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閱兵中的摩托車疊羅漢能不能體現他的軍事實力
聚焦「全球大眼界」百家號,點擊關注後每天都有好文章送給你!
導語: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國日,每年這一天,印度都要在首都新德里舉行盛大閱兵儀式。1947年8月15日,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議會通過印度共和國憲法,這一天被定為「共和國日」。今天,印度將要又一次地舉行閱兵式以慶祝第67個共和國日。
為何會有摩托車雜技表演?
共和日閱兵基本的路數和國內的國慶閱兵是差不多的,先是花車,用以凸現印度各族人民在辛格領導下欣欣向榮高速發展。然後是各軍事單位分列式前進。摩托車特技隊表演是壓軸節目,摩托車特技實際上是印度國的一項文化習俗,作為傳統,在閱兵儀式上如果沒有摩托車特技就絕對缺了點兒什麼。另外你當然可以覺得摩托車特技隊很滑稽,但這種滑稽就類似於一個洋人跟你說他看到舞獅感到滑稽摩托車特技隊就是印度的部隊文工團,摩托車特技也是他們的傳統表演項目。雖然印度閱兵的確也有不靠譜的地方,但是沒任何人指望摩托車特技隊疊著羅漢去對敵。
結語:相信看了小編炮兵營種子選手的這篇文章之後,你對印度閱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人家閱兵也並不是只耍雜技好嗎?有什麼想說的記得給小編留言,小編將隨時與你交流討論!
編輯:炮兵營種子選手
⑵ 印度閱兵取消摩托車表演,摩托車表演是否具有印度特色
摩托車表演很具有印度特色。但是現代化的作戰方式,摩托車已經不合適了。這可能就是印度取消摩托車表演的重要原因。
⑶ 摩托車大撒把疊羅漢,印度閱兵為何愛摩托車表演
導語: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會組織閱兵儀式,一方面,這是對軍隊的一個檢驗,另一方面,這也能夠向國民和外國展示本國的軍事實力,起到一個安定人心,震懾外部的作用。就拿我們國家來說,一般閱兵儀式都在國慶節舉行,場面可以說是超級的震撼人心,中國的軍容軍貌,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樣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印度的閱兵隊伍,他們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
正所謂十里不同俗,更不用說是不同的國家了,我們對於不同的文化要秉持中立和非評議的原則,不能強行給他們過多的評價,畢竟每個地區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是優秀世界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於這件事情,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哦。
⑷ 印度人閱兵時,為啥喜歡在摩托上「疊羅漢」,我國也有過類似表演
軍隊是否強大,證明了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我們國家每年都會舉行閱兵儀式,除了要檢驗部隊之外,還要把國家的強大展現出來,可以大大的提升民族自豪感,我國的閱兵儀式上,每年都會出現各種先進武器,也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日漸上漲。
在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國的軍人也曾騎著摩托車,進行過飛躍鐵絲網,行進中射擊等表演,不過我們並未在載人的數量上下功夫,主要就是利用摩托車的性能,來更好的作戰,後來我國的摩托化部隊,也就漸漸沒有什麼了。
只有印度這個國家,把關注點放在了摩托車的載人上面,每年閱軍的時候,都喜歡出來疊羅漢。
⑸ 印度閱兵場上的「摩托車方隊」,在實戰中能發揮作用嗎
印度閱兵場上的摩托車方隊在實戰中自然是不能發揮出任何作用的,這個摩托車方隊他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秀一下印度的摩托車,多麼的厲害,能夠在一時之間承載這么多人。
在戰場中,如果印度派出了他們的摩托車方隊,敵方只需要瞄準他們,一炮下去,至少二等功。並且在戰火連天的戰場上,大家想的都是建立壕溝,隱藏自己的位置,而印度方一出場就是這么龐大的一個目標,不打他打誰。二是一輛摩托車載著40名成員,在48.11秒的時間內行進了32米。這都是印度表演隊訓練得到的結果,雖然在實戰上起不到意義,但是卻頗得印度民眾的喜愛。
⑹ 看看印度人是怎麼騎摩托車的,第一次見,太厲害了
摩托車特技隊表演是壓軸節目,摩托車特技實際上是印度國的一項文化習俗,沒人會覺得它有實戰價值、也沒人想讓它有實戰價值,但是作為傳統,在閱兵儀式上如果沒有摩托車特技就絕對缺了點兒什麼。另外你當然可以覺得摩托車特技隊很滑稽(實際上我也覺得有點兒滑稽),但這種滑稽就類似於一個洋人跟你說他看到舞獅感到滑稽(甚至是看到我國閱兵部隊走正步感到滑稽)一樣,理論上都屬於 「少見多怪不包容」 的范疇。當然我就承認自己不包容,覺得當個樂兒看挺好,但是硬腦補印度人都相信這種雜技能對敵,就屬於裝糊塗了。
⑺ 印度閱兵中的士兵是怎麼控制摩托車的啊
相信大家都對印度的閱兵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的閱兵就像雜技表演一樣,尤其是十幾二十個人在一輛摩托車上的場景,不僅讓人覺得好笑還不得不驚嘆那個駕駛員的厲害,但是印度閱兵中的士兵是怎麼控制摩托車的呢?其實很簡單,也不用所有人控制啊不是嗎?只要有一個人或者開摩托的那幾個控制好就行,前提是,這些人的駕駛技術一定要超級好,然後其他人都趴在架子上就行,想要什麼形狀的架子就是什麼樣的。
他們往往喜歡往車上塞人,塞得越多,誰就贏,當然開車的人技術很高,只要設計好形狀,准備好道具就可以站人了。
⑻ 印度為什麼每次閱兵都要玩摩托車耍雜技
你可以設想一下我國 56 個民族各族都有自己的私兵,差不多就這樣。後面還有一些重型武器,最過分的是他們把飛機和潛艇弄了個模型也抻到街上來了,而且他們做模型的手藝還糙……摩托車特技隊表演是壓軸節目,摩托車特技實際上是印度國的一項文化習俗,沒人會覺得它有實戰價值、也沒人想讓它有實戰價值,但是作為傳統,在閱兵儀式上如果沒有摩托車特技就絕對缺了點兒什麼。
⑼ 印度閱兵為啥有許多人騎摩托的事情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三哥來開掛!
騎摩托疊羅漢已經是印度閱兵的最大看點了,這種閱兵方式雖然搞笑,但不得不說,絕對是每個人最為期待的節目。
沒錯,閱兵確實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許多人對印度每次閱兵都要疊羅漢表演各種雜技這件事兒,也表示過不滿。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曾提過印度的疊羅漢,希望他們下次不要再騎摩托車了。
但印度軍方有自己解釋,他們認為摩托車上的人肉金字塔可以體現出印度軍隊的厲害,要知道摩托車在印度野戰部隊中最十分普及的,嫻熟的技藝也從側面反應了印度摩托化步兵的作戰能力。
而且這還能讓別人知道他們的軍人不止可以保家衛國,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到高效率(表演雜技嗎?開玩笑的哈哈!)
其實,這項表演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活躍一下氣氛,起到的是一種暖場的效果,或者說這是人家的一種文化習俗。比如人家的國慶日閱兵,本身就是一種慶祝活動,有著這樣歡愉的節目出現,也是挺不錯的。
咱們以前國慶的時候同樣有著類似的項目出現!
而且這都是在正式閱兵之後出現的,人家的正式閱兵也同樣在非常嚴肅的展示武器和軍威。
其實這種方式,也是一種致敬,早在二戰時期的英國,就出現了大批騎著摩托穿越在槍林彈雨之中的信號部隊。他們為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1939年到1945年間,有高達4362名皇家信號部隊的戰士犧牲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
而為其做宣傳的白色頭盔摩托車表演隊就應運而生。
英國白色頭盔摩托車表演隊
印度作為英聯邦的一員,將這個優良傳統很好的繼承了過來,並且發揚光大,創造了許多的記錄。說實話,人家那些動作,以及嫻熟的駕駛技術,咱們不一定能做的出來。
而這並不是不實用。
舉個例子吧,就在喜馬拉雅山麓,那裡較統不便,道路陡峭,山地摩托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事實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印度人的摩托情節,印度是一個摩托車製造大國,如此得表演,那可是最好的廣告啊!
所以咱們不必過多的去指點,甚至於嘲笑人家。
尊重別人的文化,這是起碼的一個禮貌。
⑽ 為什麼印度閱兵的時候,要使用摩托車
有段時間,大家都被印度閱兵視頻擊中笑點。雖然印度閱兵典禮中,摩托車上的士兵如雜技演員一般,但這卻是印度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