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那些印度人手裡拿個棍子,盤腿飛起來懸空,是怎麼弄的
以下是根據你所描述的印度所謂神僧手裡拿個棍子,盤腿飛起來懸空的現象展示。
2007年10月22日,荷蘭著名魔術師拉瑪納(Ramana)正在美國白宮前的拉斐特公園現場表演他的拿手絕活空中懸浮。
如上圖,這就是秘密所在,這就明白為什麼要穿上這么一件大袍來作為障眼法。
『貳』 鐵齒銅牙吃磚頭的印度人!
這個來自印度的村民超愛吃磚頭、碎石,泥漿這類東西。據悉他每天至少要吃下3公斤這類東西。
該男子名叫Pakkirappa Hunagundi,今年30歲,他在10歲的時候嘗試吃了一口磚頭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從此之後,他每天在印度卡納塔克邦的街頭啃各種牆壁,他還表示自己的癖好對健康毫無影響。
Hunagundi是一個工資微薄的工人,常常為了生計煩惱。所以現在他周遊印度表演絕活來賺點家用。他說:」我父親4年前去世了,所以我必須照顧好我的母親,但我們沒有收入,所以我打算用自己的特長來填補家用。「
『叄』 印度人平時都喜歡什麼運動
印度人喜歡的運動首先想到的瑜伽,瑜伽是印度人發明並傳播到全世界的,並且受到世人的喜歡。
『肆』 印度人和阿拉伯人都要跳肚皮舞
肚皮舞源於中東地區,最早是作為一種宗教儀式,敘述有關大自然和人類繁衍的循環不息,慶祝婦女多產以及頌揚生命的神秘。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肚皮舞是以腹部的搖擺為主要動作,並且要求光著腳,這是為了保持和土地的聯系。這種舞蹈形式逐漸發展為一種民間藝術,並最終成為廣泛流行於中東地區各國的一種獨特的娛樂和表演形式,是神秘的阿拉伯文化藝苑裡的一朵奇葩。
什麼是肚皮舞?
肚皮舞阿拉伯原名為 "Raks Sharki" 意指東方之舞,因此又稱「東方舞蹈」。一般地認為肚皮舞是中丁、中亞、埃及的古老的傳統舞蹈。
肚皮舞源於中東地區,最早是作為一種宗教儀式,敘述有關大自然和人類繁衍的循環不息,慶祝婦女多產以及頌揚生命的神秘。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肚皮舞是以腹部的搖擺為主要動作,並且要求光著腳,這是為了保持和土地的聯系。這種舞蹈形式逐漸發展為一種民間藝術,並最終成為廣泛流行於中東地區各國的一種獨特的娛樂和表演形式,是神秘的阿拉伯文化藝苑裡的一朵奇葩。
土耳其稱肚皮舞為郭碧卡當司(Gobek dans)。1893年在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來自埃及的肚皮舞團,令美國人大開眼界,於是肚皮舞美國人將法文Danse Du Ventre,(直譯成英文"The Dance of The stomach")翻成 "Belly Dance"。顯然,歐洲人早於美國人先看到肚皮舞。
肚皮舞的起源
一種說法認為!「肚皮舞」是源於古埃及人對生育女神的崇拜。
相傳有一位身材絕佳的妙齡女子,婚後不能生育,來到神廟祈禱。她在神像前投足、扭腰、擺臀,好似舞蹈,祈求生育之神,能圓她的美夢。
她那婀娜多姿的優美舞蹈,使在場的祭司們為之傾倒,即刻稟報了法老。後來將她的「舞蹈」作為祭司舞蹈。這從古埃及文物的壁畫中可以找到佐證,而且時至今日,一直流傳了下來。
肚皮舞的特點
肚皮舞是非常女性的舞蹈,肚皮舞其特色是,隨著變化萬千的快速節奏,擺動腹部、使勁的舞動臂部、胸部,這些動作,成為肚皮舞,牢不可破伝統舞技,肚皮舞必需在平滑的地板,赤足舞蹈,配合音樂,以極快速,錯綜復雜之感性肢體動作,快速的舞步,一如歐美的狐步舞般,交叉搖擺的舞姿,時而優雅、時而感性、嫵媚嬌柔,時而傲酷,神秘,肚皮舞迷人的特資,令人目不暇接。
肚皮舞當然可以無伴奏的獨舞,充滿浪漫的獨特阿拉伯音樂肚皮舞更具動感,伴奏常見的樂器如烏德(UT)琴、耐笛(Ney)、地爾巴卡(Deblek)手鼓,揚琴山都爾等等,其中打擊樂器的手鼓尤為重要,在舞者施展扭腰舞腹的絕活時,鼓的加入有相乘動感。
肚皮舞時亦結合其他的道具,如蛇、刀劍、面紗、蠟燭、火焰等等,這些道具的出現,可能受到古代肚皮舞和神秘的宗教儀式的影響。這些極戲戲化又神秘的表演方式,中東的一些國家,仍然尊循無誤。尤其是錯綜復雜的蛇把戲,蛇像征男人和女人,雌雄同體蛇,非常詭異,充滿了阿拉伯的神秘。
作為一種優美的身體藝術,肚皮舞通過骨盆,臀部,胸部和手臂的旋轉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胯部搖擺動作,塑造出優雅性感柔美的舞蹈語言,充分發揮出女性身體的陰柔之美。它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可以讓你的腿部、腹部、肩膀以及頸部都得到充分的活動,從而提高身體的彈性和柔韌性。手臂的動作非常重要,它能表達出舞者的優雅和精巧。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它也為心靈與身體建立了一種精神紐帶。你可以象蝴蝶、海浪、流水一樣歡快與自由。當你翩翩起舞時,你體內的女神讓你變得更優雅、更有力量、更加性感。它是女士探索自身的舞蹈,是對身體和內心世界的探險。
肚皮舞的發展
關於肚皮舞的歷史,最早3500年前埃及的古壁畫就有類似今天看到的肚皮舞,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傳說和故事。
傳說是懷孕待產的母親為了能順利分娩,接受姊姊的建議,學蛇之曲線擺動,搖擺自已的身體,重點集中是在腹部,在快速擺盪整個身子,呈波浪起伏狀,節拍音樂的加入,顯得輕松自然,果真順利產子,於是蔚為風氣,逐漸演變成娛樂的肚皮舞,令人匪夷所思。
顯見這時的肚皮舞,僅是純娛樂,談不上是完美的藝術表演。
一般的印象肚皮舞是源自於埃及,希臘人相信,肚皮舞與遠古時候的宗教儀式有很大的關連,在阿拉伯地區,肚皮舞則是女性不對外公開神秘宗教的儀式。另一種傳說是肚皮舞是身心合一的修身養性之舞,是神聖,崇高的宮廷舞,一如西方的芭蕾舞。
不管何種說法,肚皮舞都是經歷不同國家,不同的文化,長時間的演變而成的舞蹈。不可否認,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格,各地區的肚皮舞,均具有獨到的傲人的特色,不同的風格的肚皮舞,透過舞蹈老師們默默奉獻耕耘,在逐漸成熟。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得到了健康長足的發展,成為中東地區可貴的文化資產。
肚皮舞風格流派
現代埃及表演流派是很內斂、優雅的,
而且經常包含一些芭蕾的動作。它很強調對肌肉的控制,動作幅度比較小。「極少便是極好」是他們的舞蹈理念, 和這種風格截然不同的土耳其表演!「怎麼樣都好」更符合他們的舞蹈理念,大幅度的動作,華麗奔放。跳躍和胯部動作非常常見。土耳其舞者通常穿著很少,不過這並不是這種風格的要求。
黎巴嫩的肚皮舞是介於現代埃及和土耳其風格之間的一種肚皮舞流派。
除了上述的流派,在民間,還有許多不同的肚皮舞風格。
經過幾千年的演繹,肚皮舞變成了女人們的秘密武器:你對自己的身體很自信,感覺自己很美麗,於是你隨著中東音樂的節奏,像流水,像波浪,像燃燒的火焰那樣舞動著自己的身體,自由地用身體表達自我,把雙臂想像成天使的翅膀,頭部如蛇舞,性感地搖動自己的臀部和身體,有些誘人,有些挑逗。
Beledi 是埃及的鄉村舞蹈,也是音樂的名字。當它被搬演到舞台上的時候就成為「 Urban Beledi 」,有著華麗耀眼的裝束。通常它的裝束是一件合身的有腰帶的長袖衣服,衣服的一邊或者兩邊有開口,叫做 Beledi 長裙。三角形的頭巾也是常見的佩飾。
Khaleeji 是流行於波斯、美國墨西哥灣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肚皮舞。舞者穿著色彩豐富、有華麗刺綉花紋的長裙,叫做thobe nashal,佩戴有特色的頭飾。以肩部的動作為主。 Kay Hardy Campbell 是 Khaleeji 舞蹈的權威。
Persian 肚皮舞和其他中東國家的肚皮舞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很少有腹部的動作,更多的是優美的手臂動作和肩部的搖擺及旋轉。Robyn Friend是經典Persian的代表。
目前阿拉伯肚皮舞不僅流行於從土耳其到埃及的中東地區,在北非各國,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也十分風行。
『伍』 劉德華的《大塊頭有大智慧》 那部電影裡面 那個印度人縮在箱子里的是什麼功夫
縮骨功。
《大塊頭有大智慧》,香港上映片名《大隻佬》,是由韋家輝,杜琪峰執導,劉德華,張柏芝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擁有預知死亡異能的大塊頭和尚協助警方調查詭案,卻發現自己深陷更離奇的因果劫難的故事。本片於2003年9月27日在香港上映。
影片評價
影片故事很簡單,通俗一點就是反對以殺止殺和冤冤相報何時了。以這種哲理為主題的電影並不少見,只可惜難有受到廣泛關注的票房成功之作。《大塊頭有大智慧》的風格處理,則是杜琪峰、韋家輝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綜合的一個全新嘗試。
這裡面有大家銀河映像風格,比如動靜有度的探案槍戰過程,比如詭異變奏的動作追擊場面,比如無時不在無可抗拒的宿命氛圍等。同樣這當中也有杜琪峰昔日「東方三俠」式的城市武俠風格,比如具有神奇縮骨功和泥鰍功的門派高手在現代化的車站、大廈中與大塊頭進行遁地飛天的功夫比拼(網易娛樂魏君子評)。
『陸』 印度女孩結婚不要車不要房,主要看廁所!為啥印度建個廁所這么難呢
印度有一部票房超級高的電影叫做《廁所英雄》,一聽這個名字也知道和廁所有關,主要講述的就是印度農村沒有廁所,因此印度婦女只能在野外方便。印度婦女結婚不要車不要房,而是看男方家裡有沒有廁所,這並不是電影杜撰的情節,而是根據印度真實情況改編的。在咱們看來廁所很容易修建,為啥印度建個廁所這么難呢?
而阻止印度人建造廁所的原因令人哭笑不得:印度教在印度擁有十幾億信徒,而宗教思想認為在家裡上廁所相當於在家裡留下污穢,是非常不吉利的。正是因為這種思想,印度人才會隨地大小便。印度政府也覺得這個有礙觀瞻,制定了很多政策,一些地方政府要求官員必須在家裡修建廁所,家裡沒有廁所的官員不給發工資。
由此可見在印度家裡有廁所才是異類,沒有廁所那才是正常現象,就連政府官員都直接在馬路邊解決問題,更不要說普通老百姓了!男人在野外上廁所還好,女人那就不一樣了,或者這也是印度強奸高發的原因吧!在印度修建一個廁所還真的很難,這也難怪很多女孩結婚的時候首先要問男方家裡有沒有廁所,要是沒廁所不僅方便成了不方便,還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呢!
『柒』 最近看到有個印度的什麼節日,印度人都拿各種鋼針貫穿自己的臉頰,下顎,很惡心,請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啊
您說的應該是大寶森節!
印度教的「大寶森節」(Thaipusam)大多落在每年公歷的1、2月間(今年是1月23日),是虔誠的印度教徒贖罪、奉獻及感恩的時節。
信徒的祭祀儀式有很多種,例如:剃頭,做法事,用銀針刺穿舌頭、雙頰等,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背部肉體上嵌入無數個錚亮的小鐵鉤,這些鐵鉤類似魚鉤,每個鉤尾都結著一條粗繩子,由後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牽拉扯緊,同時右手揮舞著一條鞭子不停地鞭打驅趕前面的教徒。有的教徒則在每一個鐵鉤上沉沉地墜滿蘋果、茶壺之類的物品,或是背著巨大的鋼制弓形枷鎖(負卡瓦第),從一座印度神廟遊行到另一座印度神廟,進行禱告及獻祭,藉此表示對神明忠貞不移的信仰,並祈求神明的賜福。
『捌』 古印度人最喜愛的鍛煉身體的方法是什麼
在古印度眾多休閑娛樂活動中,也有不少體育健身的內容。為了保持體態,古印度人從事各種體育活動。在這些鍛煉身體的方法中,他們最喜歡按摩。
『玖』 印度人用笛子就可以控制蛇起舞,難道蛇真的能聽懂音樂嗎
其實之所以印度的人能夠通過一根笛子來讓蛇起舞,並不是什麼神話傳說,而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而且說其實蛇根本聽不懂你在吹什麼音樂的,他們之所以能夠根據當地印度人的笛子而起舞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笛子吹出來的音樂有一種特別的聲波。
而且這項工作也是分的有危險的,因為我們知道畢竟你們面對的蛇,不是普普通通的蛇,而是具有劇毒的眼鏡蛇。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你還沒有掌握這個技巧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會被眼鏡蛇咬到,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很有可能因為這個而命喪黃泉,在印度,這些都不是先例,都有很多的人因為這樣而死亡。
『拾』 印度恆河裡的老鱉為什麼會那麼多有人會吃它嗎
印度恆河,被眾多的印度人視為神聖的「 母親河 」,但這條河卻沒享受到母親河的待遇!這裡面生存著一種生物,使得印度人一籌莫展, 吃也吃不得,消滅也消滅不得,它就是印度恆河鱉 !
鱉,又稱作甲魚,正常來講,一隻野生甲魚想要長到十斤以上已屬罕見!但在印度恆河裡,這些老鱉只只個頭驚人,重達十幾斤到幾十斤不等!頭部到尾部長度可以達到驚人的70-100厘米,在人們眼中就是妥妥的「巨龜」!這些老鱉甚至養成了爬到人們面前乞求投喂的習慣!
這些老鱉長的如此巨大,只只都是長壽冠軍,本來鱉的壽命就長,這些巨大的老鱉的壽命甚至可以達到50-100年之久!而且到了繁殖季節,一隻成年鱉能夠繁殖3-5次,每次產卵可以達到10-18枚左右,連年的產卵、孵化、喂養、無天敵狀態,使得印度恆河裡的老鱉達到了驚人的上百萬只!
如果在我們國內,野外發現一隻鱉,估計早就被釣友抓去吃掉了!正常的一隻野生鱉根本就是蹤跡難尋!
可是,在印度的恆河,老鱉的泛濫成災卻使得人們唉聲嘆氣!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恆河的特殊存在意義!
恆河,位於印度北部,長約2510公里左右,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可雖有母親河的名聲,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聖河變成了「剩河」!
印度人有個節日,叫「大壺節」,一次大壺節,就有超過1億人去恆河中洗澡,試想一下,再干凈的河流,被這么多的人進去洗也會變的渾濁啊!何況是1億人呢!
一些印度的底層人士,在親人去世的時候沒有錢去火化,而又相信恆河水具有洗滌靈魂的作用,認為恆河是下凡的銀河!他們就習慣將死去的親人漂浮在恆河上,稱作「水葬」!這一水葬不要緊,主要是屍身沉浸在水裡,可成全了這些老鱉,老鱉喜食腐肉類,漂浮的屍身自然成為老鱉的重點關照對象!
不僅如此,居住在恆河周邊的人,還喜歡去恆河裡洗衣服、飲用,甚至一些化工廠將一些未凈化的工業廢水直接流向恆河中!這些所作所為,更大的加重了恆河水的污染程度!甚至有人笑稱,在恆河水裡,可以湊齊半個元素周期表!
因為恆河無與倫比的地位,讓印度人對恆河的一切事物變得尊敬:洗澡、飲用、洗衣服,親近恆河就是對身體最好的洗滌!因此,不食用河裡的任何動物也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其中就涵蓋老鱉,於是就導致了老鱉越來越多!
老鱉如今繁殖出來這么多,跟印度恆河的特殊地位、產卵數據高、有心人的投喂、天敵幾乎不存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導致恆河鱉泛濫成災!
這個問題放在印度人身上,是絕對不成立的!前面已經說了,恆河在他們眼裡是非常神聖的,恆河裡的生物自然是吃不得的!那麼,出口其他國家呢?
其實,印度對於老鱉也是絞盡腦汁,他們自己殺殺不得,吃也吃不了,於是就將目光瞄準了我國的吃貨群體,要知道,在我國,任何美味的食物,只要被盯上,很難逃過被吃掉的結局!
像小龍蝦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這個道理放在恆河老鱉身上也適用嗎?很顯然,並不適用!
要知道,印度有13億人左右,其中有3-4億人都居住在恆河流域附近,這么多人習慣去恆河裡去洗澡、洗衣服,甚至是將親人的骨灰撒向恆河,加上前面說到的排放污水等,這些事情都對恆河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污染情況及其嚴重!在一些污染情況嚴重的恆河邊,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垃圾和污染物,可想而知,裡面存在了多少細菌!
生存在這種水質裡面的恆河鱉,可想而知體內攜帶了多少垃圾和毒素,要知道,我們中國的吃貨群體在吃的方面還是很講究的,這么不幹凈的東西,誰敢食用呢?所以,這個想法被中國的吃貨們果斷的拒絕了!
外來物種的入侵,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造成的連帶影響是巨大的!恆河鱉的存在對於印度恆河的生態系統是一種破壞,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才能對長久的環境保護起到作用!
對於恆河鱉,我不知道印度會做何處理,但是我知道,中國絕對不會當接盤俠!中國的吃貨不同意!因為衛生安全絕對是首要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
恆河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河,臟亂差的水質就無需贅言了,同時恆河中還有兩大泛濫成災的物種,排名第一的是鯰魚,排名第二的則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恆河鱉。要說在國內釣魚,那麼野生的鱉(甲魚)基本是不可見的,但是在恆河,不但隨處可見,還個頭驚人,它甚至會主動爬到你的身邊希望得到餵食,是不是感覺很「魔幻」?
那麼恆河中的甲魚情況到底有多「魔幻」?鱉這種生物在生長上是比較緩慢的,它屬於變溫動物,當外界溫度低於15 時,它就會潛入泥沙中開啟冬眠模式。也正是基於這一特點,鱉通常每年體重也就能增長1-200g,因而我們也很少能夠看到體型巨大的鱉。
恆河鱉的第一特點就是體型龐大 ,十多斤到幾十斤重的在恆河中隨處可見,體長則可以達到70-100厘米。鱉想要長成這般模樣,起碼得有個十幾年功夫。「老鱉」的稱呼是跑不了的。
恆河鱉的第二大特點就是數目龐大 ,根據印度野生動物專家的估計,目前恆河鱉的數目達到了驚人的500萬只,這已經和鯰魚不相上下了,妥妥的恆河一霸。
在看到這種情況後,國人不免會想恆河怎麼就會有這么多巨型鱉,要是以國內的吃貨屬性,這些巨型鱉恐怕可以一隻都不剩。其實印度也不是沒有想過將這些恆河鱉出口到我國換取外匯,但恆河產物就跟福島豬一樣。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恆河鱉為什麼泛濫成災,為何印度人不吃鱉,國人也不吃恆河鱉。
恆河鱉泛濫成災的根源恆河鱉之所以能夠泛濫的根源還在於恆河這條印度人眼中的聖河,正是恆河在印度人心中的神聖地位,使得恆河成為了鱉類繁衍棲息的溫床。 古印度文獻往事書上說:
正是因為這種傳承,如今的印度人喜歡到恆河洗澡,以印度最負盛名的大壺節(聖水沐浴節)為例,每次舉行的時候都有數千萬乃至上億信徒參加,前往恆河中洗滌自己的靈魂。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活動。
恆河在活著的人心中都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麼死後自然同樣崇高。如今印度人仍然將在恆河旁進行火葬視作最吉利的事情,火葬後剩下的骨頭就會直接扔進恆河中,認為這樣能幫助亡者帶去解脫。還有更多的人會直接進行水葬,也就是在死後直接將死者綁在木筏上,然後令其隨恆河漂流。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恆河對於印度人都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聖河之稱當之無愧。
那麼這跟恆河鱉的泛濫成災有什麼關系?我只能說關系實在大著了。 因為恆河這種在印度人心中的神聖地位,所以他們不但不會吃任何恆河中的動物,還會對向恆河鱉這種生物進行餵食。這簡直不要太舒服了,恆河鱉在恆河中沒有天敵,又有印度人民的悉心照料,想要不快速繁衍都不可能。
一隻恆河成年的恆河鱉大概能繁殖3-5次,每次產下3-18顆蛋,所以幾十年下來,恆河鱉自然而然地就泛濫成災了。
為什麼沒人吃恆河鱉?對於這件事,我們只能說印度人成也恆河敗也恆河。成也恆河是因為恆河是印度文明興起的搖籃,讓古印度成為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讓如今的印度人依然以恆河為心中聖地。但正是這種以恆河為聖地的態度,使得恆河水質相當差,從而也讓恆河鱉不能被食用。那麼恆河水質到底有多差?
先來說說導致恆河水質變差的原因。第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印度人喜歡到恆河洗澡。想想看,幾千萬人輪流跑到恆河洗澡是多麼壯觀的一件事,同時帶來的自然也是對水質的污染。與此同時,他們喜歡水葬的習俗也將深度污染恆河,使得恆河更加容易滋生細菌和病菌。
其他諸如直接將生活污水向恆河排放的行為,進一步使得恆河水質變差。咱們腦補一下,恆河沿岸數億人都直接向恆河排放生活污水是怎麼個情況?這樣的情況下水質能幹凈嗎?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印度要發展經濟,因此恆河兩岸的化工廠這樣的重污染企業日益增多。他們選擇的是將沒有凈化的工業廢水直接向恆河排放,恆河不臟才叫奇怪了。
世界環保組織曾經考察過恆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他們發現一杯恆河水中有著將近10萬個細菌。就這種水質,印度人都敢直接喝。
恆河鱉屬於雜食性動物,還有食腐的特點,想想恆河的水葬,想想恆河的水質。這些情況導致了站在恆河食物鏈高點的恆河鱉身上有著大量的細菌和病毒,而且很多病原體通過食物鏈傳到了恆河鱉身上並聚集在其的體內,這些病原體都有很強的抗葯性。
所以說,恆河鱉作為食物是非常不適合的,它身上的病原體很容易讓人生病。估計也只有從小喝恆河水長大的印度人才能駕馭得了恆河鱉,偏偏他們又是那麼的尊重恆河中的一切生物。
說在最後本質上來說,恆河鱉的泛濫還是印度自己沒有處理好這件事。如果印度人民自己吃恆河鱉,這個問題自然就不會存在了。當然,印度人民有自己的傳統,這點我們可以理解,也尊重。但是想要出口到中國,好歹衛生檢疫需要過關吧,就恆河鱉的這種衛生狀態,任何人都不會接手。所以啊,還是他們自己沒處理好。
並非所有老鱉都招人待見,人們會欣喜的去池塘、河流等地方釣中華鱉,但在那條河流裡面你連釣魚的心思都沒有,除非你是印度人。沒錯,這條河流就是印度恆河。
目前恆河裡面兩種生物泛濫成災,成群結隊出沒,一種是體型碩大、性情兇猛的鯰魚,一種就是數量龐大的恆河鱉。 這種鱉在恆河水系裡面自由自在的繁殖生長,沒有天敵制約,如同置身天堂,一個個體型大如鍋蓋,重量高達數十斤,偏偏這種老鱉不擔心被人捕捉,敢於向恆河岸邊的人乞求食物,於是數量進一步膨脹,目前數量高達500萬,儼然成為了恆河水系裡面的小霸王。
其他水域的老鱉生長的過程中總是要小心翼翼才行,因為人類盯著它們肥美的肉質呢,而恆河流域的老鱉就不一樣了,壽終正寢對於它們來說不是難事,以至於千年王八萬年龜中的王八指的就是恆河鱉。其實恆河鱉不僅僅分布於恆河流域,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和默哈納迪河以及孟加拉國等地方都有分布,但恆河流域的老鱉最為特殊。
這種老鱉壽命悠長,可達上百年,棲息於恆河這樣資源豐富的水域中,個個展現出了絕活,體型越來越壯碩,成年個體甚至能夠長到1米長,並且繁殖能力驚人,每年從5月到次年1月都是產卵期,雌性恆河鱉一次最多可產卵50枚,最少也得10幾枚,每年都有大量的幼鱉出生、成長,最終使得恆河裡面的老鱉數量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既然老鱉是營養豐富的魚類,恆河鱉數量無疑對於恆河流域的生態構成了影響,那麼為何不打撈起來,做成菜品呢?
其實當地有關部門還真的有此想法,但最終也不了了之,因為恆河鱉已經毒素纏身,堪稱毒鱉,試問誰敢食用這樣的動物?恆河鱉之所以變身毒鱉,跟其雜食性習性有關,這種動物吃的比較雜,葷素不忌,河底的魚蝦甚至河面上漂浮的腐肉,恆河鱉是來者不懼。當然,讓恆河鱉沒人敢下口的原因還在於恆河這條印度的母親河,早已經不是一條干凈清澈的河流。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2700公里,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占據25%的印度領土,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創造了著名的恆河文明。但就是這樣一條河流,如今已經是充滿垃圾、漂浮死屍,污染不堪的「毒」河流。
都說幹了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恐怕只有虔誠的印度教教徒才敢這么做,其他人都是調侃而已。
上世紀80年代恆河還算是一條清澈的河流,河水裡面富含數量眾多的溶解氧和微生物,自我凈化能力超強,個別地段完全能夠達到飲用水標准。不過隨著印度經濟騰飛,工業化進程加快,沿岸冶煉、化工廠數量暴漲,工業廢水被肆無忌憚的排放,這使得恆河河水重金屬嚴重超標。另外,沿岸城市的生活廢水與垃圾,居民沐浴、洗滌、等各種活動都在恆河裡面進行,這無疑加重了恆河的負擔。
恆河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沐浴恆河水甚至能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每年都有無數印度人到恆河裡面沐浴,著名的大壺節,約有1.5億人會到恆河裡面沐浴。這還不算啥,印度人有水葬的習俗,人們會將屍體、骨灰以及動物的屍體直接投入恆河中,而造成的結果就是恆河裡面不時地會有浮屍飄過,外國人覺得驚悚,但印度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目前的恆河裡面宗教祭品、腐屍、生活垃圾、工業廢水廢料等應有盡有,污染之重嚴重超過了河流的自我凈化能力,目前每毫升水裡面大腸桿菌數量高達10萬計,遠遠超過其他河流的平均水平。
莫迪曾經發出了雄心勃勃的恆河凈化計劃,結果也不了了之。據說去印度 旅遊 時,千萬不能喝小吃攤上的水,否則的話,拉肚子會讓你拉的懷疑人生,
試想一下,在這樣污染嚴重的河流裡面生活的水生動物,體內一定是重金屬超標,充滿了各種塑料垃圾顆粒。北美五大湖亞洲鯉魚一度讓人覺得無法食用,相比之下,恆河鱉可比亞洲鯉魚臟多了,其攜帶了大量的細菌與病毒,並且深入到肉質裡面,哪怕是最厲害的廚師也難以處理干凈。
如此毒物不能食用,自然不可能出口。恆河鱉雖然體型比較大,但外形與很多鱉類並無太大區別,能夠攜帶到其他國家呢?不用擔心這個,目前咱們國家進出口海岸檢測比較嚴格,2018年時江蘇南京機場檢疫局就查出了一位來自孟加拉國的乘客旅行箱中攜帶的一隻恆河鱉。目前活動物屬於禁止入境動植物,恆河鱉又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所以即使你想食用,也不可能實現。
「不,我們不會吃它們,它們是神聖的,是有神靈寄居其中,它們的存在,對河道生態穩定是有幫助的。」
這就是大多數印度人的想法,不僅不會捕殺老鱉,甚至還會給他們餵食。
恆河裡的老鱉泛濫成災的原因1.自身原因
恆河鱉,學名緣板鱉,主要分布在南亞地區,卵生的兩棲爬行動物。
它們的壽命很長,有50-75年,可長至70到100公分。同時,它們的繁殖能力強,每年5-8月產卵,體重在500克以上的雌鱉可產卵24-30枚,一般可產卵3-4次,最多一次可產近40枚。
在恆河裡,恆河鱉處於食物鏈頂端,可以說只要人類不去捕食它們,它們就是無敵的,完全可以壽終正寢。
恆河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各種惡劣的水質都可以生存。並且它們是偏肉食的雜食性動物,而恆河裡的魚資源非常豐富,生長的很快,很容易長成龐然大物,數量也越來越多。
2.宗教信仰
恆河,在印度人心中,那就是神聖的存在。當地人民一生必須都要至少去恆河沐浴一次,以祈求聖河之水洗凈生生世世的罪業。
因此恆河的一切,包括裡面生存的生物,對於印度人來說,尤其是印度教徒都會將其奉若神明,一般也不會考慮去吃它們。
3.飲食習慣
印度是素食王國,全國13.7億人,大多數人都信教,其中10.5億人信印度教。印度教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嚴格吃素,甚至連雞蛋都不吃。
印度沒有野味店,不僅野味無人問津,就是蟮魚、泥鰍、甲魚、烏龜、蛇這些東西,印度人也不吃,至於吃狗肉、貓肉、鴿子肉等,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恆河鱉是不會出現在印度人的飯桌上的。
不吃恆河裡的老鱉的原因照理說,這樣的食物我們應該爭先搶之,但實際上我們對恆河鱉避之不及。因為作為吃貨,我們也是要追求品質的。
恆河的污染,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但是通過各種媒體渠道,早就知之甚詳。
因為印度教的文化、傳統 ,印度人民在死後要麼水葬,要麼火化。但是不管是骨灰還是屍體,最終都拋灑入恆河。就連印度的神獸—牛,在死後也一樣進入恆河。
恆河兩岸的高密度人群,其每天的生活用水,排污,都是沒做處理就直接進入恆河的。還有一些工業污水也是直接倒入恆河的。
久而久之屍體的腐爛造成的水質污染,以及生活垃圾、工業垃圾早已將恆河原本聖潔的河水,變成現在的骯臟不堪,細菌橫生。
早在2007年恆河就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所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准值100倍以上。污染不僅對人類造成危害,也對140種魚類、90種兩棲類及瀕危的恆河豚造成威脅。
這種河裡長大的魚,我們自然沒人願意吃。
綜上所述,印度恆河裡的老鱉因為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將恆河裡的動物奉為神明,以及印度大多數人都吃素,所以沒人吃它們。而恆河鱉本身在恆河裡就沒有天敵,自身繁殖又快,所以就越來越多。作為吃貨的我們因為恆河鱉的生長環境太差,為了防止染病,自然不會有人想吃它們。
已經成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的野生恆河鱉,在印度卻泛濫成災,而且沒人捕來吃。
其實如果你知道了印度恆河鱉生長的環境,相信也不會吃,那裡的美味已經成為了「毒物」!
鱉,也就是甲魚,富含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野生鱉更是稀有珍貴,甚至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吃貨們只能食用養殖的鱉。
恆河鱉主要分布在恆河流域,巴基斯坦的印度河、默哈納迪河以及尼泊爾、孟加拉國等都有分布。
在我們的鄰國印度,恆河裡生活著將近500萬只恆河鱉,已經泛濫成災,這可是純野生的鱉!
不過吃貨們卻不敢對恆河裡的美味下手,甚至印度曾經想要出口恆河鱉到中國,都被拒絕了。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恆河裡的老鱉會泛濫成災?
一種生物能否泛濫成災,跟它的壽命長短以及繁殖能力有關。壽命長,繁殖能力強,就會很快繁衍擴張,迅速泛濫。
恆河鱉跟其他鱉類一樣,有著較長的壽命,一般可以存活70 100年。鱉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一年之中只有6個月是生長期,但隨著生長年份的增加,一隻恆河老鱉可以長到100公分左右,簡直就是個龐然大物。
而且恆河鱉的繁殖能力很強,雖然一年只有一次繁殖期,但恆河鱉一次產蛋可以多達50枚!
我們知道海龜生蛋也很多,不過沙灘上的小海龜破殼而出時,大部分在回歸大海的路上,被其他動物吃掉了。
但是恆河鱉卻不同,成年恆河鱉非常護卵,它們會等到小鱉擁有了掠食能力,才會離開幼苗,這就保證了大部分恆河鱉幼崽的存活。
因此恆河鱉超長的壽命,以及強大的繁殖能力,是恆河鱉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個動物種群的多寡,跟該物種的天敵有關,恆河鱉能夠泛濫成災,也是因為在恆河裡,這些龐然巨物沒有天敵。
恆河中生長著兩種侵略性較強的物種,一種是以動物腐屍為食的食人鯰,它們以攻擊性強著稱,另一種就是恆河鱉,靠著堅硬的的外殼抵禦其他水生動物的侵犯。
同是鱉類,為什麼中國的野生鱉成為了國家幫他動物,這是因為我國野生鱉的天敵是吃貨!
印度的恆河鱉卻不用擔心被人類吃掉,它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繁殖,數量也就越來越多了。
繁殖能力強,缺少天敵的恆河鱉,想要在恆河稱王稱霸,還需要一個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食物。
恆河鱉是雜食動物,主要食用河中的魚、蝦、貝以及動物內臟和屍體,如果缺乏動物類食物,吃草也可以生存。恆河為這些野生鱉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印度的恆河是一條神奇的河流,這是印度的神河,印度人以在恆河裡沐浴洗澡為榮,他們在恆河裡凈化靈魂。
恆河流域生活著大概4億人類,往恆河裡傾倒各種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這些都成為了恆河水生動植物的食物,進而為恆河鱉提供了食物來源。恆河邊上生活的人們,會主動餵食恆河鱉,他們認為恆河鱉是神聖的動物。
另外有些印度人奉行水葬,人死之後就直接丟進恆河裡,這些屍體恰恰成了恆河鱉的食物。
所以,充足的食物也是恆河鱉得以泛濫的原因。
總之:印度的恆河鱉有些超長的壽命,強大的繁殖能力,缺乏天敵,又有充足的食物,這樣的生存環境,恆河鱉想不泛濫都難。
按說野生恆河鱉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印度人卻很少有人捕撈恆河鱉來食用。
印度人自己不吃恆河鱉情有可原,但是他們想把恆河鱉賣給中國人,卻也被拒絕了,也就是說恆河鱉幾乎沒人吃。
這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80%以上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在印度教的教義中,吃素是神聖的。印度有將近5億人是素食主義者,而且越是高種姓的階層,越主張吃素,印度教更是不允許食用野生動物。
而且恆河鱉生存的地方是印度最神聖的地方——恆河。恆河是印度教徒精華靈魂的地方,恆河裡的生物是有靈性的,是神聖的,所以沒有人會吃恆河裡的恆河鱉。
因此印度人不吃恆河鱉,主要跟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
印度的恆河鱉主要生存在恆河,恆河已經成為世界上需要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恆河流域生活著超過5億印度人,恆河兩岸的人們,將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廢水傾倒至恆河。
如果僅僅是生活污染,恆河還可以自我凈化,但隨著恆河兩岸的工業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致使恆河水質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
另外,印度人喜歡在恆河裡洗澡,他們要在恆河凈化心靈。但是幾乎所有印度人都在恆河洗澡的時候,那這個「澡堂子」恐怕就吃不消了。
還有印度人將大量的動物屍體丟到恆河中,還有實行水葬的人類屍體,這些腐敗物質在恆河裡分解,水質可想而知。
曾經有一個段子說道:如果給你一百萬,讓你選擇一杯恆河水或者日本輻射海水喝下,你會選擇哪個?
恆河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身體里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恆河鱉體內的毒素也嚴重超標,這樣的「美味」沒人敢吃!
這一點很好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是不同的,就像美國人不吃鯉魚一樣,印度人的菜譜中也沒有野生鱉這種 美食 。
不過當印度人了解到我們國家的吃貨,鍾愛野生鱉這等美味,便想出了將恆河鱉出口至我國的辦法。這樣既可以創收,又可以緩解恆河鱉泛濫的問題。
但是我們國家拒絕了印度恆河鱉的出口,理由不用多說,參考前面的內容即可。渾身毒素的恆河鱉,怎麼可能進口到國內食用!
所以說印度本國人不吃恆河鱉,想要出口卻被拒絕,恆河鱉也只能繼續在恆河裡享受鱉生了。
讀者朋友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將印度恆河老鱉體內的毒素清除,野生鱉真的很美味!
我是小談,有問必答。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即使是污染很嚴重,也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其中不僅有上百種魚類,還有瀕危物種,比如說恆河豚。但是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印度人為何不吃恆河水產呢?
恆河來歷李太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對於印度人恆河之水也是天上來。一般大江大河源頭都是冰山,恆河為喜馬拉雅山下,也算是水質較好了。
印度有關恆河的來歷還有這么的一個傳說,《羅摩衍那》記載,印度教大神濕婆與烏瑪交合,連續百年,從未停歇。令教徒們十分羨慕,也很恐慌。所以懇請濕婆完事兒之後,將某種蘊含生命之道的體液排入恆河中。
以此,印度教徒可以通過恆河之水來獲取來自濕婆的神秘能量,這是恆河"母親河"的起源,不過我覺得按照這個傳說,應該叫父親河更為恰當。
還有一個傳說,也和濕婆有關,簡單說下,大致就是印度幾個大仙鬥法,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因此就有人去找恆河女神,求他洗刷人間罪業。
但是恆河女神說,我的能量太大,水深的很,你們把握不住的,去找濕婆吧,最後他能扛得住。
而後,濕婆就蹲那兒,恆河女神控水從濕婆頭上澆了下去,水順著濕婆的頭發,流向了四方,形成了綜合交錯的分支。
這里,或許是說恆河之水天上來。但是無論哪種說法,都表明很久很久以前,恆河在印度就有很大的地位了。
大壺節嘛,就有1300年的 歷史 了。傳說是印度一個神奇的大壺,能讓人起死回生,還是神仙打架,大壺不小心撒了四滴水到恆河裡,這下子,就給恆河又賦滿了能。也是大壺節的來歷,去恆河感受下這四滴大壺水,藉此長生。
恆河水產能不能吃自然是能吃的,比較有上百種魚,印度教又很少吃大型動物的肉,自然可選的也就只有雞鴨魚了。
但是,因上世紀開始,印度建國之後發展工業,廢水處理就變成一件棘手的問題,恆河呢,也只能向母親一樣包容和接受,畢竟是母親河。
07年,恆河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2011年有份報告說,當時瓦拉納西的朝聖季,朝聖者和當地居民每天要往恆河排放2億公升未經處理的污水。最上游,大腸桿菌超標100倍以上,最下游,據說超標20萬倍。
這種環境之下,魚能活下來真的是奇跡了,也之後印度人敢吃。
據傳,恆河老鱉、鯰魚特別多,他們吃腐肉長大,體型比人還大,能上到1.8米,150多斤,因此也被叫做是食人鯰。這個印度人見了也會慌的,一般不會吃。
恆河憋也是,體型巨大,並且是接受了恆河水的洗禮,讓印度人退而遠之。再有,就是本身來講,恆河對印度人就有種特殊意義,來自於恆河的水產也是這樣,地位比較神聖。
因此呢,印度人吃魚,就採取一種很奇葩的方式"魚撞刀",印度教不能殺生,魚也有可能來自神聖的恆河,更不該死了。所以,只能將刀固定,採取持魚撞刀方式,讓魚自行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