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的空氣污染為什麼如此嚴重空氣污染有何危害
印度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的國家,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幾乎是人擠人。而且很多人在一提到印度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臟亂差,因為印度好像現在還生活在封建時期,還存在著種姓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印度很多地區對於空氣都是沒有監測站的,所以當地的空氣污染也相當嚴重,民眾們也生活在非常糟糕的環境中,空氣和環境都遭到了迫害。
空氣污染的危害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對人類會造成危害,人類如果總是吸入這種被污染的氣體,呼吸道還有生理機制都會受到刺激,會患上疾病。當大氣裡面的污染物濃度增加的時候,人的病情也會惡化,如果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的話,甚至幾天之內就能夠奪去很多人的生命。而且大氣污染對植物也會產生慢性的傷害,植物的葉片會慢慢的變得乾枯發黃。當空氣污染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大氣的降水量也會增加,並且會下酸雨,全球的氣候都會受到影響。
B. 印度即將成第一人口大國,這個國家的居民生活水平如何
對於社會新聞比較了解的小夥伴們應該會了解到這樣一則信息,據聯合國的人口調查來看,印度可能會在未來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總數最多的國家,對於印度這個國家很多人也不是非常了解,那麼這個國家的居民在日常的生活水平究竟怎麼樣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就目前來看,印度龐大的人口並沒有給印度帶來很多好處,相反還給印度的發展上了一層枷鎖,因為龐大的人口那麼發展起來也比較緩慢,所以印度最重要的不是人口有多少,而是如何發展。
C. 印度的自然環境是什麼
印度的自然環境是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
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雨季長達數月, 被認為是世界雨水最充沛的雨都。印度 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森林 覆蓋率為21. 9%。經濟作物中甘蔗、茶 葉、黃麻、花生等產量居世界首位。印度 還是世界上第一大產奶國。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D. 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怎麼樣呢
引言: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印度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人口也是排在世界第2位的,但是印度的貧富差距卻非常大。特別是在印度的農村,生活環境相當惡劣,到處都是垃圾,民生問題也是非常不容樂觀。
但是在醫療方面印度確實比我國要做的出色一些,印度現在實行全民醫療免費政策,看病住院都是免費的,不過一些嚴重的病還是只能到私人醫院去看,而日常的一些小病小痛就可以到社區醫院去治療。有很多朋友也知道,印度的葯也比中國要便宜很多。在印度日常出行,他們乘坐的計程車是三輪摩托車,而且起步價也比較便宜,但是這種車沒有車門比較危險。
E. 印度作為一個以「神奇」而著稱的國度,印度的真正實力究竟如何呢
縱使印度有印度種姓制度做為藉助,教學資源略微歪斜,卻也側邊體現出印度的兩極化極其比較嚴重,基本上早已做到不能協調的分歧。變成IT強國的印度也是強勁,據《財富雜志》的數據統計分析,500家軟體開發公司中超出300家來源於印度。
印度北邊是山區地帶,喜馬拉雅山往南一直延展到印度洋,中間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區,南邊是高原地區,平原區佔百分之四十,高原地區也比較合適糧食作物的生長發育,並且一年四季可以生長發育,它是純天然的資源優勢。關鍵大城市有北京首都新德里,第一大城市孟買,加爾各答,也有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
F. 真實的印度社會和實力到底怎麼樣
印度的實力增長較快,但和中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2、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3、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4、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5、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G. 印度是世界上環境最差的國家嗎還有比印度還臟的地方嗎
許多國家在國內經濟發展起來後已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衛生問題,除了整改工廠的廢物排放之外,還會提高國民的自身素質,不讓人們亂扔垃圾,這樣國內每個地方看起來都會非常整潔干凈,讓人感到舒適,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會管理這些問題,甚至垃圾都處理不好,讓整個國家看起來很臟亂,比如這個世界上最臟的國家,生活環境讓人無法忍受,連印度都自愧不如。
此外,這里的人對於衛生問題也不重視,如果你來到這里你會發現街上很少看到垃圾桶,人們也有亂扔垃圾的習慣,一些偏遠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垃圾堆,而且住在附近的人還會從裡面撿東西來填飽肚子,不僅如此,孟加拉國的人對於自身的衛生也不在意,還會在街頭隨地大小便,人們一走進這些地方就能聞到臭味,許多到孟加拉國旅遊的人說,那裡的衛生條件太差,簡直讓人無法忍受,你覺得呢?
H. 印度的環境好不好
印度有大量的貧民窟、人擠人的火車、遊走在街頭的神牛、遍地垃圾的街頭,以及骯臟的環境等,在外國遊客的眼裡,印度的環境堪憂、治安差、食物不衛生等負面印象牽絆著遊客的腳步。
其實對於網路上瘋傳的印度的貧窮和臟亂現象是存在的,但是並不代表著印度所有地區都是這種程度的生活方式,更不能代表印度。任何地區都有貧富差距,我們國家最偏遠窮困地區的生活更簡陋,只是我們沒有機會見到而已。
I. 印度的環境真有那麼臟那麼差嗎
印度真實環境如何,有沒有網上傳的那麼臟亂差?
印度國土面積很大,有很多邦國,不能一概而論。網上傳的各種圖片確實也道出了部分事實,但那不是全部。
我去過印度兩次,總共待了四個多月,就我個人的體驗,南印度比北印度要干凈,但也不絕對,像北部印度的大吉嶺就很乾凈,人們生活也很富裕;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也相對干凈,而且風景特別漂亮。就算在同一個城市,不同區域的環境狀況也不一樣,印度貧富差距很大,富人區就明顯比窮人區干凈太多。
北部印度的加爾各答、瓦拉納西等一些城市確實比較臟。走在瓦拉納西的恆河邊,由於印度人經常對著牆小便,到處都是尿騷味;恆河水也很臟,漂浮著各種雜物,河裡還有骨灰。一天早上我坐船游覽恆河的時候,真的就看到了一具浮屍。不過印度人還是沒事似的泡在恆河裡刷牙洗臉干什麼的都有。在瓦拉納西的巷子里行走,不小心踩到牛屎也是比較正常的事。
加爾各答有干凈的地方,也有臟的地方,比如背包客聚集的薩德街,就真的比較臟亂。除了地上不幹凈,還有烏鴉亂叫,不小心頭上掉幾塊烏鴉糞也是有可能的事。在加爾各答街上行走,你能看到嘟嘟車、馬車、牛車、公交車、計程車亂成一片,還可以看到牛啊羊啊什麼的在街上逛,這是真的。在加爾各答隨意溜達的時候,就能看到一群羊在壓馬路。跟火車一樣,公交車也沒有門,或者有門也不關,很多在我們國家早就應該報廢的車,在這里還在投入使用。總之,印度有漂亮、干凈的地方,也有很多臟亂差的城市,去印度旅行,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
J. 自然環境等於位置優勢為何說印度的地理位置實際上非常惡劣
自然環境並不等同於位置優勢,如果單從自然環境來講,印度絕對是得天獨厚的存在。印度國土面積在世界排行第七,降水量豐厚,而且種植面積也不少,養活大量的人口根本沒有問題。不過從位置上來看,印度就處於劣勢。從地圖上來看,印度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
印度現在的地理位置很明顯處於劣勢,明面上是佔有印度洋,實際上是處處提心吊膽。不管從哪方面來看,印度的發展都是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