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的兩大史詩講的是什麼
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聞名於世的文學作品。這兩首史詩內容龐大,情節生動復雜,藝術手法高超,在印度文學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兩部史詩的篇幅之長,在其他民族的史詩中是非常罕見的。兩大史詩成書以後,對印度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成了印度教教義的核心。
《摩訶婆羅多》《摩訶婆羅多》共18篇,長10萬頌(每頌兩行詩,每行16音),成書時間約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摩訶婆羅多》書名意為「偉大的婆羅族的故事」,主線故事講婆羅多族兩大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斗爭,內容涉及列國時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被視為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史詩,一位印度學者甚至把它稱為「亞洲到現在為止所產生的最偉大的想像作品」。
《摩訶婆羅多》的作者,據詩中自敘是毗耶婆。他是漁家女貞信嫁給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貞信與福身王結婚後,生有一兒名叫奇武。但奇武婚後不久便死去,沒有子嗣。於是貞信便找來在森林中修行的毗耶婆,讓他與奇武的遺孀結合,生下持國、般度和維杜羅三個兒子後,毗耶婆仍回到森林隱居。持國後來生有百子(俱盧族),般度生了五子(般度族)。持國百子與般度五子之間因王位之爭而引發一場爭斗,毗耶婆目睹了斗爭的全過程,於是創作了史詩《摩訶婆羅多》。
《摩訶婆羅多》是一部集歷史、傳說與神話故事為一體的巨型史詩,通篇貫穿著愛情與戰爭的主題,講述了上千個傳奇故事。除了與核心情節有關的許多動人故事外,書中還插入了大約200個相對獨立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譬喻故事以及寓言童話,這些故事像鑲嵌在史詩中顆顆明珠,異彩紛呈。全書的主線故事表現出作者頌揚正義、抨擊邪惡勢力的思想。全書雖然情節復雜,但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兩方面來寫的,表現出作居樓王和般度王的鏖戰《摩訶婆羅書》者較高的藝術表現手法。全書包羅萬象而又結構完整,內容龐雜而又形式統一,頭緒紛繁而又貫穿了一條主線。從文字藝術的價值看,作品語言質朴而又表現鮮明,說理簡單而又寓意深刻,既有奇特的想像,又有誇張而逼真描寫。總之,史詩所表現出的古印度人非凡的想像力和對文學巨著的架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在印度文學史上,《摩訶婆羅多》享有很高地位,被印度人奉為聖典,占據了僅決於「吠陀本集」的地位,甚至被稱為「第五吠陀」。它所展現的是一幅遠古印度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內容廣泛涉及宗教、哲學、歷史、政治、倫理、地理、天文、傳說、神話、民族、語言、文學等印度學的所有領域。生動的故事內容,扣人心弦的情節,廣闊的社會畫面,為後世詩人和劇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羅摩衍那》《羅摩衍那》書名意為「羅摩傳」。全書內容以阿陀城王子羅摩與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為主線,反映了列國時代錯綜復雜的斗爭。《羅摩衍那》共7篇,長24000頌。史詩的中心思想是頌揚善和正義。史詩中的羅摩智勇雙全,聖明神武,是一位賢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
《羅摩衍那》的主線故事情節生動,扣人心弦的場面迭出。在編纂體例、文學描寫手法上,較之《摩訶婆羅多》都有大的提高,因此被譽為「最初的詩」,同時也表現出古代印度文學創作有了很大的發展。
《羅摩衍那》對後世印度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影響都是相當深遠的。它的創作方法與素材,常被後世的作品沿用。
居樓王和般度王的鏖戰《摩訶婆羅書》
⑵ 印度有什麼重要的歷史著作
編年史。最著名的此類作品是完成於12世紀的《諸王流派》(或譯為《王河》),這是一本克什米爾的王朝史,以克什米爾地區的歷史為中心。此書可能是由作者(迦爾訶那)根據王室檔案編輯而成的,對於12世紀以前的幾個世紀的記載堪稱信史;但是它對更古老時期的記載的可靠性很低,比如它竟把克什米爾諸王的世繫上溯到前20世紀。
⑶ 世界上有哪幾個國家是有史書的
1.中國
《二十四史》包含:《史記》、《漢書》、《後漢書》、《 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 、《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01.史記 (漢·司馬遷) 02.漢書 (漢·班固) 03.後漢書 (范曄、司馬彪)
04.裴注三國志 (晉·陳壽) 05.晉書 (唐·房玄齡等) 06.宋書 (南朝梁·沈約)
0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08.梁書 (唐·姚思廉) 09.陳書 (唐·姚思廉)
10.魏書 (北齊·魏收) 11.北齊書 (唐·李百葯) 12.周書 (唐·令狐德h ?
13.隋書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壽) 15.北史 (唐·李延壽)
16.舊唐書 (後晉·沈f+等) 1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1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20.宋史 (元·脫脫等) 21.遼史 (元·脫脫等)
22.金史 (元·脫脫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張廷玉等)
2.《羅摩衍那》印度史書之一
《羅摩衍那》Rāmāyana
印度古代史詩。與《摩訶婆羅多》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在印度文學史上被稱作最初的詩。全書是詩體,用梵文寫成,詩律幾乎都是輸洛迦(意譯為頌),即每節2行,每行16個音節。《羅摩衍那》意思是羅摩傳。羅摩是印度古代的傳說中人物。後逐漸被神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797ad010007gu.html
3.日本
《古事記》712年成書的三卷本
六國史
日本奈良時代、平安時代所編輯的六部史書。西元720年舍人親王臨摹中國正史文筆,主編《日本書紀》,成為日本正史的濫觴。西元797—901年,日本政府陸續編撰五部正史:《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日本三代實錄》,合稱「六國史」。其後屢有修纂新史之計劃,卻每逢戰亂而以未遂告終。近代又有以考證學角度修纂全漢文「大日本編年史」的計劃,不幸遭筆禍事件而停擺。今日則有「大日本史料」補足六國史之後的空缺,可惜停留在史料、史稿程度,完成度不及六國史系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65ec30100b9js.html
4.荷馬史詩——古希臘的史書
http://www.backbird.com/dispbbs_4_34503_82_pre.html
5.<<大國的崛起>>不錯 ——英國
6.朝鮮半島最早歷史資料散件於《史記》《春秋》等書。
朝鮮半島三國時期,見《三國史記》,這是高麗人寫的朝鮮半島早期歷史。
後來李氏朝鮮人寫了很多高麗的歷史。例如《高麗史》等。
李氏朝鮮的實錄比較完整,但那是非常原始的資料,沒經過系統整理,一般人看不了。
李朝的歷史可以看《國朝實鑒》等
⑷ 印度的什麼史詩是歷史上著名的史詩
印度的荷馬史詩是一部非常有名氣的史詩,它是由古希臘著名的盲人學者荷馬根據古希臘的各種史料和民間傳說編撰而成的,全篇好像有幾十萬的字非常宏偉的一篇巨著
⑸ 印度有幾本史書 書名叫什麼
只知道一本史書《諸王流派》(也有譯作「王河」)
還有一本已經散軼的《印度記》,卻是個歐洲人寫的。
再有就是,《大唐西域記》《佛國記》等等,是重要的史料,但作者本意,卻根本不是史書了。
最著名的兩部作品,《摩柯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則只能勉強算史詩,甚至可以說是神話了。
⑹ 古印度時期除了羅摩傳,薄伽梵歌還有哪些史書
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前者長達10萬頌,後者約有2.4萬頌,是古代世界絕無僅有的長詩。《摩訶婆羅多》有18篇,主要內容是說婆羅多家族中居樓王一支與般度王一支之間爭奪王位斗爭的故事。雙方經過許多曲折的斗爭,最後不得不進行了為期18天的大戰。
⑺ 有沒有關於中世紀古印度的史書
目前在國內中文版的中世紀印度史確實少,這主要是由於印度中古期史料的缺乏和單調靜止混亂的分裂狀態,一個稍嚴肅的通史版本上海社科出版社的《印度通史》有一部分提到中古印度,當然最完善的相關書籍肯定是英國人為殖民地編的《劍橋印度史》國內有幾卷的翻譯,中古部分的英文版應該也能找到。印度本土著作當然史料豐富,但不好找,而且水平不敢保證。
另外印度中古佛教相關的歷史其實有大量古漢語資料,季羨林也有一些研究中古印度文化和中印交流的小著作。
⑻ 有哪些介紹印度史的書籍值得推薦
赫爾曼·庫爾克的《印度史》,提供了在傳統的英國-印度視角之外的觀點,王立新老師翻譯的非常棒。而且就一篇論文來看,他應該是知道自新編劍橋印度史開始的新印度史學的歷史地理學轉向的,所以我在這里更加推薦一些。
⑼ 印度兩大史詩是哪兩部它們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印度古代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的合稱。它們約形成於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4世紀的八百年間,長期在民間流傳,主要頌揚傳說中的民族英雄業績,表現了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戰勝非正義的主題。《摩訶婆羅多》的作者相傳是廣博仙人,題目的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全詩約10萬頌(每頌兩行,每行16個音),共分18篇,是世界上已有寫本的最長史詩。主要寫了婆羅多的後代黨兄弟之間為爭奪王位和國土而進行的斗爭和戰爭。《羅摩衍那》成書稍晚,書名的意思是「羅摩的漫遊」或「羅摩傳」,傳說作者是「蟻垤」。全書共7篇500章,2400頌。史詩以羅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歡離合為主要線索,展示了印度古代社會生活的全貌。兩大史詩都用「輸洛迦」詩律,都體現了婆羅門教的基本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