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的工業什麼時候崛起,特別是鋼鐵業
印度工業概況
獨立後,印度工業有了迅速發展。目前工業約占國民收入的1/4。大部分工業品已能自給, 許多工業品和技術已打入國際市場。現在印度不僅能製造一般的高技術產品, 而且也開始涉足尖端科技領域。機械工業已發展成為印度工業中的最大生產部門, 在 工業總產值中佔30%左右。
如今, 印度在發電和化工設備, 各種電器、機車、汽車、拖拉機、船舶、飛機和其它設備的製造方面, 大多已能自給。 某些產品還大量出口, 機械工業已成為印度出口賺取外匯最多的部門,其出口值在出口總值中已佔10%以上。化學工業中的大部分產品是在獨立後才開始生產的, 且發展速度非常迅速, 如制葯、制鹼和化肥等。 印度的能源工業(包括煤炭、石油和電力)發展也較迅速。煤炭是印度的第一能源, 佔全國商品能源消費的40%以上。 印度已建成4座核電站。 目前電力供應十分緊張。 輕工業在印度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 主要為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 其中食糖, 茶葉和紡織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隨著整個工業的發展, 棉麻紡織、製糖、榨油和制煙等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正在不斷地讓位於化學、能源、機械和電子等新興工業。
印度鋼鐵行業發展一覽:
印度一向以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自豪。其中,探明的鐵礦砂儲量達到120億噸,成為世界上繼澳大利亞、巴西之後第三大鐵礦砂出口國。2003年,印度生產鐵礦砂1.2億噸,出口6200萬噸,其中對華出口4200萬噸。受國際市場鐵礦砂需求量迅速增長的影響,印度國內2003年鐵礦砂價格由每噸793盧比(約17美元)上漲到1,300盧比(約28美元)以上,出口價格由34美元左右上漲到36美元以上。隨著國際市場鐵礦砂需求量增加,印度鐵礦砂開采量和出口量也在增加。印度計劃2010年鐵礦砂產量達到1.9億噸。
豐富的鐵礦資源為印度鋼鐵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但是,大量鐵礦砂出口導致印度國內鐵礦砂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使鋼材生產成本大大增加,鋼材出口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印度鋼鐵行業協會力促政府禁止鐵含量64%以上的鐵礦砂出口,優先保證國內鋼鐵企業對鐵礦砂的需求。
印度鋼鐵工業一直發展較慢,過去政府只允許公眾公司(上市公司)從事鋼鐵生產。鋼鐵產量低,國內消費量不高,出口數量少。自從1991年印度政府實施經濟改革以後,印度政府相繼取消了鋼鐵企業增加產量審批制度和只有公眾公司才能生產鋼材的規定,允許私人企業興建中小鋼鐵廠,允許外資企業以自動審批方式建全資鋼鐵廠。1992年,印度政府為提高本國鋼鐵企業效率和競爭能力,取消了鋼材銷售價格控制和分銷調控政策,取消了鋼材進出口限制。此外,印度政府降低了資本貨物進口關稅、實行貿易帳戶盧比可兌換、允許動用海外金融市場資源、穩定現有稅收結構等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鋼鐵生產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從此使鋼鐵產業出現轉機。目前,印度的鋼鐵產量中,大鋼鐵聯合企業生產的數量佔43%,中小鋼鐵企業佔57%。
印度生鐵產量增長速度很快。1991-1992財年印度生鐵產量為159萬噸,2002-2003財年生鐵產量達到529萬噸。
1991-1992財年以來印度生鐵產量如下: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生鐵產量 財政年度 生鐵產量
1991-1992 1.59 1998-1999 2.97
1992-1993 1.85 1999-2000 3.18
1993-1994 2.25 2000-2001 3.11
1994-1995 2.79 2001-2002 4.07
1995-1996 2.80 2002-2003 5.29
1996-1997 3.30 2003-2004 5.22
1997-1998 3.39 2004-05(4-9月) 2.32
1991-92財年印度鋼材(成品碳鋼)產量為1,433萬噸,到2003-04財年,其鋼材產量達到3,619萬噸。以下是印度1991-1992財年以來鋼材產量情況: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產量 財政年度 產量
1991-1992 14.33 1998-1999 23.82
1992-1993 15.20 1999-2000 26.71
1993-1994 15.20 2000-2001 29.70
1994-1995 17.82 2001-2002 30.63
1995-1996 21.40 2002-2003 33.67
1996-1997 22.72 2003-2004 36.19
1997-1998 23.37 2004-05(4-9月) 18.80
印度國內鋼材消費量不大,人均鋼材消費量為26.7公斤,與2000-01財年世界人均鋼材消費量121公斤相距甚遠,與印度日益增長的鋼材生產能力不相符。因此,印度政府一直設法通過建造發電廠、石油化工廠、化肥廠等項目,通過房屋改造、道路和港口等交通設施建設等措施加大國內鋼材消費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91-1992財年印度鋼材表面消費量,即:印度鋼材總產量與進口數量之和減去出口的數量為1,484萬噸,2003-2004財年鋼材消費量達到3,032.8萬噸。
印度1991-1992財年以來鋼材消費情況如下: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消費碳鋼數量 財政年度 消費碳鋼數量
1991-1992 14.84 1998-1999 23.15
1992-1993 15.00 1999-2000 25.01
1993-1994 15.32 2000-2001 26.87
1994-1995 18.66 2001-2002 27.35
1995-1996 21.43 2002-2003 28.897
1996-1997 22.12 2003-2004 30.328
1997-1998 22.63 2004-05(4-8月) 12.66
鼓勵鋼材出口是印度政府解決鋼材供求矛盾的另一種方式。為調動本國鋼材出口企業的出口積極性,印度政府按鋼材出口企業實際鋼材出口數量,給予一定比例的進口免稅額獎勵。鋼材出口企業可憑此進口免稅額進口本企業所需商品。然而,1999-2000財年,受歐盟和美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影響,印度鋼材出口受阻。2002年開始,隨著中國對鋼材需求量的增加和進口鋼材數量的大幅度提高,給印度鋼材出口帶來轉機。2002年印度向中國出口鋼材2.63億美元,出口鐵礦砂6.96億美元。2003年印度向中國出口鋼材10.78億美元,出口鐵礦砂14.77億美元。由此,印度把中國列為其鋼鐵出口的主要對象。
印度1991-1992財年出口生鐵和鋼材情況如下:
單位:千噸
財政年度 生鐵 鋼材 財政年度 生鐵 鋼材
1991-1992 0 373 1998-1999 281 1,944
1992-1993 16 895 1999-2000 290 2,998
1993-1994 620 1,605 2000-2001 230 3,000
1994-1995 466 1,272 2001-2002 242 3,000
1995-1996 502 1,320 2002-2003 629 4,966
1996-1997 451 1,922 2003-2004 576 5,922
1997-1998 785 2,383 04-05(4-8) 75 1,666
1992年初,印度政府取消對鋼鐵價格的調控。2004年2月,印度政府將碳鋼進口關稅降低到15%,生鐵關稅由10%降為5%,合金鋼進口關稅由20%降為15%。2004年8月,印度政府將非合金鋼進口關稅由10%降到5%,碎鐵屑進口關稅由5%降為零,廢船進口關稅由15%降到5%,次品鋼材進口關稅為40%,非煉焦煤、冶煉用煤、鎳進口關稅為5%,煉焦煤進口關稅為零,高熔點原料進口關稅由20%降到15%。鋼鐵消費稅為12%。印度政府降低鋼鐵進口關稅使鋼材進口大大增加。
印度1991-92財年以來進口生鐵和成品碳鋼情況如下:
單位:千噸
財政年度 生鐵 碳鋼 財政年度 生鐵 碳鋼
1991-1992 152 1,043 1998-1999 2 1,637
1992-1993 73 1,115 1999-2000 3 2,200
1993-1994 21 1,153 2000-2001 2 1,632
1994-1995 1 1,936 2001-2002 2 1,375
1995-1996 8 1,864 2002-2003 1 1,510
1996-1997 15 1,822 2003-2004 2 1,650
1997-1998 3 1,815 04-05(4-9) 0 900
目前,印度鋼鐵企業面臨許多問題。除以上提到的鋼材供需矛盾之外,還有冶煉焦炭不足問題,電、鐵礦砂、焦炭等價格上漲問題等。為應對這些難題,該行業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印度米拓鋼鐵公司收購北美最大的鋼鐵廠-維爾博羅斯國際鋼鐵集團公司,印度塔塔鋼鐵公司收購新加坡NatSteel鋼鐵公司,印度金達爾鋼鐵集團公司收購印尼不銹鋼冷軋鋼廠等。印度積極利用自身海綿鐵儲量大的優勢,大力開采海綿鐵。以此代替進口貨緊價揚的廢鋼鐵,大大提高優質鋼材生產量。2003年印度海綿鐵產量比2002年增長17.5%,達77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2. 印度季度GDP大增20.1%,印度的經濟復甦要來了嗎
有些國家大力發展本國的旅遊業,順利帶動其他產業的蓬勃發展。印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印度的旅遊業非常發達,與此同時,印度內部還存在著大量的工廠。隨著時間的流逝,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逐漸下降,這也使得印度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反而增加了印度的經濟收入。
印度GDP增加了20.1%,我覺得這可以體現印度的經濟正在慢慢的復甦。大部分國家上一年的經濟生產總值並不高,這也使得新冠肺炎結束之後,各個國家的GDP有了明顯的提高。
總的來說,我覺得印度的經濟正在持續的復甦,雖然印度的經濟還遠遠達不到快速發展的目標,但是印度的經濟提升20.1%可以體現印度的相關政策適合印度的發展。除此之外,印度還吸引了大量分工廠,從而確保印度的大部分居民都有合適的工作,這也可以體現印度官方正在大力地解決就業問題。當印度內部的生產力大幅提升,印度經濟自然會有所提升。
3. 印度制葯工業近乎停擺,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工廠倒閉產業受到沖擊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都遭受到疫情侵害,今年印度爆發大規模感染,不僅如此,新冠病毒還呈現變異株,這種變異株感染率更高發病率更強,目前印度已經成為現實版人間煉獄,全國超過一半的地方政府選擇封城。印度支柱產業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人員感染開工率嚴重下降,印度有著世界葯廠的稱號,生產了全球近20%的仿製葯,但是目前開工率僅有30%,對國家經濟產生巨大打擊。
由於疫情因素印度感染患者每日劇增,眾多工廠倒閉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都陷入困境,員工感染工廠無法開工,工廠關閉、倒閉員工大量失業等等,印度紡織業目前每天損失近4800萬美元,除了紡織業,富士康在印度的代工廠也遭受到嚴重打擊,工廠內100多名員工確診蘋果手機減產50%之多。號稱“世界葯廠”的印度也因原料中斷、政府封城等因素導致制葯廠幾乎全部停擺,目前印度多個支柱產業面臨嚴重沖擊,度向歐洲等地區出口葯物的供應鏈目前已處於崩潰狀態,經濟遭受大巨大打擊,短期無法恢復。
4. 印度疫情加劇,國內電子代工廠目前的狀況如何
部分停工,生產受阻,對工廠的營運造成了巨大影響。
近期,印度的疫情出現了大規模的反彈,有很多的人出現了感染的現象。與此同時也是爆發了氧氣危機,如果沒有氧氣的話,很多的生命也是遭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這也是印度面臨很大的困難。
印度也是得到了世界許多地方的援助,我們的國家也是對其進行了援助,維護世界的健康發展。
一些工廠採取了嚴密的保護措施,一些公司也是仍在保持正常運作,還有一些公司的設立和擴產也是沒有受到影響。但是仍然需要預防病毒的入侵。這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印度能夠配合相關的組織,立刻開展救援活動,保證自身的安全,同時更多的是做到防止疫情的傳播,這才是最重要的。等到疫情戰勝之後,自己的生產就會逐漸的恢復。
5. 富士康在印度「爆雷」:超50%產能被砍!緊急加薪欲重返大陸
2020年6月,富士康曾透露將把投資重點放在印度,還被傳投資10億美元(約65億元人民幣)擴建其在印度南部的一家工廠; 可不料,這一代工巨頭押錯了寶,隨著近期印度疫情的第二次暴發,富士康也在印度市場「爆雷」; 甚至有消息爆出,富士康欲重返大陸,目前已經在鄭州工廠大幅漲薪。
外媒5月12日最新報道,富士康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100多名工人已經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該公司目前也按照當地規定實施封鎖禁令, 由此 富士康印度工 廠的運轉也大受影響,據稱 超過50% 的產能 已經被砍掉 ,尤其影響最大客戶蘋果公司的訂單 。 針對「iPhone減產50%」的消息,富士康在5月11日回應:不針對客戶及產品發表評論。
當時不少業內人士也都看好富士康的決定,稱其轉戰印度將帶來新的機遇和優勢。可如今, 印度第二輪疫情暴發導致的大規模感染和停產, 顯然已經 給 富士康的「 藍圖 」 蒙上了陰影。
事實上,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計劃就曾傳出過「爆雷」消息。2020年初,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工業部代表人士宣布, 與富士康在當地合作建立電子產品製造工廠的計劃取消, 盡管並未透露具體緣由,但這也意味著富士康「砸下50億美元(約322億元人民幣)」的擴張計劃宣告泡湯。
印度的擴張道路不好走,富士康似乎又將目光轉移回大陸市場。《南華早報》消息指出,富士康5月7日的一份內部公告顯示, 富士康鄭州工廠新員工若工作90天且到崗不少於55天,將獲得7500元獎金,此獎金數額較3月底已經翻倍。 市場分析認為,結合iPhone 13即將在秋季發布的傳聞,富士康此舉或是為了降低損失、穩住產量而將訂單轉移至大陸工廠生產。
重返大陸市場,或許是富士康已經意識到:海外市場的「飯」真的不太香。要知道,富士康2017年給美國「畫餅」如今已經持續生變——過去3年, 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投資已經縮減至6.72億美元(約43億元人民幣),與此前「投資100億美元」的承諾相差甚遠。
好不容易走出國門,富士康又為什麼沒能走遠?原因主要有三:中國是全世界少有的三重勞動力紅利(大量熟練技術工人、大量高等教育大學生、大量工程師紅利)的密集市場;中國有著對於企業的市場保護優勢;中 美文 化等軟性條件的本質差別。
對於富士康來說,國內優渥的環境讓其忘記了市場的殘酷本質,這次美國的鎩羽而歸也反映出:走出國門到了美國、印度、越南等海外市場,除了考慮大量除了投資金錢之外,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一旦盲目就很容易碰釘子。
文 | 劉蘇林 題 | 黃紫鎵 圖 | 盧文祥 審 | 陸爍宜
6. 印度紡織的訂單大量轉至中國,這說明了什麼
印度由於對於疫情控制不力,他們的新冠疫情還在不斷蔓延和持續,暫時還看不到有改善的跡象,這對於印度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很多行業的復工復產也是難以展開。近日,據一些媒體報道稱,印度的很多紡織訂單大量轉移到了我國,這說明印度的紡織業受到疫情嚴重的沖擊,生產經營受到不小影響,滿足不了很多服裝商的訂單需求。而紡織訂單大量的轉移到中國,這也會讓我國的紡織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隨著我國疫情形勢的持續向好,經濟生產恢復正常穩定,很多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相比於上半年來說已經有了很大改善。隨著如今很多從印度轉移過來的外貿訂單,再加上下半年傳統旺季的來臨,服裝類消費會有所增加,我國紡織業有望迎來久違的火熱行情,也能夠提振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信心。不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還有比較多的不確定性,這樣的外貿訂單行情能夠維持多久還很難說。
7. 蘋果發布iPhone14三周後,印度工廠已啟動生產,生產進展情況怎樣
印度的生產情況已經開始啟動,但不能保證印度工廠的生產一切順利。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印度工廠本身並沒有生產蘋果手機的經驗,同時也可能缺乏生產蘋果手機的技術和人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讓蘋果手機決定把中國工廠搬到印度工廠之後,雖然這個行為轉身會降低蘋果手機的生產成本,但同時也會導致蘋果手機的生產受到相應的產能影響。這個情況不僅發生在蘋果手機身上,很多大型科技公司也會選擇把工廠搬到印度和其他的東南亞國家,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整體的生產成本,這也意味著低端製造業基本上已經開始從中國陸續轉移到其他國家了。
與此同時,因為印度工廠本身並沒有生產中高端電子設備的經驗,所以很多人非常擔心印度工廠所生產的蘋果手機存在質量問題,同時也擔心印度工廠沒有辦法正常交付相關產品。
8. 全國的生豬產量什麼時候能恢復到常年的正常水準
產能恢復往常水平的時間農業農村部負責人稱生豬產量恢復到常年正常的水平,將會在2021年中旬實現這一目標。因為生豬的周期是有6個月時間,而在2020年底已經恢復到了90%的產能,所以在未來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就可以迅速的回歸到正常水平。
豬肉價格和成本有關另外豬肉價格和飼料以及農戶的投資還有承擔的風險有著巨大的關系。當飼料價格較高的時候,豬肉價格勢必降不下來,因為成本已經如此之高了,豬肉價格在下降,那農戶就根本不賺錢,反而在虧錢了。
並且農戶因為經歷過一次大規模的豬瘟之後受損嚴重,所需要的投入會更多,很多農戶都不願意擴大規模再生產了,豬肉價格也就會穩定在一個較高點的狀態。
9. 2021年越南GDP增長2.58%,印度9%左右,差異為何這么大
1、越南GDP始終是正增長:越南GDP始終處於正增長,即便是新冠疫情大爆發之後的2020年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也是正數,2019年為0.26萬億美元,2020年為0.27萬億,雖然當年的增長幅度很小,但仍然是正數。
而2021年越南的GDP總數約為2.34萬億,約0.36萬億美元,相比2020年算是有2.58%的增長。雖然這個數字遠不如預期(越南目標是6.5%),但好歹還是正增長了,也繼續讓越南保持著持續增長的態勢。
因此,一些全球巨頭紛紛去印度開場入駐,三星、蘋果等基於自身的布局都開始進入印度,包括我們國內一些手機廠商也過去開發並加大規模,這些操作都能提升印度的經濟發展。
綜合來說,出現當前的局面和疫情相關,同時也和全球企業為追求自身的利潤和安全對產能的新布局相關,越南2021年有增長但疫情控制不力不達預期,而印度2021年疫情雖然肆虐,但是拿到了一些大廠的新投資,同時2020年的下滑也導致基數較低,2021年的增長率看上去就好看不少。
10. 印度半導體「百億補貼」進展:成熟製程優先 2-3年內首批產能落地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 當地時間周三,印度鐵道、通信、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Ashwini Vaishnaw接受媒體采訪,進一步向外界披露了該國政府旨在從零開始建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計劃進展。
Vaishnaw在周三的采訪中表示,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構建完整的晶元製造生態體系,上述的補貼項目將從明年1月1日起開始接受申請。眼下業界的反響非常好,幾乎所有的業界大公司都在與印度合作夥伴展開會談,有不少公司甚至想直接來印度設廠。
根據印度政府目前的規劃,一開始就准備同步介入晶元製造的數個階段,包括晶圓廠和封裝等。補貼計劃同時要求候選廠商最初從28nm至45nm的成熟工藝著手,並提交逐步提升工藝製程的路線圖。
經歷了這兩年席捲整個製造業的晶元危機後,印度也是最新一批補貼半導體公司本土設廠的國家。此前美國、歐洲和日本也有類似動作。業界龍頭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也樂於借著大額補貼擴展全球產能。
對於政策落地的速度,Vaishnaw表示,一系列綜合半導體巨頭、設計和封裝企業最快能夠在未來三至四個月拿到審批。印度政府希望能夠在未來兩到三年的時間跨度內,有10-12家半導體廠商投產。此外大約有50-60家半導體設計公司也能在同樣周期里落地運營。
在周三的訪談中,Vaishnaw也分享了印度5G建設進展,表示目前監管正在與產業討論潛在的5G頻譜拍賣,最快將在明年三月給出建議。印度政府希望能夠在明年10-12月間啟動5G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