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的實力日本打得過印度嗎
國與國之間對比是全面綜合對比,不是單一比較人均和經濟收入,國家層次可不看人均收入這種虛假標准。
軟實力
1.行政管理及戰略規劃:日本勝
2.外交關系及外交盟友:印度勝(印度不是戰敗國,從軍購就可以看出和各軍事國友好關系)
3.國內輿論及國際輿論:日本勝
4.國際地位及國際威望:日本勝
5.政治清廉及法律秩序:日本勝
6.文化思想及文化輸出:日本勝
硬實力
1.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日本勝
2.財政收入及財政支出:日本勝
3.工業體系及工業產值:日本勝
4.科技體系及科研教育:日本勝
5.人口數量及人口結構:印度勝
6.資源總量及戰略資源:印度勝
7.領土面積及戰略緩沖:印度勝
8.現役軍事及戰爭潛力:印度略勝(印度有核武及進攻性彈道導彈武器。其次印度和日本都是世界軍購前三大國。國防主要都是靠買。看誰錢多和外交關系好。
現役空軍裝備來看,印度三代戰斗機220架蘇30MKI數量更多,質量也更好,不過印度空軍即使不打戰每個月都會摔一架飛機。因此戰鬥力維持上不及日本。但日本三代戰斗機數量不及印度且都是30多年老飛機,最致命的是僅有120架左右戰斗機能打主動蛋。
海軍:日本印度主力驅逐艦都是船殼自己造,核心技術設備如日本的驅逐艦:船舶燃氣渦輪LM2500發動機,MK41垂直發射系統及宙斯盾系統還有相空陣雷達及進攻魚叉反艦導彈和標准2防空導彈,聲納及SH—60J反潛直升機,都是對美國軍購,印度也是對外軍購,印度有兩艘航母可搭載固定翼戰斗機,反觀日本出雲號只是直升機航母。潛艇日本勝於印度,不過真正打起來看的還是導彈大於裝備平台,由於日本過去是戰敗國,在進攻武器反艦導彈上,日本魚叉導彈是遠遠不及俄印聯合開發的射程為280公里3倍超音速的不拉莫斯反艦導彈,對比以後:日本海軍噸位和軍艦數量均強於印度,但進攻武器輸給印度,因此日本海軍不佔絕對優勢。
陸軍火力:坦克三代主戰坦克數量,印度大幅度領先日本,火炮印度這當年特別落後,遠不如日本,導彈方面,陸地版不拉莫斯和大地烈火導彈印度領先日本,但精確度不高且不可靠,陸軍人數及後備兵力印度遠高於日本。
戰爭潛力:日本老齡化和少子化雙殺,日本平均年齡45歲,軍隊平均年齡36.7歲。人口只有1.27億且持續減少,日本男性人口6000萬左右,扣除老幼病殘約為3000萬左右,在減去一半維持生產及運作只有不到1500萬男性人口,加上美國常年對日本尚武精神閹割,即使還有符合參軍條件的1500萬男性,但願意上戰場拚命,日本可能連500萬青年軍隊都很難湊齊,從和平時期就可以看出,8小時上班制的日本自衛隊加和優秀待遇,還嫌苦嫌累怕死,使的自衛隊一直都招不滿人,和平期間日本青年尚且不服兵役。
最後總結:不管怎麼扯工業和經濟—戰爭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印度青年人口完全死得起一億人口,國力很快恢復,日本青年人口一旦陣亡幾百萬,青年人口要未來40年後才能回到戰前水準。印度人口最大動員能力理論是1.3億青年人口,比日本總人口還多,假設日本戰術打得很漂亮,假設日印雙方戰損比達到1比5,那麼可動員1.3億軍隊印度與只能動員1270萬軍隊日本交戰,將會是印度獲勝,即使日本取得戰損比壓倒性優勢達到1比7還是印度獲得可能性更大,即使1比10,只要是印度本土作戰,最後贏得也是印度。
結論:兩個國家經濟和科技工業都是有許多致命缺陷短板。除了五大核大國,其餘國家還真沒幾個打得過印度,即使只有兩三個打得過也佔領不了印度。
而德國軍工被閹割壓制最徹底,目前日本和印度德國綜合國力屬於准一流國,英法核武國家屬一流,俄羅斯比英法要高半檔次,中國又比俄羅斯高半個檔次,中俄都屬一流中的一流,美國屬超一流,美國比中國高半到一個檔次。
㈡ 印度看起來這么窮,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錢哪來的
據我了解,雖然印度看起來窮,但是國家綜合財力還是可以的,另外印度也會通過貸款的方式來購買武器。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可以說印度的窮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印度底層的人民甚至連茅廁、供水、供電都用不起。大家就可以想像得到,印度到底有多窮了。但是如此窮的印度,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另外,據我了解,其實印度在買武器上並沒有那麼大方,如果他們覺得價格貴不合適的話,印度是不會買的。雖然新聞上總是說印度動不動就購買武器,但是成功的訂單卻不多。不可否認,印度在軍費上的投資是最多的,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有時候也會通過貸款的方式來購買武器。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
㈢ 中國和印度軍事對比
1。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沖突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甚致演化大規模戰役的話,印度是敗多勝少。
3。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點
一、多少年來在對外軍購方面,印度所處的環境一直都好於中國。印度可以輕松購買到的先進的武器,中國則必須付出很大政治代價才能得到,而且品質上還不如印度買到的同類武器,有些甚至我們得不到。這造成了中國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來印度可以憑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優勢取得一定的戰爭上的優勢,所以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
但為什麼又說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雖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優於中國,但優勢也並不大,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就無法起決定性的。
2、中國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們並不比印度差,甚優於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國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比如在彈道導彈方面,中國和俄國美國在研究上幾乎是同時起步,連美國都不敢說在這方面比中國先進多少,(題外話:中國在巡航導彈方面就比美國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強。)
4、在武器裝備上印度由於全是進口不能自已造,數量上不及中國,在後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國,一旦戰爭持續時間長了中國可以憑借強大的後勤軍工使武器裝備在數量上取得很大的優勢來彌撲技術上的劣勢,而印度的軍工無法作到這點。
二、說來也是一種諷刺,正是因為在對外軍購上印度比中國有著得天獨厚優勢使兩國在軍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來印度軍隊越來越依賴於進口武器造成國內的軍事工業幾乎是停止不前,中國則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完備的軍事工業,而印度則沒有。對軍事工業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這個東西特別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飛機、戰艦都是越造越強。關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馬上整和經驗技術研究製造下一代,這樣才能不停的成長,武器才能越來越先進。這個過程一旦停下來技術人和技術力量就會大量流失,想要再開始就困難了。軍工不強大其後勤保障能力就不強,現代戰爭是高消耗的戰爭,勤保障能力不強就無法持久
從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軍方現在的尷尬局面,
1、鳳凰衛視報道了前不久印度從美國進口了一批大口徑榴彈炮部署在中印邊境上,實際上印度連榴彈炮這種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須進口,而中國的火炮全靠自研,國產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美國產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國采購。
2、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冰川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沖突,印度便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更說明其軍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飛機啟動已20年,樣機試飛仍未完成。而與它同時起步的中國的殲10都已經裝備軍隊了,印度軍方認為今後LCA即使推出也會落後於中國的殲10,已有放棄一說,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還是靠外購戰機。
中國每進口一類先進戰機就會憑借自已擁有完備軍事工業成功的仿製出同樣的國產型號從而實現國產化,例如中國仿製俄國蘇27的殲11B,而沒有完備軍工的印度妄自進口了那麼多先進戰機卻無法仿製一架自已的戰機。
通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開戰,印度在尖端武器不佔絕對優勢,數量又比不上中國的情況下只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其實中國軍事工業為了不影響經濟建只展開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開戰中國軍工全面開足馬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補足損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損耗,自已又不能製造只能外購,加上其種類凡多根本無法作到迅速補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軍工也無法長時間支持其損耗。所以印度無法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持久作戰。
三、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陸軍,就連美國都承認如果在陸地上正面對抗這樣龐大陸軍對於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惡夢。近十年中國更是加快了陸軍建設,裝備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武器,可以說在陸軍裝備上印度已無法中國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災和後來的跨越2009大型軍事演習中可以看出,中國陸軍已擁有跨地區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國和印度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如果印中戰爭持續時間長了,印度將面對中國內地源源不斷開來的龐大陸軍,更不要說在四川還有連美國都感到頭痛的二炮部隊。因些說中印開戰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㈣ 歸納印度主要船廠的分布特點
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果阿造船有限公司和印度斯坦造船有限公司
據印度船運部數據,印度共有27家造船廠,其中中央企業6家,邦企業2家,私人企業19家。科欽造船廠和印度斯坦造船廠是印度最大的兩家造船廠。前者有2個船塢,可建造最大噸位為11萬噸的船舶,並已實際建造過2艘9.5萬噸位的油輪。2006-07財年該船廠完成船舶噸位18萬噸,全年凈收入達到76億盧比(比上年增長84%),凈利潤為5.8億盧比(比上年增長3倍)。同時,該船廠每年可培訓140名工程師。近些年,憑借自身高速發展,該船廠已經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後者共有1個船塢、1個裝配碼頭,可以建造最大8萬噸的船舶,2006-07財年完成噸位4.7萬噸,造船收入為40億盧比,其中凈利潤達到30億盧比。
隨著印度貨物貿易迅速增長,印度海運業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發展,對船舶的需求也在增加。據印度船運部的數據,到2006年12月31日,印度船舶總噸位僅為842萬噸。2006-07財年,印度船舶進口金額為10億美元。進口來源前三名分別是日本(3億美元)、新加坡(2億美元)和法國(1.5億美元)。但2007年,印度造船廠已經承接新船訂單合計金額達1500萬盧比(約合37.5億美元)。今後商船訂造量將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印度政府努力發展船舶業,不僅在研發上投入巨資,還出台許多行業發展政策,包括在東、西海岸各建設一個具有國際規模的造船廠,總投資為50億美元。印度船舶設計研究中心就是在印度船運部領導下建立的,主要為船舶行業提供船舶設計、船塢管理等方面的服務。目前,印度造船業對GDP的貢獻只有0.1%,但預計經過大力發展和政府扶持後,到2020年印度造船業將佔GDP的1.1%,約220億美元。2008年3月,印度航運部提交草案,建議延長2007年到期的造船補貼,開始重新給予造船為期10年的船價30%的補貼。有公司也向政府建議將造船業列為免稅補貼行業。
總的來講,印度船舶業還未成規模,但潛力巨大。印度擁有廣闊海岸線,發展船舶業是大勢所趨。隨著政府的巨額投資,船舶業的發展面臨良好機遇。可以預見,印度造船業將在未來繼續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造船市場上重要的一員。
除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外,印度還有兩家隸屬於軍事運輸部的大型軍用造船廠,即建造國產航母的科欽造船廠和建造國產核潛艇的印度斯坦造船廠。位於加爾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則是印度首艘出口軍艦的生產商。2014年12月,由該廠建造的1300噸的梭魚 號近海巡邏艦正式交付模里西斯。印度國內總共有28家造船廠,其中包括8家國有船廠和20家民營船廠。
㈤ 印度滯港費多少錢~~~!!!
我這有個印度VIZA港散貨船的是9rs/每運輸噸*5個工作日.
不過印度港口的費率可以談的
㈥ 中印戰爭後,印度軍購如何走上不歸路
被打了才知道差距,有的人是靠自力更生來減小差距,有的人是靠外援花錢購買來減小差距,印度是後者,結果是錢花的不少,事辦成的不多。
㈦ 常與沙特爭奪世界第一武器購買國的印度,哪來的這么多錢呢
經常關注軍事新聞的人一定會發現,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全球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時候,印度在國際上購買的武器裝備總金額,還要超越著名的土豪沙烏地阿拉伯。然而,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火貿易活躍的印度,在經歷連續數年10%的軍費增長背後,它還是一個農村人口占據多數、貧困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盡管印度在21世紀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可是,印度本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強勢產業可以帶動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那麼,印度買武器的這些錢又是從哪來的呢?
印度軍人
第四:印度這個單純的“國際軍火采購商”,從表面讀到的軍事新聞來看,它似乎一直出手闊綽,其實,印度也只是表面土豪而已,因為印度真正成交的軍購武器訂單,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水分。印度這個國家在購買武器裝備的時候有一個特點,在購買之前總會連續不斷的放出他們即將入手一批新武器的特大新聞。
在接下來武器購買成交過程中,印度還總喜歡搞一個全球招標,折騰好久以後,到最後補貼訂單也不一定成交,甚至還經常出現放水的現象。但是這樣一來,特別喜歡“自吹自擂”的印度,就給人們營造了一種它總在“買買買”的現象,讓人們無不贊嘆印度的軍備購買能力。
㈧ 印度花費了多少錢建造航母
29億美元,這比當時的要價15億美元翻了將近一倍!而交付時間卻一再推遲!在與俄羅斯打了十多年太極拳之後,印度自行製造航母的工程正式上馬。
早在1989年,印度就打算在國內自行建造兩艘航母,並與法國艦艇建造局簽訂了設計合同。但因自身科技水平有限,最終不了了之。
20年來,印度的造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盡管印度國產航母設計方案一變再變,但科欽造船廠已經具備了建造5萬噸級大艦的能力。
2004年11月底,印度政府宣布撥款300億盧比,開始自主建造一艘標准排水量為3.75萬噸的航母。這艘航母與國產核潛艇一起,被看做是印度海軍未來發展的核心項目。
航母原計劃於2005年鋪設龍骨,2010年到2012年正式服役。但印度國產航母也遇到了工期拖延的問題,直到上個月才鋪設龍骨,所以下水和服役的時間也相應推遲。但無論如何,印度國產航母建造計劃經歷20年波折後終於塵埃落定。
航母是一項復雜的作戰平台。受技術水平、地緣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印度航母還未出世就面臨著諸多先天性不足:比如主力艦載機嚴重依賴進口、缺乏配套護衛艦艇以及與其軍事戰略需求不相吻合等等。印度自製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還有待檢驗。
而人們更關心的問題是,印度航母將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印度扼守著印度洋要沖,加強海軍力量無疑將提升其整體軍事實力。我們希望,各種軍事手段的目的都是維護和平、遠離戰爭。
裝備資料
「維克蘭特」號航母設計排水量4萬噸,艦長260米,寬60米,高度相當於14層建築,最高航速28節。最多可搭載30架艦載機,配備的機型包括印度國產的LCA戰斗機、俄制米格-29K戰斗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其中米格-29K戰斗機性能先進,最遠可以打擊1600公里左右的目標;其打擊范圍超過英國海軍的「海鷂」艦載機,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海軍艦載機。這艘航母的造價為326億盧比,約合6.6億美元。
㈨ 去應聘出海打魚船員一萬五千塊一個月,為啥朋友卻提醒我不要去
漁船上工資確實很高,但是一般人根本做不了的,因為在漁船上工作,一是有點安全問題,二是要面臨工作強度問題的,先拿安全問題來說吧,記得我在漁船上工作的時候,由於狂風暴雨影響,
有好幾次多面臨掉下大海的風險,好在周圍同事及時提醒,才沒有發生這個事情,但是就算這樣,我還是嚇了一身冷汗,因為在狂風暴雨中要是掉下大海的話,那種滋味真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
所以等到漁船靠岸的時候,我就馬上找船主辭職了,因為這個工作實在是不適合我的,而且在漁船上工作,還要有一付強狀身體的,因為漁船上的工作崗位,10個有8個多需要重體力活的,
所以體重要是低於150斤的,根本適應不了這種工作的,並且我要告訴大家,1.5萬的工資肯定不是和漁船直接簽合同的,因為要是和漁船直接簽合同的話,那麼在工資待遇上面最少也要2萬起步,
要是收獲比較多的話,還會有各種獎金福利待遇的,至於這種只有工資,沒有獎金待遇的,肯定就是過了一手,所以就算要去漁船上工作,也要找和漁船直接簽合同的那種,但是我要告訴大家,
剛開始第一次上漁船的時候,盡量不要去小漁船,因為這些小漁船一是工資待遇不好,二是在設備上也沒有大型漁船先進,所以在這些漁船上工作,往往多是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的
最後小結:說句實在話,我個人不建議大家去漁船上打工的,因為這其中的風險只有上過的漁船才能知道,所以要是不到萬不得已情況下,最好不要去
我是柴小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問題指出了兩點:一是船員,而是一萬五。
其次,說說小火的意見。
1、一萬五值不值生活從來是不容易,無論做什麼工作,想要拿到一萬五的工資,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既然你能拿到這些工資,說明你很優秀。
既然優秀,當船員值得嗎?
確實,船員是非常苦的,沒有親人,沒有網路,只有大海和遠方。
但是,如果需要錢,養家還是還貸,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有其它更好的選擇,最好選擇其它的工作。
畢竟,船員的生活讓普通人難以堅持。
2、應聘真的很難嗎既然都去應聘船員了,說明確實工作找的不順利。
畢竟,陸地上還是有一些工作可以找的。
比如一些公司的測試人員、解決方案人員,只要肯學,還是有人願意要的。
為了應聘,還是要多做功課,好好改簡歷。
畢竟,簡歷才是最好的敲門磚。
3、寫在最後有朋友好心提醒是福氣,自己也要上心,好好分析利弊,做出對於自己當前情況最好的選擇。
祝好,順遂!
我從小到大就生活在海邊,以前家裡住的地方離海邊不到500米就有一個漁船小碼頭,天天沒事就去溜達一圈,海邊的漁船和作業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
現在海邊的漁船確實不太好招人,一般漁船作業的現在根據工作量的不同,一般有兩種用工方式:
1. 季節性的捕魚船用工: 大家都知道現在每年從5月1日起到9月1日是禁漁期,這段時間一些漁船是不允許下海捕魚,還有就是我們這里冬季最冷的時候,也不太適合海上作業,一般也要休息一個月左右。 所以這些漁船都是季節性用工,一般一年也就干半年多點的活。因為捕魚旺季比較辛苦,現在年輕人和本地人很少有從事這項工作的,所以一般都是招收外地的農民工。
2.常年用工的近海漁業養殖: 這類工作相比較與漁船要輕松一些,而且工作比較穩定,但是也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去應聘出海打魚船員一萬五一個月,為啥朋友卻提醒你不要去一,船員的工作危險系數很高
二,漁船的工作特別辛苦
三,現在很多招打魚船員的都是中介,有很多不靠譜的「黑中介」
四,你的朋友勸你是為你好
海上工作是比較危險和辛苦的工作,現在普遍成手和熟練工不好招。不過要是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船主也不可能給開一萬五的工資,沒有具體要求,工資還高的招工基本不可信。 你的朋友勸你不要去是對的,所以你也不要一意孤行,出海打魚的船員沒有那麼好乾的。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為我之前在漁船上做過。
首先啊,我們出來工作呢,肯定都想掙高薪那愚蠢,而招聘呢,也是看中我們的心理,所以呢才會跟你說。這個工資呢是15000一個月,你試想一下你有什麼能力能夠一個月掙15000?所以很多人看到15000工資的時候呢都會心花怒放,所以好多東西呢都不去思考啊,說一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吧。
當年呢,也是覺得自己15000到兩萬塊錢啊,當時呢我就非常高興,於是呢我就聯系了。他那邊兒的聯系人啊,結果他說呢,你什麼都不需要,只需要證明你這個人是 健康 的,而且呢沒有犯罪那就可以正常的被錄取啊,意思呢就是說直接讓我過去,當時呢我就買了票啊,然後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到達了他那個城市。
到了以後呢,並不是直接去的碼頭,而是呢,他給你安排在一個辦公室里邊兒應聘啊,一般的牆上呢都會掛一個巨型的啊,這個貨船的照片啊,他會告訴你,你以後呢就會在這上面上班啊,每個月呢1萬多塊錢啊,每個月讓有休假有什麼保險之類之類的。啊,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必須要交1000到2000不等的金額啊,然後呢?美名其曰是服裝費審查費而且這些公司的負責人會告訴你這個錢不是他們收而是有關部門收啊所以呢就是剛開始的時候會不斷的找你要錢。而如果這個時候你的頭腦不清醒的情況下呢,你就會一直給他錢,因為什麼因為你在等待你的高薪工作,那如果說你兜里邊兒的錢被花完了啊,但是呢,他要的這個,別的費用呢,還不夠的情況下,那麼她就會介紹你去別的場子里邊兒先打工一個月啊,攢夠這個錢以後啊就可以上傳,其實呢,這就是騙子的套路。到最後呢是人財兩空啊,不可能去讓你去上船工作,結果呢,你自己身上的錢也沒有了。
當然最後呢,我找到了漁船上面的工作,但沒有想像中的工資那麼高,而且呢,在船上的一個工作呢,就是從最低的等級開始做起啊,也就是小工開始做起沒有任何的捷徑可以走,因為在船上的事情並不復雜,但是有一些技術性的東西呢,那不是說你一下子就能學會的。而是由多少年的沉澱才可以慢慢積累啊,走到那個崗位。
而且漁船上面的活呢是非常危險,我說的這個危險呢,跟。大戰理解的危險可能不一樣,如果你是輕傷,有可能就是斷手指頭,如果你是重傷,那你有可能。就有生命危險啊,所以漁船上的活呢,並沒有那麼輕松,當我當時去的第一年,啊,去工作的時候呢,工資摺合下來每個月也就七八千塊錢,但是並不是整一個年的,而是從每一年的九月份。到年底。
也有人吶經常問我說啊,那你幫忙找一找漁船的活兒,再苦再累我都能受得了,首先有一點並不是說你不能吃苦,你不能遭罪,首先上傳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克服暈船。很多人不知道暈船到底有多厲害,那有中過暑的朋友可能知道中暑是什麼感覺,在船上如果暈船啊,就和中暑是一樣的效果。四肢無力,渾身使不上勁兒呢,所以要想在漁船上。剛好工作第一點就是必須要克服暈船,如果你連這點都沒有的話。那你什麼都幹不了。
所以呢人還是得腳踏實地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不要被外邊兒所謂的高薪所蒙騙,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014年我的表弟去當了船員,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家人很是著急,當時看到報紙上有船員的招聘須知,工資待遇一個月兩萬,要求身體 健康 ,能吃苦耐勞,無任何疾病,24數歲左右,所有的條件他都符合,就順理成章的被當了船員。
在家待了沒幾天,就去報道了,根本就沒有告訴他出海到哪裡,就這樣在海上漂了好多天,年輕人是不適應的船上生活的,上吐下瀉,嘔吐不止,還暈船,整整一周什麼也幹不了,慢慢適應了在船上的生活,但他特別想家,24歲都哭了,但沒有辦法,這一去就是半年多,家裡面著急壞了,以為出了什麼事?都聯系不上,但最終還是安全的回來了,掙了13萬元,據他個人講,再也不去當船員了。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生活枯燥無味,內心空虛無比。
沒有當過海員的人,不知道這裡面的艱辛,真正經歷了,才知道是那樣的枯燥無味,這一去可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面對的都是大海,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內心是非常空虛的,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像幽靈一樣漂在海上。
二、每天提心吊膽,辛苦面對大海。當海員不是單一的工作,是由太多的工作組成的,既要打魚又要放纜,還要檢修船,因為任何一個細節,可能都會造成漁船沉沒,在出海期光檢修的需要幾個月,運氣好的話,半個月可以回國,運氣差的話,一年也回不了家,每天在海上飄著提心吊膽,辛苦的不得了,只能向大海訴說。
三、時差全部打亂,暈船在所難免。當船員最怕的就是時差了,人是非常疲憊的,長時間在船上待著,會出現暈船的現象,暈上一次船幾天吃不了飯,這是多麼的煎熬,想修正時差真耗很長時間。
四、沒網路沒信號,吃飯也不按時。當船員最怕的是沒有網路,沒有信號,瞬間和家人失去了聯系,經常讓家人擔心,讓自己害怕,最怕的是船壞了要修,經常是搗亂時差,吃飯也不按時,吃的都是冷凍食品,吃多了嘴上都是泡。
結 語當在船上待幾個月後,走在陸地上都是飄的,地都是晃的,這一下來至少適應十幾天,坐個班車都不敢坐,生怕摔倒,這就是陸地和船上之間的區別,朋友提醒不讓去是對的,不去有點後悔,去了後悔一輩子,當然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有的人真的堅持下來了,這畢竟只是少數。
出海船員的確待遇優厚,但也存在諸多不可預知的風險,其中既有大海中的自然風險,也有人為製造的危險。還記得九年前的「魯榮漁2682號」公海慘案嗎,至今仍感覺異常恐怖。
2011年5月,以船長李承權為首的33名船員,隨魯榮漁2682號漁船在東南太平洋海域魷釣期間,部分船員發現鑫發公司用假合同欺騙他們,分別串聯多名船員,預謀劫持該船回國向公司討說法。
6月16日,漁船在智利海域布滿燃油。當日深夜,劉貴奪先指使船員破壞關閉船上的通訊設備、定位系統,夥同其他船員手持凶器闖入船長室,用刀捅棍打等方式將船長李承權控制住,威逼其返航。伙食長夏琦勇發現情況異常,持刀到要求見船長,被船員姜曉龍持刀捅倒在地,並持棍擊打對其繼續加害,最後將其拋入海中。
在劉貴奪威脅下,船長李承權被迫用衛星導航設定回國返航路線,開船起錨返航。走了一個多月,船被劫持至夏威夷以西海域時,因劉貴奪懷疑輪機長溫斗故意破壞船上設備、阻撓其劫船回國,人性中的罪惡被放出籠。
當事人歸案後的起訴書中對20餘名船員被殺或失蹤過程進行了描述:2011年7月20日,劉貴奪召集姜曉龍等人,預謀先殺害疑有反抗跡象的溫斗、溫密等六人,然後再殺害吳國志等另外三人。
於是,劉貴奪在舵樓組織指揮,以播放高音喇叭為掩護,開始以各種方式連環做案。先是黃金波將溫斗從機艙四人間叫出並騙至駕駛室,姜曉龍等五人趁機下到機艙四人間,持刀將溫密殺害後拋海;當溫斗從舵樓返回時,姜等四人持刀向其身上亂捅,之後將其推入海中。
接下來是十二人間宿舍里的船員。岳朋、劉剛先後被從宿舍叫出,被持刀亂捅後拋入海中;隨後,劉貴奪等三人又進入十二人間宿舍里,將王永波捅殺後拋入海中。當日夜間和第二天凌晨,姜樹濤在漁船右舷廊處被殺害後拋海,陳國軍在漁船前甲板被劉貴奪直接推入海中。當天下午,另有兩名船員被刺殺後丟入海中。至此,包括最早被殺的伙食長在內,已有10名船員遇害,可以想像當時船上那種恐怖局面。
在經過一番殺戮之後,結伙殺人的船員中也開始發生內訌,從而導致了新一輪的殘酷殺戮。7月24日,漁船行至日本以東1000餘海里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劉貴奪得到船員密告,稱包德等人慾反叛將對其不利,遂決定先行下手殺害包德等人。而在此時,被劫持的船長及崔勇、段志芳為求保命,主動請求加入劉貴奪的行列。
當晚,劉貴奪指使黃金波等人捅刺包德並逼迫其跳海,雙喜、戴福順被人持刀威逼跳海。隨後,劉貴奪把包寶成、單國喜、邱榮華三人先後從宿舍叫出來,並逼迫三人跳海。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也有一些船員想盡辦法試圖自救。在第一輪殺戮中,船員馬玉超就已經失蹤。7月25日凌晨3時許,漁船機艙進水後喪失動力,船體出現傾斜,船員王延龍也在此時莫名失蹤。船長李承權等組織排水自救時,船員付義忠等四人身著救生衣,跳上載有救生物資的自製木筏試圖逃走,但由於洋流原因卻有飄回漁船附近,後來也被迫跳海。而當船員宋國春在海中求救並被救上漁船,曾被劫持的船長李承權卻提出,他們團伙中的段志芳、項立山手上沒有命案,於是在劉貴奪指使下下,二人為求自保將宋國春的救生衣脫下,捆綁並繫上鐵墜沉入大海。
在犯下這累累血案後,兇手們試圖偷渡日本並製造被劫持假想,同時逼迫船上其他人員通過衛星電話,以生病或受傷為由,讓各自家人向其提供的銀行卡上打錢。但不久漁船發生漏水,於是只能重新打開通訊設備和定位系統求救,並被日本方面救起,後經中國船員救援後才真正踏上歸途,也最終讓這場發生在遠洋漁船上的連環血案撥雲見日、真相大白。自然他們也受到法律的審判,各自得到自己應有的下場,以劉貴奪為首的六人被判處死刑,另五人被判處重刑。
當然,這只是極端個案,但是當一個人或一群人長期生活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心理或許會發生異樣的變化,從而可能導致各種不幸的事情。同時,出海捕魚多是到大洋深海,面對的是驚濤駭浪,本身也是具有較大風險的,這也是出海船員待遇優厚的主要原因。
作者在很小時候就曾看到這樣的意外,那是一個生命的消逝,一個家庭的破碎。大約在1995年左右,鄰居家19歲的獨生子得知出海船員待遇很高,於是就到河北黃驊應聘船員出海捕魚。但是離開大約半年的時候,船老闆就發電報回來,說是鄰居兒子在海上作業時意外墜海,撈上來人已經沒了,後來聽說是往海里下網時不小心被大網帶了下去,纏在網里了,再想辦法救上來人已經不行了。從那以後,在印象裏海員就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
當然,如果你准備好搏擊大海、挑戰人生,或者執意做一名勇敢的船員,大海也是一個廣闊的天地。但是,務必請注意安全。
我是遠洋的貨輪駕駛員,漁船上的船員可比我們辛苦太多了,從以下幾點講一講。
1 安全方面。漁船都是比較小的,在對於抗擊風浪方面,顯得那麼脆弱。遇到惡劣的天氣,船搖晃的會很厲害,可能一個浪拍過來,就把船打趴下了。還有就是工作安全方面,由於是捕魚,在收放漁網時,很容易就被機器傷害到 或者一不小心就被帶到海里。
2 工作辛苦 漁船上的工作時間真是不規律,如果遇到魚群,那可能幾天幾夜不間斷的勞作,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人疲勞過度,又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3 居住環境 漁船狹小,都是好多人住在一起,如果有個公共衛生間還算不錯的,好多都是直接面向大海進行拉撒。 加上船上淡水有限,哪能讓你經常洗澡,那種腥臭味兒,可想而知。
僅僅從這幾方面淺談一下。希望對於想入行漁船的人,有所幫助。
給你講一下我自己真實的經歷吧,希望能夠幫到你。
本人92年出生,08年16歲,學校分配工作(中專)在威海某電子廠,因為收入較低而且工作十二小時比較辛苦,所以自己偷偷辭職了,不敢給家裡說,玩了一個星期身上的錢就花光了,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看見電線桿上招收水手,年薪十萬加,當時年少輕狂也沒多想,錢多就干,然後打電話聯系,過了大概半小時有個人過來接我說沒問題,可以去,然後我就跟他上車了(現在想想自己挺傻的,太容易相信別人,)。我居然在車上睡了一路,睜開眼睛已經到了蓉城碼頭,簡單的介紹就不啰嗦了,直奔主題。
因為我去的時候是7.8月份,正好趕上休漁期,每年漁船都不能出海,所以都會維修,也就是打磨船體,刷油漆,所以沒覺得多累,感覺挺好的。
到了10月份,噩夢開始了。那是第一次出海,因為從小沒見過海,非常興奮,在船幫玩了好久,過了有一個小時,開始出現身體不適,頭暈惡心,吃的東西基本都吐了,然後開始吐膽汁,躺在船艙里眼睛都不敢睜,更別提吃東西了,跳海的心都有。但是人家找你來是幹活的,不吃飯怎麼能幹活?船長讓大夫把我綁起來,捏開嘴巴往嘴裡塞饅頭,用筷子往嗓子里捅,然後吐出來再喂,反反復復慢慢就習慣了,也就能吃下東西了。
出海最痛苦的就是上網下網了,下網後兩個小時上網,滿滿一船的魚需要分開種類冰起來。很多時候上一網還沒有分好,下一網就上來了,最厲害的時候四五天沒法睡覺,也就下網中途休息兩個小時,因為魚不分類不能放冰庫,船長不可能讓魚臭掉。
兩三個星期大概就能裝滿魚,然後回碼頭卸魚,本人手指頭就是卸魚時砸斷的。兩千箱左右,一箱加上冰得五十斤。五個人流水線,一個人從冰庫往甲板抬,一個人在甲板中間接,一個人在甲板上往碼頭扔,一個人在碼頭往車上裝,一個人在車上羅列。我是往車上扔的時候滑下來了,用手墊了一下,手指砸斷了,也不敢給船長說,會被罵的很慘,就這樣忍著劇痛裝完,晚上疼得都哭,也沒有去檢查,現在已經骨質增生糾正不過來了。
還有最重要的,船上都是亡命徒,我們船上一個強奸犯,一個十幾年沒回過家的。脾氣都很大,碼頭上打架砍人的很常見,但是船上有些規矩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比如出海半夜不能出來上廁所,除非你想早點死。(別人把你推到海里你根本沒機會求救就被卷進螺旋槳了,死不見屍)船頭不能撒尿(龍頭),出海不能帶女人,至於為什麼自己想去。捕上海龜立馬返航(海龜能感受到海嘯,所以上游)。
還有好多好多,不過還是很長見識的,各種大魚小魚都見過,也吃過不少。這也是人生中重要的經歷吧,怎麼說咱也是兩腳踏過兩只船的人,哈哈。
很高興回答問題,我也沖著高工資才做得出海打魚的,我把我的情況說一下,你在決定是不是從事這個職業。
我是聽我大伯家的弟弟說干船員掙錢就從當時上班的東莞坐火車到上海應聘船員,當時給我說的是上貨輪,結果掏了四百的車費到了煙台,又是中介說是辦船員證,交了三千五辦B級證,又坐車到了榮成石島,中介說先在漁船上實習,我們同行的五個人,被安排上了把貨船(就是在海上專門運輸漁船撈魚的船),然後再上給我們指定的漁船,在海上撈魚。
船在海上航行七天,手機沒信號,船上的規矩你不幹活是沒飯吃的,我們都是吃我們上船時帶的食物和水,在船上他們裝貨時,也得讓我們這些坐船的干零活,到了我們的漁船我沒上船,其他四人上了船有暈船的他們又回到了把貨船上准備返回不幹了,我按我老鄉說的換了個名字跟他上了他們的漁船上,幹了半年,給我說半年三萬八。
咱們國家五一到八月底封海,漁船工資是按年來說的,你過年就上船也是那麼多錢,你八月底,九月份人船也是那些錢,沒干過船的一年四萬,乾的時間長了干個漁撈長、展架子(在漁船上的叫法)工資高點,你得干到年底才給錢呢,中途不幹了,差幾天的一分錢是也沒有的。
漁船是把船艙撈滿才靠岸的,現在漁船都大了,能裝一萬五六千板凍魚什麼時候撈滿什麼時候才返回靠岸。
我干這段時間死了兩個人,一個在往另一個船上扔東西時掉海里了,從海里救上來沒搶救過來;另一個是被機器纏住衣服轉了一圈,頭都磕碎了;還有船上打架也是長事,沒人管,幹活受傷也是自己受罪,沒人管。
我是97年跑的遠洋魚船(印度洋),屬台灣建華魚業公司,船名叫紅嘉202。當年是台灣公司跟我們市勞動局合作,屬於勞務輸出。先在我們鎮上報名,再去成都鳳凰山空軍基地全封閉軍訓一個月,記得當年才剛18歲,年少輕狂嘛!軍訓快結束的時候有位船長來基地挑人,一千多人就選了8個,而我就是8大金剛之一,還挺幸運。軍訓結束馬上安排我們去鎮醫院切除闌尾,然後我們8個在成都集合,坐火車到廣州,廣州飛香港,香港飛新加坡,到船上的時候還在吃消炎葯。我們和勞動局都有簽合同,合同是三年,每月工資130美金,130美金中家裡每個月有40美金的安家費,剩下90美金是合同期滿結算,記得當時一美金能換8.7人民幣。死亡金是六萬塊人民幣,當然還有毀約金條款……
其實漁船有很多種,有魷魚船,圍網船,拖網船,延繩船……最辛苦的就是延繩船,我們當時就是這種船,分下鉤和起鉤,下鉤四到六個小時(有四千來個鉤)起鉤就不一定了,看魚上鉤的多少,最少14小時以上,我們主要抓金槍魚,當時好像日本的市場價是三千多日幣一斤,大的金槍魚有一百五十斤左右,不過少,一般就一百來斤,三年當中抓魚最多的一天抓了3.8噸,魚多的話起完鉤船長馬上就叫下鉤了。
船上台灣人有四個(船長,大車,二車,大副)菲律賓有四個(工資每月200美金),河南有12(兩個老船員工資180.新手150)只有我們四川的130,想想就來氣!船長和大車拿了工資還要分紅,三年能分個幾千萬新台幣。當然我們除了那點工資外也有外快,那就是鯊魚,一條鯊魚的魚翅全船人能平均分個五塊新加坡幣,差不多30塊人民幣,最好的上翅都割給船長了,
所以你可以想像下,當鯊魚來的時候全船都激動(除了船長和大車),我們船(造價一億新台幣)是新船,船長60多了,最後三年合同了,整天都在赤道左右作業,鯊魚也少,三年下來也就分了一萬多塊吧,但凡當年我們能去印度洋南緯作業下,也能多拿好幾萬,南緯天氣不好,風浪大,但是鯊魚多,船長不去啊!
船上伙食不錯,除了青菜什麼都有,雞鴨魚肉不用說,生魚片就是家常便飯,一條金槍魚魚頭就夠全船人吃了,靠岸是不定期的,正常是一年靠一次,在外海魚抓滿了,有日本凍船直接來收,蔬菜,淡水用完了有剛出海的船捎來,油在公海也由油輪加。每年每人都有買十幾箱泡麵,起鉤到下半夜餓了就煮魚肉吃,特別香,都吃不膩。
剛上船個把月各種症狀就出來了,第一是暈船,我還好,第二基本上每個人的小腿都會腫,船長說是長時間沒接觸地氣的緣故,嚴重的還會長瘡,化膿,好了也留下黑斑。剛開始船出海作業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甲板上經常都亂成一鍋粥,頭幾天大副和兩個河南的老船員會教你,後面還那樣大副就開始拿竹竿打人,甚至拳打腳踢,全船的人都被揍過,沒人敢反抗,反抗直接丟海里!平常也有休息的時候,但是也有要把漁具修補整理一下,完事就是洗船,船員前面用香波抹布擦,大副拿著消防管後面沖,船上每個角落都得洗干凈,洗完吃飯,吃好飯都在餐廳看錄像(卡帶),其實閑的時候也挺爽。至於安全系數肯定比近海漁船要高得多。
三年的跑船生活,見過印度洋的飛魚,船頭飛速的海豚,平得像鏡子樣讓人心曠神怡的海面,還有那漂亮的日出,仙境般的晚霞!也挨過打受過罵!可以說是歷經千辛萬苦!也是對我的磨練吧!
㈩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巨輪,如今為何只剩下了一個船錨
由於體型太大吃水太深,這樣的巨型油輪在實際運作上有諸多不便。它們不能通過蘇伊士和巴拿馬運河,滿載時甚至不能通過英吉利海峽。在沒有深水港的地方,還得需要小一點的油輪進行裝卸,增加了時間和成本。就是不實用了。所以被拆解了。
09年12月,該船被出售給印度的拆船業者,改名為Mont。10年1月4日,該船於印度古吉拉特邦亞蘭市拆解。其36噸重的船錨則保存於香港海事博物館用作展覽。從此世界最大巨輪劃上句號,至今都未能再被超越。後來人們發現建造巨輪並不是最經濟的,航線經常需要繞很遠,所以現今巨輪基本控制在四五十萬噸,再也沒有建造近百萬噸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