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古利亞什麼意思

印度古利亞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10-18 21:15:07

1. 印度人種屬於白色人種還是蒙古利亞種

屬於白色人種。
大部分印度人都有白種人的體態特徵,鼻樑高、鬍子和體毛發達。大部分印度人都具有一雙黑人及黃種人不常見的大眼睛。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所以說今日印度人大部分是白種人。

2. 印度人 和 阿拉伯人 在長相上有什麼區別

1、從皮膚看;

印度人皮膚顯黑,而阿拉伯人的皮膚比起來白一些。

2、頭發;

印度人的頭發是亞麻色,阿拉伯人的頭發為黑色。

3、語言上的差異;

印度人大部分人都說英語和印地語,而阿拉伯人有自己的語言體系—阿拉伯語。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總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數為總人口的80.5%,穆斯林佔13.4%,基督教2.3%,錫克教佔1.9%,其它教派佔1.8%,情況不明的為0.1%。

阿拉伯在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頻繁交戰,使得途徑紅海的商路幾乎中斷,從而刺激了麥加古萊什人的貿易活動,極大地動搖了當地的氏族社會制度,私有制產生,麥加開始繁榮起來。

(2)印度古利亞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印度人的種族構成: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尼格利陀人長期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最為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在新移民到來以後,尼格利陀人多被他們屠殺、同化,或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

阿拉伯人的經濟體制:

歷史上的阿拉伯人以游牧和商業為主業,後來由於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大部分阿拉伯人開始轉向定居生活,一部分阿拉伯人仍過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半游牧民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阿拉伯馬,兼營農耕。仍堅持游牧的阿拉伯人亦稱「貝都因人」,主要飼養駱駝,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復仇殘余,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僅存純游牧部族之一。

3. 印度人的起源

印度的本地人是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

Dravidians

南亞操達羅毗荼語系諸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又稱德拉維達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屬不同人種類型: ① 歐羅巴人種與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即達羅毗荼人種,包括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以及坎納拉人等。多信印度教,其中以濕婆派為主,經濟、文化均較發達。②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包括托達人、科塔人、奧朗人、坎德人、貢德人等。③尼格利陀人種類型, 包括伊魯拉爾人、帕尼安人、卡達爾人等,其經濟、文化均較落後,許多人仍以採集和射獵為主要生計,有的依靠掘土棍生產,稱為掘棍文化,許多方面都保留著氏族部落結構,其中有些仍處在原始公社後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中 ,保留萬物有靈信仰。屬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各民族,是南亞現存最古老的居民 。 歐羅巴人種南歐 類型的人於公元前4000~前3000年到達印度,與當地人混合形成達羅毗荼人種,一部分滯留在次大陸西北部,保留較多歐羅巴人種的體質特徵,成為現存的布拉灰人。歐羅巴人種的人來到後,部分土著被趕到山區林地,習慣上又稱前達羅毗荼人。一般認為達羅毗荼人與哈拉巴文明有關。雅利安人來到後,達羅毗荼人被趕到次大陸南部,建立安度羅、潘地亞、朱羅、哲羅等王國,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17~18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後,將達羅毗荼人切割開來,進行掠奪、壓迫,破壞了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印度獨立後的1956年根據各民族要求建立泰米爾納德邦(原馬德拉斯邦,以泰米爾人為主)、安得拉邦(以泰盧固人為主)、邁索爾邦(今卡納塔克邦,以坎納拉人為主)和喀拉拉邦(以馬拉亞蘭人為主)。

4. 膚色和全世界都不一樣的印度人,到底是什麼人種

我們印象里印度人皮膚光澤黝黑,比非洲人白,比黃種人黑,有的又和歐洲白人差不多。沒錯,印度有個神奇號稱——「人種博物館」。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還有幾百少數民族。理論上,200個印度人一起用本族語言吵架,他們中任何一個,都聽不懂另外199個人說啥。

印度人到底是什麼人種?答案: 白種人。先看什麼是白種人,再看看印度的復雜種族。

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先祖來自地中海地區,前面說了地中海人屬深色皮膚的白種人。他們定居印度半島和當地原始澳大利亞人通婚,後代稱達羅毗荼人。

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最古老的三大游牧族,原居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白種人原住民區)。

4000多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半島,佔領了中北部。達羅毗荼人要麼被雅利安人同化,要麼退居印度南部。印度半島地處熱帶,太陽強行輻射了印度人多少世紀,可憐的雅利安人也曬黑了...

可見,印度最大兩個種族: 達羅毗荼人和雅利安人,都屬白種人,前者是深膚色白種人,後者因環境便黑。另外三個種族皮膚顏色為黑、棕、黃。

綜上所述,印度五大種族在漫長歷史中混合,白種人雖占壓倒性優勢,但這些白人要麼屬於深膚色白人,要麼氣候導致變黑,剩餘的種族本來膚色就深。於是,最後大家皮膚都挺黑的。

另外,印度歷史上多次被歐洲和中亞入侵,印度從沒贏過。歐洲和中亞也都是白種人(比如波斯人),印度自然又多了些白人。

印度最終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多民族、多種族混合型人種,白人為主,但皮膚多黝黑錚亮。

盡管印度人皮膚黝黑,但人家黑的有理,印度人確實屬於白人,只能說,「偽裝」的天衣無縫。

5. 「利亞」西伯利亞、蒙古利亞、澳大利亞這些後綴「利亞」是怎麼回事什麼意思

屬於古代歐洲人對一些區域的稱呼,類似於什麼什麼地方的意思,和德語、英語中表示地點或國家的land(中文音譯的什麼什麼蘭)相似。

6. 很多國家名稱都是通過語言的變化模仿的,印度尼西亞的名字是由何而來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名稱都是通過語言的變遷和遷徙模仿而來的。印度與中國一樣,在戰國時期中國有七大諸侯國,但是沒有一個是叫中國的,但是最後由於大秦的一統天下,中國的英文單詞就由秦(chini)發展成為了China。古印度也是一個多邦國的國家,起初就有16個之多,最後不斷的兼並成為了印度這個大國。

前面也解釋到了,印度的名稱是受到了宗教影響變遷的,當時印度伊斯蘭化非常的嚴重,於是伊斯蘭教就傳播到了如今印度尼西亞各個島嶼上,並且還統一了這些群島。受到印度伊斯蘭教的影響,這些統一的島嶼就被稱之為「印度的一個地方」,也就是印度尼西亞名稱的由來,是受到印度伊斯蘭教文化影響而來的。如今的印度尼西亞已經成為了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7. 傳說中的印度洋大洲

利莫里亞是至少80萬年前傳說中的神秘國家。人類古老傳說中沉入印度洋底的神秘大陸"利莫里亞"。
「利莫里亞」或「雷穆利亞」他們來自火星,昴宿星和天狼星——在地球進入物理形態。一些群體選擇了水,一些是植物界,礦物王國,或者是動物王國。因為他們的領域允許更長的生命范圍和更大的活動性。地球在那時已經有了有趣的族類,包括巨人族和侏儒族。利 莫里亞(Lemuria) 是一個傳說中的文明之地,遠古時沉入海中。在板塊移動說成熟之前,也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和德國的動物學家根據馬達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亞的狐猴種群分布,推測出一個曾存在於印度洋上的大陸,並提出非洲南部與印度半島之間是否存在過「地橋」——Lemuria大陸的問題。特殊哺乳類動物生息的馬達加斯加島、巨大陸角生活的阿爾達布拉群島、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等等,從非洲南部一直延續到印度半島南端之間,根據這個學說,南非和東南亞的狐猴都來自Lemuria大陸。

8. 求一些印度人的姓名!!!要全名!!!英文的!!!急急急!!!

1、Aamir Khan(阿米爾·汗)

2、Kiran Rao(基蘭·拉奧)

3、Imran Khan(伊姆蘭·汗)

4、Salman Khan(薩爾曼·汗)

5、Katrina Kaif(卡特莉娜·卡芙)

印度人: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1、尼格利陀人

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2、前達羅毗荼人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

3、蒙古利亞人

以蒙古利亞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蒙古利亞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蒙古人和與藏族關系密切的漢藏語系民族。

4、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來自地中海地區,被稱為地中海人。

5、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可能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古民族,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

9. 雅利安人跟日耳曼人、印度人有什麼關聯

日爾曼人是一些語言、文化和習俗相近的民族的總稱。這些民族從前2千年到約4世紀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中部。日爾曼人不稱自己為日爾曼人。在他們的漫長歷史中他們可能也沒有將自己看作是同一個民族。民族大遷徙後從日爾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納維亞民族、英格蘭人、弗里斯蘭人和德國人,後來這些人又演化出荷蘭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的許多白人。在奧地利也有許多日耳曼人後裔。許多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與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最早的關於日耳曼人的紀錄來自於前2和前1世紀的古典作家。從約200年開始日耳曼人開始使用一種自己的文字。此前的歷史只有通過考古和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來考證了。

通過對各個日耳曼語言(哥特語、古德語、古英語、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的仔細比較和日耳曼語言與其它印歐語言的比較語言學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語(也稱「前日耳曼語」或「泛日耳曼語」)。這些比較最主要的結果是:

日耳曼語屬於印歐語言,在這個語族中它屬於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與凱爾特語和古義大利語最接近。這三種語言一起組成古歐洲語言。前3或2千年時,也就是說青銅器時代的早期,古歐洲語言是中歐的語言。但其精確的地點和時間今天已經無從考證,或者爭議很大。
日耳曼語言之間非常近似,這很可能說明它們有很長的共同演化的時間。大多數語言學家將前日耳曼語從凱爾特語和古義大利語分離出來的時間定為前2千年上半葉。
日耳曼語分離出來後它依然與凱爾特語有接觸。一些凱爾特語的詞彙被日耳曼語借用。此外日耳曼語對芬蘭語也有影響。一些日耳曼語的詞彙在芬蘭語中出現(比如國王,日耳曼語為kunningaz,芬蘭語為kuningas,或者指環,日耳曼語為ringaz,芬蘭語為ri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這個詞的是希臘歷史學家波希多尼。他在約前80年時第一次使用這個詞。也許他在與中歐的某一個今天無法考證的小民族接觸時聽到了這個詞並將它用來稱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這樣一個小民族的名字後來成為了整個民族群的名字。

「日耳曼」這個詞的來源和意義至今無法定論。「日耳」這個詞在日耳曼語中無法被考證。日耳曼人自己將自己稱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愷撒在他的《高盧戰記》中使用了日耳曼人這個名稱。愷撒這里將所有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統稱為日耳曼人。到此為止羅馬人將歐洲西部的民族稱為凱爾特人,而歐洲東部的民族被稱為賽西亞人。到此時為止羅馬人才認識到日耳曼人並非凱爾特人,而是一個獨立的民族群。

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中稱「日耳曼人」是一個比較新的稱呼。一開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稱為日耳曼人,後來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這樣稱呼。塔西佗說高盧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後來這些民族自己也稱自己為日耳曼人。根據這個敘述這個詞有可能是從凱爾特語過來的。

塔西佗在他的書里詳細地列舉了每個日耳曼民族部落從萊茵河到維斯瓦河,從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的居住地。

嚴肅地說只有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才能將這些民族稱為日耳曼人。過去曾有很多研究通過考古學研究來推導出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棄。

今天類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學術范圍內重新開始,其目標是使用考古學和語言學的研究來獲得一個內在不矛盾的整體影像。按照這個研究歐洲北部的青銅器時代的人幾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謂的戰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與日耳曼人之間的關系還有爭議。此前的石器時代(約前3500年至前2800年)的農作文化與日耳曼人之間的關系幾乎可以完全否定。

最新的理論通過對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認為日耳曼人的產生地在今天德國中部山區的北部。但大多數學者對這個理論持懷疑態度。

過去學者們以為日耳曼語言是在約前500年由於日耳曼語語音變遷從其它西部印歐語言中分離出來的。在這個語音變遷中比如k通過ch變為h,或者p變為f,t變為th。

新的研究認為這個變遷很晚才發生,它發生的時間可能是前1世紀。最主要的證據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稱。前2世紀後期辛布里人與條頓人一起威脅羅馬北部。這兩個民族的家鄉是今天的丹麥。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後來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語中使用ch來寫,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個語音遷移在前2世紀後期還沒有開始或還沒有完成。一些早期流傳下來的地名說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這個見解對日耳曼語言學有非常重要的後果。這樣一來至今為止被稱為「泛日耳曼語言」的語言是在前2到1世紀形成的,到1世紀時它又分裂為許多自己的日耳曼語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語言與印歐語言相似,這個更古老的語言沒有被留傳下來,但其基本結構可以被重新構造出來。

通常我們都簡單地把人種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不過這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並不準確。因為膚色受外界影響很大,恰恰不是最重要的人種特徵。

還有一種人類學的分類方法是按照語言劃分,大概可分為印歐語系民族(廣義的雅利安人),閃米特語系民族(包括猶太人,阿拉伯人,古巴比倫人,古亞述人,腓尼基人等),含米特語系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北非柏柏爾人),漢藏語系民族,阿爾泰語系民族(包括蒙古,突厥,通古斯[女真]三大語族)等幾大類。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雅利安民族,這一經納粹德國反復強調的名詞,並不是什麼純種民族,且聽慢慢分解。

今天的歐洲除了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俄羅斯有屬於阿爾泰語系游牧民族的後裔和混血外,其他幾乎都是雅利安民族的後裔和混血。

雅利安人是活躍在東歐到中亞的草原地帶的民族,公元前,伴隨著他們的遷徙,他們征服了歐亞大陸幾乎所有的土著民族,並把他們的血液和文化混入了對方的血管。這實在是歷史上的一個奇跡,況且他們當時還未跨上馬背。雅利安人主要是馴牛,他們隨著牛車以慢速游動,直到與阿爾泰語系的蒙古利亞人相遇混血後才學會了馴馬,但當他們到希臘時,已經威風凜凜地跨在游牧馬背上了。當然這是以後的事。

歐洲原先遍布著和埃及人非常相似的伊比利亞種族。最先西進歐洲腹地的雅利安人是克爾特人,他們身材較高,皮膚白皙,習性剽悍,文化較高,很快把伊比利亞人征服並同化了。他們不斷地向大西洋方向推進,能夠不被同化的土著民族極少,只有近代的葡萄牙人大部分還屬於伊比利亞血統。克爾特人就成了現在法國的先民。

雅利安人因為有游牧民族的游動性,即使再美好的土地,也挽留不住他們好動的腳步。北歐的克爾特人一部分向西擴展,再渡海到了斯堪第那維亞半島,成了挪威、瑞典、丹麥、冰島人的先民。在喀爾巴阡山和黑海以北,雅利安人和當地土著民族混合的結果,又產生了波蘭、捷克、塞爾維亞人和部分俄羅斯人。另一部分則進入義大利和希臘,公元1500年前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希臘半島,摧毀了愛琴文化,和當地土著民族混合後,創造了更高的文化。

古羅馬的情況也是如此,最初住在義大利的是伊比利亞人,到公元前1000年,南下的雅利安人已經在義大利的中部、北部住了下來,他們和當地的土著結婚,這樣,很快就和土著民族融合了。拉丁人部落住在台伯河畔的一群山丘的頂上和四周,後來和來自海上的小亞細亞的游牧民族,其實就是一群海盜融合,並從雅利安人手中奪走了台伯河以北的義大利的大部分地方。海盜帶來了東方的文明,又帶來了商業活動,在台伯河畔的一塊作貿易集市的河灘地就成了以後的羅馬。

談到歐洲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提到匈奴人。東方的民族進入西方一定是很早的,但是有史料作證的是匈奴。匈奴原屬於阿爾泰語系的一支,最早見於中國的史料,原在中國的西北部。從秦到漢,當時的漢藏語系民族,也就是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對不斷南下來犯的匈奴游牧民族進行了堅決的抵抗,致使一部分匈奴人被迫東行,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到了公元1世紀,匈奴已經推進到歐洲的東部邊界,並且和屬於雅利安人的諾迪克游牧民族混合起來。他們帶去了中國和印度的文明,對被征服者不是殺戮而是編入兵籍,甚至互通婚姻,這樣便成功地把多瑙河的游牧民族都混合起來。匈奴是一個很強悍的民族,具有很強的同化力。匈奴的偉大領袖吾提拉曾統治著匈奴和日耳曼諸部落組成的橫跨歐亞的大帝國,東羅馬帝國十多年間一直受他的欺凌。他甚至娶了東羅馬帝國皇帝的孫女。453年,吾提拉和一個日耳曼少女結婚,舉行婚禮時不幸死去了。從此匈奴便消失了,但東方游牧民族的血液卻流在歐洲人的血管里。

所以,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純種民族,只有文明同化伴隨的血液混合。

本文參考了蒙族學者孟馳北先生的《草原文化和人類歷史》,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孟先生提出的草原文化理論還在學界討論中,但是本文所參考的歐洲民族演進部分卻是准確精當的。

印度人種復雜,由幾支組成。澳亞人是印度古代民族之一,他們從西方進入印度,以後分布開來,蒙達人、奧朗人、霍人、貢德人、孔德人和卡西人等就是他們的後代。

印度的孟加拉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邦。在遠古的時候,孟加拉地區的居民屬於亞澳人種 。他們操亞澳語,這種語言現在還有,可以在土著人中找到痕跡。這些土著民族中的高爾人 、布林德人、崩德拉人、尼夏德人等,在《往世書》里都有記載,這證明他們是很古老的。

孟加拉人的主食是大米,喜歡吃魚。孟加拉人有名的甜食是拉斯古拉(一種帶甜汁的元宵)和生代西(一種奶 酪糖)。�

安得拉人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等地。安得拉人還保持著種姓差別,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種姓。同一個種姓又分為數以百計的副種姓。

奧里薩人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屬原始達羅毗荼人與雅利安人的混合種。

奧里薩人一般直率誠實,勤勞本分,篤信宗教,熱愛和平,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素有天真無邪之稱。他們的主食是米飯,副食有魚蝦、豆製品和各種蔬菜,香蕉、椰子常做早餐。�

馬拉提人亦稱馬拉塔人,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馬拉提人喜歡摔跤,印度的大力士以馬拉提人居多,他們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

馬拉提人的飲食沒有什麼特別,米飯、面餅、奶、奶油、酥油和蔬菜,這些在北印度常吃的食物,在這里也同樣流行。馬拉塔人的節日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最大的節日是耿乃希節。

古吉拉特人(舊譯瞿折羅人)是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古吉拉特邦,在其鄰邦也有少量分布。古吉拉特人操古吉拉特語,古吉拉特語屬印度雅利安語系的曉爾塞尼·阿布婆朗希語的 范疇。�

古吉拉特人成分復雜,有拉吉普特人、古賈爾人、巴拉斯人、鮑哈拉人和科傑人等。�

古吉拉特人主要從事農業,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煙草、棉花、甘蔗等。 大多數古吉拉特人食素,愛用辣椒等調料,而且對奶油、豆粉、甜食頗感興趣。�

印度斯坦人為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於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以及比哈爾邦的西部地區,屬於混血人種。�

大部分印度斯坦人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均為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絕大多數人信印度教,少數人信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和豆類等,一部分人在工 廠、礦山做工。手工業紡織較為發達,以棉紡、刺綉、金屬等精巧手工業著名。�

拉賈斯坦人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拉賈斯坦邦,其相鄰各邦也有少量分布。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型。民族成分復雜,歷史文化悠久。操拉 賈斯坦語,該語言包括7大支,50多種方言。7大支是:馬爾瓦里語、中部和東部拉賈斯坦語 、東北部拉賈斯坦語、馬爾維語、西部拉賈斯坦語、皮利拉賈斯坦語和東旁遮普拉賈斯坦語 。�

那加人是印度的主要民族之一,大多分布在那加蘭邦、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的卡斯山區.那加人居住的地區,多為高原和山地,山高谷深,景色壯麗。他們以農業和狩獵為生, 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等。那加人屬於蒙古人種,來印度後又形成不少分支。

印度的少數民族(即部落民族)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印度現有400多個少數民族,約有5900萬土著部落民。人口超百萬的部族有9個,最少的暗達曼人只有幾百人。�

迦洛人又叫阿吉格芒獃人(山民之意)。他們主要分布在迦洛山區,該區面積約3000多 平方公里,擁有人口30餘萬。此外,在山區周圍的平原以及瓜爾巴拉蘭地區散居著不少迦洛人。�

迦洛人主要有三大支派,或叫三大家族:即馬拉格、毛米恩和桑格麻。各家族又有許多 分支,例如阿外、阿梭和西拉等等。他們是不同家族通婚後出現的新家族。�

桑塔爾人是印度人數最多的部族之一,他們主要分布在比哈爾、西孟加拉和奧里薩等地 。他們主要以務農為業,也善於狩獵。桑塔爾人皮膚黝黑,長頭型,前額寬闊,眼睛呈黑褐色,鼻樑筆直,嘴唇稍厚,額骨突 出,頭發捲曲,胡須稀疏,中等身材。桑塔爾人操桑塔爾語,屬於印度最古老的一種土語。

10. 古印度人與現在的印度人是同一個民族嗎

古印度人與現在的印度人是同一個民族,北印度雅利安民族以印度斯坦人為最多,此外還有馬拉地人、吉吉拉特人、奧薩人等等民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而從印度獨立出去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分別以旁遮普人和孟加拉人為主體,而達羅毗荼諸民族,以泰盧固人口最多,此外還有泰米爾人等。

(10)印度古利亞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閱讀全文

與印度古利亞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瀏覽:971
越南共佔多少島 瀏覽:956
有申根簽證怎麼去英國 瀏覽:419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7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
羅馬寶貝義大利劇插曲有哪些 瀏覽:667
英國的薯片有多少種 瀏覽:106
英國租房有什麼問題 瀏覽:274
中國男籃對希臘徐傑得多少分 瀏覽:439
越南打表多少錢 瀏覽:334
電腦版越南服怎麼改模組 瀏覽:266
中國什麼省最有錢 瀏覽:962
印度有多少紅茶 瀏覽:207
中國做了哪些努力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瀏覽:103
印度香蕉怎麼煮最好吃 瀏覽: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錢 瀏覽:672
義大利語有了一點點基礎該怎麼學 瀏覽:941
英國禁用什麼塑料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