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上大名鼎鼎的「一加手機」,為什麼現實中沒幾個人用呢
網路上大名鼎鼎的「一加手機」,為什麼現實中沒幾個人用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了。這些年來我們國內的手機品牌發展非常迅速,根據2019年全球的智能手機銷量數據來看,銷量前十的智能手機中有七個都是我們國產品牌,像華為、小米、oppo已經是全球知名的品牌了,同時還有一些小眾化的手機品牌在海外銷量也很好,比如說傳音、一加。提到一加手機很多人都會奇怪,為啥網路上大名鼎鼎的一加,現實中卻沒幾個人使用呢?
但是我們仍然能夠發現,一加手機在網路上的聲量非常高,很多用戶對一加這個品牌贊不絕口,甚至在印度的高端手機市場上,一加的受歡迎程度超越了蘋果。朋友們,你們了解一加這個品牌嗎?使用過一加手機嗎?
② 誰用過1加手機真的那麼好用嗎
在Google Pixel系列缺席的情況下,一加手機所搭載的定製系統算是最能體驗到原生安卓的優秀代表。加上其極客一般的氣質表現,屬於它的用戶群體也是大有人在。
一加手機在網上的口碑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加上名聲在外,算是國內手機廠商在海外優秀表現的翹楚,認為一加手機不錯也就當仁不讓了。
再者一加手機主要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也就沒有線下門店展示可供體驗,比起它的長輩OV就是反面教材代表。加上一加手機品牌並不以營銷見長,基本是靠口碑去贏取「自來水」從而擴散開來,其優勢和特點只在小眾范圍內傳播,這樣看來就不利於品牌形象樹立。只能說這就是一加這個品牌的天然基因吧,反而有種不拘一格的魅力。
個人還是比較認同一加這個品牌作風。一加手機和小米手機一樣在硬體配置方面從不吝惜,處理器一直處於處理最新版本,運存大小領先業內平均水平一倍左右,手機ID設計也能做到別具一格(至少在一加手機3系列之前和現在的一加手機7 Pro上)。
以前的一加手機屏幕非常辣眼睛,因為是較早使用OLED屏幕的手機廠商,吃螃蟹的人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好在現在OLED屏幕技術日臻成熟,加上花費一億人民幣定製的三星頂級2K屏幕,在DC調光的加持下,比三星S10系列表現還優秀,與IPhone Xs Max相比也毫不遜色。一加手機7 Pro屏幕的90Hz屏幕刷新率算是神來之筆,雖然比不上諸如雷蛇手機此類手機品牌但也算是上乘之作,說其是今年最強屏幕素質表現機型也不為過。一加7 PRO攝像模塊表現也可圈可點,在DXO MAX上以111總分排名第二,實際表現也非常不錯。
錘子手機已經日薄西山,360手機早就偃旗息鼓,一加手機還能依靠它那特有氣質繼續前行嗎?
本人是米粉。上個月入手1+7P,可以簡單聊一下。
首先,手機拿到手之後。跟預想的一模一樣,不愧是上半年的安卓旗艦機。手機的各個硬體方面基本都是頂級的存在。我入手的最大原因是屏幕和刷新率。
就一加手機本身來說,最受大家喜歡的莫過於簡潔的原生系統。但就我米粉個人而言,恰恰是這點,讓我這幾天想重新入手小米手機。簡潔的系統,可以滿足日常的需求。所以我並不是討厭。而是長時間的使用MIUI,一加的這種系統對我而言已經不是簡潔,而是比較簡陋。
兩個月內,我對這款手機的使用過程中,出現過以下問題:
1、耗電問題。有段時間,差不多有一周的時間左右,手機的電池出現嚴重的耗電問題。充滿電後的使用時間差不多還不到8小時。而且是在不經常用手機的情況下發生的,為此我還到一加社區去向大家徵求意見,有收到相同的情況回復。當然,手機自身的電池檢測也檢測出來了問題。持續兩周後恢復正常。現在,基本上一天一充。如果你不長時間使用的話。
2、微信崩潰問題。兩個月內碰到了差不多5次左右的微信崩潰問題。這應該與系統有關,原生的安卓系統有有誤殺後台應用的情況。所以,在我再次打開微信的時候就出現了崩潰。每次出現後,黑屏的時間保持在1分鍾左右。一分鍾內,你只能等待。
3、閃屏問題。出現一次,當時是在跟媽媽微信語音通話,同時在跟同事聊工作的事情。剛把語音通話切到後台,點擊給同事發送消息的一剎那,出現了閃屏。持續了一分鍾左右。鎖屏重開也不行,一分鍾之內一直保持著閃屏狀態。
這里,只是給大家說明一下我自己遇到的情況。讓大家在選機器的時候,心裡有個底。並不是針對一加手機,每家的手機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小米的也有。
這里在一加的問題上,我著重說了一下。可是大家不要忽視這款手機本身的優點是大於缺點的,這也是一加7P成功的原因。
總而言之,一加真的有這么好
1加手機一直是「業內之謎」,因為你幾乎很少能從身邊人那裡看到這款手機,尤其是在1線城市,這款手機基本上絕跡狀態。但它在「國外媒體」那裡永遠是評分第一。這款手機到底怎麼樣呢?
除了評測,沒見過誰用
坐標北京望京地區,用錘子手機的大把大把,用1+手機的,除了去年有人送我一台1+5評測外,再也沒見過。每當我在網上感嘆沒人用過1+手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同感,也有少部分人說自己用的是一加手機,但他們所在的城市基本上沒怎麼聽說過。
簡單說一下使用感受
我用的是1+5不帶T的那款傳統屏幕手機。採用835處理器,8+128存儲,不是全面屏,但有前置指紋,整體運行速度非常快,系統趨於原始,圖標很亂,啥幾何圖形都有,這個並不是槽點。因為有人就是喜歡這種原始的感覺。
缺點:他真正的槽點是使用細節,比如感測器辣雞,邊框誤觸非常嚴重,一個邊框很寬的傳統手機,邊框都能誤觸,你能理解我的心情嗎?還有就是沒有感光感測器,放兜里都能自動打開軟體。另外,圖片庫也比較凌亂,軟體之間的調用邏輯也有待提高。
它採用的背殼材質是一種軟性磨砂材料,握感很好,但掉漆嚴重,因為一評測為主,基本上沒怎麼使用,但邊框和背殼都有不同程度的掉漆。
優點:帶有靜音鍵,比較好用。速度快,電池續航不錯。
二手機價格
1+5這款時候算是去年比較旗艦的機型了,但因為去年開始流行全面屏,導致這款手機二手價格下滑嚴重,因為是送的售價,我不知道購買價是多少,但835的旗艦,怎麼也得2999起吧,我的又是8+128G的高配,估計當時新機價格在3499元左右。但我用了也就1年不到,在專業收手機APP上賣出去的價格是900出頭。
白希文總結
其實國產機在性能優化傷都比較到位,主要問題就是軟體優化和感測器廉價,這兩方面,一般用戶很難表達清楚,所以廠商就把成本都給CPU和內存上了。
客觀的說,1+手機本身不錯,雖然有各種感測器的問題,但我相信在全面屏時代已經都有所改觀了(不改的話,全面屏根本無法使用)。對了,它不是一款照相手機,所以鏡頭質量就別說了,夜間拍照別說質量,可以說幾乎無法實現。但白天成像演算法還算不錯。畢竟有「逆光也清晰」的同胞兄弟加持。
我認為一加手機最大的問題是「營銷過度」,動不動就在國外注冊個自媒體號,然後發一個評測,再給國內人說是外國媒體評測的第一,這種把消費者當「白痴」的營銷行為,也是它遠離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主要原因吧。
一加7 pro似乎被推上了新一代機皇的美譽,關鍵是它的預約量驚人,截止2019年5月22日,預約量已經達到了161.8萬人;而說它是機皇,是因為一加7的預約量只有1.5萬人!
可見,一加手機真的好,是體現在手機的硬體配置上,如果一款手機能夠像一加7 pro一樣,也能夠使用一加7 pro這樣的配置,我估計也能迅速獲得這么好的預約量。
大家可以看到,上圖的比較中,一加7 pro的硬體配置比一加7高太多了,而且它的硬體搭配讓你不自覺的會比較中意這款手機。
1.屏幕支持90Hz刷新率; Pro版本的三星AMOLED屏幕,3120×1440解析度。
2.升降式攝像頭,真全面屏;
3.Dxomark拍照總得分111分; 後置4800W(IMX586 OIS F1.6)+1600W(117度超廣角 F2.2)+800W(OIS 3X變焦 F2.4)
4.驍龍855+usf3.0
那麼,一加手機真的好嗎?我的觀點是,一加手機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可以如此驚艷的推出一款手機,確實說明了它的出色。其實,一加的特色不僅僅是硬體方面,而是它的系統,一加系統可以說是將安卓系統進行了更精煉, 簡約。 缺點是系統的功能性偏少,這是比較遺憾的。
一加這一次雖然預約量大,不過對於一加在國內的銷量,我還是不看好,畢竟怎麼說它是小眾品牌,和國內的華為,小米OV比較還有差異,手機不錯,銷量可能不會特別理想。
相對於國內手機品牌的os沒有那麼多個性定製化的UI設計,可能習慣了國內手機操作習慣的人,剛開始會有些許不適應,但是就我個人的使用感受來講,用的時間越久就越喜歡這種簡約又不多餘的風格,並且也沒有一些廣告的色彩干擾。
一加手機的定位是中高端,每款新品都是使用的高通最新手機晶元,並且持續保持與高通的技術更新。硬體配置方面,在國內一直都是處於性價比最高的一個手機品牌。大內存加大存儲,一流的手機屏幕,一直以來都備受性能發燒友和 游戲 愛好者的青睞。
一加手機os一直都是緊跟谷歌安卓系統及時迭代更新,並且盡量在最快的時間里讓用戶能夠用到最新的系統。這一點一直受到粉絲用戶好評。
一加手機在近年來開始業務量逐步上升,分別在歐美、印度都有不錯的銷量。在國內的粉絲用戶主要以手機性能發燒友為主,比如IT程序員、高校學生,並且有不少國內粉絲擁護者,自願參與了一加手機社區的維護,一加手機CEO劉作虎在每次發布會都會和一加社區粉絲吃個晚餐,邀請粉絲用戶到公司參觀。
一加手機可能是近幾年新興品牌中口碑營銷最好的一個。從誕生到拓展市場、再到今年的戰略重心轉移,一加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品牌初期蛻變,從此以後一加會越來越多的進入人們的視野。
一加的產品優勢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注高端市場。
和360、錘子這樣的新興品牌不同,一加從不進去中低端市場行列。相反,一加專注於開發高端手機並且進行口碑營銷。一加的成功在於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營造的良好的品牌形象。悶聲發大財、不刻意製造話題熱點,這也讓一加成了手機界的一股清流。
二、「原生級」系統優化
一加的H2OS號稱國內最接近原生安卓的三方定製系統。換句話講,一加可以給用戶最貼近於原生安卓的系統體驗。當然,這個「原生」是有水分的,但不可否認,在國內,一加的H2OS也許是最流暢的系統,一加近兩年的每一代手機都是整體速度最快的。在谷歌原生系統不在國內使用的情況下,一加成了原生系統最好的替代品。
三、出眾的口碑營銷
有句玩笑話說的很有趣:每天都在報道外國人排隊買一加,國內卻不見人使用。「國外賣的好」正是一加最出眾的口碑營銷,從國外到國內,一加很好的完成了戰略專心,在重心回移中國的同時,一加的口碑仍在不斷提升,這正是一加的聰明之處。
一加的手機整體來說是比較不錯的,除一加7 pro部分機器翻車以外,一加並沒有傳出過其他產品問題。對於小部分人來講,一加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資深煤油,由於魅族現貨問題入手一加七,其他手機沒用過,只評論魅族和一加七的不同點吧,
一加七的優點系統流暢輕快,沒有一丁點毛病,那麼多誇一加手機的,我也不贅述了,我就簡單說兩天一加手機的缺點吧。
缺點1 一加手機的拍照和魅族一樣差,
2一加手機的距離感應器真不是個玩意,接打電話的時候不會主動滅屏亮屏,耳朵總是誤觸下滑狀態欄,或者打開其他軟體
3,一加手機的網路接入點名稱(APN)居然不支持更改和切換?實屬無奈
4,系統對於騷擾電話和騷擾簡訊是個什麼玩意?該攔截的不攔截,不該攔截的卻攔截,老子一天還是能收到好多騷擾電話,並且你還能顯示是廣告推銷?明明知道你不攔截?
5,一加社區進入閃退?那還討論個毛啊?更新多少版本也不知道改?
6,一加手機動不動需要開位置,位置不開,天氣不能實時更新?老子不是設置的有地區嗎?學學魅族不行嗎?用個WiFi萬能鑰匙也得更新位置,誰的毛病?
最後,先說這么多吧,小聲逼逼一句,一加手機真好,沒有廣告,隱藏軟體,軟體雙開不閃退,系統流暢(除了沒有美化桌面),輕便精簡,沒有卡頓,軟體秒開,真香!!!!!
本人目前手持一加六回答這個問題。核心觀點:一加手機從之前的「不將就」變成了現在的「不講究」。很多功能都被閹割而且沒有突出的亮點,唯一的亮點就是閹割所有功能換來多一點的流暢度,但我相信絕大多數朋友更願意犧牲那一點的流暢度,換來更全面、更貼心的綜合體驗。而且一加價格較貴,目前一加六T和小米9同為2999,但是小米9拍照、性能、續航、流暢度、生態、綜合體驗全方面領先一加六T。不看完全文的朋友,直接看最後一段高考學生特別形象生動的比喻。
一加最大的優點就是流暢。
第一,旗艦處理器。 一加每年只推出兩款旗艦機型,上半年數字系列,下半年數字加t系列,都是用的目前安卓最好的處理器,之所以流暢絕大部分原因來自處理器本身的優秀性能。
第二,簡潔輕快的風格。 一加風格極其簡單,常用的nfc 、紅外、視頻、音樂、安全助手、手機管家、語音助手等等很多貼心功能都沒有,nfc 雖然有但是形同擺設,多年不更新。毫無疑問,功能幾乎全都省去了,當然會帶來多一點的流暢度。
第三,沒有廣告、現貨供應也是不容忽視的優點。
一加最大的缺點就是簡陋。
第一,極其簡陋。 上述第二點提到的,很多功能幾乎全都閹割了,便利性可玩性可拓展性極差,很多支持的功能也遲遲不更新,很多年了nfc 仍然只支持北上廣。
第二,品控差。 本人手持的一加六從未摔過,但是快一年來出現過三次左右手機黑屏,十多次APP閃退,十多次無故卡頓,三次左右死機。這些都是在正常環境、正常電量、正常情況下出現的不正常手機故障。
第三,拍照差。 一加六和小米MIX2s、小米8、魅族16、堅果R1等同屬於18年上半年的產品,價格相比差不多甚至還貴一些,但是一加六拍照是這其中最差的,沒有之一。一加五、一加六、一加六T等多個機型的拍照參數幾乎沒變,很多東西都是一模一樣,太過於偷工減料。從不將就變成了不講究。
第四,性價比差。 在18年上半年國產所有845機型中,一加六最貴,但是也是最平庸的,在18年下半年所有845機型中,一加六T同樣也是最貴,但也是最平庸的。很多功能都被閹割而且沒有突出的亮點,唯一的亮點就是閹割所有功能換來多一點的流暢度,我相信絕大多數朋友更願意犧牲那一點的流暢度,換來更全面、更貼心的綜合體驗。
關於未來的一加。就目前放出關於一加7的新聞來看,我覺得一加定位非常奇特, 一加7想用媲美蘋果的流暢度、媲美三星的顯示屏, 而其他拍照、續航、快充、生態、交互、綜合體驗相比小米、榮耀系列差很多,就想賣出四五千的價格,我覺得不現實。
目前來說中端處理器就足夠用,APP打開速度、 游戲 流暢體驗就已經接近旗艦處理器。更何況聯想、小米、vivo等已經將855處理器手機做到2000多,一加想用多一點的流暢度、好一點的顯示屏就想賣高價?更何況其他相比同行差不少。
一加一再鍾情於提高流暢度,就好比一個理科高中學生一再注重自己的語文成績,把自己的精力多數都投入到不容易提高而且意義不大的語文中。語文成績國產品牌基本都是120多分,一加也就多幾分, 但是其他國產品牌要麼數學拿140分以上,要麼英語拿140分以上,要麼理綜拿270分以上,要麼都能拿接近滿分,比如說小米、華為個別產品。 但是一加就語文成績好那麼一點點,而其他科目在旗艦機型中也就是尖子班中只能算及格水平,而且一加價格還貴就好比該學生享受到待遇還更好。
在高考尖子班中,一加就是僅僅語文成績好一點,但是其他科目平庸的學生,還受到特別優待的情況下。 而小米、華為、榮耀、vivo、魅族就是語文成績差一點,但是個別科目要麼拿全年級第一,要麼每個科目都是年級前幾名的優秀學生, 而且只需要平常對待,性價比很高。
一加手機速度快原因無外乎兩個:
其一是接近原生的系統,沒有過多的加入自家的服務甚至於廣告,對原生系統內存優化的不足加入了內存優化機制,不僅省電也減少了無用後台對處理器和內存帶來的壓力。不好的是會誤殺後台,導致每個軟體打開幾乎都是重新啟動,常用的軟體也可以設置不優化,常駐後台能解決這一問題。
其二就是頂級的硬體配置。一加每出一款機器幾乎都是市面是最好的配置,每年只出幾款精品機,有更多的精力調教,使頂級的硬體發揮出最大的效用。自然要比機海戰術的其他品牌要勝上一籌。
個人愚見,歡迎補充。
相對干凈,沒啥大缺點,就是一加手機最大的優點。 翻出兩年前的訂單,2700買的一加三T,今年上半年在高鐵站被摔壞,被迫才換現在的手機。
我的手機之路
諾基亞之前就不說了,我的第一款智能機是2013年左右買的華為u8860, 當年被華為的弱信號傷透了心;
2014到2016年用了兩款三星的手機,I9300和9500,接著發生三星電池爆炸事件
2017年入手一加三T,今年年初換小米。
我和一加3T
當時買一加,是看他的宣傳片,很多老外排隊買一加,又有人說它是刷機小王子。當時年輕,就憑刷機小王子這個稱號,不買對不起我的沖動熱血又青春的內心。就入手了這個 小眾品牌 (很多研發同事,無論男女,都問我,你這是啥手機?)
總體來說,堅持了兩年,還不錯,挺耐用的,就是電池後面越來越不耐用,不過這是所有手機的缺點,蘋果也不例外。
真要說缺點,有人說屏幕辣眼睛,可能我的眼睛沒那麼敏感,可能我比較能吃辣,沒啥感覺。
我嚮往中的手機
干凈如雪山白,純潔如夢天藍。
嗯,我知道我是在做夢,夢醒了。
③ 一加手機的事記回顧
2014年1月13日,一加(OnePlus)在北京798藝術中心亮相,一加正式發布。
2014年4月23日,在北京五棵松,一加手機首款旗艦產品發布,為「全球首款兩千元以內的高通驍龍801手機」,並且因為獨特的設計、手感和超強的配置,發布之初就受到用戶的廣泛關注,被業界譽為「科技界的無印良品」;發布會當天一加手機國內網路指數高達18萬。同時一加在海外的反響也極高,發布會當天,一加手機不僅上了GooglePlus的熱門話題榜,還上了海外第一大社交媒體Twitter的熱門話題榜,其中OnePlus和其品牌口號NeverSettle分別是第一名和第六名。
2014年5月26日,一加手機與陽光雨露達成戰略合作,在全國140多個城市超過300家售後網點為一加提供售後服務,與一加共同打造最「有情誼」的售後服務。
2014年5月28日,一加手機在官網和京東同步首銷,首銷預約量超過140萬,作為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企業來說,實屬不易。
2014年7月22日,一加手機宣布推出竹質後蓋限量版手機,引發國內手機個性化風潮,隨後多家手機廠商宣布將發布不同款式的後蓋。
2014年8月1日,一加手機「有情誼」服務再次升級,啟動「1小時響應機制」,1小時內未聯系用戶,將賠付用戶50元作為用戶補償。
2014年8月11日,一加手機CEO劉作虎亮相Techrunch國際創新峰會北京站,解密一加如何開拓海外市場,並宣布一加手機海外市場已通過聯網模式覆蓋美國、英國、法國等17個國家。
2014年8月14日,一加手機登上英國《衛報》,被《衛報》記者評價為「一加手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硬體和軟體的最佳組合,且價格公道」;在之後的幾個月里,一加手機又先後登上了《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等國際知名媒體,是首個連續登上多家國際知名媒體的國產手機。
2014年9月1日,一加手機正式推出獨一無二的客服解決方案——一加醫生,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個通過遠程操作來解決用戶手機使用問題的服務平台。
2014年9月18日,一加手機針對用戶推出手機服務保障產品——加多保,該產品包含多個手機險種,分別為延長保一年,意外保一年,屏碎保一年。
2014年9月26日,一加手機發布全鋁合金音腔的入耳式耳機——一加銀耳耳機,售價99元,並在當天早上10:30正式開賣。
2014年10月13日,一加手機聯合全球知名音響設備廠商JBL舉辦發布會,發布一加手機JBL特別版。
2014年10月15日,一加CEO劉作虎赴香港參加香港第三屆年度Social Matters,並做了《How OnePlus established its brand globally》(一加如何獲得歐美市場認可的)的主題演講。
2014年10月17日,一加手機JBL特別版手機在官網和京東等多個平台正式開售。
2014年10月28日,一加手機CEO劉作虎召開內部員工大會,宣布「截至9月,公司已實現盈利」,並透露一加手機二代將搭載自家rom。
2014年10月29日,一加CEO劉作虎參加36Kr Wise1.0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解密創業公司如何做全球市場。
2014年10月,美國知名在線新聞平台Business Insider公布了一份十月全球最佳智能手機TOP15排名,一加手機超iPhone5S排名第六。
2014年11月15日,一加CEO劉作虎受邀參加OneShow創意領袖峰會,並同網易移動互聯網部總經理徐詩、CSDN創始人蔣濤一起探討了移動互聯時代「如何把設計融入產品」。
2014年11月25日,一加CEO劉作虎應邀參加韓國「2014 StarUP Nations Summit」大會,並發表了「一加,手機行業第三種可能性」的主題演講,吸引了眾多媒體、同行、投資人的關注。
2014年11月25日,一加手機全球首家線下體驗店北京藍色港灣店舉辦媒體開放日,並於12月1日試營業,12月20日正式開放,將承擔起產品體驗、售賣、售後維修等多項功能,體驗店「包豪斯」的設計風格和完善的服務配套設施,被稱為是國產手機體驗店裡最有「逼格」的一家。
2014年12月2日,一加手機聯合亞馬遜在印度舉辦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印度市場,並於發布會當天正式在印度售賣,印度成為一加海外市場的第18個國家。
2014年12月12日,一加CEO劉作虎受邀參加南方都市報「十大營銷人物」頒獎典禮,劉作虎本人憑借創立的一加手機在如此短暫時間內獲得海內外用戶、媒體關注,獲得「十大營銷人物」獎。
2014年12月17日,一加手機一周年慶典暨新品發布會。 2015年發布的兩款新機型將繼續沿用邀請和每周一次公開在線銷售的模式,第一代產品在網上的銷售則不會再受到限制。一加從今年2月份開始每周一次公開在線銷售手機 。
劉作虎指出,一加計劃越來越多地把重心轉向向手機用戶銷售軟體和服務,「我們希望開發一款平台。我的設想是,例如5年後我們將成為一款平台,使許多開發者利用我們的平台開發應用,向最終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
北京時間2015年7月28日,一加手機發布第二代產品一加手機2。
④ 我曾是印度手機之王
中國手機品牌稱霸印度市場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2018年,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452億部,同比增長10%。在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中國品牌就佔了三席,分別是小米、vivo、OPPO,位列第一、第三和第四。
總體而言,中國手機製造商去年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佔到六成。印度儼然成了中國智能手機的第二故鄉。
這股出海的風潮始於2014年,當時國內智能機市場發展迅速,不少本土的品牌迅速崛起,但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於是小米、OV、一加等品牌相繼出海,印度成了共同的目的地。
這並不是中國手機第一次在印度打響名號 。早在四五年前的功能機時代,深圳起家的基伍國際(GFive)就曾一度在印度市場叱吒風雲,與當時的行業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叫板。
基伍手機的創始人張文學是最早印度創奇的見證人。
大學就讀模具專業的張文學,畢業後從模具起家,後來做起了高仿機和改制機的外殼。2005年,他開始給海外手機品牌代工,印度當時有名的燈飾、鍾表品牌Ajanta就是他的客戶。意識到海外市場的巨大機會之後,他成立了基伍國際,生產功能機,銷往印度和非洲。
印度一度成為基伍最大的市場,它在幾乎所有邦都設立了辦公室,基伍在古爾岡的總部和各邦辦公室有300多名員工,張文學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一趟印度。
2010年,基伍的年銷量就達到了近6000萬台,一度占據了10%以上的區間市場份額,僅次於三星位居第二。這讓基伍在印度一鳴驚人,各大媒體都打出標題:「誰是Gfive?」2011年在接受《經濟時報》采訪時,張文學甚至透露,計劃在印度建立一個研發中心。
近日,志象網(The Passage)專訪了基伍國際創始人張文學。
我應該是算是最早一批做印度手機市場的。
2005年,我當時在做手機代工,印度當時第一家本土手機品牌Ajanta是我們的客戶,這個品牌是很有名的燈飾品牌。它一個月能賣二三十多萬台手機,這是很不錯的成績,當時,除了頭部品牌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LG之外,很少有能月出貨10萬台以上的。
這讓我對印度市場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成為了成立基伍國際專注海外市場的基礎。
2008年,我成立了基伍國際,進入印度市場,以及北非的幾個國家,算是比較早進入印度的手機品牌。
當時,印度主要的手機品牌是諾基亞和三星,一部功能機就能賣到200美元左右,一般人都負擔不起。
當時印度普通工人的收入大概是一個月100美元,如果手機太貴,就很難普及, 我們切入市場的價格是根據用戶的收入定的,一開始就靠產品設計、性能和性價比往前跑 。
我們的出廠價在50美元左右,而且當時印度的關稅低,只有2.5%,手機零售價就定在80美元。
這樣我們的價格只有三星、諾基亞的60%左右,但是質量和功能卻是相似的,這很容易打動消費者,有許多印度人第一次買手機就是買的基伍手機。2010年和2011年是我們賣的最好的時候,一年在印度能賣大概六千萬台手機。
手機售價的降低還要得益於中國的產業鏈。一是我們與比亞迪和富士康合作,依託資源整合,壓低成本。二是我們本身的利潤就不高,相比印度市場頭部品牌40%以上的利潤率,我們的利潤率壓在了20%以內。
基伍在產品的創新方面,是比三星、諾基亞等國際品牌更快的。
在2007年,我就幫海外品牌做過雙卡手機,遠早於諾基亞、三星等廠商。基伍國際成立之後,我們也針對海外市場推出了很多獨特的功能。
2008年,我在印度的一個小鎮上,看到當地人在一輛 汽車 前排長隊,花上10盧比,從 汽車 蓄電池給手機充電半小時。之後,我們就推出了能使用5號電池和雙電池的手機,主打「超長待機」,最長可以待機40天。
我們賣的最好的手機是「四卡四待」的手機。 當時,印度有11個運營商,各家運營商網內的電話與簡訊資費較低,不同運營商之間打電話、發簡訊收費要高出三到四倍。一張手機卡的價格只有10盧比,用戶為了節省資費,就會同時購買好幾個不同運營商的手機卡。我們的「四卡四待」的手機也就派上了用場。
我認為,我們能夠打開印度市場,一是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二是極高的性價比。
2010年,基伍手機的市場份額就排到了第二名,僅次於三星。基伍國際印度總部設在古爾岡,並在印度二十七八個邦都設立了分公司,編制內員工就有三百多人,我每個月都會去一次印度。
2011年之後,基伍被迫退出了印度市場。
那年年底,因為專利問題,愛立信和諾基亞在印度等市場把基伍國際告上了法庭,被告還有HTC和中興。
我們這種後來成長起來的企業,在GSM 2G領域的專利技術基本是空白的。而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在印度的專利布局頗豐,印度法律整體對專利的保護也比較嚴格,我們手裡也沒有專利可以跟對方進行交換,所以在這種專利官司裡面我們是很被動的。
從2012年一直到2016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是去各地打官司。
2013年,我就把我的股權賣掉,退出了手機市場。品牌授權給一些國外公司,目前在印度仍有合作夥伴,他們自己負責生產銷售,我為他們介紹中國供應商。
退出印度市場之後,我有想過在國內市場做智能機,但是覺得基因有點問題,最後放棄了。 我現在覺得,如果沒有專利官司,能夠留在印度市場,機會還是很大的,因為品牌、渠道都已經比較成熟了。
作者:羅瑞垚 宋炳晨
志象網,見證中國 科技 企業全球化之路。
⑤ 印度用戶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手機
隨著手機行業的快速發展,華為OV小米紛紛進入海外市場,華為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僅次於三星蘋果,小米則在印度獲得了成功,超過三星成為第一大廠。雖然國內市場的表現很一般,可憑借印度市場的出色表現仍然是全球第四大廠。
看慣了國內手機銷量排行榜,這次看看印度用戶使用什麼樣的手機?
印度手機市場最新暢銷機型排行榜
第一名:紅米Note8
誰也沒有想到,印度市場銷量最高的5部手機全部來自小米,不過這些手機都是價格低廉的千元和百元機型,沒有代表小米實力的中高端手機。
⑥ 一加手機在印度跟亞馬遜合作能順利嗎,會不會有歧視
其實一加手機和印度亞馬遜合作是因為劉作虎在香港演講時,有亞馬遜高層特地飛到香港游說劉作虎進軍印度,劉作虎被其誠意打動的。這樣的合作,怎麼能不順利呢,而且印度亞馬遜為一加手機調整了購買流程,誠意無限啊
⑦ 高端手機市場戰火再燃,一加走向「當打之年」
一加正值「當打之年」。
十月,新一輪高端品牌5G手機齊發:不止有處於風口浪尖的蘋果和華為,還有默默雕琢高端精品的一加。
「如果說2019年是收獲之年,那麼2020年就是黑天鵝之年」,一加創始人兼首席產品經理劉作虎在一加8T發布會上直言。雖然遭遇疫情變數,但一加8T這款高刷超旗艦依舊如約而至。
但作為下半年首款安卓旗艦,一加8T又誕生在十足「亂世」。手機市場正呈現最大的變數:一方面疫情疊加存量市場導致手機市場整體疲軟,另一方面5G市場正蓄勢待發成為新窗口。亦喜亦憂之下,新市場缺口引起了不小的行業波動。
在如此特殊的年份下,即便行業老大哥華米OV也枕戈待旦、摩拳擦掌,剛剛走入第七年卻已擠入全球高端前四的國產新貴一加——能在新一輪洗牌中搶到好位置嗎?
目標小了?
理性的夢想家?如此矛盾的描述,放在一加創始人劉作虎身上卻最貼切不過。
一方面,在一加創立之初,劉作虎就給一加立下了「做最好安卓旗艦」的使命,另一方面,他又一直對外笑稱,「活著」是一加長期目標。
七年時間過去,事實證明,一加「活著」的這個目標,立小了。
2019年第一季度,一加一舉超越諸多前輩,闖入高端品牌全球前四;同年,一加在全球第三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印度穩居第一,再次超越三星、蘋果。
到今年第一季度,一加已經在歐美、中東和非洲等全球多個地區的高端手機市場排名前五,其中,在品牌壁壘奇高的西歐高端市場,一加的市場份額僅次於蘋果、三星,位居第三。
直觀可見的是,小米的MIX,OPPO Find X系列再現江湖;華為開啟攝像頭競賽模式;高端雙雄也不甘寂寞,蘋果推出超大杯iPhone,三星則開始 探索 上億像素和折疊屏。
這讓一加的「逆勢晉級」更顯珍貴。畢竟大廠渠道星羅密布,營銷也一擲千金,即便只立足高端對比,一加每年推出的1-2款高端旗艦,也難敵大廠的高端系列組合拳來得全面。
讓人意外的是,一加的「少」,反而起到了「多」的效果。
2014年,當時國內正值換機紅利鼎盛時期,僅國內市場就已足夠一個品牌盆滿缽滿,一加卻在只選擇高端的同時遠赴海外,與三星、蘋果等成熟品牌爭奪格局已定的高端市場,簡直不可理解。
但如今2020年的BrandZ中國品牌出海50強榜單中,一加排名已經位列8,成為海外高端手機市場的拓荒者,其中北美市場至今鮮有其它國產手機品牌能夠觸及。
不僅如此,一加在國內也備受認可。 今年4月發布的一加 8 系列,首銷1分鍾銷售額即破億,直到10月,一加 8 Pro一直保持著京東5000-5999價位高端5G安卓手機銷量冠軍。
年僅七歲,在全球范圍內穩居高端,一加確實讓人羨慕。
以少勝多
死磕產品,聚焦高端,一加的著力點出奇的「少」。
但從事實來看,正是千鈞之重的產品觀產生了強烈的錨定效應, 使得公司營銷、渠道都聚向「高端」一個點,反而造就了一個組織協調、蔚為整體的高端手機品牌。
相較於「創始人」,劉作虎更喜歡自己「首席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對於頂級產品體驗的執著,自然由上而下地成為全員最高綱領。
過去七年,一加持續地向行業展示了高端與高配的區別,用劉作虎的話來說,「高端,就是細節」。
比如,看不到卻摸得到的手感問題。從一加早期產品的babyskin,再到一加首創也被iPhone11 Pro沿用的AG工藝,再到此次發布會提到的旗艦實力與重量的平衡,劉作虎堅持認為,「消費者一眼看不到的」也同樣重要,所有細節疊加才是一款完美的產品。
「望向未來」,打造前沿屬性,也是一加的發力點之一。 比如一加3開創的大內存,去年的90Hz高刷屏幕,都早於當時的行業認知。「使用三年都不過時」的前瞻性,是高端產品必備的質素之一。
具有延續性的設計理念與產品語言,已經讓一加在高端消費者心中形成了足夠的辨識度,尤其是近期在屏幕上的發力,更加深了消費者「想買好屏幕的安卓旗艦」就選擇一加的直觀認知。
「不要做改變人類心智的愚蠢事」 ,《定位》中的這一原則性總結,一方面說明了一旦消費者形成一個心智印象,想再修改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解釋了為何當一加的產品高端能力構築成功後,品牌營銷步調一致,就爆發出了相得益彰的品牌說服力。
同時,品牌背後所代表的人群含義,也不可忽視。比如,蘋果一直標榜為「創新人群設計產品」,讓其精神內涵有高端受眾買單。以此來看,一加早期極客群體所帶有的「只做旗艦」標簽,也加強了消費者對其高端品牌形象的認知,並提供了有力背書。
所謂「自上而下易,從低取高難」。很多手機品牌因此前貪戀走量的中低端市場,導致品牌沖高受阻,就是這樣的原因。一加選擇難在前面,早早以高端姿態布局海外市場,反而成為一加不可逆轉的優勢之一。
從極客到小眾,再到全球知名,一加並不滿足於現在的成就,還在謀求更大的增長,這將是對一加的一次考驗,也會是一次華麗轉身。
機遇再現
通信換代所帶來的洗牌,首當其沖的就是高端手機市場。在各個價位端消費者中,高端消費者往往最樂於嘗鮮,對新功能的追捧也更願意付出成本。
一加誕生於全球4G商用浪潮之中。可以說,它正是上一波通訊換代的獲益者,如今,新一輪通信換代所帶來的機遇,又近在眼前。
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報告指出, 到2020年底,全球5G智能手機銷量將激增1300%,達到創紀錄的2.5億部。5G 換代 正全面鋪開,高端5G手機增長勢如破竹。
已有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位於600到799美元價位端間的手機增長最快。而這正是一加手機主力區間。
雖然全球市場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滑明顯,但5G、高端市場已見「小陽春」,這對於All in 5G且專注於高端市場的一加來說,可能是一場機遇。
自一加8系列開始,一加產品已全面5G化。而在國際市場上,一加5G產品早在2019年就已推向市場,比如率先在英國發布OnePlus 7 Pro 5G版,在北美發布全球第一部商用高通 5G SDX55 晶元的手機,一加7T Pro 邁凱倫5G版。
值得注意的是,一加在5G波段方面 探索 非常完整,在去年就已實現了5G低頻、中頻、高頻毫米波各個頻段全覆蓋,成為首個實現5G頻道大滿貫落地的國產手機品牌。一方面,這是一加作為一個全球化品牌,在5G商用上必須解決的;另一方面,更廣域的5G落地能力也為一加爭搶高端市場贏得了先機,畢竟在飛速成長的市場中,每一個月的落後,都意味著大把市場的出讓。
對於現在的一加來說,高端成為熟悉的戰場,在七年與行業頭部品牌的龍爭虎鬥中,一加已經告別青澀,形成了專屬於自己的一套成熟打法。堅定的產品觀、強勁的品牌力、差異得當的渠道,共同構成了一加的良好底盤。
從 歷史 來看,每次迭代總會有新的玩家立於潮頭,如今這個機會,或許將會落在一加身上。
⑧ 在印度賣的最好的高端手機是一加6
是的,一加手機在印度市場非常受歡迎,印度高端手機市場快速的增長也幫助一加6在印度發展獲得了機會,在第二季度印度30000盧比以上手機一加6已經排名第一了。