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低種姓能當警察嗎
可以的,印度已經從法律層面廢除種姓制度,那個印度總理穆迪也是低種姓,低種姓反而多些補貼,逆向歧視其他人。
Ⅱ 種姓制之下,印度軍官是否受種族的限制
印度軍官受種族的限制。
印度軍隊中有些奇怪的現象,種族的軍官將他們的優勢帶給了軍隊,他們的工資是普通官員的幾倍。在別的國家軍隊中如果有出色的能力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可以獲得晉升。但這在印度有所不同,這些姓氏較低的種族的人們並不期望這一生得到提升,給你一個低級軍官已經很好。通常,只有高級姓氏才能獲得高級官員,他們都是繼承的父親的官職,這意味著無論他的能力如何,只有是高級姓氏,而他的父親是高級職位官,就可以體面地繼承他的職位。
Ⅲ 印度警察的地位如何為什麼通常都沒有配槍而人手一個木棍
警察是維護社會治安的中堅力量,在人們的印象中都非常威嚴勇猛,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警察。他們不僅身手了得,有些還配有槍支,這些都是根據各國社會環境決定的。不過印度警察卻非常特殊,為什麼印度警察不配槍,而是用一根木棍執法?
Ⅳ 印度警察敢打高種姓的人嗎
印度廢除種姓制度後,那些低種姓群體,敢於冒犯高種姓嗎
種姓這種制度,在除了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以外,其它人都會認為不可思議,畢竟這都21世紀,飛船都上天了,竟然還有人信這個?
但是在印度,雖然早在1947年獨立時,就明確規定要廢除種姓制度,可時至今日,絕大多數印度人,仍然在內心深處,對與生俱來的種姓劃分深信不疑。
於是在保守的印度農村,你會看到有些人走路躲得遠遠地,因為他們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在別人的身上,甚至還有人會帶碰上掃帚,邊走邊掃掉自己的腳印。
這不禁令人懷疑,低種姓的人內心卑微到如此地步,那麼他們敢侵犯那些高種姓群體嗎?
一、高貴與低賤的劃分
1500年前,當雅利安白人南下進入印度次大陸時,利用他們特有的馬拉戰車和利劍,向黑矮瘦小的印度土著們發起進攻,最終佔領了土地肥沃的旁遮普。
此後,人高馬大的他們向印度內陸繼續挺進,摧毀了桓河流域的古老印度文明,取而代之的,是以雅利安白人為尊崇的種姓文化,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麻醉印度土著的印度教。
(印度低種姓首陀羅女子)
在最早記錄種姓階層的《梨俱吠陀》中,大梵天上的神用嘴創造了婆羅門,用手創造了剎帝利,用大腿創造了吠舍,用腳創造了首陀羅。
婆羅門屬於最高種姓,相當於神的代言人,主管宗教和神權,多為掌管祭祀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階層;剎帝利為中上階層,相當於替神執掌武器的人,多為軍隊領導者或權力執行者,比如當前印度軍隊中的軍官,多為剎帝利種姓擔任。
吠舍為中下階層,與婆羅門和剎帝利同為雅利安人,但政治上沒有特權,屬於從事加工業或商業的平民。首陀羅為低等種姓,他們為被征服的印度土著,從事最低級的原始農耕或傭人等職業,是人口最多的階層。
(印度教的種姓等級劃分)
除以上四等種姓之外,還有一種達利特賤民,連列入種姓的資格都沒有,被當成牲畜看待,只能從事掏糞、處理垃圾,焚燒屍體等最低賤的職業。
在印度教中,種姓越高,離神越近越高貴純潔,種姓越低,則靈魂中的污穢越多,越要受苦來洗清罪孽,以換取來世的幸福,所以印度教不廢除,種姓制度在印度就永遠存在。
二、種姓之間的鴻溝
在宗教的心理暗示作用下,印度高低種姓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高種姓高高在上的天然高貴優越感,與低種姓與生俱來的內心自卑感,使他們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Ⅳ 印度當警察的條件
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
印度已經從法律層面廢除種姓制度,低種姓也可以考。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Ⅵ 在印度,高種姓到底有哪些特權
首先是身份上,高種姓的印度人生來就是貴族。在印度,婆羅門是最高級別的姓氏,他們大多數掌握神權。
而且低種姓的女人人如果嫁給高種姓的男人,是需要支付大量錢財做為嫁妝的。
Ⅶ 印度分為哪4個等級分別有什麼權力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7)印度什麼種族能當警察擴展閱讀:
如何分辨一個印度人屬於高低種姓,從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來看,根據印度人的一些特徵是可以分辨出他們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1、根據皮膚顏色分辨高低種姓
早些年根據膚色分辨種姓高低很容易,因為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屬於高種姓人,而平民則都是棕色肌膚,同時統治者明文規定高低種姓禁止通婚,若有違反可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氣候和生活習慣也影響人種的基因變化,當年煞費苦心想出種姓制度的入侵者一定會傻眼,因為不同種姓人的膚色在接近,最終都向棕色靠攏。現在印度街頭的白皮膚人已不再是雅利安人,而是英殖民者的後裔。
2、根據是否會說英語分辨高低種姓
世人都以為英語是印度的常用語,其實只有高種姓人在說,也是他們身份的象徵,大部分低種姓人和賤民則壓根不會說,因為沒有學習英語的機會。可見一個印度人會不會說英語,基本上就可以判斷他屬於高低種姓的哪一邊。
3、根據職業分辨高低種姓
高種姓人有良好的社會資源和教育機會,他們中許多很多人前往發達國家學習,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做著收入高體面的工作,是人們眼中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那種人。
低種姓人就很悲催,壓根沒有受教育的可能,為了生活只能從事伺候高種姓人的工作,收入勉強維持生活。賤民最慘,蝸居在衛生條件極差的貧民窟,平時都不能出入高種姓人的家裡,更別說有個體面的工作了。
乘坐印度航班的親都有所聞,印度空姐膚色普遍偏淺,基本都來自高種姓,許多低種姓的印度乘客都不敢讓她們為自己服務。看來種姓制度雖然滅亡,可是深植印度人心中的階級觀念一時半會難以化去。
總的來說,印度的種姓制度充滿了階級歧視和不公待遇,在歷史前進的洪流中勢必被淘汰出局,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身處底層的平民和所謂的賤民覺醒反抗。當他們開始不再虔誠卑微的仰視高種姓人時,種姓制度才會從真正意義上徹底消亡。
Ⅷ 印度種族等級制度
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並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
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大量的"第五種姓",稱為"不可接觸者"階層,又稱"賤民"或"達利特",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賤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種姓之列。
種姓世襲,不易更改。社會地位高低、經濟狀況好壞,大多與種姓有關。因為階級過大就會變成種姓,一但種姓完成,低階層上升基本不可能。
盡管印度獨立以來,已廢除種姓制度,但幾千年來種姓制度造成的種姓歧視在印度不少地區、尤其是農村仍相當嚴重。在印度早已廢除種姓制度的情況下,種姓制度思想的殘留依然影響著印度人比如不敢對高種姓開槍。首陀羅被吠舍歧視,低種姓=低道德會成為普遍觀念。首陀羅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懶,同情首陀羅以至義務幫助他們或結婚就是雜種姓或聖母,而婆羅門能力以外的資產等於零。首陀羅不管遭遇了什麼,高種姓會覺得是因為懶,不能給福利養懶人。天真的吠舍有時會認為自己靠近高種姓會受到神的庇護很安全,然而婆羅門和剎帝利一紙文書就能把充滿優越感的高級吠舍直接打成首陀羅。印度毛派首陀羅造反,吠舍被共產,婆羅門和剎帝利在大洋彼岸笑哈哈。在印度,發達和較發達國家的外國人天生自帶剎帝利身份。 同時,各種姓派生出許多副種姓(或稱亞種姓、次種姓),進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一個底層不能互相支援扶持的社會是冷酷的。絕大多數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底層人之間的自相殘殺,很少有底層人去偷去搶去故意傷害頂層階級的。因為那些頂層高種姓人活動的區域,底層低種姓人根本就不會去。高種姓人打民事官司,對方一般也是高種姓人。也就是說,能跟底層人民發生矛盾,說明他們階層區別不大。在吠舍眼裡首陀羅是底層人,在那些真正的頂層階級高種姓人眼裡,吠舍也是底層人,除非換邦。
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早已是在法律上廢除多年了,印度的種姓制度在法律上並不存在,只是存在於觀念之中,而觀念這個東西,是會隨著經濟社會科技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斷進步的。印度在教育和經濟上的發展,正在迅速的摧毀種姓制度在民間的根基。從2006年起,印度教育部宣布大幅提高"保留配額"比例,以便增加社會低種姓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在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以及全印醫學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將來自低種姓家庭的入學名額從原來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學則提高到27%。此舉引發了高種姓學生抗議逆向歧視,然而這項規定卻堅持了下來。
Ⅸ 高種姓指的是什麼印度警察敢打高種姓嗎
最近很多人對於這個印度非常的感興趣,畢竟印度真的讓人非常關注了,話說討論印度很多人也都會討論這個印度的種姓制度,很有意思的,出生就決定了你的一生。但是我們不妨來看看一些小細節的地方,打比方說這個印度警察,印度警察一般是什麼種姓的呢?這個印度警察話說敢打高種姓的人嗎?這些問題也都比較有意思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印度警察手裡的主要裝備不是手槍,而是木棍,手槍配置比例並不多。印度警察的工作不是抓罪犯,而是治安管理,印度人口13億多,監獄關押的犯人不過40多萬人而已,女性犯人不過2萬,所以,這就是印度治安警察有160萬人的原因。
印度警察日常面對的基本都是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的事,也是說大就大,說小就小的事,至於是大是小,看犯法的人兜里情況而定。印度警察為什麼總拿著木棍打人,讓犯法的人排著隊趴地上打屁股,歸根結底印度有錢人不多,都是低種姓人,都是窮人,沒錢,不打你打誰。印度警察喜歡卡外國人的油水,他們都有錢。
印度警察腐敗程度可以通過英國《泰晤士報》2015年的一篇文章看出來,《泰晤士報》7月8日發表了題為《印度警察因「女子拒絕行賄將其燒死」》的報道,內容大意如下:一名印度40歲的女子尼楚·德維韋迪的丈夫因為一個案件進了監獄,這名女子遭到2名警察的索賄,要10萬盧比才能釋放她丈夫,她拒絕了,結果2名警察用汽油將其燒死。印度警察地位雖然也不高,特別是地方邦警察,但在印度普通人面前,絕對的有地位。印度社會治安復雜,混亂,而刑事犯罪入獄的並不多,這也給印度警察帶來了油水,人命案都可以不了了之,只要錢到位就行。印度強奸案多,被抓的卻很少,警察管理鬆散,懈怠,腐敗嚴重。壓力大是治安亂,定罪松,基層警察忙碌,印度人惰性強,而且,覺得委屈的都是小警員,他們沒有什麼油水可撈。
Ⅹ 印度種姓制度非常強,印度的軍人屬於什麼種姓呢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所有國家中最特別的制度之一,這種制度將所有的印度人分成了4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一些連種姓都沒有的賤民。但是在印度軍隊中,其實主要構成是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但是實際上基層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首陀羅,而基層軍官基本上都是吠舍,只有高級軍官和將領才是剎帝利。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婆羅門是最高的種姓,所以這部分人基本上就是宗教和神職人員了。不會進入軍隊。其次就是剎帝利本身就是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一般政治上的高管和軍隊中的中高級將領都是由他們擔任。最後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沒有特權,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參加軍隊的實際上並不多。最後就是首陀羅,由於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最終到軍隊服役的都是首陀羅。
最後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沒有特權,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參加軍隊的實際上並不多。最後就是首陀羅,由於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最終到軍隊服役的都是首陀羅。畢竟首陀羅沒有什麼社會地位,而且經濟收入非常低,這就導致了整個首陀羅群體非常希望加入軍隊,畢竟加入軍隊之後,起碼可以吃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