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風雲刷黨衛軍各級多少兵無傷,求詳細。
八萬突擊十萬火箭
『貳』 黨衛軍到底有多少個裝甲師。
時間總人數野戰部隊 1938年12月31日 22718 1940年5月1日 90638 1942年9月1日 236099 141975 1943年12月31日 501049 257472 1944年6月30日 594443 368654 1944年年底 約91萬 戰爭結束 約95萬 武裝黨衛軍師團 SS1 阿道夫.希特勒師 SS2 帝國師 SS3 骷髏師 SS4 警察師 SS5 維京師 SS6 北方師 SS7 歐根親王師 SS8 弗洛里安—蓋爾師 SS9霍亨施道芬師 SS10 弗倫茨堡師 SS11 北歐師 SS12 希特勒青年師 SS13 克羅埃西亞第一師 SS14 烏克蘭第一師 SS15 拉脫維亞第一師 SS16 領袖師 SS17 馮.伯爾辛根師 SS18 豪斯特.威塞爾師 SS19 拉脫維亞第二師 SS20 愛沙尼亞第一師 SS21 斯坎德伯師(阿爾伯尼亞第一師) SS22 瑪麗亞.塞麗莎師 SS23 尼德蘭第一師 SS24 karst jager師 SS25 匈牙利第一師 SS26 匈牙利第二師 SS27 蘭凱馬克師 SS28 瓦隆尼師 SS29 義大利第一師 SS30 白俄羅斯第二師 SS31 (此師由SS23的德國士兵補充而成) SS32 一月30日師 SS33 查理曼大帝師 SS34 尼德蘭陸地風暴師 SS35 警察師(由德國警察組成 與SS4不同 它屬於第二個警察師) SS36 Dirlewanger師(執行滅絕猶太人計劃的部隊) SS37 自願騎兵師 SS38 聶伯龍根師 編制補充: 第一SS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師) 轄:第1、2裝甲擲彈兵團,第1裝甲兵團,第1裝甲炮兵團,第1裝甲偵察兵營,第1防空營,第1突擊炮營,第1裝甲輕步營,第1火箭炮營,第1工兵營,第1後勤營 第二SS裝甲師(帝國師) 轄:第3、4裝甲擲彈兵團,第4裝甲團,第2裝甲兵團,第2裝甲炮兵團,第2裝甲偵察兵營,第2防空營,第2火箭炮營,第2裝甲輕步營,第2工兵營,第2後勤營 第三SS裝甲師(骷髏頭師) 轄:第5、6裝甲擲彈兵團,第3裝甲兵團,第3裝甲炮兵團,第3裝甲偵察兵營,第3防空營, 第3突擊炮營,第3火箭炮營,第3裝甲輕步營,第3工兵營,第3後勤營 第四SS警察裝甲擲彈兵師 轄:第7、8警察裝甲擲彈兵團,第4裝甲兵營,第4裝甲炮兵團,第4裝甲偵察兵營,第4防空營,第4裝甲輕步營,第4工兵營,第4後勤營 第五SS裝甲師(WIKING師) 轄:第9、10裝甲擲彈兵團,第5裝甲兵團,第5裝甲炮兵團,第5裝甲偵察兵營,第5防空營,第5突擊炮營,第5火箭炮營,第5裝甲輕步營,第5工兵營,第5後勤營 第六SS山地師(NORD師) 轄:第11、12山地擲彈兵團,第6山地炮兵團,第6山地偵察兵營,第6防空營,第6突擊炮營,第6山地裝甲輕步營,第6山地工兵營,第6山地後勤營 第七SS志願山地師(PRINZ EUGEN師) 轄:第13、14山地擲彈兵團,第7山地炮兵團,第7山地偵察兵營,第7突擊炮營,第7山地裝甲輕步營,第7山地工兵營,第7山地後勤營 第八SS騎兵師(FLORIAN GEYER師) 轄:第15-18騎兵團,第8摩托化炮兵團,第8裝甲偵察兵營,第8防空營,第8裝甲輕步營,第8摩托化工兵營,第8摩托化後勤營 第九SS裝甲師(HOHENSTAUFEN師) 轄:第19、20裝甲擲彈兵團,第9裝甲兵團,第9裝甲炮兵團,第9裝甲偵察兵營,第9防空營,第9裝甲輕步營,第9工兵營,第9後勤營 第十SS裝甲師(FRUNDSBERG師) 轄:第21、22裝甲擲彈兵團,第10裝甲兵團,第10裝甲炮兵團,第10裝甲偵察兵營,第10防空營,第10裝甲輕步營,第10火箭炮營,第10工兵營,第10後勤營 第十一SS志願裝甲師(NORDLAND師) 轄:第23、24裝甲擲彈兵團,第11裝甲兵團,第11裝甲炮兵團,第11裝甲偵察兵營,第11防空營,第11裝甲輕步營,第11突擊炮營,第11工兵營,第11後勤營 第十二SS志願裝甲師(HITLER JUGEND師) 轄:第25、26裝甲擲彈兵團,第22摩托車營,第12裝甲炮兵團,第12裝甲偵察兵營,第12防空營,第12裝甲輕步營,第12火箭炮營,第12工兵營,第12後勤營 第十三武裝山地師 第十四武裝擲彈師 第十五武裝擲彈師 第十六SS裝甲擲彈兵師(REICHSFUHRER師) 轄:第35、36裝甲擲彈兵團,第16裝甲兵營,第16裝甲炮兵團,第16裝甲偵察兵營,第16防空營,第16裝甲輕步營,第16摩托化工兵營,第16摩托化後勤營 第十七SS裝甲擲彈兵師(VON BERLICHINGEN師) 轄:第38、38裝甲擲彈兵團,第17裝甲兵營,第17裝甲炮兵團,第17裝甲偵察兵營,第17防空營,第17裝甲輕步營,第17工兵營,第17後勤營 第十八SS志願裝甲擲彈兵師(HORST WESSEL師) 轄:第39、40裝甲擲彈兵團,第18裝甲兵營,第18裝甲炮兵團,第18裝甲偵察兵營,第18防空營,第18裝甲輕步營,第18摩托化工兵營,第18摩托化後勤營 第十九武裝擲彈師 第二十武裝擲彈師 第二十一武裝山地師 第二十二SS志願騎兵師(MARIA THERESA師) 轄:第52-55騎兵團,第22摩托化炮兵團,第22裝甲偵察兵營,第22防空營,第22裝甲輕步營,第22摩托化工兵營,第22摩托化後勤營 第二十三武裝山地師 第二十三SS志願裝甲擲彈兵師(NEDERLAND師) 轄:第48、49裝甲擲彈兵團,第23裝甲偵察兵營,第23摩托化工兵營,第23摩托化後勤營 第二十四武裝山地師 第二十五武裝擲彈師 第二十六武裝擲彈師 第二十七SS志願擲彈師 轄:第67、68裝甲擲彈兵團,第27裝甲兵營,第27裝甲炮兵團,第27裝甲偵察兵營,第27裝甲輕步營,第27摩托化工兵營,第27摩托化後勤營 第二十八SS志願擲彈師(WALLONIEN師) 轄:第69、70裝甲擲彈兵團,第28裝甲兵營,第28裝甲炮兵團,第28裝甲偵察兵營,第28裝甲輕步營,第28摩托化工兵營,第28摩托化後勤營 第二十九武裝擲彈師 第三十武裝擲彈師 第三十一志願擲彈師 轄:第78、79、80裝甲擲彈兵團,第31裝甲兵團,第31裝甲炮兵團,第31突擊炮營,第31摩托化工兵營,第31後勤營 第三十二志願擲彈師 轄:第83、86、87裝甲擲彈兵團,第32裝甲兵營,第32摩托化炮兵團,第32摩托化工兵營 第三十三武裝騎兵師 第三十三武裝擲彈師 第三十四SS擲彈師(荷蘭風暴師) 第三十五SS警察擲彈師 第三十六武裝擲彈師 第三十七SS志願騎兵師(LUTZOW師) 轄:第93、94騎兵團,第37摩托化炮兵團 第三十八裝甲擲彈兵師 年代: 第一黨衛軍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元首警衛旗隊),1933年(成立時間,下同),德 國人(人種,下同),1945年投降 第二黨衛軍裝甲師(帝國), 1939年,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三黨衛軍裝甲師(髑髏), 1940年,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四裝甲擲彈兵師(警察), 1940年,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五黨衛軍裝甲師(維京), 1940年後期,德國人及西歐人,1945年投降 第六黨衛軍山地師(諾爾德),1940年後期,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七志願山地師(普林茲-歐根親王),1942年,南斯拉夫的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八黨衛軍騎兵師(弗洛里安-蓋爾),1942年,德國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九黨衛軍裝甲師(霍亨斯陶芬),1943年,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十黨衛軍裝甲師(布倫斯堡),1943年,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十一黨衛軍志願裝甲擲彈兵師(諾德蘭),西歐人,1942年後期,1945年投降 第十二黨衛軍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1943年,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十三武裝黨衛軍山地師(漢特塞爾/克羅埃西亞第1),1943年,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人,1945年解散 第十四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卡利茲因第1),1943年,烏克蘭人,1945年投降 第十五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雷德蘭第1),1943年,拉托維亞人及德國人,1945年投降 第十六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師(黨衛軍全國領袖),1943年,德意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十七黨衛軍擲彈兵師(葛茲-馮-伯利欣根),1943年,德國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十八黨衛軍志願裝甲擲彈兵師(赫斯特-貝塞),1944年,德國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解散 第十九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雷德蘭第2),1944年,拉托維亞人,1945年投降 第二十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1),1944年,愛沙尼亞人,1945年投降 第二十一武裝黨衛軍山地師(修堪帝爾貝/阿爾巴尼亞第1),1944年,阿爾巴尼亞的回教徒,1944年解散,(沒有完全地被編成) 第二十二黨衛軍志願騎兵師(瑪利亞-第利莎),1944年,德國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 第二十三武裝黨衛軍山地師(卡馬/克羅埃西亞第2),1944年,南斯拉夫的回教徒,1944年解散,(沒有完全地編成) 第二十三(2)黨衛軍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尼德蘭),1945年,荷蘭人,1945年投降,(旗隊,相當於團) 第二十四武裝黨衛軍山地師(羅克-克萊明),1944年,義大利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解散,(規模不明) 第二十五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匈牙利第1),1944年後期,匈牙利人,被蘇聯紅軍消滅,(規模不明) 第二十六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匈牙利第2),1944年後期,匈牙利人,被蘇聯紅軍消滅,(規模不明) 第二十七黨衛軍志願擲彈兵師(蘭凱馬克),1945年,法蘭德斯系比利時人,1945年投降,(旗隊) 第二十八黨衛軍志願裝甲擲彈兵師(華洛尼),1945年,瓦隆系比利時人,1945年投降,(旗隊) 第二十九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俄羅斯第1),1944年,俄羅斯人,1944年由弗拉索夫接管,1945年被移交蘇聯紅軍,(旗隊) 第二十九(2)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義大利第1),1945年,義大利人,1945年被蘇聯紅軍消滅,(旗隊) 第三十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俄羅斯第2),1944年,俄羅斯人,1944年由弗拉索夫接管,1945年被移交蘇聯紅軍,(旗隊) 第三十一黨衛軍志願裝甲師(貝爾曼-梅林),1945年,德國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旗隊) 第三十二黨衛軍裝甲擲彈兵師(1月30日),1945年,德國人,1945年被蘇聯紅軍殲滅,(旗隊) 第三十三武裝黨衛軍騎兵師(匈牙利第3),1945年,匈牙利人,1945年解散,(旗隊) 第三十三(2)黨衛軍武裝擲彈兵師(謝馬紐/法國第1),1945年,法國人,1945年於德國柏林被蘇聯紅軍殲滅,(旗隊) 第三十四黨衛軍志願擲彈兵師(蘭施泰因-尼蘭德),1945年,荷蘭人,1945年解散,(旗隊) 第三十五黨衛軍警察擲彈兵師,1945年,德國人警官,1945年投降,(旗隊) 第三十六武裝黨衛軍擲彈兵師,1945年,最初德魯彎卡的旅團,1945年投降,(旅團) 第三十七黨衛軍志願騎兵師(力佐),1945年,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旗隊) 第三十八裝甲擲彈兵師(尼伯利欣根),1945年,黨衛軍士官候補生,1945年投降,(旗隊)
『叄』 求黨衛軍總共多少人,陣亡多少人,二戰結束時還有多少人
1943年11月19日,部隊駐扎到了Cherkassy附近。1944年1月,瓦隆尼陷入了「Cherkassy口袋」,他們開始向外突圍,經過慘烈的戰斗之後終於突破了包圍圈,但傷亡十分巨大,部隊人員由2000人銳減至632人,其中35%的人陣亡。2月20日,Leon Degrelle被授予了騎士勛章。
之後,Narva戰斗開始。2月13日,蘇聯軍隊試圖在Merekule登陸並對防禦部隊實施包圍,但登陸部隊很快就被消滅了。1944年3月,全旅被調到德國的Franconia進行休整,並被重新命名為第5志願突擊旅(有些資料表明該部隊的名稱是在1943年10月改變的)。1944年4月,部隊重新被送到Narva,在Raval遭到了重創。1944年4月,「瓦隆尼」被派到了布雷斯勞,Narva戰斗繼續進行。6月22日,蘇聯開始了Bagration行動。1944年7月,比利時志願兵在Narva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稱為「歐洲的黨衛軍之戰」。7月24日,黨衛軍部隊撤退到了Narva的西部海岸。7月26日,黨衛軍炸毀了Hermannsburg橋,撤到了Tannenberg防線。1944年8月12日,希特勒親自授予Leon Degrelle橡葉騎士勛章,這對Leon Degrelle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榮譽,因為他不是一個德國人。1944年9月16日,蘇聯向Narva發動了新的進攻。9月18日,所有的黨衛軍部隊都撤向了愛莎尼亞西部,Narva之戰結束。
9月20日,比利時突擊旅被重新命名為黨衛軍第28志願擲彈兵師「華隆人」。10月19日,部隊在Hannover南部至Braunschweig地區進行休整和兵員補充。1944年12月,部隊被派往萊茵河,人數為3000人,並首次得到了裝甲車輛的補充,因此,部隊名稱也改為第28志願裝甲擲彈兵師「華隆人」。12月12日,比利時被盟軍解放。
1945年1月30日,部隊被送到Pomerania,抵抗蘇聯部隊的進攻,此時部隊人員為4000人。1945年2月,大約又有1000名西班牙「藍色」步兵師的士兵加入到了「華隆人」。1945年3月,在Altdamm的戰斗使部隊只剩1200人。1945年4月,Oder之戰使部隊人數下降至700人。1945年5月,殘余的部隊撤往Schhleswig-Holstein,其他的人則在Brandenburg和Schwerin地區投降。5月8日,Leon Degrelle通過飛機逃往西班牙。
『肆』 黨衛軍有多少個師
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 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 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 黨衛軍第4「警察」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 黨衛軍第6「北方」山地師 黨衛軍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 黨衛軍第8「弗洛里安·蓋依」騎兵師— 黨衛軍第9「霍亨斯陶芬」裝甲師 黨衛軍第10「福隆德斯伯格」 黨衛軍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12.SS-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 黨衛軍第13「彎刀」武裝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一 (Kroatische Nr.1) 黨衛軍第14四武裝擲彈兵師(烏克蘭第一 黨衛軍第15五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 黨衛軍第16「黨衛隊全國領袖」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17「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18「霍斯特·維瑟爾」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19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二 黨衛軍第20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 黨衛軍第21「斯坎德培」武裝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22「瑪利亞·特雷西亞」志願騎兵師 黨衛軍第23「尼德蘭」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尼德蘭第一 黨衛軍第24「卡斯特獵手」武裝山地師 黨衛軍第25「匈雅提」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一 黨衛軍第26「匈牙利人」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二 黨衛軍第27「蘭格馬克」志願擲彈兵師(弗來明第一 黨衛軍第28「瓦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29武裝擲彈兵師(義大利第一 SS30 白俄羅斯第一師 SS31 志願擲彈兵師(此師由SS23的德國士兵補充而成SS32 一月三十日師 SS33 查理曼師(匈牙利第三師) SS34 尼德蘭國土風暴師 SS35 警察擲彈兵師 SS36 德呂萬格師(執行滅絕猶太人計劃的部隊) SS37 呂措師 SS38 尼伯龍根師
人數
時間 總人數 野戰部隊
1938年12月31日 22718
1940年5月1日 90638
1942年9月1日 236099 141975
1943年12月31日 501049 257472
1944年6月30日 594443 368654
1944年年底 約91萬
戰爭結束 約95萬
『伍』 黨衛軍有多少萬人各師字都叫什麽
黨衛軍成立初期(1925年4月成立)規模很小。1933年初,其成員已發展至5萬餘人.1934年7月,由希特勒直接掌管,人數最多時達50餘萬人.名字分別為:
1.SS-Panzer-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
第一黨衛軍「阿道夫 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 2.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第二黨衛軍「帝國」裝甲師
3.SS-Panzer-Division Totenkopf
第三黨衛軍「骷髏」裝甲師
4.SS-Polizei-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四黨衛軍「警察」裝甲擲彈兵師
5.SS-Panzer-Division Wiking
第五黨衛軍「維京」裝甲師
6.SS-Gebirgs-Division Nord
第六黨衛軍「北歐」山地步兵師
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
第七黨衛軍「歐根親王」自願山地步兵師
8.SS-Kavallerie-Division Florian Geyer
第八黨衛軍「弗洛里安 蓋爾」騎兵師
9.SS-Panzer-Division Hohenstaufen
第九黨衛軍「霍恩斯陶芬」裝甲師
10.SS-Panzer-Division Frundsberg
第十黨衛軍「弗蘭德斯堡」裝甲師
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第11黨衛軍「 北歐」自願裝甲擲彈兵師
12.SS-Panzer-Division Hitlerjugend
第12黨衛軍「 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
13.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 1)
第13黨衛軍「 彎刀(克羅埃西亞第一)」山地步兵師
14.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ukrainische Nr.1)
第14黨衛軍「烏克蘭第一」擲彈兵師
15.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
第15黨衛軍「立陶宛第一」擲彈兵師
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
第16黨衛軍「 全國領袖」裝甲擲彈兵師
17.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0�2tz von Berlichingen
第17黨衛軍「古茲 馮 伯利欣根」裝甲擲彈兵師
1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rst Wessel
第18黨衛軍「 豪斯特 威塞」自願裝甲擲彈兵師
1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2)
第19黨衛軍「立陶宛第二」擲彈兵師
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
第20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擲彈兵師
21.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Skanderburg (albanische Nr. 1)
第21黨衛軍「斯堪德堡—阿爾巴尼亞第一」山地步兵師
22.SS-Freiwilligen-Kavallerie-Division 「Maria Theresa」
第22黨衛軍「瑪麗亞·第利沙」自願騎兵師
23.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第23黨衛軍「尼德蘭」自願裝甲擲彈兵師
24.Waffen-Gebirgs-(Karstjager) Division der SS
第24黨衛軍「Karstjager」山地步兵師
25.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Hunyadi (ungarnische Nr.1)
第25黨衛軍「匈牙利第一」擲彈兵師
26.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Gombos (ungarnische Nr.2)
第26黨衛軍「匈牙利第二」擲彈兵師
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
第27黨衛軍「蘭凱馬克」自願擲彈兵師
2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
第28黨衛軍「瓦隆尼」自願裝甲擲彈兵師
2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italienische Nr.1)
第29黨衛軍「義大利第一」擲彈兵師
3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russische Nr.2)
第30黨衛軍「俄羅斯第二」擲彈兵師
31.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第31黨衛軍自願擲彈兵師
32.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30.Januar"
第32黨衛軍「1月30日」自願擲彈兵師
33.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Charlemagne (franz�0�2sische Nr. 1)
第33黨衛軍「查里曼」(法國第一)擲彈兵師
34.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dstorm Nederland
第34黨衛軍「尼德蘭陸地風暴」自願擲彈兵師
35.SS-und Polizei-Grenadier-Division
第35黨衛軍「警察」擲彈兵師
36.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第36黨衛軍擲彈兵師
37.SS-Freiwilligen-Kavallerie-Division
第37黨衛軍自願騎兵師
38.SS-Grenadier-Division Nibelungen
第38黨衛軍「聶伯龍根」擲彈兵師
『陸』 「黨衛軍」是什麼
言簡意賅的解釋……,希望你能夠喜歡!!
黨衛軍
(SS)
德文「Schutzstaffel」的縮寫)
第三帝國負責執行「最終解決」及其它恐怖滅絕行動的精銳組織。
黨衛軍作為希特勒的私人衛隊始創於1923年3月。它由精銳戰士組成,並與納粹黨的另一支自衛隊「沖鋒隊」(SA)爭勝。黨衛軍成員要服從嚴格的軍紀,要宣誓絕對效忠希特勒及其任命的官員。
1929年1月,納粹領導人海因里希·希姆萊成為黨衛軍全國領袖,即「帝國黨衛軍首領」。在他領導下,黨衛軍的規模和實力有了很大發展。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時,希姆萊已經將黨衛軍發展成為帝國的統治組織。他在黨衛軍組織內部創建了眾多新部門,例如名為「保安處」(SD)的情報機關,他將之置於賴因哈德·海德里希的領導下。又如種族與重新安置總局,管理所有與種族純正相關的事務。希姆萊還要對納粹黨總部及其領導人的安全負責。
希姆萊將黨衛軍改造成帝國最精銳的團體。要想當上黨衛軍軍官,一個人必須證明自己和妻子的「種族純正」可以上溯至18世紀,且具有雅利安外貌,還必須宣誓無條件效忠希特勒。黨衛軍成員身穿的制服為他們平添了肆無忌憚的陰暗氣質:黑色軍服、黑色軍帽、骷髏徽章、骷髏「榮譽戒指」和軍官匕首,匕首上刻有黨衛軍的座右銘「忠誠乃吾之榮譽」。
1934年,希姆萊精簡了黨衛軍。他整垮了沖鋒隊原來的領導層,將沖鋒隊置於黨衛軍領導下;並控制了蓋世太保(帝國秘密警察)和德國所有的集中營。他讓黨衛軍警衛隊(SS Guard)和骷髏隊的首領特奧多爾·艾克管理這些集中營。骷髏隊是黨衛軍武裝單位——即後來的武裝黨衛隊——的來源。希姆萊還著手策劃把德國重要人物作為「名譽領導」納入黨衛軍,並招募低級治安官員。
在隨後幾年中,希姆萊創辦了青年軍官學校和名為「別動隊」的黨衛軍特警部隊。1939年,他創建了黨衛軍特別法庭,使黨衛軍可以合法地無視德國現有法律。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黨衛軍取得顯著發展。保安處的各部門、別動隊和地方黨衛軍官員在歐洲所有的被佔領土上實施帝國的反猶政策。帝國安全總局(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 RSHA)成立了。其職責是負責帝國內部的安全,搜尋和殺害可疑的國家敵人,並將囚犯送入集中營。
黨衛軍官員負責籌劃滅絕歐洲猶太人的「最終解決」。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別動隊的機動殺人組當時帶頭處決了成千上萬猶太人。帝國安全總局的猶太事務專家阿道夫·艾希曼策劃並監督了把猶太人從家中驅逐到隔都,再把他們送入集中營或滅絕營致死。黨衛軍軍官還直接負責管理這些營地,數百萬猶太人在那裡被毒氣殺死。黨衛軍存在期間,數百萬士兵和官員獲得了黨衛軍軍銜。
二戰後,黨衛軍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其所有下屬組織——包括蓋世太保、保安處、骷髏隊、武裝黨衛隊等等——的成員一律被當作戰爭罪犯。一些人被判處死刑或終身監禁,但許多人被釋放了。
『柒』 在1945年柏林戰役中有多少黨衛軍
大約有10萬左右,還有一個維京師團,是黨衛軍精銳。
在1945年4月5日,德軍第3軍區就向第5黨衛軍山地軍提供了2100人,向第11黨衛軍裝甲軍提供了2300人,德國空軍則從8000人的訓練部隊中向第101軍提供了2700人。靠著這些手段,德國人得以集結了大批兵員。以柏林戰役的德軍主力部隊第9集團軍為例:根據前民德軍事檔案館保存的德軍原始文件(編號MA DDR WF-02/7061, SHEETS 222),在4月15日,第9集團軍「戰鬥力量」有90836人(詳見附錄)。筆者還不太清楚這份文件中所謂「戰鬥力量」的具體范圍。但在很多德國軍事檔案中,這個詞專指各步兵營和師屬工兵營、偵察營的人數,甚至連炮兵(包括團屬炮兵、高射炮兵、反坦克炮兵、各級野戰炮兵)、裝甲兵和自行火炮部隊都不包括在內,自然更不會包括各種後勤和戰斗保障部隊。至於「戰鬥力量」和「總兵力」的具體數字差異,可以從保存在美國和西德檔案館的另外兩份文件中清楚的顯示出來:在庫爾斯克會戰前夕,德國第9集團軍「戰鬥力量」為75713人,而「總兵力」則有335000人。總兵力是「戰鬥力量」的四倍(參見即將發表的《東線》第6卷)。同時根據這些材料,我們還不難發現,柏林城下布賽將軍第9集團軍的「戰鬥力量」,居然比庫爾斯克會戰時還要多出15000多人(如果兩份資料的統計標准一致的話)。
第9集團軍4月15日「戰鬥力量」統計
第101軍 16391人
第5輕裝師 4970人
第606步兵師 5495人
第309「柏林」步兵師 5926人
第39裝甲軍/第56裝甲軍 7591人
第25裝甲步兵師 5605人
「明赫貝格」裝甲師 1986人
黨衛軍第11裝甲軍 30654人
第9傘兵殲擊師 6758人
第20裝甲步兵師 4848人
第303「德貝里茨」步兵師 3860人
第169步兵師 5956人
第712步兵師 4882人
「庫爾馬克」裝甲步兵師 4370人
黨衛軍第5山地軍 15190人
第286步兵師 3950人
黨衛軍第32裝甲步兵師 6703人
第391警衛師 4537人
集團軍直屬部隊
法蘭克福築壘地域 13945人
第606俄羅斯步兵師 7065人
筆者沒有找到柏林城下第9集團軍總兵力的准確檔案數據(通說是20萬),不過當時該集團軍各步兵師的總人數為7000到8000人,而「戰鬥力量」為6758人的第9傘兵殲擊師在4月8日的總兵力更是達到11800人,第303「德貝里茨」步兵師也有1萬人。除了編制內的陸軍和黨衛軍野戰部隊外,第9集團軍還擁有大量加強部隊。如第404、408人民炮兵軍,第23空軍高射炮師(82個高炮連),第25炮兵團,5個反坦克營,1個迫擊炮旅,1個迫擊炮營等等。從這些資料判斷,第9集團軍總兵力大約在20—30萬之間。另外根據西德資料,第9集團軍在柏林戰役前夕,共有658個炮兵連(包括139個高射炮連),2625門火炮。其中包括744門野戰炮(不包括反坦克炮和步兵炮),695門高射炮(據說有一半高炮是88毫米口徑)。上述數字沒有包括迫擊炮的可能性很大。就當時德軍的實際裝備水平和編制而言,第9集團軍81毫米和120毫米級別的迫擊炮數量可能會在1000到2000門之間。
當然,在柏林戰役方向的德國軍隊絕不僅僅只有第9集團軍,還包括第3裝甲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第4裝甲集團軍(蘇聯人還另外加上了第17集團軍,這個擁有13個師及大量加強部隊的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一道對付紅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卻往往被西方史料所遺忘)。根據德國陸軍總部的統計,在3月初,維斯瓦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在奧得河和尼斯河分別有52萬7千和41萬3千兵力。按照蘇聯人的估計,4月中旬,第9集團軍、第3裝甲集團軍,柏林衛戍部隊,共有61萬人;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有36萬人。而代表西方觀點的堪薩斯大學《當巨人沖撞》一書也認為,4月中旬,第3裝甲集團軍,第9集團軍,以及柏林衛戍部隊共有67萬人(比蘇聯人的說法多6萬),第4裝甲集團軍有15萬人,第17集團軍兵力不詳。從這些資料看,傳統所謂德軍有百萬之眾參加柏林戰役的說法絲毫也沒有誇張。而戰役進程中參戰的兵力還不包括其中。
在裝甲力量方面,柏林城下的德軍也還是有一定實力的。根據民德軍事檔案文件MA DDR WF-03/5099 SHEETS 303-4,在4月13日,第9集團軍共裝備有坦克和強擊火炮656輛,自行高炮16輛(未包括各種自行榴彈炮和自行步兵炮),其中有81輛「黑豹」坦克,49輛重型「虎王」或者「虎」式1型坦克。幾乎每個德國兵團,包括步兵兵團都有了自己的裝甲單位:第5輕裝師編制有第1005坦克殲擊連,擁有10輛長身管四號坦克、1輛三號強擊火炮;而黨衛軍第11軍第303「德貝里茨」步兵師擁有1個「德貝里茨」坦克殲擊營(7輛長身管四號坦克,17輛三號強擊火炮)和第303裝甲偵察營(2輛三號強擊火炮);第25裝甲步兵師的坦克強擊火炮自行高炮總數達到123輛,其第5坦克營擁有1輛四號坦克、30輛「黑豹」、7輛四號長身管、2輛四號自行高射炮,另外還有第25坦克殲擊營(12輛四號長身管、31輛三號強擊火炮、1輛四號坦克殲擊車),第560黨衛軍坦克殲擊營(5輛三號強擊火炮,37輛「追獵者」),而配屬的「第101夜戰」集群也有37輛「追獵者」。
在德國第9集團軍序列中,還有2個老牌的精銳坦克部隊:黨衛軍第502、503重型坦克營。前者有29輛重型坦克、4輛四號自行高射炮;後者有10輛重型坦克。這些重型坦克大部分都是「虎王」(黨衛軍第502營1945年2月14日到3月6日之間裝備了31輛「虎王」,黨衛軍第503重型坦克營1945年1月25日裝備了39輛「虎王」)。當然,德軍的坦克力量在戰役開始前的2天內估計還有些變化,以黨衛軍第503重型坦克營為例,根據其4月15日最後一次正式報告,共有12輛「虎王」,其中10輛可用,比4月13日增加了2輛。根據蘇聯人的估計,第9集團軍、柏林衛戍部隊、第3裝甲集團軍的坦克強擊火炮總數為860輛。如果再加上中央集團軍群的裝備,德國人在柏林前線一共有1519輛坦克強擊火炮可用。從各種德國檔案看,這個數字是非常准確的。按照前民德軍事檔案館資料(MA DDR WF-03/5099,BI.289f;d HGr weichsel,9,3.1945,Beitrag zum KTB),在1945年3月27日,僅僅維斯瓦集團軍群就有452輛坦克和495輛強擊火炮。
相對於空前強大的蘇軍,德國的兵力確實不夠強大;負責柏林正面防禦的海因里希大將所能指望的只有堅固的陣地。在托特勞工組織的配合下,「防禦專家」海因里希麾下的德軍在1945年4月完成了柏林防禦陣地的構築和完善。德軍的防禦陣地分為兩大區域,包括奧得河—尼斯河地區和柏林防禦地域。奧得河——尼斯河地區的防禦是縱深梯次配置的,縱深為20—40公里。該地區由3個地帶組成。第一地帶為主要防禦地帶,由2—3道陣地組成,縱深為5—10公里,每個陣地都包括許多支撐點和抵抗樞紐部,並用1—2道戰壕連接起來。第二防禦地帶距第一防禦地帶前沿10—20公里,由1—3道戰壕和許多支撐點組成,其前沿通過河流、湖泊、溝渠和制高點等有利地形,縱深約在1—5公里之間。第三防禦地帶距第一防禦地帶前沿20—40公里,由許多堅固的抵抗樞紐部組成,並以1—2道戰壕或交通壕連接,某些地段還掘有防坦克壕。總的來看,德軍的防禦還是相當堅固的。由於正面較狹窄,相應加大了德軍縱深內的兵力,使第二防禦地帶也有軍隊佔領。
此時,海因里希最後一個武器,就是大多數德軍的士氣和戰斗意志。德軍中自覺為NZ制度盡忠到底的畢竟是少數,守衛國會大廈的那些黨衛軍無疑屬於這類人,在後來戰斗中表現頑強的希特勒青年團十幾歲的孩子,恐怕更多的是出於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而作戰到底的;由於蘇軍此前的紀律敗壞和戈培爾的宣傳,才使得大多數德軍還是願意與蘇軍決一死戰的,他們一廂情願的指望著英美軍隊會將他們從「紅色恐怖」中拯救出來。不過,不管德軍的頑強戰斗出於什麼想法,在龐大的蘇制戰爭機器前,現在什麼東西都無法阻止NZ德國這頭怪獸搖搖晃晃地走向無底的深淵——多少生靈為這頭怪獸殉葬,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捌』 黨衛軍裝甲師到底多少個
黨衛軍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
1.SS-Panzer-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
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
2.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黨衛軍第三「骷髏」裝甲師
3.SS-Panzer-Division "Totenkopf"
黨衛軍第四「****」裝甲擲彈兵師
4.SS-Polizei-Panzergrenadier-Division
黨衛軍第五「維京」裝甲師
5.SS-Panzer-Division "Wiking"
黨衛軍第六「北方」山地師
6.SS-Gebirgs-Division "Nord"
黨衛軍第七「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
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
黨衛軍第八「弗洛里安·蓋依」騎兵師
8.SS-Kavallerie-Division Florian Geyer
黨衛軍第九「霍亨斯陶芬」裝甲師
9.SS-Panzer Division "Hohenstaufen"
黨衛軍第十「福隆德斯伯格」裝甲師
10.SS-Panzer Division "Frundsberg"
黨衛軍第十一「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黨衛軍第十二「希特勒青年」裝甲師
12.SS-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
黨衛軍第十三「彎刀」武裝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一)
13.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1)
黨衛軍第十四武裝擲彈兵師(烏克蘭第一)
14.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ukranische Nr 1)
黨衛軍第十五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
15.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
黨衛軍第十六「黨衛隊全國領袖」裝甲擲彈兵師
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
黨衛軍第十七「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
17.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tz von Berlichingen
黨衛軍第十八「霍斯特·維瑟爾」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1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rst Wessel
黨衛軍第十九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二)
1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 lettische Nr 2)
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
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
黨衛軍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裝擲彈兵師
21.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Skanderbeg
黨衛軍第二十二「瑪利亞·特雷西亞」志願騎兵師
22.Freiwilligen-Kavallerie Division der SS Maria Theresa
黨衛軍第二十三「尼德蘭」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尼德蘭第一)
23.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Niederlandische Nr. 1)
黨衛軍第二十四「卡斯特獵手」武裝山地師
24.Waffen-Gebirgs-(Karstjager) Division der SS
黨衛軍第二十五「匈雅提」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一)
25.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Hunyadi(ungarnischeNr.1)
黨衛軍第二十六「匈牙利人」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二)
26.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 ungarische Nr 2) Hungaria
黨衛軍第二十七「蘭格馬克」志願擲彈兵師(弗來明第一)
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fl?mische Nr. 1)
黨衛軍第二十八「華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2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
黨衛軍第二十九武裝擲彈兵師(義大利第一)
2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italienische Nr.1)
黨衛軍第三十武裝擲彈師
3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黨衛軍第三十一志願擲彈師
31.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黨衛軍第三十二「1月30日」志願擲彈兵師
32.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30 Januar
黨衛軍第三十三「查里曼大帝」武裝擲彈兵師(法蘭西第一)
33.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Charlemagne (franz?sische Nr. 1)
黨衛軍第三十四「尼德蘭國土風暴」志願擲彈兵師
34.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dstorm Nederland
黨衛軍第三十五****擲彈兵師
35.SS- und Polizei-Grenadier-Division
黨衛軍第三十六「迭勒汪格」武裝擲彈兵師
36.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Dirlewanger
黨衛軍第三十七「呂佐」志願騎兵師
37.SS-Freiwilligen-Kavallerie-Division Lützow
黨衛軍第三十八「尼伯龍根」裝甲擲彈兵師
38.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ibelungen
黨衛軍第三十九「安德瑞斯·霍菲」山地師
39.Gebirgs Division der SS Andreas H?fer
黨衛軍第四十「統帥堂」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40.SS Freiwilligen 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
黨衛軍第四十一「卡勒瓦拉」武裝擲彈兵師(芬蘭第一)
41.Waffen Grenadier Division der SS Kalevala ( Finnisches Nr. 1 )
黨衛軍第四十二「下薩克森」師
42.Division Niederschsen
黨衛軍第四十三「帝國元帥」裝甲師
43.Panzerdivision Reichsmarschall
黨衛軍第四十四「瓦恩思坦」裝甲擲彈兵師
44. SS Panzer Grenadier Division Wallenstein
『玖』 黨衛軍有多少個師,能列舉一下么
類似的問題我之前回答過,再復制粘貼一下吧。
武裝黨衛隊號稱有45個師,但是有些部隊的番號曾先後被授予不同部隊,並且有些部隊只停留在計劃中,並沒有實際創建。
武裝黨衛隊所謂的45個師:
武裝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2「帝國」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4「警察」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5「維京」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6「北方」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8「弗洛里安·蓋依」騎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9「霍亨施陶芬」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10「福隆德斯伯格」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13「聖刀」武裝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14武裝擲彈兵師(烏克蘭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15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16「黨衛隊全國領袖」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7「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8「霍斯特·維塞爾」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9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二)
武裝黨衛隊第20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1「斯坎德培」武裝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22「瑪利亞·特雷西亞」志願騎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23「卡馬」武裝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二)
武裝黨衛隊第23「尼德蘭」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尼德蘭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4「卡斯特獵手」武裝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25「匈雅提」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6「匈牙利人」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二)
武裝黨衛隊第27「蘭格馬克」志願擲彈兵師(弗萊芒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8「華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29武裝擲彈兵師(俄羅斯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9武裝擲彈兵師(義大利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30武裝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1志願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2「1月30日」志願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3武裝騎兵師(匈牙利第三)
武裝黨衛隊第33「查理曼大帝」武裝擲彈兵師(法蘭西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34「尼德蘭國土風暴」志願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5警察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6「迭勒汪格」武裝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7「呂佐」志願騎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8「尼伯龍根」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9「安德瑞斯·霍菲」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40「統帥堂」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41「卡勒瓦拉」武裝擲彈兵師(芬蘭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42「下薩克森」師
武裝黨衛隊第43「帝國元帥」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44「瓦恩思坦」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45「瓦拉格」師
『拾』 求黨衛軍總共多少人,陣亡多少人,二戰結束時還有多少人
德國的黨衛軍在整個二戰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如此之多,以致於盟軍士兵得到命令,凡遇到黨衛軍成員,一律就地處決不用上報。因為黨衛隊員不是軍人,所以不受到軍人戰俘的待遇。 戰爭結束後,曾經有人認為黨衛軍也是軍人,時任紐倫堡軍事法庭首席審判長的那瓦倫斯淡淡的說:「軍人不會對內開槍,不會對平民屠殺,不會忠於某個政黨或個人,所以,他們是匪徒,不是軍人。」因此,在紐倫堡軍事法庭審判結束後,所有戰俘營里關押的黨衛隊員被挑選出來,全部就地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