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印度的工業發展的資料
印度一向以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自豪。其中,探明的鐵礦砂儲量達到120億噸,成為世界上繼澳大利亞、巴西之後第三大鐵礦砂出口國。2003年,印度生產鐵礦砂1.2億噸,出口6200萬噸,其中對華出口4200萬噸。受國際市場鐵礦砂需求量迅速增長的影響,印度國內2003年鐵礦砂價格由每噸793盧比(約17美元)上漲到1,300盧比(約28美元)以上,出口價格由34美元左右上漲到36美元以上。隨著國際市場鐵礦砂需求量增加,印度鐵礦砂開采量和出口量也在增加。印度計劃2010年鐵礦砂產量達到1.9億噸。
豐富的鐵礦資源為印度鋼鐵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但是,大量鐵礦砂出口導致印度國內鐵礦砂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使鋼材生產成本大大增加,鋼材出口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印度鋼鐵行業協會力促政府禁止鐵含量64%以上的鐵礦砂出口,優先保證國內鋼鐵企業對鐵礦砂的需求。
印度鋼鐵工業一直發展較慢,過去政府只允許公眾公司(上市公司)從事鋼鐵生產。鋼鐵產量低,國內消費量不高,出口數量少。自從1991年印度政府實施經濟改革以後,印度政府相繼取消了鋼鐵企業增加產量審批制度和只有公眾公司才能生產鋼材的規定,允許私人企業興建中小鋼鐵廠,允許外資企業以自動審批方式建全資鋼鐵廠。1992年,印度政府為提高本國鋼鐵企業效率和競爭能力,取消了鋼材銷售價格控制和分銷調控政策,取消了鋼材進出口限制。此外,印度政府降低了資本貨物進口關稅、實行貿易帳戶盧比可兌換、允許動用海外金融市場資源、穩定現有稅收結構等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鋼鐵生產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從此使鋼鐵產業出現轉機。目前,印度的鋼鐵產量中,大鋼鐵聯合企業生產的數量佔43%,中小鋼鐵企業佔57%。
印度生鐵產量增長速度很快。1991-1992財年印度生鐵產量為159萬噸,2002-2003財年生鐵產量達到529萬噸。
1991-1992財年以來印度生鐵產量如下: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生鐵產量 財政年度 生鐵產量
1991-1992 1.59 1998-1999 2.97
1992-1993 1.85 1999-2000 3.18
1993-1994 2.25 2000-2001 3.11
1994-1995 2.79 2001-2002 4.07
1995-1996 2.80 2002-2003 5.29
1996-1997 3.30 2003-2004 5.22
1997-1998 3.39 2004-05(4-9月) 2.32
1991-92財年印度鋼材(成品碳鋼)產量為1,433萬噸,到2003-04財年,其鋼材產量達到3,619萬噸。以下是印度1991-1992財年以來鋼材產量情況: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產量 財政年度 產量
1991-1992 14.33 1998-1999 23.82
1992-1993 15.20 1999-2000 26.71
1993-1994 15.20 2000-2001 29.70
1994-1995 17.82 2001-2002 30.63
1995-1996 21.40 2002-2003 33.67
1996-1997 22.72 2003-2004 36.19
1997-1998 23.37 2004-05(4-9月) 18.80
印度國內鋼材消費量不大,人均鋼材消費量為26.7公斤,與2000-01財年世界人均鋼材消費量121公斤相距甚遠,與印度日益增長的鋼材生產能力不相符。因此,印度政府一直設法通過建造發電廠、石油化工廠、化肥廠等項目,通過房屋改造、道路和港口等交通設施建設等措施加大國內鋼材消費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91-1992財年印度鋼材表面消費量,即:印度鋼材總產量與進口數量之和減去出口的數量為1,484萬噸,2003-2004財年鋼材消費量達到3,032.8萬噸。
印度1991-1992財年以來鋼材消費情況如下: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消費碳鋼數量 財政年度 消費碳鋼數量
1991-1992 14.84 1998-1999 23.15
1992-1993 15.00 1999-2000 25.01
1993-1994 15.32 2000-2001 26.87
1994-1995 18.66 2001-2002 27.35
1995-1996 21.43 2002-2003 28.897
1996-1997 22.12 2003-2004 30.328
1997-1998 22.63 2004-05(4-8月) 12.66
鼓勵鋼材出口是印度政府解決鋼材供求矛盾的另一種方式。為調動本國鋼材出口企業的出口積極性,印度政府按鋼材出口企業實際鋼材出口數量,給予一定比例的進口免稅額獎勵。鋼材出口企業可憑此進口免稅額進口本企業所需商品。然而,1999-2000財年,受歐盟和美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影響,印度鋼材出口受阻。2002年開始,隨著中國對鋼材需求量的增加和進口鋼材數量的大幅度提高,給印度鋼材出口帶來轉機。2002年印度向中國出口鋼材2.63億美元,出口鐵礦砂6.96億美元。2003年印度向中國出口鋼材10.78億美元,出口鐵礦砂14.77億美元。由此,印度把中國列為其鋼鐵出口的主要對象。
印度1991-1992財年出口生鐵和鋼材情況如下:
單位:千噸
財政年度 生鐵 鋼材 財政年度 生鐵 鋼材
1991-1992 0 373 1998-1999 281 1,944
1992-1993 16 895 1999-2000 290 2,998
1993-1994 620 1,605 2000-2001 230 3,000
1994-1995 466 1,272 2001-2002 242 3,000
1995-1996 502 1,320 2002-2003 629 4,966
1996-1997 451 1,922 2003-2004 576 5,922
1997-1998 785 2,383 04-05(4-8) 75 1,666
1992年初,印度政府取消對鋼鐵價格的調控。2004年2月,印度政府將碳鋼進口關稅降低到15%,生鐵關稅由10%降為5%,合金鋼進口關稅由20%降為15%。2004年8月,印度政府將非合金鋼進口關稅由10%降到5%,碎鐵屑進口關稅由5%降為零,廢船進口關稅由15%降到5%,次品鋼材進口關稅為40%,非煉焦煤、冶煉用煤、鎳進口關稅為5%,煉焦煤進口關稅為零,高熔點原料進口關稅由20%降到15%。鋼鐵消費稅為12%。印度政府降低鋼鐵進口關稅使鋼材進口大大增加。
印度1991-92財年以來進口生鐵和成品碳鋼情況如下:
單位:千噸
財政年度 生鐵 碳鋼 財政年度 生鐵 碳鋼
1991-1992 152 1,043 1998-1999 2 1,637
1992-1993 73 1,115 1999-2000 3 2,200
1993-1994 21 1,153 2000-2001 2 1,632
1994-1995 1 1,936 2001-2002 2 1,375
1995-1996 8 1,864 2002-2003 1 1,510
1996-1997 15 1,822 2003-2004 2 1,650
1997-1998 3 1,815 04-05(4-9) 0 900
目前,印度鋼鐵企業面臨許多問題。除以上提到的鋼材供需矛盾之外,還有冶煉焦炭不足問題,電、鐵礦砂、焦炭等價格上漲問題等。為應對這些難題,該行業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印度米拓鋼鐵公司收購北美最大的鋼鐵廠-維爾博羅斯國際鋼鐵集團公司,印度塔塔鋼鐵公司收購新加坡NatSteel鋼鐵公司,印度金達爾鋼鐵集團公司收購印尼不銹鋼冷軋鋼廠等。印度積極利用自身海綿鐵儲量大的優勢,大力開采海綿鐵。以此代替進口貨緊價揚的廢鋼鐵,大大提高優質鋼材生產量。2003年印度海綿鐵產量比2002年增長17.5%,達77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Ⅱ 誰能夠告訴我二戰前後各國的鋼鐵產量是多少
1930年
義大利:170萬噸
美國:4130萬噸
英國:740
德國1130
法國:940
蘇俄:570
日本230
Ⅲ 印度的實力到底怎麼樣各方面
以上回答可以忽略掉了 樓主 印度相對於東亞小國來說 確實是個龐然大物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 只能是一頭笨牛 先沖軍事上講: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 花費無數人力物力 結果准備量產的時候 他們本國陸軍都不願意使用 而我們國家的99式 可以正面擊穿現有任何坦克的裝甲 綜合性能世界一流 印度的所謂國產飛機 70%的零件需要進口 完全就是組裝下 而我們的J-10B 在亞洲可以橫掃 更別說J-20了 還有航母 三天一大修 五天一小修 他們的主戰裝備都是進口的 打一件少一件 至於作戰能力 當初的邊防軍就打得他們王牌雞飛狗跳的 更別說主力野戰軍了 除了是一個有核國家 常規軍力 我們國家可以絕對壓制印度 經濟方面:很多人以為印度的軟體行業很給力 其實這是個誤區 他們做的都是外包產品 真正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極少 變相的加工基地而已 目前中國在IT方面的實力都已經遠遠超過印度 工業的話 更糾結 他們的基礎工業非常薄弱 很多零件設備都是進口的 偏偏他們底子薄 卻喜歡爭創高新技術 導致頭重腳輕 連摩托車都沒辦法完全國產的國家 卻花大錢去搞航天 社會制度方面:印度是目前唯一的等級制度的大國 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種姓制度 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 下等人想要進入上曾社會 幾乎不可能 姓氏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在這方面 只要丟進去一個小火苗 就能引發他們的內部混亂 所以印度只能充當某些勢力抑制中國的棋子 想單挑中國 他們還沒這資格
Ⅳ 印度的鋼鐵工業基地、電子工業基地,它們的布局因素是什麼
印度的鋼鐵產業
產生與布局:優越的資源條件 印度擁有豐富的鐵礦、錳礦和鉻礦資源,其蘊藏量、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資源也很豐富,唯優質煉焦煤不足。而且上述幾種資源,在地理分布上互相毗鄰,為發展鋼鐵工業,尤其是建設大型生產基地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印度的鐵礦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的顯著優點。其探明儲量達72億噸,平均品位為60.3%,按含鐵量計居世界第5位。最主要的礦帶位於加爾各答以西240~320公里的焦達訥格布爾高原,跨越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這里也是印度重要的煤田和錳礦產區,共同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鋼鐵工業區。區內鐵礦基本上全部內銷。此外,在印度半島的中、南部也擁有一批大型鐵礦山,所產礦石主要供出口。1989年印度開采鐵礦石5340萬噸,居世界第6位;其中近半數出口,約提供了世界貿易量的7%。主要出口到日本。在本國出口貿易中,鐵礦石地位也比較重要。
印度錳礦的儲量約l.28億噸,居世界第5位。其分布與主要鐵礦帶毗鄰,產銷十分近便。1985年錳礦產量為114萬噸,本國鋼鐵工業、本國其他行業和出口大約在其中各佔1/3。
印度煤炭總儲量達1千餘億噸,但優質煉焦煤不多,主要集中於焦達訥格布爾高原附近,煤田位置對鋼鐵廠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南部的資源條件是有鐵無煤,這里的鋼鐵廠多使用進口煉焦煤。
印度鋼鐵工業的生產布局特點 世界各國鋼鐵工業的生產布局,既有其共有的規律性,又往往各有自己的特色。這些都離不開資源和歷史基礎。對於印度鋼鐵工業生產布局的基本特點,我們大體上可歸納為兩條,即:
(1)向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為骨幹,近年來中、型電爐鋼廠發展較快。
(2)內陸建廠,分布集中,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主要消費區。
發展歷程 印度現代鋼鐵工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37年全國鋼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此後直至1952年生產規模在所有發展中國家裡一直居於首位。印度獨立後的頭十年,鋼鐵工業發展緩慢。從1956年開始執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起,印度政府把鋼鐵工業列為發展重點,投入巨資,並接受外國援助,先後建設起一批現代化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鋼鐵產量遂開始明顯上升。但總的看來,發展速度並不快,不僅與投入的巨額資金不相稱,與本國發展鋼鐵工業的優越條件也不相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控制了全部生產能力4/5的「公營」體制下,決策不當、管理不善的現象比比皆是,再加上長期缺電、運輸緊張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不少基建項目一再拖期,已投產的生產能力也未能充分利用,致使整個鋼鐵工業經濟效益很不理想,其擴大再生產也受到了不利影響。1989年,印度產鋼129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9%,在各國中居第15位;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里,已次於中國、巴西和韓國,居第4位。從1949年到1989年,中國鋼產量增長384倍,韓國增長2284倍、巴西增長41倍,印度則僅為8倍。
此外,由於印度大型聯合企業分布過於集中,許多地區均與之遠離,為確保供應,70年代以來印度在一些消費區建設了一批中小型電爐鋼廠,加上老廠,1984年其總數達176家,合計產鋼能力為400萬噸,佔全國1/4。中小鋼廠以電為主要能源,廢鋼鐵為主要原料,相對於大型聯合企業,具有設備簡單,工藝流程短,布局和經營都比較靈活的特點,今後還可望有進一步的發展。
印度的鋼鐵工業基本上完全建立在本國資源基礎上,又基本上是面向本國市場的。受資源條件制約,大型聯合企業除1988年新建的維沙卡帕特南廠外,部集職於礦產豐富的焦達訥格布爾高原及其毗鄰地區。長期以來,全國絕大部分鋼和生鐵都是東起加爾各答、西迄比萊,橫貫焦達訥格布爾高原,長700公里的狹長帶狀區域內生產的,這樣高的集中程度在世界上也不多見。該區不臨海洋,完全屬內陸建廠;又無大河流貫,運輸全賴鐵路。其生產布局的主要條件是區內擁有儲量巨大且配套齊全的各種原料和燃料,本身又是重要的工業基地,鋼鐵消費量獨佔全國之半數,因而具有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和消費區的顯著特點。
上述五廠在生產布局特點上大體上都屬於煤鐵兩就類型,但彼此之間又有一些差別,以此可分為三類。
表5-23 印度五大鋼鐵聯合企業一覽
(1)位於鐵礦和煤礦的中點,如賈姆謝德布爾廠。該廠距鐵礦石的主要供應來源96公里,距全國最大的賈里亞煉焦煤田160公里。
(2)建於鐵礦產區,如勞爾克拉廠和比萊廠。前者緊靠全國最大的辛格布姆鐵礦,供應十分近便。比萊則距品位極高的查理拉賈拉鐵礦不遠,有專用鐵路相連。比萊廠附近還有豐富的石灰石礦和錳礦,唯距煤田較遠。
(3)建於煤田區,有波卡羅廠和杜爾加布爾廠。前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煉焦煤產地,後者是各大廠中距賈里亞煤田最近的。
除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外,上述五廠在生產布局上還有一些共同特點、如陸路交通方便,其中賈姆謝德布爾、勞爾克拉、比萊三廠均在加爾各答—孟買的干線鐵路上,杜爾加布爾廠在加爾各答—德里的干線鐵路上,便於產品運往主要工業中心。典型的如杜爾加布爾廠,距加爾各答160公里,除有四線電氣化鐵路相連外,還有公路和運河溝通。此外,各廠用水也很方便,工廠一般均沿河布列,賈姆謝德布爾廠位於一寬4公里的河谷中,既滿足了用地要求,水源也有保證。比萊廠為供水專門開鑿了一條運河,並建有大型蓄水池。
在上述核心區以外,80年代印度在半島中部的維沙卡帕特南附近建成了本國第一座大型臨海鋼鐵聯合企業,首期工程年產鋼120萬噸,二期將達340萬噸。維沙卡帕特南是印度主要的鐵礦石輸出港,並可利用礦砂船返運進口煉焦煤,生產布局特點迥異於前述各廠。維廠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度鋼鐵工業高度集中的狀況,對供應廣大的南方具有重要意義。
印度鋼鐵新政提出,到2019-2020財年印度鋼產量將從2004-2005財年的3800萬噸增加到1億噸,年均增長率達到7.3%,為此需要約440億美元的投資。該政策旨在鼓勵提高鋼鐵產量,而且在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和產品結構以及生產效率等方面,均將具有全球競爭力,使其國家鋼鐵產業成為現代化的、高效的並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產業。印度鋼鐵新政旨在通過多種策略達到這一遠期產量目標。例如,在需求方面,印度政府將通過實行鼓勵措施、建立信息知曉通道以及加強交貨鏈(特別是鄉鎮地區)的方面刺激消費。在供給方面,國家將鼓勵增產,在程序和政策上消除原料獲得渠道的瓶頸,鼓勵技術研發、人力資源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
電子工業
和科技中心與教育水平有關,北部和半島南端。
艾哈邁達巴德 班加羅爾 孟買 都不錯。
印度電子工業不算很發達呀,遠不及日韓.
但印度的軟體業世界第一,因為印度是精英教育,數學很好,語言又比東亞諸國有優勢。
印度整體電子產業市場仍然落後於中國。2004年,後者的電子行業產值達到了2720億美元。印度電子行業預期的高增長吸引了市場研究機構的注意。In-Stat預測,印度電子市場復合年增長比率將達到23%,到2010年銷售額達到400億美元。
In-Stat還指出,較低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雄厚的技術力量是印度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人口眾多培育了電子產品的消費市場。
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著障礙。In-Stat分析師Bryan Wang認為,「主要的挑戰來自於電子行業基礎設施需要盡快完善、外國投資流程有待簡化、政府要重新考慮關稅問題。目前的進口零關稅政策使進口產品價格低於國內產品價格。」
這位分析師還提及,印度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目前已有3.3億人口,有足夠能力購買電子消費品,比如計算機等。
Ⅳ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2020年1-12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8159.3萬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88億噸、10.53億噸和13.2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4.3%、5.2%和7.7%。
2020年1-12月全國累計進口鋼材2023.3萬噸,同比增長64.4%,均價831.6美元/噸。而同期全國累計出口鋼材5367.1萬噸,同比下降16.5%,均價847.2美元/噸。
全球鋼鐵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鋼鐵產量達到18.78億噸,比2019年增長0.48%。其中,中國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1.52%,佔比達到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印度,產量為1.0億噸,同比下降9.96%,佔全球鋼鐵總產量的5.34%;日本居第三位,產量為0.83億噸,同比下降16.16%,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43%。
Ⅵ 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
充分證明:中國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舊中國的工業十分落後,如新中國不優先發展重工業,不能自己製造機器,就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在近代不斷受到西方列強的欺凌,就是因為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國防工業落後,要想避免歷史的重演,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Ⅶ 一頓鐵礦石可以生產多少噸鋼鐵
0.4噸左右。生產1噸生鐵約需要1.6噸鐵礦石。如果是要煉出較精的鐵一噸60%的鐵礦石是不可能得到的600千克的鐵,煉鐵完後的礦砂里還會含有不少鐵,無法完全提煉出來,還有化驗單上的60.00%是干基時礦石中鐵的含量。鐵礦石總量×(1-鐵礦石水分含量)×鐵礦石全鐵含量×產率=產品量。
根據物理形態不同,鐵礦石分為原礦、塊礦、粉礦、精礦和燒結礦、球團礦等。塊礦是可以直接入爐的高品位礦;粉礦和精礦需人工造塊後才能投入高爐,其中,粉礦是生產燒結礦的主要原料,精礦是生產球團礦的主要原料。基於現貨市場的需求,鐵礦石期貨交易標的物選擇為粉礦。
(7)印度鋼鐵多少噸擴展閱讀
因為鐵礦石的密度為4、8噸每立方米,所以一立方鐵礦石的重量是4、8噸左右。鐵礦石是鋼鐵生產企業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礦石(鐵礦石)經過破碎、磨碎、磁選、浮選、重選等程序逐漸選出鐵。是含有鐵元素或鐵化合物能夠經濟利用的礦物集合體。
凡是含有可經濟利用的鐵元素的礦石叫做鐵礦石。鐵礦石的種類很多,用於煉鐵的主要有磁鐵礦( Fe3O4 )、赤鐵礦( Fe2O3 )和菱鐵礦( FeCO3 )等。
Ⅷ 中國VS印度:什麼時候印度鋼鐵竟然快要超越我們了
2016年唐山的鋼產量為8831萬噸2
河北省粗鋼16年1.93億噸
印度的鋼鐵工業部的數據顯示,在截止2017年12月份為止的2018財年前九個月中,印度生產了8670萬噸的粗鋼
確實勢頭很猛,已經超過了唐山,但和河北還有一定差距
Ⅸ 印度礦產資源集中分布在哪裡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什麼工業
鐵礦
印度鐵礦資源豐富,且多為優質鐵礦。據2005年統計,印度鐵金屬儲量為42億噸,儲量基礎為62億噸。其中鐵金屬儲量佔世界總量的53%,居世界第六位。鐵礦石主要為赤鐵礦和磁鐵礦,赤鐵礦礦石品位均在58%以上。磁鐵礦礦石品位較低,一般為30~40%。印度較大型的赤鐵礦礦床主要分布在以下5個地區:①伯拉傑姆達地區(比哈爾邦一奧里薩邦); ②達利一拉傑哈拉一拜拉迪拉地區(中央邦);③貝拉里-霍斯佩特地區(卡納塔克);④拉特納吉里地區(馬哈拉施拉邦);⑤果阿地區。
重要礦床有:①迪拜拉迪拉(Bailadila)赤鐵礦礦床,礦區位於中央邦南端,由14個富赤鐵礦礦床組成,礦石品位均在60%以上。總儲量大於12億噸,推斷儲量30億噸;②車德雷穆克(Kudremukh)磁鐵礦礦床,僅次於卡納塔克,礦區面積5平方公里,含礦地層為太古宇—古元古界的達瓦爾群,礦石建造為條帶狀磁鐵礦石英岩,風化和過渡型磁鐵礦礦石(可采礦石)儲量約6.1億噸,品位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