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鈴木汽車銷量怎麼樣

印度鈴木汽車銷量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0-22 20:25:07

⑴ 印度10月汽車銷量榜單出爐,和中國車市比差距太大了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同一物種因為環境條件不同,都會有不同變化,同一輛汽車在不同的地區銷售,也會有不一樣的反饋。在諾大的全球車市中,很多國際品牌在不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印度車市,最受消費者青睞的是哪些品牌?和國內車市有什麼不同?

排名第十的是MG,也就是我們的國產車名爵,在印度十月月銷3750輛,同比有6.05%的增幅,國產車在海外車市大放異彩,憑借低價、高顏值豐富配置等帶來的超高性價比,躋身榜單前十,從上汽集團給出的銷售報告可以看出,MG汽車在印度公司,1-7月銷量增長了495.4%,增幅格外亮眼,前景可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鈴木曾在我國大火,卻押寶印度,離開中國就落魄了,對此你怎麼看

霍·史密斯說人們只有在改變時才能尋求改變,變化概念的基本含義是特定事件中包含的真實事物之間的差異,世界決不像圓和橢圓那樣單純地不斷反復循環的東西,自然在不斷產生新的因素,完成所謂的創造並同時流動,所謂的增長與發展意味著許多事情必須不斷發生,然後才能成為一個繁榮的狀態,也可以用短語日日新表示,這意味著舊事物逐漸消失,新事物不斷誕生,在中國人對汽車的熱情的背景下,長安鈴木成為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公司,由於價格低廉,省油,抗折騰的優勢,長安鈴木吸引了大量中國客戶,人民的友好使它的銷量逐年上升,並在中國市場上大受歡迎,當時鈴木非常受歡迎,但是好景不長。

⑶ 為什麼印度人更愛鈴木

2018年9月份,鈴木毫不猶豫的退出中國市場,以1元象徵性的價格出售了長安鈴木50%的股權,就這么不帶一絲留念的走了。至於為什麼走,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是因為銷量不行。銷量要是好完全沒有必要退出中國市場,好歹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者市場,還是有值得待下去的理由。

印度人青睞鈴木這種小型車,雖然與本土的市場環境有關系,但也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小型車的優點除了在承載性上有所不足以外,在其他方便可以說吊打大型車,尤其是一個靠譜的品牌生產的小型車,更是將小型車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這一點鈴木應該是眾多小型車生產商中最突出的一位。

國內消費者推崇大眾,印度消費者推崇鈴木,你覺得誰更懂車呢?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轉載需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鈴木是哪個國家的品牌鈴木汽車質量怎麼樣

對於鈴木這個品牌,很多人會對它的摩托車產品更有印象,不過鈴木作為日本歷史比較悠久的製造商,還是有很多人熱衷去購買鈴木汽車的,甚至有的人還說開鈴木的都是懂車的。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懂車的人開鈴木?鈴木汽車的質量又怎麼樣呢?

首先我們還是來簡單了解一下鈴木品牌的發展。鈴木成立於1920年,當然和很多汽車製造商一樣,鈴木在一開始也不是生產汽車和摩托車的,而是生產紡織機。最終在紡織機產業的基礎下,鈴木從歐洲進口小型汽車,並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不久開始嘗試生產動力機械,並為以後的機械開發奠定了基石。
1952年,鈴木正式推出了摩托車產品,第一款摩托車在今天看來明顯是在自行車裝上風冷單杠發動機而來。不過正是這種廉價的交通工具成為當時日本普通人也能負擔得起的產品。

1954年,鈴木汽車公司正式成立,次年便推出了第一款汽車產品suzulight。它是日本輕自動車先驅,採用前置前驅的布局。

回到現在,鈴木被人們熟知源自一款車型——奧拓。從1979年誕生到今天已經有將近40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最新的是第八代車型。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有四家軍工企業同時生產基於第二代奧拓進行本土化的車型,有意思的是第二代奧拓在日本已於1988年停產了。

到了2006年,奧拓因為無法達到國III排放標准,因此退出了北京市場,時隔多年之後,全新一代奧拓再次以國產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不過這次生產的是基於第七代奧拓衍生出的國際版車型。

如今奧拓已經來到第八代,不過目前來看第八代奧拓是無緣中國市場,而國內市場的鈴木奧拓換代後將統一採用「Celerio」名稱。動力搭載1.0L發動機,匹配使用5擋手動或者4擋自動變速箱,售價4.18萬-6.19萬。

1993年,鈴木與長安汽車達成合作協議,投資建成長安鈴木。不過在21世紀初的那段時間,長安與鈴木以及昌河之間出現了很大的矛盾,不過最終在2013年左右是得到處理,國內鈴木也是重新得到了煥發的機會。
如今長安鈴木在售車型有維特拉、奧拓、雨燕、驍途、啟悅等車型。2017年全年銷量僅有86513輛,年環比下降26%,其中銷量冠軍是維特拉。

維特拉定位小型SUV,雖然看起來有點小,但是小巧而硬派的風格還是得到了傳承。提供1.4T和1.6L兩種排量發動機,與其搭配的是6擋手動或者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售價在9.98萬-15.98萬。

可以看到,即使鈴木有意想恢復當年在國內的巔峰,但是僅僅依靠如今這幾款SUV是不夠的,產品過於單一是造成長安鈴木銷量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長安汽車質量怎麼樣?從行業總體質量排名來看,長安鈴木是剛好達到行業總體水平的。這樣看來,鈴木的車還是可以的。

為什麼懂車的人開鈴木?這是因為鈴木價格耐用、性價比高、油耗經濟性不錯。既然這樣鈴木在中國為什麼還是打的一手爛牌,首先是長安汽車引入問題,引入車輛都是小型車或者是微型車,可是沒想到國內的發展是這么快,如今的消費者追求大、豪華、面子,可是鈴木都沒有做到。加上營銷策略,現在還有多數人能從日系車中說出鈴木這個品牌,真的不多,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如果連新車都很少進行宣傳,那麼真的沒有人會知道鈴木這個品牌。
相關文章:
鈴木召回本土200萬輛汽車,因質檢違規將損失800億日元

⑸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後,為啥全球銷量還能有突破

我們都知道鈴木幾年前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我們原以為它會感到沮喪,但它似乎像過去撤出美國市場那樣充滿活力。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他的基本策略:

其實吧,他的動力系統好,底盤調整得很好,控制也很靈敏。盡管退出中國市場,鈴木在中國市場銷量還是很不錯,可能會成為根據地。去年,看看鈴木目前國內的車型,它在研究生推薦的碰撞測試中獲得了全優,在美國iihs測試中也獲得了全優。在可預見的未來,購買PS5不僅會更方便。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鈴木並不是簡單地退出,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支持他的市場。

⑹ 印度街頭,那些往來穿梭的奇葩汽車

「每次在街上看到這些車,都感覺眼睛收到了侵犯。」

這句話是一位印度網友,在 汽車 論壇上發出的吐槽,他指的並非某一款車型,而是目前在印度市場非常火的一類車——4米內小型三廂車。

之前只聽過印度街頭的奇葩小吃辣人眼睛,沁人腸胃,把街頭的 汽車 都上升到了眼睛受侵犯的程度,還是頭一回聽說,這讓我們立刻意識到有必要聊聊這個話題。

小夥伴們應該大都聽過日本的K-car政策,也就是車身長度不超過3.4米、寬度不超過1.48米、且發動機排量有一定限制的微型車。實際上,印度在過去十多年裡,也推行了針對尺寸和排量進行限制的刺激政策,即所謂的 sub-4 meter政策 (即「4米內」政策),但是它所催生出的 汽車 形態,和日本有著天壤之別。

印度獨特的 汽車 刺激政策,都催生出了怎樣的車型?為什麼有網友吐槽它們「辣眼睛」?今天這篇文章,車轍君就帶大家好好認識下印度市場上的那些奇葩車型。

如上所述,印度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後而人口密度奇高的國家,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燃油的依賴、同時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印度政府在2008年推出了一項針對4米內小車的刺激政策。

政策很簡單,車身長度超過4米的施以重稅,4米以內的車型大幅減稅,而除了尺寸之外,這項政策還包含了對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限制,排量在1.2升以上的汽油機和1.5升以上的柴油機車型,也會被施以高昂的稅費。

具體的稅費差距有多大呢?如果一輛車同時滿足長度和排量的限制,廠家只需支付8%的消費稅,而車長一旦超過4米,稅率就飆升到 20% ,而如果發動機排量也超標,則會進一步上漲到24%。

以本田兩款車型距離,City S和AMAZE S都採用了相同的發動機,但前者車長達到4.5米左右,起售價高達80萬盧比(約合7.6萬元),而車長卡在4米以內的AMAZE S,起售價只有50萬盧比(約合4.7萬元)。

看到這,大家應該明白印度廠商在推出新車時,受當地政策的影響有多大了吧。在這種政策下,印度市場最暢銷的車型,會是什麼樣呢?

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人口密度甚至比我國還要高,再加上整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道路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所以廉價的微型、小型車,就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車型。

具體都有哪些呢?我們看看2019年印度市場的 汽車 銷量Top 20榜單:

銷量前20名中, 瑪魯蒂鈴木 (鈴木在印度的合資公司)一家獨大,占據9席,緊隨其後的現代 汽車 有5款車型上榜,而在我國比較強勢的豐田、本田,各自只有一款車擠入前20,大眾則無一款車型上榜。

表格中的車型類別,按照的是我國的劃分標准,上榜車型中有兩廂車、有三廂車、有SUV也有MPV,但在這些車型中,除了現代Creta、瑪魯蒂鈴木Ertiga和豐田Innova Crysta之外, 其餘17款 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身長度不超過4米。

4米是什麼概念呢?以我國市場的車型舉例,大眾小型兩廂車Polo Plus,車身長度4053mm;寶駿最便宜的小車310,車身長度4032mm;吉利的小型SUV繽越,車身長度4330mm;已經停產的合資最便宜的三廂轎車賽歐,車身長度4300mm。

而印度市場銷量前20的車型中,無論是兩廂車、三廂車還是SUV,絕大多數的車型長度,都比上面這幾款車還要短。國內市場車長不超過4米的車型,基本上也只有奇瑞QQ、比亞迪F0以及鈴木奧拓這類已經停產、或瀕臨停產的微型車了。

看到這,聰明的小夥伴已經能察覺到不對勁了,如果說兩廂微車能做到4米內的話,印度Top 20車型中那些三廂車、SUV甚至7座SUV,是怎麼做到4米內的呢?

印度的4米內政策一出,當地本土最大的 汽車 廠商 塔塔 ,馬上就作出了響應。

在2008年,塔塔基於Indigo車型推出了Indigo CS,它的定位介於三廂轎車與掀背車之間,最終還是被劃到三廂車類別中,而3998mm的車身長度,讓這款車成為當時全球最短的三廂轎車。

號稱小車之王的鈴木,也不甘示弱,它原本在2005年就推出了雨燕的三廂版,在印度命名為Swift Dzire,不過這款車雖然外形也有點奇怪,但它的誕生僅僅是為了滿足印度消費者對於三廂車的需求,並非為了4米內政策而研發。

不過到了2012年,瑪魯蒂鈴木推出的第二代Swift Dzire,就完全是應對政策的產物了。它的後備箱被硬生生砍掉一截,硬是把車長做到了3995mm,滿足了最低稅率車型的要求。

實際上,因為印度消費者大多每個家庭只能承擔一輛 汽車 ,對於後備箱的儲物需求也很大,所以和我國一樣,印度消費者也非常青睞三廂車。

於是,除了對現有三廂車的屁股進行切割,從而把車長做到4米內之外,一些車企也會在兩廂車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小屁股,從而打造小三廂車。

現代的Grand i10就是一個例子,這款兩廂微車原本的車身長度為3765mm,現代在這款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小"屁股",使得車長達到了3995mm,恰好滿足4米內的要求。

除了轎車之外,印度的車企也會在MPV上"動刀子"。例如馬恆達一台名為Xylo的8座MPV,本身車型就不大,長度只有4520mm,但為了享受4米內小車的稅率優惠,馬恆達在它的基礎上,把C柱之後的部位削掉一大截,長度做到了3985mm。

而就是這樣一台車長不足4米的車型,內部依然容納了7個座位。如何做到的呢?很簡單,就是在後備箱里放一對面對面的座椅:

實際上,馬恆達不僅推出了這種類似MPV的七座小車,就連SUV上,也在4米不到的長度里裝下了七個座椅:

Bolero是馬恆達生產的一款造型非常硬朗的SUV,看起來頗有賓士大G的風采,給人的觀感也像是一台中大型硬派越野車。而實際上,這款車的長度只有3995mm,比吉利繽越要短335mm,Bolero的寬度也只有1745mm,較比亞迪的元SUV還要窄10mm。

也就是在這樣一台車里,馬恆達依然給它塞進去了7個座椅。

看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這也沒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在後備箱里裝倆座椅嘛,車長不足4米,能像我們的MPV一樣做出三排正規的座椅,那才了不起。

實際上,還真有。

去年8月份,雷諾在印度推出了一台名為Triber的車型,單看圖片的話,大家應該覺得這是一台小型的SUV或跨界車,而它的定位是一台底盤稍高的7座MPV。它的內部結構,是這樣的:

沒錯,一台正兒八經的三排座MPV,如果看下面這張圖的話,大家可能會把它看成一台中型以上的MPV:

但是,這台車的長度比大眾Polo還要短,只有3990mm,寬度也只有1739mm。作為對比,比亞迪的緊湊級MPV宋MAX,車長4680mm,比Triber長了690mm;寬度1810mm,比Triber寬了71mm。

宋MAX的整體空間表現,已經比較局促了,印度市場上這台雷諾Triber坐進去有多酸爽,也就能想像出來了。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 汽車 市場,也會產生形態各異的 汽車 類型。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sub-4 meter政策和日本的K-car政策頗為相似,但催生出的 汽車 形態卻大不相同,尤其是不到4米長的小三廂車,在外觀比例上顯得很不協調,與日本市場呆萌可愛的K-car形成了鮮明對比。

背後的原因,和當地的經濟、習俗和交通基礎設施都有很大的關聯。看到印度市場上這些奇葩車型,你是否覺得身在中國是很值得慶幸的呢?

⑺ 非常皮實耐用的鈴木汽車,為什麼最終退出了中國市場

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將以1元人民幣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和10%股權,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此次股權交割將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這也標志著入華25年的鈴木汽車最終退出中國市場。




嚴重的是急劇下滑的市場份額,讓本就競爭力弱的鈴木汽車無法翻身,2014年鈴木汽車在中國總共售出了266.6萬輛汽車,但是僅僅只過去三年,銷量驟降至
11.9萬輛。即使到了這個地步,都無法使鈴木向中國市場低頭。

對我們中國的消費者來說,你來,狂風驟雨我都回去接你,但你走,我一定不會挽留你。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不缺的就是車企。

⑻ 長城進軍印度市場,鈴木汽車如何應對

如果要說在國內最悲催的日系汽車品牌,鈴木絕對算一個。

從當初一款奧拓開啟了很多家庭美好的生活,到後來銷量逐年下降,一直到去年徹底退出中國市場,這個品牌在國內可謂高開低走,飽經風霜。

?

說實話,對於鈴木汽車我還是挺有好感的,產品皮實耐用,而且當初也慷慨提供技術支援自主品牌車企。不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在地球上買不到任何鈴木的新車了,只能偶爾在路上看到一兩台SUZUKI,才想起曾經還有個小車之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印度市場20年10月十大暢銷車型:鈴木的天下,韓車稍分一下

大流行讓消費者迴避遠離公共交通工具,開始選擇私人交通工具。而10月份,是印度傳統的節日以及消費旺季,一系列的促銷也刺激了消費。2020年10月,印度汽車市場實力回升。

毫無懸念,鈴木依然是這個市場的王者,10月份十大暢銷車型中,有7款是來自鈴木的車型。前五名全部都貼著鈴木的廠牌。雖然不至於無敵最寂寞或者獨孤求敗,數據表示鈴木汽車確實是坐擁印度乘用車市場半壁江山。

再穩定的市場也時不時出現挑戰者,作為印度市場的後來者,韓國起亞開始嶄露頭角。最新在印度市場推出的第三款車型,SUVSONET,以單槍匹馬之勢殺入榜單。現在我們來看看,在剛過去的十月份,印度三哥三姐們喜歡什麼樣的車,有沒有你的摯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鈴木汽車挺不錯的,為什麼銷量那麼差

因為成功是沒錢,失敗也源自沒錢。

我強調過不止一次,國內沒有精品小車存在的成熟土壤。換句話說,鈴木沒趕上消費趨勢。

要說最熟悉中國消費者心理,大眾說自己算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

改開初期,其實是日系的風潮最強盛。

上到廣交會指定用車公爵王,下到天津大發麵包車這類微面,日系可謂是搶佔先機。

然而呢,比起小眾品牌馬自達,鈴木的頑固可謂是更勝一籌。

認識鈴木車從奧拓開始:



吉姆尼和維特拉是鈴木最具有口碑的兩款車。

前者價格高昂,成為城市熱愛越野用戶的大玩具,港口甚至報價高達30萬元。

後者就不說了,叫好不叫座,空間是個硬傷。

超級維特拉等車型還不國產,吉姆尼鈴木也一直拒絕國產。

實際上,從車型的熱銷來看,之前鈴木紅火的時候都是車型高級別的主銷越來越大。

但是鈴木不僅長久不換代,而且配置特別低,有的車甚至丐版都沒ABS。

像是大眾這種拉皮技術更是拒絕。

車型老舊,三缸機消費者不喜歡,空間小,這三條足以讓消費者拒絕。

榛名點評:

雖然馬自達也是拒絕加長,但是馬自達總隔三差五的更新,而且設計理念超越其他車型。

五年後,甚至十年後設計仍不過時,而且非常好看足以打動消費水平足夠的人群。

而馬自達雖然合資之路也不太順,但是起碼堅持國產新車型,甚至壓燃發動機車型。

比起來鈴木的頑固,我只能說,自作自受。

畢竟當初買奧拓是沒錢,現在買鈴木屬於沒錢的表現。

即便是鈴木精裝了,這種小車也難以適應現在國內的消費水平。

閱讀全文

與印度鈴木汽車銷量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中國人比印度人團結 瀏覽:121
越南山裡做什麼好吃 瀏覽:353
印度為什麼技術落後外包產業好 瀏覽:337
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東埔寨是什麼 瀏覽:986
印度人為什麼要講話 瀏覽:945
印度是哪個國家的軍工 瀏覽:916
印度左右逢源是怎麼回事 瀏覽:68
歐陸戰爭義大利第一關怎麼打 瀏覽:653
印尼電信廣告什麼歌 瀏覽:30
中國入境可以帶多少手機電腦 瀏覽:267
怎麼看待伊朗捐款事件 瀏覽:512
越南富安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376
外國人到中國定居有哪些條件 瀏覽:983
印度到印尼要多少錢 瀏覽:17
義大利有什麼的手錶品牌排行榜 瀏覽:770
過去幾年中國有多少人口 瀏覽:702
非洲美女要多少錢才肯嫁到中國 瀏覽:964
越南的火龍果要怎麼運到中國 瀏覽:274
伊朗官方語言英語怎麼說 瀏覽:294
中國到越南火車經過多少站口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