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印度歌曲都差不多

為什麼印度歌曲都差不多

發布時間:2022-10-02 07:01:53

① 印度和新疆的歌曲和舞蹈是一樣的嗎

從漢族角度來看,似乎他們都很能跳。
但是實際上差別很大。在這個問題上請樓主不要從普遍聯系的角度去看,應該從區別的角度去出發來研究。
給你個考慮事物的方法:不同根不同源的兩個不同的民族,不用看舞蹈就能斷定他們的舞蹈沒有聯系,絕對不相同。

真實的新疆和你在電視上和文字上看到的新疆完全不是一個事物。
新疆的漢文化,新疆的少數民族文化,絕對能夠迷倒任何一個人。

② 為什麼印度電影裡面那麼多的歌舞

電影更多時候反映的除了社會現實以外,也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特點,而印載度本就是一個載歌舞的國家。長期以來獨特的國情,使得印度觀眾具有區別於其他國家觀眾的觀影習慣,所以印度的電影一直很具有娛樂性。為什麼印度電影里總是出現歌舞表演呢?

期待我國電影業的發展。

③ 印度歌曲和中國歌曲,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中國歌曲是「你不愛我,你怎麼不愛我,我好難過」 印度歌曲喃就是「你不愛,不愛就不愛大家一起跳起來」

④ 印度歌曲、音樂和日本歌曲、音樂的特色和風格

分三種

第一
能樂,傳統宮廷類
比如 櫻花

第二,民歌
比如
拉網小調
沒有伴奏,完全靠嗓音

第三,流行樂
電子風格濃厚

現在各種曲風都發展得很快
當然也有blue,jazz類型的,但不多
流行音樂以舞曲為主

邦樂

PS:高中音樂課上老師說,日本傳統邦樂的特徵就是不存在「do re mi fa so la xi do」這幾個普通音調中的「re」和「so」兩個音。典型的例子就是《櫻花》。

邦樂一般指日本音樂的總稱。通常是作為西洋樂的對稱語使用的,指的是除西洋音樂以外的所有的日本傳統音樂。根據使用樂器的種類,可以做出以下分類:
雅樂:在宮廷舉行儀式時所演奏的儀式音樂,古代時從中國、朝鮮傳入,可以說它保留了日本音樂最古老的風格。
聲明:佛教的典禮音樂,是一種聲樂。它與佛教同時傳來,以後給日本音樂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琵琶樂:戰國時代以後,它是作為一種以琵琶伴奏敘述戰爭故事的音樂而得到發展,是彈唱演奏的聲樂曲。
箏曲:所謂「箏曲」除了指古琴曲以外,還指古琴、三弦、簫的合奏曲。古琴是由13根弦的彈撥弦樂器,江戶時期和三弦琴音樂結合一起而得到發展。從大正時期到昭和初期留下許多名曲的宮城道雄,給箏曲界帶來很大的影響。
簫:簫產生於鐮倉時期,那些虛無僧吹奏這種豎笛來代替念經。因為它長一尺八寸(約55厘米),故又被稱為「尺八」。
三弦音樂:三弦的共鳴箱上貼著貓皮或者狗皮,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在江戶時期,被廣泛使用的三弦,不僅作為歌舞伎、人偶凈琉璃等劇場音樂,而且還作為許多歌謠音樂的伴奏,至今仍然廣泛使用。
民謠:各地歌唱承繼下來的歌曲音樂。其中勞動歌曲較多,我們最熟悉的《拉網小調》便是此種精品。
與西洋音樂7個音階相比,近代邦樂只有5個音階(這一點應該是繼承了我國的「宮商角徵羽」五聲)。節奏大部分是2拍子和4拍子的偶數拍子,幾乎沒有3拍子。歌謠居多,純器樂曲較少。樂器通常用作聲樂伴奏,但和聲樂的表演過程,有一種微妙、不一致的復雜的脫節現象。此外,三弦、古琴和簫形成的樂器組合,產生了雜音的要素,而這些卻作為邦樂復雜的音色受到人們的喜愛。

明治時期西洋音樂進來以後,西洋音樂成了日本音樂的主流,邦樂漸漸被西洋樂所壓倒(現在一提到日本歌手,大多都是濱崎步、近畿小子等等流行樂壇的佼佼者,很少再有傳統音樂人的出現了)。但是,近年來邦樂重新得到了重視,愛好者正在增加。

日本音樂向來分為邦樂和洋樂兩大類,人們在欣賞西方古典音樂的同時也會從雅樂中深切地體味日本傳統音樂的樂趣。近來,有的日本人把西方音樂的手法引入邦樂。西方的作曲家也向日本人尋求題材,邦樂和洋樂之間的藩籬似乎已經被拆除了。將來的音樂會成為採納雙方長處的美妙音樂。夏川里美正是日本近現代邦樂界的頂級藝人之一。她的曲風優美動聽,在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亞洲其他地區,都具有相當高的人氣

在一個純日本的氛圍中,存在著一種似是而非的西方音樂,這正是多年來兩種對比鮮明的東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日本的音樂人大量借鑒了美國的流行音樂,但他們卻能冷靜地以自己的方式對這些音樂進行再創造。
盡管日本的許多流行音樂與美國音樂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但日本的音樂創作處處滲透著民族的獨特性。日本音樂除了那種可感知的民族性之外,更是一種兩國文化相互作用的產物,正是這種相互作用,才產生了日本音樂所特有的綜合性。誠然,美國音樂曾經對日本音樂產生過不小的影響,但至少在日本國內,日本音樂人的創作對美國音樂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印度音階組成稱為史瓦拉(Swara西方的Note),印度音樂的七音符:sa,re,ga,ma.pa.dha,ni,基本的音符組成音程。根據印度的音樂神話,音階中的七個基本音來自鳥獸的叫聲,並能喚起人們對特殊色彩的感覺。

以下音名分別是: (後面分別是與之相關的鳥獸叫聲和被賦予的各種色彩)

沙音Sa ,為孔雀的叫聲,為荷葉綠色。

里音Re ,為雲雀的叫聲,為紅色。

嘎音Ga ,為山羊的叫聲,為桔紅色。

馬音Ma ,為鶴的叫聲,為白蓮花色。

巴音Pa ,為夜鶯或杜鵑的叫聲,為黑色。

塔音Dha ,為馬或蛇的叫聲,為黃色。

尼音Ni,為象的叫聲,為所有顏色的綜合。

印度音樂中主要的架構是旋律體系稱為拉格(Raga) ,及極為復雜的節拍體系稱之為塔拉(Tala).

「拉格」(Raga,梵語的"raga",意熱情。)被稱為印度古典音樂的靈魂,也是印度古典音樂的基本調(Tune),也可說是旋律的種子。它是一種旋律的框架。它有很多種,每種拉格都有自己特有的音階,音程以及旋律片斷,並表達某種特定的味(Rasa),但拉格本身只是一種框架,它要靠音樂家的即興表演加以豐富、完善。

拉格原意為色彩(Color)或熱情(Passion)因此拉格企圖藉特定音符組合的旋律,來引領聆聽者的情緒和感情,由五個到七個的音符所組成的基本旋律,做自由的變化。這種先人所制定的旋律型(Raga) 北印度有3百種,但很多也失傳了,有譜可循的拉格有80餘種,如今常用的約60餘種。在傳統習慣上,不論是演唱或演奏,要點選的拉格是完全依據時間、季節、情緒來決定的,早晨、中午、晚上或春夏秋冬,悲傷、喜悅或敬神等拉格是不容混淆的。拉格不只是固定的旋律型,由於加上時間、加上更細致等抽象的情境情緒的訴求和即興的技巧、演奏長短、速度的掌控,因此表演者也是創作者,具有作曲家的能力,才算得上是勝任稱職的印度的音樂家。塔拉(Tala)源自梵語,塔(Ta)是坦安達瓦(Taandava)濕婆(Siva)的宇宙之舞、象徵宇宙生生不息的節奏。拉(La)是指濕婆神妃帕巴底(Parbadi)的分身的舞蹈拉西亞(Lashia),合稱塔拉(Tala),塔拉近似西方的節拍,塔拉在印度是在節拍周期中固定的拍子(Rhythmic Cycle Containing a Fixed number of beats) 印度的搭拉(節拍)非常復雜,不是按照每個小節中有幾個單位拍來計算的,首先要分清楚每一句中有幾個單位拍,從6拍(3+3) 、7拍(3+4) 、8拍(4+4)或10拍(2+3+2+3) 、12拍(6+6) 和最常見的16拍(4+4+4+4) ,可組合成百上千種變化。印度搭拉可以是等值區分,也可以是不等值區分。

搭拉提供了精準拉格旋律的架構的基礎;因此搭拉(Tala)和拉格(Raga)是印度音樂中不可缺的兩大支柱。要深入體驗聆賞印度音樂不能不知搭拉和拉格。

⑤ 印度歌曲的特點

印度古典音樂主要分為兩個派別:北印度的叫做Hinstani,南印度的叫做Carnatic(或者Karnatak)。從北方的Kashmir(克什米爾)到西部的Punjab,再到東部的孟加拉和阿薩姆,最後再到南方的Maharashtra和north Karnataka都受到Hinstani(北印度音樂)的影響。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獨立前,他們受到北印度音樂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雖然在這半個世紀期間,這種影響已經被削弱了。而Carnatic(南印度音樂)主要在南部四個邦Karnataka,Andhra Pradesh, Tamil Na以及Kerala(喀拉拉邦)。北印度古典音樂和南印度古典音樂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北印度音樂受到伊斯蘭教的文化的影響非常大。而南印度古典音樂則更多地保留了印度教的文化。

Bhajans(拜贊歌)是一種崇神歌曲,印度人認為在吟唱Bhajans時,聲音所產生的能量可以被人的身體所接受。有包括ram Bhajans,krishna Bhajans,shiv Bhajans,hanuman Bhajans,lakshmi Bhajans,rga Bhajans以及一些其他的類型的Bhajans。

Folk music則是指印度的民間音樂,因為印度的種族差異導致了隨著地域的不同,印度的民間音樂有著非常大的不同。象一些婚禮葬禮上的音樂,而象在印度的Andhra Pradesh地區,父母或者長者對於年輕人的性教育也是通過一種特殊的民間音樂來實現的。

而Ghazal原來是來自波斯的一種詩歌形式,傳到印度後印度人開始用烏爾都語來創作,在18世紀又被配上了Khayal,於是形成了這種詩歌吟唱。象Aasha Bhosle、Abida Parveen等等著名的歌手都唱Ghazals。

印度音樂還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非常強大的同化力量。象西方的許多樂器在進入印度後就完全被印度音樂改良,它的演奏方法,技巧完全徹底地印度化。象小提琴、吉他、薩克斯、曼陀林等等。其中小提琴是最著名的。演奏的方式從站立演奏轉變為坐著演奏,拉音階的時候也完全不同,加上了許多的滑音。印度音樂最迷人的一個地方就是裝飾音繁多。

⑥ 巴基斯坦歌曲與印度歌曲的區別是什麼

印度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音樂風格也很多,作為一個外國人你可能不是太能區分得出來。
印巴的伊斯蘭風格的樂曲(印度斯坦音樂)在巴基斯坦樂曲中所佔比重要比在印度的比重大得多。伊斯蘭風格在印度只能稱之為「西北、首都地區音樂」,而且這種伊斯蘭風格混血了濃重的印度教古典曲風,而在巴基斯坦來說,就算是主流了,當然也會受更多波斯風格影響。
你可以把巴基斯坦看作中國東北,北印度音樂看作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文化中心曲風,而印度其他地區就對應中國其他地區,就是這樣一個感覺。

⑦ 為什麼印度流行歌曲風格很鮮明,而且都差不多

我國獨有的古風歌曲,中國風歌曲辨識度還是很高的。
還有一些民族風的歌曲比如阿寶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這歌曲的腔調其他國家沒有吧,就是中國都很少。
印度風格的歌曲:瓦加里 三木科演唱過!。

⑧ 印度的音樂為什麼節奏感那麼強..那麼歡快

這就是印度音樂的特色!跟他們的精神文化有關,因為印度人能歌善舞,在長期被殖民壓迫的日子裡,人們只有重精神、輕物質,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屬於苦中作樂吧。大部分印度電影里都有歌舞場面,而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印度的影視歌曲,所以聽到的大多是節奏感強,歡快的音樂。
其實印度也有很多佛教音樂,並不都是舞曲。

⑨ 別人說京劇跟印度歌差不多是啥意思

別人說京劇跟印度歌差不多,意思是它們曲調相似。

⑩ 為啥會產生印度音樂比國產音樂好聽的感覺

因為印度的音樂都是比較high的,和中國的音樂都是比較那種帶有情緒化的音樂唱著自己的悲傷,而印度的音樂都是那種很激昂的很興奮的歌曲,雖說比中國的音樂劇比較好聽。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印度歌曲都差不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抖音超級火那個印尼歌曲叫什麼 瀏覽:281
義大利雞血石什麼價 瀏覽:772
驚奇隊長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996
英國貴族人吃什麼蛋糕 瀏覽:802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來的中國人 瀏覽:158
義大利軟乳酪怎麼吃 瀏覽:97
印度話傻子怎麼說 瀏覽:362
有多少日本人想嫁給中國人 瀏覽:627
印尼語buah怎麼讀 瀏覽:625
只有番茄醬和黑胡椒醬怎麼拌義大利面 瀏覽:519
英國公爵爵位無後代怎麼辦 瀏覽:502
印度的音樂漢字怎麼哼 瀏覽:556
義大利留學去哪個城市好 瀏覽:268
英國塔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63
越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的大小 瀏覽:551
如何評價越南小伙 瀏覽:381
中國房地產高價持續多久 瀏覽:696
驚喜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32
英國留學什麼年齡好 瀏覽:455
印度粗糖怎麼熬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