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偉人」丘吉爾在歷史上做過什麼不光彩的事情
提起丘吉爾這個名字,相信我們大家都不陌生。
他是納粹的堅強阻擊者,他是霸權的遏制者、人權的捍衛者、鐵幕的樹立者。
丘吉爾為了取得反法西斯的勝利,為英國立下不朽功勛,被公認是"史上最偉大的英國人。"
對於殖民地政府動用自己的儲備金和船隻外購糧食的要求,丘吉爾依舊無情拒絕。後來英國政府雖然採取了救災措施,但收效甚微,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丘吉爾對此難辭其咎。
而丘吉爾一點也沒有自責,反而說飢荒是孟加拉人咎由自取,誰讓他們不節制生育,"像兔子一樣繁殖"?
伊拉克暴行
1920年伊拉克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區"。1921年8月宣布"獨立",成立伊拉克王國, 在英國扶植下建立費薩爾王朝。
英國此舉遭到伊拉克人民反對,時任殖民地事務大臣和空軍大臣的丘吉爾下令鎮壓敢於反抗的伊拉克人民。
『貳』 丘吉爾身高是多少
身高五英尺七寸(約1.69米)。
年少時丘吉爾也會和其他孩子打架,但很少打贏過,早年的經歷為他的抑鬱症埋下了病根,35歲時終於第一次發作了,丘吉爾回憶1910年他幾乎沒有合過眼,嚴重的失眠導致他出現幻聽,幻覺,視線模糊,一點動靜都能使他心驚肉跳。
「黑狗」出現在丘吉爾的文章里,丘吉爾取這個稱呼有意味深長的含義,因為狗畢竟是有可能被馴服的,然而事實卻出乎他的意料,他和黑狗的戰斗從35歲一直持續到他90歲去世,他始終沒有讓對方俯首帖耳,從官方記錄里可以發現丘吉爾會突然卧床不起,最長的一段時間超過兩個月。
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得了什麼病,他返回工作崗位時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但過一段時間又要毫無預兆的失蹤幾天,事實上每當黑狗再次來臨,丘吉爾的身體會變得僵硬,下床都需要很大的勇氣,腦子里充滿各種稀奇古怪的念頭,甚至覺得死亡是最好的解脫。
『叄』 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印度人現在為什麼不反感英國人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句名言:印度就是一個地理名詞,從來就沒有印度這個國家。丘吉爾的話雖然有些”刻薄”,但也說的是一個事實,印度從來就沒有以一個國家出現過。在印度之前,印度這個地方是以部族各自存在各個城邦各自為政。一片散沙。不存在國家的這個概念,正式英國的“侵略”統一的印度,形成了統一的語言,法律,政治,文化。英國促進和幫助印度統一,建立了國家體系概念。當然,對英國不反感的主要是指印度的精英階層,大部分普通印度人對於英國的殖民的殖民統治也是十分反感和痛恨的。每年的3月23日是印度的民族烈士紀念日,每年4月13日是印度的迦利安瓦拉拔格大屠殺紀念日,都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證明。
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好處,那就是印度客觀上擴大的印度領土,古印度的領土面積其實不大。正式由於的英國人殖民,不斷地擴大了自己的領地,但最終都便宜印度。使得印度的領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七。綜合來是說,就是由於英國給印度帶來的了先進的現代化文明,工業,科技。客觀上完成並擴大的領土和完整。所以基即便印度獨立和英國的關系還十分親厚,還加入了因此印度在獨立以後還加入了英聯邦。
『肆』 關於羅斯福 丘吉爾 斯大林 希特勒的一個小故事
故事如下:
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而你這一票很關鍵,下面是關於3個候選人的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星象占卜學。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8到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B:他過去有過2次被解僱的記錄,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大學時吸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大誇特威士忌。
候選人C: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煙,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擇誰?
我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後朋友告訴我:
候選人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候選人B是溫斯頓丘吉爾,候選人C是亞道夫希特勒。
(4)丘吉爾有多少印度人擴展閱讀:
希特勒的負面評價:
希特勒的影響幾乎完全惡毒有害,他的主要作用是使大約三千五百萬人喪失了性命。我無意為這個人樹碑立傳,但是事實不容迴避:希特勒對許許多多人的生活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希特勒在掌權期間,實行歷史上無與倫比的種族滅絕政策。
他是一個狂熱的種族主義者,特別惡毒地憎恨猶太人。殺掉世界上每一個猶太人是他公開明確的目標。在他執政期間,納粹分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建造了龐大的集中營,營內設有巨大的毒氣室。
在他所征服的每塊領土上,無辜的男女老幼就被捆綁起來,裝上畜車,投進毒氣室活活毒死。僅在幾年期間,幾乎有6百萬猶太人就這樣慘遭殺害。
『伍』 英國首相丘吉爾,究竟是大英帝國的英雄,還是大英帝國衰落的罪人呢
溫斯頓.丘吉爾是英國在二戰的時候的著名的首相,也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丘吉爾最大的功績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領導英國軍民最終抵抗納粹德國的入侵,保住了英國的平安。現在人們說起二戰時的丘吉爾首相,都會說到他是英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但是在二戰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丘吉爾事實上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人,如果不是因為二戰的來臨,丘吉爾在歷史上恐怕只是一個不成功的政客而已。而且雖然丘吉爾成功的領導了英國的二戰,但是很多人還是對他有不小的非議,有些人認為英國在二戰的時候,事實上用不著和德國納粹德國死磕,而因為丘吉爾的強硬,導致大英帝國在二戰中損失太多,最終在戰後完全喪失了戰前的地位。
丘吉爾在政治生涯的投機性很強,也導致其聲名狼藉
早期丘吉爾的政治生涯還是非常順風順水的,在1911年的時候,丘吉爾又當上了海軍大臣。眾所周知,大英帝國的海軍可謂是英國的驕傲,英國的陸軍規模不大,但是海軍卻是世界第一,所以在內閣諸大臣之中,海軍大臣的位置相當的靠前。丘吉爾能夠在30多歲的時候就當上海軍大臣,前途可謂是相當的遠大。丘吉爾如果能夠把這個位置干好的話,說不定下一步就能登上首相的寶座。
不過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手德國也是相當強大的,並不是過去英國所欺負的那些殖民地小國,所以英國當時打著非常的吃力。為了打開戰局,丘吉爾異想天開的搞了一個攻打土耳其的戰略,他認為只需要派出英國天下無敵的海軍艦隊,對著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頓猛轟,然後派出軍隊登陸就能夠把土耳其的蘇丹抓起來,然後逼他們議和,說不定還能夠得到賠款和割地。
後來英國確實按照他的戰略派出了一個龐大的遠征軍進攻達達尼爾海峽,結果卻沒有丘吉爾想像的那麼如意,最終英法聯軍在伊斯坦布爾損失慘重,也沒能夠打敗土耳其,最後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走,丘吉爾也因為這一重大失敗,最終丟掉了海軍大臣的寶座。事實上,這一次的失敗對丘吉爾的影響是非常的巨大,甚至讓他一蹶不振幾十年,一直到二戰。後來在二十年代的時候,他也短暫坐上過財政大臣的寶座,不過由於他堅決維護金融資本家的利益,所以使得他也聲名狼藉。總之沒有二戰的話,丘吉爾只不過是一個蹩腳的政客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偉大的人物。
『陸』 從丘首相淪為丘議員的丘吉爾,是怎麼引領英國贏得戰爭的
1945年二戰勝利,丘吉爾首相競選議員成功,當上丘議員,按照英國政黨組閣模式,丘首相所在的保守黨在競選中大敗,丘首相的隊友們很不爭氣,只獲得197個議會席位,只好把組閣權力拱手相讓給准備更充分的工黨,工黨領袖艾德禮成為新首相。英國民眾的選擇,是務實主義的選擇。最終,工黨戰勝了保守黨,建成了英國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放棄了圖謀聯美抗蘇、打壓印度獨立這些主張,也是因為英國民眾厭倦了大英帝國不著邊際的輝煌,寧可選擇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寧可承認美國人的主導優勢,安心從父親的角色變為兒子的角色,絕不打腫臉充胖子。
『柒』 參加人數最多的葬禮是誰的葬禮
毛澤東(1976) 的葬禮,8億多人! 在半個世紀里10起參加人數最多的葬禮 1.約瑟夫·畢蘇斯基(1935) 波蘭政治家 在畢蘇斯基元帥的靈柩送往華沙大教堂的途中,至少有 50萬人沿街等候。約有十幾萬人到教堂內瞻仰了他的遺體。 當他的遺體准備送上火車運抵格拉斯哥時,華沙居民傾城出 動。約有200萬人前往車站送別。在格拉斯哥又有15萬人在 車站迎接。遺體到達後,他們又跟隨護送遺體的隊伍到沃韋 爾大教堂參加了最後一次彌撒。 2.喬治五世(1936) 英國國王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等候瞻仰喬治五世國王遺體的隊 伍長達整整3哩。並排站立8人的長隊跨過兩座橋,沿著泰 晤士河的兩岸延伸。總共568,387個人(其中有一天有306, 685個人)在他的靈柩前走過。當他的靈柩被送往西敏寺安葬 時,沿途約有200萬人站立兩旁等候。 3.聖雄·甘地(1948) 印度社會和宗教改革家 整整5個小時,印度新老德里市約有100萬居民上街目 睹了護送甘地靈柩的隊列的經過和隨後舉行的遺體火化儀 式。據報道,當甘地的兒子將他的骨灰撒入恆河和朱木那河 的聖水中時,約有300萬人出席了這個神聖的儀式。隨後甘 地的另一些骨灰被撒入印度各地其他50條聖河中。屆時沿途 觀看的人數多達1,000萬。 4.約瑟夫·斯大林(1953) 蘇聯領導人 3天內,約有數百萬蘇聯的公民前往莫斯科的圓柱大廳 瞻仰了安放在那裡的斯大林的遺體。另有至少5萬人出席了 在附近紅場舉行的葬禮。 5.約翰·肯尼迪(1963) 美國總統 估計約有30萬哀悼者站立在賓州大街和憲法大街兩旁 目睹護靈的隊伍將他們被害的領袖的遺體從白宮運抵國會 山。在國會山,另有25萬人魚貫進入圓形大廳,憑吊被國旗 覆蓋著的總統的靈柩。當他的靈柩從國會山運往聖馬修教堂 以便舉行最後一次彌撒,並從教堂運抵阿靈頓國家公墓落葬 時,沿途約有100萬市民佇立迎候。在全國通過電視觀看這 神聖葬禮的人數則高達數百萬。 6.賈瓦哈利爾·尼赫魯(1964) 印度總理 約有150萬印度人擁入新德里街頭觀看護靈隊伍將尼赫 魯的遺體運到朱木納河邊的焚化場。在焚化場內另有10萬民 眾把葬禮台擠得水泄不通,當局不得不出動大批軍警維持秩 序。1948年聖雄·甘地的火葬儀式就是在距離不到300碼的 地方舉行的。 7.溫斯敦·丘吉爾(1965) 英國首相 總共有321,360人瞻仰了安放在威斯敏斯特大廳的丘吉 爾遺體。當他的遺體被送往聖保羅教堂舉行50年來第一次為 一個平民舉行的國葬時,沿途密密麻麻的人群,一層接一層, 頂著刺骨的寒風等著護靈隊伍的到來。這個歷時5小時的葬 禮通過電視向全世界作了現場轉播。全球約有2500萬人觀看 了電視。 8.阿卜杜爾·納賽爾(1970) 埃及總統 當總統的遺體被安放在開羅庫巴時,宮外成千上萬個哀 悼者捶胸頓足,情緒異常激動。在舉行葬禮的那天,數百萬 埃及民眾擁入街頭,等候靈柩的到來。痛哭流涕的人群大叫 "納賽爾!納賽爾!納賽爾"!並沖破了軍警組成的約6哩長 的防衛線,頓時出現一片混亂,造成幾百人受傷,甚至差一 點將納賽爾的靈柩撞倒。3個小時後,遺體葬入了開羅郊外一 個新建的清真寺的花園內。此時,人群的激動情緒才逐漸趨 於平靜。1952年納賽爾就是在此同其他一些青年軍官發動了 推翻法魯克王朝的革命。 9.毛澤東(1976) 中國領袖 估計有35萬人前往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瞻仰了他的遺體。 另外約有數十萬從社會各界挑選出來的人士參加了北京天安 門城樓前舉行的簡單而又嚴肅的儀式。此外,全國有8億民 眾為毛澤東默哀3分鍾,同時所有的輪船和工廠鳴笛致哀。 10.胡阿里·布邁丁(1978) 阿爾及利亞總統 當戒備森嚴的護靈隊伍抬著總統的靈柩從阿爾及爾大清 真寺前往伊阿林公墓時,沿途200萬悲痛欲絕的哀悼者秩序 頓時大亂,他們爭相擠到前面用手觸摸安放領袖遺體的靈柩。 有的甚至在倒下的人身上踩過。為參加這次葬禮有不少人是 從外地徒步趕到京城的。在阿爾及利亞獨立的16年時間中, 布邁丁統治了13年。
麻煩採納,謝謝!
『捌』 據說丘吉爾是那個時期掌握英語單詞最多的人,他到底掌握了多少呢
朋友你好,丘吉爾的單詞量目前來講比較認同的是5萬左右的單詞量。當然也有說3萬,4萬的。不過根據英語這門語言來看,對於一般的人,如果掌握了兩萬左右的單詞,在閱讀一些專業性稍強的報刊時,就會遇到困難,英語不像漢語,漢語認識3000字便可以閱讀大量的書籍報紙,而英語的語言是發散的,所以需要掌握大量的單詞,比如長方體這個詞,基本上小孩子都可以理解,但是許多美國成年人都不知道長方體的標准說法是什麼。因此對丘吉爾這種詞彙量大的人來說,5萬是個比較合理的數字,3萬對於他來說,略顯少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玖』 關於二戰時候英軍在非洲的印度士兵因咖喱不上戰場的歷史的詳情!
英國人的軍隊連保衛本土都夠嗆,更別說是殖民地了。可是當北非隆美爾要下狠手時,英國人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德國人要是佔領了埃及,那蘇伊士運河就徹底完了。從世界各地殖民地源源不斷的運來的礦產,糧食都不得不繞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要知道,繞道好望角那是將近多跑1萬公里的路程。就算是軍艦也得跑月把,更何況是滿載貨物的商船。而一路上氣候多變,再加上德國潛艇的襲擾。估計到時候連一半的東西都運不到英國。
無奈之下英國人也狠了狠心,從各個殖民地都組建的軍隊當中選了一批運到埃及。其中有印度的,愛爾蘭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亞的,甚至還有卡達人的。日不落帝國先是死死的頂住了隆美爾。然後還接連不斷的從各個殖民地不斷的朝北非增兵。印度師就這樣被調往了北非。印度的士兵文化普遍低下,作戰效率極低。要不是實在拿不出人來,英國人也不會用印度士兵作戰。
不過印度士兵溫順的性格卻讓指揮他們的英**官舒服無比。英國人讓他們干什麼,他們從來都不打辨。所以印度的士兵都被英國人當成了炮灰,像什麼趟地雷,堵搶眼之類的,全部交給了印度士兵。
這次英國人一口氣聚集了20多萬的軍隊,坦克1400多輛。火炮2300多門。飛機1500多架准備拿下隆美爾指揮的德意非洲軍團,報仇雪恨。剛開始的時候還打的不錯。進攻的勢頭也挺猛,可是後來被德軍的大炮和滿山遍野的地雷硬生生的擋住了。這時印度師的作用就現出來了,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地雷的存在,勇猛無比的帶頭探路。弄得英軍士兵也士氣大振。
可是事情終會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到兩天印度人再也不肯上前線了,都紛紛的從前方撤了下來。這下英國人可慌亂了,一隊隊的印度士兵都扭頭朝後方走回去,就連英國人拿槍趕都趕不回去。就連英國人槍斃了幾個印度士兵也不管用。英國人納悶無比,平時溫順挺話的印度士兵怎麼會變成這樣。最後一調查,原來是印度士兵攜帶的咖喱吃完了。
在印度流傳著一句話,我們印度人可以不吃飯,但不可以不吃咖喱。在印度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曾教人用樹草的果實來調配長生不老葯,並以其當初傳教的地名「咖喱」作為這靈葯的名稱,所以釋迦牟尼被認為是第一個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資料顯示,「咖喱」一詞源自印度南方語言泰米爾語,意思為「許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
所有的印軍士兵都表示,沒有咖喱,不幹活。他們也不反抗,只是靜靜坐著。英軍的軍官軟的硬招數的都使出來。可是印度人就是不搭理他們。沒有辦法英國人只好用埃及當地的香料配置了一些咖喱。可是印度士兵嘗了嘗說了一句英國人氣歪鼻子的話。「這咖喱不是正宗的咖喱,我們拒絕使用。」
當時就差點沒把英軍的鼻子給氣掉。
英國人也沒辦法了,誰讓作戰時間緊迫,運輸軍事物資都還緊緊張張,一不留神把咖喱給忘了呢。可也不能拿高貴的白人的生命去趟地雷啊,那樣的話軍部,肯定會被人給罵死的。甚至還會連累到現任的內閣首相丘吉爾閣下。
最後還是丘吉爾下令駐扎在印度的英國皇家空軍,緊急從印度本土空運一批正宗咖喱到北非。到由於前幾天一直下雨,飛機沒辦法靠近前線。只好用汽車從開羅給運輸過來。
『拾』 如何對待挑釁的印度人,丘吉爾這一招讓印度不得不服
布希任美國總統時,在白宮辦公室擺放了一尊丘吉爾的青銅半身像,他說:「我喜歡丘吉爾。」但奧巴馬卻在2009年年初將這尊雕像歸還給了英國。有媒體分析,個中原因不難猜到,丘吉爾二度出任英國首相後,曾殘酷鎮壓肯亞發生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起義,在當地建集中營,奧巴馬的祖父未經審訊就被投入監獄兩年,受到嚴刑拷打。聽上去這不像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偉大的丘吉爾」,但確實是真實的丘吉爾。據法新社9月8日報道,一本新書的作者以翔實的證據表明,部分出於種族芥蒂心理,丘吉爾曾有意讓數百萬印度人餓死。
丘吉爾認為,肯亞最肥沃的高地地區應該是白人移民獨占的保留地,為此,他批准了「清理」當地黑人的計劃。上世紀50年代,當肯亞人起義時,他斷然下令將15萬人強制關進集中營。美國歷史學家卡羅琳·埃爾金斯稱這是「英國的古拉格集中營」。奧巴馬總統的祖父海珊·奧尼安戈·奧巴馬直到1979年去世都未能從拷打留下的傷痛中真正恢復過來。
為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立下不朽功勛的「英雄」,歧視印度人、黑人的種族主義者,兩個「丘吉爾」為什麼有這么大差別呢?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二戰期間發生了「最難得和最幸運的巧合」,在那個年代,「大英帝國的切身利益正好同世界大部分人的利益相一致」;也有人認為,丘吉爾或許是一個惡棍,但他看到了一個比他更壞的惡棍,正因為他深深憎惡希特勒,才沒有同納粹德國達成協議。
在反抗納粹的過程中,丘吉爾創作了許多捍衛自由和民主的詩篇,但他顯然不想讓黑人和亞洲人獲得自由。不過,他卻無奈地看到,在被大英帝國征服的土地上,民主主義者們一邊高頌他的詩篇,一邊反抗他掌控下的殖民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