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年印度的排燈節是什麼時候。
在每年印度舊歷的最後一天(相當於公歷10月前後的某一天),煙火和各種節日的燈會照亮黑暗的夜晚,這是全世界約10億印度教信徒在慶祝排燈節——一個燈的節日。這是世界上最廣泛慶祝的節日之一,在印度、斐濟、尼泊爾和特立尼達島,它甚至是全國性的節日。
❷ 印度最大的節日是什麼時候
在眾多節日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燈節、灑紅節和十勝節。這三大節日實際上是印度教的節日。
灑紅節
公歷2、3月間,是印度教節日,也是全國性的大節日。此節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大致在公歷3月份左右,它在印度的地位恐怕僅次於燈節。這個節日一過印度的天氣就變得炎熱起來,所以它是印度的春節,又稱霍利節holi,印度最古老的節日之一,代表著色彩單調的冬天終於結束,並預示著春天土地的豐饒。關於灑紅節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希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惡國王,強迫臣民尊他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卻依然堅持對毗濕奴的信仰。國王為此讓他的妹妹、不怕火燒的霍利嘉(HOLIKA)抱著普拉拉德跳進火堆之中,妄圖除掉小王子。然而事與願違,霍利嘉被燒為灰燼,普拉拉德卻因為毗濕奴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撒紅顏色的。因此,人們把每年印歷12月的望日定為灑紅節。灑紅節的第二天,人們便用水和各種顏料互相潑撒、塗抹。夜晚,人們把用草和紙扎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灑紅節來臨時,人們不管相識與否,都可以向對方潑紅水,或是用各種顏色的粉潑撒對方,用各色顏料把對方塗成大花臉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車也不能倖免。入夜後,人們還會播放音樂,載歌載舞。如果是在鄉村,還要點上一堆篝火,象徵燒死霍利嘉和摧毀邪惡。
燈節
印度的燈節每年在氣候宜人的10月至11月間慶祝,即印歷8月見不到月亮之後的第15天。這時候使人窒息的盛暑消退,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就要來臨。商人們都習慣在這天更換新賬本,以求開市大吉,財源茂盛。因此,一些印度人把燈節說成是他們的新年。燈節慶祝活動長達半個月之久。在此期間,各公園、廟宇、商業中心,廣場布置得像御苑仙境一般,文藝節目也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公園內,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一隊隊頭戴金色船形帽,身穿金色閃光服裝的樂隊,盤腿坐在臨時塔起的小樓上,吹奏著悠揚的樂曲。到處是出售燈籠蠟燭、焰火鞭炮、節日禮品的攤頭。各地方風味小吃的攤販們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園內還有算命先生和巫師搭起的帳篷。各種文藝節目,如:舞蹈、騎象、玩蛇、耍狗熊和游戲,使人目不暇接。每晚定時放三次焰火,焰火綁在幾根高桿上,點燃一根,火花便穿梭放射,其他桿上的焰火也騰空而起,現出滿天瑰麗的彩花。
慶祝燈節的活動,在女財神拉克希米廟內更是熱鬧異常。這是印度德里的一座宏大的印度教廟,四面八方的印度教徒都來這里朝拜。燈節期間,廟內外人如潮,歌如海。虔誠的印度教徒們,赤足魚貫進入廟內,廟宇的前院坐落著三座殿,拉克希米·納拉因殿位於中央。信徒們向偶像雙手合十致敬,有的還匍匐膜拜,獻上鮮花和紙幣。廟內的祭司賜給信徒們「聖水」,信徒們接在手中,當即飲下或撒在頭上,以期未來諸事如意,財運亨通。院內充滿節日的氣氛,一隊隊樂師盤腿席地而坐,邊演奏邊演唱頌敬神仙的歌曲。教徒們圍著樂師和著樂曲,也低聲吟唱,表達對神的崇敬之情。
在各熱鬧的廣場上還有敘述燈節來歷的舞劇和其他精彩的文藝節目。根據公元前2世紀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羅摩戰敗了十首王羅波那,返回京城時,家家戶戶都在門外點燈,歡迎他凱旋歸來。所以這天就成為燈節,一直延續至今。關於燈節,也眾說不一。有的說,這天是司掌人間財運的女神拉克希米巡行人間的日子,拉克希米女神喜歡光明,於是盼望幸福的人們便把房收拾得干凈亮堂,晚上點起燈來,其慧眼所至,財運也就伴隨而來。也有人就這天是大黑天神克里希南戰惡魔那拉卡蘇,把人們從暴政下解救出來的日子,人們為了慶祝勝利,迎接光明,於是高興地點燈、放焰火。
燈節之夜,家家戶戶的門口窗前、庭院屋頂,都亮著燈。有五光十色的彩色電燈,有絢麗多姿的花燈,有小小的蠟燭,還有別具特色的小油燈。舉目望去,燈若繁星,一直延伸到天際,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星海夜圖。人們在慶祝燈節的時候,喜歡放鞭炮焰火。印度的焰火種類繁多,色彩艷麗。有對空噴射的「石榴花」,還有類似我國的「雷鳴電閃」、「五彩爭艷」、「天女散花」等。入夜,大人小孩都喜氣洋洋地燃放焰火,明珠迸射,把茫茫的夜空照得通明。
十勝節 十勝節:萬眾共度歡樂夜
十勝節是印度教節日,也是全國性的重大節日。根據印度歷法,十勝節是從頞濕縛庫閣月的第一天開始,一連慶祝10天。一般是在公歷9、10月間。十勝節來源於史詩《羅摩衍那》,具有幾千年的傳統。該節日是慶祝印度教教徒心目中的英雄羅摩與十首魔王羅波那大戰10日,並最後大獲全勝,故稱「十勝節」。
十勝節期間,印度各地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不管是地處偏遠的鄉下,還是車水馬龍的都市,到處都群情鼎沸、熱鬧非凡。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區,慶祝活動更是規模宏大而隆重。「十勝節」的前9天,各地搭台演戲,從羅摩降生開始,一直演到羅摩最後徹底戰勝羅波那。這種活動被稱之為「羅摩里拉」。「羅摩里拉」一般都是在露天舉行。9、10月份是印度一年中最舒服季節的開始,在天高氣爽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星空,怡人的涼風輕輕吹來,在悠揚的印度民族樂曲聲中,觀看一次生動的「羅摩里拉」,的確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只是這種演出一演就是三個小時,甚至時間更長,舞蹈節奏格外的慢,如果對印度舞蹈語言不是內行,很難領會其中奧妙。可是,印度觀眾,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盡管對「羅摩里拉」的劇情可以說早已爛熟於心,但每年前往觀看的人仍然是絡繹不絕。
到第10天晚上,慶祝活動進入最高潮,人稱「十勝第十日」。好多地方都會選一個大大的空地,上演十勝節的壓軸戲。空地上會搭起三個巨大的紙做凶神,分別代表作惡多端的十首魔王羅波那以及與他同流合污的弟弟和兒子。
各地的紙人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有幾十米高,它們被打扮得花花綠綠,兇相畢露,身體內部塞滿了火葯和爆竹。三魔一手持劍,一手握盾,齜牙咧嘴,形象可憎。
在動人的歌聲和樂曲聲中,人們會三五成群地向空地擁來,過不了多久就會擠得水泄不通。筆者在德里時,曾看過紅堡前廣場的十勝節盛會,前往觀看的人有幾十萬之眾,完全是人山人海的場面。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之間,賣氣球的、賣雪糕的以及賣各種零食和玩具的小販到處可見。
首先的節目是要上演《羅摩衍那》,扮演劇中人物的演員們盡管不像在舞台上那麼穿戴齊整,但也一個個披紅掛綠,有的騎馬,有的坐牛車,在樂隊的伴奏下繞場遊行。
接著,他們又表演羅摩最後戰勝羅波那的故事。與此同時,有名的說書人坐在高高的檯子上,以渾厚的嗓音通過高音喇叭講述著故事情節。也是在高台之上,有印度婦女身穿紗麗,面戴輕紗,頭頂燃著的疊層油燈,跳起了傳統舞蹈。
日落時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扮演羅摩的演員成了全場注目的中心,只見他一身英武,動作瀟灑,彎弓搭箭,瞄準了巨魔,箭頭是一個小小的火球。說時遲,那時快,三支火箭「嗖、嗖、嗖」地向三個巨魔飛去。在人們目不轉睛、屏息靜氣之中,「轟、轟、轟」三聲,三魔全部中箭,觀眾一片喝彩。頓時,爆竹齊鳴,焰火沖天,火樹銀花,光彩一片。三個龐然大魔在騰騰烈焰中頹然倒下,凄凄慘慘,化為灰燼。羅摩大獲全勝,善終於戰勝了惡。此時,廣場四周的觀眾為羅摩的勝利歡呼雀躍。
❸ 印度Diwali節日是多久
排燈節,又稱萬燈節、印度燈節或者屠妖節(印地語:दिवाली、Diwali、梵文:दीपावली、Dīpāvali、馬拉地語:दिवाळी、泰米爾文:தீபாவளி、泰盧固語:దీపావళి、烏爾都文:دیوالی),是印度教、錫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
於每年10月或11月中舉行,一些佛教信徒也慶祝這個節日。由於其影響力蓋過其它節日,故往往會被新馬一帶的華人社會誤解成印度人的新年節日。
中文名
排燈節
英文名
Diwali
別稱
萬燈節、印度燈節或者屠妖節
節日時間
每年10月或11月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❹ 印度最有意思的節日「排燈節」,為什麼一定不能錯過
排燈節是印度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每年十月或十一月舉行。不僅一些佛教徒慶祝這個節日,其他印度人也把它理解為新年。排燈節的起源主要與印度的幾個神話有關。這些神話闡述的一個主要觀點是,光可以克服黑暗,正義可以克服不公正。
所有印度公司都將在排燈節期間暫停營業。但他們的股票市場總有一天會進行一個小時的特別交易,主要是作為送給財富女神希拉里的禮物。只要有一座印度教的寺廟,就會有一大群人排隊,不管男女,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營造一種活潑的氣氛,還要點著燈祈禱。
❺ 印度節日有哪些,印度排燈節,印度春節是什麼時候
燈節在公歷10或11月間,是印度教最大的節日,在印度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部分人認為燈節起源於《羅摩衍那》。羅摩王子最終打敗十首魔王拉瓦那,攜妻子悉多返回京城,進城時恰逢傍晚,全城百姓為了慶祝羅摩凱旋就點亮了所有的燈火。此後,每年的同一天都要點燈慶祝羅摩的勝利。另外一種最流行的說法是,這一天財富女神拉克希米要巡遊人間,她的慧眼望見哪一家,哪一家就會財源廣進。於是,人們紛紛點起燈光將房子照亮,期盼著能吸引財富女神的目光。事實上,根據燈節的日期來看,它很可能是古代印度人民慶祝收獲的節日。每年燈節的晚上,德里都要變成不夜天。家家戶戶的門口、窗前、陽台都擺著一排排的燈或蠟燭。不少房前還掛著各式各樣的彩燈,有錢人家會把一串串的燈掛滿整棟樓房。商人們在這一天要更換賬本,開始商鋪新一年的經營。商業區更是燈火通明,有的市場甚至會用彩燈在街道上搭起天棚,望能招財進寶。即使在貧民窟或街邊窩棚里居住的窮苦人,也要設法在門前點一盞油燈,期待著拉克希米改變他們的命運。這天,人們要打掃干凈房屋,置豐盛的菜餚和傳統甜點,全家吃團圓飯。飯後還要燃放煙花爆竹,直至深夜。那場景分明就是中國的除夕。灑紅節大致在公歷3月份左右,它在印度的地位恐怕僅次於燈節。這個節日一過印度的天氣就變得炎熱起來,所以它是印度的春節。關於灑紅節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希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惡國王,強迫臣民尊他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卻依然堅持對毗濕奴的信仰。國王為此讓他的妹妹、不怕火燒的霍利嘉(HOLIKA)抱著普拉拉德跳進火堆之中,妄圖除掉小王子。然而事與願違,霍利嘉被燒為灰燼,普拉拉德卻因為毗濕奴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撒紅顏色的水。灑紅節來臨時,人們不管相識與否,都可以向對方潑紅水,或是用各種顏色的粉潑撒對方,用各色顏料把對方塗成大花臉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車也不能倖免。那架勢很像我國傣族的潑水節。因此,同事們出席灑紅節慶祝活動時都會選一件不打算要了的衣服穿上。入夜後,人們還會播放音樂,載歌載舞。如果是在鄉村,還要點上一堆篝火,象徵燒死霍利嘉和摧毀邪惡。
❻ 印度排燈節是什麼時候
排燈節,又稱萬燈節、印度燈節或者屠妖節。是印度教、錫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
❼ 印度的排燈節要放幾天假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准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2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3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准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話燈聯 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北宋時,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牶「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牶「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牶「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牶「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牶「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傳說,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了一謎聯,讓大家猜一猜。隨同的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麼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賞燈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贊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贊道牶「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里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雲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牶「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牶「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贊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牶「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牶「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❽ 2011年印度排燈節哪幾天放假
你好,我問過我的客戶了,他們說基本上是6-7天。從十月26號開始
❾ 2017年印度排燈節是是哪一天
2017年印度排燈節從10月17號到21號,一共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