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2年只有兩枚金牌,13億人口的印度,體育為什麼這么菜
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
美國39金第一,中國38金第二,日本27金第三,其他的大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都榜上有名。
自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卻熄火了,只有1枚標槍金牌,總共就7枚獎牌。要知道印度可是可是13億,這么一比,菜的沒邊了。
連人口只有3萬的聖馬利諾,只派了5個人參賽,還拿到了3枚奧運獎牌。
一向勇猛的印度,怎麼這個時候萎了呢,其實吧,印度 體育 不行是老毛病了。
01
1944年,尼赫魯被英國關進監獄,在獄中寫了一本書《印度的發現》,思考印度獨立後定位,尼赫魯是這么說的: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不得不說,在奧運會上,印度確實做到了銷聲匿跡。印度有13.24億等同於中國的人口,能在奧運會被完全忽略,也是挺厲害的。
印度最近幾十年瘋狂找找存在感,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主導全球供應鏈、超越中國、加入聯合國,成為世界第三強國。
有夢想是好的,但天沒黑就做夢純粹是想入非非。
看看一百來年的奧運會總獎牌數,排在前面的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
印度呢,排在50名開外,連朝鮮和衣索比亞都比不過。
體育 強盛和國家的發展是完全離不開的, 體育 強就代表人們生活水平高,畢竟吃不飽飯誰去搞 體育 。
所以奧運會的獎牌數,是非常好的一個側面,能反映國家的水平,印度連前50都進不去,還敢號稱世界強國,真是大言不慚。
我們來看看 體育 差等生印度,到底有多差。
雖然菜,但是印度身殘志堅,1920年到現在,每一屆夏季奧運會都按時到場。
但獎牌數量嘛,一言難盡,24屆夏季奧運會,100年時間,只拿到28枚獎牌,金牌僅僅只有8枚。(東京奧運會召開之前數據)
中國最近32年裡,光是金牌就201枚,是印度的201倍,獎牌總數471枚,是印度的16倍。這里咱們主要說的是夏季奧運會,冬季奧會印度更慘。
最近32年,印度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他金牌大多數都是在遠古時代拿到的,而且都是曲棍球團體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選手賓德拉終於在十米氣槍拿到個人項目金牌。
這個成績,成為了印度最轟動的一次,回國後受到了英雄版的待遇,引發的效果相當於是許海峰+劉翔+姚明+蘇炳添。
印度各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爭先報道賓德拉,印度總統帕蒂爾在德拉奪冠一個小時內,就親自發去賀電慰問,稱贊賓德拉是印度的驕傲。
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說: 賓德拉的勝利是一個 歷史 性的偉大時刻,也是印度 體育 即將走向輝煌的開始。
鐵路部直接把賓德拉升級為VIP,可以終身免費乘坐鐵路局一等冷氣客車。此外各聯邦,紛紛發放獎金以示慰問。
總計43.9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07萬。以2008年的物價水平,可以在深圳買兩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賓德拉並不缺房子,因為他有一個五星級酒店。
射擊取得冠軍,給了印度極大的信心,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120名運動員參加,參數人員是有史以來最多。
賽前印度表示:射擊做好了迎戰中國隊的准備,基本可以確保獲得2枚獎牌,然後……中國隊楊倩就拿到了射擊首金。
印度本次奧運會的第一枚獎牌是26歲的女選手米拉拜查努,在49公斤級的女子舉重比賽獲得的銀牌,這是印度在該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印度人們舉國歡慶。
在采訪中查努表示自己想要吃披薩,達美樂披薩立即宣布為查努終身提供免費披薩。
目前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有11個,除了中國、俄羅斯、巴西,其他的像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墨西哥、衣索比亞、菲律賓一個比一個菜,其中最菜的就是印度,真的是菜到摳腳。
就連只有6萬人口的百慕大島,今年只派了2個人參加,就拿到了1塊金牌。人口只有180萬人的科索沃,派了11人參加,也拿到了2塊金牌。
印度13億的人口,乾的是幾萬人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都成這樣了,冬奧會熱帶的印度可怎麼辦啊,更是想都別想了。
02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以人口來衡量,不是人多就厲害,競技 體育 畢竟不是人海戰術。
但印度可能並不這樣認為,印度這么菜又這么自信,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發展水平。不可否認印度經濟發展確實小有成就,但能不能落在每一個印度人民身上,還是問題。
其實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繁榮是虛高,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實際上 社會 發展問題很多,極度的不平衡,老百姓都吃不起飯了。
就兒童營養率來說,印度有超過90萬,6個月至6歲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印度在107個國家中排名94位,14%的人口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率高達37.4%,屬於嚴重的吃不飽飯。
印度的達哈維貧民窟是世界上第二大、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僅有1.75平方公里,但居住著數百萬人口。
疫情導致印度有7800萬貧困人口每天收入低於兩美元,佔全球貧困人口增量總數的60%。
全球飢餓指數正向排名中國排第一,中國1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中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印度只是虛假的強國。
印度前1%的富人在過去25年中賺的錢比印度底層50%的人賺的錢多。
印度農村貧困人口,不吃不喝,800年才能掙到公司高管一年的錢。
體育 行業又是一個吃飽了才能乾的行業,老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營養不足,哪有精神搞 體育 鍛煉,更別提晉級 體育 的所需的食物、器材、裝備……
不過,印度還是有一部分不僅能吃飽,還吃得好的人,2020年印度億萬富翁有140人,百萬富翁21.9萬人。
疫情之前印度中產群體有9900萬人,疫情之後還有6700萬中產階級。
他們有錢有時間,如果10%的人去去搞 體育 ,印度都不至於這么拉胯,抵一個歐洲國家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呢,高貴的印度三哥們,完全不屑於 體育 運動。
對於他們來說,坐在沙發上收錢,挺好的,拚死拼活搞 體育 幹嘛,再說體力勞動是下層人的,不符合婆羅門高貴的身份。
印度教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種姓制度有三千多年 歷史 ,至今依然根深蒂固。
身材瘦小、膚色較黑的都是首陀羅和賤民,只能從事低等的體力勞動,在目前的印度約有1.6億賤民。
印度把食物分為三類,分別是水果、熟食、生食,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級或高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羅和賤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
印度高種姓的人占總人口不到1/10,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婆羅門、剎帝利出生的人歧視體力勞動,大老爺怎麼會下地幹活呢,他們不缺錢,不用幹活,又鄙視體力勞動,那干什麼呢?
搞精神修行唄,各種宗教,瑜伽到處都是。
2019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帶著4.5萬人一起做瑜伽,全國上下從邊防哨所到航空母艦上,都在做瑜伽。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里對性的崇拜長此以往,閑來無聊的上等人就發明出來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性交姿勢,這些性交體操,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瑜伽。
做著瑜伽,喝著咖啡就把錢掙了,誰去搞 體育 啊。
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上層階級的追求,與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截然相反。
底層吃不飽沒精力搞 體育 ,吃飽的上層跑去打坐修行,這樣的國家 體育 能搞起來就怪了。
印度上層人,忙著把孩子培養成醫生和工程師,每年大約有250萬幼兒准備參加醫學和工程考試。
體育 高付出,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完全不在考慮范圍內, 體育 被視為一種愛好,而不是一份好職業。
印度退役運動員連飯都吃不飽,1952 年第一位印度個人獎牌獲得者KDJadhav,最終因缺錢買葯而去世。
03
有人說,不是還出了一個射擊冠軍賓德拉嘛,但是呢,賓德拉獲獎後,他父親直接把20億盧布的五星級酒店送給了他。
對沒錯,賓德拉其實是印度的人上人,父母的公司每年收入5個億人民幣,關鍵公司還是做射擊器材的,明白了吧,印度的 體育 終究還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項目。
賓德拉在美國讀的MBA,在德國學習的射擊,跟印度完全沒什麼關系,如果不是他父親提供的機會和地位,賓德拉也許現在還在街頭賣咖喱炒飯,參加奧運會?想都別想。
雖然菜,但印度的舉辦奧運會的心,倒是沒停過。
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後,印度加大發展 體育 事業,2014年開啟了 「目標奧運領獎台計劃」,之後6年時間,印度政府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獎學金。
但是,資源調配不透明,規劃一塌糊塗,加上官僚體系腐敗內斗,運動員的生活補助都不知道發到哪裡去了。
2024年、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在巴黎和洛杉磯,2032年的奧運會被澳大利亞拿下,印度的申辦請求,國際奧委會直接拒絕。
中國有60萬個 體育 館,印度的 體育 館六千個都不到,而印度 體育 局直接訓練的運動員也只有13000人左右。
設施不足就算了,花錢可以彌補,但印度那個臟亂差的衛生形象,我不說,大家都有畫面了,新德里被被調侃「德里肚」,什麼牛尿、恆河水都往肚子裝......
國際奧委會想了想那個畫面,還是算了。
中國舉辦奧運會花了3000億元,超過了整個三峽工程開支。希臘花了150億美元,直接虧損到虧損破產 ,10年才緩過來。倫敦花費了100億英鎊,里約奧運會投資了200億,虧損了80億。
印度有這個經濟實力辦嘛?總不可能指著那些億萬富豪慷慨解囊吧。
所以,目前看來,印度的奧運夢,至少在目前的幾十年裡,沒啥可能了。
除非奧運會加入摩托車雜技和瑜伽,印度肯定妥妥的第一名。
但好巧不巧,今年奧運會閉幕式前一天,印度還真搞的一枚金牌,尼拉傑·喬普拉獲得了標槍金牌,還是德國名將發揮失常才讓喬普拉撿了便宜。
但這個消息傳回印度,不得了,印度人舉國歡慶,揚眉吐氣,喬普拉的待遇不比賓德拉差。
印度田徑聯合會把8月7日奪得奧運會金牌的這一天被定為「全國標槍日」,總理莫迪發推特祝賀,親自打電話慰問。
喬普拉回到新德里時,在機場被幾千名印度粉絲包圍。
獎金肯定也少不了,奧運會前夕印度就宣布,授予金牌獲得者750萬盧比,相當於人民幣65.3萬元,運動員所在地區的政府也紛紛加碼。
喬普拉的家鄉哈里亞納邦給出了6000萬盧比的獎金,以及半價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印度靛藍航空還提供1年免費乘機優惠,本土車企馬恆達直接送了一輛 汽車 。
算上曼尼普爾邦獎勵1000萬盧比,旁遮普邦2000萬盧比,印度板球委員會1000萬盧比,金奈超級國王板球公司1000萬盧比,目前累計獎金約873萬元。
喬普拉比賓德拉好一點,不是富二代,全家共17口人,父親是農民,母親是家庭主婦。
喬普拉除了是運動員,更是印度步槍團的准尉,之所以能夠參加奧運會,是因為浦那陸軍 體育 學校的MOW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就為國家和國際比賽培養優秀運動員。
看來印度是想從軍人里找運動員啊,真是給逼的沒辦法了。
不過,一枚金牌代表不了什麼,印度 體育 弱的事實依然改變不了。
印度 體育 搞不起來的道理,很簡單,很明了。
但某些印吹和公知們,卻看不到。在他們眼裡: 印度是一個愛和平不尚武的國家, 體育 不強可以理解。
幾十年前,公知們就說: 中國人瘦小,不適合搞 體育 ,只有白人適合 體育 。
然後我們拚命把 體育 搞起來了,他們又說: 就知道花錢拿金牌,有什麼用,形式主義而已。
這種人典型的老雙標了,借口他們一找一個,但每次都被打臉,黃種人蘇炳添還不是照樣9秒83打破亞洲記錄,成為短跑決賽上唯一一個黃種人。
毛主席老人家,早就說了: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精神想要文明,應該先把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健康 ,這才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
世界強國一定是軟硬實力的結合,不只是拼人數而已。
印度,身體問題都沒解決,還想當世界大哥,豈不是痴人說夢。
最後說一句,公知們吃S去吧!
『貳』 印度參加東京奧運會嗎
印度參加了東京奧運會。
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XII Olympiad),即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由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舉辦的國際性運動會,於2021年7月23日開幕、8月8日閉幕 。
2020年東京奧運會共有20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俄羅斯奧運隊和奧林匹克難民代表團2個參賽隊伍參賽,共11669名參賽運動員,賽事項目共設有33個大項、339個小項、339場金牌賽,其中滑板、沖浪、競技攀岩、棒壘球和空手道5個新增項目。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
『叄』 印度參加23屆冬奧會人數
印度參加23屆冬奧會人數2名。2018年2月9日第23屆冬季奧運會在韓國平昌盛大開幕,來自95個國家的運動員積極參加了本次賽事。作為南亞大國的印度卻僅有2名運動員參加此次冬奧會。
印度奧運獎牌
其實印度是參加奧運會比較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00年就有諾曼·普理查德代表印度參加奧運會,他不僅贏得了兩塊銀牌,還是第一個代表亞洲國家獲得獎牌的人。當然論血統諾曼是一個英國人,只不過在印度出生。
印度在1920年派出了自己的第一支國家奧運代表隊,而且參加了此後的每一屆夏季奧運會。印度從參加奧運會至今總共拿過12枚金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神槍手阿比納夫·賓德拉獲得男子十米氣步槍冠軍,這是印度人的第一塊個人項目金牌,也是從1980年以來他們的首枚金牌。
『肆』 2021奧運會印度獎牌數
您好,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印度代表團總共獲得1金2銀4銅的獎牌。
『伍』 2018年冬奧會印度有多少人參加
2018冬奧會印度有2名運動員參加。
2018年,2名運動員代表印度出征平昌冬奧會。其中,印度選手Jagdish Singh在越野滑雪男子15公里自由式決賽中獲得第105位的排名。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奧運。
另外一位印度選手是無舵雪橇選手Shiva Keshavan。他憑借2017–18賽季世界盃分站賽的表現獲得冬奧資格。這是他第六次獲得奧運資格,也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奧運。
Shiva Keshavan在無舵雪橇單人項目中獲得第24名。印度在這屆冬奧會上沒有取得任何獎牌。此前也沒有在任何一屆冬奧會上拿到獎牌。
2022北京奧運會印度只有1名運動員
Arif Khan參加高山滑雪大回轉和回轉兩個項目的比賽,這也是印度首次有運動員同時獲得冬奧會兩個項目的參賽資格。
自1964年首次參賽,印度至今尚未在冬奧會上有任何獎牌的斬獲。
然而這絲毫不影響可汗來參加冬奧的決心,為此他克服了他國運動員難以想像的困難——包括在網上眾籌攢錢參賽,推遲婚禮一心訓練應戰。在接觸冬季運動27年後,他說:「我的夢想終於成真」,登上了冬奧會的舞台。
『陸』 2021年東京奧運會各國運動員人數是多少
2021東京奧運會將於7月23日正式開幕,本屆奧運會中,中國體育代表團一共是有777人,包括431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人數為298人,男運動員133人,教練,領隊等運動隊工作人員307人,還有39人為團部工作人員。這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賽規模最大的一屆奧運會,運動員中年齡最小的是14歲的跳水運動員,最大是52歲的馬術運動員李振強。
1.中國游泳隊
女運動員(19人):艾衍含、陳潔、程玉潔、董潔、李冰潔、柳雅欣、彭旭瑋、湯慕涵、唐錢婷、王簡嘉禾、吳卿風、辛鑫、楊浚瑄、於靜瑤、余依婷、俞李妍、張一璠、張雨霏、朱夢惠
男運動員(11人):程龍、何峻毅、洪金權、季新傑、孫佳俊、覃海洋、汪、順、徐嘉余、閆子貝、余賀新、張子揚
2.中國跳水隊
女運動員(5人):施廷懋、王、涵、陳芋汐、全紅嬋、張家齊
男運動員(5人):謝思埸、王宗源、楊健、曹緣、陳艾森
3.中國花樣游泳隊
女運動員(8人):孫文雁、黃雪辰、咼俐、梁馨枰、尹成昕、馮雨、肖雁寧、王芊懿
4.中國女子排球隊
女運動員(12人):朱婷(隊長)、袁心玥、龔翔宇、王媛媛、張常寧、劉曉彤、姚笛、李盈瑩、丁霞、顏妮、王夢潔、劉晏含
5.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
女運動員(4人):王凡、夏欣怡、薛晨、王鑫鑫
6.中國乒乓球隊
男單:馬龍、樊振東
女單:陳夢、孫穎莎
混雙:許昕/劉詩雯
男團:馬龍、樊振東、許昕、王楚欽(P卡)
女團:陳夢、孫穎莎、劉詩雯、王曼昱(P卡)
7.中國體操隊
男團:肖若騰、鄒敬園、孫煒、林超攀、張博恆(替補)、鄧書弟(替補)
男單:劉洋、尤浩
女團:唐茜靖、蘆玉菲、章瑾、歐鈺珊
女單:范憶琳、管晨辰
8.中國羽毛球隊
男單:諶龍、石宇奇
女單:陳雨菲、何冰嬌
混雙:鄭思維/黃雅瓊、王懿律/黃東萍
女雙:陳清晨/賈一凡、杜玥/李茵
男雙:李俊慧/劉雨辰
9.中國舉重隊
男隊:李發彬(61公斤級)、諶利軍(67公斤級)、石智勇(73公斤級)、呂小軍(81公斤級)
女隊:侯志慧(49公斤級)、廖秋雲(55公斤級)、汪周雨(87公斤級)、李雯雯(87公斤以上級)
『柒』 2021年東京奧運會各國運動員人數是多少
2021年東京奧運會各國運動員人數是11669人。
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XII Olympiad),即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由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舉辦的國際性運動會,於2021年7月23日開幕、8月8日閉幕。
2020年東京奧運會共有20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俄羅斯奧運隊和奧林匹克難民代表團2個參賽隊伍參賽,共11669名參賽運動員;賽事項目共設有33個大項、339個小項、339場金牌賽,其中滑板、沖浪、競技攀岩、棒壘球和空手道5個項目首次現身奧運會。
退賽:
2021年4月6日,據韓聯社報道,朝鮮宣布將不會參加2021年舉行的日本東京奧運會。報道稱,朝鮮方面表示,在全球新冠疫情下,決定不參加奧運會以保護運動員。
2021年7月22日,幾內亞奧運代表團宣布,因為擔心日益增長的新冠病例,出於保護運動員的需要,決定退出即將開始的東京奧運會。幾內亞代表團原定有5名運動員參賽,他們成為繼朝鮮之後第二個退出東京奧運會的代表團。中國代表團在開幕式上的出場順序也將發生變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2020年東京奧運會
『捌』 舉國沸騰!印度慶賀終於拿一塊金牌,百多年印度獎牌總數令人發笑
據綜合媒體報道,中國和美國對於本屆奧運會獎牌的爭奪進行到了最後一天甚至是最後一刻,美國不但是獎牌總數第一,終於到最後在金牌榜上也以一枚的優勢獲勝。對於中國而言,東京已經是參加海外奧運會成績最好的一屆,幾乎全程金牌榜領先,也完全可以滿意。但真正舉國沸騰的,卻是印度!
印度運動員尼傑拉·喬普拉成為了印度的英雄,他在東京奧運會獲得標槍冠軍。印度總理莫迪第一時間就激動的表示,人們將永遠銘記喬普拉的成就。同時,東京奧運會也是印度時隔121年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績。1900年印度在巴黎奧運會上獲得了兩枚銀牌,當然那個時候印度還不是個獨立國家,而是英國的殖民地。
在本屆奧運會上印度獲得了7枚獎牌,即1枚金牌、2枚銀牌和4枚銅牌。即使不拿121年的成績相比,喬普拉也是幾十年來印度唯一的奧運金牌獲得者。從東京回國後,喬普拉受到了從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開始的超級隆重歡迎,成千上萬名粉絲包圍機場,不顧新冠疫情還沒有退去。喬普拉的家鄉還將獎勵他6000萬盧比和一份公務員工作。一個奧運會運動員得到如此隆重待遇,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在自稱「世界大國」的印度。
其實就在幾天前,連美國CNN都嘲諷道: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目前在東京奧運會只獲得了3枚獎牌。不用和印度一直想要與之競爭的中國相比,印度從1900年就開始參加現代奧運會,是亞洲第一個參加現代奧運會的國家,時間比1932年才由劉長春一個人參加奧運會的中國提前幾十年,更是取得了獎牌。但從1900年到2016年,百多年裡印度竟然總共只獲得了28枚獎牌,簡直令人發笑。
而中國從1984年到2016年共獲得542枚奧運獎牌,包括224枚金牌。競技 體育 的水平高低完全反映一個國家軟實力。印度並非不重視 體育 ,而是長期以來比較偏科,崇尚像瑜伽這樣的柔性運動,還有板球這種「殖民地運動」。印度的學校和家長也更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一個體面的工程師或者醫生,而不是運動員。但是為配合印度的「大國夢」,印度官員、媒體也開始重視奧林匹克。2015年就曾經傳言印度將申辦2024年奧運會,但是當奧委會主席巴赫訪問印度之後,他表示奧運會對印度來說還為時過早。文/PY
『玖』 13億人口的印度,奧運會上卻難求一金,印度人民很生氣
為了參加此次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代表團,運動員加工作人員總數超過200人。
出發前,他們雄心勃勃地表示,在此次奧運會上成績要取得突破。
現在賽程已經過半,印度僅僅取得了一銀一銅。這樣的成績不但遠遠落後中國、美國這樣的金牌大戶,就連菲律賓、泰國都比不上。
其實印度並不僅僅在這次東京奧運會上表現不佳,回看過去的歷屆奧運會,它的成績都很糟糕。
從1984年洛杉磯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印度未獲一塊金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僅獲得一塊射擊金牌。之後的歷屆奧運會,印度金牌又繼續掛零。
印度有13億人口,近年來經濟發展也不錯,至少比很多非洲國家強很多,為什麼他們獲得一塊金牌如此艱難呢?
中國的 體育 機制基本是舉國體制,以全國之力培養有奪冠希望的運動員。歐美國家走的則是市場化的道路。
而印度卻是兩邊不靠。國家會投入一部分的經費,但大部分經費卻需要運動員自己籌措。
於是運動員除了訓練、比賽之外,還要花費很多精力去尋找贊助。但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大部分運動員都很難找到足夠的經費。
在印度,恐怕只有一項運動是不用擔心經費問題的,那就是板球。印度人對板球的熱情堪稱狂熱。通過贊助、廣告、門票,板球運動員能獲得豐厚的收入。這里只有一個問題,板球不是奧運項目。
冥想、瑜伽是印度最流行的運動。
這似乎也符合印度人的習慣。在炎熱的天氣下,安靜地坐著,或者做一些緩慢的瑜伽動作,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奧運會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這聽上去似乎與印度人的風格有點不搭。
要說印度人對奧運金牌一點都不關心,也不是事實。
至少印度政府還是希望能通過奧運奪金增強一點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的。四年前開始,印度政府就開始了一項奧運奪金計劃,向各個項目優秀運動員提供經費,讓他們能夠專注於訓練和比賽。
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這個計劃總共投入了1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其實不少了,但這筆錢真正落到運動員手上的又有多少呢?反正按照印度 體育 管理層的腐敗情況估計,情況不容樂觀。
作為全球人口第二大國,長期缺席奧運會金牌榜,的確讓人有點尷尬。印度政府也試圖做出改變,但按照印度人懶散的性格,下一塊奧運金牌的到來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拾』 坐擁14億人口的印度,為何僅一人參加冬奧,究竟是體育不行還是窮
坐擁14億人口的印度僅一人參加冬奧,受到了地理位置的影響當地確實沒有太多的機會參與冰上運動,除此之外印度的整體條件也意味著很多人沒有辦法全方面的去發展體育。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大家發現有些國家來參加冬奧會的人數非常多,而擁有著14億人口的印度卻只有一個人來參加冬奧會。這位選手一個人舉著國旗行走的樣子讓很多人非常的心酸,而印度在各項體育項目中所獲得的好成績都屈指可數。
因為印度的人根本就沒有條件去參加運動項目的訓練,而且國家在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也比較小。國家在體育方面所華夏的撥款是非常少的,女子在運動中所獲得的支持更是非常的可憐。有很多影視作品就反映出了印度的真實狀況,在沒有錢的情況下不管怎麼樣都沒辦法獲得優異的成績。可能有些人覺得有了天賦以後就能收獲到好成績,但實際上天賦也需要後期的培養,所以在沒錢的情況下一切都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