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G可能是腦迴路最清奇的公司,該公司都推出過哪些奇葩產品
作為一家腦迴路清奇的科技公司,LG推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單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家的手機系列。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家那些很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手機吧。
以上就是lg所推出的一些奇葩單品了。你還知道哪些呢?一起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Ⅱ 化工廠主要生產什麼
化工行業就是從事化學工業生產和開發的企業和單位的總稱。 化工行業包含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石化、環境、醫葯、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精細與日用化工、能源及動力、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行業。
起初,生產這類產品的是手工作坊,後來演變為工廠,並逐漸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生產行業即化學工業。化學工程是研究化工產品生產過程共性規律的一門科學。人類與化工的關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產品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起著劃時代的重要作用,它們的生產和應用,甚至代表著人類文明的一定歷史階段。
(2)印度lg化工廠生產什麼擴展閱讀:
化工行業劃分為三大類:石油化工、基礎化工以及化學化纖三大類。其中基礎化工分為九小類:化肥、有機品、無機品、氯鹼、精細與專用化學品、農葯、日用化學品、塑料製品以及橡膠製品。
工程塑料 :聚苯醚、 聚苯硫醚、 聚甲醛、 聚醚醯亞胺、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聚合物、聚醯胺、 聚酯樹脂 、熱塑性彈性體、色母再生料、其他未分類塑料原料合成橡膠:丁苯橡膠、 順丁橡膠、 丁晴橡膠 、乙丙橡膠、 再生膠 、橡膠輔料 、丁基橡膠、 氯丁橡膠、 異戊二烯橡膠 SBS 、其他未分類橡膠原料。
樹脂:天然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丙烯酸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離子交換樹脂、氨基樹脂、有機硅樹脂 、其他未分類樹脂;石油及製品:原油 、燃料油、潤滑油脂、溶劑油、石油焦、石蠟、瀝青、成品油、石油製品、油品添加劑、氣體類石油產品。
Ⅲ 化工廠主要生產什麼
化工廠主要生產化工系列產品:生產化學試劑及其他一些精細化工產品。主要有無機試劑、有機試劑、生化試劑和臨床化學試劑、環境科學用試劑、光學和電子工業用試劑;軍用和民用發光材料;電影和照相用感光材料;印刷用化學品;膠粘、塑料助劑、表面活性劑、勻染劑、添加劑、變性劑、乳化劑、阻燃劑、抗靜電劑等。
Ⅳ 在化工廠上班是什麼感受
我就是在化工廠上班的,現在做的是最普通的操作工,負責維護運行機器的正常運轉,干一些雜活。
在化工廠上班,首先要忍受各種氣味,有酸的,有臭的,有刺鼻子的,有令人作嘔的,有熏眼睛的。在不同的車間崗位,會有不同的濃度。對於一些有毒有害的氣體,比如硫化氫,氯氣,一氧化碳,甲苯等等,需要格外注意。因為某些地方的疏忽,會導致丟掉性命。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所在的車間是廢水處理,主要是通過蒸發和冷凝處理掉污染物。因為處理工藝落後,再加相對水質比較雜,導致車間的事情非常多,設備問題頻發。管道被腐蝕,泵出問題,鹽分累積堵塞離心機等等。有的問題車間會讓廠里施工隊處理,但是我們這樣的操作工肯定不會閑著,需要收拾現場,協助處理各種問題。最重要的是,工資只有三千五六。
幸運的是,我所在的車間沒有高溫高壓的危險環境,沒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氣體,沒有腐蝕性化學品。安全系數相對高一些,只有壓縮機可能會出現爆炸事件,五年內出現過一次。
雖然遠離這些毒害氣體,但是其他車間不免會飄過來氨氣,甲酯等等刺激性氣體,讓人十分難受。空氣之中還有粉塵,設備有噪音。工作環境之差,可見一斑。
曾經一些不懂行的人說,未婚不能進入化工廠工作,會導致終身不孕不育。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當然情況會存在,但是只會在一些非常特殊的崗位,接觸一些特殊化學原料。廠里也會告知員工,用高額的工資招工人進入這種崗位,一般四五十的員工才會選擇去。
在化工廠,有的崗位徹徹底底是在拿命掙錢,我們廠就有一個車間,名為「DCNQ」,這種產品是毒性相對比較強烈的化學品,大多數人都這個東西過敏。廠里用每月一萬多的工資招聘,都難以招到人,最後因為環保問題,被徹底放棄。
化工廠上班有個好處,工作相對輕松一些,一切正常的話都是在熬時間。像我這樣的操作工,一個班十二小時,工作量很小。但是我所在的廢水處理車間例外,很累。生產車間比較輕松,但容易接觸到有害物質。
如果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不會再到化工廠上班。但是為了還房貸,我又不得不去。我們市區,當初招商引資,進入了一大批化工廠和冶煉廠。冶煉廠工作環境更加惡劣,工作量也相對大一些。作為底層員工,可選擇的餘地不多。
所以啊,對於底層員工而言,說多了都是淚。有時候挺想自己去創業,搞點生意做。可是因為房貸,徹底把我壓住了,因為我輸不起。
看上面大家寫了好多,我來補充幾句!
說的明白一些,我們每個人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化工廠,如吃飯的塑料碗筷;身上穿的氨綸、尼龍等材料的衣物;家裡的傢具、裝修用的材料; 汽車 的很多非金屬零部件,這些全部來自於化工。而化工生產的最原始材料就是石油、煤、天然氣等。 我曾經給一位女生講「你身上穿的彈性十足的內衣,都是石油做成的」,她很驚訝,但這就是事實 !
所以說化工深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化工!
很多化工廠都是常年生產,除了因檢修、市場等原因外,絕不會停工停產。所以化工廠的一線工人絕大多數三班倒或者四班倒工作(8小時或12小時輪班工作制),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包括我們最在乎團圓的春節也不例外。
化工廠的普通工人中有負責自動化控制的(專業術語「內操」),他們負責通過電腦監控、遠程調整生產工藝參數。一上班呢就要坐在凳子上8-12個小時,盯著兩三台電腦屏幕看;化工廠的普通工人還包括現場操作人員(專業術語「外操」),他們主要負責化工廠現場設備的操作,巡檢,以及工藝設備的調整,還包括現場衛生的維護等。
當然,化工廠普通工人還包括檢修、化驗等人員。
另外,除了普通操作人員,化工廠還有很多管理人員,和生產直接有關的稱為專業技術人員,他們一般是技術員、工程師。負責生產中的設備、工藝、安全的管理。在大多數化工企業,他們工作壓力大,累死累活的那種(為了給外行解釋:他們不是「官」)。工資一般略高於操作人員。
有人可能想問,化工廠的重大(較大)安全事故完全能夠杜絕嗎?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未來50年內不可能!只能說盡可能、最大程度減少安全問題。
為什麼呢?
一、必然性 。
有些安全管理鬆散,長期違規,隨著時間推移,必然會出現。你比如,規定了高處作業必須寄安全帶,如果長期違反該規定,99次倖免的話,第100次必然會出大問題(摔死)!
二、偶然性 。
一些安全管理嚴格的大企業,組織生產操作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操作規程來執行。但是,你總會疏忽點一些小的問題,從而造成大的事故。(關於這點,在追求完美者的眼中,是不可理解的。但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所有事故不是都可以避免的。)
另外再提一句,在有毒有害化工企業工作的人,身體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損害。
說的有點多,歡迎大家補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感受是非常的無奈,累,危險,工作環境差,我實在是忍不住就走了!我2012年在我們當地的一個化工廠做了兩個月就出來了!
化工廠可能大家只是聽說過,而且還有很多化工廠的新聞傳出,像爆炸,中毒事件,但是並不知道是生產什麼的,我進的化工廠是一家肥料生產企業,在我們當地乃至省內也是有點名氣的。肥料大家應該都知道,是莊家的營養品,當我們打開肥料包裝袋的時候就會聞到一股怪味,甚至是刺鼻的味道,這就是因為肥料中有碳酸氫銨,有氨臭,可想而知在生產車間的我們是什麼感受!
第一,在化工廠上班容易中毒,造成生理紊亂。在化工廠上班的人都會戴防毒面具,可是防毒面具不是萬能的,當你在工廠呆久了,就會有明顯的感覺,毒氣進入人體後,損害人體某些組織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組織結構,嚴重的會器官衰竭。
第二,容易讓人窒息,造成器官缺氧。在化工廠上班,會經常呼吸到有毒的異物,會引起聲門突然緊閉,氧氣不能進入體內,會造成我們缺氧,做久了就會自然感覺身體不舒服了。
第三,在化工廠上班還會遇到灼傷,因為有些材料需要通過高溫才能加工出來,所以也是很危險的。
第四,因為化工廠都是敞開式的車間,所以環境不是很好,到處是排出來的廢料,廢水,廢氣,灰塵也特別多,我最最接受不了的是廢氣體,有時候就會感覺到缺氧了就要窒息一樣。
第五,在化工廠上班的衣服也特別的臟,每次回家洗衣服都是和其他衣服分開洗的,因為衣服實在是太臟了。
好了,我個人的感受就怎麼多了。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原諒,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轉眼在化工廠6年了。不同崗位體驗不同。我說說我吧。畢業了飢不擇食,找關系進了某化工廠,開始了6年溫水煮青蛙的日子。
安逸與各種問題為什麼說安逸?這就是溫水煮青蛙,因為由於效益還行,工資有保障,捨不得那些工資,只能忍受。哪裡不好,
一個安全問題,二個 健康 問題,三個前途問題,四個與 社會 脫節問題。
1. 安全問題。就說一次事故,那次我正好在100米外有掩體地方,若15米以內,我正好路過或者進去裡面,就呵呵了,幸好那次事故沒有傷亡。
2. 健康 問題,廠里各類化學葯品,中間產品,副產品,成品,都是有損 健康 的。特別是生成的某些氣體,在開停車階段就會很明顯。為什麼下班不回家?離市區50公里車程,倒班人員也不可能天天回家,還有很多以廠為家的。另外3班倒對身體和精神不好就不啰嗦了。
3.前途問題這個行業論資排輩,講究關系。廠08年投產,10年我才進廠,也沒有很硬的關系,所以沒啥前途。你可以參考下,我廠06年本科無一例外都是主管主任,07年本科都無一例外都是主辦或核心技術員,08年本科無一例外都是管理,09年本科之後無一例外都是工人。工資分別是1萬到1萬6,8000到1萬多,7000到9000,4000到6000。當然,工人沒有資格有任何職稱,有職稱的最少9000。
4.脫離 社會 廠子就是一個典型工業時代模式的小 社會 ,你所有的 社會 交際都在廠里,你要給領導笑臉,要小心翼翼的與同事相處,因為你們抬頭不見低頭見。由於重心放在了這個小 社會 ,真正的 社會 接觸會很少,特別是在包容性小的陌生城市。然而一個人的機遇都是在接觸 社會 後才能出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總結所以,我建議題主在充分調研了之後再去從事化工行業,不要飢不擇食,多問問自己有沒有準備好脫離信息時代,倒退回工業時代,有沒有準備好用 健康 換金錢,有沒有準備好忍受待遇仕途上的不公,有沒有準備好與家人朋友的分離,有沒有準備好無論你怎麼努力,只要不離開就沒有任何希望。
人啊最可怕的是一眼能望見10年後的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沒什麼大的本事,在化工廠從事過幾個崗位,包括與外界 社會 接觸較多的崗位,最後又回到工資較多的3班倒崗位,當一個小小班長,等攢夠了不用啃老的錢,我會逃離這鍋溫水,宜早不宜遲。
15年大學畢業於某211大學化工機械專業(准確說過程裝備於控制工程)。畢業進入煉油廠工作到現在一直在一線倒班。現在環保很嚴,對於央企國企來說永遠是國家制度政策的先行者,在環保不余遺力的投入了很多很多,廠區內沒有任何異味。各種主被動安全措施很齊全。員工水平普遍很高公司有定期員工培訓,高水平的操作和sis系統保護下,很多年沒有發生過事故了。當然在一線還是有不小的危險,倒班對身體危害。25歲的我已經明顯感知到自己記憶力衰退了。
我也是在化工廠上班的 兩班倒 工作12小時 工資還不到4000塊錢 而且我們都沒有五險一金 廠里給本不給我們買保險 我們所用的原料都是有毒的 比如 二苯甲酸 苯酚 甲酚 鄰苯之類的工業原料 還有一些固體原料 都是對身體有害的物料 隨然說有口罩 但是 有時還是覺得胸悶 喘不過氣來 廠里老闆還很摳 口罩都是半個月才發一次 老保用品一減再減 不是為了生活 誰願意在這種環境下上班 每次檢查都是先通知 後檢查 弄虛作假 工資還不透明 每到晚上 整個園區 氣味難聞 現在的空氣 被整個化工廠汚染嚴重 治理環境 要先治理有汚染的工廠 才能有一片藍天
我今年2月份,剛從一家化工廠辭工。
這家化工廠,主要生產醫葯中間體,也就是西葯半成品原料,主要出口歐美和印度。
大致有三種:小兒哮喘類,降血壓類,維生素C類。
工作時間上實行三班倒,一班8小時,也就是停人不停機的那種工作制度。
一進入廠區,首先聞到的是刺鼻的各種味道,令人反胃、嘔吐。
再是機器轟鳴,噪音非常大。講話聲音小點還聽不見。
原料和製品都有劇毒,全是易燃易爆那種。
諸如三氯甲烷、四氫呋喃之類,有袋裝粉劑和桶裝水劑。
廠區嚴禁打手機和吸煙,工作服是統一發的棉織品,工作時全副武裝,帶上安全帽,防護眼鏡,防毒口罩甚至象鼻子類的面具。
手機產生電磁火花,化纖織品產靜電,煙是明火,由於原料和產品燃點非常低,所以這些都是絕對不容許的。
主要感到有毒氣體對人體有傷害,咽喉發炎,是我選擇離開化工行業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安全問題,不按規程操作、誤操作,都可能引起蒸汽燙傷、氮氣引起窒息、火災、和爆炸。
化工行業由於它的特殊性和危險性,一度招不到人。
所以人事部天天招工。甚至介紹一個工人,只要他干滿6個月,介紹人還有300獎金。
年齡一再放寬,從二十、三十到四五十歲,可工人仍然不好招。我們戲言這是"養老院"。
各個崗位嚴重缺人,員工一個頂倆,有的很長時間上8對8(12小時)。
現在各個行業都產生用工荒,人口老齡化,到一線城市打工,有些是拆遷戶吃老本,不願做事。
化工是高危行業,盡管有五險一金,生活住宿方面都有改善,但限與內地消費水平,工資待遇太低,等等這些原因,造成了化工廠找不到人,也留不住人。
三班倒,生產三氟化氮特種氣體, 電解工段 ,預處理工段, 車間要求效率產量 但設備又達不到所要求的-產量 ,每天上班忙的要死, 小心萬千, 由於工藝沒有先列, 問題多多, 天天都是綳緊神經, 在一線車間10個有8個都尿氟 由於產品國內沒有幾家生產, 職業病未知 ,為了身體 健康 幹了幾年就跑路了 ,高溫高熱高毒嚇死你 電解車間溫度50度左右, 進去車間裡面要穿一套線衣 外面穿套雨衣 ,頭戴防毒面具 ,頭盔加面具 腳穿防靜電工鞋 ,手套一雙薄乳膠手套外面再套厚的侵膠手套 , 全身上下不漏一絲皮膚, 就這樣還是被電解原料(比硫酸強很多倍)灼傷 幸好當時反應快 一分鍾之內用了特殊葯水 不然就會燒到骨頭里,燒到骨頭里 真是無救。送到燒傷醫院 醫院也沒有任何辦法。
你想想 夏天進車間裡面幹活是什麼感受,在裡面能連續干半小時就是牛人 。 車間裡面一線員工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誰干哦, 不過這個廠在哪個城市算是不錯的了, 不拖欠工資 相對於其他工廠, 薪資待遇好多了 。(進化工廠要慎重考慮 沒有結婚 單身的 就最好不要去了 特別是一線工人 工廠出過多少事 都會有些隱瞞的 著火啊 爆炸啊泄露啊難免會有)一言兩語講不完 也是為了身體 健康 幹了幾年就跑路了 一點也不後悔 那是拿命和 健康 掙錢。不成熟的化工廠干著就是要命,也是拿各種事故不斷改進 希望以前的同事們越來越好。
我在石化廠工作十幾年,剛開始我們單位是私企,後來被國企收購,現在也成了赫赫有名的國企單位,但是,工資待遇低的可憐。五險一金後,一月到手工資三千左右,一年有十天左右的年休假,一般都是四班三倒,生物鍾紊亂,現在的化工管理越來越嚴格,國企制度也有許多不合理,形式主義嚴重,很多時候上班更多的是為了應付各種檢查和打掃衛生,真正的生產反而排在後面,有家庭和孩子後,因為倒班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了,有時候真想放棄這個工作,但是國企,猶如雞肋,讓我始終拿不定主意
學化學專業,畢業出來工作十幾年了,2012年所在公司也發生過一次大爆炸事故,夜班也上過,化工廠對身體肯定有危害,人身安全也沒完全保障,但是沒辦法,要養家糊口,進過幾個化工廠,其中一個還是很好,實驗室,壓力不大,領導賞識,一周休息一天半,工資還可以,單身,呆了四年。因為同學介紹,去了另一工廠,當車間管理,因為是新開的工廠,工藝不成熟,各種累,一兩月瘦了十幾斤,老闆還不賞識,效益也不好,離開了,後面去另一葯品中間體生產企業當車間主任,工資尚可,離家近,每天下班回家,可以照顧孩子。之前的老闆在附近新建了一家企業,同學再次邀請過去,雖然老闆關系一般,但同學是工廠廠長,所以還是去了,又是新產品,各種累,臟。因為一些原因,公司股權結構變化,管理層發生變化,我同學還是廠長,總經理變了,想來想去還是辭職了,去了一家中葯提取企業當質量負責人,待遇不錯,工作環境很好,只是老婆不能上班,孩子要養,還要二胎,當同學第一次介紹去的企業,換了老闆,同學也不在那,待遇提高了,雖有猶豫,還是去了,又是各種累,這就是我這些年反反覆覆在化工行業的經歷。
Ⅳ 日韓卷土重來,LG成為全球最大供應商,國產動力電池會被顛覆嗎
成都車展上,特斯拉員工也證實:「現階段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Model3使用的還都是LG電池,裝配寧德時代電池的車型則會在近期陸續下線。」這意味著,LG化學不再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唯一供應商,市場份額必將大打折扣。
最後是LG的盈利能力。據根據LG化學一季報披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電池部門銷售額為2.2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1.2億元),營業虧損51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鑒於LG化學電池業務難堪的盈利能力,其電池業務拆分上市的計劃被無限延期,據外媒報道,此前負責電池事業部剝離事宜的「TF」工作小組也已經解散。
與之相比,寧德時代盡管受疫情影響,裝機量下滑嚴重,但一季度仍實現營收90.31億元,凈利潤7.42億元的傲人成績。一季報發布首日,寧德時代股價出現上漲;反觀LG化學,不僅一季度大額虧損,登頂全球第一後,LG化學股價卻出現下跌,理由是LG化學在印度東南部安得拉邦一間工廠廠房發生化學氣體泄漏,造成至少11人死亡,數百人不適。
短期來看,疫情和國產特斯拉二供將立竿見影的直接影響到LG化學的市佔率,能在今年底保住霸主地位已屬不易;長期來看,無法找到市場與盈利的平衡點,將是LG做大做強的最大阻礙。
LG化學領銜,日韓能否撬動國內市場
盡管LG的登頂充滿了機緣巧合的味道,但依然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註:以LG為代表的日韓企業,是否將顛覆國內動力電池產業?
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LG化學、三星SDI、SKI已經得到了國際車企的高度認可。其中LG主要覆蓋雷諾、奧迪、沃爾沃、捷豹、Smart和現代,SDI主要覆蓋大眾、寶馬,SK則是賓士和起亞。
數據不會說謊,今年1-5月,LG化學裝機量增長70.5%,達到7.8Gwh,從去年同期的第四位躍居第一;三星SDI2.1Gwh,增長了33.4%,排名第四(超過了比亞迪);SKInnovation增長59.6%至1.3Gwh。
在中國取消動力電池「白名單」後,質量與成本被跨國車企高度認可日韓電池企業,順勢導入國內合資品牌的供應鏈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也是業內人士的擔憂所在,但實際情況或許稍微樂觀一點。
國內電池質量是否可以抗衡日韓電池一直被爭論,目前尚未有結論。但拋開產品質量技術不談,僅僅從產能來看,短期內就不會有太大威脅。
一位主機廠動力電池采購人員也向出行一客表示,動力電池采購的考量因素很多,從檢測合格,到采購裝配的周期非常長,而目前日韓企業在華產能十分有限,短期內不會有大量采購。
事實上,從合資企業的動力電池布局來看,日韓供應商也並非主要選擇。在中國市場,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始終是所有企業的第一選擇,即便是特斯拉,也在和LG度過短短半年的蜜月期後,新增了寧德時代作為供應商。
除此之外,從近日大眾聯姻國軒、萬向A123;賓士入股孚能;寶馬牽手億緯鋰能等事件來看,中國本土電池企業的優先順序,猶在產能不足的日韓動力電池企業之上。
顯然,短期內,日韓系電池並不會給市場格局帶來顛覆性的變化;長期來看,則是物競天擇,終究要靠穩定優質的產品說話。但可以確定是,疫情後新一波電動化浪潮下,無論是日韓還是國內電池企業,都將迎來一段動盪期。(責編/楊佩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寧德時代和LG化學或投資印尼電池供應鏈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印度尼西亞政府表示,全球最大的兩家電動車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和LG化學已經表示,或加入該國電池供應鏈投資計劃,該計劃或為印尼的電動車供應鏈增加200億美元的投資。
印尼海事事務和投資協調部負責投資協調和采礦事務的副主管SeptianHarioSeto表示,上個月,兩家公司分別與印尼國有礦業公司AnekaTambangTbk簽署了早期協議,旨在利用後者的鎳產量生產更高價值的電池產品。據Seto透露,這一戰略包括開發金屬加工和電池組裝的新能力。「這是一場技術競賽。LG化學和寧德時代是鋰電池技術領域的兩大領先者。」
據悉,LG化學和AnekaTambang已同意探討合資方案,但目前該計劃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LG化學表示,一份完整的協議將有助於該公司確保穩定的鎳材料來源。
寧德時代拒絕對此置評。此前,寧德時代已經加入一個項目,在蘇拉威西島中部建設一家鎳加工廠和其他電池供應鏈基礎設施。AnekaTambang表示,該公司正在研究與第三方的合作,並研究開發鎳礦下游產業的計劃。
印尼擁有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鎳儲量。(圖片來源:彭博社)
印尼政府已經宣布了價值30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LG化學和寧德時代的現有承諾),旨在成為電池材料、電池組本身和電動汽車的生產中心。額外的投資將進一步支持印尼總統JokoWidodo將該國發展為電動車行業重點區域中心的雄心。
包括印尼國有Asahan鋁業公司(Inalum)和國有電力生產商PTPerusahaanListrikNegara在內的公司將在印尼電池控股公司下進行合作。?Inalum總裁OriasPetrus表示,該公司將生產鋰離子電池,並與AnekaTambang等公司合作。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分析師AllanRayRestauro表示,印尼缺乏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設施使發展端到端的電動車行業的任務更具挑戰性;與此同時,印尼在研發支出方面也落後鄰國。Restauro稱,印尼需做更多努力來刺激當地對電動汽車的需求。
Seto表示,目前通過開發四個高壓酸浸廠提高電池用鎳材料產量的努力正在推進。這些工廠能夠將印尼質量較低的鎳礦石轉化為能用於電池的化學品。如果環境審批和廢棄物管理計劃完成,至少有一家工廠可以在明年年底前開始生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lg公司簡介,讓電子產業風靡世界
一個正確的選擇是您幸福生活的開始,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不僅要物美價廉,還要重視商品的質量,以防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方便的去解決,避免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小編在這極力推薦LG,選擇lg,就是生活高端的保障,就是在電子化選擇的一個正確規律。小編家中的電腦也是LG公司的呢,在這里選擇LG,給你十二分的省心/放心/安心!
1945年,剛從日本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韓國,開辟化學與電子產業的新紀元,為LG集團的兩大支柱產業化學和電氣電子產業奠定了基礎。
LG集團的創始人蓮庵具仁會於1947年創建了樂喜化學工業社(現LG化學),從此在一窮二白的這片土地上開始譜寫了LG集團的歷史。
LG集團通過生產化妝品「樂喜乳霜」,開始了企業經營活動。為了研發不易破碎的化妝品瓶蓋,LG集團在韓國首次打入塑料產業領域。
朝鮮戰爭爆發的1952年,LG集團在沒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強的企業精神,就無法擴展事業的情況下做出了這一決策。
LG集團先後生產出梳子、香皂盒、牙刷、餐具等塑料產品,為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貢獻。
LG集團於1954年憑借自主技術成功地開發出韓國最早的牙膏,戰勝了美國「高露潔牙膏」,迅速佔領了韓國國內市場,為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貢獻。
LG集團於1959年成立了樂喜油脂,開始了香皂和甘油的生產。
同時,LG集團在擴大塑料產業領域的過程中,於1958年成立了金星社(LG電子),並於1959年生產出韓國第一台第一台真空管式收音機A-501,開辟了韓國電子產業的新紀元,設立了韓國國內第一家綜合電子產品工廠。藉此,LG集團於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奠定了其企業活動的兩大支柱化學和電氣電子產業的基礎,為韓國產業發展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
1962年,LG集團成立了韓國電纜工業(現LG電纜),擴大了電氣.電子產業領域。1967年,LG集團成立了韓國首家民營煉油廠湖南煉油(現GSCaltex),打入基礎原料產業領域,為其進軍重化學工業奠定了基礎。此外,樂喜化學(現LG化學)於1964年生產出韓國最早的合成洗滌劑「HAITAI」,還於1967年生產出廚房洗滌劑和液體洗發劑「洗發膏」。
金星社(現LG電子)分別於1960年、1965年、1966年、1969年在韓國率先生產出電風扇、冰箱、黑白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和電梯等產品,銷售額突破了100億韓元大關,公司創立僅10年,便獲得了239倍的飛躍發展。至此,LG集團躋身於化學、能源、電氣、電子產業的韓國龍頭企業,迎來了充滿希望的70年代。
70年代,韓國通過出口主導型政策,推動經濟快速發展,進入新興工業國的行列。
然而,70年代經歷了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再加上韓國國內政局動盪,使得經營環境日益惡化。
1969年12月31日,LG集團創始人具仁會會長與世長辭,具滋暻就任第二代會長,迎來了70年代。具滋暻會長上任後表示「70年代是LG集團走向國際化的轉折時期」,決定把扎扎實實的發展政策和國際化,制定為70年代的主要政策。
為此,LG集團將1970年和1971年確定為「經營穩定年」,夯實了扎實的經營基礎。1972年,樂喜化學(現LG化學)銷售額突破11億韓元,出口額達到530萬美元;金星社(現LG電子)電子產品的出口實績,比前一年增加了170%;湖南煉油(現GSCaltex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擴建工程,工廠啟動僅3年就把生產能力提高到3倍,從而奠定了主力企業發展基礎。與此同時,LG集團於1970年接收凡韓火災海上保險(現LIG)進軍保險業,於1973年成立國際證券公司,開始涉足證券業等,成功地將事業領域由製造業擴展到服務業。
可以說,70年代,LG集團通過扎扎實實的發展,不斷擴大事業領域,服務於社會,發展成為國民企業,樹立了成熟的企業形象。
在化學與能源領域,LG集團以樂喜(現LG化學)於1983年後重點發展的石油化學工業為中心,不斷深化和發展了塑料、生活用品、精密化學等已有領域,並重新進入化妝品行業,擴大合成產業的同時,進入醫葯品事業領域,實現了事業領域的多元化,並通過積極的海外投資,開始步入跨國企業的行列。
金星電線(現LG電纜)迅速實現了銅通信向光通信、普通電線向超高壓特殊電線的轉換,引領了電纜事業質的轉換。
LG集團於1984年成立了LGAd,開始涉足綜合廣告事業領域,於1987年接收了KoreanExpress(現LGCard),成立了STM(現LGCNS),進入信用卡和電算系統專業事業領域。
迎接1987年LG集團成立40周年,LG集團竣工了汝矣島LG雙子大廈,進一步提升了集團的整體形象。1988年在墨西哥,泰國,埃及,菲律賓,義大利,英國設立生產基地。隨後,LG集團又實施了「F-88計劃」和「V計劃」,制定了長期發展藍圖,堅決推行企業改革,迎來了90年代。
1990年,具滋暻會長發布了以組織結構與運營體制的改革、自律經營與人才培養為基礎的「21世紀經營構想」、「為顧客創造價值,以人為本的經營」的新的經營理念,指明了LG集團的未來藍圖,確立了企業經營的理念基礎。
1990年在印度尼西亞設立生產基地。
1992年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
1995年,為全力打造鮮明的企業形象,LG集團通過將集團名稱更名為LG等一系列CI修訂工程,發動了面向全球化的引擎。繼具滋暻會長之後具本茂就任LG集團第三代會長,開辟了新的LG集團時代,打響了第二次經營革新戰役同時收購了美國傑尼斯公司。
至此,LG集團構建了以化學與能源、電子與信息通信、金融、服務等四大事業領域為核心的「21世紀型事業結構」。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1月4日發布消息稱,該委對LG液晶面板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並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罰款1.44億元,經濟制裁總金額3.53億元。
LGDisplay2013年宣布投資7063億韓元(約合40.6億元人民幣)增設一條8.5代WRGB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並預計將於201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這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Oled正式進入大屏幕時代。
LG電子(LGElectronicsInc.)計劃2013年11月推出柔性屏智能手機,以此和長期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Co.)在一個新的領域展開競爭。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主要內容,Lg集團的出口額可是達到11兆3千億韓元呢,僅次於三星之後的韓國第二大集團呢,如果大家再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自己去網上繼續探索,遇到不懂的問題可是要不恥下問哦!做一個博學多識的人!希望小編對於lg公司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期盼您對lg更多一份的關注!
Ⅷ 化工廠主要生產什麼
化工廠主要生產產品有固體類,如聚乙稀等。液體類如硫酸鹽酸等。
Ⅸ 化工廠主要生產什麼
化工行業就是從事化學工業生產和開發的企業和單位的總稱。 化工行業包含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石化、環境、醫葯、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精細與日用化工、能源及動力、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行業。
起初,生產這類產品的是手工作坊,後來演變為工廠,並逐漸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生產行業即化學工業。化學工程是研究化工產品生產過程共性規律的一門科學。人類與化工的關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產品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起著劃時代的重要作用,它們的生產和應用,甚至代表著人類文明的一定歷史階段。
(9)印度lg化工廠生產什麼擴展閱讀:
化工行業劃分為三大類:石油化工、基礎化工以及化學化纖三大類。其中基礎化工分為九小類:化肥、有機品、無機品、氯鹼、精細與專用化學品、農葯、日用化學品、塑料製品以及橡膠製品。
工程塑料 :聚苯醚、 聚苯硫醚、 聚甲醛、 聚醚醯亞胺、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聚合物、聚醯胺、 聚酯樹脂 、熱塑性彈性體、色母再生料、其他未分類塑料原料合成橡膠:丁苯橡膠、 順丁橡膠、 丁晴橡膠 、乙丙橡膠、 再生膠 、橡膠輔料 、丁基橡膠、 氯丁橡膠、 異戊二烯橡膠 SBS 、其他未分類橡膠原料。
樹脂:天然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丙烯酸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離子交換樹脂、氨基樹脂、有機硅樹脂 、其他未分類樹脂;石油及製品:原油 、燃料油、潤滑油脂、溶劑油、石油焦、石蠟、瀝青、成品油、石油製品、油品添加劑、氣體類石油產品。
Ⅹ LG集團的發展歷史
1945年,剛從日本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韓國,開辟化學與電子產業的新紀元,為LG集團的兩大支柱產業化學和電氣電子產業奠定了基礎 。
LG集團的創始人蓮庵具仁會於1947年創建了樂喜化學工業社(現LG化學),從此在一窮二白的這片土地上開始譜寫了LG集團的歷史。
LG集團通過生產化妝品「樂喜乳霜」,開始了企業經營活動。為了研發不易破碎的化妝品瓶蓋,LG集團在韓國首次打入塑料產業領域。
朝鮮戰爭爆發的1952年,LG集團在沒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強的企業精神,就無法擴展事業的情況下做出了這一決策。
LG集團先後生產出梳子、香皂盒、牙刷、餐具等塑料產品,為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貢獻。
LG集團於1954年憑借自主技術成功地開發出韓國最早的牙膏,戰勝了美國「高露潔牙膏」,迅速佔領了韓國國內市場,為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貢獻。
LG集團於1959年成立了樂喜油脂,開始了香皂和甘油的生產。
同時,LG集團在擴大塑料產業領域的過程中,於1958年成立了金星社(LG電子),並於1959年生產出韓國第一台 第一台真空管式收音機A-501,開辟了韓國電子產業的新紀元,設立了韓國國內第一家綜合電子產品工廠。藉此,LG集團於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奠定了其企業活動的兩大支柱化學和電氣電子產業的基礎,為韓國產業發展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
1962年,LG集團成立了韓國電纜工業(現LG電纜),擴大了電氣.電子產業領域。1967年,LG集團成立了韓國首家民營煉油廠湖南煉油(現GS Caltex),打入基礎原料產業領域,為其進軍重化學工業奠定了基礎。 此外,樂喜化學(現LG化學)於1964年生產出韓國最早的合成洗滌劑「HAITAI」,還於1967年生產出廚房洗滌劑和液體洗發劑「洗發膏」。
金星社(現LG電子)分別於1960年、1965年、1966年、1969年在韓國率先生產出電風扇、冰箱、黑白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和電梯等產品,銷售額突破了100億韓元大關,公司創立僅10年,便獲得了239倍的飛躍發展。至此,LG集團躋身於化學、能源、電氣、電子產業的韓國龍頭企業,迎來了充滿希望的70年代。
70年代,韓國通過出口主導型政策,推動經濟快速發展,進入新興工業國的行列。
然而,70年代經歷了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再加上韓國國內政局動盪,使得經營環境日益惡化。
1969年12月31日,LG集團創始人具仁會會長與世長辭,具滋暻就任第二代會長,迎來了70年代。具滋暻會長上任後表示「70年代是LG集團走向國際化的轉折時期」,決定把扎扎實實的發展政策和國際化,制定為70年代的主要政策。
為此,LG集團將1970年和1971年確定為「經營穩定年」,夯實了扎實的經營基礎。1972年,樂喜化學(現LG化學)銷售額突破11億韓元,出口額達到530萬美元;金星社(現LG電子)電子產品的出口實績,比前一年增加了170%;湖南煉油(現GS Caltex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擴建工程,工廠啟動僅3年就把生產能力提高到3倍,從而奠定了主力企業發展基礎。與此同時,LG集團於1970年接收凡韓火災海上保險(現LIG)進軍保險業,於1973年成立國際證券公司,開始涉足證券業等,成功地將事業領域由製造業擴展到服務業。
與此同時,LG集團致力於將企業利潤回饋社會,展示了貼近於國民的成熟企業形象。繼樂喜化學之後,金星社(1970年)、金星通信(1975年)、韓國礦業提煉(現LG-Nikko銅提煉)(1975年)、半島商事(現LG商事)(1976年)、金星電氣(1976年)、凡韓火災(1976年)、金星電線(現LG電纜)(1977年)、金星機電(1978年)、韓國continental carbon(1979年)等公司相繼上市,翻開了韓國企業史上嶄新篇章。LG集團於1973年成立了學校法人蓮庵學院,開始了通過教育服務社會的活動。1975年LG成立中央研究所,1977年 ,開始生產彩色電視機,1977年LG銷售總額達到了1000億韓元。
可以說,70年代,LG集團通過扎扎實實的發展,不斷擴大事業領域,服務於社會,發展成為國民企業,樹立了成熟的企業形象。
1981年在美國設立了生產法人,1986年在德國設立了生產法人。
在化學與能源領域,LG集團以樂喜(現LG化學)於1983年後重點發展的石油化學工業為中心。湖南煉油(現GSCaltex)於1988年,竣工了年產12萬噸聚丙烯(PP)工廠和年產45萬噸芳香族(BTX)工廠,同時還動工了年產20萬噸的TPA工廠等,開始致力於石油化學領域多元化發展。
在電氣與電子領域,進入80年代後,LG集團主導了彩電、VCR、電腦等高端產品的開發,並集中投資於半導體事業領域,引領了高端技術時代的發展。同時,金星半導體開發出韓國型標准交換機,開辟了韓國通信事業的新天地。金星電線(現LG電纜)迅速實現了銅通信向光通信、普通電線向超高壓特殊電線的轉換,引領了電纜事業質的轉換。
在化學與能源領域,LG集團以樂喜(現LG化學)於1983年後重點發展的石油化學工業為中心,不斷深化和發展了塑料、生活用品、精密化學等已有領域,並重新進入化妝品行業,擴大合成產業的同時,進入醫葯品事業領域,實現了事業領域的多元化,並通過積極的海外投資,開始步入跨國企業的行列。
金星電線(現LG電纜)迅速實現了銅通信向光通信、普通電線向超高壓特殊電線的轉換,引領了電纜事業質的轉換。
LG集團於1984 年成立了 LG Ad, 開始涉足綜合廣告事業領域,於1987 年接收了 Korean Express(現LG Card),成立了STM(現LG CNS),進入信用卡和電算系統專業事業領域。
迎接1987年LG集團成立40周年,LG集團竣工了汝矣島LG雙子大廈,進一步提升了集團的整體形象。1988年在墨西哥,泰國,埃及,菲律賓,義大利,英國設立生產基地。隨後,LG集團又實施了「F-88計劃」和「V計劃」,制定了長期發展藍圖,堅決推行企業改革,迎來了90年代。
1990年,具滋暻會長發布了以組織結構與運營體制的改革、自律經營與人才培養為基礎的「21世紀經營構想」、「為顧客創造價值,以人為本的經營」的新的經營理念,指明了LG集團的未來藍圖,確立了企業經營的理念基礎。
1990年在印度尼西亞設立生產基地。
1992年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
1995 年,為全力打造鮮明的企業形象,LG集團通過將集團名稱更名為LG 等一系列CI修訂工程,發動了面向全球化的引擎。繼具滋暻會長之後具本茂就任LG集團第三代會長,開辟了新的LG集團時代,打響了第二次經營革新戰役同時收購了美國傑尼斯公司。
具本茂就任會長後,將「正道經營」和「超一流LG」作為經營的核心,獲得了石油化學領域的縱向系列化、研發出多項高端醫葯品、將煉油事業擴大為綜合能源事業、開發各種多媒體與數碼產品、確保世界信息通信技術力量、進軍網際網路與網上購物事業領域、進軍世界市場等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果。
即便在於1997 年底出現的金融危機使得韓國經濟危機陷於癱瘓的情況下,LG集團仍然以「選擇和集中」為基本原則,扎扎實實地推進企業結構調整,成為韓國企業的經營楷模。
至此,LG集團構建了以化學與能源、電子與信息通信、金融、服務等四大事業領域為核心的「21世紀型事業結構」。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1月4日發布消息稱,該委對LG液晶面板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並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罰款1.44億元,經濟制裁總金額3.53億元。
LG Display2013年宣布投資7063億韓元(約合40.6億元人民幣)增設一條8.5代WRGB 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並預計將於201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這生產線的建成,標志著OLED正式進入大屏幕時代。
LG電子(LG Electronics Inc.)計劃2013年11月推出柔性屏智能手機,以此和長期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在一個新的領域展開競爭。
LG10月30日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原本風光無限的手機業務卻陷入虧損,虧損額達6780萬美元,這對一個凈利潤只有1.09億美元的公司來說簡直是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