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rcep成員國有哪些 rcep的簡介
②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2年的第一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這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了!
首批生效的國家共10個國家,包括東盟6國和中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非東盟4國。韓國將於2月1日加入。
這看似一個不起眼的新聞,可是,背後卻有著一個驚天大棋局!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大事,一個華麗麗的戰略性突圍,它的偉大意義將在不遠的將來日益凸顯!
一
20年前,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對全球宣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從這一天起,我們中國經濟、中國對外貿易,正式迎來了輝煌的20年高速增長時期;中國經濟的體量更是從世界落後經濟的局面,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20年後的今天,歷史性的一刻再次降臨。可以說,隨著RCEP的落地生效,對中國來說相當於第二次入世!
看吧,經歷這么「長跑」後,10多個穿越亞洲核心地帶的大手握在了一起,將徹底改變世界經濟貿易的格局!
二
這是一次國家經濟再次起飛的大好機遇。
有人或許會問,這個RCEP究竟是什麼?
這個RCEP就是一個高水平的自貿區協定,相比WTO而言,它進一步降低了各國之間的關稅,消除了協議相關國家內部的貿易壁壘,擴大了服務貿易,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等等。
RCEP的落地生效,對中國乃至其他10個生效國家、對15個即將簽署的國家來說,無論是當下還是長遠,都有著相當大的好處。
1、近在眼前的好處,首當其沖是有利於促進中國等10國的經濟發展。
今天RCEP的誕生,全球無數國家都用了上述這段話語。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上述的每一段大家都應該知道代表著什麼。
涉及總人口22億!年度GDP規模高達25.6萬億美元!任何一項都是世界之最。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巨無霸經濟組織,涉及到的人口、貿易、經濟,放眼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
更恐怖的是這里的製造業,這里的製造業占據了世界的一半左右,光中國的製造業占據了世界的三分之一。
RCEP簽署後,無疑會在降低關稅壁壘上邁出更大步伐,未來不排除95%甚至更多稅目產品被納入零關稅范圍,那麼會極大促進包括中國在內的十幾個成員的經濟活力。
經濟日報今天更是直接說了這樣一段話:RCEP生效後5年內,將給成員國GDP帶來2.1%的增長效益,給全球帶來1.4%的經濟增長效應。
這個數字,相信任何一個開公司、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意味著什麼:對疫情中掙扎的全球經濟而言,這無異於一針強心劑。
2、對中國來說,RCEP一旦搞成,中國必然占據主導地位,就相當於原來TPP中美國的位置,能把其他國家「咬合」在中國產業鏈上,這無異於宣布美國圍堵中國的計劃失敗。
RCEP是在2012年發起,由我們中國以及東盟率先發起。無論是從人口、經濟、以及主導地位,世界各國都公認一點。
如果說WTO是由美國發起主導,那RCEP,中國就是當人不二的主導國!要知道,中國GDP和人口,都占據了RCEP的一大半,而且產業鏈完整度、科技水平都穩居第一。
此外,其他國家的產業鏈都不完整,科技實力也不在同一檔次,因此只能給中國做配套,只能做產業鏈中的某個環節。不過也各有優勢,也會從RCEP中受益。
比如澳大利亞的鐵礦和煤礦、紐西蘭的奶粉,韓國的晶元,日本的汽車和AV、馬來西亞的橡膠,新加坡的轉口貿易,泰國的旅遊,菲律賓的香蕉,越南的低端製造業等等。
可以想見,隨著RCEP區域的簽署,以中國的裝備、人力、市場、融資優勢,加上日韓的品牌、技術、管理優勢,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原材料,強強攜手,真的可以賺世界的錢。大家一塊兒玩、一起發財、一起過好日子不好嗎?
3、放在更大的視角看,RCEP的簽署還可能是一招意味無窮的大棋。它或將倒逼中日韓自貿區建立,進而推動東亞經濟圈的整合,全球經濟將會進入一個「亞太時代」或者「亞洲時代」。
RCEP的達成,將把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推進一大步,在此基礎上,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也將進一步加速,這將重塑整個亞太地區的自貿區格局,它的重要意義甚至可以跟歐盟相提並論的。
如果RCEP與中日韓自貿區進展順利的話,在未來的五年到十年時間,全球經濟將會進入一個「亞太時代」或者「亞洲時代」,亞太地區將成為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
亞洲會越來越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鏈、供應鏈、消費鏈疊加的區域,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三
今天,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要把大腿拍腫了。
本來,奧巴馬當總統時期,為了圍堵中國,美國已經在WTO之外另拉了一個群叫TPP,而這個群最大的特點是,環太平洋地區除了中國誰都能加入的群,他們就是要把中國孤立在剩下的40%中。
然而,沒想到混世大魔王特朗普總統一上台就先廢了奧巴馬的TPP,讓奧巴馬的百年大計灰飛煙滅,讓這黑哥們氣得把大腿都拍爛了。
很多事,過了這村就沒這店,隨著RCEP運行起來,大家嘗到甜頭了,就算是拜登上台,恢復了TPP,對其他國家吸引力也沒那麼大了,對中國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紅特朗普,的確是不辱使命啊!
RCEP一簽署,印度莫迪大仙,更是酸了。本來,2019年11月,RCEP協議基本達成,只待簽字,沒想到,突然來了個重大變故:印度突然退群了。
莫迪其實野心很大,一心要跟中國平起平坐,也要像中國一樣,打造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成為世界工廠,但是它並不想納入到中國的產業體系中去,對一帶一路,更是抵觸。
印度一開始或以為,缺了自己,RCEP不可能搞成,以為自己還可以以退為進,抬高身價,沒想到,RCEP沒有管它上不上車,乾脆發車跑了。
拒絕加入RCEP,就等於印度把一部分國際投資者拒之門外,也不能發揮13億人口的優勢。如果不能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口紅利,那麼印度很可能陷入到馬爾薩斯人口陷阱里。
這對印度這個腦神經迴路詭異的國家,簡直就是當頭一棒!
四
望遠能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從近年來的國際風雲變幻看,不得不說,時間,其實一直站在中國這一邊,國運,也一直站在中國這一邊!
天佑中華!
20年前我們搭上WTO的快車,實現了經濟的第一次騰飛!今天,國家再次出手,2022年1月1日,RCEP組織正式開啟生效。
這是一個雄辯的宣言書: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流不得人心,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才是大勢所趨。
這是一個合作的播種機: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堅守公平正義,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什麼叫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這就像是2000年前的戰國時代,中國有合縱連橫戰略;今天出台了RCEP,這不是合縱連橫,勝似合縱連橫,是更多從經濟的角度上,來推動中國的發展壯大。這在一定意義上,何嘗不是向2000年前的先人致敬,昭示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壯舉令人不禁想起了百年前梁啟超對中國的祝福。當時,梁任公是何等地望眼欲穿地期望,中國能夠拾回偉大復興的勝景!讓我們共同吟誦這些讓人熱血沸騰的話語吧: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③ rcep成員國有哪些國家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這十個國家,再加上邀請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
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4日在泰國曼谷舉行。與會領導人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RCEP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准入談判,並將致力於確保明年簽署協議。
聲明說,在當今快速改變的全球環境下,RCEP談判的完成將展現成員國對致力於共同打造一個跨區域的、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承諾。RCEP將顯著促進本地區未來發展,為全球經濟作出積極貢獻,並成為多邊貿易體系的有力支柱。
(3)印度什麼時候加入rcep擴展閱讀:
RCEP是全面的協定。它涵蓋20個章節,既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市場准入,也包括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等大量規則內容。可以說,協定涵蓋了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方方面面。
RCEP是現代化的協定。它採用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支持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採用新技術推動海關便利化,促進新型跨境物流發展;採用負面清單作出投資准入承諾,大大提升投資政策的透明度;協定還納入了高水平的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章節,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需要。
④ 印度一直拒絕加入rcep,這背後究竟是何原因
印度之所以短暫的加入RECP後又退出,想必這背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為何這么一個經濟組織始終不能夠獲取印度的歡心呢,我想這其中必定有很多貓膩,結合我自身的了解,談一談為何印度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舍棄這些組織。
3.始終提防著我國。我國由於巴鐵這一層關系的存在,跟印度的關系談不上多麼友好。而印度與巴基斯坦又是世世代代的世仇,從國際關系這個層面上講,印度本身與我國就不想談合作,最近幾年雖然在國際上我們是哥倆好的關系,但是彼此之間真正的關系大家都心知肚明。
綜上所述,印度是出於經濟目的和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才會考慮退出RCEP,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無可厚非的。
⑤ rcep是由誰發起的如今的覆蓋區究竟有多大
rcep是由東盟10國發起的,東盟十國有: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寮國,緬甸,越南。rcep是什麼?rcep是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縮寫意思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rcep的優越性非常的明顯,成員的多元化,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差異,政治體系也有不同,成員的數量多,可交流的東西非常多,涉及領域非常廣。rcep的貨物貿易開放水平超過90%,比WTO各成員開放水平還要高。正是這樣具有多元因素的談判,體現了其深遠的意義。
⑥ rcep成員國有哪些
1、中國;2、韓國;3、日本;4、泰國;5、印尼;6、越南;7、寮國;8、汶萊;9、緬甸;10、新加坡;11、柬埔寨;12、菲律賓;13、紐西蘭;14、澳大利亞;15、馬來西亞。在印度選擇退出RCEP後,目前RCEP的成員國就是由以上的15個國家組成的。
RCEP的全稱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是亞太地區最重要且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是由東盟十國於2012年發起的,在經過了長達八年時間的發展後,現由包括中國、紐西蘭、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在內的五個國家的加入,與原東盟十國一起於2020年11月15日共同正式簽署的協定,涵蓋了約22億人口,占據了全球約30%的貿易額和近三分之一的GDP。RCEP的建成代表著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對於各國的普通消費者來說,也是息息相關的:1、貿易區內施行免簽、落地簽等政策,使國際出行更加便利;2、關稅的減免使進口商品的價格更加低廉。、
拓展資料:
rcep談判經過
1、2012年由東盟發起,成員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方而制定的協定。自2013年正式開始,至2019年11月,舉行了3次領導人會議、19次部長級會議,28輪正式談判。
2、2017年7月17-2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19輪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各方繼續就貨物、服務、投資和規則領域展開深入磋商。
3、2018年4月28日-5月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22輪談判在新加坡舉行。在全體會議召開的同時,貨物、服務、投資、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貿易救濟、金融、電信、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法律機制、政府采購等領域都並行舉行了工作組會議。各方按照2017年11月首次RCEP領導人會議和2018年3月3日部長會議的指示,繼續就貨物、服務、投資和規則領域議題展開深入磋商,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會議強調各方將按照《RCEP談判指導原則》,齊心協力,務實突破,推動盡早結束談判。
⑦ rcep15國有哪些國家
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15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會後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15個亞太國家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英語: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縮寫為RCEP)是由東南亞國家聯盟十國發起,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與東盟有自由貿易協議的五國共同參加,共計15個國家所構成的高級自由貿易協定。
此協議也向其他外部經濟體開放,比如中亞國家、南亞及大洋洲其他國家。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經批准生效後,「各成員之間關稅減讓以立即降至零關稅、10年內降至零關稅的承諾為主」。
2019年11月4日,談判完成,但印度中途退出。2020年11月15日,以15個RCEP締約方正式簽署協議。由此,該協定超越歐盟自由貿易區成為世界上最大自由貿易經濟體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協定簽署後稱這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這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該協議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發展的正確道路。」
(7)印度什麼時候加入rcep擴展閱讀:
協定意義
2019年11月6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錶王受文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互利互惠的自貿協定。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涵蓋人口超過35億,佔全球47.4%,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32.2%,外貿總額佔全球29.1%,是全球涵蓋人口最多、最具潛力的自貿區談判。一旦達成,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產業和價值鏈的融合,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
根據2018年數據,整體上已經結束談判的RCEP15個成員國人口達到了22億,GDP達到29萬億美元,出口額達到5.6萬億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資流量3700億美元,基本都佔全球總量的30%左右。RCEP15建成之後,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如果印度在解決有關問題加入後,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完成RCEP談判有利於對外發出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信息,改善地區貿易和投資的環境,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幫助各國更好地應對挑戰,增強本地區未來發展的潛力,造福於本地區的各國人民。
⑧ rcep成員國有哪些國家
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汶萊、寮國、緬甸、越南,共15個成員國,它是由東盟國家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於2020年11月15日聯合簽署該協議。
(8)印度什麼時候加入rcep擴展閱讀:
談判經過:
2012年,由東盟發起,成員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方而制定的協定。自2013年正式開始,至2019年11月,舉行了3次領導人會議、19次部長級會議,28輪正式談判。[9][10]
2017年7月17-2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19輪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各方繼續就貨物、服務、投資和規則領域展開深入磋商。
2018年4月28日-5月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22輪談判在新加坡舉行。在全體會議召開的同時,貨物、服務、投資、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貿易救濟、金融、電信、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法律機制、政府采購等領域都並行舉行了工作組會議。各方按照2017年11月首次RCEP領導人會議和2018年3月3日部長會議的指示,繼續就貨物、服務、投資和規則領域議題展開深入磋商,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會議強調各方將按照《RCEP談判指導原則》,齊心協力,務實突破,推動盡早結束談判。同年6月30日—7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5次部長級會間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東盟10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紐西蘭等16方經貿部長或代表出席會議。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錶王受文代表鍾山部長參會。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和海關總署派員參會。11月13日,正在對新加坡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希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將於2019年簽署並生效,該協定將為本地區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11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加坡會展中心出席第二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東盟十國領導人以及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領導人與會。[11]
第二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領導人會議
2019年7月22-3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27輪談判在河南鄭州舉行。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印度等RCEP 16方約700名代表參加談判。舉行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法律與機制等相關工作組會議。[12]同年9月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第7次部長級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16方經貿部長或代表出席會議[13]。11月4日,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閉幕。會後RCEP領導人發布了聯合聲明。聲明表示,RCEP16個國家中有15個國家已經完成了所有20個章節以及幾乎所有市場准入制度的文本談判,下一步將進行法律審查以讓該協議在2020年正式簽署。而印度仍然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RCEP將共同努力,以各方都滿意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⑨ 印度公開表示暫不加入RCEP,背後原因是什麼
RCEP,中文的全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目標是建立一個有16個國家組成的經濟體,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域。本來,16個國的談判,已經基本達成一致。但最後一刻,印度臨陣退縮,表示暫時不加入RCEP。印度之所以不加入RCEP,主要是因為:1、印度貿易自我保護;2、印度政府過於自私;3、印度極力討好美國。
3、印度極力討好美國。
美國一直都不希望RCEP建立,因為這有損美國的利益。現在印度的政策是親近美國,藉助美國來發展印度國內的經濟。既然美國反對,那麼印度就跟著反對,以此來討好美國,博得美國在經濟和技術層面的幫助。
⑩ Rcep成立後內部貿易用什麼貨幣結算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好,可以說很多人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這個問題問的是內行的問題。毫無疑問,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成立以後15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將會大大增加彼此之間的貿易往來,將會極為可觀。在這種情況之下,採用什麼結算貨幣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目前應該對這個結算貨幣還沒有什麼要求。只是採用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通用的以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為主。這在我看來只不過是暫時的權宜之計。目前針對這種問題,我們已經提出了雙邊貨幣互換的協議。就在上個月,我們跟韓國進行了超過500億美元的雙邊貨幣互換。這就是為了避免使用美元而採用了直接本幣交易
之所以選擇避免使用美元歐元結算,是因為使用這些貨幣結算的話,方便大概是方便了。但是使用這些貨幣結算要給美國交上一大筆的鑄幣稅,要知道美元可是在不斷的貶值的。而且如果使用美元交易的話,就意味著成員國之間要儲備大量的美元。這樣就會讓自己的貨幣和美元進行掛鉤,而隨著美元的貶值,本幣也在不斷的貶值。這就等於被美國薅羊毛
這肯定是所有人都不希望接受的,但是目前來看沒有什麼其他好的辦法。這最多是使用雙邊貨幣交換來避免一些損失。但從長久來看,這並不是長期之計,確實可能。在一二十年之內還不會牽扯到結算貨幣的問題,但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隨著彼此之間的交易額越來越大。如果都採用美元計價的話,那麼每一年被美國人賺走的利潤就是天文數字
事實上,在十年之前,中日韓自貿區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同時,還被炒熱的有一個叫做亞元的概念。顧名思義,亞元和歐元一樣,希望能夠成為亞洲各國的統一貨幣。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個計劃最終被擱置了。所謂的亞元也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這背後也少不了美國人的手腳,畢竟現在世界競爭本質上就是金融行業的競爭,金融行業競爭最核心的就是貨幣,可以說如果哪個國家的貨幣或者哪個組織的貨幣,能夠成為世界貨幣的話,這個國家這個組織就將立於不敗之地。美元原本是世界貨幣最有力的競爭者,但是歐元的出現可以說摧毀了美國。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美夢。在被歐元分去了將近百分之二三十蛋糕之後,美元自然不能夠容忍出現下一個歐元
再加上這個協定,15個國家之中人均GDP差的實在是太大了,從幾千美元到幾萬美元都有。不發達的過於不發達,發達的過於發達和歐洲28國平均都在2萬美元上下不同,所以這個亞元很有可能並不會出現。全面協定並不會像歐盟一樣成為一個統一貨幣的組織。那麼從長久來看,必須又要有一個替代,我覺得人民幣是一個大勢所趨。雖然目前還不會考慮到這一點,但是只要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民幣成為主要結算貨幣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
先給結論,短期來看主要還是通過美元結算。
RECP於11月15日正式簽訂了,從預想到簽訂用了8年時間,這個多變貿易協定的簽訂對於我們國家發展區域經濟是很有好處的。
在美國推出TPP後,世界范圍內比較大的區域性貿易協定不多了。我國一定要利用好RECP,對於今後很多年的經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RECP一共15個成員國,除了東盟10國外,還有中國、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可以說,這個協議涵蓋了這個區域內所有有實力的國家。尤其是全球消費潛力最大的兩大經濟體,中國和東盟。中國每年與東盟的貿易量已經超過美國和歐盟。東盟和中國都是彼此的最大貿易夥伴。同時,中日、中韓的貿易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這次簽訂RECP後,90%的貨物將實施零關稅,這無疑會大力推動進出口貿易。對於構建國內、國外經濟雙循環擁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過,RECP的建立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來說可能作用不大,至少現在來看不會改變世界貿易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格局。
分析RECP其他的14國可以發現,日本、韓國是美國的小弟,紐西蘭、澳大利亞與英國同屬英聯邦國家。雖然在局部問題上的利益與美國可能有所沖突,但整體上來說,他們都是親美國家,給他們再大的膽子也不敢不用美元結算。
剩下的東盟十國里也有不少美國的小兄弟,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幾個東盟大國同樣是以美國馬首是瞻的,讓他們用人民幣結算幾乎也不太可能。
剩下的東盟小國即使願意用人民幣計算,但題量實在太小,對於整體的貨幣格局造成不了大的影響。
其實,我們應該和日本做做文章,日元與人民幣一樣同是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貨幣。雙方都想擴大自己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這倒是可以發揮一下,在一些交易中用人民幣或是日元結算,這是有利益雙方利益的事情。
這屬於自貿協定,並未對結算貨幣作出具體規定,但會有以下幾種趨勢:
美元在短期內仍然會是主要的結算貨幣,尤其是美國的鐵桿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會比較堅持。
為了避免美元換算過程中的損失,RECP成員國之間的貨幣互換的規模會增加,尤其對於對外貿易量巨大的中日兩國會有巨大的好處。
數字貨幣會成為某些敏感貿易的結算手段,可以有效避開目前美元結算體系的監督。
如果RECP成員國能夠不斷壯大,突破美元和歐元的限制,長期來看,朝著統一貨幣的方向發展將成為一種趨勢,但這條路將會很坎坷。
RECP自貿協定對於人民幣、日元、澳元、新元、韓元等強勢國家的貨幣是個好消息,尤其是人民幣和日元,國際份額會增加。以後去這些國家估計不用再兌換外匯了。
用什麼貨幣結算和這個協定有關系嗎 你懂什麼是自貿協定嗎 一般結算還是正常的美元 人民幣 還有日元 澳大利亞元 紐西蘭元等等雙邊或者國際通用貨幣 這個協定最主要是減免關稅 特別是中國和日本 來自日本的產品如果享受FTA會便宜 其他的其實對中國影響並不大 東盟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已經和中國簽了雙邊或者多邊協定
主題:RCEP成立後內部貿易用什麼貨幣結算?首先這個問題,問的非常犀利,而且也很有專業深度,筆者從各方面資料收集綜合梳理下來,將會是這個亞太地區最大的經貿組織用3個貨幣逐漸過渡使用貨幣來結算區域貿易,分別是前期美元結算,中期人民幣國際化後的主力人民幣結算為主,而後期當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更加成熟後,數字貨幣DCEP系統的成熟將會是未來RCEP區域內主力結算貨幣
RCEP區域內的貨幣結算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初期的美元結算,中期人民幣國際化結算將是會成為該區域合作組織的結算貨幣,也是讓人民幣國際化的亮點,而未來的DCEP數字化貨幣,將可能成為該區域的主力結算貨幣,而變得未來可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只是一個區域的自貿區,是經濟區域整合的進行優勢互補的互利互惠的合作,RCEP協議區內並沒有涉及到使用什麼貨幣結算的相關協議。
RCEP15個亞太國家,主城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包括中日韓、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東盟10國,本來還包括印度在內,可是在2019年,印度總理莫迪宣布退出RCEP談判,讓印度沒有成為其成員國。RCEP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他要比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都大得多,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經濟能力,只不過這不是一個由美國所主導的區域性組織。
因此才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是不是這樣一個不是由美國所主導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就不會使用美元了呢?其實這跟是否使用美元沒有關系,因為以目前世界的金融體系來看,美元依然是各國貿易結算的主體貨幣。以美元建立起來的世界金融結算體系,短期內是不可動搖的,同樣也是不可替代,這就意味著包括RCEP在內的各個夥伴還都會以美元結算系統為主要貿易結算。
那些所謂的用人民幣來進行區域結算,短期來看是不切實際的,畢竟人民幣沒有做到自由兌換,人民幣還沒有背後所需要支撐的條件。雖然人民幣作為世界五大結算貨幣之一,擁有其結算和儲備的屬性,但是在整個區域內,恐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樣的美國鐵桿盟友是短期內不會大量使用人民幣結算。這對於其他國家,由於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使用人民幣相互結算,這也會變成一個常態。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在於,隨著區域內人民幣的結算領域擴大,也意味著該區域內人民幣結算貿易的份額將會越來越多。尤其是人民幣,在東南亞以及日韓兩國之間的貿易結算,其地位會逐漸上升,這樣才有在該區域內逐漸排擠美元結算的份額。不過這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條件和金融改革做支撐,否則人民幣想要在區域內取代美元的地位,目前討論還為 時尚 早!
很高興回答:
RCEP成立後內部貿易用什麼貨幣結算,就目前來看,現在還是以美元,歐元作為結算幣種居多,後續不排除會增加更多方面的幣種結算,這里要從幾方面考慮:
幣種結算:目前世界上流通最多的貨幣是美元,國際通用貨幣,而歐元相對差一些,但是也是被很多國家認可的,人民幣方面其實也在很多國家流行通用,但是大多數來看人民幣更像是國內遊客 旅遊 消費為主,就貿易上來看還未曾有更多的表現。
貿易幣種:未來不排除人民幣,日元,韓元以及澳元為主的貿易結算貨幣,畢竟都是貿易大國,可能會有一些貨幣上的優勢。而從發展角度上來看15個國家也不排除會增加一種新的貨幣作為RECP貿易協定的主流貨幣結算品種,當然這是假設,後續會不會成為真的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其實RECP成立後不管以什麼樣的貨幣作為結算,這些其實都是次要的,而主要的是我們等待了8年,終於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從貿易上來看實現了更多國家互助互利,互贏雙贏的局面,對我國的發展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這才是RECP成立後初衷!
希望更多的投資者在留言區踴躍發言,一起探討,成長未來!
一開始美元為主,人民幣為輔。循序漸進的向人民幣過渡,這是比較順利的情況。不過協議內部的澳大利亞和日本會是不利因素,最後還是以實力說了算。
前期會用美元或歐元過渡,後期肯定會以人民幣或「亞元」為主體。任何協議前期都會先易後難,先把容易解決的先做了,後期慢慢啃硬骨頭。貨幣就是那塊最大骨頭之一,期待人民幣大顯身手那一刻。
RCEP是自由貿易協定,主要在於削減關稅,促進多邊交易。對於結算貨幣並沒有做出要求,因此當前還是以美元結算為主,日元、人民幣、澳元為輔的狀態。
什麼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即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當然,「三哥」因為某些原因,在2019年11月4日,印度已經宣布不加入RCEP協定。因此,11月15日簽訂協議的成員國為15個。
這次的RCEP,覆蓋總人口達到22億,佔全世界的30%,本身就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消費市場。根據協議,未來貨物貿易開放水平將達到90%以上,各成員國承諾10年內降到零關稅。中國與日本更是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 歷史 的突破。
各幣種在全球支付市場佔比數據顯示,在國際收支結算中,人民幣在國際收支中佔比2%左右,長期處於第五位水平。
從數據可以看出, 目前國際支付中,還是以美元、歐元為主導。
不過,人民幣在東盟使用的基礎設施已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在東盟十國已實現全覆蓋,截至2019年末,東盟國家共有71家金融機構成為CIPS參與者。
根據《2020年人民幣東盟國家使用報告》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東盟國家人民幣跨境資金流動合計 24087.1億元,同比增長34.7% 。中國—東盟貨幣合作不斷深化,截至2019年末,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菲律賓等六個東盟國家已經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中國與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4個東盟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4個東盟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因此,從目前來看,RCEP的內部貿易還是主要以美元為主,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深化雙邊金融合作,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不斷加深,人民幣在國際收支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