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榕樹可以扦插嗎
榕樹可以扦插,在華南和西南地區大量育苗時,多在雨季於露地苗床上進行嫩枝扦插,成活率可達95%以上。北方可於5月上旬采一年生充實飽滿的枝條在花盆、木箱或苗床內扦插。
為了培育大苗,可利用榕樹大枝柔軟的特性進行壓條。先在母株附近放一個大花盆,裝上盆土,然後選擇一根形態好的大側枝拉彎下來埋入花盆,上面壓上石塊,入土部分不用刻傷也能生根,2個月後將它剪離母體,即可形成一棵較大的盆栽植株。
榕樹的適應性強,喜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質土中也能生長,在鹼土中葉片黃化。較耐水濕,短時間水澇不會爛根。在乾燥的氣候條件下生長不良,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發生大氣生根,使觀賞價值大大提高。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除華南地區外多作盆栽。
榕樹的寓意
榕樹因為樹形龐大,根系發達「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之意,種植在庭院中,有助於住家提升我,長壽安康。另外榕樹是純潔愛情的象徵,記載了人間的情感歷程。 榕樹象徵長壽 、吉祥,寓意榮華富貴之意。
榕樹的的文化價值
1、榕樹姿態優美,氣根、根須、樹形都十分好看。 榕樹根系旺、枝葉繁、易生長、耐修剪,生命力強。所以成為栽培樹樁盆景的優良用材,倍受眾多盆景愛好者的青睞。
2、在全球榕樹列為栽培樁盆景的首選用材。榕樹是常青樹種,榕樹壽命很長,有些達千年以上,生命力相當強,十分適合進行盆栽養殖。
3、榕樹是南方的植物,我國南方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榕樹是最能代表少數民族的樹種。當地的古大榕樹為被人們當做「神樹」。
㈡ 榕樹的大枝幹如何扦插
榕樹扦插繁殖 在華南和西南地區大量育苗時,多在雨季於露地苗床上進行嫩枝扦插,成活率可達95%以上。北方可於5月上旬采1年生充實飽滿的枝條在花盆、木箱或苗床內扦插;將枝條按3節一段剪開,保留先端1-2枚葉片,插入素沙土中;庇蔭養護,每天噴水1-2次來提高空氣濕度,不必蒙蓋塑料薄膜,但要注意防風,20天後可陸續生根,45天後可起苗上盆。另外扦插前用快活林跟茂扦插速蘸生根劑處理,生根快,根量大, 根毛多,長勢好,成活率高。
㈢ 榕樹扦插方法 榕樹怎麼扦插
1、用莖(枝)梢的幼嫩部分作插條容易成活,條件合適時,不加任何處理,其成活率可達95%以上,且生根快,插條生長迅速,40天左右即可出圃移栽。用100毫克/千克吲哚乙酸處理3小時效果更好。
2、扦插時期一年當中,5~9月都適宜扦插,在北京地區最適宜的扦插期是6月中旬前的營養生長期。此時一般最低氣溫已達18℃,平均氣溫在25℃左右,容易成活。移栽期在7月份雨季,空氣濕度大,容易成活。
3、插穗的選擇選取1~2年生優良高產型黃芩母株上剪取生長旺盛的枝條,用莖梢做插穗,從地里剪取莖梢(頂端帶芽梢部分)8~10厘米,帶3~4個節段,去掉下半部葉,隨采隨插。
4、扦插方法以行距3厘米在已整好的苗床上開溝,深2~3厘米,扦插栽植到整好地的苗床上,株距2~3厘米。搭蔭棚,插後澆水保濕,以後根據天氣和濕度決定噴水次數和噴水量。不宜過濕,防止插條腐爛。不蓋膜較好。9月中旬即可形成植株,在根際形成越冬芽,此時黃芩已有較強的越冬能力。
㈣ 榕樹怎麼繁殖
繁殖 榕樹 可以採用扦插的方法,扦插繁殖榕樹時,需要截取一段長10cm左右且含有3-4個小節的枝條作為插穗,也需要為榕樹提供富含豐富腐殖質且疏鬆肥沃的土壤作為栽培基質,還需要將環境溫度控制在18度-25度之間,促進榕樹生根發芽。
1、扦插繁殖
繁殖榕樹時可以採用扦插、壓條、嫁接的方法,其中扦插繁殖方法最為簡單,而且成活率最高,榕樹的最佳扦插繁殖時間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份,因為此時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宜榕樹生長,可以提高榕樹的繁殖成活率。
2、枝條選擇
繁殖榕樹時,需要截取一段長10cm左右且含有3-4個小節的枝條作為插穗,也需要用剪刀將枝條上的葉片剪去,避免流失多餘的養分,還需要使用生根粉或者生根水塗抹在榕樹枝條枝條的下端,提高植株的生根率。
3、土壤條件
繁殖榕樹時,需要為其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可以使用富含豐富腐殖質且疏鬆肥沃的土壤作為栽培基質,也可以使用排水性和透氣性較為良好且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的腐殖土,並且在使用前,需要對土壤進行高溫消毒處理,避免榕樹感染上了病蟲害。
4、適宜溫度
榕樹適宜生長在18度-25度的環境中,扦插繁殖榕樹時,可以直接將枝條插入土壤中,再對其澆一次水,使土壤完全濕潤,幫助榕樹快速適應環境,還需要將榕樹移到溫暖且濕潤的環境中進行養護,等待40天左右的時間,榕樹就能生根發芽了。
㈤ 榕樹怎麼栽種
1、播種繁殖榕樹種子成熟後應及時收集種子,晾乾貯藏,待到次年春季播種。露地苗床可用砂質土、腐葉土,作為播種基質。大口徑花盆代替苗床,可填山泥土和素砂土。
2、扦插繁殖榕樹,萌發力和再生力都比較強,扦插後容易成活。
榕樹適宜老枝帶踵扦插,時間在5~6月。老枝的切取方法:在選好的老枝上,用木工鋸先鋸下枝條,然後用鋒利快刀,將鋸口削成馬蹄形斜口。同時,削口要平滑,不傷皮層,扦插容易生根。但是,老枝生根緩慢,插前可用0。01%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5~10秒鍾,隨浸隨插。扦插時,可用竹簽打孔,再將插穗插入苗床,以免基部破裂受傷,插入土壤深度5~7厘米為宜。插後要澆一次透水,然後搭棚遮蔭,棚高為60~80厘米,便於經常向葉片進行霧狀噴水(盆土不宜過濕),10天後早晚可進行弱陽光照射,半月左右能產生愈傷組織,30天後根原體出現,40~45天就能長出新根。
如果為微型盆景育苗,可在春夏季節,選取遒勁古樸、虯枝橫斜生生長老枝,帶踵剪下,每條插穗保留2~3片葉子,再根據造型需要作適當修剪。削口要求光滑,皮層不受損傷,枝條處理同上,插於花盆苗床,澆透水後置於半蔭蔽處。為了保持土壤濕潤,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花盆上可用塑料薄膜套套住,以利插穗生根,大約10天左右,插穗上部便有新芽萌動,半月以後能見新根,待到秋季便可作為微型盆景上盆。
㈥ 榕樹的氣生根一碰到盆里的泥土就幹掉,什麼樣才能使它往土裡紮根
對於榕樹來說不管是盆栽還是露栽的都會有氣生根,榕樹盆栽氣生根也可提高榕樹的觀賞性。下面介紹三種培育引導榕樹氣生根的方法。
1、靠接法:類似於嫁接中的靠接,但也有不同之處,這里的靠接是將根系較多的小榕樹帶盆接於所要造型的榕樹的枝幹上。其方法與靠接法嫁接相同,成功後,除去盆和根間土壤,讓小榕樹的根生長。
2、半折枝法:選擇要長根的側枝,在近主幹處割一刀,深達木質部,用手輕輕折斷,並用泥漿堵住傷口。不久後,從斷裂處就會長出許多側根,引導側根向下生長,可造成獨木成林的景觀。
3、金屬絲綁扎法:根據造型要求,選擇需要生長氣根的樹枝,用鐵絲纏繞一圈,並用鉗子將鐵絲扎緊,迫使樹液不能流通,並取濕苔蘚覆住傷口。不久後,即可從傷口處生出乳白色的根芽。這時,要用塑料盆做一個活絡套,盆內放上濕潤的細砂、蛭石或鋸末。將根栽在盆中,逐漸牽引,達到要求後,去掉活套即可。
據觀察如果空氣濕度較大,溫度理想,自然也會長出氣生根。還有花友說榕樹的年歲越長,氣根就會越多。其實高溫高濕是榕樹長氣根的主要原因,與年齡關系不大.只要處在高溫高濕的華南一帶,青壯年的榕樹照樣布滿了大量氣根.至於盆栽榕樹多是用物理催根或化學催根催出來的。
㈦ 榕樹怎麼扦插繁殖
榕樹屬桑科榕屬,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澳洲、中國、日本。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要求肥沃疏鬆土壤,在中性或偏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用莖(枝)梢的幼嫩部分作插條容易成活,條件合適時, 40天左右即可出圃移栽。春天平均氣溫回暖後,剪取1~2年生枝幹,截成5-15公分長的段,第一段含3-4個芽節,除掉下邊葉,保存上端1片葉。葉子大時疊成筒狀,用細繩捆緊。插枝於沙床或盆栽花盆內,深層占插穗1/3。插枝後遮蓋塑料膜保濕補水隔熱保溫,溫控在25℃上下。經30-45天長根出芽,可栽種移盆。插枝前用生根粉浸泡可促進更快生根。
扦插時,一般最低氣溫已達18℃,平均氣溫在25℃左右,容易成活。移栽期在7月份雨季,空氣濕度大,容易成活。插穗選擇1~2年生優良母株上生長旺盛的枝條,用莖梢做插穗,去掉下半部葉,隨采隨插。扦插方法,苗床上開2~3厘米深溝,扦插栽植到整好地的苗床上。搭蔭棚,插後澆水保濕。不宜過濕,防止插條腐爛。
榕樹培植的其它扦插方式:
一、兩棵樹靠接在一起,可以補根增粗。多年生之榕樁,主幹卻仍太小,或形態不理想,可用榕樹幼樹依附周圍靠接增粗。
二、合體拼栽可有效實現榕樹培植增粗。根據造型設計,選取3~5株兩三年生幼樹,在清明後,按造型要求,截枝後根枝交叉拼合一體,用高培土方法,植盆養護,根據生長情況,修剪整形,並逐步去土理根露根。
三、多枝合插是選取部分大小不一的培植枝條,截成高低不等的扦插枝,按造型要求,捆在一起,扦插於松泥中使根系自然交叉。成活後在各枝相互連接處,用刀劃破樹皮使它們長成一體。
㈧ 榕樹怎麼種植
榕樹是一種常見的植物,那麼榕樹如何 種植 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榕樹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榕樹的種植技術 榕樹的繁殖方式
榕樹雖能年年結實,但種子非常細小,脫粒也非常困難,因此多採用扦插或壓條繁殖。
扦插
在華南和西南地區大量育苗時,多在雨季於露地苗床上進行嫩枝扦插,成活率可達95%以上。北方可於5月上旬采一年生充實飽滿的枝條在花盆、木箱或苗床內扦插。即將枝條按3節一段剪開,保留先端1-2枚葉片,插入素沙土中,庇蔭養護,每天噴水1-2次以提高空氣濕度,要注意防風,20天後可陸續生根,45天後可起苗上盆。
壓條
為了培育大苗,可利用榕樹大枝柔軟的特性進行壓條。先在母株附近放一個大花盆,裝上盆土,然後選擇一根形態好的大側枝拉彎下來埋人花盆,上面壓上石塊,人土部分不用刻傷也能生根,2個月後將它剪離母體,即可形成一棵較大的盆栽植株。也可在母株的樹冠上選擇幾根很粗的側枝進行高壓繁殖,不但成形快,操作也比較簡單。
榕樹的栽培技術
行道庇蔭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細葉榕作為行道樹樹種,是因為這種榕樹樹冠較大,而且生長期間枝葉繁茂,病蟲害也更少。一般來說,景觀園林設計中的行道樹主要起到庇蔭的作用,這種榕樹具有挺拔的樹形恰好可以滿足這些要求,而且其生長速度,實現庇蔭作用的時間也較短。這對於日常相對強烈的南方地區而言,能夠形成一個天然的遮陽傘,特別是在園林廣場的休閑區,種植一些該類榕樹,讓遊人在休息的時候,感受到天然陰涼。[4]
其種植方式一般選擇列植式與對植式。所謂列植式,就是進行直線配置,橫為行,豎為列,可以採用單行,也可以採用多行,根據園林設計需要,可以採用單種榕樹也可以採用多種榕樹進行配合種植。一般適用於行道樹的種植,並且要注意每株榕樹間的間距,切記不要出現為了追求觀賞效果而過於密集的問題。而對植式就是採用對稱種植方式,一般適用於庇蔭樹的種植,比如在廣場或者出口處進行種植,起到的作用除了庇蔭之外,還可以美化裝飾園林景觀的整體效果。
景觀孤植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榕樹除了可以作為行道樹與庇蔭樹,還可以充分發揮其觀賞價值作為園林景觀樹與孤賞樹。一般來說,種植一些高達的榕樹如萬年陰與大葉榕等,能夠增加園林景觀的整體氣勢;再比如種植一些垂葉榕與黃金榕,可以種在草地上,也可以與一些色彩鮮艷的花叢進行配合種植,這樣不僅可以形成觀賞的層次感,還可以讓榕樹的綠色更加鮮明豐富,帶給遊客視覺上的沖擊。另外,將一些柳葉榕或者琴葉榕種植在亭廊旁邊,可以形成一種復古的氛圍,取得的景觀效果更為明顯。有時也依據榕樹的耐修剪性,將其種植成樹籬或綠雕,進行人工修剪,製成一些幾何形狀或其他不規則形體,比如一些動物等。而作為孤賞樹,選擇的榕樹種類都是一些高大的樹種,如高山榕與菩提榕,一般將其種植在空曠的地方,以其自然的生長形態來構建獨特的藝術效果,適時的對其進行修剪,使其向著設計人員構思的方向生長,有時甚至可以產生獨木成林的恢宏氣勢。同時可以在榕樹下構築一些石桌石椅,擺一張殘局,燃一縷清香,形成一種古樸自然的風景氛圍,特別是菩提榕,往往被人們認為是神樹,這樣可以增加園林景觀的神秘色彩。
對於園林景觀樹的種植形式,可以採用對植式與列植式,但是不免顯得有些生硬,所以可以根據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的即興靈感,以及其他植被的種植形式,來種植榕樹。還是需要注意種植間距,避免相鄰榕樹間產生生態競爭。而一些孤賞樹則採用孤植式,在一些空曠的地區如草地、山崗或者湖畔及大型建築物邊緣,這樣能夠以榕樹的綠色來吸引遊人的注意,而且孤植方式,可以更好的展現孤植榕樹的形態特徵,提高觀賞價值。特別是菩提榕樹,常常應用到院景孤賞樹中。
生態造林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榕樹也可以被用作進行生態造林,比如園林景觀中一些沒有被有效利用的空地,可以種植一些生存率高生長快速的榕樹,這樣能夠迅速提高景觀綠化面積。而且根據榕樹具有的吸附作用與空氣凈化作用,進行生態造林,就可以對園林的空氣環境起到凈化作用。特別是南方一些城市工業發展迅速,空氣中的氯氣與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較多,在景觀設計中種植一些印度橡膠榕,不僅能夠為景觀整體設計增添色彩,提高園林物種多樣化,還可以對園林及城市的空氣進行吸附凈化,使遊人能夠在觀賞景觀的時候,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進行生態造林時,採用的種植方式一般為叢植式與群植式。叢植式同樣不同於列植式與對植式,要盡量選擇同類榕種,進行隨意種植,不要刻意進行修飾,要使其順應自然環境的影響自然生長,這樣形成的景觀設計才是渾然天成,不經雕琢的原始美。而群植式的種植規模一般要達到30株以上,甚至上百株,形成真正的榕樹林。但是需要注重層次美與分布美,可以進行多種榕樹的混合種植,也可以由同種榕樹組成。通常種植在山坡地與林緣。
榕樹的種植管理 方法
一般下山的老榕樹樁,樹齡都在幾十年之上,當挖取下來時,樹的根部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要立即進行處理。在栽種之前,按造型的要求,可作一番小裁剪,然後放入水中浸泡2至3天,如能加入一些吲哚丁酸溶液效果更佳。
第一次種植要澆足水,輕壓根土,在樹身的傷口處或剪過的枝條處,塗上蠟或白膠。剛種植的樹,水份蒸發得快,樹樁容易枯死。所以早晚用細孔水壺輕淋樹身。盡可能保持樹身的濕潤。如果陽光過強,應用一些雜物適當遮擋。
有條件的,可把盆放在半蔭處養護,等到新芽出有20至30厘米方。一般盆栽的樹,盆底排水口不宜過小,過小會疏水不暢或透氣不順,新忍氣吞聲根部就會死掉。澆水時要做到:見干見濕,澆透,不澆半腰水。新種植的樹樁發芽時,往往芽苗都是很亂的,但不宜盲目裁剪枝條,先任由它發芽,有些老樁發芽20至30厘米之後,如一旦裁剪亂枝過多,它就會慢慢死掉,剛種植的老樁,頭一年最好不宜裁剪。要剪,也只好在種植3至4月進行。每次裁剪掉少量的亂枝條,而且分多次裁剪。一旦裁剪過多,就會影響根部以及整個樹樁的生長。
一般老樹樁栽培得3至4年之後,方宜進行較大的裁剪,每年可進行一至二次的裁剪。老榕樹樁最佳裁剪時期是每年的2至3月份,或7、8月份,樹樁頭,特別是盆栽的,最好在每年9月至10月把樹葉全部剪光。因為這段時期枝葉需水量大,老樹樁本身供水量不足。榕樹樁頭,不宜常換盆或移栽換土,常換盆或移栽會影響生長。榕樹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種植換盆、移栽,但榕樹最佳的換盆或栽培季節是在每年的4至5月份間。對於下山的新榕樹樁頭,最好先種植在地下有3至4年後再作上盆培養。有些榕樹樁頭,該發枝條之處沒有發芽。因此,榕樹採取嫁接法不易成功。靠接成功率最高。
榕樹的無土栽培技術
榕樹枝條柔軟,可以通過捏形塑造各種盆景,也可以把根系裸出,製作附石式盆景。
榕樹不耐旱,除每周澆1次營養液外,平日要及時補水,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乾燥季節和夏季要經常向葉面上噴水,北方春夏兩季要適當遮陰,防止烈日曝曬。榕樹不耐寒。北方栽培應注意防寒保暖,入冬前及時移入室內。
對於剛上山挖取和在市場上購得的下山的老榕樹樁,該怎樣種植和養護才使它不至於死掉呢?現在我把自己多年的種植 經驗 介紹如下:
一般下山的老榕樹樁,樹齡都在幾十年之上,當挖取下來時,樹的根部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要立即進行處理。在栽種之前,按造型的要求,可作一番小裁剪,然後放入水中浸泡2至3天,如能加入一些吲哚丁酸溶液效果更佳。
第一次種植要澆足水,輕壓根土,在樹身的傷口處或剪過的枝條處,塗上蠟或白膠。剛種植的樹,水份蒸發得快,樹樁容易枯死。所以早晚用細孔水壺輕淋樹身。盡可能保持樹身的濕潤。如果陽光過強,應用一些雜物適當遮擋。有條件的,可把盆放在半蔭處養護,等到新芽出有20至30厘米方。一般盆栽的樹,盆底排水口不宜過小,過小會疏水不暢或透氣不順,新忍氣吞聲根部就會死掉。澆水時要做到:見干見濕,澆透,不澆半腰水。新種植的樹樁發芽時,往往芽苗都是很亂的,但不宜盲目裁剪枝條,先任由它發芽,有些老樁發芽20至30厘米之後,如一旦裁剪亂枝過多,它就會慢慢死掉,剛種植的老樁,頭一年最好不宜裁剪。要剪,也只好在種植3至4月進行。每次裁剪掉少量的亂枝條,而且分多次裁剪。一旦裁剪過多,就會影響根部以及整個樹樁的生長。
一般老樹樁栽培得3至4年之後,方宜進行較大的裁剪,每年可進行一至二次的裁剪。老榕樹樁最佳裁剪時期是每年的2至3月份,或7、8月份,樹樁頭,特別是盆栽的,最好在每年9月至10月把樹葉全部剪光。因為這段時期枝葉需水量大,老樹樁本身供水量不足。榕樹樁頭,不宜常換盆或移栽換土,常換盆或移栽會影響生長。榕樹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種植換盆、移栽,但榕樹最佳的換盆或栽培季節是在每年的4至5月份間。對於下山的新榕樹樁頭,最好先種植在地下有3至4年後再作上盆培養。有些榕樹樁頭,該發枝條之處沒有發芽。因此,榕樹採取嫁接法不易成功。靠接成功率最高。
㈨ 榕樹怎麼繁殖呢榕樹扦插方法是什麼
可以用土插的方式去繁殖,把榕樹的根須修剪一下,放在水中浸泡半個小時,晾乾之後埋在土壤當中,並且撒上一些肥料,再澆一些水,多曬曬太陽,很快就可以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