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的好處有哪些

印度人的好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5 06:58:37

① 印度人用手抓飯吃有幾樣好處

聞名世界的印度手抓飯「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印度人認為吃飯中的很多快感來自觸覺,刀叉會阻止這種特有的快感。

印度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狀的,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中國人有用嘴吹食物降溫的習慣,大概就是不能用手試探溫度的緣故吧。

在印度,手抓飯也是朋友間親密程度的見證,若請朋友吃手抓飯,表示朋友間已經很親密熟稔了。印度人認為左手不潔凈,所以他們用右手把食物送進嘴裡。用手抓飯不是印度人的專利,我國新疆也盛行手抓飯。用手抓飯自人類開始,沒有吃飯工具,都是用手抓,手拿。只是社會的進步才漸漸有了叉、勺、刀、筷的專用工具。而印度人堅持用手吃飯,不習慣用工具而已,並不是沒有發現,就是現在雖有刀叉,也還是習慣如初。沒有為什麼。

印度人待人熱情,甚至把陌生人都當成沒見過面的朋友。印度人請客時很少圍坐在餐桌邊,而是把各種飯菜通通擺放到餐桌上,客人或站或坐,有共同話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完全不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圍著桌子製造氣氛。不過,飯桌上的主食永遠是米飯或者餅,最後還會有一點甜食上來。

手抓飯是印度的傳統習俗,而且只能用右手把食物送到嘴裡。印度南方人用整個右手抓食物,而印度北方人則比較斯文一些,只用手指的前兩個關節。由於印度人有用左手洗屁股的習慣,他們認為左手不潔凈,所以吃飯時左手只能放在膝蓋上。

目前,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

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因為印度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狀的,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② 印度對中國的優勢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印度雖然一般科技發展緩慢,但高科技領域卻發展迅速,在核能技術、空間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領域,印度具有很強的實力。印度為成為有聲有色的軍事大國,長期保持了較高的國防科技投入;印度空間技術發展很快,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間大國;印度是世界上軟體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近年來其軟體業增長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軟體業增長率是20%,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正在以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計算機軟體大國的地位躋身於世界信息技術大國之列。印度科技的發展得益於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和開發。印度科技人員數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質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2000~2001年度,印度擁有254所綜合性大學,2223所職業學院,7926所其他學院。印度信息技術業共有專業技術人員43萬人,在校大學生與人口比例高於我國,印度重點大學培養的學生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科技教育從小抓起 印度的計算機教育從小抓起。印度人的心算速度驚人就與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小學生必須記住的乘法口訣是1×1到22×22。小學生解扇形面積的題目不是計算題,而是證明題,因此他們解數學題的思維方式與電腦程序的方法十分相近。 印度教育部門制定了統一的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大綱,全國2500多所中學開設了電腦課,400多所大學開設了計算機及電腦軟體專業,這使得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媒體教育設施體系。為了有效地實施和落實信息技術教育,印度政府專門制定了《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指南和大綱》,規定小學必須學會使用滑鼠、鍵盤、列印機和掌握光碟機、數據機等的使用方法。初中學生必須學會如何使用教育軟體、電子郵件和利用網路資源的方法。高中學生則要學會利用電腦收縮整理數據、圖形處理、基礎軟體製作等技能。印度現有的電腦培訓中心還為3~14歲的兒童設計了不同的課程,每家公司的項目針對不同的年齡組。這些培訓與學校的正常課程是相輔相成的。對於那些3~8歲的小娃娃們,只是輕松地學著玩。培訓人員認為,兒童應以他們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學習。通過電腦培訓程序使孩子既懂得了電腦,又能幫助他們學好學校的日常課程,決不會給孩子增加負擔。電腦的多媒體效果和動畫畫面,給孩子創造了一種輕鬆快樂的氣氛,他們在游戲中便學會了很多知識。印度的父母以前最希望孩子將來當醫生、律師,而現在,如果你問一位家長,希望孩子將來做什麼,答案毫無疑問是「軟體工程師」

③ 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一、優勢:

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多,消費的能力和潛力就大,消費需求的增加又會帶動生產的增加。而正常情況下,生產多於消費,由此導致社會財富的積累。

人口多,市場競爭也就激烈,只要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合理,良性的市場競爭會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提高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市場的完善,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內需市場的擴大可以幫助我國抵制外來不良經濟沖擊的影響。

二、劣勢:

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甘於以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作為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主導力量,而提高勞動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知識附加值本質的途徑是提高教育水平。如此大的人口數量和城鄉差距,使得提高總體教育水平的成本加大,這會嚴重製約印度的經濟發展後勁。

印度人口現狀:

印度人口有13億左右。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④ 印度的優勢和好處

一、印度的耕地面積比我國的大30%左右。中印兩國都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中國人口現在為13.5億,印度為11億,對這樣的人口大國,保有足夠數量的耕地面積至關重要,否則吃飯都成問題。雖然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三倍還多,但從耕地面積上看,印度以24億畝耕地居亞洲之首,中國以18.3億畝尾隨其後。
問題是:我國的耕地面積仍然呈每年下降的趨勢,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拓展、土地荒漠化等幾方面,我們每年要損失上千萬畝耕地。這難道不足以讓我們警覺嗎?盡管我國的農作物產量比印度高,那是因為我們在農業生產體制改革和精耕細作方面比他們做得好,但應當承認,印度現在落後就意味著它有很大的潛力可挖。而我們,則應該在嚴格控制建設佔用耕地和科學開墾可耕荒地上下更大的功夫。
二、印度的地理條件比我國更適於進行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是山地眾多的國家,地形復雜,進行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遇到的困難很多,造價也比較高。而印度,其國土面積范圍內除了北部喜馬拉雅山地外,中南部的恆河平原、中央平原、德干高原地形起伏變化不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條件良好。印度由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留下較好的基礎以及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多年來鐵路運營總里程雄居亞洲之首,直到2003年才被中國超越。目前中印鐵路總里程對比為:7.5萬公里:6.4萬公里。
同樣,印度在這方面的潛力也很大。而我們的 狀況並不足以高枕無憂,很多地方交通基礎設施的狀況還亟待改進,而且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每前進一步都要比印度費勁,絲毫不能懈怠。

三、印度目前所處的地緣政治形勢優於中國。我國東南沿海尚有台灣問題未解決,在東海油氣問題上與日本有矛盾,在南海問題中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存在爭端,北邊的俄羅斯雖然處於虛脫狀態,但一直算不上中國的友好睦鄰,威脅倒常常有,西南方向的印度也常常前來叫板。印度呢?雖然在北面與巴基斯坦呈武裝對峙狀態,還有強大的中國的威脅,也夠喝一壺的,但南面基本沒有顧慮,國家安全整體形勢優於中國。
印度與美、俄、英、日等強國的外交關系也保持得不錯,如中印起爭端,這些國家恐怕是偏袒印度的。
中國雖然強大了,但要顧及的方面很多,力量難免分散。所以,中印目前如發生沖突,我們在國際政治、軍事領域處於劣勢。
四、印度在軟體領域里對中國有較強的優勢。軟體業是印度能拿出手的少數幾個拳頭產業之一,印度政府在這方面也高度關注。我們除了加大投入、培養人才、加強產業鏈建設以外,還要做什麼?——那就是更加註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把知識產權保護做好了,軟體研發、推廣才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更好地推動其發展。我們問問自己:在這方面我們做到位了嗎?
五、印度的金融體系比我們更加開放、更有效率。金融系統的開放度、透明度高,其好處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如果金融系統出問題,後果十分嚴重。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大家都看到了,也經歷了,什麼次貸危機、呆壞帳等等,我就不多說了。反正我國的金融系統改革尚處於初級階段,問題很多,有些地方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在這方面我們不如印度。
中國經過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國民生產總值已位列世界第三,而且發展勢頭仍然迅猛。印度近些年,經濟發展大有起色,這也得到人們的公認。二十一世紀的龍象之爭將是以後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談了印度的五大優勢,是為了讓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發現自己的缺點,找出對手的優勢,以不斷地調整激勵自己大步前進。「虛心使人進度,驕傲使人落後」——望我們常記起這句警言,共勉共進!

⑤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有沒有什麼優點及優勢

印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都有悠久的歷史,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十億級人口的國家。雖然印度的問題很多,但印度最近經濟也在快速發展之中,目前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和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並稱金磚五國。

像我說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印度崇拜者」最喜歡的問題,是的,你沒聽錯,竟然還有印度崇拜者。中國網路上關於印度的內容95%都是貶義的,把「印度崇拜者」急得團團轉,這個問題能夠讓「印度崇拜者」勉強放鬆一下,我們就來列舉一下印度的優勢。

哦,對了,印度人很愛國,看電影聽到國歌會自發起立,我當然不會吃飽了撐得問印度人怎麼看待自己國家,但是我觀察,我覺得我看到的印度人都發自內心愛自己國家。

⑥ 印度對中國的優勢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印度在人口、耕地、科技、信仰等方面都比中國占優勢,印度有很多比中國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在科技軟體服務方面,印度顯然有更多優勢。因為印度人英文比較好,同西方國家的溝通比較通暢一點。特別是印度班加羅爾這個地方,它的軟體工業是非常發達的,全世界75家頂尖的軟體公司有30家落戶在班加羅爾。在印度,有4500家高科技企業,班加羅爾集中了印度軟體人才的35%,它創造的IT產值也佔了印度的三分之一,它已經形成了科技軟體服務中心。
第二,有數據表明,幾年後印度的人口會超過中國,變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第三,印度的土地面積只等於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要比中國大一倍。也就是說,它的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但可耕地比中國多,所以到現在為止,中國糧食需要進口,印度是再窮也不愁糧食。
第四,根據統計,印度人80%信印度教。所以印度人比較重視精神生活。印度這種信仰對於社會穩定有好處,所以印度盡管會出現大亂,但像甘地,他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時都是提倡「不抵抗主義」。印度的歷屆政府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不會亂得很厲害。中國的漢人是比較相信物質生活的,這一點與印度有所不同,在這方面印度還是有它的優勢。
其次,印度的「私營企業家文化」值得中國學習 。
在經濟方面,印度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服務業,他們的服務業早就超過了50%。同時莫迪還提出一個口號「Make in India」。意思是「請大家到印度來生產」,是個祈使句,就是說你們把資本拿到這里來開廠,讓大家都到他那兒去生產。可見印度認為光靠服務也不行,製造業也要趕。第二個是印度的外貿靠內需拉動的比例比較大,這個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是把雙刃劍。
還要提到一點,就是印度的「企業家精神」。尤其在私營企業家裡面,我覺得印度私營企業家的文化遠遠好於中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富二代」什麼的,經常是不能堅持下去。但印度幾個有名的家族企業,像塔塔集團,有一百多年了,已經有三代以上,但是依然長盛不衰。我參觀過他們的廠區,像工業園一樣,搞得非常好,而且福利非常好。他們開玩笑說,工人只要生一個孩子,我保你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老闆出錢,但你超生了,就不管了。他們還分房子,工人都有房子,工程師住好一點,工人差一點,但都分房子。在印度,私人老闆搞這些真的不容易,這就是企業家精神,值得中國學習。
另外,印度的銀行業是比較成功的,監管也比較好。中國股票解放以後中斷了,到改革開放才重新啟動,但孟買的股票市場一百多年一直延續下來,沒中斷。他們的股票市場也出現過重大詐騙,但壞的例子好象沒有那麼多。另外,印度銀行的呆帳比我們少,這是印度使館的人說的。
在信息技術方面,比爾.蓋茨曾經說「下一個軟體超級大國就是印度」,這個評價應該說相當高了。班加羅爾有很多這方面的大公司,我也去參觀過,那裡的管理等方面確實很好。另外,他們的英語好,因此外包業務也很強。
評價印度的教育,同中國相比,可以說印度是「高等教育好,基礎教育差」。美國有個MIT,印度也有個理工學院,培養出的一些IT產業專家,軟體工程師,水平都相當不錯。在國際組織裡面,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等等,恐怕中國人還沒有印度人多,他們當中很多都是高技術人才,英文也好。
印度軟實力方面的優勢也是看得見的。寶萊塢的電影在國際上還是相當有影響的,它的產量甚至超過好萊塢了。在南亞國家、非洲等地,印度電影市場非常好。還有印度瑜珈,現在中國也很盛行。莫迪九月份參加聯大時還提出,要聯合國通過一項「國際瑜珈日」的決議,並獲得通過。
最後再說一句,經常有人問印度的社會治安怎麼樣。不能說印度社會治安比中國好,但你到富人居住的地方去看,沒有多少人裝防盜門的。富人區除了賣珠寶,賣黃金首飾的要裝鐵柵欄,老百姓,很有錢的資本家,都沒有裝防盜門的。

⑦ 都說的是印度的缺點,有沒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優點及優勢

印度人的優點其實有很多,比如他們的民風比較淳樸,而且印度人都很團結善良。

⑧ 經常能夠聽說印度的缺點,那麼這個國家的優勢和優點有哪些呢

一·市場規模與中國相當並且潛力巨大

我們一直以來,從網上看到的印度人總能給人以娛樂至上的感覺,每次都能讓人笑得噴飯,除了扒火車、玩摩托、摔各種戰斗機,印度人的精神也是讓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我們總是叫人家阿三,但是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印度雖然在很多領域落後於中國,但印度市場成為印度崛起的一大底牌。在吸引外國投資領域,印度首次以630億美元的數字超越了中美兩個世界大國,這不禁讓印度暗自酸爽了一把。

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⑨ 印度的很多缺點我們都見過,有沒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優點及優勢

說到印度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大量的關於印度的不好的方面,就好比印度的火車只要是能著足的地方,都是可以掛人的。

印度的廁所滿大街都是,衛生堪憂。印度是全世界強奸率最高的一個地方,安全得不到保住,印度的閱兵和雜技團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還有就是印度的軍用飛機,每年都是會摔下一些來的,印度低種族姓的人,他們都是很受鄙視的......。

這些都是每一個人耳熟能詳的事情。

那麼,印度有沒有亮點有優勢的地方嗎?

不得不說印度還是有不少的優點的。

我們說幾個主要的吧:

4、印度的教育和語言優勢。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對於全球化的今天來說,這是他們最大的利好。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很多的公司,他們大部分都會將呼叫基地設在印度。

這也是印度的IT業發達的原因,印度已是全球最大的軟體和後端服務外包大國,在IT科技領域具有培養高端人才的優勢。

還有美國的知名公司,都喜歡用印度人來做高管。Google的皮猜(Sundar Pichai)、微軟(Microsoft)的納德拉(Satya Nadella),他們都是印度人。

可以說印度還是有很多優勢的,關於其它方面的優勢,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⑩ 印度對中國的優勢有哪些

印度學生:「中國比印度差很遠!」

表面上看,中國比印度先進富裕,中國的GDP和人均GDP兩項指標都是印度的兩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約12%,按說中國要比印度富裕。但真實情況確相反,從我在中國生活的兩年半的所見所聞,真實的中國人比印度人生活艱難的多、苦的多。

印度農民沒有苛捐雜稅。印度農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和中國差不多,但印度農民自給自足,國家根本不從農業上提取稅收,也不象中國地方有那麼多官員要養活,盡管印度的農業技術比中國落後,這主要是印度農民懶造成的,要是印度農民有中國農民這么能吃苦,印度農村肯定要比中國富裕,中國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農民,有最高的農業單產,但中國農民被壓迫的太深,稅賦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來說,印農民比中國農民輕松的多。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動自由。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暫住證,印度不需要,也沒有因為暫住證被關押被打死的情況。印度人可以在總統府的對面要飯,也可以在象中國長安街一樣繁華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沒有人以影響市容而象趕鴨子一樣到處趕。印度也沒有象中國一樣到處打砸攤主的城管,也不會因為三輪車影響政府形象而被取締。在印度,只要你能在某個地方找到謀生的門路,沒有人管你,而在中國就嚴格的多,官員們關心對外形象重於關心百姓生活。

印度人的工資水平高於中國。中國有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勞動成本比印度低的多。以電視機為例,此次美國對中國實行反傾銷,就是以印度的電視機價格為參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會比中國高,唯一高的是勞動力成本,而中國電視機價格低就是因為勞動力工資低。在中國的很多工廠里工作的中國工人的收入比印度產業工人工資低的多。一些合資企業到中國開工廠並不是因為別的什麼,而是因為中國人最能吃苦、工資最低。這些外國工廠在印度根本開不起來,因為印度人要的工資這些老闆給不起,印度人也沒有中國人牛馬般能吃苦耐勞的精神。

中國相對高的GDP沒有讓人民得到實惠。中國的GDP是印度的兩倍,但中國人民難以從中得到實惠。以汽車為例,中國連鄉鎮村的官員都可以坐上進口高檔轎車,僅此一項每年就消耗了中國GDP總值很大的一部分。而印度這種情況是絕對沒有的。除國家用於外事活動外,印度政府官員都坐印度自產的「總理」牌轎車,印度象國防部這樣的強力機關連空調都沒有,而中國所有的政府衙門都是富麗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員公款吃掉的錢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些印度很少。這些都是民眾的錢,所以中國雖然GDP是印度的兩倍,但人民肯定享受不到實惠。況且,中國的GDP在剔除水分後的真實數字是多少,大概沒人能說清楚。印度沒有那麼多大蓋帽。在中國大蓋帽滿天飛,「九項大蓋帽管一頂破草帽」是中國特色。這些大蓋帽都是沖著人民來的,每頂大蓋帽都是人民的負擔。印度沒有這么多大蓋帽,即使你戴著大蓋帽也不能向人民亂收費。中國人光養這些大蓋帽就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誰也不清楚中國人要花多少錢來養他們。一些大蓋帽領導貪了太多的錢以後卷輔蓋走人跑到國外去。據中國自己報道,近年來捲款外逃的官員有好幾百人,這些人帶走的財富估計可以供養幾千萬兒童上學。

印度沒有官員終身制。印度上至總統下至部門,在任是官員,享受國家的各種待遇,但下來後和平民一樣。但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只要進了官場,除非因腐敗被抓起來,否則國家要養一輩子,直到死為止。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的官員總數和法國總人口差不多,這還不包括鄉村及編外的官員。而中國的國民總值比法國還低,從這一點上看,中國人的負擔比印度大的多。

印度沒有中國普遍存在的爛尾樓。在中國城市隨處可見爛尾樓,這些爛尾樓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十億,要統計中國的爛尾樓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資金存入爛尾樓里多登天還難。可以說每幢爛尾樓都是官商勾結的腐敗現象,每幢爛尾樓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在中國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這個黑窟隆,這種現象在印度很少見,這也是中國特色。

總體上看,中國的GDP雖然是印度的兩倍,但中國被要養活比印度多數倍的官員隊伍、要養活無數的公車和公車司機和修理費、要喂飽中國官員龐大的將軍肚、要裝滿外逃官員的行李箱、要養活無數的大蓋帽,中國的那點GDP余錢肯定不多,用於人民福利的錢不會比印度多。

------------------摘自印度留學生感悟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的好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多少 瀏覽:293
伊朗怎麼上油輪 瀏覽:821
印度什麼時候朝聖 瀏覽:18
賽爾維亞到中國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936
舊中國足球協會成立於多少年 瀏覽:859
阿聯酋與伊朗之間是什麼 瀏覽:252
義大利國家有哪些國家的 瀏覽:52
中國共有鄰國多少個 瀏覽:893
印尼有多少華人華僑華裔 瀏覽:325
美國制裁伊朗給伊朗帶來了什麼 瀏覽:821
結合所見所想如何理解中國精神 瀏覽:704
中國最大的宅院是哪個 瀏覽:359
一千萬越南盾什麼生活水平 瀏覽:576
印尼gdp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357
英國進入中國的關稅是多少 瀏覽:863
中國哪裡可以賽車 瀏覽:50
錯把工廠報價發給英國客戶怎麼辦 瀏覽:706
印尼人用微信怎麼實名制 瀏覽:635
義大利南部丘陵地區種植什麼 瀏覽:306
德國為什麼打英國空軍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