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哪些國家有中子彈
美俄中法。此外印度自稱他也有,但是逗比阿三連氫彈都沒有,同樣也是自稱的氫彈。所以,掌握中子彈的也就五常里的四個國家。
2. 中子彈有著怎樣的發展過程的
20世紀中期美國有專家認為,美國應重新考慮今後在亞洲的戰略走向,防止原子彈技術擴散。中子彈被視為可以真正取勝的武器,1945年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其毀滅力令人戰栗。自此以後,有良知的政治軍事領袖和科學家認為原子彈是不可再用的武器,應該隨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於是美國科學家在50年代冷戰之初,開始努力研製另類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學一間實驗室開始,這種秘密研究失敗再失敗,直到1977年才由美國陸軍的科學家研製並試驗成功,中子彈就此橫空出世。
美國於1958年開始由塞姆·科恩著手於中子彈的研發,雖然總統肯尼迪曾反對過中子彈的發展,1962年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首先發展成功,並在內華達州引爆。中子彈又稱強型輻射彈,是一種靠微型原子彈引爆的超小型氫彈,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圍比較小。中子流的貫穿能力極強,占總能量的80%左右,距爆心800米處的中子流可以穿透30厘米厚的鋼板、重型坦克、建築物、磚牆去殺傷人員,而坦克、建築物和武器卻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因此被稱為干凈的武器,爆炸區在一天之後,軍隊很快可以進入目標區作戰。中子彈其神秘面紗源自於此。當時發展的理由是為了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僅使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而武器、通訊等完好如初。
美國中子彈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彈時,主要考慮要以一彈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令對方所有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通訊中斷,坦克則完好無損,如此不僅令敵軍慘敗,也可使敵方反應放緩。
美國軍方曾以美製和蘇制先進坦克試驗中子彈,結果坦克內的動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彈,在200~300米上空爆炸,瞬間可使200輛配備強大火力的坦克喪失戰鬥力,人員死亡。
1977年美軍試爆中子彈成功,卡特總統便以之為政治武器,希望逼蘇聯裁軍,保證不侵犯西歐。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國內外各種壓力下,推遲了生產計劃,改為只生產中子彈部件。
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自法國。法國堅持認為,中子彈必將加速東西方軍備競賽,使亞歐的處境更加危險。法國所提不無道理,美國未防有詐而停產,誰料想,1980年法國竟然試爆了中子彈,並揚言將用它來保衛歐洲!此彈令法國在政治軍事上大顯神通,美國卻氣得直跳。讓美國人氣憤的還不只這些,沒過多久,傳來「更壞」的消息,蘇聯也有了中子彈!
中國在1964年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同時,也放眼中子彈,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學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變初步理論,從此中國科學家開始有系統地從事這方面研究。10年後,科學家採用激光技術,在實驗室里觀察到中子的產生過程。到80年代初,建造了用於激光聚變研究的裝置,80年代末期成功試爆中子彈。
1977年6月底,美國首先研製成功中子彈,並將其裝載飛機、導彈和炮彈,作為有效的戰術核武器。在30公里以內和近距范圍,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彈炮發射中子炮彈;在130公里范圍內,可用「長矛」地地戰術導彈攜載中子彈頭;在更遠的距離上,則可使用「潘興」Ⅱ式導彈和「戰斧」。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執政時期中子彈正式投入生產,1981年裡根時期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至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導彈945枚。法國和蘇聯曾公開承認擁有中子彈的生產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中國從1999年7月15日宣稱擁有中子彈。
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理論上遭到中子輻射污染的人員,短時間內即會感到惡心,暫時(或永久)失去活動能力,相繼發生嘔吐、發燒、等症狀發生,甚至會出現休克現象,白血球明顯下降,最後導致敗血症,一周以內即行死去,慘狀難以想像。巡航導彈攜載中子彈頭,也可用重力炸彈或滑翔炸彈攜載中子彈,由飛機投擲。
3. 世界有幾個國家有中子彈
五個
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導彈945枚。法國和前蘇聯曾公開承認擁有中子彈的生產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能製造中子彈。中國從1999年7月15日擁有中子彈。
4. 中子彈哪個國家有
美國、前蘇聯/俄羅斯、法國、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宣稱有能力製造,但沒有製造。
5. 世界上有中子武器的國家是哪些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執政時期中子彈正式投入生產,1981年裡根時期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至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導彈945枚。法國和前蘇聯曾公開承認擁有中子彈的生產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中國從1999年7月15日宣稱擁有中子彈。
6. 哪個能給我詳細的說下達姆彈到底有多厲害以及它的原理
達姆彈,英國製造的一種槍彈。因由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一個叫達姆達姆的地方兵工廠生產而得名。 達姆彈出現於1897年,由達姆達姆兵工廠軍方總監克萊上尉設計。彈頭尖端沒有包覆而露出鉛心,子彈射入人體後鉛心擴張或破裂,因而擴大了創傷面,造成對人員的嚴重傷害。因為當時的火槍所使用的槍彈是鉛彈,由於鉛比較軟,因此在擊中人體後往往將所有動能全部釋放出來,具體表現為彈頭嚴重發生形變乃至破裂,導致人體組織出現喇叭型空腔,創傷面積是彈丸截面積的上百倍,加上瞬間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產生巨大壓力。但傷者的痛苦不至於此,彈丸的碎片沒有全部從傷口取出,那麼就會造成鉛中毒,即使僥幸碎片比較少,通過外科手術取出來了,彈丸在射入人體後會把一些衣物碎片什麼的帶入傷口,造成感染。100米距離上遭到達姆彈的直接命中,頭部-90%的人會死亡,四肢-20%死亡,剩下的全部截肢,左胸(心臟附近)-100%死亡,右胸-70%死亡,腹部-70%死亡。
7. 中子彈是怎麼發射的
直到目前為止,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它一般是利用戰機、飛彈或榴彈炮投射,中子彈的研發技術始於50年代的美國,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首先開發而成,美國正式生產中子彈是在卡特總統執政時期,1981年裡根總統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並加緊研製155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威力從1千噸到24噸TNT當量可調,重約98公斤,長109厘米,直徑20.3厘米,這種中子炮彈是目前全球當量最小的中子彈,可通過榴彈炮發射,其實用性顯而易見,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次日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製中子彈,假如哪天中子彈真的投入到戰場上,也代表著有限核戰爭的來臨。
8. 中子彈的的威力有多大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強輻射戰術核子武器,實際上它是一種靠微型原子彈引爆的超小型氫彈,它的彈體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上部是一個微型原子彈扳機,其中心是一個引爆中子彈用的微型原子彈(只有幾百噸的TNT當量),用鈈-239做為核原料,因為鈈比鈾原料能釋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彈達到小型化,下部中心是核聚變的心臟部分,稱為儲氚器,內部裝有氘氚的混合物,外圍是聚苯乙烯,中子彈的外層用鈹反射層包著,而沒有一般氫彈所有的鈾-238外殼,這樣子高能中子便可自由逸出,同時放射性污染的范圍相對也比較小。
引爆時彈體上部的高能炸葯最先引爆,給予中心鈽球巨大壓力,使鈈的密度劇烈增加,當受壓的鈈球達到超臨界狀態時就會爆炸(裂變),產生強Y射線、X射線和超高壓,以光速傳播,彈體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強Y射線和X射線後,會很快的變成高能等離子體,使儲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超高溫高壓,引起氘和氚的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這些高能中子到達彈體外部的鈹反射層後,會立即反射回來,並產生鈹的增殖效應,即一個高能中子擊中鈹核後,會產生一個以上的中子,從而有利於氘和氚發生更完全的聚變反應,鈹的這種增殖效應,使得中子彈的體積大為縮小,一般直徑只有200毫米,彈長560毫米,中子彈的爆炸能由聚變反應產生,並主要以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釋放,在其爆炸過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總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污染較小,殺傷劑量較大。
爆炸釋放的能量低:當核武的當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沖擊波、光輻射的破壞半徑就必定會大於核輻射的殺傷半徑,所以中子彈的當量不可能太大,正是因為中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較低,它可以作為戰術核武應用於戰場上,也正因為如此,中子彈才比其它核子武器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
放射性污染小、持續時間短:由於引爆中子彈用的原子彈的裂變當量很小,所以中子彈爆炸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小,據報導美國研製的中子炮彈和中子彈頭,其聚變當量約佔50%到75%,因此中子彈爆炸時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在一般的情況下,經過數小時到一天的時間,中子彈爆炸中心地區的放射性污染就已經大量消散,人員即可進入並佔領該地區。
雖然中子彈所發出的核輻射來無影、去無蹤,而且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聞不出,但這並不代表人們面對中子彈只能坐以待斃,根據中子彈的殺傷原理,人們還是有辦法對付,從防護原理上來看,像水、木材、聚乙烯塑料等物質對吸收中子有不錯的效果,例如把鉛和硼加入含氫的聚合材料中,可以阻擋部分的輻射,增加防護能力,而減少對人員的傷害,另外據試驗4~6厘米厚的水可將中子的輻射強度減少到一半,只要構築一定的作戰工事並進行適當的防護,人體受到中子彈的傷害將會大大地減少,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當發現中子彈的閃光後,暴露的人員應迅速進入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崖壁、涵洞等進行遮蔽,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中子的吸收劑量。
作為一種強輻射彈,中子彈是靠其強大的核輻射效應達到其殺傷效果,中子彈的體積雖然不大,威力卻相當驚人,它能夠產生致命的中子雨,用強烈的中子輻射殺傷戰場上的生命體,以一枚千噸級TNT當量的中子彈來說,其核輻射對人的瞬間殺傷半徑可達800米,但其沖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只有300~400米,因此一方面它可瞬間摧毀敵方人員,另一方面又可使戰區建築物和設施的破壞降至最低,據試驗,一顆1000噸TNT當量的中子彈在曠野爆炸後,在距離爆炸中心900米處,中子輻射劑量可達8000拉德,它能貫穿厚度為20~30厘米的坦克裝甲或50厘米的鋼筋混凝土堡壘,殺傷其中的人員,遭到中子輻射污染的人員,短時間內即會感到惡心,喪失活動能力,以後會相繼發生嘔吐、腹瀉、發燒、便血等症狀,有的會出現程度不同的休克,或白血球顯著下降,導致敗血症,在幾天之內死去。
根據多年來對中子彈的試驗和研究,如果當量為1000噸TNT的中子彈作用於暴露的人員身上,那麼中子彈的殺傷效應為:距爆炸中心900米處-吸收的劑量為8000拉德,人員即刻永久性失去活動能力;距爆心1400米處-吸收劑量為650拉德,會造成後期死亡;距爆心1700米處-吸收劑量為150拉德,受輻射者約有10%會數個月內死亡。
蘇聯的軍事專家曾設計在坦克的裝甲中間加上特殊的夾層,用以抵禦中子彈的中子輻射,據說4厘米厚的塗層就可以使坦克的防護能力提高到原來的4倍,但即使採取上述措施,也難以將中子彈的輻射殺傷效應降低到原子彈的水平,中子彈的當量一般比較小,威力多為1000噸TNT當量,引爆用的原子彈要更小,這種小型化使得中子彈的製造難度加大,因此僅僅掌握原子彈的研製生產能力還不夠,還必須要具備小型化技術,但一般來說具備了發展氫彈核武的能力,也相應地就有能力研製中子彈了。
直到目前為止,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它一般是利用戰機、飛彈或榴彈炮投射,中子彈的研發技術始於50年代的美國,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首先開發而成,美國正式生產中子彈是在卡特總統執政時期,1981年裡根總統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並加緊研製155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威力從1千噸到24噸TNT當量可調,重約98公斤,長109厘米,直徑20.3厘米,這種中子炮彈是目前全球當量最小的中子彈,可通過榴彈炮發射,其實用性顯而易見,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次日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製中子彈,假如哪天中子彈真的投入到戰場上,也代表著有限核戰爭的來臨。
9. 哪幾個國家有中子彈,威力有多大
世界上只有美、俄、中、法、英擁有中子彈。
中子彈殺傷威力大致規范如下:
1、當即持久失能:人員在受照耀後5分鍾內便可失能,而且直到逝世均不能履行任何耗費膂力的使命,人員在1至2天內逝世。
2、當即暫時失能:人員在受照耀後5分鍾內失能,並繼續30~45分鍾。然後,人員康復活動能力,可是機能削弱,直至逝世。人員在4至6天內逝世。
3、潛在致死:人員在受照耀後2小時內機能削弱,半數以上人員將在幾周內逝世。長風中槍彈對立登入的坦克和人員有無窮的殺傷力。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更正式的名稱是強輻射兵器。中子彈是特種戰術核兵器,爆炸波效應削弱,輻射增強。
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備損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污染,雖然從未曾在實戰中使用過,但軍事家仍將之稱為戰場上的「戰神」──一種具有核兵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戰術兵器。
防護
雖然中子彈所發出的核輻射來無影、去無蹤,而且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聞不出,但這並不代表人們面對中子彈只能坐以待斃,根據中子彈的殺傷原理,人們還是有辦法對付,從防護原理上來看,像水、木材、聚乙烯塑料等物質對吸收中子有不錯的效果。
例如把鉛和硼加入含氫的聚合材料中,可以阻擋部分的輻射,增加防護能力,而減少對人員的傷害。另外據試驗4-6厘米厚的水可將中子的輻射強度減少到一半,只要構築一定的作戰工事並進行適當的防護,人體受到中子彈的傷害將會大大地減少。
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當發現中子彈的閃光後,暴露的人員應迅速進入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崖壁、涵洞等進行遮蔽,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中子的吸收劑量。 各種物質對核輻射都有一定的衰減作用,只要構築一定的工事進行適當的防護,人體受到中子彈輻射的危害將會大大減少。
當然,一旦得了放射病,還應該及早進行治療。那麼,對於那些英勇作戰的坦克兵,又怎樣進行防護呢?因為當他們發現中子彈爆炸後,不可能有時間走出坦克外進行躲避。難道就讓他們如本文開始所描述的那樣痛苦地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人們針對中子彈的特點,在坦克內部鑲上一層特殊的襯里,或在裝甲中間加上特殊的夾層。據報道,4厘米厚的塗層就可以使坦克的防護能力提高到原來的4倍。這樣我們的戰士就會相對安全一些。
網路-中子彈
10. 中子彈已經問世了嗎
美國於1958年開始由塞姆·科恩(Samuel Cohen)著手於中子彈的研發,雖然總統肯尼迪曾反對過中子彈的發展,1962年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先發展成功,並在內華達州引爆。中子彈又稱強型輻射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