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公里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
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7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此外,雖然印度在南極洲並沒有擁有土地,但在當地亦建有二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
詳細解讀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B. 印度在哪個洲
印度在亞洲。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地區。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
亞洲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占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1.64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約60.5%(2019年)。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南至丹絨比亞,西至巴巴角),北至切柳斯金角,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13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2)印度最大面積是哪個邦擴展閱讀:
印度簡介:
1、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2、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3、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4、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7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
5、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那爛陀、邁索爾、果阿、泰姬陵、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印度選出本國七大歷史奇跡 印度拉賈斯坦風情。
C. 印度的地理面積有多大
印度: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面積2974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083千米。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1757 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共和國,仍為英聯邦成員。同年4月1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佔46.3%,泰魯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達族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約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11%)、基督教(2%)、錫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自然環境
全國分為西北部邊境高山區、恆河流域平原區和印度半島區三個大區,平原西部有印度大沙漠。西北部屬山地氣候,恆河流域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半島多屬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半島西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東北部阿薩姆邦年平均降水量在4 0 0 0 毫米以上,乞拉朋齊達1 1 4 3 0 毫米,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重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於德里西南,是德里的新城。班加羅爾位於德干高原!
德里:包括新城和舊城,人口6 2 2 萬,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有許多著名寺院和古代建築。
游覽勝地: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名勝古跡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泰姬陵,有人間建築奇跡之美稱,其建築宏偉壯觀,精美絕倫,全部用潔白的大理石建成。
D. 印度最大的城市
印度最大的城市是孟買。
孟買,面積435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603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2074萬,城區人口1841萬。在印度綜合排名第一。孟買為印度西海岸大城市,天然深水良港。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紗綻和紡織機數約佔全國的1/3。
孟買,印度西部濱海城市,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積603平方公里,人口2104萬,孟買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港口城市。
孟買的經濟
孟買提供了全印度10%的工作崗位,並且在稅收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全印度所得稅的40%,關稅的60%,特許權稅的20%皆由孟買貢獻。大量印度金融機構將總部設在孟買南區,眾多外國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在此設立分支機構。
孟買是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紗錠和織機數量均佔全國30%以上。另外,毛紡、皮革、化工、制葯、機械、食品、電影等產業也均佔有一定比重。石油化學、化肥和核能發電也迅速發展。外海開采大陸架油田,煉油工業發展迅速。
孟買的文化
孟買是印度娛樂中心,是印度電影的誕生地(1896年7月7日在此拍攝印度第一部電影),最初是無聲電影,後來在20世紀初加上了馬拉地語對話--印度最古老的電影配音。孟買的電影也極為發達,全國大多數電影製片廠均設在這里,故亦有「印度的百老匯」之名。
印度大部分重要電視和衛星網路以及主要出版社都將總部設在孟買。印地語電影業的中心寶萊塢,連同它的最大的攝影棚也都位於孟買。馬拉地語影視業的基地也位於孟買。
E. 印度國土面積排名
印度🇮🇳,國土面積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前六位分別為: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的國土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F. 印度面積有多大
國土面積約2980000 km²(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
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行政區劃
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8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此外,雖然印度在南極洲並沒有擁有土地,但在當地亦建有二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
印度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連同德里人口共1675.3萬(2011年)。德里位於印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畔,為中央直轄區,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區鄉村在內,面積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鐵路、航空樞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G. 印度的領土是多少平方千米
1、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千米。
2、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H. 印度東北七邦面積人口種族
1、阿魯那恰爾邦:首府-伊塔那噶(位於帕普派爾縣),面積:83743平方千米,人口約138.4萬。
2、米佐拉姆邦:首府-艾藻爾,面積:21087平方千米,人口約109.7萬。
3、曼尼普爾邦:首府:因帕爾,面積:22327平方千米,人口約285.5萬。
4、阿薩姆邦:首府-迪斯布爾,面積:78438平方千米,人口約3120萬。
5、那加蘭邦:首府-科希馬,面積:16579平方千米,人口約198萬。
6、特里普拉邦:首府-阿加爾塔拉,面積:10486平方千米,人口約367.5萬。
7、梅加拉亞邦:首府-西隆,面積:22429平方千米,人口約296.7萬。
印度東北部七邦是以黃種人為主的地區。
主體民族來源於漢族、藏族、傣族、緬族,在漫長的民族遷徙過程中,經過與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幾千年的混血,形成了雅利安-蒙古人種,演化出博多(迪瑪薩卡查里等)、那加、庫基、卡西、米吉爾(Mikir,又稱卡比Karbi)、加羅(Garo)、米佐(Mizo)等民族,統稱為東喜馬拉雅民族。
那加人主要分布在阿薩姆北部的那加山區,因居住地域的不同,又分化成很多亞族,澤米人(Zemi)、卡查里人(Cachari)、孔亞克人(Konyak)、阿沃人(Ao)、昂尕米人(Angami)、塞良戎人(Zelianrong)、唐庫爾人(Tangkhul)、洛克特人(Nocte)、萬喬人(Wancho)、唐薩(Tangsa)人等等,就如同我國散落在橫斷山脈高山峽谷里的諸多少數民族。
米吉爾人主要居住在阿薩姆邦的米吉爾山地,自稱阿倫(Arleng)或卡比(Karbi),「阿倫」意為山地居民。加羅人是藏族的後裔,他們的祖先起先遷徙到布拉馬普特拉河谷,然後再遷到梅加拉亞高原的加羅山區。加羅語近似藏語,加羅人也使用藏文。
I. 古及拉特邦是印度最大的邦嗎
古吉拉特邦,位於印度最西部的一個邦,接壤巴基斯坦。自古就以商業發達聞名。這里地震頻發,氣候北部乾燥,南部沿海降雨較多,有眾多的歷史古跡和豐富的民間手工藝和民間舞蹈。同時擁有各種動物棲息地,是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古吉拉特邦的博爾本德爾是前國大黨領袖聖雄甘地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