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馬長什麼樣

印度馬長什麼樣

發布時間:2022-10-23 16:19:57

① 印度馬錢有哪些特徵

(陳偉平)

馬錢(Strychno snux-vomica L.)別名番木鱉、苦實、牛銀等。為馬錢科常綠喬木。產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等熱帶地區,我國廣東湛江,海南島,雲南的西雙版納,廣西的防城等地已有引種栽培。以種子入葯,種子含生物鹼1.5—5.0%,其中主要是士的寧、馬錢鹼,此外尚含α-可魯勃林和β-可魯勃林,異士的寧,偽士的寧,偽馬錢鹼等生物鹼。味苦,性寒,有毒。有散血熱、消腫止痛的功能。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並治面神經麻痹,重症肌無力等症。

一、形態特徵

高12—15m,樹皮灰色,具皮孔,幼枝光滑綠色,常有由枝變態的粗刺。葉對生,葉片革質,闊卵形,長8—18cm,寬4—10cm,先端尖,基部寬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兩面均光滑無毛,主脈5條,中間3條特別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黃綠色,花萼綠色,先端5裂,被毛;花冠筒狀,先端5裂,筒內近基部有毛;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管喉部,無花絲;子房上位,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細長,柱頭頭狀。漿果球形,直徑3—6cm,幼時綠色,成熟時橙黃色。種子2—5粒或更多,扁圓形,直徑1.5—2.5cm,密被銀色茸毛(圖15—20)。

表15—19 不同貯藏方法和時間對馬錢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馬錢子開花期是3~5月。單個花序的開花期與溫、濕度和花序上花朵數的多少有關,花序花朵數在20朵以下開花期為4—6天,在30—50朵以上8—12天,或因低溫、乾旱的影響,花期也會相對延長。花朵在傍晚17時半至19時花朵開放,第二天凋謝。

授粉後7—9天子房仍保持綠色,如子房失去光澤則認為不稔實。幼果發育45—50天後基本定型,整個果期約需8個月以上。

馬錢為陽性植物。喜高溫、畏寒冷、較耐旱、耐瘦瘠。野生於熱帶溝谷雜木林中。引利栽培時應選擇無霜凍地區,在短期出現極端低溫5℃時,嫩枝葉受寒害乾枯。宜於年平均雨量1500—24G0mm的地區生長。成齡樹生長在過於蔭蔽的條件下,開花遲,結果少。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1)采種

11月至翌年1月間採收成熟果實,剝去果殼置室內堆置2—3天,然後裝入麻袋混些粗沙搓洗,直至洗凈果肉為止,平鋪竹籮上陰干備用。不宜曬干,曬干會喪失發芽力。

(2)種子貯藏

果熟期正值低溫期,如果采種後即播種出苗期長,且出苗不整齊,不便管理。應用瓶裝或塑料袋和干沙貯藏到高溫期播種可縮短出苗期,而且出苗整齊(表15—19)。但貯藏期不能超過5—7個月。

(3)播種前種子處理和催芽

(a)清水浸種48小時後放入濕布袋內,經常保濕,在7—8月高溫季節置陰涼處96小時後即露出白色芽點;低溫季節可將濕布袋放於灶頭溫暖處,借用熱氣加溫催芽。(b)濕沙催芽:用瓦盆或木箱作容器,將容器底的,排水孔蓋上,平鋪粒徑2—3mm的清潔濕沙5—10cm厚,沙的濕度以手捏之不滴水,放之即散為准,然後放置一層種子,覆蓋一層沙,至最後一層種子,頂上蓋濕沙5cm厚,另用一瓦盆反蓋或用薄膜覆蓋,放於露天陽光下照射,以利用日光加溫。定期檢查,保持沙的濕度。氣溫23—25℃時,50—55天萌芽,如直接播種需63—84天才出苗。

(4)播種育苗

將洗凈的種子或經催芽的種子,在准備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5×10cm開溝點播。種子豎直放,珠孔朝下,以利破土出苗。播後蓋土2cm。幼苗出土時先呈現弓背形淡紅色苗壯的幼莖,8—10天後現出子葉。由於種苗幼莖常把種皮帶出土面,遇烈日曝曬,種皮干縮,子葉不易脫出而枯死,故出苗時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亦可用營養袋育苗,即將萌芽的種子播種在裝有營養土的帶孔塑料袋中。

2.芽接繁殖

採用適應性強的同屬植物作砧木,用本種豐產、質優的母株作接穗,取芽條進行芽接繁殖,容易成活,可提早開花結果,保持母株的優良品性,但要注意砧木的品性對接穗的影響。方法參照長籽馬錢一節。

(二)定植

育苗一年後,苗高30—40cm時便可定植,定植幼苗不宜過大。取苗時盡量帶土,不帶土定植成活率低,用營養袋育苗成活率高。按行株距4×3m或6×5m,挖穴寬、深各50cm。定植前1—2個月挖好穴,每穴施基肥10—15kg,覆土備植。選雨季陰天定植。定植時把幼苗下部側枝及葉片剪除,上部葉片剪去一半,過長的主側根適當修短,以便下穴。定植後覆土壓實,穴面比地面低5—10cm,澆足定根水。

(三)田間管理

1.施肥

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2—3月大量抽葉和抽花芽前,幼齡樹每株施尿素50—250g,過磷酸鈣100—300g,牛糞或廄肥10kg;成齡開花結果樹每株施尿素250g,過磷酸鈣500g,牛糞或廄肥20kg。沿樹冠外緣開溝或挖穴施下。第二次在9—10月,幼齡樹施肥量與第一次同,成齡樹每株施尿素500g,過磷酸鈣500g,牛糞20kg。

2.修剪整枝

為了提早結果培育豐產樹,3—5齡樹即可進行修剪整枝,剪除內膛弱枝徒長枝及過密的側枝,並適度截干,截干後要及時除去直立的萌芽條。主幹的分枝、側枝適度修剪,使在空間分布均勻。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馬錢天蛾

(Macroglossum pyrrhosticta Butler)

又名雀尾天蛾、具斑天蛾。成蟲產卵於新抽嫩梢的嫩葉或花序小梗上。幼蟲取食嫩葉、花芽,造成缺刻或禿枝,影響開花結實,為害很大。老熟幼蟲到樹下枯枝落葉下化蛹,在海南島2—3月,發育一代約需40天左右,8—9月約需20天左右,但發生代數尚不清楚。防治方法:清園,清除頭年田間的枯枝落葉就地燒毀,以殺死其中蟲蛹;掌握幼齡期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或5%西維因粉噴粉防治。

2.飛揚阿夜蛾

〔Achciea melicerta(Drury)〕

又名蓖麻夜蛾。幼蟲為害葉片,老熟幼蟲綴葉作繭並在其中化蛹。防治方法:同馬錢天蛾。

四、採收與加工

印度馬錢定植後7—8年開始結果,10年後結果增多。陽光充足,管理良好,能促使提前結果。單株產果量差異較大,同齡樹產量可相差數倍至數十倍。12月至次年1月,果實呈橙黃色時採收。把果壓裂,堆置數天至果肉變軟發爛即洗凈果肉,曬干即可作葯用。每100kg鮮果可得干馬錢子12—13kg。品質以粒大、肥厚堅實為好。中葯多經炮製後入葯,有劇毒。

② 古代最強悍的戰馬是什麼馬呢

古代最強悍的戰馬,應該是汗血寶馬,也就是阿哈爾捷金馬。該馬原產於土庫曼,是經過三千多年育種,最後才養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也是真正在古代,影響和改良我國戰馬的馬種。

功彪漢唐,整個世界古代史上,只有漢唐才有規模巨大的騎兵部隊,無論是大漢以「汗血寶馬」為基礎改良的「漢馬」,還是唐朝在此基礎上,再次育種改良而成的「大唐馬」,從性能、數量、規模、戰績上,都遠超所謂的阿拉伯馬,印度折耳馬,德國荷爾斯坦因馬,英國純血馬,俄羅斯頓河馬。這些所謂的西方名馬,數量和規模上,遠遠少於我漢唐名馬。

③ 馬長什麼樣子

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 (俗稱夜眼) ,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面上迅速賓士。毛色復雜,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脫換一次。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食道狹窄,單胃,大腸特別是盲腸異常發達,有助於消化吸收粗飼料。無膽囊,膽管發達。牙齒咀嚼力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為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以便駕御。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及其磨損程度可判定年齡,聽覺和嗅覺敏銳。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 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面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

④ 馬長的是什麼樣

給你弄一篇文章,外貌相以及特點都描寫的十分細致,好好看,仔細看,實在不行去動物園

好一匹駿馬,平穩如船舷碧海,輕快似燕掠浮雲

一匹火紅的駿馬賓士在廣闊的草原上,四蹄翻騰,長鬃飛揚,壯美的姿勢宛若歷盡艱辛穿洋過海的信鴿,宛如暴風雨中勃然奮飛的海燕。仰天長嘯,那動人肺腑的馬嘶響徹夜空。應和著這悲壯的嘶鳴,四面八方湧出一片雜色的馬群,海潮般勢不可擋地從冬日蒼茫的草地上滾了過來,成千上萬匹馬聚集在一起,呼嘯奔騰。長長的馬鬃馬尾在的流的浮力下飄動起來,一個接一個,一個重疊著另一個,凝成一個整體,飛快地向前推進,那是一幅奔騰的美,力量的美交織在一起的奇異畫面。

這馬,長長的鬃毛披散著,跑起來,四隻蹄子像不沾地似的。馬到了他手裡,也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賓士得更加得意與驕傲起來,不管前面有多少馬,它也要風一樣卷過去。

馬兒們高揚著驕傲的頭顱,抖動著優美的鬃毛,合著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樣寬闊的草原上翱翔。大地在搖動,時空的概念在消失,這奔騰的馬群簡直就是一部歷史的縮影,一個悲壯巍峨的造型。

我最喜歡雪青馬,總覺得它有大將風度。身披白色的匹毛,背部點點青斑,上肢修長舒展,十分瀟灑,活像從徐悲鴻的畫上偷跑下來的。每每我走近它槽前時,它便停止咀嚼,抬起頭來一動不動地看著我。我發現它眼睛很大,還是雙眼皮,眼睛是濕潤的,流露出那種預知命運的眼神。

老馬奔跑起來了。它四蹄騰空,如風,如電。好像一頭鯨魚在發光的海浪里游泳,被征服的海洋從中間劃開,恭恭敬敬地從兩端向後退去。好像一枚火箭在發光的天空運行,群星在列隊歡呼,舞蹈。

這簡直是一幅畫。在空盪的、起伏不平的草原上,一匹神駿,一匹龍種,一匹真正的千里馬正在向你走來。它原來是那樣美俊、強健、威風!它的腿是長長的,踝骨是粗大的,它的後蹄總是踩在前蹄留下的蹄印的前面,它高揚著那驕傲的頭顱,抖動著那優美的鬃毛,它邁步又從容,又威武,又大方,它終於來了,來了,身上分明發著光……

狂烈的風暴夾著雪流,無情地襲擊,沖刷馬的城堡,所有的母馬都弓下前腿,把小馬駒死死壓在胸前,而所有的公馬,則一律把馬尾抖散開來,蓋住身後馬的頭部。一層層馬尾,依次有序地鋪散開,如同一重重用馬尾織就的毛氈,把所有馬的頭部覆蓋起來,如同戰場上的兵將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成風刀雪劍也難以摧毀的城堡。

馬兒們奮力奔跑著,它們的眼裡含滿了淚水,馬的神色蒼涼而凝重。突然,上萬匹馬兒一齊引頸甩鬃,昂首嘶鳴,悲壯而哀婉。氣吞八荒,聲震環宇。馬兒們知道,這種萬馬奔騰、虎嘯獅吼、氣勢磅礴的壯麗景象,是主人們最喜歡的了。

⑤ 馬長什麼樣子

家馬可分三種類型:挽馬,四肢粗大,體高2米左右;小型馬,體高144厘米以下;輕型馬。馬的體色有黑色、栗色、褐色、奶油色、白色等。馬的感覺器官發達。眼大,位高;頸長,因此視野較人寬闊,低頭吃草時,也能覺察到可能的威脅。味覺和聽覺可能比人類還敏銳,但似乎不能辨別顏色。馬的神經系統高度發達。具有復雜的本能,記憶力和判斷力強。馬的方向感覺極為發達,因此,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由於視覺記憶,再次遇到早先使它害怕的地點或事物時,它就會驚退。由於聽覺記憶,人們可用各種口令來訓練它們。馬的壽命一般20年,最長可達30多年。3歲性成熟,5歲成年。母馬懷孕11個月,通常產一仔,偶產2仔。小馬6個月時斷奶。馬的品種可按發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分類。野馬體長220~280厘米,肩高110~140厘米,重200~300公斤;夏季上體淺棕、紅棕、紅赭色,冬皮背面淡棕色。

⑥ 雞和馬是什麼

馬雞
Grossoptilon;eared-pheasants
雞形目雉科馬雞屬鳥類的通稱。耳部有一簇特別發達的羽毛,長而稍硬,往往突出於頸項,因而又稱為角雞和耳雞。尾略側扁或平扁,具尾羽20~24枚,而中央尾羽比最外側尾羽約長一倍。由於中央尾羽的羽支大都披散下垂,猶如馬尾,所以又叫馬雞。雌雄同色。雄性具短鈍的距,體形略大。有3個種:褐馬雞、藍馬雞和藏馬雞,均分布於中國境內,自西藏自治區、雲南起,北抵甘肅以至華北。僅藏馬雞偶見於印度北部。
褐馬雞和藍馬雞的體長約 1米,中央尾羽側扁,翹起在其他尾羽之上。藏馬雞體形較大,與其他兩種不同的是,耳羽簇不突出於頸項之上,尾羽通常僅20枚,尾較平扁,中央尾羽與其他尾羽均向下拖 ,並不挺起,左右羽片幾乎正常,羽支稍松,但不披散。從這些特徵看,藏馬雞可能是馬雞屬最原始的類型。褐馬雞的體羽主要為褐色,藍馬雞的體羽主要為藍色。藏馬雞有5個亞種,其中3個亞種的體羽主要為白色,其餘2個亞種的體羽主要為藍色或灰藍色。
馬雞大都棲息於丘陵和高山,善奔走,常成群活動。飛行速度慢,通常不遠飛。受驚時常往山上狂奔,至嶺脊處才振翅飛起,滑翔至山谷間。藏馬雞不像藍馬雞、褐馬雞那樣怯懦,有時接近村落也不畏懼。叫聲洪亮。在鳴叫時,昂首引頸,嘴幾乎直向上方,尾也往上翹,姿態雄俊。馬雞用嘴挖土覓食,以塊莖、細根、種子等為主,也兼吃昆蟲。春夏間繁殖,1雄配1雌,為了爭偶,雄鳥間常發生格鬥。巢築於地面,呈淺碟狀,以枯枝、苔蘚、枯草等構成,內鋪碎屑和殘羽。卵淡褐,青綠以至土黃色。孵化期為26~27天。雌雄親鳥均承擔雛鳥的喂養和撫育。狐狸是馬雞的主要天敵。褐馬雞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藍馬雞和藏馬雞是二級保護動物。

⑦ 印度產馬嗎

印度產馬
馬這個物種並非那麼嬌貴,它們能夠生存在很多環境當中,北歐、蒙古、北非、印度、甚至在赤道的馬里帝國,這些地方都能產出馬匹。

⑧ 請問在神話中半人馬和頭上長尖角的馬名字叫什麼

半人馬就叫半人馬。頭上長尖角的馬是獨角獸。

Centaur半人馬
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馬生物,森林中的精靈。由於centaurs是半人半馬的動物。它常被描述成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擁有人首馬身。Centaurs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追隨者,它以嗜酒和愛好美色而聞名。它們居住在北希臘的塞薩利的Pelion山,另一種說法是他們生活在忒薩利亞的俄塔山和珀利翁山。原本是天神,因受罰而來到人間。

Unicorn獨角獸
獨角獸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他常被描繪成是在前額長著螺旋型角的非常苗條的白色的馬,盡管由於他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他的外貌和行為有些異常。在西方他常被認為是野生的不可順服的,而在東方他卻被認為是和平,溫順並且能帶來好運的象徵。他又常被描速成是象山羊的那種從家族膨脹症中分裂出來的具有鬍子的動物。在日本他被稱為Kirin,即中國的麒麟。這個名字來自希伯來語re』em,在早期的古老遺囑的譯本中被翻譯成monokeros,意思就是一隻角,用英語說就是Unicorn。這種動物很可能是來自犀牛或獨角鯨,一種在海里生長的只有一隻角的鯨魚。在西方,他首先被希臘歷史學家Ctesias在398BCE中被提到。根據他的說法他們生活在印度,Ctesias把他們描速成是和馬差不多大甚至是比馬還大的野生的驢。他們的身體是白色的,頭是深紅色的,眼睛是深藍色的。他們的前額上長有一隻大約半米長的獨角。這些描速是根據旅行者的故事得來的,他被說成是印度犀牛,喜瑪拉雅的嶺羊和野生驢的混合體。他的角本身底部是白色的,中間是黑色的,而銳利的尖端是紅色的。人們相信他擁有治病的能力。他的角磨成的粉末可以用來解毒和治療各種疾病。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在中世紀的皇室和貴族中,用獨角獸的角做成的酒杯來飲酒是非常流行的,並不只是因為他可以用來檢測是否有毒。人們相信獨角獸的角可以用來治病大概最早是基與中世紀的傳說。

⑨ 馬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馬,是草食性的家畜,在幾千年前被人類所馴服。在我國古代,馬曾經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能起的作用已經很少了,現代馬匹主要應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肉類,飼養數量也很少。不過在某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還是以役用為主,而且是役力的重要來源。

外形特徵

品種不同,馬體格大小相差也很大。重型品種體重達到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只有95厘米,所謂袖珍矮馬只有60厘米。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俗稱夜眼),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面上迅速賓士。毛色復雜,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脫換一次。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食道狹窄,單胃,大腸尤其是盲腸非常發達,有利於消化吸收粗飼料。沒有膽囊,但是膽管發達。它們的牙齒咀嚼力極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作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來方便駕馭。

人們通常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或其磨損程度來判定年齡,聽覺和嗅覺敏銳。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只有30%,所以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一里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並且只有這一種動物可辨別顏色。頭頸靈活度高,兩眼可視面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可以看清周圍的物體。馬容易調教,它們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夠加強記憶。它們的平均壽命通常是30~35歲,最長能達到60多歲。勞役年齡是3~15歲,有的甚至能到20歲。

閱讀全文

與印度馬長什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家居怎麼進中國 瀏覽:232
中國白銀手鐲怎麼樣 瀏覽:975
病毒是怎麼傳染到伊朗的 瀏覽:431
中國現在怎麼停電 瀏覽:622
表哥在英國留學送什麼 瀏覽:387
在越南簽證過期回國怎麼辦 瀏覽:396
威廉為什麼當英國國王 瀏覽:141
西西里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49
軸心一方的義大利什麼梗 瀏覽:655
伊朗的演員什麼波波 瀏覽:832
美國什麼時候暗殺的伊朗將軍 瀏覽:549
義大利麥當勞怎麼點 瀏覽:452
中國人壽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瀏覽:342
眾所周知印度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604
為什麼英國王室很有錢 瀏覽:297
越南老乾媽怎麼樣 瀏覽:109
中國武警部隊有哪些下屬單位 瀏覽:109
印度的子彈是什麼 瀏覽:945
如何成為越南老師 瀏覽:853
澳洲對比中國的東西哪個好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