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為什麼有的纏黑頭巾,有的纏紅頭巾,有區別嗎
包什麼顏色的頭布,一般沒有強求,因人喜好而異。不少講究的錫克人很會通盤考慮,往往將包頭布與身上的服飾有機搭配起來:穿牛仔褲休閑裝時用一種顏色,穿西服時換另外一種。由於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錫克教徒包頭的習慣,因此錫克男人騎摩托車可以不戴頭盔,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布上別上軍徽就行。
㈡ 印度軍隊有哪些奇葩傳統
作者:小蔡
很多軍迷都有這樣一個疑惑,印度軍人為什麼有那麼多奇葩傳統?比如摩托車上疊羅漢、誇張的正步走、五花八門的軍帽、閹人兵團等等。
今天,筆者就講一下印軍這些開掛傳統是怎麼來的?
雜技一樣的摩托車閱兵
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國日。印度政府每年都會在新德里舉行閱兵和巡遊慶典,當中最吸引攝影師眼球的便是如雜技般的摩托車方隊。
摩托車方隊在穿越人群期間會做出各種高難度的疊羅漢動作,猶如馬戲團雜技一樣,很多人都對這個表演感到大惑不解。其實印度的摩托車方隊跟印度軍隊的傳統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追溯至英殖時代。
印軍摩托車雜技
一戰結束後,英國政府在總結軍方內部問題的時候,發現軍隊裡面的無線電通訊設備經常出現故障,導致不少指令無法傳達到前線,最終延誤了戰機。於是英國軍方下令所有通訊兵改用摩托車來傳達訊息。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也建立起自己的摩托車通訊兵部隊。
但是,駕著摩托車穿梭戰場是一件危險的事,對通訊兵駕駛技術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早期印度的通訊兵會透過增加負重、跨越障礙的方式來鍛煉自己的駕駛和越野能力。
印度的摩托車部隊在二戰的緬甸戰場上大放異彩。在叢林密布的山地上,印度兵駕著摩托車翻山越嶺,為各地盟軍通風報信,盟軍得以在緬甸更有效地阻擊日軍。
摩托車疊羅漢
印度摩托車部隊的出色表現成為了印軍的標志,尤如解放軍的夜戰部隊一樣在軍史上留下重要的地位。因此,就算身在信息化的年代,印度軍方至今還保留了摩托車部隊的番號,甚至安排他們在每年的共和國日巡遊上表演。
獨一無二的閹人兵團
中印邊境的藏南地區,駐扎著一支怪異的印度軍隊。他們有著普通成年男人的外貌和體格,但是他們卻都被閹割了。這支部隊便是印軍的?1?8閹人部隊?1?9。
這些?1?8太監兵?1?9的出身其實是既悲慘又低賤,他們有些是自出生起就對性別認知存在困難,常常認為自己是女性,有些是生殖器官畸形,有些則是雙性人。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情況,他們在10-15歲的時候都要接受宗教閹割,成為海吉拉斯(意為?1?8閹人?1?9)。
印度閹人的社會地位十分低,屬於賤民的一種,一般人都害怕與他們接觸。他們經常出現在印度的婚喪嫁娶場合,濃妝艷抹地為這些場合的主人祈福和跳舞,這在印度是十分低賤的工作。
印度閹人
但是,印度軍方認為這些閹人既擁有男性的體格和體能,又沒有普通男性的強烈性慾,可以專注於防務,所以就在軍隊裡面增設?1?8閹人部隊?1?9。而印度的閹人也認為到軍隊服役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也踴躍參軍。
誇張的正步走
說起印軍的正步走,大家會想起印巴邊境的換崗儀式,極其誇張的正步踢腿成功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到當地看熱鬧。那麼,這種正步是怎麼來的呢?
印度軍隊的正步走其實是繼承自英式正步,口令、走位都帶有濃厚的英國特色。
印度正步走
不過,印度是一個獨立國家,必須要講政治正確,不能完全模仿英國。因此印度軍方改良了英式正步,加入了不少印度歌舞元素,使得印度正步充滿傳統特色、也更加誇張。
印式正步規定擺臂的幅度一定要快而且高於頭頂,踢腿則要超過九十度。這樣改動後,印軍正步更為標新立異,但也給士兵帶來不少苦頭。曾經有士兵因為擺臂過於用力而脫臼,又有士兵因為踢腿過高而拉傷腳部。
印巴邊境的正步就更加誇張了,兩國是世仇,任何領域誰也不讓誰。兩方士兵一定要比誰踢得更高、更有力,踢腿超過肩膀的高度都是常事,所以看起來就更搞笑。
印巴邊境換崗,踢腿已經高過肩了
不戴頭盔的士兵
如果仔細觀察中印戰爭的照片,會發現有些印度士兵沒有戴頭盔,很多人就認為印度沒有足夠的頭盔裝備自己的士兵。完全是瞎猜。
真實原因是印度有一支明文規定不需要配戴頭盔的部隊——錫克軍團。
錫克人來自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他們信奉錫克教,頭裹橙色頭巾。由於他們把頭巾裹得又高又厚,所以任何種類的頭盔都帶不上。而且,錫克人認為頭巾、裹頭是神聖的行為,配戴頭盔無疑是侮辱了自己的信仰。
鑒於此,印度軍方特別將錫克士兵列為例外,容許他們不用帶頭盔作戰,這也使得錫克兵成為印度軍隊裡面最特別的一支。
錫克人
沒有配戴頭盔絕不影響錫克兵的作戰能力。錫克教原本尚武,所以錫克人以勇武善戰聞名天下。
早在英殖時代,英國就大量招募錫克人從軍,並稱其為高素質的士兵。錫克兵隨英國人在緬甸丶馬來亞等地東征西討,多次立下大功。
在中印戰爭中,給解放軍造成嚴重傷害的往往是錫克兵,可見戴不戴頭盔對錫克兵並無影響。
五花八門的軍帽
印度閱兵時,各地的軍團都會浩浩盪盪齊步進場,只要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各個兵團的軍帽大有不同,有些軍帽是傳統的包頭款丶有些則像扇子,如果不仔細觀察,還以為閱兵儀式是一個大型的巡遊表演。
「雞冠」軍帽
這些富有特色的軍帽其實是基於政治上的考量。由於印度擁有眾多少數民族以及多元的文化色彩,所以印度各地的民族服飾差異很大。
印度獨立後,來自不同背景的印度百姓紛紛加入了軍隊,而印軍為了突顯印度的聯邦共和,就容許各地軍團根據當地特色來設計軍服。
各地的軍團就直接將當地的特色帽子搬到軍隊來,印度閱兵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多標新立異、五花八門的形象,成為印度的一個特色風景。
印度閱兵
一言以蔽之,印度軍隊獨一無二的種種奇葩開掛行為和裝扮,都與印度的多元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英國的殖民有密切關系。
㈢ 印度那麼熱,為什麼印度人還要包著頭
很多人都覺得印度大部分都會包頭,其實不然。印度包頭的男人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印度的種族、宗教和語言復雜程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但是作為人口佔比第一和第二的印度教徒及穆斯林都不包頭。包頭的是只有2000萬人口的錫克教徒,基本上都是錫克人。
錫克人認為人都應該將自己的身體好好保護起來,特別是最重要的頭部更加要做好保護措施。天熱的時候更是如此,不然就會曬傷。由於錫克人終生都不會剪頭發和胡須,但是又要為了行動方便,成年的錫克男子都會將頭發用布一層層的包起來。
經常能看見包著頭的大齡錫克人,因為頭發很多,頭包看上去就像一個大磨盤。據說錫克男子的包頭用的布平均長度達到了13米,吉尼斯世界紀錄都有收錄這一數據。
包頭並不是一個輕松活,特別是在現今生活中,也為錫克人帶來了很多不便。每天晚上都要將頭布取下,起床出門前還要在包起來,相當的麻煩。並且隔三差五的需要清洗頭發,很多長發女性洗頭都覺得很累,要知道錫克男子是終生不剪發的,可以想像工作量多大。
包頭布有沒有什麼講究呢?其實對於用什麼顏色的布來包頭,錫克人並沒有強制性要求,根據每個人的喜好都有所不同。講究的錫克人會根據所穿服飾顏色來進行搭配。所以我們看見包頭的印度人用的布都是五顏六色的。
印度政府對於錫克人這一習俗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包頭的錫克男子騎摩托時可以不用佩戴頭盔,參軍也只需要在頭布上別上軍徽,而不需要佩戴制式軍帽。
錫克人在印度是身材最為高大的種族,最漂亮的女子也多出身於錫克族。並且錫克人有著尚武的傳統,勇猛善戰。曾大量加入英國軍隊四處征戰,甚至以前的上海灘,就有錫克人作為捕房巡捕。
㈣ 軍人送女朋友軍帽是什麼意思
作為軍人,軍帽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他的榮譽,既然他送你軍帽,那就是他認定你了,要和你榮辱與共,他可以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你😊
㈤ 印度陸軍軍帽形狀的來由
印度軍隊中有些部隊是以部族或者說是各個民族單獨成軍的,因為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所以有著不同的軍帽。像圖片上包頭的是錫克族士兵,因為信錫克教的緣故,所以必須包頭,因此錫克男人參軍後繼續保留原有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巾上別上軍徽就行,那個紙扇帽子應該是閱兵才戴的,裝飾品而已,
㈥ 這是什麼頭盔
印度人用的一種軍帽,嚴格意義上不是頭盔
是布料和海綿等物質做的軍帽,行動時防止頭碰硬物用的
就是棉的安全帽,不是頭盔
不過這種帽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頭部的磕碰
㈦ 印度SSB士兵的軍帽上為什麼都有一把紙摺扇
印度軍隊中有三十幾個民族聯隊,這些由驍勇善戰的印度少數民族組成的民族聯隊,是印度軍隊中最有戰鬥力的步兵部隊,印度的王牌部隊,都是把這些民族聯隊的營打散組合成的部隊。
在印度閱兵時,這些少數民族的部隊允許保留其本民族的傳統,所以印度軍隊的民族聯隊有各種中世紀軍隊的頭飾以代表其所在的民族。
㈧ 別的士兵都戴軍帽,為什麼印度士兵卻裹著個頭巾呢
並非所有印度士兵都裹頭巾,只有錫克教教徒士兵才會裹著厚厚的頭巾,蓄著濃濃的胡須。裹頭蓄須這是錫克教的教規,印度尊重宗教的習俗,因此就出現了印度士兵裹頭的情況。錫克教教規禁止教民吸煙,提倡一夫一妻制,不崇拜偶像,教民必須蓄長發、戴發梳、佩短劍、戴手鐲、穿短褲、著長衫,並且隨時准備戰斗。錫克教士兵是印度較為勇敢的士兵,印度軍隊中有15%的士兵為錫克教徒。僅管裹頭蓄須有損軍人形象,但別人的傳統如此,也沒有其它好的辦法。
錫克教有五戒:不偷盜、不姦淫、不抽煙、不吸毒、不叛教!因此他們忠誠勇敢,因此被多國皇室聘為禁衛軍。他們不論是在英國,還是在美國,裹頭蓄須的傳統並沒有改變,有的只是裹得薄一點,可以戴下頭盔。錫克教士兵Bhullar獲准進入英國皇家衛隊,打破了英國皇家衛隊傳承了幾個世紀的著裝造型,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包頭巾、而不是戴熊皮帽的皇家衛隊士兵。多年來,錫克教徒都包著頭巾打仗,即使以英軍身分出征亦然。
㈨ 軍帽代表什麼意思
軍帽�0�2是世界各國軍隊中,軍人佩戴的帽子。軍帽各式各樣,種類繁多。佩戴軍帽顯示了軍人的威嚴和嚴謹。是軍人的尊嚴的標志。20世紀50到80年代。�0�2中國社會�0�2非常流行戴解放帽。�0�2
㈩ cap跟hat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
cap 指的是各種沒有帽檐的帽子,以及那些只有一個嘴突出來的帽子,那個嘴被叫做「帽舌」。
hat的四周是有一圈帽檐的。hat的時候通常不像 cap 一樣區分得那麼細,大部分情況下直接說 hat,最多在前面加個材質,比如草帽是 straw hat,而毛呢帽是 woolen hat。
cap 讀法 英 [kæp] 美 [kæp]
1、n. 蓋;帽子
2、vi. 脫帽致意
3、vt. 覆蓋;勝過;給……戴帽;加蓋於
詞彙搭配:
shower cap 浴帽 ; 淋浴帽 ; 章淋浴
詞語用法:
1、cap的基本意思是「帽子」,多指無邊有舌的「便帽」,也指制服帽,表示地位、職業、所屬俱樂部或球隊等的帽子或是任何一種緊蓋住頭部的帽子,是可數名詞。
2、cap可用於比喻義,可指「保護蓋〔套〕」。
cap的基本意思是「覆蓋」「籠罩」,引申可表示「勝過」「超過」,相當於漢語俗語中的「蓋了帽了」。cap只用作及物動詞,接名詞、代詞作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