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重工業水平如何聽說印度造不出挖掘機
塔塔集團之類的巨頭還是有的,但是總體水平還是不行。挖掘機看是要什麼樣子了,小型的挖馬路的應該還是有的,畢竟人家可以自己生產坦克的。
『貳』 印度的工業為什麼很差
印度工業部局是靠近礦產資源,如焦達訥格布爾高原,有豐富的煤、鐵、雲母、銅、鋁土礦和水力、森林資源。是印度重要的工業區。著名的塔塔鋼鐵公司即設於南部的賈姆謝德布爾。
。
其次印度工業的總體發展不均衡,工業分布在靠近原料產地的大城市:如棉紡織業之於孟買,麻紡織業之於加爾各答;主要分布在在沿海大城市,北部工業很不發達
(1)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工業區。這里是全國最早形成的工業區,近幾十年略有衰退。現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1/10。麻紡和機械是本區的兩大工業部門。
(2)以孟買—浦那為中心的工業區。工業產值佔全國1/6,已顯著領先於其他工業區。棉紡工業長期居優勢地位,佔全國30%。此外,機械、化工、煉油等部門在國內均有突出地位,已成為多部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工業區。周圍是印度主要棉花和油料產地。以傳統工業為主,棉紡織業和油脂工業在國內居首位,水泥、化工兩部門地位突出。
(4)以馬德拉斯—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發展最快的工業區,規模已接近於加爾各答區。區內集中了電力、飛機製造、造船、煉油等工業部門,以及航空、電子、電機等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
(5)以那格浦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有印度的「魯爾區」之稱。它接近主要煤炭產地,煤和鋼鐵產量均佔全國的3/4,電力、重型機械、化工、非金屬產品等地位也很突出,是內地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可以說是它的地理位置和國家戰略決策決定了印度發展的方向和程度
『叄』 你對印度的看法
鄙視印度!
印度和我們祖國綜合國力相比,差的很遠。尤其像你所說,那種垃圾連本國溫飽都搞不好,還想稱霸南亞!舉個例子,他們的首都新德里,竟有好多人家不通自來水,生活用水完全靠積蓄雨水。。。。連首都都這樣,他們整個國家更是可想而知了。還有每年的熱浪,居然有人被熱死,這種國家,也配稱金磚四國。。。可笑啊
還有印度的重工方面,大部分都依賴引進,尤其軍事工業,自主的東西搞了N年,最終都是些廢品,軍事力量完全靠國外。相比我們祖國也是差好多。
可是這種垃圾國家,卻不懂得與我們和平共處,處處和我們作梗!尤其是在邊境問題上,我國已經很忍讓了,這種垃圾卻得寸進尺!
大多數人都稱道印度軟體業發達。但我感覺也算不上發達啊。像印度曾經研製過的一種叫「阿瓊」的坦克來說吧,裝了法國的火控系統,德國的動力系統,英國的裝甲,只有軟體是他們國產。但那套軟體無法很好的來兼容「萬國」零件,經常低級笑話。最終導致那坦克幾乎毫無戰鬥力。。。。。
這樣的國家,壓根就是垃圾!
再補充點,印度的社會問題特別的復雜。國內兩種主要宗教教派(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沖突相當嚴重!還有印度人口幾乎快要爆炸,可是印度教義中卻不主張計劃生育(重男輕女思想濃厚),這樣勢必導致印度將來更加貧困,社會更加動盪
『肆』 印度工業特點是什麼
印度工業特點是:
1、印度的工業原來就有一定的基礎。獨立以後,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1950~1965年,工業生產年平均遞增8%,1966~1980年,降為4.2%。雖然發展速度不算快,但卻比較穩定。
2、印度的工業的發展不但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個包括多種基礎工業在內的40多個部門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中原子能、電子、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也達到一定規模。過去,以紡織業為主的輕工業是工業的主體,現在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
3、印度的工業品的自給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來還能向國外輸出一些輕、重工業產品和一般性的工業技術。印度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匱乏,運輸緊張,資金和先進技術等對外依賴嚴重,人均工業品消費量仍然較低,等等。
4、印度工業的地區布局在獨立以後有很大變化。過去(1948年)以孟買為中心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計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0%。
5、孟買—浦那區,長期以棉紡織業占絕對優勢,孟買是靠周圍廣大地區的棉花生產發展起來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現在機械、化工兩大部門在國內地位也很突出。
『伍』 印度有輕工業嗎怎麼樣
如果是牛皮和豬皮,絕對不可能來自印度。
曾經長期做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的輕工業特別是紡織業相當發達。至今加爾各答是著名的輕紡城。事實上,印度工業實力長期超過中國。因為印度沒有直接參加兩次世界大戰。基礎設施保存完好。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使得中國的輕工業如病毒一樣瘋狂發展。在印度,人民對西方的民主很崇拜。印度也自稱「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僱主是不得隨便對待工人,無償加班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人理解的所謂「怠工現象」很普遍。印度人情願做乞丐也不會做低工資的收剝削者。(印度不歧視乞丐,認為是一種修行,類似理解為苦行。)中國的輕工業並不值得驕傲,它是中國特色旗幟下,人民的血淚路。是先富起來的人欠廣大人民的血債。
『陸』 南亞中的印度重工業生產條件優越什麼和什麼資源豐
自然條件優越,人文資源豐富。
一 自然1位置:南亞次大陸,相對獨立;沿海,靠印度洋2氣候:亞熱帶,降水多,溫暖濕潤,日照足3土地:地廣,面積大,肥沃;多平原丘陵,少高山;幾大河流供給用水4資源:礦物種類多,集中度高,豐富,如煤、鐵、水能。
二 人文1勞動力:人多,集中分布,素質較高,官方語言是英語2城市:分布集中,利於工業集中發展3政府:重視發展工業,特別是第三產業、新產業,如IT4交通:鐵路、公路、海運教發達5政治:南亞第一。
第一,首談印度的人口優勢和紅利,印度有14億人口,這就使得印度不缺勞動力,勞動力比較廉價,對於印度本國來說,勞動力可以加快印度的基礎建設。對於國外的公司來說,可以節約成本,尤其是在印度辦廠,可以節省許多開支,所以說許多世界性的製造公司紛紛到印度辦廠置業,盤活了印度的當地經濟氛圍。第二,印度的地勢和土壤優勢,印度的平原面積佔到了40%,山區佔25%,高原佔1/3,這就使得印度這里的環境很適合種植糧食等農作物。這里產出的糧食養活了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並且多餘的產出的農作物還被印度出口到國外,賺取外貿資金。第三,印度的對外政策,左右逢源,不偏不倚,我們都知道美國和俄羅斯都在拉攏印度入伙,但是印度政府卻很聰明,我誰都不得罪,我誰也不支持,不偏不倚,以不變應萬變,印度的這個對外政策,使得印度獲取了極大的利益,俄美雙方從經濟上,軍事上對於印度都是給予最大的扶持。第四,印度所處的國際環境很優越,除了邊境沖突以外,沒有大范圍的敵對國家,這就使的印度能夠在長的時間段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從經濟前十到第七名,印度沒用多長時間,穩定的外部環境,造就了印度國內發展迅速的態勢。第五,印度的文娛產業是很厲害的,它們的寶萊塢號稱是印度的好萊塢,為印度的經濟收入添磚加瓦。
『柒』 大家對印度的感覺是什麼
印度給人的感覺就是色彩繽紛、種姓制度不平等、還有些頑固的舊觀念和習俗。
中國人沒自信啊,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些,便抬高自己去貶低別人了,這就是人民的腐敗,日子久了也就見怪不怪。不過還是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人能少些。
『捌』 為什麼印度軍工這么差
有這么幾個原因
1、缺乏規劃,好高騖遠
2、基礎工業薄弱
3、內部斗爭原因
原因1:缺乏規劃,好高騖遠。
以印度海軍為例,在研發孟買級驅逐艦的後續艦時這個問題就暴露無遺。當時俄羅斯提出過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使用頂板雷達和垂直發射的施利基導彈,造一款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驅逐艦,走小步快跑的路子。
如果印度人那麼做,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一款類似中國的168/169那樣的通用驅逐艦,而且技術更強一些
但印度人這時看到了中國最新的052C,上面有遠程導彈和相控陣雷達,於是印度馬上推翻了原有的決策,要不惜代價搞自己的相控陣,結果不用多少,到現在,加爾各答級還是船殼。
類似的還有LCA,LCA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印度走一次戰斗機設計的全流程,鍛煉隊伍,可印度現在宣布下馬了,這意味著之前的隊伍、積累全白費了。
參考中國經驗,項目下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隊伍散了。昔日611所的J9項目下馬,但人員有效傳承下來了,結果J9的成果在J10身上重生。
印度就像熊瞎子掰玉米,到頭來一個也沒留下。
原因2:基礎工業太過薄弱
軍工需要完整的工業體系作為支撐,印度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怎麼搞的出來?而且他們的指標要求又奇高無比,結果自然是下馬。
實際上這段彎路中國也走過,東風107、東風113、L9、Q6、轟8、055都是這么下馬的。
原因3:內部斗爭
印度不同黨派之間的斗爭是很厲害的,結果就是影響對外軍事合作和技術引進。看看他們的榴彈炮引進計劃就清楚了,幾十年了沒有更新。
『玖』 印度的坦克性能怎麼樣
印度的坦克的性能還可以,在世界上可以排在前列。
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是世界最著名坦克之一。雖說印度軍工一直被全世界嘲笑,但其堅持不懈發展國產的努力還是很值得尊敬的。阿瓊主戰坦克作為印度堅持不懈的典範,現在已經進入印度陸軍服役。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宣稱阿瓊坦克已經成熟,性能排在世界第三(前二為美國M1A1和法國勒克萊爾)。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軍隊FMBT(未來主戰坦克)項目中提到,其要研發一款輕量化(相對於重度肥胖的阿瓊而言)、高速機動的新型坦克,採用雙人制坦克布局,炮塔為無人自動化設計,藉助於該坦克內部的自動化設備,取消了炮手和裝填手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