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欲把中資手機擠出中低端市場,中企為何在印度屢受重創
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中國企業擠壓了印度本土企業的市場空間,中國企業的競爭能力也非常強。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當中國的很多企業在印度獲得更多的業務市場之後,印度市場會主動排擠中國企業。特別是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因為很多國內的手機廠商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有些手機廠商甚至已經達到了印度市場2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手機廠商開始受到印度市場的擠壓,印度市場也會對我們的本土手機品牌進行各種挑刺,有些國內的手機廠商已經開始准備離開印度市場。
總的來說,你可以把這種行為理解為貿易保護行為。雖然這個行為已經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基本原則,但因為印度市場本身對自己的市場有著一定的主導權,所以我們的很多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的發展確實會受到影響。
Ⅱ 印度農業改革紛爭不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農民為什麼就是不買賬
印度耕地面積能夠達到189.17萬平方公里,這樣一個面積對於印度來說是非常大的,已經佔到了國土面積的57%,所以,這個國家目前仍然是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這種情況下保證農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在13世紀開始印度的農業就是走的中間人收購的模式,農民在賣出這些農產品的時候需要賣給政府指定的收購商,也就是中間人,然後由這些中間人在一級一級的網上轉售,農民不能夠跨級跨區來售賣糧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百姓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響。
也正是由於這一個原因,所以才會導致很多百姓對於莫迪政府所頒發的這一個新的法令並不買賬,並且還會進行反抗,而之所以出現了這種情況,就是他們希望能夠繼續維持生活罷了,通過這里我們也可以發現印度的農業改革還是需要有的漫長的道路,在短時間之內很難發生大的改變。
Ⅲ 印度缺乏糧食卻為何還要依靠出口糧食賺錢呢
一般人都會認為只有一個國家不缺少糧食才會選擇出口糧食來賺錢,但是印度不僅缺少糧食,而且是嚴重缺少糧食,很多地方的印度兒童,都是因為飢餓而死亡的。雖然他們產出的糧食多,但世界排名在全球也是非常靠前,那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什麼會選擇讓自己挨餓,然後出口糧食呢?
所以他們不得不賣出很少的糧食來獲得一些其他東西,因此即使挨餓了要將糧食賣出去。
Ⅳ 與印度人做生意風險是不是很大
他們比較敵視中國人.
http://www.500wan.net/chuangye/059413115490127.htm
Ⅳ 印度電商:「2022年之前都很難賺到錢」,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印度電商之所以不能賺錢,是因為政策對於電商企業不容好,以及客單價非常低,高物流的成本和低物流效率,這三點原因都是造成了印度的電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很難發展起來,同時也讓這一些電商創業者在這幾年沒有辦法賺到太多的錢。
印度的物流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就是說投入是大於收益的,因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依靠於物流的,對於派送服務質量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覺得印度人可能沒有辦法做好這一個行業,因為印度的基礎設施還是比較薄弱的,而且他們城市內的交通是很堵塞的,即使是用摩托車,也有可能要用好幾天才能把商品送到買家的手上,綜合了這幾點在印度市場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是比較困難的。
Ⅵ 為什麼印度外包行業出名
外包就是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分配到有能力去做這件事的人或企業身上。通過一系列的合同、法律文件,規范這種商業行為。這也是經濟鏈的一部分,可以理解為「互通有無」自己沒有的東西就從別人那裡購買,對自己、對從事外包的企業都是一種經營方式。印度的軟體,從研發到應用都不次於美國。但是在一些方面有些「頭重腳輕」,因為印度的貧富差距、地區的發展差距很明顯,IT產業的發展很有局限性。因此為了擴大印度it產業的規模與影響力,將一部分產業的運行放到條件更好的地區或國家,是一種戰略選擇。(只是個人看法)答案補充說印度IT發達,是說印度軟體產業發達, 軟體外包,簡單說軟體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體項目成本,將軟體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體需求活動。例如業務流程外包BPO成為外包服務新的發展趨勢,業務流程外包 包括人力資源、采購、財會、客戶中心、後勤、研發、營銷、工廠運作、培訓,不僅IT行業需要BPO,而且BPO的每項業務都離不開IT業務的支持,從而產生IT外包機會。 進入外包行業,上面的幾點都挺重要,因為是不可缺少的。在中國,資本的特徵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所以,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大量的東部軟體公司准備遷移到中部地區。其實任何行業都是以低成本為一個標准。當然要高質量!
Ⅶ 印度男子一年盜走跨國油廠3610萬美元油品,石油為何這么賺錢
我覺得石油之所以賺錢是因為它是一種資源,並且這種資源是有限的,只掌握在少數國家手裡面的,再加上它是一種剛需品,因為現在在汽車能源等許多領域上面都需要石油。
同時石油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多,我們知道有了市場之後,那肯定就會有商家進入有了需求,那麼就會有供給,石油在市場中的需求量是很高的。隨著技術的發達,汽車高鐵都已經漸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一家一戶基本上都有一輛小轎車,甚至家庭條件可以的一家有幾輛小轎車,那麼現在雖然一直倡導的是新能源囹圄,可問題是還沒有真正的普遍應用,所以說石油還是汽車的燃料,那麼也就代表著石油的剛需是很足的,一時間在市場上也找不到替代品,那麼其價格自然就很高。
Ⅷ 印度每年貿易逆差,為什麼還這么有錢滿世界買買買
貿易逆差讓印度很煩躁
據印度商務部7月13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6月進口較去年同期增長21.3%,至443億美元,出口增長17.6%,至277億美元,貿易逆差同比增長28%,達到166億美元,創5年來最高。
印度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在2017年印度 GDP總量為26074.09億美元,實際GDP同比增長6.5%,已經超越法國,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它還是有一點錢可以揮霍的。
所以印度直接購買武器不僅可以節省研發費用,還可以吸收多國經驗,為自家軍工發展積攢經驗,也為以後擺脫他國武器自力更生做准備。
Ⅸ 歐美買家取消訂單,亞洲買家訂單激增,能源鐵幕下的暗戰誰獲利
由於歐洲買家取消俄羅斯原油訂單,亞洲買家訂單激增,能源鐵幕下的暗戰印度獲利。不少專家分析認為:印度作為“中間商”左手從俄羅斯買進石油,右手向歐美賣出石油,賺差價坐享漁翁之利,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都齊全,賺的盆滿缽滿。
首先,印度能夠獲利的原因是因為天時:一邊是大量俄羅斯原油無人敢買,另一邊的歐美國家的遭受嚴重的能源短缺不得不“滿世界找油”,俄烏戰爭持續了百日,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能源暗戰打響。這時候,印度充當的中間商角色,就成功地避免了這個尷尬的問題。作為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俄羅斯素來都是歐洲能源戰場供應商的主力。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推進,而歐洲國家的能源面臨一個巨大的缺口。一方面西方國家取消訂單,打算尋找新買家,另一方面而俄羅斯方失去訂單,需開拓新買主。印度這是站出來,充當了中間的橋梁。
Ⅹ 印度首富身價超巴菲特,702億美元身價是怎麼來的
印度首富是典型的富二代,他的名字叫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