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只有全球土地面積2%的印度,是如何養活占據世界18%人口的
據《世界人口展望2019》人口報告描述,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量達到了14.3億,印度人口達到了13.7億,中印兩國的人口數量分別占據全球總人口數量的19%和18%。
這份報告還指出,2027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擁有960萬公里國土的中國養活14億人已經極為吃力,人們實在難以想像,僅占據世界陸地總面積2%的印度,究竟如何養活世界總人口的18%?
印度可耕地
第三:印度在取得獨立以後,在發展農業與糧食生產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如在1950—1951年度,糧食總產量僅有5080萬噸,到了1977—1978年度,印度的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了12600萬噸。
這是由於,自1968年開始,印度就對於農業技術和農業種植品種進行了“綠色革命”。這場農業改革促使印度每年糧食產量迅速增加,到了1971年,印度第1次向世界宣布,本國糧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得出答案,印度充足的耕地面積,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獨立以後所推出的農業政策,讓印度足以用全世界2%的土地養活全球將近18%的人。
Ⅱ 印度是如何用2%的土地養活17%人口的
理論上,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居世界第七位。印度雖然沒有中國土地那麼多,但是耕地面積比中國要多。據統計,印度的耕地面積為1.6億公頃,居世界耕地面積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在亞洲排名第一,高於中國的1.3億公頃耕地。
我國耕地面積普遍小於印度,但是我國的糧食產量是印度的2.5倍以上。更令人驚訝的是,印度是一個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印度的糧食出口是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其實眾所周知,中國是主要的糧食進口國。但是在2017年,中國進口了多達9554萬噸的大豆,它們大部分用來進行了水產養殖。
Ⅲ 印度到底是靠什麼養活13多億人口的
很多人都好奇,印度只擁有我國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怎麼能夠養活十三億多的人口的?
然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將高科技與農業結合到一起。政府非常重視在農業方面的技術發展,希望通過農業技術來使得印度農業更加高產,並且通過高科技手段可以提高農業種植方面的效率和回報率。原本印度在科技方面已經實行大力發展,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可以說現代科技對於印度農業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獨立以後,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工業都有所發展,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印度的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也是印度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也是重要就業部門,提供兩千多萬個崗位。
Ⅳ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中國三分之一,為什麼能養活十多億人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298萬平方公里,中國國土面積963萬平方公里,2016年印度人口13.24億,2015年中國人口13.75億。從國土面積上來講,印度的確用不到中國1/3的面積養活了差不多和中國一樣的人口,可是中國和印度在一些影響農業的關鍵因素上是有巨大差異的,這決定了印度國土的農業生產能力高於我國。下面我我對於這個問題原因的認識:
影響印度和我國土地生產能力的還有很多因素,諸如河流、降水、熱量等,印度的土地生產能力是高於我國一些地方的。但是要看到的是印度用多於我國兩倍的人均耕地面積把和我國同樣的人口養的不怎麼樣,就應該知道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有多高了。
Ⅳ 印度土地只有中國的1/3,為什麼能養活13億人
中國耕地總面積為1.28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只有 0.092公頃( 按14億人口計算 )。
印度國土面積雖然不如中國大,但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人均耕地0.123公頃(按13億人口計算 ),是中國的1.337倍。
印度國土總面積確實大約只有中國的1/3,但吃飯是要講可耕地面積,沙漠戈壁高山和雪線以上是種不了糧食的。即便是丘陵地帶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修成梯田進行種植,草原大部分面積也是不能種糧食的。如此三下五除二,中國土地雖廣,但可耕地反而不如印度那麼多。
其次,中國跨越溫帶和寒帶地域,北方只能單季收成,而海南能夠做到3季收成,印度比海南的緯度更低,輕易能夠利用氣候的有利條件平均達到3季收成,單位面積產出量就有這么大的差別,糧食總產量遠高於中國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中國地域廣大自然災害頻繁,必須要留有足夠的儲備糧。
Ⅵ 用2%土地養活17%人口,印度是怎麼做到的
無非是地理位置好和消耗少等以下幾個原因,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一是印度耕地的面積大,地型對種植比較有利。我們中國好多地方都是山川和戈壁沙灘,根本不適合耕種。但是印度就不同了,雖然只有2%的土地,但是大多數地方是平原,可用於種植的耕地面積多。
三是因為印度的傳統飲食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少消耗少。看印度的電視電影你會發現,印度人很少吃牛肉,再看他們習慣吃魚肉。這跟他們印度有吃素的傳統和三面靠海就地取材有很大關系。印度因為靠海近,捕魚業發達,這個花費比養牛花費的代價要少多了,所以他們更少吃牛肉了。因為養牛,就要消耗很多糧食以及糧食有關的食材,而他們少吃牛,那不就變相的節省了糧食了嘛。
Ⅶ 印度面積只有中國三分之一,靠什麼養活13億多人
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人口已經突破14億大關,目前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雖然我國地大物博,各種資源也比較的充足,但想養活這14億人的壓力也非常的大。但根據相關專家的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印度人口很可能將會超過我國。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面積只有中國三分之一,靠什麼來養活13億多人?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5點原因。
印度面積只有中國三分之一,靠什麼來養活13億多人?專家:五點原因。正是因為專家所分析的這5種原因,他們才能夠負擔得起規模如此龐大的人口,並且在滿足本國需要的同時,還有餘力向外國出口糧食來賺取外匯,這一點是很多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做不到的。但其實他們在人口不斷增多的同時,也隨時面臨著可以預見的危機,糧食雖然可以充足的供應,但因為經濟不怎麼發達,所以想要負擔如此之多的人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還不能對於經濟結構進行合理調整的話,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勢必會將全部的經濟壓垮。
Ⅷ 印度的國土面積不到中國的一半,是靠什麼養活十幾億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卻高居世界第二,約占總國土面積的51.61%,為153.5萬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中國只有150.4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
但是,在農業水力和農葯化肥等方面,印度都很落後,造成畝產較低,人均糧食產量不到 190 公斤。
稻米和小麥產量分別比中國低27%和26%;小麥、大米、玉米、豆類生產率僅為中國一半(印度大米的單位產量是每公頃2.38噸,而中國是每公頃4.8噸)。
可就是這樣,印度卻在大量出口糧食,造成人均糧食量的減少和嚴重的營養不良。
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布2016全球飢餓指數,在118個統計的國家中,印度排在第97位,緊比朝鮮高一位,分值28.5,屬於「嚴重飢餓」水平。
Ⅸ 印度的國土面積不及中國的一半,是依靠什麼來養活十幾
印度國土面積是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印度的耕地面積可是比中國多啊。
印度氣象條件也讓作物產量更高,印度實現農業革命後,糧食基本實現自給自足,相對中國,印度的農業條件要好很多。
Ⅹ 印度土地面積比中國少一多半,到底怎麼養活13億
3、有不少的地區都是貧民窟,所以這些人的生活質量也不高,有的時候連溫飽也解決不了,只能勉強的維持著活下來而且一般在這種條件下,他們對自己計劃生育這方面也不是抓的很嚴,所以盡管非常窮有許多家庭還是會生很多小孩。從這些各個方面考慮,就不難推出為什麼印度如此小的一個國家能有夠養活這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