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咖喱套餐叫什麼

印度咖喱套餐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8 16:06:25

1. 咖喱一共有多少種類,分別屬於哪個國家分別烹飪那些菜餚

「咖喱」一詞來源於坦米爾語,是「許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據說咖喱的故鄉在印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有紅、青、黃、白之別;食用咖喱的國家很多,包括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卻不知道不同國家、不同咖喱到底有何不同。直到集合了被采訪廚師的各種介紹,才理清個中端倪。

印度咖喱辣味始祖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泰國咖喱鮮香無比

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馬來西亞咖喱清新平和

馬來西亞的咖喱都愛用椰漿去減低辛辣和提升香味,所以味道都是比較平和。他們運用了多種香料,如羅望子、月桂葉,以及香芋等,令咖喱辣中帶點清潤,充滿南洋風味。

新加坡咖喱溫和清香

新加坡鄰近馬來西亞,所以其咖喱口味與馬來西亞咖喱十分雷同,特別是味道較淡和清香。此外,新加坡咖喱用的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頗為大眾化。

斯里蘭卡咖喱優質香料

斯里蘭卡咖喱與印度咖喱同樣有悠久的歷史,由於斯里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做出來的咖喱就似乎更勝一籌。斯里蘭卡咖喱肥牛粒煲,運用到的香料很豐富,難怪香濃非常,但辣味就較印度咖喱淡,而吸收了咖喱精華的肥牛粒,每一口都能令你充分體驗咖喱的獨特香味。

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只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務請各位享受時點紅點綠,由最唔辣吃到最辣,才能領教到其中的層次同深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以國家來分,其源地就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顏色來分,有紅、青、黃、白之別,根據配料細節上的不同來區分種類口味的咖喱大約有十多種之多,這些迥異不同的香料的匯集在一起,就能夠構成各種咖喱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濃郁香味。

咖喱是香料的結晶品,據說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 為主,單一種香料不能去其膻味,因此就用多種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這就是咖喱的來源。後來香料、咖喱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各國,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香料便以干貨形式輸出,粉末香料盛行至今。

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咖喱都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 而斯里蘭卡咖喱香味比較獨特。

咖喱是香料的結晶品。因為咖喱是由不同的香料結合而成,人類自古時就採用不少香料,多作醫療用途。同時香料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價值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出產香料的國家,也因為出產大量香料而致富。甚至有一些人會將香料儲存在珠寶箱內,其珍貴情況可見一斑。

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國等,而當中的表表者就是印度。困境中每每走出一條新血路,為什麼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斯偉大,相信是因為他們終年悶熱潮濕的天氣所致。天氣炎熱,除了令人食慾大減之外,也令食物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將食物配入香料,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進胃液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時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適合印度的天氣。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僻去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Cur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後來香料、咖喱等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國家,貴族們都視如珍品,甚至有說為了方便輸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進了航運的發展,干狀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時期變得更加流行。因為船運需時,免令香料變壞便以干貨形式輸出,時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隨著時代進步,煮咖喱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往要曬干磨粉再混配、調味,現在固體的咖喱塊甚至加熱即可進食的包裝咖喱已隨處可見,咖喱已是一種方便不已的經濟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咖喱飯是個好東東,好處有二:第一,非常容易出效果,熱騰騰端上來一鍋,咖喱的香味誇張的四溢,很嚇人;好處二,其實做法很簡單 :

咖喱飯的做法

材料:

肉:牛肉、豬肉、雞肉均可,切成小塊

菜:土豆——切塊(小一些),胡蘿卜——切丁,洋蔥——切成小塊

料:食用油,鹽,咖喱粉

步驟:

1、鍋里放油,炒肉

2、放菜到鍋里跟肉一起炒,注意要多放點油,還要放適量的鹽(也可先不放,等調入咖喱後若鹽味不足再加鹽)

3、菜有些熟了,加水漫過菜,小火煮

4、菜都熟透了,小火,將咖喱粉用少量冷水拌勻(咖喱粉的用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然後倒入鍋中攪勻。可一邊嘗味道,一邊加入咖喱。

5、繼續煮上5分鍾。

6、米飯另做,澆上菜和湯

步驟如下:

1)把緊好的牛肉切2cm見方的塊,也可以去超市買切好的,有點肥的或帶筋的更好。(註:咖喱飯里放什麼肉完全憑個人愛好,也可以放小排、放雞翅,有骨頭的才好呢)(同時悶一鍋大米飯)

2)同時土豆切方塊兒(塊兒一定不要太大)、胡蘿卜切圓塊兒(打皮,塊大點兒),元蔥多量切粗絲。

3)在鍋里放適量的油,用中火把牛肉放進去炒一下(要空干水,不然嘣的好厲害!),看到邊兒發焦的時候取出。

4)用剩下的油把胡蘿卜、元蔥也炒一下,放入牛肉,加入水,水大概與菜平高。

5)用大火把盛有牛肉、元蔥、胡蘿卜的湯煮至沸騰。閉火,靜置15分鍾。

6)然後放入咖喱塊,等它完全溶解後(大約10分鍾),放入土豆,(適量加入一些椰漿會更加香濃)。

7)小火煮(大約15分鍾),一邊煮一邊攪拌,口中不停的說:不要糊不要糊…不然會糊的:)

8)等到土豆熟了就可以吃了,注意:土豆一定要熟,另外一般來說不需要放任何調料了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咖喱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兒的調料,胃不太好的同學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另外米飯水不要少,不要硬。

2)如果是兩個人吃的話,可考慮以下的配量:牛肉一斤(超市一盒裝)、中土豆一個、大胡蘿卜一個、洋蔥半個、咖喱快兒半盒,米飯就看兩口子的飯量了 :)

3)一頓吃不了可先存放冰箱,第二頓更好吃!不過第二頓熱的時候要注意,凝固的咖喱汁要慢慢的化開,不停的攪拌,口中念念有辭……

正宗日式咖喱雞飯

材料:雞胸肉,土豆,胡蘿卜,洋蔥,蘋果,西紅柿,咖喱(最好是深色塊狀的,淺色粉末的味道有點淡),鹽

做法:1。雞胸肉切塊,在湯鍋里放少量油,炒至8分熟。

2。土豆,胡蘿卜,洋蔥切塊。在湯鍋里直接加水,把土豆,洋蔥和胡蘿卜塊放進去煮。煮開以後放咖喱粉,先不要放鹽,免得一會兒咸。

3。蘋果和西紅柿也要切塊,看開鍋了放進去。

4。因為土豆澱粉含量高,不需要單獨勾芡。等到比較黏稠的時候放鹽調味,攪拌均勻。看看土豆煮得比較爛,熄火,出鍋,澆在飯上吃。

胡蘿卜,洋蔥和土豆搭配,顏色很棒,營養一等,味道甜絲絲的。蘋果和西紅柿帶來豐富的維生素,味道一點點酸,和剛才的甜味在一起,兩種都不很明顯,但是卻稍稍中和了咖喱辛辣的味道,口感很爽。關鍵是營養很均衡!

牛肉也可以一樣的做法來吃。這種做法用的油很少,不膩人。

日本的咖喱牛肉飯的做法

首先,牛肉不用買最貴的。能到肉店裡買到牛腩其實最合適,有些肥肉的牛肉作出來的咖喱會很香。

牛肉一定要過水。但是最開始從涼水煮起最好。

一下鍋就用開水會把肉腥味鎖在肉里,所以要慢慢加熱。

在加熱的過程中,把漂於水面的血浮去掉去完血浮,火開最小1,蓋上鍋蓋慢慢煮去吧。什麼也不用放。真的。

想要吃很爛的牛肉煮2個小時,差不多不會散的話就是1個小時這是煮好後的湯的顏色,不錯吧

現在看看蔬菜切的大小剛好能入口就好。不要太小,也沒必要太大把煮好的牛腩切塊,煮的很爛~~~~~ 所以切的時候下刀要快,不然就碎啦。

蔬菜還是要用油翻炒一下的接著放入牛肉,加水加牛肉湯,一半一半吧,總量淹過菜就好。煮開等一會兒

該重頭戲,咖喱調料啦。

用日本咖喱調料,很方便。味道非常不錯。

有三種分hot,medium hot,extra hot。

不過不論哪一種都不會很辣的。

大概放入5,6小塊就夠了,到底味夠不夠自己可以嘗一下的。

但是記得一定要小火,煮0~~40分鍾。

時間長為的是入味,不味別的。如果想快些能吃到,蘿卜土豆熟了就行。

2. 咖喱是什麼是海產品嗎

不是海產品
咖喱的簡介
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只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務請各位享受時點紅點綠,由最唔辣吃到最辣,才能領教到其中的層次同深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以國家來分,其源地就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顏色來分,有紅、青、黃、白之別,根據配料細節上的不同來區分種類口味的咖喱大約有十多種之多,這些迥異不同的香料的匯集在一起,就能夠構成各種咖喱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濃郁香味。

咖喱是香料的結晶品,據說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不能去其膻味,因此就用多種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這就是咖喱的來源。後來香料、咖喱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各國,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香料便以干貨形式輸出,粉末香料盛行至今。

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國等,而當中的佼佼表者就是印度。困境中每每走出一條新血路,為什麼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斯偉大,相信是因為他們終年悶熱潮濕的天氣所致。天氣炎熱,除了令人食慾大減之外,也令食物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將食物配入香料,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進胃液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時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適合印度的天氣。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僻去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Cur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 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後來香料、咖喱等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國家,貴族們都視如珍品,甚至有說為了方便輸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進了航運的發展,干狀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時期變得更加流行。因為船運需時,免令香料變壞便以干貨形式輸出,時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隨著時代進步,煮咖喱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往要曬干磨粉再混配、調味,現在固體的咖喱塊甚至加熱即可進食的包裝咖喱已隨處可見,咖喱已是一種方便不已的經濟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咖喱的傳播

咖喱的種類很多,有紅、青、黃、白之別;食用咖喱的國家很多,包括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等。卻不知道不同國家、不同咖喱到底有何不同。直到集合了被采訪廚師的各種介紹,才理清個中端倪。

咖喱首先在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傳播,到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時把這些香料帶到歐洲,繼而傳播到世界各處。咖哩在世界各地結合不同飲食文化而演變出各種不同風格和吃法。

咖喱(curry)的專有名詞是從「kari」演化而來的,在泰米爾語(Tamil word)是指一種醬,是在南印度的多種菜餚的總合,用蔬菜或肉類做成且經常與米飯一起食用。咖哩這個詞已經被廣泛的使用,特別是在西半球,幾乎任何加有香料的,加有醬料的菜餚或帶有南亞和東南亞洲風格的菜餚都叫做咖哩。這個不嚴密的傘形結構的詞,是英國統治主要所留下來的東西。這是一般的誤解,認為所有用咖哩粉末或是用各種肉類、蔬菜做成的菜餚都是咖哩。在印度,咖哩這個詞事實上是很少用。大部份菜餚包含了豆類(lentils)的菜叫「dahl」,意指這是一種用做備用的香料。肉類或是蔬菜做成的菜餚同樣地給予特定的名字,用以區別烹調的方法或是特殊的香料使用。然而北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的菜餚的名字的確叫做咖哩(curry or khadi)——這包含了酸乳酪(yoghurt)、酥油(ghee)、印度酥油。

印度咖喱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搭配咖哩的主食,隨著地方所盛產農作物的不同而改變。如西印度多配以玉蜀黍、栗等所造成的麵包;北方盛產麥子則多食麵包;南方或東南方則以米食為主。印度咖哩成功的秘訣在於香料的組合與烹煮次序,而不在於炫麗復雜的烹調技巧。直到近代,並沒有任何專門的咖哩食譜,因為咖哩的本質強調的是個人風格與創造性。沒有固定食譜,反而令許多印度料理得以擠身世界級美食之列。正因為沒有食譜,令咖哩即使在同一區域內,味道、外觀都有著顯著的不同。

對於咖哩的普遍印象,很多場合都會把焦點集中在印度咖哩(印度早期並沒有所謂的咖哩)。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基於印度咖哩其實就是所有咖哩的延伸,假如會製作印度咖哩,其它種類的咖哩就只是再加工或轉換材料而已。在印度提到咖哩,大多指以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飯或麵包的一種主食。

在印度,幾乎每一個家庭的廚房都有許多香料,但卻很少人使用咖哩粉,因為咖哩粉大都是要使用時才特意研磨的。另外有一種使用率極為頻繁的調味料「garam masala」,其中「garam」意為辣,「masala」則為香料之意。

泰國咖喱
泰國咖哩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其中青咖哩最辣,不習慣的人進食時容易流眼淚。

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馬來西亞咖喱
馬來亞咖喱一般會加入芭蕉葉、椰絲及椰漿等當地特產,味道偏辣。當地華人、馬來西亞人及印度人對咖哩的煮法都各盡不同,印度人的咖喱通常都不放椰漿,配料多是蔬菜、魚類等,這與印度人平常吃素有莫大的關系。當地華人的咖哩料理叻沙面和咖喱麵包,前者是把面放入咖喱湯內,配上黃豆芽、蚶、雞肉、長豆、羊角豆等,由於馬來咖哩面為「laksa」,因此稱為「叻沙」。而咖哩麵包就是把咖哩雞裝入麵包里的簡易料理。

新加坡咖喱
新加坡鄰近馬來西亞,所以其咖喱口味與馬來西亞咖喱十分雷同,特別是味道較淡和清香。此外,新加坡咖喱用的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頗為大眾化。

斯里蘭卡咖喱
斯里蘭卡咖喱與印度咖喱同樣有悠久的歷史,由於斯里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做出來的咖喱就似乎更勝一籌。斯里蘭卡咖喱肥牛粒煲,運用到的香料很豐富,難怪香濃非常,但辣味就較印度咖喱淡,而吸收了咖喱精華的肥牛粒,每一口都能令你充分體驗咖喱的獨特香味。

日本咖喱
除了印度及與其鄰近的各國外,日本也是酷愛咖喱的國度,看看現在擺在超市貨架上出售的各種咖喱粉、塊咖喱,絕大多數的外包裝上都打著日本風味的印記,差點要讓人誤以為日本才是咖喱的發祥地。其實,日本與印度雖然同處於亞洲,但日本人吃的咖喱卻是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才由歐洲傳入的。似乎無論什麼東西,一經傳到日本,便轉型為更加精緻、細膩、溫和的事物,與其本土文化巧妙地融為一體。咖喱傳到日本後,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之所以稱歐風咖喱,是因為其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麵糊(roux),多用來製作濃湯,而且香料取材也多傾向南印度風格。歐風咖哩雖然較為濃醇,但與印度相似料理比較起來,香料味還是明顯不及。咖哩除了可以伴飯吃外,還可以作為拉麵和烏龍面等湯面類食物的湯底,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分別。北海道札幌地區有一種湯咖哩。

咖喱到了日本人手中,出現了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咖喱粉與咖喱塊。雖然不再像印度家庭自製的咖喱那樣味道千變萬化、自在隨心,但勝在夠方便,節省時間。不必上餐館,不必費力氣學廚藝、買材料,只要稍微加熱,淋在米飯上即可食用。咖喱也因此成為了一種普通人可以隨時享用的美味。

英國咖喱
英國曾經殖民統治過印度這片土地,當年結束殖民統治撤退之後,也一並把印度的料理烹調習慣一並帶回大不列顛的土地上。有人打趣的說:全世界除印度這塊次大陸以外,就屬大不列顛這塊土地的印度料理最為地道了。由此可知印度料理在英國的地位。

台灣咖喱
台灣咖喱承襲早期日本殖民台灣所遺留下來的風味,這是日本人當年前往英國學習科技等技術時,在船上看見印度籍船員,烹調時所見聞到的,從而帶回日本,其特徵為使用大量的姜黃所以色澤大多為鮮艷黃色,與淡淡的小茴香(cumin)氣味,在台灣也有人使用咖喱粉直接添加於白米飯中作為炒飯食用。

3. 哪種咖喱好吃

培根咖喱炒飯

食材:培根 2片,米飯 1碗,豌豆 1小把,洋蔥 半個,紅椒 半個,甜玉米粒 1小把,咖喱粉15克,鹽3克,黑胡椒碎 少許,油 15毫升

做法:

1、培根切丁;紅椒去掉辣椒籽後也切丁;洋蔥切絲;

2、炒鍋熱油,下入培根微微煸炒,再依次下入洋蔥、紅菜椒、豌豆、玉米粒翻炒均勻;

3、倒入米飯幾乎翻炒至米粒顆粒分明;

4、調入咖喱粉、鹽、黑胡椒碎拌勻即可。

咖喱牛腩

食材:牛腩 半斤,胡蘿卜 1根,土豆 半個,洋蔥 半個,椰漿 半碗 約100ml,咖喱塊 2塊

做法:

1、牛腩切大塊,入沸水中汆水備用;胡蘿卜和土豆切滾刀塊,洋蔥切塊;

2、炒鍋熱油,下入牛腩翻炒片刻;

3、加入足量的水沒過牛肉,大火燒開後轉中火加蓋燉煮半個小時;

4、加入胡蘿卜、土豆、洋蔥燉煮10分鍾後,加入椰漿和咖喱塊再煮5分鍾後即可出鍋。

香辣咖喱蝦

食材:鮮蝦 半斤,青檸 半個,紅辣椒 3個,椰漿 半碗 約100ml,蒜蓉 5克,油15毫升,鹽 3克,薄荷葉 1小把,泰式紅咖喱醬30克

做法:

1、鮮蝦去頭剝殼,剔除蝦線後洗凈;紅辣椒切圈;

2、炒鍋熱油,下入蒜蓉和紅辣椒爆香,再倒入鮮蝦劃炒至變色;

3、加入咖喱醬和椰漿,擠入青檸汁炒勻;

4、然後撒入薄荷葉加蓋燜煮2分鍾後,用鹽調味即可。

香煎咖喱雞翅

食材:雞中翅 6個,咖喱粉15克,料酒15毫升,鹽 3克,油15毫升

做法:

1、雞翅中洗凈,兩面分別斜劃兩刀,加入咖喱粉、料酒、鹽拌勻,腌制2小時以上至入味;

2、平底鍋加入油,加熱後放入雞翅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4. 一菜一談 我最愛的印度美食Biryani(印度不止有咖喱系列7)

印度不止有咖喱

Biryani,翻譯成印度調味飯,也叫印度香飯。是印度菜里我最喜歡的菜餚,Biryani是一種飯菜一體的食物,尤其適合一人餐。每次我到印度總是迫不及待先點上一份羊肉Biryani(Mutton Biryani)來解解饞。

Biryani這道菜來源於穆斯林菜餚,在中東和東南亞也有Biryani,中國新疆也有類似的美食,就是聞名遐邇的新疆羊肉抓飯。不過都和印度的Biryani在味道以及做法上區別甚大,印度的的Briyani是自成一派的印度特有的美食。

有人以為Briyani是炒出來的,其實不是,和新疆的抓飯一樣Biryani是用米飯燜出來的。Biryani在印度普及程度好比中式的蓋澆飯一樣。在印度到處都有售賣,尤其是各式的印度式快餐店裡Biryani更是必須的食物。街頭和快餐店往往會燜上一大鍋Biryani放在那裡,有客人需要就連菜帶飯盛上一大碗。因為製作簡便,食用方便,價格不貴,味道也好,所以深受印度辦公室白領等需要外食的人們喜愛。有時候飛機餐也會提供Biryani.

雖然Biryani隨處都能吃到,但是我建議:如果條件許可,也還是一定要挑一家優秀的印度餐廳品嘗一下最傳統地道的Biryani,使用的食材乃至烹飪的方式,都不一樣,那種味道絕對是街邊快餐式Biryani沒有辦法做到的。

做Biryani的廚師會根據客人的喜好,使用不同的原材料來製作Biryani,一般來說有雞肉Biryani,羊肉Biryani,以及素菜的Biryani. 一定要吃羊肉Biryani,一定要吃羊肉Biryani,一定要吃羊肉Biryani,重要的事說三遍。

Biryani的做法是:先將雞肉,羊肉等用香料腌制,再在放入酥油的鐵鍋里炒製片刻後,加入不同的香料和印度大米一起燜熟,之後再加入等香料拌勻後食用。傳統的做法還會在裡面添加藏紅花等貴價食材。

吃起來,扒開米飯,翻出埋在米飯里熱騰騰的羊肉,羊肉在各種香料燜制下又軟又嫩,香氣四溢。米飯也吸收了羊肉的油脂和香味,加上藏紅花等調料的烘托。味道更加醇厚濃香。有別於其它印度菜一貫的masala風格。Biryani燜制的濃香口味更加適合中國人的味蕾。有點新疆抓飯的意思,只不過因為香料用的多,所以味道更加復雜多元。

一份好的Biryani是不放辣椒的,所以需要搭配一份用姜黃粉,辣椒等調配的醬汁,給喜愛重口味的可以增加飯菜的香氣和辣度。同時一碗放了青瓜和洋蔥粒的鹽酸奶Raita也是必須要有,用來中和濃郁油香的Biryani,給菜餚增添幾分清爽的風味。

 鄭重給各位推薦我最喜歡的印度菜餚,羊肉Biryani. 各位若是去到印度旅行,建議一定要找一家不錯的印度餐廳,點上一份羊肉Biryani來嘗一嘗。一定讓你不虛此行。

5. 西餐的套餐通常是什麼

西餐套餐(一)

套餐的概念是:首先是湯,之後是開胃菜(沙拉,頭盤什麼的),然後主菜,接著是甜點,最後是咖啡!茶!
法語, l'entree是starter也就是前菜,l'aperitif呢是meal前喝的, le digestif是meal後喝的, le plat principal就是main course 啦,至於le dessert 就不用說了吧,跟英語差不多阿,就是甜品阿。
如果你還是堅持的話,那麼:
1,洋蔥湯
洋蔥切絲,用黃油炒上顏色,放入香葉,黑胡椒,一點點蒜,紅酒,百里香(thyme)
當紅酒煮到省一半的時候,加牛清湯,沒有的話就加雞湯也行或者用水加上雞粉!最後加鹽就行了!
2,菠蘿雞肉沙拉
熟雞肉,菠蘿,切丁。
用沙拉醬拌一下就行了!
怎麼樣簡單吧?
3,炸豬排
豬通脊切片用刀背拍薄,加鹽,胡椒腌好。
粘上1麵粉,2蛋液,3麵包渣(沒有的話用饅頭渣)
記住一定要按順序1,2,3。
粘好後用油炸熟就行了!可以配沙拉醬,千島醬吃!
4,甜點
我看就不必了吧,用水果,酸奶什麼的代替吧!!!
5,最後來杯咖啡喝吧!!!
我相信你的情人節肯定會很快樂,先祝你們快樂!
下次可別弄什麼套餐了,湊合來兩個三明治吧,
我快累死吐血了!要不你給我來個手寫鍵盤吧:)

西餐套餐(二)
西餐套餐:大蝦和蘑菇,不能炸!ok,那就烤吧!
把蝦用一點檸檬汁,白酒,鹽腌好!
入味以後把蝦打碎,打成泥!
然後加入一些洋蔥碎,鹽,蛋清攪拌!直到感覺蝦餡有勁了為止!
鮮的白蘑菇(好象叫口蘑吧)去根,把攪好的餡填入白蘑菇裡面,
放入烤箱烤熟就行了!

主菜是牛扒和大蝦。。。。。好,easy!
把大蝦腌好,煎熟!
牛扒用鹽,黑胡椒腌好,煎熟
配菜就lyonnaise potato吧!
洋蔥切絲,土豆切片(最好是煮到6成熟的土豆,這樣做時會快些)
把土豆片炒上顏色,加入洋蔥絲,鹽
一直炒倒土豆成熟且洋蔥絲變軟金黃色即可!

至於其他蔬菜配菜。。。。
就隨你了,炒一些蔬菜(最好是不同種類且顏色不同)就行了!
例如:蘆筍,胡蘿卜,西葫蘆,蘑菇。。。。。

最後,lyonnaise墊底,牛扒搭在上面,大蝦(中間開一刀,但別切斷!)
趴在牛扒上,邊上在配上些蔬菜,就finish了!(有條件的話,就做個汁
像什麼,紅酒汁,胡椒汁什麼的!!!)
king prown beef steak with lyonnaise potato and market vegetables
這不是很簡單么?(拼擺很重要,好看與否,就看你的了)

西餐套餐(三)
湯,你就隨便從斑竹大哥給小弟弄得回復整理裡面挑一個把!

好,先說salad,
簡單好吃的呢。。。。。。(說個我最愛吃的吧!)
西紅柿沙拉(其實就是鹽拌西紅柿:P)
西紅柿切片或角都無所謂,放到容器里,加鹽,洋蔥碎,拌好即可。
夏天吃怒爽!!!

主菜嘛,就炸豬排好了(也是在家裡製作比較方便的!)
豬通脊切厚片,然後用刀背拍薄,用鹽,胡椒粉,鹽好!
按順序,沾上麵粉,雞蛋液,麵包渣!
之後下過炸熟就好了!!!有條件再配上點炸薯條一起吃!!!
也可再製作些千島醬吃配豬排吃!
做法:千島醬
沙拉醬(不願意自己打的話,就去買,推薦好樂門牌的),加入番茄沙斯,
煮雞蛋碎,酸黃瓜碎,檸檬汁(沒有就白醋也行,或者酸黃瓜罐頭里的水)
鹽,胡椒粉!
攪拌勻即可!

甜點就不必了吧???
做個果盤就很好了!
1,土豆泥
把土豆煮熟或者蒸熟,然後去皮。把土豆用加工機打成泥(也可以不用機器,
只要土豆夠爛就行)!
加入豆蔻(Nutmeg),蛋黃,鹽,牛奶,黃油,胡椒,奶油!
(要是需要低脂肪,就別加黃油和奶油了!)
2,義大利蔬菜湯
把洋蔥,胡蘿卜,芹菜,土豆,茄子,西葫蘆,圓白菜
切成小方片,用黃油把洋蔥,胡蘿卜,芹菜,茄子,西葫蘆,炒香。
加入香葉,百里香,奧利根努,羅勒(bay-leaf,thyme,oregano,basil)
加入番茄醬,炒透後,加雞水(清水也行)。開鍋後把圓白菜和土豆片還有
碎的義大利面條放到湯里煮熟,加鹽調口即可!
3,愛爾蘭燴羊肉
羊肉切塊,洋蔥,胡蘿卜,芹菜,圓白菜,土豆切塊。
先用熱水把羊肉燙一下,然後把燙好的羊肉洗凈!
再把洗好的羊肉放入清水中煮熟(水中加入洋蔥,香葉,鹽,胡椒粒,開鍋後小火慢慢煮羊肉!)最後,加入百里香(thyme),再把其他的蔬菜放入煮熟就行了!(在英國,你不會沒聽說過IRISH STEW這道菜吧!)
烤土豆/南瓜/紅薯:很簡單,只要切成大塊然後放一點鹽,豆蔻粉拌勻,然後放上點黃油烤熟就行了!不同的是靠南瓜還要放一點桂皮粉!很簡單吧!滿香的呦!
奶油燴菠菜/油菜:先把菠菜/油菜用開水燙一下,然後用黃油把蒜碎炒香放入少許白酒煮開,再倒入一點奶油煮開後放入燙好的菠菜/油菜,最後放鹽,雞粉調口就行了!
還有蒜碎炒荷蘭豆:做法如同菜名,只要用黃油炒蒜碎然後放入用開水燙好的荷蘭豆,用鹽雞粉調口就行了!狠爽口的,個人推薦!
還有鋦菜花:白菜花或者綠菜花都行!只是白菜花要比綠菜花用水燙的時間稍長一點!然後朵朝上碼放在盤子里,澆上調好口的奶油汁,汁要澆均勻,最後撒上cheese放入烤箱烤上顏色就行了!
低熱量蔬菜沙拉: 把你喜歡的蔬菜弄好,放在一個容器里,加入一些橄欖油(色拉油也行),
紅酒醋(白醋也行),鹽,糖!!!最後拌好就行了!!!
或是可以用橄欖油加蘋果醋做色拉醬。著是最簡單的。不過,你的蔬菜色拉就要放些鹽和胡椒,然後再拌這個調味汁應該不錯。

水果沙拉: 簡單,沙拉醬加水果!
另一種做法就是,
做一鍋水,裡面加上桂皮,糖,橙子,檸檬,蘋果!煮2個小時後,放涼!最後把水果加進去就行了!

土豆沙拉:土豆煮熟或蒸熟之後去皮,(一定要後去皮,要不水太大)
怎麼切隨你!最後用沙拉醬拌好就行了!
或是把土豆攪碎,加入,鹽,胡椒,一點點豆蔻,一些黃油,牛奶,幾個蛋黃。即可。
土豆沙拉有上百種,做法也各不相同,我說的是最簡單的一種!

甜玉米沙拉: 甜玉米沙拉有很多種!!!甜玉米本身就有一種奶味,不用放奶油的!
當然,也有一種做法是放奶油的,但必須是熱製冷食!!不知道你想問哪一種!!!說個簡單的吧,你要是不愛吃再問吧!
首先你選的原料必須是甜玉米!(老玉米不行啊)用把洋蔥碎和甜玉米拌到一起,加入色拉油(橄欖油)一點點鹽,糖,白醋,還有小蔥碎拌好就行了!這個是基礎的甜玉米沙拉,當然,你也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口味加一些配料進去。比如說:西紅柿丁,青椒丁,火腿丁。。。。。。
香草口味的冰激淋
把雞蛋黃和糖放到一起攪打,直到把混合體打成白色!
煮一鍋牛奶加入香草棍(vanilla pod)或者香草香精(vanilla essence)
直到牛奶煮開,並且香草的香味出來!開小火!
然後,把打好的蛋黃和糖的混合體慢慢的加入牛奶之中(此時牛奶溫度不能過高,不然雞蛋就熟了)並不斷的攪動,等雞蛋與牛奶完全混合到一起的時候,
就差不多了!(加熱的過程中,一定要小火)在煮一會,直到液體能掛在勺子上一部分(有一點點的稠度)之後,就可以下火了!
等液體涼了以後,放入冰激淋機,加一些奶油就行了!!!
在家裡的話,就放入冰箱。但是在冷凍過程中,你必須經常攪拌!大概5分鍾一次吧(或時間更短,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你能鑽進冰箱,邊攪拌邊凍,不過到時候你也就變成冰激淋了,哈哈),直到冰淇淋完全凍好!!!!最後加入些奶油攪拌好,再次凍好就行了!當然不要忘記攪拌呦!
土豆泥:把土豆蒸或者煮熟,去皮碾成泥,加雞蛋黃(視你做土豆泥的多少來放,一般家裡做三個人吃用兩三個土豆,一個蛋黃也就夠了),鹽,雞粉,豆蔻粉 拌勻,然後隨自己喜好做成球狀棍狀都可以(不要太大啊,做成球狀有食指和大拇指的指尖相對那麼大就可以了)然後沾一層麵粉,一層雞蛋液(打散)再沾一層之前混好的有杏仁碎的麵包渣就行了!做鍋油炸成金黃色就可以了,滿香的!:)
也可以把烤熟的杏仁碾碎拌在西式的炒飯里吃!別有一番風味呦!
排不怕麻煩的話,首先就是燒汁,
把牛骨(碎的)烤上顏色(深褐色),把洋蔥,胡蘿卜,芹菜,切大塊(隨你怎麼切)!把切好的蔬菜也炒(烤)上色,然後是炒番茄醬,一定要炒透,炒上顏色!(在不糊的基礎上,能炒多深就炒多深。)
把烤好的牛骨,蔬菜,番茄醬放到一個大鍋里,加水煮制!(你也可以加一些
香料,紅酒在一起煮)開鍋後小火,煮一天就行(時間長短取決你做的多少,多的話,時間要長一些!)等味道和稀稠度合適的時候,就完成了!
最後在把汁過濾出來就行了!(至於牛骨和蔬菜,這時就變成垃圾了!)
黑胡椒汁:
用黃油炒,洋蔥碎,蒜碎。加入黑胡椒碎,炒出香味!
加入brandy白蘭地,(一定要注意,如果鍋熱的話,白蘭地是會燃燒的!別受傷!不過不用慌。一會兒,會自己熄滅的)炒一會後,加入燒汁就行了!當然,別忘了放鹽!出鍋時加些奶油!
洋蔥汁:
把洋蔥切絲,用黃油炒洋蔥絲,加入thyme(百里香)。
把洋蔥炒上顏色(金黃色),加入紅酒煮一會(當酒蒸發到剩一半的時候),
加入燒汁!調口!ok!
紅酒汁:
黃油炒洋蔥碎,加一點點thyme(個人習慣,可以不加)炒出香味後加紅酒,煮一段時間後,加燒汁,調口。finish!
註:以上所說的紅酒都是指干紅!
怎麼樣,還滿意么?有什麼不明白的or You want to know some more sauce for beef,就再來問我吧!
不過,我還是不太推薦在家做,太麻煩了!最簡單的方法是:
把牛排用鹽,黑胡椒腌一下後煎熟,配芥末醬吃!在配點熟菜,土豆什麼的!
或者就是澆汁,不過在家裡做汁太麻煩了!所以不推薦!
個人認為眼肉已經很不錯了,當然,外脊,T-Bone也不錯!
不過在家裡吃不太現實!
因為家裡沒有扒條,扒板!所以談不上什麼煎法!
不過牛扒的成熟度是很有講究的,建議你別吃全熟的。(口感像鞋墊,特別是
國產的牛肉)大部分中國人8成熟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你可以效仿我,吃五成的,前提是別怕得瘋牛病)!
成熟度的鑒別:
1看,3分熟和5分熟的牛扒會有血水滲出來的!
2摸,3分熟的牛排摸上去的感覺像摸臉蛋
5分熟的牛排像手掌上的肉
7分熟的牛扒像額頭上的皮膚
印度咖喱雞飯:Chicken curry:
首先是要把雞肉用鹽,自然粉(一點點就可以了),中國香菜粉,黃姜粉,甜紅椒粉,辣椒粉,咖喱粉,香葉(家裡作的話一片就行了)拌勻,腌制一下,建議可以放一點百里香!(個人意見)!然後用鍋把雞肉扒上顏色!放在一邊。接下來炒洋蔥(切絲或者切碎都行)炒上顏色,然後放入薑蓉蒜碎和一點鮮的或者乾的辣椒炒香然後加入自然粉,中國香菜粉,咖喱粉炒一下,然後加入椰奶煮開!(在炒完薑蓉蒜碎以後可以炒些咖喱醬進去,要炒出紅油為止!也可以用椰奶把咖喱醬泡開直接對進去)
最後把之前煎好的雞肉放進去攪拌均勻就可以了(如果汁太少的話可以少加一點水),因為雞肉比較好熟,所以雞肉放進去煮開5分鍾也就可以了!然後用雞粉鹽調口就行了
註:1。香料不要放很多,家裡做放一點就可以了,不然會發苦!
2。咖喱粉要比其他香料多一點點,因為畢竟是咖喱的嘛!
3。吃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用咖喱雞水煮熟的土豆進去,味道會很不錯!
4。出鍋的時候可以點一點點香油,放一點鮮的中國香菜碎進去!
印度咖喱雞飯:Chicken curry:
首先是要把雞肉用鹽,自然粉(一點點就可以了),中國香菜粉,黃姜粉,甜紅椒粉,辣椒粉,咖喱粉,香葉(家裡作的話一片就行了)拌勻,腌制一下,建議可以放一點百里香!(個人意見)!然後用鍋把雞肉扒上顏色!放在一邊。接下來炒洋蔥(切絲或者切碎都行)炒上顏色,然後放入薑蓉蒜碎和一點鮮的或者乾的辣椒炒香然後加入自然粉,中國香菜粉,咖喱粉炒一下,然後加入椰奶煮開!(在炒完薑蓉蒜碎以後可以炒些咖喱醬進去,要炒出紅油為止!也可以用椰奶把咖喱醬泡開直接對進去)
最後把之前煎好的雞肉放進去攪拌均勻就可以了(如果汁太少的話可以少加一點水),因為雞肉比較好熟,所以雞肉放進去煮開5分鍾也就可以了!然後用雞粉鹽調口就行了
註:1。香料不要放很多,家裡做放一點就可以了,不然會發苦!
2。咖喱粉要比其他香料多一點點,因為畢竟是咖喱的嘛!
3。吃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用咖喱雞水煮熟的土豆進去,味道會很不錯!
4。出鍋的時候可以點一點點香油,放一點鮮的中國香菜碎進去!
http://www.35sk.com/food/class/c14/153640964.html

6. 一菜一談 不止是小吃 印度不止有咖喱系列10

      印度的飲食習慣和體系和中餐不同,中餐講究各種菜餚相互配合並無明顯的主次之分,而在印度往往是一頓完整美好的印度餐,除了配合主食的主菜以外,還要有一兩道用來開胃提氣增加飲食樂趣的小吃。這些小吃往往也可以作為下午茶的點心或者一份單獨的早餐食用,現在我們就來說說這些配合主菜的點心或者配料。

1 不能缺少的開胃小吃Papad

           跟中國吃飯上桌前店裡總會放上一兩碟泡菜,冷盤一樣,印度的正規餐廳用餐前老闆也會贈送一點這種薄薄脆脆,略帶鹹味的小餅給客人,用來打發正餐上菜前的這段無聊時間,Papad可以用來蘸醬吃,干吃也挺香的,就著Papad喝點啤酒很不錯,所以印度酒吧里往往也會單獨提供這道小吃,不少的店家也也喜歡在Papad上鋪滿洋蔥,西紅柿,起司沫等其它東西,把papad玩出花來。

2.名氣最大的印度小吃:Samosa咖喱角

       可能Samosa是印度最出名的的一道小食了。這個東西好像是因為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隨處可見的印度餐廳的出品而出名的。Samosa不論在印度簡陋的街頭還是在裝修豪華的餐廳,或者是受到印度飲食影響甚大的南洋各國,幾乎只要有印度餐廳的地方就一定有這道小吃。

      它是把各種用香料調制後的餡料用麵皮包成三角形然後放進鍋里油炸出來的,samosa的餡料多種多樣,大都是素食的,也有肉餡的,內容可能包含,土豆泥,青豆,鷹嘴豆等等,不同的廚師有不同的餡料配方,我還吃過大量起司的創意samosa。

    由於Samosa包含各種澱粉質餡料,又是油炸出來的,其實熱量很高,所以不光拿samosa和一杯 薑茶作為一道下午茶是個很享受的事情,即便是點幾個samosa混一頓正餐也是很合理的選擇

3 印餐的平衡大師 Raita

Raita是一種印度咸酸奶,除了酸奶本身的味道以及淡淡的鹹味以外,印度人為了改善口感還會在裡面加入青瓜粒和洋蔥粒以及其它調料。Raita在印餐里的作用是平衡印餐口感,清爽的酸奶不但可以綜合香料濃郁的味道和主菜油膩的感覺,更加可以開胃提神,給食物增添幾分多元的味道。

在我的印象里好像但凡是吃正式一點的印度菜,基本上都會給一份Raita,多半是店裡隨著主菜贈送的。連飛機餐上也會有一份包裝好的Raita提供。

4.]印度素食當家菜Dal

        印度超過一半的人口都是素食,所以對於印度人來說,豆類食品是印度人補充蛋白質的非常重要來源,豆類蛋白不易被人體直接吸收,聰明的中國人發明了豆腐,而南亞次大陸印度人則通過長時間的燜煮熬制來提高豆類蛋白的吸收效率,這種豆子經過長時間熬煮製作的菜餚這就叫Dal。 

    Dal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口味,還會有很多變化。對於印度人來說DaL是非常重要和普遍的家常食物。很多印度人的一餐就是一小碗熬制的Dal加上兩個Roti在印度,沒有其它菜可以,沒有Dal不行的。

越是簡單的菜越不容易做,各家店都有自己熬制Dal的手段,做的好的店的香料和豆子的香味相互配合,味道清淡好吃。

5.印度豆腐 Paneer

       我是個狂熱的豆腐愛好者,其實只要是豆製品,我都愛吃。一直為四大發明裡為什麼沒有豆腐而忿忿不平。在印度有一種和豆腐口感差不多的食物,就是Panneer。

       Panneer其實是一種印度的傳統乳酪,口感緊實,而且奶味不重,吃起來就像是豆腐和乳酪的綜合體,挺奇怪的。

      印度大多數人吃素,但是普遍認為奶製品屬於素食,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各種奶製品就成了印度人補充動物蛋白的寶貴來源,由 於 Panneer 緊實的質地,在需要燉煮的印度菜里,也不會融化,是印度餐廳的普遍使用的食材,經常會作為輔材和其它食材搭配烹制,也可以單獨拿來做菜,而我也見過拿 Panneer 來烤串做成 Panneer kebab 的

6.賽水果的洋蔥

         印度人對於洋蔥的喜愛是無與倫比的,炎熱溫暖的南亞次大陸,蚊蟲細菌極易滋生,很難保障食物衛生,而洋蔥具有輕微的殺菌功能,略帶辛辣的清爽口感又可以綜合印度菜濃郁的香料味道,所以極受印度人歡迎,的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印度菜里什麼都要放一點洋蔥來烹調,尤其是餐前,正式一些的餐廳,很多都會免費提供一份新鮮的生洋蔥來給顧客食用,加上一點提味的香料末,味道鮮爽,別具特色,尤其是一種小小的洋蔥,這中小洋蔥沒有那麼刺激,味道更加鮮甜爽脆,一口一個很是過癮,最近在國內的菜場也看到有這種小洋蔥賣,我經常會買一點回來,加上醬油,香醋,麻油涼拌來吃,也是不錯。

7.甜度驚人的Gulab Jamun

其實印度甜品非常豐富,可以單開一章來寫,這里只簡單介紹一種

據說印度是蔗糖的發源地。並且南亞次大陸氣候炎熱濕潤 ,日照時間長,所出產的水果大都甜度驚人,在這種環境下,印度人對於甜食的喜愛和痴迷都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就連印度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和其它國家相比都要甜上幾分。有時感嘆,習慣素食的印度人肥胖的比率極高的原因就是吃甜食吃的。

     印度人不但愛吃甜食,對於甜食的甜度更是接受度極高,很多印度甜品實際已經讓我們覺得已經甜到無法下咽了,印度人卻能晃晃腦袋,一口一個吃的香甜。

Gulab Jamun就是這種甜到極致的食物,經過長時間的燉煮的牛奶和麵粉混合後捏成球型,然後泡在高濃度粘稠的糖水裡,吃的時候直接撈起來吃即可。吃起來甜的嚇人,又膩又齁,普通中國人很難接受。

8.飯後必須的印度口香糖mukhwas

       印度菜的味道濃郁,在正規的餐廳吃完飯買完單之後,服務員會拿這么一個或者幾個小碗過來,碗里裝著花花綠綠粒狀的東西,沒吃過印餐的人往往會嚇一大跳,不知道干什麼用的。其實這種東西就是印度的口香糖mukhwas。

        Mukhwas的主要材料就是小茴香種子,配上細粒的冰糖,小茴香用來去除口裡的味道,冰糖用來增加一點味道,利於咀嚼。吃法是把小茴香和冰糖各自用小勺挑一點到手上,然後一翻掌,整個一下倒進口裡,再慢慢咀嚼咽下。

         Mukhwas在印度極為普遍,稍微講究一點的地方都有,有的地方會為了美觀,會把小茴香種子上裹上融化了加入各自顏料的糖漿,凝固以後就成了花花綠綠的樣子,煞是好看。我在印度的菜場和超市裡見過這種做好的mukhwas一大包一大包的售賣。在印度吃飛機餐有時也會有做成小袋的mukhwas隨餐供應。

       小茴香嚼起來美食味道,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越嚼越過癮,我經常不由自主的吃過以後,再來一勺嚼著玩。我問過其他人,好像不少人也都是這樣,真是挺奇怪的。

9.印度檳榔Paan

       中國人喜歡飯後一根煙,快活過神仙。印度人吃完飯以後則喜歡嚼一種叫做Paan的小食。

       Paan是用檳榔葉子包上檳榔小粒,在加上各式各樣的材料給Paan不同的味道,最後再來點熟石灰。跟台灣地區吃的檳榔有點像,但是味道更加豐富多元,可能我不吃檳榔的緣故,我會覺得Paan的味道非常奇怪。有幾次印度人請客吃過幾粒,馬上就一口吐出來了,實在是吃不慣。

        一般餐廳外面的街邊一定有一個賣Paan的小攤,攤主會現場嫻熟的給客人製作Paan,有的餐廳也會提供做好的Paan給客人,當然是要收費的。和檳榔一樣,Paan會有一點輕微的麻痹感,很容易上癮,飯後嚼上一粒Paan對於印度人來說是個非常享受的事情,常常看見路邊攤上三三兩兩的印度人一邊嚼著Paan一邊聊天,在隨口一股汁液吐在地上,極不好看。可能因為吃相不雅,所以在印度吃Paan的大都是男人,基本沒見過女的吃這玩意

7. 咖喱有幾種

咖喱(也寫作咖哩)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咖哩是一種多樣變作及特殊地調過味的菜餚,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國烹調法,然而咖哩已經在亞太地區成為主流的菜餚之一。除了茶以外,咖哩是少數的真正泛亞的菜餚或飲料,但要指出的是,它的來源是來自於印度。印度口味是以混合各方的風格而做出含有異國風情菜餚而聞名的。 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只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務請各位享受時點紅點綠,由最不辣吃到最辣,才能領教到其中的層次同深度…… 咖喱的種類很多,以國家來分,其源地就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顏色來分,有紅、青、黃、白之別,根據配料細節上的不同來區分種類口味的咖喱大約有十多種之多,這些迥異不同的香料的匯集在一起,就能夠構成各種咖喱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濃郁香味。 咖喱是香料的結晶品,據說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 為主,單一種香料不能去其膻味,因此就用多種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這就是咖喱的來源。後來香料、咖喱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各國,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香料便以干貨形式輸出,粉末香料盛行至今。 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國等,而當中的佼佼表者就是印度。困境中每每走出一條新血路,為什麼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斯偉大,相信是因為他們終年悶熱潮濕的天氣所致。天氣炎熱,除了令人食慾大減之外,也令食物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將食物配入香料,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進胃液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時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適合印度的天氣。香料組成咖喱,是源於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單一種香料並未能僻去其膻味,故便以多種干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這便是坦米爾「卡利」(Cur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就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咖喱」了。 後來香料、咖喱等傳入了以肉食為主的歐洲國家,貴族們都視如珍品,甚至有說為了方便輸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進了航運的發展,干狀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時期變得更加流行。因為船運需時,免令香料變壞便以干貨形式輸出,時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隨著時代進步,煮咖喱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往要曬干磨粉再混配、調味,現在固體的咖喱塊甚至加熱即可進食的包裝咖喱已隨處可見,咖喱已是一種方便不已的經濟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訂正,咖喱的起源是泰國,但是泰國的口味不好,想吃純正的還是到印度尼西亞吧)印度咖喱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搭配咖哩的主食,隨著地方所盛產農作物的不同而改變。如西印度多配以玉蜀黍、栗等所造成的麵包;北方盛產麥子則多食麵包;南方或東南方則以米食為主。印度咖哩成功的秘訣在於香料的組合與烹煮次序,而不在於炫麗復雜的烹調技巧。直到近代,並沒有任何專門的咖哩食譜,因為咖哩的本質強調的是個人風格與創造性。沒有固定食譜,反而令許多印度料理得以擠身世界級美食之列。正因為沒有食譜,令咖哩即使在同一區域內,味道、外觀都有著顯著的不同。 對於咖哩的普遍印象,很多場合都會把焦點集中在印度咖哩(印度早期並沒有所謂的咖哩)。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基於印度咖哩其實就是所有咖哩的延伸,假如會製作印度咖哩,其它種類的咖哩就只是再加工或轉換材料而已。在印度提到咖哩,大多指以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飯或麵包的一種主食。 在印度,幾乎每一個家庭的廚房都有許多香料,但卻很少人使用咖哩粉,因為咖哩粉大都是要使用時才特意研磨的。另外有一種使用率極為頻繁的調味料「garam masala」,其中「garam」意為辣,「masala」則為香料之意。 泰國咖喱 泰國咖哩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其中紅咖哩最辣,不習慣的人進食時容易流眼淚。 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馬來西亞咖喱 馬來亞咖喱一般會加入芭蕉葉、椰絲及椰漿等當地特產,味道偏辣。當地華人、馬來西亞人及印度人對咖哩的煮法都各盡不同,印度人的咖喱通常都不放椰漿,配料多是蔬菜、魚類等,這與印度人平常吃素有莫大的關系。當地華人的咖哩料理叻沙面和咖喱麵包,前者是把面放入咖喱湯內,配上黃豆芽、蚶、雞肉、長豆、羊角豆等,由於馬來咖哩面為「laksa」,因此稱為「叻沙」。而咖哩麵包就是把咖哩雞裝入麵包里的簡易料理。 新加坡咖喱 新加坡鄰近馬來西亞,所以其咖喱口味與馬來西亞咖喱十分雷同,特別是味道較淡和清香。此外,新加坡咖喱用的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頗為大眾化。 斯里蘭卡咖喱 斯里蘭卡咖喱與印度咖喱同樣有悠久的歷史,由於斯里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做出來的咖喱就似乎更勝一籌。斯里蘭卡咖喱肥牛粒煲,運用到的香料很豐富,難怪香濃非常,但辣味就較印度咖喱淡,而吸收了咖喱精華的肥牛粒,每一口都能令你充分體驗咖喱的獨特香味。 日本咖喱 除了印度及與其鄰近的各國外,日本也是酷愛咖喱的國度,看看現在擺在超市貨架上出售的各種咖喱粉、塊咖喱,絕大多數的外包裝上都打著日本風味的印記,差點要讓人誤以為日本才是咖喱的發祥地。其實,日本與印度雖然同處於亞洲,但日本人吃的咖喱卻是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才由歐洲傳入的。似乎無論什麼東西,一經傳到日本,便轉型為更加精緻、細膩、溫和的事物,與其本土文化巧妙地融為一體。咖喱傳到日本後,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之所以稱歐風咖喱,是因為其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麵糊(roux),多用來製作濃湯,而且香料取材也多傾向南印度風格。歐風咖哩雖然較為濃醇,但與印度相似料理比較起來,香料味還是明顯不及。咖哩除了可以伴飯吃外,還可以作為拉麵和烏龍面等湯面類食物的湯底,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分別。北海道札幌地區有一種湯咖哩。 咖喱到了日本人手中,出現了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咖喱粉與咖喱塊。雖然不再像印度家庭自製的咖喱那樣味道千變萬化、自在隨心,但勝在夠方便,節省時間。不必上餐館,不必費力氣學廚藝、買材料,只要稍微加熱,淋在米飯上即可食用。咖喱也因此成為了一種普通人可以隨時享用的美味。 英國咖喱 英國曾經殖民統治過印度這片土地,當年結束殖民統治撤退之後,也一並把印度的料理烹調習慣一並帶回大不列顛的土地上。有人打趣的說:全世界除印度這塊次大陸以外,就屬大不列顛這塊土地的印度料理最為地道了。由此可知印度料理在英國的地位。

8. 印度咖喱是什麼做的

印度咖喱是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的。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9. 印度特色美食

10種不可錯過的印度美食

Bhelpuri 爆米花

發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雞是知名印度美食,以香料和乳酪將雞塊腌過,再塗上燒烤汁,然後放入圓筒形的陶泥烤爐內燒烤。燒烤汁由多種香料調制而成,包括肉桂、月桂葉及丁香等,令味道層次更豐富。烤雞出爐後,略帶焦香,令人胃口大開。

10. 印度咖喱的介紹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閱讀全文

與印度咖喱套餐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日之後如何一發抽到中國湖榴彈 瀏覽:361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瀏覽:971
越南共佔多少島 瀏覽:956
有申根簽證怎麼去英國 瀏覽:419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7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
羅馬寶貝義大利劇插曲有哪些 瀏覽:667
英國的薯片有多少種 瀏覽:106
英國租房有什麼問題 瀏覽:274
中國男籃對希臘徐傑得多少分 瀏覽:439
越南打表多少錢 瀏覽:334
電腦版越南服怎麼改模組 瀏覽:266
中國什麼省最有錢 瀏覽:962
印度有多少紅茶 瀏覽:207
中國做了哪些努力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瀏覽:103
印度香蕉怎麼煮最好吃 瀏覽: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錢 瀏覽:672
義大利語有了一點點基礎該怎麼學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