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密拉特海拔
海拔:225.05 米
靠近:Western Kutchery Rd, Mohanpuri, Meerut, Uttar Pradesh 250003印度
參考:-
㈡ 印度阿格拉海拔高度
經緯度
27.18°N 78.02°E
海拔
171米(561英尺)
印度北方邦西南部城市。在亞穆納河西岸。人口連郊區77萬(1981)。地當東去恆河平原,西接旁遮普平原,南通馬爾瓦高原的要沖。
㈢ 急急急~~~印度新德裏海拔多少
新德里(77°12』E,28°35』N),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海拔高度216米,地處恆河平原與印度河平原之間的分水嶺上,東臨恆河支流朱木拿河。3~5月為新德里的熱季,炎熱、乾燥,幾乎滴雨不下。最熱的5月份,極端最高氣溫甚至可超過46℃。乾熱天氣可一直持續到6月下旬或7月初。此際,「季風爆發」,新德里雨季開始,並將持續三個月。
㈣ 印度的高原是什麼
1、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個久經侵蝕的向東北緩傾的大古老地塊,西高止山構成高原的西部邊緣,高度約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斷層崖;東高止山構成高原的東部邊緣,高度約500~600米,為低丘狀,沿海有較寬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內部多地壘和地溝的地形。
2、德干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是一個龐大的前寒武紀的古陸塊,它是構成次大陸的核心,是岡瓦那古陸的一部分。形成應該在喜瑪拉雅山之前,喜馬拉雅山是新生代的,德干高原是在中生代的(印支、燕山造山帶)。總之德干高原是一個古老的、久經侵蝕的、傾動的和被許多河川所切割的準平原殘丘狀地塊。
3、德干高原,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600~800m,高原東西兩側為高度不大的東高止山和西高止山,兩山之間的高原面久經侵蝕,支離破碎,多殘丘、地壘和地溝。高原地質年代古老,是寒武紀古陸塊。
4、德干高原地質年代古老,是寒武紀古陸塊,在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被抬升為一些斷塊台地、谷地和丘陵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地勢比較平坦。
㈤ 印度海拔比中國高多少
怎麼比呢?印度海拔比中國低,中國最高山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8848米,他是世界海拔之最,和尼泊爾共有。
㈥ 印度洋海拔有多深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為3839.9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72.4米,最深為9074米。
印度洋的主要屬海和海灣是紅海、阿拉伯海、亞丁灣、波斯灣、阿曼灣、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亞灣、大澳大利亞灣、莫三比克海峽等等。
印度洋的特點
印度洋有有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其中金屬礦以錳結核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儲量較大的是西澳大利亞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島的近海、斯里蘭卡周圍以及澳大利亞西海域中還發現相當數量的重砂礦。
此外,印度洋上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主要有各種魚類、軟體動物和海獸。印度洋每年捕魚量約有500萬噸,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島沿海捕魚量最大,主要捕撈的魚類有:鯖魚、沙丁魚和比目魚,非洲南岸還有金槍魚、飛魚及海龜等。在近南極大陸的海域里,還有鯉鯨、青鯨和豐瓦洛鯨。
㈦ 印度阿格拉海拔有多高
阿格拉海拔200米左右。
從16世紀到18世紀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這里是統治全印度幾百年的莫卧兒帝國的首都所在地,這里融合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與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阿格拉是典型的印度北方城市,喧鬧,擁擠。而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都市,卻屹立著堪稱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泰姬陵。印度人稱泰姬陵為「Monument of Love」。任何的照片和辭藻都無法真正的表達泰姬陵的美和神奇。 阿格拉紅堡,全部採用紅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稱紅堡,與首都德里紅堡齊名。它的古堡建築是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印度北方邦西南部歷史名城,水陸交通中心,農產品集散地。位於亞穆納河西岸。人口包括郊區約77萬。面積4816平方千米。初建於16世紀早期,曾幾度成為莫卧兒王朝首都。1566年阿克巴皇帝從德里遷都至此,建有宏偉的賈汗吉爾·瑪哈爾宮和亞穆納河灣頭的碉堡。1630~1652年,沙賈汗為悼念亡妃,建泰姬陵。1803年阿格拉為英國吞並,曾為阿格拉省(後西北省)省會。該城是德里和坎普爾之間鐵路、公路的中間站,也是連接拉加斯坦及烏塔爾省的交通要地。工業有紡織、榨油、麵粉、翻砂、製革、製鞋等。綉花、金銀工藝、美術品十分有名。印度北方邦西南部城市。在亞穆納河西岸。人口連郊區77萬(1981)。地當東去恆河平原,西接旁遮普平原,南通馬爾瓦高原的要沖。1566-1569年和1601-1658年兩度為莫卧兒帝國首都。旅遊業重要,有泰吉·馬哈爾陵等歷史性建築物。水陸運輸要地,有5條鐵路與多條公路交會於此。穀物、棉花的集散地。向以地毯、金銀細工、雕刻、鐵器皿製造馳名。還有棉紡織、毛紡織、榨油、麵粉、製革、電纜和橡膠製品等工廠。建有大型煉油廠。
㈧ 四大高原的海拔分別是多少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
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谷區等6個部分。
包括中國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
2、內蒙古高原海拔1000~1400米。
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稱北部高原,狹義上的內蒙古高原位於陰山山脈之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國界,西至東經106°附近。介於北緯40°20′~50°50′,東經106°~121°40′。
面積約34萬平方千米。廣義的內蒙古高原還包括陰山以南的鄂爾多斯高原和賀蘭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
3、雲貴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較為明顯。東面的貴州高原起伏較大,山脈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稱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
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於東經100°~111°,北緯22°~30°之間,西起橫斷山、哀牢山,東到武陵山、雪峰山、東南至越城嶺,北至長江南岸的大婁山,南到桂、滇邊境的山嶺,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400~800千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
4、黃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
黃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廣義上的黃土高原即黃土區,黃土面積63.5萬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黃土38.1萬平方千米,次生黃土25.4萬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
狹義上的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陝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和青海東部,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本詞條依據廣義定義對黃土高原進行介紹。
(8)印度海拔高度多少米擴展閱讀
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
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是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巴西高原。高原最本質的特徵是:地勢相對高差低而海拔相當高。高原分布甚廣,連同所包圍的盆地一起,大約共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5%。高地的形成與地球的形成有很大聯系。
㈨ 加勒萬河谷海拔高度
5100米左右。加勒萬河谷位於印度北邊喜馬拉雅山脈的高海拔地區,是一條發源於我國阿克塞欽地區由東向西加勒萬河沖擊成的河谷,東西的加勒萬河下游與由北向南什約克河交匯成丁字形的河道,所以加勒萬河谷與什約克河谷就是像一個丁字路口一樣,形成了一個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此地海拔很高,地質條件非常嚴酷,所以通常道路都是以天然河谷為走向鋪設的,加勒萬河谷也是進入我國新疆地區為數不多的通道,同時掌握了加勒萬河谷就可以控制和切斷什約克河谷上下游通道,是阿三駐扎在什約克河谷上的游營地得到補給的唯一通道。
㈩ 印度阿格拉的海拔高度
經緯度
27.18°N 78.02°E
海拔
171米(561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