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報廢裝備代表什麼

印度報廢裝備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1 22:23:09

A. 為什麼二戰遠征軍的幾千輛坦克全報廢在緬甸呢

首先二戰期間(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根本沒有上千輛坦克。中國軍隊在抗戰前和戰爭期間先後從英國、義大利、德國、蘇聯和美國進口了一些坦克和裝甲車,累計數量都沒有超過1000輛。其中較著名的是1938年從蘇聯獲得的80多輛T-26輕型坦克,裝備當時全國唯一的機械化軍第5軍。這些坦克在1939—1940年昆侖關戰役中發揮了一些作用。1942年5軍作為遠征軍一部赴緬甸參戰,因運輸問題僅有少量裝甲車到達緬甸。5月中國遠征軍兵敗,日軍乘勢侵佔滇西。潰敗的遠征軍第5軍士兵將一些T-26坦克遺棄在滇緬公路,其中有2輛後來被日軍作為固定式裝甲碉堡部署在松山。1944年遠征軍圍攻松山時將其破壞。
在美英盟國的幫助下,中國以部分撤退到到印度的遠征軍為基礎成立美械化裝備的中國駐印軍,包含由6個混合坦克營組成的中美第1臨時戰車群,其中只有1、2營是作戰營,其餘為訓練營。1943年下半年起,這支精銳部隊在史迪威的指揮下開始發動緬北反攻。1944年3月,中國駐印軍戰車第1營主要使用M3斯圖爾特輕型坦克在瓦魯班協同步兵攻擊日軍18師團前線指揮部,繳獲其關防大印,一時名聲大振。在後來的八莫等戰役中國駐印軍戰車部隊也為打通中印公路交通線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總之,所謂遠征軍幾千輛坦克報廢在緬甸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

B. 印度軍工被中國甩了十條街是真的嗎

印度軍工一向被人所吐槽,每次看到印度買了什麼,或者要建造什麼,大家都會一笑而過。中國和印度是鄰居,又同是四大古文明的發源地,經常被人拿來比較,很多人都說印度軍工被中國甩了十條街,這可信嗎?

印度軍工進步緩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能把握好資源,如果他們每次購入軍火時,能夠引進技術,進行仿製,才能進一步變成自主研製。相比之下,中國做的明顯優秀很多,曾幾何時我國的軍工也在世界不夠看,但是我們肯於鑽研,想辦法學習別人。說句稍微誇張的話,就算是個報廢成渣的軍事裝備,到了中國專家手裡,也一定想辦法看出端倪,弄出屬於中國自己的產品。所以說印度軍工差,只能怪其眼高手低,不愛動腦。

印度加油先把子彈國產了看好三哥3年內一定成功

C. 印度每年都有大量的戰機墜毀,印度空軍緣何成為「寡婦製造者」

因為伴隨著戰機墜毀,有很多印度士兵犧牲了,所以是寡婦製造者。

D. 印度7.4萬美元賣航母為啥沒人要


印度50萬賣航母為啥沒人要?真是一個搞笑的國家

印度7.4萬美元賣航母為啥沒人要?理由只有一個字:怕

2019年的12月真熱鬧,正當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號下水服役時,印度傳來一個重磅消息,維特拉號航母要拍賣了!只要拿7.4萬美元保證金就能參加競拍。結果很尷尬,掛了好長時間,居然沒有人參加競拍。印度軍方只能悄悄下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為印度軍事史上的驕傲,印度軍方未必願意把這艘報廢航母賣給別人呢。

比如,巴基斯坦,應該挺想買的。

E. 為什麼各國都會把軍火賣給印度

印度能夠在全世界幾個軍事大國買到他們想要的先進武器以及技術。這個不難解釋,我們先看幾張圖。

這真不是看不起印度,印度空軍近30年來戰績事故480餘起,致死人員超200人,被譏諷為」飛行棺材」。不管經過多年戰火檢驗的成熟機型還是最新裝備的高新武器,印度人都能給你弄報廢。

F. 印度看起來這么窮,為何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

急著想當地區在國,又沒能力自主研發。只好向幾個大國購買。這樣拖累了國內人民的福利和基礎建設。

打腫臉充胖子。

G. 印度為何還在使用著十九世紀的「李·恩菲爾德」步槍

使用恩菲爾德步槍的主要是准軍事部隊,包括警察、還有什麼特別警察什麼的。

現在,印度軍方已經不使用恩菲爾德步槍了,主要是警察一類的准軍事部隊使用。對於警察來說,背著一支步槍在外邊一站,震懾力肯定是要超過腰裡別一支小手槍,這個是人的天性使然。特別是印度這樣槍支不是很普及的國家。

一般像民兵什麼的准軍事部隊用一用恩菲爾德還是沒問題的。

印度有的警察也使用FNL步槍了。

對於恩菲爾德步槍來說,本身性能還不錯,使用.303槍彈在同時代的全威力步槍彈中算是威力稍微小一點的,不過也是全威力步槍彈。而且由於開閂力比較小,所以射速快,有手動半自動的稱號。而且對於印度來說,過去長期使用這種步槍,所以對於如何維護步槍也是很有經驗,在使用上不存在任何問題,不會出現像穀子地說的“這槍不好用”的問題。

恩菲爾德步槍在印度的地位就像中國的56式半自動,現在能用就繼續用著,平時維持治安什麼的還是能夠滿足任務的需要,所以就先用著唄。等用爛了,等有錢了,再換也不遲。

在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中,使用恩菲爾德步槍的印度警察抵擋不住使用AK的恐怖分子,這個很正常。這種恐怖襲擊事件就不是一般警察能解決的,這事都是給特警或者說SWAT小隊解決的。

H. 中印戰爭勝利後為什麼要把印方裝備如數交還

以下幾個原因。
1、表示政治上的姿態,意味著我們對印度領土沒興趣,是別人逼迫我們打的,我們做到了仁至義盡。再次表明在國際政治中,中國仍然沒有掌握利益至上和叢林法則。
2、武器無法運回來。藏南的交通條件根本沒法把繳獲運回來,馬上就要下雪封山了,預期丟棄,不如利用起來。
3、繳獲的都是陸軍武器,中國軍隊裝備已經系列化,不再會用繳獲武器了,沒有太多尖端技術,留著用處不大,我相信需要保留和拆卸的武器已經運回了。
4、未嘗沒有羞辱印度的意思。

I. 中國和印度軍力對比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閱讀全文

與印度報廢裝備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5
伊朗領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577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賣多少錢 瀏覽:740
印度國名怎麼來 瀏覽:114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4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4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
ff中國基地建在哪裡 瀏覽:231
英國屬於地球哪裡 瀏覽:976
英國第二套房的首付是百分之多少 瀏覽:655
中國醫院看癲癇哪個醫院好 瀏覽:455
中國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瀏覽:859
印度木薯怎麼做 瀏覽:699
抖音超級火那個印尼歌曲叫什麼 瀏覽:289
義大利雞血石什麼價 瀏覽:782
驚奇隊長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004
英國貴族人吃什麼蛋糕 瀏覽:810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來的中國人 瀏覽:168
義大利軟乳酪怎麼吃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