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和印度哪個國家的戰鬥力強
一個阿三國家一個癟三國家,如果非要評一評的話,越南的實際戰斗能力要強於印度,因為綜觀著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越南總是和周遍國家摩擦,戰爭不斷,他的實際作戰經驗要遠遠強於印度,從我國和越南的那次戰爭就可以看出,在一開始越南是用的二線部隊和我們對峙,而我們的傷亡就高於對手(他的一線主力在柬埔寨),主要原因是我軍有剛剛結束文革,在這段時期造成了我軍的戰鬥力普遍低下.印度從他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國家自狂、典型的不切實際盲目自大。如果這兩個國家相互接壤又能打起來就非常有意思了。最好的結果我想在沒有外部干涉和不使用核武的情況下,越南把印度打爛了,印度靠人墊把越南贏了。
B. 以德國現在的軍事實力,單挑的話它能不能打過印度或者日本
其實一個國家要發起戰爭或是進行對比,海陸空戰隊是必要的,還有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結合,在經濟上、武器、裝備上等等。空軍方面德國要比日本強一些。首先德國的自主研發能力就更勝一籌,能夠自主研發台風這樣的先進三代戰斗機,而日本卻始終依賴美國。而印度軍備製造能力比較差,但是人家可以買,因為製造力不足,所以印度的先進武器裝備大都采購於他國。
而今年其公布的年度預算顯示,軍費支出為620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英國。而軍費的增長也使得印度軍方的購買力大大增強,經過多年的"淘寶",印度已經組建起了一支有著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強大軍隊,而印度正是靠著這些買來的先進裝備,建立起了一支擁有強大軍備實力的軍隊。現在的印度裝備了俄羅斯的航母艦載機、法國的陣風、美國的榴彈炮阿帕奇等等一系列先進武器裝備,火力十分強大。
C. 印度的實力日本打得過印度嗎
國與國之間對比是全面綜合對比,不是單一比較人均和經濟收入,國家層次可不看人均收入這種虛假標准。
軟實力
1.行政管理及戰略規劃:日本勝
2.外交關系及外交盟友:印度勝(印度不是戰敗國,從軍購就可以看出和各軍事國友好關系)
3.國內輿論及國際輿論:日本勝
4.國際地位及國際威望:日本勝
5.政治清廉及法律秩序:日本勝
6.文化思想及文化輸出:日本勝
硬實力
1.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日本勝
2.財政收入及財政支出:日本勝
3.工業體系及工業產值:日本勝
4.科技體系及科研教育:日本勝
5.人口數量及人口結構:印度勝
6.資源總量及戰略資源:印度勝
7.領土面積及戰略緩沖:印度勝
8.現役軍事及戰爭潛力:印度略勝(印度有核武及進攻性彈道導彈武器。其次印度和日本都是世界軍購前三大國。國防主要都是靠買。看誰錢多和外交關系好。
現役空軍裝備來看,印度三代戰斗機220架蘇30MKI數量更多,質量也更好,不過印度空軍即使不打戰每個月都會摔一架飛機。因此戰鬥力維持上不及日本。但日本三代戰斗機數量不及印度且都是30多年老飛機,最致命的是僅有120架左右戰斗機能打主動蛋。
海軍:日本印度主力驅逐艦都是船殼自己造,核心技術設備如日本的驅逐艦:船舶燃氣渦輪LM2500發動機,MK41垂直發射系統及宙斯盾系統還有相空陣雷達及進攻魚叉反艦導彈和標准2防空導彈,聲納及SH—60J反潛直升機,都是對美國軍購,印度也是對外軍購,印度有兩艘航母可搭載固定翼戰斗機,反觀日本出雲號只是直升機航母。潛艇日本勝於印度,不過真正打起來看的還是導彈大於裝備平台,由於日本過去是戰敗國,在進攻武器反艦導彈上,日本魚叉導彈是遠遠不及俄印聯合開發的射程為280公里3倍超音速的不拉莫斯反艦導彈,對比以後:日本海軍噸位和軍艦數量均強於印度,但進攻武器輸給印度,因此日本海軍不佔絕對優勢。
陸軍火力:坦克三代主戰坦克數量,印度大幅度領先日本,火炮印度這當年特別落後,遠不如日本,導彈方面,陸地版不拉莫斯和大地烈火導彈印度領先日本,但精確度不高且不可靠,陸軍人數及後備兵力印度遠高於日本。
戰爭潛力:日本老齡化和少子化雙殺,日本平均年齡45歲,軍隊平均年齡36.7歲。人口只有1.27億且持續減少,日本男性人口6000萬左右,扣除老幼病殘約為3000萬左右,在減去一半維持生產及運作只有不到1500萬男性人口,加上美國常年對日本尚武精神閹割,即使還有符合參軍條件的1500萬男性,但願意上戰場拚命,日本可能連500萬青年軍隊都很難湊齊,從和平時期就可以看出,8小時上班制的日本自衛隊加和優秀待遇,還嫌苦嫌累怕死,使的自衛隊一直都招不滿人,和平期間日本青年尚且不服兵役。
最後總結:不管怎麼扯工業和經濟—戰爭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印度青年人口完全死得起一億人口,國力很快恢復,日本青年人口一旦陣亡幾百萬,青年人口要未來40年後才能回到戰前水準。印度人口最大動員能力理論是1.3億青年人口,比日本總人口還多,假設日本戰術打得很漂亮,假設日印雙方戰損比達到1比5,那麼可動員1.3億軍隊印度與只能動員1270萬軍隊日本交戰,將會是印度獲勝,即使日本取得戰損比壓倒性優勢達到1比7還是印度獲得可能性更大,即使1比10,只要是印度本土作戰,最後贏得也是印度。
結論:兩個國家經濟和科技工業都是有許多致命缺陷短板。除了五大核大國,其餘國家還真沒幾個打得過印度,即使只有兩三個打得過也佔領不了印度。
而德國軍工被閹割壓制最徹底,目前日本和印度德國綜合國力屬於准一流國,英法核武國家屬一流,俄羅斯比英法要高半檔次,中國又比俄羅斯高半個檔次,中俄都屬一流中的一流,美國屬超一流,美國比中國高半到一個檔次。
D. 印度目前的實力能打敗哪國
以色列和印度都是亞洲的國家,到底誰的軍力更強呢?實際上,在軍事水平上以色列更強些的,但是在軍力的話印度還是要強一些的。甚至,如果接壤,印度可以秒殺以色列。
雖然,以色列也有一些核彈,但是印度是世界上少數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之一,擁有陸地、海上和空中核襲擊能力。不是一個量級的。
所以,想想印度上躥下跳很多年也入不了常的尷尬現狀, 其實力在什麼段位再明晰不過。
我們對印度的剋制,更多的是因為當前的內外形勢不允許擦槍走火,尤其是青藏高原的惡劣形勢,當然更重要的是62年的大獲全勝使我們至今保持著對印度居高臨下的壓制態勢,這是印度急迫地想要通過挑釁改變不利態勢的原動力。
而從每次挑釁都是偷偷摸摸的狀態來看,這個所謂的第三軍事強國,在真正的大國戰爭面前,註定是不堪一擊的存在。
想打敗英國,先走出南亞再說吧。
E. 現在的日本 打得過現在的 印度 嗎
印度不夠日本打呀。。不過前提是兩國要能打起來,因為日本只能自衛,不能主動挑起戰爭的。那麼,就只有可能是海戰了。海戰的話,印度差日本太多了。就算印度有核彈,第一他不敢用,第二,印度的核彈實在不行。那就只能是常規海戰了。。日本人雖然沒有多少軍工企業。但是他有技術儲備,他的武器研製技術水平高於中國。那就高印度很多了,如果兩國真打起來的話,日本可以很快的武裝起來,很多民營的工業,像三菱,豐田,本田之類的重工,將會在很快的時間里變成軍工。印度的軍工,在所有的大國裡面,算是倒數了,有資料說,連子彈都要進口。這樣的軍工,如何支持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呢。雖然說日本資源匱乏,但是印度沒有封鎖日本的實力和能力。也無法聯合有能力的國家封鎖日本,比如美國,北約之類的。那麼,印度科技不如日本,軍工不如日本,戰斗意識就不用說了,絕對不如日本。現役軍隊,因為有航母的關系,大概稍微占點優勢。印度只剩下了人口優勢。人口優勢,在印度這種混亂的民主國家。。很難體現出來。除非戰爭爆發改變政體,出現獨裁政府,比如類似蘇聯之類的模式,那樣的話,鹿死誰手,到很難說啊。
簡而言之,現在的日本,完勝印度。
F. 巴基斯坦能打過印度嗎
如果中國不出手,除非是小規模沖突
否則一旦進入大規模、全面性戰爭,巴基斯坦必敗無疑
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所謂正義與否,而是誰能投入更多地武器和兵員
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在軍事戰略和軍事技術上基本處於一條起跑線,沒有本質差異
那麼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在於誰更耗得起,相比之下,印度的軍隊人數更多、武器裝備數量更多,更有進行持久戰的本錢
而且在地理條件上,巴基斯坦缺乏縱深
如果大規模交戰,而且中國不出兵,巴基斯坦很可能被肢解成幾個國家
G. 土耳其打得過印度嗎
應該是打不過的,現在印度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從人口上來說它們是世界第二的人口大國緊次於中國,它們國家也是少數掌握核技術和有航母的國家,而且他們的戰機都是從俄美進口的先進戰機,土耳其相對印要差不少,基本上不在一個系例中。
H. 以德國當前的軍事實力,它們可以吊列印度軍隊嗎
德國的軍事實力是毫無疑問的,雖然表面上看印度的裝備要比德國強,但是德國的戰爭潛力絕對比印度強太多,吊列印度沒問題。
I. 越南打得過印度嗎
無論從哪方面講,越南都比不過印度。
只有一點,越南空軍還不至於10年摔掉300多架戰斗機。而阿三則「做到」了。
J. 除開五常,還有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能壓制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地區性的強國,其綜合實力在世界上還是非常強的,雖然是地區性的強國,但是除去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外,還有以色列和日本是完全可以壓制印度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是能夠打敗印度軍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