往來存有極大貿易逆差,並且印度還能夠根據進口關稅現行政策和操縱換取外匯交易等對策,輕輕鬆鬆把握尼泊爾的支柱行業。

從實際看,印度曾一度揮動經濟發展棒子,導致尼泊爾經濟發展大損。1989年,尼印政冶環境惡化,印度單方關掉尼印邊界,造成 尼泊爾經濟停滯和社會動盪。尼泊爾畫蛇添足,轉口貿易向我國等地域擴展遷移,解決了出口貿易風險性,獲得了一定實際效果,可是,這種對策仍未從源頭上搖擺不定印度在尼泊爾的貿易主宰影響力。尼印矛盾為印度重新啟動經濟制裁造就了標准。

⑦ 為何印度沒有對眼中釘尼泊爾痛下殺手

尼泊爾的整體民族結構比較完整,而且團結。短期內是沒有辦法對尼泊爾產生什麼動搖的事情。如果是武力收復尼泊爾的話,有可能導致一敗塗地,因為尼泊爾人的戰鬥力非常的強悍。再加上尼泊爾背後有我國的支持。所以印度輕易不敢對尼泊爾下手。

因為國土環境空前惡劣,在於大自然斗爭的過程中,尼泊爾人的戰鬥力空前強悍。這種情況和歐洲的山地之國瑞士十分相似,惡劣的環境,使得每個人都是出色的戰士,全民皆兵的他們即便不能御敵人於國門之外,最起碼也可以讓來犯之敵元氣大傷、痛不欲生。相比於錫金和不丹,雖然尼泊爾也是夾在中印兩國之間,但尼泊爾的戰略價值要比錫金和不丹重要得多。

⑧ 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何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

當時尼泊爾能夠成功的抵禦印度人的入侵,主要是三個原因。尼泊爾當時其實並沒有世人想像中的軍事實力那麼弱,它自身還是有著一定軍事實力的。第3個原因就是尼泊爾為了防止印度人對自己國家發起進攻,所以一直與印度保持著非常好的關系。尼泊爾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貿易等方面都對印度產生了非常大的依賴性。所以在與印度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尼泊爾也會考慮到印度的利益來做出一些決定。而印度當時也知道自己一時半會兒攻佔不了尼泊爾,所以也會對尼泊爾進行拉攏。尼泊爾當時擺脫不了印度的影響,而印度也沒有能力能夠吞並尼泊爾。

⑨ 古印度文化對尼泊爾影響

尼南部與印度毗鄰的地方為德賴平原,而且1600多公里的尼印邊界是開放的,兩國人民可以隨意往來。
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可以說無處不在。尼印兩國擁有相同的宗教和文化。尼泊爾以印度教為國教,位於加德滿都的帕蘇帕堤廟,每年都有大量印度教徒前來朝拜。印度教對尼泊爾的影響是很深的,幾乎滲透到尼泊爾人生活的方方方面。
在經濟上,尼泊爾嚴重依賴印度的出海口,任何重要物資和產品的進出口都離不開印度的支持和配合。印度在尼的對外貿易中佔有60%的份額。
在文化方面,來自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和音樂製品,更是在尼泊爾穩居霸主地位。尼泊爾人喜歡看電影。而電影院里上映的大多是印度電影,印度電影明星在尼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尼泊爾只要你願意付錢裝上有線電視,就可以看到世界上主要國家的電視和新聞頻道,如CNN、BBC等,但大多數尼泊爾人還是鍾情於印度節目。打開電視,多是亦歌亦舞的印度電影和電視劇。
此外,受印度種姓制度的影響,尼泊爾社會至今仍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在偏遠的農村,至今不時發生婆羅門等高種姓的人襲擊賤民的事件。
尼泊爾人對印度的感情很復雜:一方面,尼離不開印度的支持,印度向尼提供了大量援助,很多尼泊爾人在印度工作,在印度軍隊中有6萬多尼泊爾士兵,俗稱為印度廓爾喀兵。尼泊爾也有大量印度移民,對尼的經濟有很大影響。因此,尼對印存有一種依賴和感激之心;另一方面,印度有時會情不自禁地擺出老大哥的姿態,對尼內部事務指手畫腳,尼泊爾人對此很反感。面對印度經濟近年來年均6%以上的高增長速度,一些尼泊爾人在表示歡迎的同時,也產生一些顧慮,擔心自己的主權和獨立會受到影響。

⑩ 為什麼印度要在尼泊爾給中國下絆子

關於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是諸如丹麥、瑞士、挪威等這樣發達的北歐國家。但,我們也會看到這個國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也是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那就是尼泊爾。這看上去有些令人費解,就算尼泊爾有眾多的苦行僧,他們的境界是高於我等的,但沒有物質的保障,哪有力氣去讓精神富有起來?所以,雲石君,更願意相信,如此宣揚尼泊爾,更多是出於旅遊經濟效應。

於是,中尼關系極速升溫,1963年7月破土動工中尼公路,並於1967年宣告建成。

中尼公路至關重要,對中國而言,獲得了進入南亞的現代化通道,進而提升對尼泊爾、乃至南亞的影響力。對尼泊爾來說,在面對印度的壓迫時有了討價還價的籌碼。1969年,尼泊爾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來就派駐加德滿都陸軍總部的印度軍事代表團和北部邊境哨所的印度軍事人員,便是最好的體現。

當然,中尼公路不可能完全改變尼泊爾受印鉗制的格局。印度畢竟不好惹,於1970年,發動了對尼泊爾的經濟制裁:印尼貿易與過境條約到期,印度卻拒絕續約。此後,印度便常用經濟制裁的手段來制約尼泊爾。

深居內陸山地的尼泊爾,對外交通必須經過中印兩國。雖然中國實力遠超印度,但與尼泊爾接壤的卻是最為邊緣、經濟價值最低、交通也最不發達的西藏高原。這種限制,決定了中尼公路的作用更多是在政治和軍事方面,而在經濟上對尼泊爾的作用並不明顯。這也就決定了尼泊爾依然無法擺脫印度控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國力劇增,科技水平進步迅速,中尼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而論證中的中尼鐵路如果成為了現實,尼泊爾的真正獨立便有了可能。

為什麼這么說?

第一、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對南亞的政治軍事影響力。雖然尼泊爾不可能允許中國軍事力量進入,但只要中尼鐵路存在,尼泊爾便有了與印度的政治博弈的底氣,有中國的援助,印度對尼泊爾也不敢太胡來。

第二、在經濟上,改變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程度。相對於公路,鐵路運輸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更小。再加上中國已有了幾十年的改革開發取得的顯著經濟實力,憑借鐵路對尼泊爾的經濟影響力也會更強。

具體表現在:有了更為便捷的鐵路,尼泊爾的部分高價值自然資源可以有效地運往中國內地。另外,中國遊客也會較以往大幅增長,對拉動尼泊爾的旅遊經濟也會十分有效。而這些日趨緊密雙邊經濟活動,意味著印度對尼泊爾的經貿壟斷地位會被進一步打破。

不過,擺在眼前的世界屋脊,決定了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都不可能使中尼聯系達到尼印間的高度。即便如此,也可在相當程度上改觀尼泊爾的附庸地位。再考加上中國遠強過印度的國力,也可在經濟交往中彌補中尼地緣疏離帶來的局限,另外也使得中國有能力在政治上對尼泊爾提供超越地緣限制的支撐。

只要中國有超出印度的絕大規模優勢,也就有了對尼泊爾的影響力會達到或逼近印度的可能,那是,中印在該區域的均勢地位便會形成。

一旦形成了均勢,尼泊爾本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他的政治態度,將可以決定該國的走向和歸屬。當然,對於尼泊爾而言嗎,秉持中立,在該區域內部助弱制強,維持均勢是最符合尼泊爾的利益的。

因地限制,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掌控尼泊爾。而讓尼泊爾從印度附庸,變為中印之間的戰略緩沖,中國也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不過,印度就不樂意了。好好的自家後院,到頭來卻成了兩家人的市政園林。

當然,印度並不想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一旦這種差距懸殊到了一定程度,那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將不可避免。到那時,印度就算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也只能嘆息了,誰讓不如人的。而尼泊爾也就達到了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目的。

與如何消除印度在尼泊爾影響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快遞多少錢越南專線 瀏覽:722
伊朗擁有多少核武 瀏覽:990
歐洲為什麼要執意反對美國制裁伊朗 瀏覽:381
中國和伊朗什麼時間開始足球比賽 瀏覽:201
中國寄東西到美國多少錢 瀏覽:801
越南青芒果怎麼分辨熟 瀏覽:81
義大利鍋爐牌子有哪些 瀏覽:601
越南電視劇都對國產劇做了什麼 瀏覽:841
越南水果如何報稅 瀏覽:69
在越南做生意能做什麼 瀏覽:929
如何防止印度飛蚊子 瀏覽:571
印度人如何超載 瀏覽:520
義大利最嚴重的疫情在哪裡 瀏覽:521
為什麼越南的白酒那麼貴 瀏覽:546
上海學中國舞哪裡最好 瀏覽:750
北河位於中國哪裡 瀏覽:992
中國寄宿高中哪些 瀏覽:980
去巴厘島玩7天換多少印尼盾呢 瀏覽:586
中國有哪些古老大國 瀏覽:789
伊朗的低壓料都有什麼型號的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