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正宗椒麻雞製作方法竅門
新疆最正宗椒麻雞的做法,不用炒不用炸,全靠一碗椒麻汁,麻香味醇厚,不僅下酒還下飯
椒麻雞,是新疆的一種民間特色風味菜,不僅在新疆非常受歡迎,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氣,只要一提起椒麻雞,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新疆。
在新疆,有著很多獨具一格的菜式,比如新疆的烤羊肉串,手抓飯,手抓羊排,椒麻雞,拌面,大盤雞等一起成為新疆的美食代表。
而椒麻雞,其味麻、辣、鮮、香,將煮熟後的雞肉撕成小塊,配上洋蔥、秘制的椒麻汁等輔料拌勻即可,麻的嘴裡就像刮大風,辣的全身大汗淋漓,那叫一個帶勁。
下面小廚將在新疆風靡了十幾年的椒麻雞的做法與秘制醬汁的配方,分享給大家,有了這個製作配方,自己就可以當老闆開店。
椒麻油製作配方
菜籽油2500克,雞油2500克,二荊條干辣椒500克,印度辣椒250克,干蔥500克,老薑片400克,大蒜300克,紅花椒500克,青花椒500克
製作方法
1、准備一個桶,倒入菜籽油,雞油,然後放入干蔥,老薑,大蒜,香菜,小蔥,再上火熬制,直到熬到材料變干出香後,撈出小料不用。
2、將熬好的油一分為二成兩份,將第一份油上火,放入用水泡過的二荊條辣椒,印度辣椒用小火慢慢熬制到水份干時,香味濃郁時關火,端離火口冷卻備用。
3、將熬好的另一半油上火,放入用白酒浸發過的花椒用小火慢慢熬制到水份干時,香味濃郁時關火,端離火口冷卻備用。
4、將兩種油按1:1的比例混合,再調入藤椒油100克,芝麻油50克即成椒麻油。
雞的煮制方法:
將土雞洗凈飛水,放入燒開的水裡面,水淹沒雞為准,大火煮開,轉小火煨煮20分鍾,關火浸泡至9成熟,撈起徹底涼透。
切記不可以煮過頭,太耙沒口感,太生嚼不動,撈出控干水份,掛在空調房讓雞自然風干(風干,是讓雞皮脆,雞肉口感好),放冰箱備用 。
秘制調味料配方
麻辣雞肉飄香王5克,乙基麥芽酚2克,老母雞新香料7克,雞粉8克,雞肉增香膏12克,以10斤湯料例。
這是新疆椒麻雞的正宗做法,為了你的身體健康,小廚不建議使用食品添加劑。
秘制湯料配方:
把煮好的雞湯10斤放入100克辣椒段,煮十分鍾左右出辣味,過濾干凈,放入鹽,雞精,白糖,秘制料調好味,放入1000克混合油備用。
新疆椒麻雞
所需食材:土雞1隻,姜,洋蔥,花椒粉,鹽,花椒粒、胡椒粒、八角、香葉、草果、白芷、黨參、桂皮、大蔥、辣椒,花椒油
做法
1、把宰殺後的土雞收拾干凈,然後用鹽炒熱,加入花椒炒香,待鹽冷卻後,先用白酒將雞摸勻,再將食鹽均勻的抹在雞身上,腌制半小時備用。
2、將洋蔥撕去外皮,然後清洗干凈,再切成絲備用。
3、將大蔥撕去外皮,然後清洗干凈,再斜刀切成片,加鹽腌制10分鍾備用,再把姜切成片,紅辣椒切成絲用水泡10分鍾撈出備用。
4、鍋中加水,放入花椒、胡椒,八角、香葉、草果、白芷、黨參、桂皮、大蔥、干辣椒,姜大火燒開,煮到香味出來,加土雞,加鹽,大火煮開,轉小火煨煮到土雞9成熟,撈起徹底涼透。
5、將放涼的雞用手撕出雞肉,去掉雞骨,再加入洋蔥絲、大蔥、雞湯汁、椒麻油、紅油一起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
1、先要挑選一公斤多重的土雞,收拾干凈後用花椒粉和鹽在雞上均勻的抹一遍,使之入味。
2、雞腌制約20分鍾後,再下鍋用湯汁文火煨煮到9成熟,太熟雞就不勁道了。
3、這道菜是辣、麻,所以辣椒和麻椒要多,新疆的椒麻雞,一般分為,普通辣,中辣、超辣三種。
胃和心,總要有一個是滿的。
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憂傷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擋!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貳』 咖喱雞胸肉怎麼做好吃滑嫩
雞肉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肉類食材,相比較豬肉的油膩,很多人都喜歡選擇吃雞肉,而且雞肉的肉質比較絲滑可口,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大量的蛋白質。而且不同部位的吃法也不盡相同,如:雞爪,可以做成泡椒雞爪或是鹵雞爪;雞腿,烤雞腿或是紅燒雞塊等。本文簡單介紹下咖喱雞胸肉土豆做法。
咖喱土豆雞塊的做法
雞肉切塊,用醬油,料酒,少量鹽腌制十分鍾左右
胡蘿卜,土豆,洋蔥切塊熱火下油,放入土豆,胡蘿卜塊翻炒至變色,盛出備用
少加點油,熱鍋,放入洋蔥,翻炒片刻,待辣味去除,放入腌好的雞胸肉,炒至變色
放入之前炒好的土豆胡蘿卜,加水,沒過即可
放入咖喱,少許糖,攪拌均勻,大火燒開轉中火,大概8分鍾左右即可
可依個人口味加黑胡椒粉,出鍋(視咖喱濃稠情況而定)
咖喱雞肉的做法
雞肉洗凈,用水泡10分鍾。
土豆去皮切塊,泡水10分鍾。
洋蔥胡蘿卜切塊備用。
先單獨炒土豆,這樣土豆比較軟比較好吃,也更入味哦~
再放洋蔥胡蘿卜一起炒~可以再放點油~
炒熟後裝出來~准備炒雞肉~
炒至變色就OK
把剛炒好的洋蔥胡蘿卜土豆加入雞肉一起炒。再加400ml(大概一杯)的熱開水。
把咖喱塊弄碎,均勻放在鍋中。
燜3分鍾左右再翻炒2分鍾就可以吃啦
其它雞肉做法:
大盤雞
鮮雞一隻,土豆四個,皮帶面,青紅辣椒各一個,蔥姜蒜若干,花椒一把,八角,香葉,桂皮適量,朝天椒一把,生抽醬油,砂糖,鹽
做法
第一步,把雞切寸方塊,別太小了,放在盆里,用生抽、鹽、料酒入味15分鍾,配菜洗切干凈
第二步,多放點兒油,下花椒,把花椒炸透。
第三步,倒入雞塊,蔥姜蒜,八角、桂皮、香葉、朝天椒。翻炒幾分鍾,倒醬油和水,水一定要沒過雞塊。
第四步,加砂糖,鹽,料酒
第五步,開始燜15分鍾。(因雞的老嫩程度各異)
第六步,倒入土豆,繼續小火煮到土豆熟為止。
第七步,倒入青辣椒紅辣椒。起上色作用。
第八步,略微翻炒後,可以出鍋了!裝盤吧
小訣竅
1:醬油不能用老抽,顏色太重要了不好看,要用生抽,
2:雞塊腌好後,可以先用糖上色,這樣出來的雞塊紅紅的很好看,不過俺嫌麻煩,通常是跳過了這道工序了,嘿嘿
3:料酒要多加!味精不用加
4:皮帶面如果是自己做的話,面要軟一些,用保鮮膜包好醒20分鍾,這樣做出來的面條最勁道!
三杯雞
材料
雞腿2支,薑片10片,蒜頭6粒,辣椒1條,九層塔適量,蒜蓉醬2大匙,醬油露1大匙,米酒2大匙,胡麻油2大匙
『叄』 土豆怎麼做菜
西班牙土豆煎蛋餅
1、土豆去皮切成薄片,用清水沖去土豆片表面的澱粉待用(如果不馬上做,要把土豆片浸泡在清水中防止變色)。洋蔥切絲,雞蛋加鹽打散;
2、小點的平底鍋放油燒熱,放土豆片下去慢慢煎到邊緣微微焦黃即可出鍋。
脆皮土豆泥
1.土豆帶皮蒸熟,剝去皮搗成土豆泥,加入牛奶、黑胡椒粉、鹽拌勻;
2.蝦放沸水裡煮熟撈起,剝去頭和殼;
3.春卷皮對半切開,取半張春卷皮,放上土豆泥和蝦,捲起來,放油鍋里用中高火炸2、3分鍾即可。
用料
土豆一個、香腸一根、胡蘿卜半根、小香芹一小把、麵粉、鹽
做法
1.胡蘿卜、香芹和香腸切小粒備用
2.土豆洗凈切片,放鍋裡面蒸熟
3.壓成土豆泥
4.把胡蘿卜、香芹和香腸粒放入土豆呢攪拌均勻
5.再加入適量麵粉和鹽,和成比較軟的土豆面團
6.手上抹一些油,取雞蛋大小的土豆面團揉圓,再按扁
7.鍋中抹少許的油,鍋熱後放入土豆餅,小火慢煎
8.翻面,煎至金黃即可出鍋
『肆』 雞肉怎麼做好吃
雞肉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食材,肉質鮮嫩多汁,營養含量特點是蛋白質豐富、脂肪相對低。
不同部位的雞肉所含營養物質略有不同,平均而言,每100克雞肉中含水分69克,蛋白質19.3克,脂肪9.4克,碳水化合物1.3克,膽固醇106毫克,提供能量167千卡。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A 48微克視黃醇當量,尼克酸5.6毫克,維生素E 0.67毫克,鈣9毫克,磷156毫克,鉀251毫克,鈉63.3毫克,鎂19毫克,硒11.75微克。
很多人喜歡用雞肉熬湯,卻喝湯不吃肉,但是雞肉中的營養物質只是很少一部分溶解在湯里,建議喝湯的同時也要吃肉,才能更好地獲取營養物質。
『伍』 地鍋雞怎麼製作
地鍋雞這樣做,一鍋都不夠吃!!!
地鍋雞作為安徽地方的名吃,秉著口味獨特,味道鮮醇,雞塊的美味再配上焦嫩貼餅 ,想想就口水直流!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地鍋雞的做法!大家趕快收藏起來吧!!!
首先先准備好以下所需的材料:
2斤左右的土雞一隻(三黃雞也行)
香料:八角3克、麻椒5-7克、白芷2克、草寇2克、肉寇一個、白寇1.5克、桂皮適量、草果一個、小茴香5克、干辣椒4-8個(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香葉3-5片。
蔥姜蒜適量切碎、豆瓣醬3勺。
調料:鹽、味精、雞精、白糖、老抽、生抽、料酒。
配菜:香菇、木耳(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土豆切塊洗干凈備用。
麵粉半斤(做貼餅用)
然後開始製作:
1: 先把雞洗干凈,切塊,用開水把雞塊煮5分鍾左右,把血沫撇掉,雞塊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 起鍋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油溫微熱把准備好的香料、蔥姜蒜沫、豆瓣醬放入鍋中炒出香味。切記油不能太熱。
3: 炒出香味以後將備好的雞塊放入鍋中翻炒5-8分鍾。
4: 開始放調味料,鹽適量、白糖2小勺、生抽3勺、老抽2勺、料酒3勺,然後繼續翻炒1—2分鍾。開始加入開水(這里必須是開水)沒入雞塊即可。這時開始在鍋周圍邊緣貼上面餅。放入備好的香菇、木耳、土豆等配菜。然後蓋上鍋蓋文火燉15分鍾,這時放入適量的味精、雞精。最後開大火收汁。(根據口味撒上香菜)
面餅的製作:將麵粉加入適量的水將面和成面團,用手抓成與雞蛋大小的小面團,再用擀麵仗擀成橢圓形大小的薄面餅。
這樣一道美味可口的地鍋雞就完成了。趕緊學著做給心愛的他、她、或者自己的家人,讓他們嘗一下這道美味佳餚的地鍋雞吧!!!
給您推薦的是3道地鍋雞家常做法,以及飯店的普通做法,色香味俱全,「地鍋雞」和「飯店地鍋雞」做法基本相同。
1.地鍋雞常規做法主料: 散養雞 1kg
輔料: 桂皮 適量, 香葉 適量, 紅干椒 適量, 青辣椒 適量, 紅辣椒 適量, 小米麵 100g, 黃豆面 50g 玉米面 200g, 油 適量, 鹽 適量, 醬油 2湯匙, 生薑 適量, 大蒜 適量, 八角 適量
做法步驟 :
1.散養雞宰殺洗凈後剁成大塊。
2.散養雞肉顏色暗紅,肉質緊致,骨頭堅硬不易剁斷。
3.把玉米面、小米麵,黃豆面,按照2:1:0.5的比例倒入干凈容器里,用開水燙面,晾涼後和成面團備用。
4.鍋里倒入植物油(油可適當多倒一些),油熱後放入薑片,紅干椒段爆香。
5.倒進雞肉塊,翻炒至變色。
6.調入兩湯匙醬油,大火翻炒均勻。
7.把和好的面團成小面餅趁熱貼在鍋邊。
8.鍋里放入八角、桂皮、香葉,倒入沒過雞肉的清水,水最好淹過1/2面餅,這樣貼餅可以吸收湯汁。
9.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細火慢燉。
10.鮮青紅椒洗凈後切段。
11.細火燉制40分鍾等鍋里的湯汁濃稠後,用鏟子起出面餅。
12.倒入切好的青紅椒段,大火翻炒。
13.調入適當精鹽,翻炒均勻。
14.倒入拍好的蒜瓣翻炒,收汁即可出鍋。
2. 雜糧餅地鍋雞主料: 雞 800g, 小麥面 200g, 玉米面 50g, 蕎麥面 50g, 高粱面 50g, 土豆 150g
輔料: 蒜苗 適量, 姜 適量, 紅椒 適量, 青椒 適量, 料酒 適量, 醬油 適量, 蚝油 適量, 大蒜 適量, 油 適量, 鹽 適量, 花椒 適量, 八角 適量, 桂皮 適量, 大蔥 適量
做 法步驟:
1.雞剁成小塊洗凈。
2.加少許鹽,少許料酒,一勺蚝油,半勺醬油,腌制半個小時。
3.准備小麥面,玉米面,蕎麥面,高粱面,用溫水和成面團,醒十分鍾。
4.擀成長形的餅。
5.青紅椒切塊,
6.大蒜拍一下,姜切條,准備花椒,桂皮,八角。
7.土豆切成塊。
8.鍋底放油,開小火,將第六步的材料小火煸炒兩分鍾。
9.倒入雞塊,翻炒五分鍾。
10.撒入青紅椒,大蔥翻炒均勻。
11.倒入土豆煸炒五分鍾。
12.兌入適量開水,調入鹽,少許醬油,大火燒開。
13.將餅反面粘少許水,貼在鍋上,改中火,蓋上鍋蓋燜二十分鍾。
14.出鍋前撒入少許蒜苗段即可。
3.地鍋雞
主料:草 雞 半隻
輔料: 鮮湯 適量, 料酒 適量, 五香粉 適量, 油 適量, 鹽 適量, 土豆 2隻, 麵粉 2碗
做法 步驟:
1.雞洗凈,切塊,用料酒腌制10分鍾
2.土豆兩只洗凈,去皮
3.切塊備用
4.蔥姜蒜紅椒切細備用
5.鍋燒熱倒油,爆香蔥姜蒜紅椒
6.加入雞肉翻炒
7.雞肉翻炒3分鍾左右倒醬油繼續翻炒
8.稍炒出香味後加鮮湯、土豆,2勺鹽蓋上鍋蓋大火燒滾,同時備面團
9.將麵粉和成面團。不用發酵,面的干濕度要合適,以不沾手為宜
10.做成長條面餅。用手把面劑壓薄,大小厚薄適度
11.待鮮湯煮沸後在鍋的四周依次把薄餅貼在鍋邊,部分沒入水裡
12.繼續添加,整圈為滿
13.中火慢燉。大概20分鍾餅熟了,加上五香粉即可裝盤。
有最新研發 健康 菜品推薦給您。
地鍋雞是江蘇、安徽或者河南地區的一種燉雞方式,北方地區通常叫鐵鍋燉雞。
地鍋形式和東北地區的鐵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來源於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燒柴火加熱,用大鐵鍋燉制的一種烹飪方式,一家人燉一鍋菜,再貼一圈餅子,菜和主食都有了,不像現在時不長炒幾個菜吃,早期的就餐形式就是大鍋咕嘟燉,什麼菜都燴上一鍋,也是經濟條件所限。
地鍋雞,常見於江蘇徐州地區,安徽和河南交界地區,尤以江蘇蘇北地區最有名氣。地鍋雞多選用當地的草公雞或小公雞為主,雞肉Q彈有口感,配料多以地方的干豆角、花干、紅蘿卜或干香菇為主,口味偏咸偏辣,尤其辣度驚人!鍋四周貼一圈白面餅子,不同於東北的玉米餅或花捲,地鍋雞多用非發面製作面餅,餅薄而酥脆干香。
地鍋雞需要食材:草公雞1隻2000克、干香菇20克、干豆角20克、大蔥1根、姜1塊、蒜子10克、小米辣20克、
需要調料:鹽4克、味精4克、雞精4克、紅燒醬油10克、鮮醬油10克、十三香2克、干辣椒段10克、印度辣椒5克、花椒5克、大料6克、香菜段少許、面餅10個
製作過程:
1.草公雞宰殺干凈,雞血保留,雞雜收拾干凈。剁成大小均勻的塊,清水沖凈血水。
2.干香菇、花干提前一小時用清水泡發,干豆角提前半小時泡發,花干改成條,干豆角剪短,大蔥洗凈切成蔥段,姜去皮切成薑片,蒜子拍裂,小米辣切成長條段備用,香菜洗凈切段。
3.炒鍋上火燒入底油燒熱放入蔥姜花椒大料炸出香味,放入干辣椒和印度辣椒炒香放入雞塊翻炒。
4.炒至雞塊斷生變色後放入十三香,烹入料酒,放入紅燒醬油、鮮醬油上色後,加入雞湯,入鹽味精雞精調味,放入泡好的干香菇、干豆角上桌。
5.倒入地鍋後蓋好蓋子大火燒開,轉中火燉25分鍾左右。
6.將面團揪成十個劑子放入清水浸泡十分鍾,抻成長條形薄面餅,貼在鍋邊上,蓋好鍋蓋,繼續燉五到十分鍾左右。
7.放入小米辣和蒜子,放入香菜段即可食用。
8.這樣蘇北特色的地鍋雞就做好了。
地鍋雞技術總結一、地鍋雞選用的是地方散養的草雞,且以草公雞為主。通常選用的是三斤以上到四斤的活雞,要求雞齡一年以上的,這樣的雞肉緊實,嚼勁十足,燉熟後口感很有彈性。也有選用小公雞來做地鍋雞,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草公雞的雞肉結實耐咀嚼,口感好,鮮味十足。小公雞雞肉細嫩,雞肉不耐燉,口感略差,香味沒有草公雞濃郁,雞肉不緊實。草公雞雞齡2/3年以上叫老公雞,需要燉制更長時間,雞肉口感最佳。
二、地鍋雞的店,需要每天在飯口前活雞現殺,店裡需要備有脫毛機。雞宰殺後接雞血,放完血後,等雞徹底斷氣了,浸入熱水當中燙透雞皮,注意熱水的溫度,不要燒開成沸水,那樣的話雞皮就整個脫掉了,賣相難看且沒法上桌。水溫以剛感覺燙手,六十多度左右即可。將雞浸泡入水桶中,雞頭雞爪要多燙片刻,上下晃動幾次,這樣便於脫毛。
三、脫毛後,背部開刀,取出內臟,注意不要將苦膽弄破,雞心、雞肝、雞腰子要全部保留,吃的就是全雞,不能缺少雞雜。當然市場上有賣殺好的草公雞,現買現殺也可以,必須保證活雞現殺。
四、蘇北地區像邳州、新沂菜餚偏咸偏辣,且辣度十足,可能在吃辣的地區也要排前兩名,這與邳州地區的潮濕,冬季乾冷有直接關系。吃辣椒可以除濕氣,刺激味覺,多吃主食,更好的抵禦寒冷。所以地鍋雞是辣味比較重的,邳州這個城市不供應暖氣,冬季乾冷,吃辣椒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有保暖的效果。
五、除了草公雞和小公雞,還有一種最好的雞就是老公雞。老公雞雞齡更長,以三年以上的老公雞為佳,雞肉更為瓷實,雞肉口感更強,香氣更足。老公雞的燉制方法是需要提前處理的,如果直接上地鍋,需要燉兩個小時左右,才有可能燉透。
六、花乾和干豆角都是當地的特產,是地鍋雞的標配。花干是一種干豆製品,清水泡發一小時即可,改成拇指粗細條狀即可。干豆角是當地的特產,是一種長豆角熟制後晾曬而成,比北方的干豆角易熟,容易入味。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地鍋雞,是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等地的漢族名菜。
作為安徽人,這道菜自然算是我們的地方特色菜了,進飯店算是必點菜。
地鍋雞怎麼做好吃呢?
首先,選主材,散養土雞是關鍵,散養土雞肉色暗紅,肉質緊致,骨頭堅硬不易剁碎,這是飼料喂養的肉雞不可比的。
第二,貼餅是靈魂,相信很多吃過地鍋雞的人都對鍋邊貼的餅念念不忘,因為它才是吸收了整個地鍋雞的精華。這里要注意的是,面活好,不要發酵,面的干濕度適當,不粘手即可。為了更好的入味,貼餅的時候,可以將一半放入湯汁中。
第三,就是地鍋雞的烹飪了,有條件柴火鐵鍋最好。先將蔥姜蒜花椒入鍋炒出香味,然後加雞塊,依次放入料酒、醬油、糖、鹽等佐料調味,雞塊翻炒至金黃,加鮮湯土豆,待鮮湯煮沸後,在鍋一圈貼上餅,中火燉半個小時,即可出鍋享用。
這樣做出來的地鍋雞非常好吃,夾上一塊雞肉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肉爛古酥,香味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天氣漸漸暖和,外面的地攤也多了起來,傍晚邀幾個朋友和家人,出去連連地攤,真是美滋滋的,在我們家的附近就有一家這樣的 美食 地攤,也就是地鍋雞,實惠又營養,受到大家的認可,小生意真是火上加火啊。
地鍋雞主要是用天然的木劈柴,旺火燉煮,雞肉濃香,餅子勁道香濃而受到親們的喜歡,如果沒有木劈柴也可以用其他的火源來代替,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家常的地鍋雞做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鍋雞是山東、江蘇、安徽等地的漢族名菜,主要用地鍋烹飪而成。
主要食材:小笨雞、麵粉、香菜 做法
1、小笨雞切塊,洗凈血水,倒入盆內,加料酒、食鹽腌制20分鍾;
2、和面,麵粉盆中加少量水,揉成面團,放置10分鍾,然後改成巴掌大的麵皮待用;
3、把洗凈的青紅椒切塊,香菜切成段,肥肉切成條,大蒜拍碎;
4、鍋燒熱,放入適量油,把肥肉炸出油,放雞塊大火翻炒10分鍾,接著加開水繼續中火煮20分鍾,然後把麵皮一端鋪在雞塊上,另一端貼鍋上,蓋上鍋蓋,繼續小火煮至麵皮熟了即可,最後放上香菜即可動筷。
導讀:地鍋雞的詳細做法,一鍋的好味道,讓你在家就能做
每年在我家裡過暑假的時候都特別熱,不開空調根本就坐不到屋裡。但是如果每天開空調的話,又特別費電,因為白天的時候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所以放假的時候我就和媽媽商量說,我想到姥姥家裡去過暑假。姥姥家在山區,那裡住的人家不太多,但是樹木特別的多,遮住了太陽,所以就算不開空調,也會有一陣陣的涼風撲面而來。而且環境還特別的好,風景如畫,非常適合夏天去避暑。好不容易等到了暑假,我回到家中准備好,就踏上了去姥姥家的路程。
姥姥看見我之後,直說我現在怎麼這么瘦了,一定要做些好吃的給我補一補。我聽了可是特別高興的,因為姥姥做的飯非常好吃,在周圍的人家裡都非常出名。以前每一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嘗到姥姥的手藝,這一次在姥姥家住這么久,我想我一定會吃過癮的。姥姥每天都會為我准備各式各樣的菜餚,所以我每天吃飯的時候都忍不住把舌頭給吞掉,實在是太好吃了。不過要說起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那肯定非地鍋雞莫屬了。我特別喜歡這道 美食 ,所以還專門向姥姥問了做法,等以後回家的時候還可以自己給自己做一下。
這樣不在姥姥家的時候,我也可以品嘗這道菜餚了。做地鍋雞的時候,第一步要先准備一些麵粉,然後往麵粉中加入一點鹽,再倒入適量的水。倒水的時候要一點一點的加,把麵粉揉成一個面團,這里並不需要揉的太光滑,只要面團裡面沒有小麵粉就可以了,然後蓋上一層保鮮膜醒一會。第二步,准備一隻雞,把雞洗干凈以後,把脖子和屁股等都去掉,然後用刀剁成稍微大一點的塊狀。還要用水把雞肉都洗一遍,去除裡面的血水,然後把水瀝干凈。第三步,把姜切成薑片,蔥切成蔥段。
把蒜剝去皮,然後整塊放在碗里備用。鍋里可以放洋蔥,也可以不放。第四步,往鍋里倒入油,等油熱了以後,把整塊蒜都放進去炒出香味,然後再撈出。做這道菜的時候最好用鐵鍋,鐵鍋做出來的味道更好。第五步,加入桂皮、香葉、八角和姜、蔥等繼續炒。第六步,把雞塊放進去炒,再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和蚝油。倒入一些水,把食材淹沒就可以了,然後蓋上鍋蓋,用大火煮開,再關成小火燜幾十分鍾。
第七步,把剛剛做好的面團拿過來切成小段,然後每一份都切成一個小圓球。第八步,把小圓球放入一個碗中,倒清水讓它們吸收水分,這樣會更加柔軟。往雞肉里再加上一些鹽調味。第九步,把水裡的小面團拿出來,然後擀成一個圓形。在鍋邊一個一個按順序貼上,使面團一半在湯汁中一半在上面就可以了。把青椒加進去,之前撈出來的蒜也要加進去。
這個時候喜歡辣椒的也可以加一些辣椒,味道會更加好。這道菜吃的時候是不用盛出來了,直接放在鍋里吃就可以了。地鍋雞做好的時候,雞肉已經燉的的特別軟爛了。浸泡在湯汁里的面餅吸收了湯汁,已經是軟的了,上面的那一半卻是十分脆的,嘗起來味道相當好。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道菜,如果喜歡的話,可以自己在家裡准備著做一下,做上一鍋熱乎乎的菜,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吃,是不是聽起來就特別爽?
地鍋雞,地鍋魚是蘇魯豫皖的家常硬菜,但是不會進入大席,雖然好吃,但是非常鄉野,說不好聽的有點土氣,你要說上不了檯面,現在也廣為人知。尤其是徐州地區的一道大菜,這道地鍋菜在網路時代終於正名了!
一、地鍋雞 歷史 ,懂了更明白吃雞
地鍋雞,之所以叫地鍋雞,就在於過去蘇魯豫皖交界地的農村,平時做飯使用的是地鍋,相當簡單的土鍋灶,連風箱都沒有, 甚至都是露天的柴灶,沒有煙囪的那種。這或許就是接地氣的由來吧。
就是這樣鍋灶做出來的雞肉,沿著鍋邊抹上濕面餅,才好吃。這種做法,有事微山湖上簡單的船菜演變,比如地鍋魚也是這樣的做法,方便打魚時候簡單的做飯。
二、地鍋雞和大盤雞比較
其實說真的,吃了那麼多雞,我們應該有經驗。大盤雞配皮帶面,地鍋雞配死面餅子。哪個好吃?說真的,各有所長,也都差不多,其實地鍋雞會更好吃,不信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地鍋雞會更入味!
三、地鍋雞的製作方法
老王盡量用最簡單的方法一段話描述地鍋雞好吃的做法,因為多了沒人看:小公雞一隻剁成塊, 放料酒 稍微焯水 後撈出控干備用,焯水多了不鮮;熱鍋熱油, 油量偏多 ,下入雞塊小火 煸炒,把水分炒干 ,下 入蔥、姜、蒜、干辣椒 翻炒出香味, 沿著鍋邊淋入少許白酒 增提味,再下入 花椒粒、八角、香葉 中火繼續翻炒, 加入生抽和老抽,加入啤酒或者清水 , 這個量要高出雞塊至少兩公分,蓋蓋子開始燉煮, 煮開後加入 土豆塊。此時把麵粉和好,濕面塊以不粘手為最好 , 揪出劑子抹成面餅平鋪在鍋邊一周 ,底部入湯汁 ,再蓋上鍋蓋小火慢燉20分鍾,直到小公雞的味道明顯溢出,就代表好了。這個時間沒有嚴格的標准。
四、關於死面餅子
地鍋雞的配角是死面餅子,這個餅子表面又脆又香,咬一口又筋道,在徐州民間叫做「呵餅子」,非常形象,餅子沾染了雞肉雞湯的香味,非常可口筋道,雞肉香氛無比,裝盤後,就是一份相當接地氣的大菜。
五、最後的嘮叨
這道民間大菜,也是一道絕對的硬菜,只有用農村的地鍋,並燒柴才能有那樣盎然的濃郁香味。 凡是地鍋雞不用死面餅,用窩窩頭,小饅頭等代替,都是改良版。加新鮮的青紅椒也是改良版,甚至土豆都不用放! 就用調味佐料,轟出雞肉的香味,小公雞散養的,是絕對首選。
什麼都不說了,好吃,噴香,非常完美!
地鍋雞怎麼製作?
地鍋雞的正宗做法
具體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雞肉,茄子,紅薯粉絲,麵粉,蔥,姜,花椒,八角,干辣椒,生抽,醬油,蚝油,料酒,鹽。
1、麵粉加水活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在放一旁醒發;
2、雞肉涼水下鍋加料酒,焯出血沫,撈出用沖洗干凈,控水備用;
3、蔥,姜,干辣椒,花椒,八角;
4、起鍋燒油,將材料下鍋爆香;
5、下雞肉翻炒;
6、加入鹽,生抽,醬油,蚝油。大火爆炒一會兒;
7、鍋里加水,沫過雞肉後再多加點水(粉絲吸水厲害),水開5分鍾後下紅薯粉絲;
8、茄子去皮手撕成長條型;
9、撕好的茄子下鍋,中火煮5分鍾;
10、盛面團的小盆里加水(面團不粘手);
11、糾下來一塊小面團,雙手拍成這樣的小餅子;
12、貼上一圈小餅子,蓋上鍋蓋繼續燉10分鍾;
13、關火,撒一些蒜苗提鮮。
1.備一些麵粉,普通的就行,中間加少許鹽,再繼續加入適量水
大概是麵粉的一半不要一次性加太多
2.
揉成一個面團,只是現在不需要揉的太光滑,只是你感覺沒有疙里疙瘩的就行啦
3.
包上保鮮膜醒一會兒
4.
准備小公雞一隻,去除掉該去掉的
比如雞脖子,雞屁股之類的
5.
刀剁成稍微大一點的塊狀,因為煮的時候會縮水哦
6.
用清水慢慢的清洗干凈血水,然後瀝干水
7.
生薑去皮切大片,大蔥段也一樣
8.
整顆蒜剝皮
9.
洋蔥沒有可以不放
10.
辣椒油
11.
桂皮,八角,辣椒,少許花椒,草寇,香葉
12.
鍋里倒入比平時炒菜多一丟丟的油,小火加熱
倒入剝好皮的蒜慢慢炒出香味兒【最好用鐵鍋,這道菜鐵鍋做最香了】為了保持整個蒜的完整,炒到金黃色微微起皺的時候撈出來
13.
倒入生薑大蔥洋蔥片,還有香料繼續炒香
14.
然後瀝干水的雞塊下鍋,這個時候可以加入一勺白糖,它可以幫助雞塊上色
一直炒到雞皮微微發黃,然後啊這個時候你就能聞到很濃的香味兒啦
15.
然後接著就可以倒入一勺料酒
16.
一勺生抽,少許老抽
17.
大半勺耗油
18.
加開水,差不多完全沒過食材就可以啦
大火煮開之後轉中小火蓋上鍋蓋燜個二十幾分鍾左右中間也要鍋鏟動動哈
19.
在燉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來做貼的面餅子啦
剛在醒的面團這個時候已經很光滑啦我們稍微揉搓一下,,分成十二等分
20.
每一等份全部搓成一個個圓球
21.
搓好的圓球放入到一個加水的碗里
放心吧不會融化的,讓它們吸收一下水份這樣等下面餅會更柔軟
22.
這個時候雞湯不多了,可以加入適量鹽調味
雞還沒有完全燉爛那麼我們再繼續加入熱水,到沒過所有食材
23.
然後水裡的面團一個個拿出來
按扁,然後把它扯成一個橢圓形的餅這個時候面團很柔軟,很好扯的,但是不要太用力哦,一個個按順序貼在鍋邊讓這個餅一半在湯面上,一半在湯里所有的餅都貼好因為這些面餅下鍋之後都要吸水所以前面才會加這么多的水現在依然小火,蓋上鍋蓋燉個十五分鍾左右
24.
貼上去的這些面餅一半是浸在雞湯里煨熟的
湯汁差不多沒有的時候我把面餅一個個塞到雞湯裡面去了為了拍照好看啊
25.
我們將准備好的青紅椒塊倒入,裝飾一下
然後就是先前撈出來的大蒜頭也要倒入哦
26.
將准備好的辣椒油淋入兩大勺,味道也會得到升華哦
超級香的
27.
這道菜是不用盛出來的,直接在鍋里就行
28.
這個時候雞也燉的很軟爛了,湯汁都燉的粘粘的
面餅也是然呼呼的吸飽了湯汁但是又有一部分的鐵鍋烙出來的焦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