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是雄雞下的蛋

印度為什麼是雄雞下的蛋

發布時間:2022-10-15 02:27:05

⑴ 印度人是不是從蛋孵出來的

是的。
據考證,印度人種是多種人種混居之後的結果,而這種卵生特性來自於印度最古老的本生人種。
公元前700年左右,恆河流域文明的印度本土人種膚色黝黑,頭發捲曲,這與當地的陽光照射情況有很大的關系。這些本土人種被稱做剎摩帝人種,由於恆河流域主要的獵食者以體型大、力量大為特點,如印度野象,因此,剎摩帝人種並不需要擔心幼年後代的速度,加上印度恆河流域的溫度適宜,以及眾所周知的人種懶惰問題,恆河古文明的剎摩帝人種是所有古文明中唯一卵生之後藉助自然溫度孵化,而不是胎生的人種。
這在哺乳動物里並不是唯一的特例,同樣的特例還有鴨嘴獸,也是卵生的哺乳動物。

——摘自《查莫寧及其周邊地區的奇跡、種群和怪異現象網路全書》 教授阿卜杜 納赫蒂著。
你可以在《藍熊船長的13條半命》里看到別的一些這本網路全書的記載

⑵ 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世界上是先有雞後有蛋。

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古生物學家Darla Zelenitsky認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科學領域可能有答案。科學家表示,一個罕見並且保存完好的恐龍巢穴化石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先有蛋後有雞。

拓展資料:

大約7700萬年前,一隻小型食肉恐龍坐在巢穴里孵蛋,這個巢穴位於一條河邊。因為水位突然上升,母恐龍不得不扔下還沒孵出來的幾個蛋,然後逃生了。未孵出的蛋被泥土掩蓋最後形成化石。

古生物學家研究了這個巢穴化石,結果發現了幾個部分完整的恐龍蛋。這個巢穴是一個直徑約0.5米的沙堆,重約50公斤。

科學家發現,這個巢穴化石與現在的鳥巢有著諸多的共同點,比如巢的構造、孵化,這能告訴我們這些特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多遠的過去。

在最嚴格的意義上解釋,這個古老謎題的答案是明確的。恐龍首先建造了類似鳥窩的巢穴,產下了類似鳥蛋的蛋。在漫長的時光之後,恐龍再進化成鳥類——其中也包括雞。因此,答案很明確,先有蛋再有雞,雞進化自產下這些蛋的小型食肉恐龍。

在自然界中,生物通過DNA的改變而進化。兩只非雞的動物結合,它們受精卵中的DNA發生變異,產生了第一隻真正的雞。因此,肯定是先有蛋。在第一個真正的雞蛋之前,只有非雞的蛋與非雞的動物。

⑶ 世界上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為什麼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小李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老王 這是一個出名的老問題了。我要是說「先有雞」呢?

小李 雞不是蛋孵出來的嗎?

老王 我要是說「先有蛋」呢?

小李 蛋不是雞生的嗎?

老王 雞生蛋,蛋生雞,這就沒完沒了地循環下去了。

小李 哈哈!我把你難倒了。

老王 其實這是因為問題本身提得不合理。就象我問你「白天在先還是黑夜在先」 一樣,不可能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現的。如果你問哪一天的白天和哪一天的夜晚,我就可以明確告訴你了。當你說「先有雞後有蛋」時,這個蛋是指這個雞生的蛋;當你說「先有蛋後有雞」時,這個蛋又是指孵出這個雞的蛋了。這兩個蛋不是一個東西,因此,這兩個命題都是對的。如果你用其中一句話來否定另一句話,就違反了邏輯上的同一律。

小李 你的意思是,在這個問題里,雞和蛋都不能是泛指,不能指隨便哪只雞,隨便哪只蛋;應該是特指。因此我應該把問題具體化一下。

老王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問的是哪一隻雞和哪一個蛋?

小李 我想人們問這個問題的意思是:第一隻雞和第一個蛋,哪個在先?困難的地方在於:當他們設定第一隻雞以後,馬上會覺得,如果不是先有蛋,怎麼會出現這第一隻雞?而這個先於雞的蛋如果不是雞生的又是怎麼來的?這樣,第一隻雞馬上就不是第一隻雞了。

老王 這第一隻雞必須是一切雞的祖先。但單是母雞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還需要一隻公雞和它交配。所以,所謂「第一隻雞」,實際上是第一隻母雞和第一隻公雞。這第一個蛋還必須是受了精的蛋,沒有受精的蛋是不能孵出小雞的。

小李 但是,誰見過第一隻雞和第一隻蛋呢?不論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都沒有根據。這就沒法解決了。

老王 《聖經》說,上帝創造了天上的飛鳥和地上的禽獸。不知道當初上帝是先創造蛋還是雞。

小李 我們無神論者當然不把這種神話當真。

老王根據進化論,一種生物不是突然出現的,是從別的生物進化來的;比如家雞是從野雞演化來的。考古學家相信,亞洲是現代家雞的發源地,遠在公元兩千年前,印度河谷的居民就已經把野雞馴化成家雞了。家雞比野雞溫馴,翅膀短,尾巴寬,體型大。從印度河谷洞穴中發現的雞骨頭,明顯地比野生的大。這種雞肯定是既飛不高也飛不遠的。這是一個緩慢的漸進的過程,沒有明確的界限,很難確指哪是最後一隻野雞,哪是第一隻家雞。況且,今天的家雞可能不止有一個野雞祖先,有的祖先可能已經絕種了。

小李 所以這個問題就變成一個出名的難題了。

老王 其實,這個問題是最容易解決的。

小李 怎麼?

老王 在從野雞過渡到家雞的過程中,一定有些雞既像野雞,又像家雞;你可以隨意指定第一隻雞呀!然後,如果你想說「先有蛋」,就再指定孵出那隻雞的蛋是第一隻雞蛋,就是先有蛋;如果你想說「先有雞」,就指定這第一隻雞生的蛋是第一隻蛋,那就是先有雞了。

小李 這樣,誰先誰後,就決定於我了?

老王 正是這樣。

小李 這都是在想像中進行的。

老王 你沒法看到真實的第一隻雞呀!如果你不願靠想像,也可以換一個辦法:根據定義。

小李 根據定義?

老王 我們現在討論的蛋是雞蛋,不是別的蛋,對不?我問你:什麼是雞蛋?

小李 當然是雞生的蛋唄!

老王 只有雞生的蛋才是雞蛋嗎?

小李 當然,不然怎麼能叫雞蛋?

老王 那麼答案就有了:先有雞。

小李 為什麼?這個雞不是蛋生的嗎?

老王 這個雞是蛋生的,可不是雞蛋生的。

小李 怎麼?

老王 你忘了,我們現在討論的是第一隻雞和第一隻雞蛋。既然是第一隻雞,在它之前就沒有雞。既然沒有雞,當然也就沒有雞蛋,但是可以有別的蛋。既然只有雞生的蛋才是雞蛋,那麼,這第一隻雞蛋當然是第一隻雞生的了。

小李 讓我想想。對了,根據這個定義,孵出第一隻雞的蛋就不能稱為雞蛋;如果稱為雞蛋, 那就意味著在第一隻雞之前還有一隻雞。

老王 對。

小李 如果我想說先有蛋呢?

老王 那你就需要撇開剛才給雞蛋下的定義,而給雞下一個定義:凡是,並且只有雞蛋孵出的禽類是雞。

小李 這就是說,所有的雞,包括第一隻雞在內,都是雞蛋孵出的。 這樣我就可以說,先有雞蛋了。

老王 不過要注意,如果我再問你什麼是雞蛋,你就不能又把剛才那個關於雞蛋的定義搬出來。這兩個定義是不能並存的。你不能用雞給雞蛋下定義,又用雞蛋給雞下定義。這就變成循環論證,跳不出怪圈了。

小李 這孵出第一隻雞的蛋如果不是雞生的,又是什麼生的呢?

老王 不管是什麼生的,反正不能叫雞;這是你的定義要求的。你也可以說,這是野雞生的,不是我們討論的家雞。

小李這倒也是。現在的家雞當然和野雞明顯地不同,可是最初的家雞和野雞大概是很近似的,它們的界限是模糊的。說哪一隻雞是第一隻雞和哪一隻蛋是第一隻雞蛋,都有很大的任意性。但家雞還是野雞,這對我無所謂,反正都是雞。我還可以問:先有野雞還是先有野雞蛋?

老王 雞是鳥類。你還不如把問題改成:先有鳥還是先有蛋?

小李 鳥的祖先是始祖鳥。也許這個問題應該是:先有始祖鳥還是先有始祖鳥蛋?

老王 但始祖鳥又是怎麼來的?

小李 好像古生物學家說是從恐龍進化來的。

老王 是一種肉食動物兩足小恐龍。這個問題在古生物學家那裡還有爭論,不過我們暫時可以採用這種說法。

小李 那問題就變成:先有恐龍還是先有恐龍蛋?

老王 恐龍又是從什麼東西進化來的?

小李 不知道。我孤陋寡聞,還沒有看到科學家的說法。

老王 我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恐龍的祖先,問題還是停在老地方。你可以隨意指定。

小李 這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老王這種答案沒有科學價值。你可以這樣指定,別人可以那樣指定;你可以這樣下定義,別人可以那樣下定義。為什麼別人非同意你不可呢?這是因為問題本身的提法就使得令人滿意的答案成為不可能。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對一個本來沒有明確界限的東西人為地劃一條界限。

先有身體細胞還是先有生殖細胞?

小李 你的意思是,這個問題沒有爭論的價值。

老王 不過這個問題很有趣,可以鍛煉邏輯思維的能力。我們的討論說明,要使問題能得到正確的解決,先要使問題有正確的提法。如果把問題換一個提法,也可以成為一個科學問題。

小李 你說應該怎麼提法?

老王生命的基本形式是細胞。一切有機體,除了病毒那樣的非細胞生物以外,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組成生物身體的主要部分的細胞叫「體細胞」,或「身體細胞」。另有一些細胞,如精子、卵子、配子,它們叫「性細胞」或者「生殖細胞」。蛋就是一個大的生殖細胞。如果我們把「雞」看成是身體細胞的代表,把「蛋」看成是生殖細胞的代表,那麼我們也可以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改變一下,成為「先有身體細胞還是先有生殖細胞」。

小李 你這個問題的意思是不是說,在地球上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出現時,它是一個身體細胞還是生殖細胞?

老王 對了。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打破砂鍋問到底」,追溯到生命的起源了。

小李 據我所知,最初的生命是一些單細胞生物。

老王 它們生蛋嗎?

小李 它們是靠自身的分裂來繁殖的。 這叫「無性生殖」,是生命繁殖的最初形式。

老王 那麼它們是身體細胞還是生殖細胞?

小李 應該叫身體細胞吧。

老王一個身體細胞直接分裂成兩個身體細胞,一個生物個體直接分裂成兩個生物個體。不但單細胞生物是這樣,許多原始的、低級的多細胞生物也是這樣,如海綿、淡水水螅、扁蟲或海星,只需從它們身上取一塊碎片,就能發育、生長出一個完整的生物體。許多植物也是這樣。「無心插柳柳成枝」,你插一根柳條在土中,只要條件合適,它會長成一棵柳樹。

小李 動物也可以「克隆」,「多利」羊就是這么來的。它是一種無性生殖。

老王 「多利」是世界上第一隻利用成年動物的身體細胞的細胞核經過無性繁殖的方式獲得的哺乳動物。它只有母親,沒有父親。

小李 中間不經過卵子受精過程。

老王 是的。生物最初進行無性生殖,它的身體細胞有生殖功能,可是這種功能還沒有分化出來。以後生物進化了,出現了各種組織,各種器官,生殖功能由生殖器官和生殖細胞專司其責,有了卵生這種方式 ,就出現了蛋。

小李 你的意思是先有雞。

老王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先有雞。

是蛋的變化引起雞的變化還是相反?

小李 還可以從別的意義上看這個問題嗎?

老王 剛才我們說先有雞,是從譜系學的意義上說的;如果從進化的角度,從動力學的角度,還可以有另外的看法。

小李 我不明白。

老王雞總是生蛋,蛋總是生雞,一代又一代,代代相傳,後代總像前代,這表明生物的遺傳性。可是生物又不是萬世不變的;不然,恐龍怎麼會變成鳥?鳥又怎麼會變成雞?這就是生物的變異性。有了變異,生物才會進化。在很長時間里,生物學家一直在爭論,在生物內部,變異的動因是什麼:是生物的個體先改變然後引起了生殖細胞的改變,從而遺傳給下一代呢,還是生殖細胞的改變引起個體的改變?這樣也就可以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老問題賦予一種新的意義:是蛋的改變使得雞發生改變呢,還是雞的改變造成了蛋的改變?

小李 照這個意思,就不用徒勞地追問哪是第一隻雞,哪是第一隻蛋了。如果是雞的個體引起蛋的變化,就是先有雞;反過來就是先有蛋。

老王 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就有客觀依據了,就是一個科學問題了。這個問題對所有生物都適用。胎生動物是沒有蛋的,它的胚胎是在母體內發育,成熟後生出來。那麼,它的受精的卵子就是蛋。還有,植物也是沒有蛋的,但是我們可以把它們的受精孢子或種子看作是蛋。

小李 那麼結論有了嗎?

老王 不要那麼急於得到結論。我們既然對問題有了正確的提法或了解,就可以從生物學家那裡尋找答案了。你知道拉馬克的學說吧。

小李 知道。他是法國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先驅。他對長頸鹿的由來的解釋很有趣。他說長頸鹿的脖子本來不長,為了吃到樹葉,就使勁把脖子伸長,久而久之,脖子就變長了,四肢也變長了。這種變化一代一代遺傳下來,就變成現在的長頸鹿。

老王這就是他提出的「用進廢退律」。意思是,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不得不進行努力,改變自己。有些器官由於使用得多,得到長期鍛煉,就發展了;有些器官很少使用,長期得不到鍛練,就退化了。拉馬克還提出一條定律,叫「獲得性遺傳」。長頸鹿的脖子變長是後天獲得的改變,但這種變化通過它們的生殖細胞遺傳給下一代,一代一代繼續下去,變異就大了。所以要拉馬克來回答我們的問題,他肯定說「先有雞」。20世紀初,有些拉馬克派的生物學家用這種學說來解釋達爾文的 「自然選擇」理論。還說長頸鹿吧,那些脖子能伸得夠長的就活了下來,進行交配,把這種優勢遺傳給下一代;那些脖子伸不長的就餓死了。這樣,今天我們就只看見脖子長長的長頸鹿了。

小李 雞也是這樣吧。雞被人伺養以後,翅膀沒有多大用處了,慢慢就退化了;一代一代遺傳下來,就變成現在的家雞。這么說,「先有雞後有蛋」是對的了?

老王 但是這個學說並沒有為以後的生物學發展所證明。

小李 相反的觀點是什麼呢?

老王那就是魏斯曼的學說了。他區別了「種質」和「體質」。「種質」是生殖細胞中最重要的東西,它能一代一代遺傳下去;「體質」卻是不能遺傳的。後天獲得的性質只能改變「體質」,不能改變「種質」。「種質」是決定性的東西,「體質」是由「種質」派生出來的。他做了切老鼠尾巴的試驗,讓切掉尾巴的老鼠生下一代,下一又切尾巴,這樣過了許多代,老鼠仍然長尾巴。他認為這是因為切尾巴里沒有影響「種質」,所以不能遺傳。

小李 「種質」是不是就是基因?

老王 當時沒有用這個名稱。後來發現,大部分生物都起源於受精卵,也就是精子和卵子結合成的配子,親代的特性就是靠配子遺傳給下一代的。

小李 這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老王精子、卵子、配子都是生殖細胞。遺傳的物質基礎是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不同的生物,染色體的數目也不同。在配子裡面,半數的染色體來自精子,半數的染色體來自卵子。染色體里有脫氧核糖核酸——DNA,基因就位於 DNA 上。 DNA 上的基因決定蛋白質或者多肽的合成。而生物的性狀主要通過蛋白質來實現。

小李 這就是說,染色體或基因是決定性的東西。

老王是的。染色體可以發生突變。多數生物的染色體都有兩套,叫做「二倍體」,但這個數目可以發生改變。放射線照射、高溫、低溫、超聲、嫁接,某些化學葯物的作用,等等,都可以引起多倍體的產生。三倍體是不孕的。香蕉是三倍體,所以香蕉是無籽的。一般西瓜本來是二倍體,是有籽的。但人們可以培育出無籽西瓜,方法就是用秋水仙素來處理,誘導出四倍體西瓜,再用四倍體西瓜和普通二倍體西瓜雜交,產生的子代就是三倍體的無籽西瓜了。無籽西瓜的上代是有籽的,它之所以變成無籽西瓜,是因為它的種子被改變了。所以,是先有無籽西瓜的種子,後有無籽西瓜。

小李 這也就是「先有蛋,後有雞」。

老王對。倍數的改變是染色體數目的改變,此外染色體的結構也可以發生突變,如基因的缺失、重復,染色體的倒位等。這種變異是可遺傳的。日本東京農業大學育種科學研究所在孵化雞蛋時偶然發現了一隻古怪的小雞:缺翅膀,兩爪都缺第三趾。研究人員查了它的家譜,了解到它的雙親系統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性狀,又不是近親繁殖的子代。這是只母雞,後來它還長得很大很快,不但如此,它的性狀還遺傳下去了。這是突變的一個例子。剛才我說很難指出第一隻家雞,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在從野雞到家雞的漫長演化過程中,是會有多次突變的,一發生突變,這個雞就和它的上一代明顯不同了。所以從理論上說,還是可以指出第一隻雞的,只不過是我們看不到罷了。第一隻雞的產生是由於孵出它的蛋的基因發生了改變。基因突變可能是自發的,也可能是由於輻射、或者化學作用誘發的,但不管是那種原因,都不是身體變化造成的。拉馬克的學說是不對的。

小李 這么說是「先有蛋」了。

老王是的。達爾文主義和基因學說的結合,產生現代達爾文進化論。把進化機制歸結為基因突變、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和隔離,其核心仍然是自然選擇。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又出現了非達爾文主義的分子進化論,認為分子進化是根本的,突變分為有利、中性和有害三種。大量存在、經常發生的中性突變,在進化上也都是有用的。進化是非定向的,偶然的。但不管現代達爾文主義進化論也罷,分子進化論也罷,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上,都是「先有蛋」派。

先有核酸還是先有蛋白質?

小李 這樣一解釋,我覺得清楚了。但最後我還有一個問題。

老王 什麼問題?

小李 你在說到第一個細胞的產生時說這是「打破砂鍋問到底」,我覺得還沒有到底。

老王 怎麼?

小李 我們還可以追問: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呢?

老王問得好。我剛才說到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這還是在細胞水平上回答問題;要問到細胞之前是什麼,這就到分子水平了。蛋白質和核酸是組成生命的兩大主角。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長鏈,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新陳代謝,維持生命。核酸是一種多聚核苷酸,又分為核糖核酸 RNA 和脫氧核糖核酸 DNA 兩大類,它的功能在貯存和轉移遺傳信息,指導和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復制生命。在生命起源時,究竟是先有蛋白質還是先有核酸呢?這個問題曾經在生物學界引起過爭論,一派說先有蛋白質,一派說先有核酸。但實際上,兩者誰也離不開誰。 DNA 的復制工作必須仰賴蛋白酶的幫助,但是蛋白質的合成又必需有 DNA 的指導。

小李 這樣,究竟誰先誰後,又變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

老王 蛋白質的功能是維持生命, DNA 的功能是復制生命,因此,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分子水平上,就變成「先有蛋白質還是先有 DNA 」的問題。由於近年對 RNA 的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算是有了初步答案。多數科學家同意,處於萌芽時期的生命是一種比較簡單又容易形成的大分子體系,原始的遺傳信息大分子就是 RNA 分子,或 RNA 與蛋白質構成的復合體。 RNA 兼有 DNA 的功能和蛋白質的功能: RNA 分子有復制功能,可以攜帶遺傳信息,象 DNA 一樣;又可以起酶的作用,象蛋白質一樣。以後就演變為 DNA 和蛋白質構成的復合體,遺傳與性狀表達兩種功能分別由 DNA 和蛋白質承擔。

小李 你的意思是 RNA 先於 DNA 和蛋白質。

老王 可是 RNA 也是一種核酸。所以現在生物學家認為,核酸是比蛋白質更基本更原始的東西。

小李 這是不是意味著,歸根結底是先有蛋?

老王 剛才我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分子水平上,就變成「先有蛋白質還是先有 DNA 」的問題。就是說,先有蛋白質就是先有雞,先有 DNA 就是先有蛋。可是現在的答案既不是先有蛋白質,也不是先有 DNA ,而是先有 RNA ,這就不好說了,因為 RNA 既有蛋白質的功能又有 DNA 的功能。我想比較妥善的回答是:最先有的既不是雞也不是蛋,而是介乎雞和蛋之間的東西,雞和蛋都是從它當中發展出來的。

小李 想不到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這么復雜。我們先是把它當作一個邏輯問題來討論,然後轉入生物學,從生物的個體開始,進到細胞水平,又進到分子水平,其中涉及進化論,古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工程。到現在,我才算明白一些了。

⑷ 中國地圖雄雞狀,各個省在雄雞的哪個部位

雞頭是黑龍江,內蒙、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構成脖子,新疆、西藏是尾部,雲南是臀部,印度是雞拉出來的屎,海南和台灣是兩只腳。其他的省份構成軀干。

⑸ 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因果困境想要表達的是一個「到底是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雞生蛋,蛋生雞,到底誰先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是雞還是蛋)的問題。這個雞與蛋的問題也常常激起古代的哲學家們去探索並討論生命與宇宙的起源問題[1]。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認為要得到「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類循環因果的問題的答案是徒勞的,人們會認為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問題。當然,關於這個問題的字面答案是簡單並顯而易見的:卵生動物在雞出現前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就一直存在了。然而,這個簡單問題背後的隱喻卻帶來了一個形而上學層面上的困境問題。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困境問題,該問題也會被改寫成「X得到了Y,Y得到了X,那麼是先有X還是先有Y」。
這個問題也往往會等效運用在工程及其他學科的「一個需要計算自己本身才能得到的參數」這類循環引用問題上。此類情況的範例有范德華方程及著名的達西摩擦系數計算公式(英語:Darcy friction factor formulae#Colebrook_equation)。
古代的哲學家們往往會在他們的哲學著作中提到這個困境問題。他們的著作表明,這個問題的確深深的困擾著他們,而且哲學家也常常與他人一起分享並討論這個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他最終得出結論認為無論是雞還是蛋,這兩者都必然是一直存在著的。
這世間不可能有一人生來無有父母,蓋這一切都是與自然規律不符的。所以不可能存在著第一顆能夠孵出鳥的蛋因為蛋是由鳥下出來的,反之亦然[2]。
柏拉圖也與他持有同樣的看法,並認為任何生命在出現在這世界上之前會先化作靈魂[3]。
普魯塔克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使用的是「母雞」一詞而並非簡簡單單的「鳥」。在莫雷利亞的第八卷文獻《席間閑談》(英語:Table Talk,希臘語:Συμποσιακά,法語:Quaestiones convivales)中提到普魯塔克曾在一個哲學討論會上討論了一系列以該困境為基礎的問題。在一節標題為「無論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討論中,他們還引入了一個更深層次且更有份量的問題:
……大家討論的這個「母雞和雞蛋哪個先出現」的問題讓我們十分困擾。而我的朋友蘇拉說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時,其實是已將其作為一個工具並用這個問題觸動到了另一個更深邃且更沉重的問題,即「世界的起源」……[4][5]
古羅馬哲學家瑪克羅比阿斯則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好好的探討:
大家總是開著玩笑或者並不當回事的討論著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但是這個問題應該被作為一個重要的並且值得討論的問題並被大家仔仔細細的來探討一番[6]。
史蒂芬·霍金和克里斯托弗·蘭根(英語:Christopher Langan)曾為先有蛋還是先有雞而爭執,雖然該問題因達爾文的進化論而喪失了重要性:世上必須先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卵或者一個能孵出雞的蛋[7][8]。
自然進化方面[編輯]
主條目:進化論
進化論表示物種在通過一定時間的突變以及自然選擇後最終可以得到進化。這使得人們相信在歷史上的某一刻,某一種像雞但是不是雞的物種,由於基因突變,產出了第一顆「雞蛋」[12][13]。因為,雞和雞蛋都是由鳥和不是雞蛋的鳥蛋演化而來的,只不過在很長的時間中二者進化的越來越相似而已。
但是,一個個體發生了某些突變並不能認為它就成為了一個新的物種。單個的個體與母體分離並且使得它們之間再也不能夠交配,這才是新的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這通常也是家養物種同野生祖先們的分離過程。這些完全遭到分離的族群才能夠被稱為是新的物種。現代家養雞往往被認為起源於紅原雞,不過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家養雞是由灰原雞與紅原雞雜交得來的[14]。如果雞蛋正如後者的情況下出現的話,那麼根據前面所提到的新物種的種種定義,可以得出這世上是先有雞蛋再有雞。
受進化論的啟發,可以做一個更宏觀的思考。雞與雞蛋的關系可以推廣到鳥與鳥蛋的關系,如果不斷追根溯源,就可以找到這樣一個進化鏈:最早的生命→最早最低等的動物→能夠進行有性生殖的動物→最低等的卵生動物→較高級的卵生動物(如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而每一個物種都有一個內部循環,使其一代一代的繁殖,又在繁殖中不斷進化,與此同時這樣的內部循環也在不斷改變。換言之,物種的進化就是一個物種的內部循環衍生出另一物種睥內部循環,當這兩個循環無法「融合」時,新物種就產生了。從這個角度理解,就會發現雞與雞蛋無非是一個循環中的兩個不同的元素,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這個循環都無法繼續存在,因此雞與雞蛋不存在孰先孰後的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從生物個體的角度分析,就會發現,對於同一個個體來說,雞蛋和雞(孵化後的雞)分別是它生命的兩個不同的階段。這就好比對昆蟲而言,個體會經歷蟲卵、幼蟲、成蟲等階段。因此對單一的雞的個體而言,是先有蛋再有雞。
宗教觀點與神話故事[編輯]
主條目:創造論
猶太教及基督教的神話傳說中都表明是上帝創造了世間的種種,其中也當然包括鳥。猶太教及基督教的神話中提到上帝創造了鳥類並讓它們繁衍後代,但是神話中並沒有提到蛋的事。例如創世紀第一章:
19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20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21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22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飛鳥為統稱,並沒有明確說明是否事先有鳥還是先有蛋?
在印度的經書中記載,神創造了鳥及其他一切生命形式。不過,印度的傳說中所談到的蛋被擴大到了非雞蛋的蛋的范圍,印度的神話也提到了「宇宙蛋」(即梵天誕生的金卵,金卵的其他部分擴張為整個宇宙)這個概念。
而在中國神話中,認為天地是由盤古「開天闢地」所致,而當時混沌的世界就如同一個蛋一樣。
「永恆輪回的時間」所給出的結論[編輯]
在佛教信仰中,人們認為時間其實是永恆並且不斷輪回重復的,在這一點上一些古中北美文化(瑪雅及阿茲特克)信仰與此也十分相似。他們認為當將「誰先出現」這個問題與不斷輪回的時空聯繫到一起時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因為已經假設時間是永恆且不斷重復的,所以就不可能一個永恆的「第一個」,且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創造」。由此得到的答案就是:誰都不是「第一個」,在不斷輪回重復的時空里不存在「第一個」。

⑹ 歷史上有過公雞生蛋的事例嗎是我一個朋友問我的

公雞生蛋的故事
——玉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小公雞叫大大。
這一天,小公雞大大終於長成大公雞了,長成大公雞的大大天天喔喔的唱著歌,可高興了!
一天,公雞大大正在草坪上捉蟲子吃。忽然,他驚呆了。原來,他看見了一隻年輕美貌,純情可愛的母雞小小。直到現在,他才知道什麼叫做美母雞,也才知道什麼是一見鍾情。公雞大大愛上母雞小小了,愛得如痴如醉,愛得一塌糊塗。
於是,公雞大大決定向母雞小小求婚。可是,母雞小小一點也不喜歡公雞大大,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於是她說:
「想要我嫁給你,除非,除非公雞下蛋!」
公雞大大傻了,我從來沒聽說過公雞能下蛋啊,怎麼辦呢?公雞大大想著,他可苦惱了!可是,公雞大大真的很愛很愛母雞小小啊。他一想到將來能跟母雞小小一起在草坪上捉蟲子吃,給母雞小小唱好多好多好聽的歌曲,他就幸福的掉下雞眼淚來。
不行,我一定要娶到母雞小小!公雞大大下定了決心。
於是,他回家問了雞媽媽。當雞媽媽聽了公雞大大的訴說後,嘆了口氣,說:
「孩子啊,千百年來,自從有了我們雞,就從沒有見過公雞能下蛋的啊。算了吧,為了一隻母雞,又何必如此呢?天下何處無好雞?」
說歸說,但雞媽媽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一旦決定了,就要堅持到底的。
不錯,公雞大大聽了雞媽媽的話後,並沒有死心,他相信精誠所致,金石為開。仍在努力尋找著能讓公雞下蛋的方法。
終於,公雞大大的誠心感動了一位年紀很老的雞婆婆。雞婆婆對公雞大大說:
「孩子啊,可苦了你了!看到你那麼辛苦,我真的不忍心啊。能讓公雞下蛋的方法不是沒有,但要能吃很大的苦頭才行啊,你能做到嗎?」
「能!」公雞大大興奮的說,「只要能娶到母雞小小,吃多大的苦都願意!婆婆,您就告訴我吧。」
「好吧!」於是,雞婆婆告訴了公雞大大一個方法。
第二天天還沒亮,公雞大大就起床了。他來到了最近的一條小溪邊,底下頭努力尋找著。他要找到一枚像雞蛋的鵝卵石,照著雞婆婆說的方法,把它吞到肚子里去。
太陽好厲害啊,曬得公雞大大頭都暈了。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一枚合適的了。公雞大大可高興了,馬上張開嘴,吞了起來。可是,鵝卵石太大了,吞了好多次也沒能吞進去。把嘴巴都撐出血了,可是公雞大大並沒有停下。最後,終於吞進去了。
但是,由於鵝卵石太大,又不能消化,公雞大大覺得肚子好痛好痛。他強制忍著,找到了母雞小小,興奮地說:
「小小,公雞能下蛋了,我能下蛋了……」說著,就昏了過去。
許久許久,公雞大大悠悠的醒了。沒多久,母雞小小真的看見大大下了一個「蛋」。當她知道公雞大大為她所做的一切時,她感動得哭了,哭了好久。
後來,母雞小小終於嫁給了公雞大大,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這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也在雞世界裡世世代代地流傳了下來。後雞們為了紀念這一個偉大的愛情,在吃東西的時候,總喜歡吞下一些小石子。也總愛在後代們面前說:
為了愛情,公雞也能生蛋啊!

⑺ 世界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爭論千年,科學家終於給出答案!

世界上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這個問題而爭論不休,可爭來爭去爭了幾千年,也沒有發現誰能完全勝利。不同的學派對這個問題也是各有各的見解,互不相讓。雞和蛋,究竟最先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是誰,這可是多少人心底無法解開的迷團啊!

雖然科學家是這樣說的,不過還是不能讓人很信服。關於這個問題,可能永遠也沒有最正確和最標準的答案。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的問題還是採用腦筋急轉彎式的回答吧。如果有人問你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既然問的問題是雞蛋,只能是先有雞後有蛋。假如是先有蛋後有雞,那就只好叫蛋雞了。同理,如果有人問先有鴨還是先有蛋,先有鵝還是先有蛋,你都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吧。

總體說來,爭論這樣的問題其實太沒意義了,大家還是多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去充電吧。

⑻ 印尼一少年竟然會下蛋,2年產下20多顆,這是怎麼回事

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用我們的話來講就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印度一個少年的故事,這個少年會下蛋,放到我們國家恐怕直接就會被抓到精神病院吧。仔細想想,就像幾年前趙本山的小品一樣,這不是下蛋公雞嘛!哈哈哈哈。

這件事引發了大批民眾的關注,人們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以為是艾克馬和他的家人一起作怪,提前塞入肛門,這件事究竟原因是為了什麼我們也就不得而知啦,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吧。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是雄雞下的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江蘇運貨到英國海運走哪裡 瀏覽:245
英國富人區租房多少錢 瀏覽:176
香道是如何從中國來的 瀏覽:578
印度為什麼大規模停電 瀏覽:486
明天伊朗長什麼樣 瀏覽:547
二萬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813
為什麼日本媳婦比越南少 瀏覽:489
中國的城市道德體系該如何興起 瀏覽:289
中國傳統繪畫遠近處理有哪些特徵 瀏覽:992
伊朗華人現在有多少 瀏覽:674
印尼島上吃什麼 瀏覽:996
華為手機英國買多少錢 瀏覽:825
人民幣換越南盾去哪個銀行換 瀏覽:5
為什麼中國之前沒有民法典 瀏覽:547
為什麼中國疫苗比國外慢 瀏覽: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麼樣 瀏覽:131
育英國際學校小學學費多少 瀏覽:382
中國人行報名照片怎麼弄 瀏覽:555
越南人買東西帶多少錢 瀏覽:921
來印度旅遊的女性發生了什麼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