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牡蠣肉怎麼做好吃
食材
主料:生蚝500g
輔料:油適量 鹽適量 檸檬汁適量 白菜適量 蒜米適量 生抽適量 小蔥適量
步驟
1.生蚝肉在殼內翹出後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
2.用牙刷把蚝殼刷洗干凈。
3.瀝干水分的蚝肉加入擠入少許檸檬汁腌制一下。
4.炒鍋內熱油爆香蒜米後炒一下切斷的白菜,放少許鹽和生抽調和均勻即可關火盛出備用。
5.蒜米切碎放入食用油、生抽、少許鹽備用。
6.把瀝干水分的蚝殼擺放在烤盤內,在蚝殼上鋪一層炒好的白菜。
7.再在每個蚝殼上放一隻蚝。
8.之前調和味道的蒜米澆在蚝肉上面。
9.放入預熱200度的烤箱烤10分鍾。
10.從烤箱烤好的蚝上層撒一層小蔥花即可食用。
小貼士
1.在烤箱內烤制時間的多少依蚝的大小而定,大點的可以烤久一點,小點就可以適當縮短時間,而且喜歡吃肉質比較嫩的話也不需烤制太久。
2.烤熟的蚝要盡快食用,熱著比較好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② 牡蠣怎麼吃最有營養最好吃
鮮牡蠣肉通常有清蒸、鮮炸、生炒、炒蛋、煎蚝餅、串鮮蚝肉和煮湯等多種。配以適當調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兒;若食軟炸鮮蚝,可將蚝肉加入少許黃酒略腌,然後將蚝肉蘸上麵糊,用油鍋煎至金黃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鍋時,可用竹簽將牡蠣肉串起來,放入沸湯滾一分鍾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塊姜絲煮湯,煮出的湯白似牛奶,鮮美可口。牡蠣蒸米飯
『原料』:牡蠣、醬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蔥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蠣去殼,用鹽水洗凈並除去水份。
2、把飯蒸的不軟不硬,並在燜的時候放牡蠣蒸熟。
3、把飯盛在碗里,加佐料拌著吃。把飯做得干一點,並在燜的時候,放牡蠣,熟後加佐料拌飯吃。
③ 牡蠣(生蚝)可以怎麼吃
牡蠣是煙台的特色小海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牡蠣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鋅……帶殼子的鮮牡蠣煙台現在6元一斤,物美價廉,很受歡迎哦!
我是一個愛吃牡蠣的吃貨,給大家介紹幾種牡蠣的吃法。
先來介紹一個非常簡單的:
1,鮮牡蠣,外殼用刷子,刻刀刷洗,用水沖洗干凈;
2,鍋里加少許水,牡蠣放進去,蓋上蓋子,燒開,大約2分鍾,牡蠣殼子就張開了,張開就好啦,這時候最鮮嫩,煮久了,牡蠣肉就會又老又硬,不好吃了。
下面圖片是俺家昨天的午餐,牡蠣肥美鮮嫩,全家人都愛吃……
炭烤生蚝
上面那種吃法常見於夜宵檔,那麼這種吃法就是燒烤檔的最愛了。用最原始的烹飪手法,碰撞出最美味的食品,只需一些蒜蓉,加上絲絲的辣椒,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吃過一次,便讓人流連忘返。
牡蠣的吃法,還有很多,一時說不完。
④ 牡蠣(生蚝)可以怎麼吃
牡蠣是一種軟體動物,而且它是一種高營養的水產食材,能滋陰壯陽,也能延緩衰老,但它平時應該怎麼吃呢?想了解牡蠣怎麼做最好吃,想知道它的具體做法,可以看看下面我對它吃法技巧的具體介紹。
⑤ 海蠣肉怎麼做好吃
海蠣子怎麼做好吃,漁民告訴你答案
生蚝又叫海蠣子,在高級餐廳里不難看到它的身影,通過精緻的烹飪與高級的加工,小小的海蠣子身價倍增,但是老漁民要告訴你,越是天然的食物,烹飪方式越簡單越能品嘗出原始的鮮美口感,海蠣子也一樣。
生蚝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體必需的 8 種氨基酸,還有糖元、牛磺酸、谷胱甘酸、維生素 A、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D、維生素 E、岩藻糖及銅、鋅、錳、鋇、磷、鈣、鎂、鋁、氧化鐵和有機質。海蠣子特別適合熬湯,煮麵,乳白色的濃湯鮮咸中還帶著一絲絲甘甜,實在是美味至極。
⑥ 牡蠣(肉)怎麼吃最好
牡蠣生吃的確是最美味的,但是對牡蠣的要求很高,要絕對的干凈和新鮮,吃的時候用可以加檸檬汁和tabasco,喜歡的話也可以加點番茄醬。
但是生吃的話鑒於中國人不是都受得了,所以推薦以下幾種做法:
1. 粵式餐廳里有一種做法,姜蔥鐵板醬爆牡蠣,如果在家裡做的話,先把姜蔥爆香,然後加入牡蠣和你喜歡的醬料,然後迅速翻炒就可以上碟了,很簡單,美味爽口。
2. 炭燒,家裡做的話可以倒蒜蓉生油放進微波爐裡面烤,味道雖然沒有炭燒香,但是較清新怡人,比較健康。
3. 有一種潮州做法,把牡蠣做成湯菜,選擇芥菜或芥蘭,切片生炒,牡蠣放生油、薑末、胡椒、料酒腌制,放入炒好的菜中加水燜熟即可。
另外下面寫幾種詳細的做法:
一、牡蠣蒸米飯
『原料』:牡蠣、醬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蔥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蠣去殼,用鹽水洗凈並除去水份。
2、把飯蒸的不軟不硬,並在燜的時候放牡蠣蒸熟。
3、把飯盛在碗里,加佐料拌著吃。把飯做得干一點,並在燜的時候,放牡蠣,熟後加佐料拌飯吃。
二、皮蛋牡蠣粥
【來源】 民間葯膳方
【用料】 皮蛋2個,鮮牡蠣肉100克,粳米100克,蔥花、油、魚露適量。
【製作】 將皮蛋去除泥料及外殼,每個切成12等份,牡蠣肉洗凈。把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鍋內加適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蠣肉、蔥花、魚露、油適量調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連用5天。
【功效】 滋陰、降火、美容。適用於操勞、熬夜過度之陰虛燥熱、神疲、面色無華者。
三、樹子蒸牡蠣
材料用量:
原料:牡蠣200克、豆腐1小塊、蒜末1大匙、薑末1茶匙、辣椒末少許、蔥花1大匙 輔料:樹子(破布子)1大匙、豆豉1大匙、糖1/4茶匙、淺色醬油1大匙、香油1茶匙、色拉油1茶匙
製作方法:
1、牡蠣抓洗干凈,並瀝干水分後,鋪在豆腐丁上。豆腐切成小塊,鋪在盤中。
2、將豆豉剁數刀(不要太碎),加上其餘的調味料拌勻,平鋪在牡蠣豆腐上,並撒下蒜末、薑末和辣椒末,上蒸鍋用大火蒸8分鍾後,再撒下蔥花,續蒸30秒後,迅速起鍋即可食用。
四、牡蠣煲鵪鶉
(1)鵪鶉洗凈後從胸部用刀剖開,放在清水內浸去血水,同豬排一起焯水待用。
(2)干牡蠣用開水燙洗干凈,同鵪鶉、豬排一起放進鍋內,加入清湯用小火煲約40分鍾至鵪鶉熟爛,待湯色灰白時下入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⑦ 牡蠣(生蚝)都可以怎麼吃
生蚝可以這樣做,比較好吃:蒜蓉烤生蚝食材:生蚝8個,蒜1個,胡椒粉適量,辣椒4條,檸檬汁少許具體做法:生蚝肉殼分離後,蚝肉用胡椒粉、鹽,再擠幾滴檸檬汁腌制一會,蒜切成蓉,辣椒剁碎,鍋內熱油,下蒜蓉辣椒爆香,加少許鹽提味,將腌制好的蚝肉放入洗凈的蚝殼內,將調制好的蒜蓉鋪在蚝肉上面。擺放好在盤內,用錫紙墊平,防止汁流出來,放入烤爐中層,上下火200° ,15分鍾即可。牡蠣(生蚝)的吃法很多,可以直接從水中撈出來生吃,也可以直接放在水中煮著吃,也可以將牡蠣開殼之後放在炭火上烤著吃,加入蒜泥放入鍋中蒸著吃,也可以將牡蠣肉剝出來炒著吃或者做湯吃或者裹上麵糊炸著吃。新鮮的可以直接生吃,還可以有個烤著吃,電算能力的很好,還可以做成某粒罐頭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補品葯片,畢竟毛利還是挺有用的。新鮮的可以直接生吃,還可以有個烤著吃,電算能力的很好,還可以做成某粒罐頭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補品葯片,畢竟毛利還是挺有用的。新鮮的可以直接生吃,還可以有個烤著吃,電算能力的很好,還可以做成某粒罐頭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補品葯片,畢竟毛利還是挺有用的。新鮮的可以直接生吃,還可以有個烤著吃,電算能力的很好,還可以做成某粒罐頭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補品葯片,畢竟毛利還是挺有用的。新鮮的可以直接生吃,還可以有個烤著吃,電算能力的很好,還可以做成某粒罐頭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補品葯片,畢竟毛利還是挺有用的。
⑧ 牡蠣怎麼吃最有營養最好吃 牡蠣什麼部位不能吃
牡蠣怎麼吃最有營養最好吃
牡蠣有許多食用方法。
鮮牡蠣肉通常有清蒸、鮮炸、生炒、炒蛋、煎蚝餅、串鮮蚝肉和煮湯等多種。
牡蠣通常也可以生食,生食主要是用預先去殼如果新鮮的牡蠣,但是鮮美程度不如未去殼的牡蠣。不過牡蠣在沒有打開之前是不可能判斷其新鮮度的,千萬注意不要食用肉質鬆弛、形狀干癟的牡蠣,烹飪前應將其放在干凈且新鮮的清水中,可把體內的臟污吐掉。
牡蠣肉很不耐煮,哪怕時間長一點都很容易呈糊狀而且咀嚼不爛。通常煮的時間不應超過5分鍾,只要牡蠣肉邊緣開始發皺時就應從水中撈出。
牡蠣可原味食用或蘸以些許檸檬汁或胡椒;烤牡蠣香酥可口,做法簡單,還能夠強筋健骨;配以適當調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兒;若食軟炸鮮蚝,可將蚝肉加入少許黃酒略腌,然後將蚝肉蘸上麵糊,用油鍋煎至金黃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鍋時,可用竹簽將牡蠣肉串起來,放入沸湯滾一分鍾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塊姜絲煮湯,煮出的湯白似牛奶,鮮美可口。
牡蠣肉亦可加工成干品,稱為蚝豉。若把鮮牡蠣肉及汁液一起煮熟曬干或烘乾後便成為熟蚝豉。若要保持全味則不煮,將牡蠣肉直接曬干,便成為有名的生曬蚝豉。牡蠣還可以製成罐頭,這樣可以打開即食。蚝豉食用方法也各式各樣。
牡蠣什麼部位不能吃
所有部位都能吃。
牡蠣的功效主要有:斂陰,潛陽,止汗,澀精,化痰,軟堅。治驚癇,眩暈,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瘰癧,癭瘤。用於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癘痰核,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泛酸。
牡蠣的營養價值
1.牡蠣提取物有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高血脂病人的血脂和血中TXA2含量,有利於胰島素分泌和利用,又能使惡性腫瘤細胞對放射線敏感性增強,並對其生長有抑製作用;
2.牡蠣中所含豐富的牛黃酸有明顯的保肝利膽作用,這也是防治孕期肝內膽汁瘀積症的良葯;
3.所含的豐富微量元素和糖元,對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矯治孕婦貧血和對孕婦的體力恢復均有好處;
4.牡蠣又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於鈣被體內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於鈣的吸收;
5.牡蠣還含有維生素B12,這是一般食物所缺少的,維生素B12中的鑽元素是預防惡性貧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因而牡蠣又具有活躍造血功能的作用;
6.牡蠣中所含的蛋白質中有多種優良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有解毒作用,可以除去體內的有毒物質,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血膽固醇濃度的作用,因此可預防動脈硬化。
7.每百克的牡蠣,鋅元素高達13.2毫克,男性每天食用一個就可以滿足身體對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