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是曾經的世界三大強國之一,為何如今會墮落
印度的墮落主要和國家的殖民有很大關系,還有一些地緣的因素在裡面。
最後,印度墮落的很大原因還是來自於英國的殖民。殖民時期的印度看似與世界各國打開了大門,民眾也被迫學習英語,但殖民給印度帶來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印度再也沒有崛起的機會,所有的資源都被英國搜刮殆盡,無論是人力還是一些資源;其次,印度的殖民不僅沒有打破原有的種姓制度,反而加劇了這種制度對底層民眾的影響,導致文明的墮落。
2. 印度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印度的真實現狀是怎樣的
新冠疫情的爆發也引發了全球各個國家人們的緊張,以及各國人民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試圖去抵抗這場病毒的蔓延。有一些國家因為採取了比較及時的措施和有力的防控方案,所以也及時的阻止了病毒的大范圍蔓延。但是也有一些國家因為某些原因而導致疫情沒有被控制住。印度現在就是處於這樣的一個狀態。
一、醫療系統崩潰據相關人士的報量以及新聞上面傳播的關於印度真實狀況的一些情況,我們至少可以知道,印度的整個醫療系統處於一種非常高度緊張的狀態,很多醫療器械不夠用,在新聞上也出現了兩個新冠病人同用一張病床的消息。
印度醫療系統的崩潰還表現在整個檢測的力度和范圍不夠,完全跟不上病毒蔓延的速度。與此同時,氧氣設施就拯救人生命的那些基礎設施也明顯跟不上現在的需求。
3. 印度出動10萬大軍干涉他國內政,結果如何
引言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印度作為南亞的一個比較大的國家,人口眾多,發展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他們本地人的需求,慢慢的印度在我們的眼裡就變成了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印度在近代的時期,遭受到了來自英國的侵略,而且在二戰結束之後,印度才得以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
但是作為我國當時結束了被侵略之後,選擇的是和平發展鞏固自己的國防,但是印度不一樣,他們選擇拿起英國人的武器,大肆的進行殖民侵略,並且他們有一顆野心,想要拿到亞洲的首要地位。
在1987年的7月,印度想要干涉國外的內政,出兵十萬,但是卻沒想到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總結
面對拉吉夫·甘地這一波操作屬實讓印度人民表示不滿,於是他的競選失敗了,但是此時投入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人,新上任的總理下令收兵,並且說印度這次的操作純粹是在損害自己的利益,而且猛虎組織對拉吉夫·甘地仍然出於憎恨的態度,於是害怕他重蹈覆轍,便選擇刺殺了他。印度有著大國的雄心,但是他時時刻刻分不清戰爭的格局。
4. 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的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印度
1.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回,生生不息。盡管有人說,沙賈汗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種子;盡管有人說,泰姬陵美輪美奐的腳下,不知堆砌著多少人的鮮血乃至生命。但是我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著簡單的建築學意義,默默地美麗著,不為別的,只為世人心中那一點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2.印度除了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外,女性的地位也十分的低下,具體體現在很多方面,每一樁每一件都會讓人匪夷所思。首先就是一些偏遠的地區還在盛行童婚,也就是說小女孩們在不記事的年紀被父母安排嫁給別人,這一生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關鍵是她們還無法反抗,不然輕則受傷重則死亡。
另外女性的生存環境也非常的惡劣,尤其是體現在結婚彩禮這一點上,與我國的婚俗不同,印度人結婚的時候是需要女性出彩禮的,這時候大部分家庭也會因此破產,而形成這樣現象的原因就是女性可以嫁給高種姓的男子,即使是做妾也會有人前赴後繼,這樣就可以提升家人的地位。
3.印度的神仙千千萬,唯有「濕婆」最牛
印度教的三大神,濕婆是第三個,還是毀滅之神。但是,梵天和毗濕奴都高高在上,不是說不厲害,而是太高了,不接地氣。反倒是濕婆,這個毀滅之神,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一看就懂:這東西包含新的生命,既能創造、也能破壞。
濕婆在印度教中太厲害了,他是矛盾的結合體,也沒有明確的性別;「濕婆」是仁慈的意思,象徵著「昌盛」和「吉祥」,但同時又擁有毀滅和再生的力量;濕婆多才多藝,會跳一百零八種舞蹈,既可以跳溫柔似水的女性,也可以跳剛強如山的男性,被尊稱為「舞神」;濕婆還特別能打,戰鬥力爆表,他的第三隻眼一旦睜開,將天崩地裂;······在印度牛是神聖的,關於牛的一切當然是貴重的
牛在印度被賦予了特殊意義,他們每年都有專門的「敬牛節」,印度婦女的乳汁,除了喂養自己的孩子,也會喂養小牛犢;印度人遇到牛都會禮讓,給牛披紅掛彩;高種姓的年輕男孩,還會被父母安排,和牛結一次婚;印度有些人對牛尿非常著迷,他們有很多種使用牛尿的方法;他們也有很多關於牛尿包治百病的研究,寫出過很多論文。
4.近年來,印度的經濟也算是在平穩的發展中,但由於工業設施的落後,不能達到理想的能效比,使得印度的經濟發展很遲緩。
印度普通人的收入情況:在印度的孟買有很多私人手工紡織作坊,這些小作坊里的員工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左右,一個月只能賺到人民幣七八百元。在印度,一些大型批發水果蔬菜的菜市場里的搬運工,每天要工作近12個小時,一天的工資為人民幣40元。在印度的建築工地上,
普通的小工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左右,一天的工資為人民幣60元。在印度的一些超市裡的收銀員每月能賺到人民幣900元左右,在印度大巴車司機每月的工資為人民幣2000元左右,在印度一些普通的白領每月工資為人民幣3000元左右。2020年,印度人均月收入約為1.2萬盧比(摺合人民幣1030元),同樣是人口大國,這樣的工資收入要比中國低很多。5.在印度一般都是火車出行,普通火車的價格和國內綠皮車價格相似,不是很貴,但王公火車和朝佛火車,就不那麼便宜了。手機應用艾希購(ixigo)、紅巴(Redbus)(私營 汽車 票)、Cleartrip(飛機票等)、MakeMyTrip(飛機票等)、 印度 鐵路中心信息系統(RAIL SAARTHI)(火車票等)上可以查詢價格和訂票。
公交
城市內一般10到20盧比
跨城一般30到200盧比。
打車
突突車(Tuktuk)是常見交通,ola、uber、google map手機應用上可以測算價格
拼乘突突10盧比1公里
包突突車20盧比1公里總之看現在大家都了解了,印度到底是怎麼樣情況的了吧,相對來說來這個民族的是比較落後的。大家如果要去印度 旅遊 的話,就要了解清楚印度的一些情況。
5. 二戰結束之後,印度的發展是如何漸漸落後於中國的
印度一開始也是學蘇聯,但學的不徹底,外面是計劃,裡面還是自治,這樣一來,中國建國初很多工程順利實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爛尾了,因為沒有集中優勢辦大事。這樣一來,印度的工業化進程就變慢了,而且它的改革開放比中國還晚。本來起步就晚,社會根本問題又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國了。
中國和印度都是鄰國,都是人口大國。人口規模本身就是實力,但中國人口規模和印度不一樣。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鄰緬甸,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達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印度斯坦族為主體民族,約佔中國總人口的46.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誕生於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於今天的巴基斯坦)。大約1500年前,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小的奴隸制國家,建立了種姓制度。吠陀宗教開始發展成婆羅門教。
總結:印度一開始也是學蘇聯,但學的不徹底,外面是計劃,裡面還是自治,這樣一來,中國建國初很多工程順利實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爛尾了,因為沒有集中優勢辦大事。這樣一來,印度的工業化進程就變慢了,而且它的改革開放比中國還晚。本來起步就晚,社會根本問題又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國了。
6. 印度曾提出,2020年跨入發達國家行列,眼看著就要到了他們做得怎麼樣了
眼高手低一直是印度人做事的特色,經常口號喊得很響,但是實際上做事的時候卻不能打到任何目標。2020年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這個宣言對於目前的印度來說,很明宣已經徹底失敗,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印度是具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的,畢竟印度的地緣戰略位置還是非常棒的,而且國土面積非常大,人口眾多,這已經是一個國家崛起最需要的東西。但是其在發展中具有大量亟待解決的問題和矛盾,比如教育問題,交通問題,宗教問題等等,而這些矛盾和問題遠遠不是2020年就可以解決的。
7. 印度超越英國成為第五大經濟體,被反超的英國,日子過的如何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據,印度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數據顯示,在調整的基礎上,2022年前三個月印度的名義GDP為8547億美元,而英國同期的數字為8160億美元。作為英國的前殖民地,印度在2021年的最後三個月成功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而在2022年的前三個月,印度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了。
2022年8月4日上午,英國當局還宣布,能源價格上限將每三個月更新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不斷上漲的能源成本已經對英國各地的家庭產生了嚴重影響,掙扎的英國人將面臨一個 "非常困難的冬天",許多人將不得不在吃飯和取暖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
8. 印度曾經也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的印度發展如何
2019年,印度的GDP是2.94億美元,超過了英國的2.83萬億,以及法國的2.71萬億,位列世界第五名,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成為全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雖然印度排名第五,但是相對第四名的德國3.86萬億來講,差距其實還是非常大的。很多朋友無法理解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可以給一組對比數據,中國GDP在2005年排名世界第五名,2006年排名世界第四,2007年排名世界第三,2010年排名世界第二,但是總額僅相當於當時美國的三分之一,此後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追到美國的80%,這一重大成果,讓美國開始恐懼中國了。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印度的影響很大,而且中東的形勢和國際整體形勢對印度很不利,這也是印度近期同巴基斯坦示好的重要原因。印度在工業方面,農業方面都比較落後,主要在服務業方面實力相對較強,尤其是軟體方面很厲害,但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是農業,進化是工業,兩個主力沒根基,光憑服務業根本啥問題都解決不了,一碰到釘子,就只能退縮,印度人口眾多,而且社會體制復雜,未來到底如何發展,說實話,印度領導人都不是很清楚,畢竟他屬於二流國家,還要看其他國家的臉色行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9. 超越英國,印度成為第五大經濟體,印度還能更進一步嗎
本人覺得印度還能更進一步,雖然印度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印度這個國家的發展潛力是非常大的,因為這個國家的能源礦產非常豐富,同時印度國家在工業製造技術方面也越來越先進,所以說印度這個國家能夠實現更大的飛躍。
根據國際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印度的GDP已經超越了英國,而且印度成為了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在亞洲地區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足以見得印度的發展非常迅猛。而且重磅消息是印度自主研發的大型航空母艦已經服役印度海軍,我知道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如今印度也能獨立研發出航空母艦,足以見得印度的實力是非常強悍的。
10. 古印度王朝更替過程是怎樣的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境地。他的一個兒子在西北地區割地自據,一些原先被征服的國家和部族紛紛獨立。大約在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國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篡奪王位,推翻了孔雀王朝。孔雀帝國衰亡後,印度次大陸進入一個王朝更迭和小國割據的分裂時期。
普沙密多羅?巽伽(約公元前187年~前151年在位)推翻孔雀王朝後,建立巽伽王朝(公元前185年~前75年在位)。普沙密多羅出身於烏賈因地區的一個婆羅門家族。他擔任孔雀帝國大臣時,曾率軍擊退入侵的大夏國希臘人,立下赫赫戰功,享有較高的聲望。他奪取王位後,曾一度企圖恢復孔雀帝國往昔的勢力范圍,他先後出兵德干高原南部,征戰羯陵迦,抗擊大夏國希臘人的入侵。在普沙密多羅的努力爭戰下,王朝的版圖南至達納馬達河,旁遮普地區的賈蘭達爾和錫亞爾科特也可能被巽伽王朝所控制。但巽伽王朝的強盛只是曇花一現,時間不是很長。普沙密多羅死後,這個王朝也隨之逐漸衰落了。
巽伽王朝的終結戲劇性地同孔雀王朝相雷同,約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大臣蘇迪?甘華篡奪王位,建立甘華王朝(約公元前75~前30年)。據說,他利用一個女奴假扮成王後,殺死巽伽王朝末王而奪取了王位。甘華王朝領土僅限於摩揭陀地區,是一個很小的王朝。這個王朝後來被安度羅王國武力征服。
安度羅王國興起於德干高原東部哥達瓦里河和克里希納河下游地區,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這個王國是薩達瓦哈拉部族建立的,這個部族大概起源於雅利安人與土著居民的混種。孔雀帝國時期,這個部族是很有名的,阿育王的銘文多次提到。孔雀帝國衰落時,薩達瓦哈拉部族割地自據,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約公元前1世紀薩達加尼王在位時,安度羅王國已相當強盛。他出兵攻滅甘華王朝,入侵羯陵加和南方其他一些地區,號稱「南方各地之主」。薩達加尼死後,安度羅國力逐漸衰敗,又遭到外族塞人的進攻,被迫退居德干高原的東南部。直至公元2世紀上半葉,喬達米普特拉王及其子瓦西什提普特拉統治時,安度羅才重新崛起。喬達米普特拉的銘文提到,他「趕走了塞人、耶般那人和帕拉華人」。在安度羅最鼎盛時期,它的統治范圍包括德干高原大部、西海岸地區、南方的克里西拉河三角州一帶,又形成為南印度的一大強國。約公元3世紀,安度羅發生分裂,逐漸走向衰亡。
在南部印度,羯陵伽也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孔雀王朝後期,羯陵伽重新獨立。卡羅維拉王(約公元前1世紀)統治時,國力較為強盛。他多次對外征戰,擊敗了大夏希臘人,入侵恆河流域,佔領王舍城,橫掃大陸南端的潘地亞國,擴大了羯陵伽的勢力范圍。
南印度的南端還有一些獨立的國家,比較重要的有朱達、潘地亞、哲羅等。這幾個國家是古代泰米爾人建立的。泰米爾人是印度次大陸土著居民的一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雅利安人入侵後,一部分達羅毗荼人被征服,一部分遷居偏遠山區和南印度的一些地方。這幾個國家雖然規模不大,但經濟比較發達,尤其是海外貿易繁榮,與兩河流域、西方等地區的貿易往來頻繁。與此同時,各小國之間為了擴大各國的勢力范圍,也經常發生戰爭,對於古印度文明來說,這是一段集發展融洽、沖突於一身的歷史。
公元1世紀,中亞的貴霜王朝興起,在它的征戰下,印度西北部成為貴霜的管轄范圍,而貴霜也因此成了一個橫貫中亞和南亞的大帝國。在它的極盛時期,疆土西起伊朗東部,東至恆河中游和貝拿勒斯,北至阿姆河、錫爾河和今天中國新疆的和田,南部到達納馬達河,佔有中亞和北印度大部分地區,成為當時與羅馬、安息、東漢並駕齊驅的四大帝國之一,它的繁榮標志著古印度史上第三次文明高潮的到來。
孔雀王朝解體後,印度西北部先後被希臘人和中亞的游牧民族所統治。而在中亞興起的匈奴人,迫使大月氏人西遷,一支大月氏人佔領巴立特里亞。他們當中強大的部落貴霜統一了五部落,開始征服周圍地區,大有形成一個中亞大國之勢。公元50年,部落首領丘鳩闕率眾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又成功佔領阿富汗大部和印度犍陀羅地區,建立貴霜帝國(約公元78~241年)。此後閻膏珍王繼續著擴大領土的事業,他先滅了旁遮普的沙卡,進而向恆河流域進發,攻佔拘彌、瓦拉納西,這時,貴霜政治中心移到南亞,閻膏珍遷都至普魯沙普羅。到迦尼色迦統治時,帝國疆域更加廣闊。
貴霜人佔領印度河—恆河流域後,為古印度文明所同化,並且繼承和發展了古印度文明。在統一的政治形勢下,印度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有利的發展機會,其中主要是工商業的發展與海外貿易的繁榮。經濟發展使財大氣粗的貴霜帝國興建了許多新興的城市,如布羅奇、蘇爾帕拉卡、阿里卡梅杜等。
貴霜王國在迦尼色迦時代,迦尼色迦王篤信佛教,所以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伽尼色迦提倡佛教並廣造佛寺和佛塔,雖然花費巨額錢財,這些都是當時廣大印度勞動人民的血汗,但從人類文明這個角度來看,它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遺產。由於當時佛教在印度盛行,使佛教具有極強的輻射力,這個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然後由中國傳入朝鮮,由朝鮮再傳入日本,使佛教成為典型的東方宗教。
迦尼色伽死後不久,貴霜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逐漸分裂為一些小的王國。3世紀時,薩珊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向中亞和西北印度擴張。至4世紀,笈多王朝在北印度興起,滅亡了西北印度的貴霜人的小王國。中亞地區的貴霜小王國,在5世紀時被咴人所滅。總的來說,貴霜帝國的統治,對印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公元4世紀初,以恆河中游一帶為中心,又有一個新的帝國出現,這就是笈多帝國。笈多帝國的建立結束了當時印度大部分地區的割據混亂的局面,使這些地區重歸統一的政治統治下。這個王朝曾有過三位才智超群的君主,使印度的古典文化進入了一個全面繁榮的階段。
笈多王朝的建立者是旃多羅?笈多一世。他於公元319年繼承了王位,並開始了他勢力擴張的征程,他在位期間,疆域包括比哈爾大部分和孟加拉部分,大致相當於孔雀帝國瓦解後的摩揭陀國領土。這片地區成了笈多帝國的核心區域。旃多羅?笈多自稱王中之王。
公元335年,笈多一世指定兒子沙摩多羅?笈多為繼承人,而後隱居死去。沙摩多羅?笈多即位後,把對外征服推進到一個新階段。沙摩多羅?芨多在位期間帝國疆域得到很大擴展。王朝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有很大發展,歷史上有「健日王」的美稱。
沙摩多羅?笈多的兒子旃多羅?笈多二世(375~415年在位)統治時期,笈多帝國進一步向南擴張。此時的笈多帝國政局穩定,貿易繁榮,文化發展。旃多羅?笈多二世又給自己加了個「超日王」的雅號。
旃多羅?笈多二世去世後,其子鳩摩羅?笈多繼位,帝國繼續保持和平繁榮局面。到斯坎達?笈多統治時(455~467年),佔領了巴克特利亞的白匈奴人從西北部入侵印度河流域。
笈多王朝時期,古印度的宗教哲學、文學藝術達到鼎盛,被譽為古印度文明的「黃金時代」。其中尤以佛教藝術著稱,那時名作迭出,流派紛呈。這個時期的建築、雕刻、繪畫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是古印度古典藝術的頂峰。
公元5世紀以後,中亞民族匈奴人入侵,笈多王朝的各屬國紛紛獨立。笈多王朝的衰落,標志著古印度史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