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個國家是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
鏈接: https://pan..com/s/16Dkzi2jO0phZF_l7MlWIdQ
奇妙的環球之旅
⑵ 斯里蘭卡——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淚,因茶而榮的國度
斯里蘭卡的茶葉史也可以說是近代斯國的發展史。
斯里蘭卡,全稱斯里蘭卡民主 社會 主義共和國(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是印度洋中的明珠,面積為65610平方公里,人口2144萬。斯里蘭卡為小島國,官方語言為僧伽羅語、泰米爾語和英語。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端,是歐洲至亞洲之間的長途海上航行中無二的海上經停補給點。它氣候多樣,自然資源豐富。當歐洲國家開始為他們的帝國尋找殖民地時,這里自然成為了十分理想的國度。
錫蘭為英文Ceylon的音譯,是斯里蘭卡的舊稱,據傳Ceylon的原意為茶葉。斯里蘭卡種植茶葉僅200年不到的 歷史 ,但其茶葉總產量居世界第3位,出口的茶葉占總量的95%,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出口國。同時茶葉出口收入佔全國出口收入總額的15%,直接和間接茶行業從業人口約有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0%。
斯國不同於中國是茶的故鄉,印度有原始阿薩姆茶樹種,它並非茶葉原產國。斯里蘭卡在1825年之前主要以種植另一種經濟作物咖啡為主。種茶的 歷史 源於」茶痴」英國人的殖民,1505年,葡萄牙艦隊在科倫坡Colombo登陸,開始與斯里蘭卡簽訂通商條約,1798年,英國接替了葡萄牙、荷蘭的殖民統治,開始其150年的殖民統治。
大家都知道英國不產茶,但由於對茶的熱愛,英國人甘願成為「茶奴」,英國人不可一日無茶,breakfast tea, hi-tea, low tea, afternoon tea,傳統英國人更是有每天飲茶6-9次的習慣,哪怕在二戰的戰俘營、紡織工廠的角落裡,都能看到各階層英國人飲茶的身影。普通的女僕,每天必須喝兩次茶以顯示身份,並把此寫入契約中。」2月19日給簡.道伊的9個月的工資是15磅16先令,她被允諾得到一磅的茶葉,價值16先令。」工人階級在三餐後飲茶,苦味的茶葉加入甜味的蔗糖,給人帶來能量並緩解一天的疲勞。18世紀末期,貧民飲茶的風俗也越來越盛,英國勞動階層願意將食物開支的12%消費在肉類上,2.5%消費在啤酒上,10%消費在茶葉和糖上,英國人每人每天的飲茶量超過兩磅,由此步入了全民飲茶的時代。
英國人愛茶,茶葉商品化、全球化可以說是得益於他們的努力。英國人一直嘗試著種植屬於自己的茶葉,擁有自己的茶園。1823年在中國的鄰國,當時緬甸境內的「阿薩姆」地區發現了當地野生阿薩姆茶種,自此開始,英國人不遺餘力地在阿薩姆的土壤上研究各種茶葉種植、採摘、製作工藝,1839年,由阿薩姆當地樹種製成紅茶在倫敦茶葉拍賣市場拍出了巨額高價,自此開始英國人開始在印度大規模試制茶葉,並派出植物學家到中國的茶園「學習」種茶、制茶經驗。19世紀中葉,茶葉全生產鏈在英殖民的印度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
繼印度以後,斯里蘭卡成為第二個茶葉種植的理想孕育所,1824年英國人首次將中國茶種帶到位於Kandy康提的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s in Peradeniya。1839年,受到印度種茶的影響,加爾各答的植物園園長將一批阿薩姆茶葉種子帶到康迪地區的Peradeniya庄園,想嘗試在斯里蘭卡進行茶葉的種植。
在此之前,英國人在斯里蘭卡種植的主要作物是咖啡,咖啡業占據了Kandy的大部分地區及中部山區的原始森林。當時斯里蘭卡是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國之一,年出口生豆超過1億磅。然而1969年的斯里蘭卡,一場戲劇性的咖啡銹病Hemileia vastatrix 在農村迅速蔓延。與此同時,隨著19世紀中葉英國人破解了中國人的制茶密碼,茶葉的種植、加工、生產變成了殖民地炙手可熱的新行業。咖啡迅速讓步於茶樹,大片的茶樹將感染的咖啡樹替代,種滿了斯里蘭卡山區的各個山頭。
來自蘇格蘭的兩個窮孩子成就了斯里蘭卡的茶傳奇?
James Taylor詹姆斯·泰勒(1835-1892),是個出生於蘇格蘭北部的農村家庭的窮苦孩子,家中六個孩子中的長子,9歲喪母,14歲便開始當在學校幫忙養家糊口,16歲離開了家鄉蘇格蘭,乘船4月抵達斯里蘭卡,加入咖啡園工作。幾年的管理工作、幾段咖啡園的開荒開拓經歷加上勤勞與努力,為他迅速積累了豐富的農作物種植、生產的經驗。
1860年Peradeniya苗圃提供了第一批茶樹種子給到Taylor負責的Loolecondera庄園試種。Taylor充滿熱情反復試驗,甚至遠到印度的種植園學習茶葉的種植方法。他十分注重茶樹的成長環境和種植情況,將從印度學習來的制茶方法結合自己種植咖啡的經驗,不斷的改良制茶技術,制定了茶葉採摘的標准。比如哪些葉子可以採摘,採摘哪個部位,一棵樹採摘多少葉子更適合茶葉的總體口感等等。同時他又對茶葉的揉捻方式進入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不同的揉捻方法會影響茶葉的發酵程度、乃至茶葉的口感、香氣。在不斷的嘗試中他設計了最早的茶葉揉捻機,又不斷調試機器的速度、摩擦熱度、旋轉角度、材料等影響因素,最終在1872年設計出了理想的茶葉揉捻機,這在從很大意義上影響了今天錫蘭茶的製造模式。
Taylor成功建立了斯里蘭卡第一家茶葉工廠,很快聲名遠播。1873年,他將23磅產制的茶葉送到大名鼎鼎的Mincing Lane倫敦茶葉拍賣市場,受到了英國市場的一致好評。在倫敦的茶葉店裡,泰勒茶Taylor's tea與那些英國人所熟悉的中國茶葉、印度大吉嶺的茶葉一起擺在貨架顯眼的位置售賣。Taylor也培養了一批茶葉銷售能手,定期將茶葉從斯里蘭卡運達倫敦及墨爾本。在他的推動下,科倫坡於1883年開放了茶葉拍賣市場,並於1894年成立了科倫坡茶商協會。茶葉銷量從最初的23磅茶葉銷量發展到1890年銷售了近22,900噸。Taylor的一生不斷以創新思維發展茶業,直到1892年去世,享年57歲。
Thomas Lipton托馬斯·立頓(1848-1931)是另一位錫蘭茶的貴人,全球各大超市的貨架上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Lipton,經典黃色包裝紅色logo的Yellow Label享譽全球。
與Taylor有著相似出生的Thomas Lipton,1850年5月10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的貧民窟,是家中五個孩子中的幼子,也是家中獨子。父母因飢荒從愛爾蘭移民至此,經營著一家奶油和火腿小店維持家人的基本生活。立頓小小年紀便有很強的經商頭腦,曾提議由母親來推銷雞蛋,因為她的手比父親的小,由她來推銷雞蛋,會顯得雞蛋更大一些。年幼便輟學,在店裡幫忙的小立頓積累了各種廣告技巧和銷售技巧。輾轉到美國的幾份工作經歷,讓他洞察出獨特的經營之道,累計了大量的商業經驗。
19世紀80年代,茶葉已經在英國非常盛行,但價格卻讓工人階級望而卻步。這引起了立頓的幾大關注,他打算去除中間商環節,降低茶葉成本,直接將低廉價格的茶葉銷售給客戶。在短短一年的嘗試下,他成功銷售了1磅裝、半磅裝、1/4磅裝等各種規格的茶葉,並在各家lipton門店調制不同的混合茶,以"the perfect tea to suit the water of your town" (適合當地水的最完美茶葉)作為宣傳。可能這就是最早的blending tea的雛形了。隨著茶葉生意的紅火,立頓決定去到斯里蘭卡,了解當地的茶葉生產情況,尋找管控整條茶葉生產鏈的可能。
這次的旅途讓立頓喜出望外,咖啡銹葉病對斯里蘭卡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當地的茶葉采購價低的驚人,不到他預想的一半,輕松以低廉的價格輕松收購了五家種植園,開始自己管控製造流程。
1892年,立頓的300家店鋪都已無法滿足大家對茶包的需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立頓茶包,lipton逐漸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致力於打造「從茶園直接進入茶壺的好茶」。 茶葉使立頓成為了千萬富翁,1898年,立頓被英女王授予爵位,得到「世界紅茶之王」的美名。
以Taylor和Lipton為代表的英國茶人不遺餘力地在斯里蘭卡這塊肥沃熱土上播撒著茶種,英國工業革命的標志「火車」也被帶到了斯里蘭卡,為茶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第一列火車於1864年12月27開通,主幹線自科倫坡到Ambepussa安貝普薩,全程54公里,將當時的主流作物茶葉和咖啡源源不斷從山區運到科倫坡。
隨著時間的推移,鐵路不斷擴建,一直延續到Kandy, Nawalapitiva, Bandarawela, Balla的各個山區。這樣的鐵路連接著茶園與港口,將一箱箱錫蘭紅茶運到世界各地。隨著英國人退出殖民統治,斯里蘭卡的鐵路事業也一起被冰封至今。
斯里蘭卡這個美麗富饒的印度洋明珠,用近兩百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紅茶神話,其優異的品質,穩定的產量,頗具競爭力的價格,風景如畫的茶園,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全球茶人皆視錫蘭茶為優質紅茶的代名詞。
⑶ 為什麼說斯里蘭卡是印度洋的一滴眼淚
鏈接: https://pan..com/s/16Dkzi2jO0phZF_l7MlWIdQ
奇妙的環球之旅
⑷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在在地球上位於亞洲南部,位於印度半島的東南部,屬於南亞國家。
它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海上,英聯邦成員國之一。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國土面積6.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島那麼大,人口2144萬(2017年),位於印度洋中北部,印度南部,被譽為「印度洋的一滴眼淚」。
斯里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該國亦為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在自由化進程中,增長速度持續加快。斯里蘭卡最大優勢在於礦業和地理位置,它是一個寶石富集的島嶼,世界前五名的寶石生產大國,被譽為「寶石島」。所以在經濟初期階段,礦業讓它有不少初期發展優勢,每年寶石出口可以達5億美元的出口值,紅寶石、藍寶石及貓眼最出名。
⑸ 斯里卡在哪個洲
斯里蘭卡,全稱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海上,英聯邦成員國之一。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屬於亞洲國家。
⑹ 斯里蘭卡是哪個國家
斯里蘭卡,我們以前叫錫蘭,是個熱帶島國,像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面上。英聯邦成員國之一。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被馬可波羅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因為它有美麗絕倫的海濱,神秘莫測的古城,豐富的自然遺產,以及獨特迷人的歷史與文化。斯里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該國亦為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還信佛啊,挺安靜,靜謐的旅遊的好地方
⑺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斯里蘭卡是印度洋的一顆眼淚
主要是斯里蘭卡這個島國的形狀,看上去就好像印度南端的一滴淚。:
斯里蘭卡舊稱錫蘭,這是一個面積不到4萬平方公里的國度,它躺在孟加拉灣中,從空中望下來就象是一滴眼淚。
⑻ 最讓人失望的3個境外旅遊地,是什麼原因如此讓人失望
現在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大家的生活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也有了更多的意願走出去看看,而相對應的旅遊產業也變得更加成熟,各種的旅遊景點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但其中不少景點名不符實,本來只是處普通景點,卻被國內旅遊商刻意包裝成了旅遊勝地。那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筆者心目中最讓人失望的3個境外旅遊地。
現在旅遊產業的野蠻發展,真正有特色的地方就大肆宣發,沒有特色的就包裝成網紅景點宣傳,實在是讓人真假難辨。
⑼ 稱為印度洋的眼淚,斯里蘭卡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
斯里蘭卡,又稱錫蘭,它被稱為印度洋的眼淚,也被天使之國」踏上這片土地後,你們會覺得天使之國這個名字再適合不過,陌生人善意的微笑,孩子們澄澈的眼神,在我們需要幫助時無條件伸出援手的人們。如果說斯里蘭卡是佛陀的一滴眼淚,那一定是微笑凝結的淚珠。
Sri Lanka
位於南亞,舊稱為錫蘭。位於印度東南部,接近赤道,雖然面積不大,但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這里有八大世界遺產、迷人的海濱、神秘的宗教、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好客的人民、低廉的物價、獨特的異域文化??除此之外,斯里蘭卡的寶石和紅茶更是聞名全世界。
最佳旅行時間
里蘭卡幾乎全年都適合旅遊,常年氣溫在23-31度左右。僅在雨季初期5月和11月部分時間易出現暴雨,不必擔心其他月份不會極少出現連續暴雨,反而雨季萬物生長,所有的生物都會變得更加色彩豐富。遊客最多的季節在8月佛牙節期間和聖誕節期間,此時當地物價會全面上漲,最佳旅行時間為1月-3月。這個時段降雨少、氣溫舒適,5月初、11月暴雨多發,建議避開這兩段時間。5-9月西南地區為雨季、東北地區為旱季,8月有盛大的佛牙節,會有旅行小旺季。10月季風間歇期,全島旱季,部分地區有少量降雨。11月-次年3月東北地區為旱季、西南地區為雨季。聖誕節和春節期間會有旅行旺季出現。4月季風間歇期,全島旱季,部分地區有少量降雨。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⑽ 斯里蘭卡為什麼被稱為印度洋的一滴眼淚
鏈接: https://pan..com/s/16Dkzi2jO0phZF_l7MlWIdQ
奇妙的環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