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運動背景
當時,米魯特城的印度士兵不滿殖民當局約束他們的社會習慣和宗教活動,認為殖民者往槍彈上塗抹豬油和牛油「既侮辱了伊斯蘭教,也侮辱了印度教」。為此,進行了武裝起義,並迅速得到了該城居民和其它地方僱傭軍的積極響應,起義隊伍先後攻佔了德里、勒克瑙及坎普爾等地.雖被英軍鎮壓,但它標志著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一次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沉重打擊。
19世紀後半葉,英國殖民者調整了殖民政策,開始以資本輸出的新形式繼續剝削印度。這也在客觀上促成了印度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給印度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使印度資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1885年,印度的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建立。其最初的目的是想通過憲法形式在印度
實現立憲和代議政治,以維護本國的民族利益。後來,國大黨的政治活動范圍和影響不斷擴大,並逐漸成為印度要求民族獨立的代言人。在資產階級成長的同時,印度的無產階級開始出現並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印度另一支重要的社會政治力量,在這一時期相繼舉行過近30次罷工活動.至此,印度人民的民族獨立斗爭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
2. 20世紀初中國和印度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有什麼共同特點
反帝反封建啊!這是最大的共同點!
3.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幾十個,「部落民」300多。各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4~96%,「部落民」占人口總數的4~6%。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佔全國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和比哈爾部分地區。泰盧固族,佔8.6%,主要分布在泰來爾納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孟加拉族,佔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奧里薩邦和比哈爾邦。馬拉特族,佔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拉特邦和中央邦。(5)泰米爾族,佔7.4%,主要分布在泰米爾納都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古吉拉特族,佔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坎納達族,佔3.9%,主要分布在卡納塔克邦及鄰近各邦。馬拉雅拉姆族,佔3.9%,主要分布在喀拉拉邦及相鄰諸邦。奧里雅族,佔3.8%,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旁遮普族,佔2.3%,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
印度土著部落民人數,約為3800多萬,占人口總數的6.94%。百萬以上的土著部落有9個,最少者,如安達曼部落只有幾百人。他們主要聚居在東北地區、喜馬拉雅山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南部地區和島嶼地區。
4. 印度主要派別近現代民族運動中
在印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結構特有的經濟基礎、文化傳統上逐漸形成的政治思想。它的不同思潮和流派代表了民族資產階級和自由化地主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利益和要求。近代西方先進的人文思想傳播到印度後,產生了以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為特點的資產階級新思潮。隨著印度國民大會黨和民族運動的產生與發展,又先後出現了社會改良思潮、甘地主義和尼赫魯主義。它們都同濃郁的宗教思想不同程度地結合在一起,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斗爭形勢的變化,經歷了逐漸深化的發展過程。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印度產生了共產主義思潮。[1]
資產階級新思潮19世紀20~80年代,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反映在社會習俗中的新舊矛盾錯綜復雜,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束縛的情況下,資產階級新思潮應運而生。它在形式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啟蒙教育運動,其實質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資產階級和自由化地主中的先進知識分子是新思潮的代表者。他們對殖民主義的侵略本質認識不足,因而側重於啟迪個性解放,擺脫中世紀的落後狀態,解決資產階級同封建守舊勢力的矛盾,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同時也注意啟迪民族意識,喚起民族覺醒。其典型代表人物R.M.羅易、K.C.森、R.G.高士認為,種姓和社會陋習是印度進步的基本障礙,不革除這些陋習,印度人根本無法從事任何艱巨的事業;必須把婦女從宗教外衣掩蓋下的殘殺中解救出來,否則將帶來民族的不幸;認為尊重印度優秀的文化傳統和興辦近代教育是擺脫印度落後狀況的重要方法;要求種族平等和印度人參加公職的權利;提倡國貨,實行關稅保護。新思潮推動了社會改革浪潮的到來,為民族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思想、理論、組織上的准備。
社會改良思潮印度國大黨成立後,在1885~1920年間推行社會改良路線,其間出現了溫和派和激進派兩種主要思潮。
5. 19世紀中期中國和印度都爆發了反抗外國侵略的民族運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比較中國太平天國運動與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
(1)印度民族起義的主要原因是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領導力量主要是當地的封建王公,參加者主要是土兵,斗爭對象是英國殖民統治,最終為英國殖民當局鎮壓。(2)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雖然與外國侵略有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不堪忍受清政府的腐朽統治,領導力量和參加者主要是農民階級,斗爭對象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國侵略勢力,最終為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而失敗。
http://www.ls11.com/Article/gkpd/gkdy/200603/11857_2.html
6.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資產階級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即獲得民族獨立和建立民族國家,印度的國大黨是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益,這次運動還是應該算作資產階級革命!
7. 印度在一戰中開展民族運動的名稱時間領導人分別是什麼
印度開展的民族解放運動的名稱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領導人甘地,時間是1920年,目的是採取非暴力的手段來實現印度的自治。
8.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種族構成: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
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9. 試分析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幾個階段有何特點
答: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階段是19世紀中期的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這次民族解放運動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性質。其特點是:以士兵為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核心力量,首先發動密拉特起義,然後推動全國各地起義。這次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體系,使英國在亞洲的侵略活動受到遏制。第二階段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1905—1908年印度民族運動新高漲。這次民族運動具有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斗爭的性質。其特點是,印度民族資產階級成立的國大黨和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發揮了各自作用,特別是1908年7月孟買工人的政治總罷工,把這次民族解放運動推向高潮。第三階段是20世紀初,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展。「聖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加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給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但也暴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10. 印度民族運動的時間
1857-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